病例分享丨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訓練
MTT康復技術
髖關節作為主要的負重關節,病損的發生率很高,一旦發病,往往限制髖關節功能,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而髖關節置換手術,作為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已經為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那麼,在講術後康復訓練之前先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髖置換手術的幾個重要問號「?」吧,做到知根知底,了解手術方式,做好術前術後的全面評估對術後的康復訓練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髖關節解剖特點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負重關節。它包括兩個主要的部分:股骨近端的球形部分—股骨頭被包容在骨盆上的髖臼內。有一條韌帶—圓韌帶連接著髖臼和股骨頭,同時由髂骨韌帶、恥骨韌帶和坐股韌帶支撐,使得關節囊更加穩固。股骨頭和髖臼的骨質表面均覆蓋著光滑的關節軟骨作為襯墊,使它們之間的運動更加靈活。關節的表面有一層薄的、光滑的滑膜組織覆蓋。在正常的髖關節中滑膜組織可以分泌出少量的液體,這些液體對髖關節起到潤滑作用以減少股骨頭和髖關節之間的磨損。
髖關節韌帶
髂股韌帶、恥骨韌帶位於前方,坐股韌帶位於後方。髂骨韌帶是人體強有力的韌帶之一,起於髂前下棘,向下呈「人」字形,經關節囊前方止於轉子間,主要作用是加強前部關節囊,限制大腿過伸,限制髖關節外旋;恥股韌帶加強關節囊的前下方,可限制髖外展;坐股韌帶加強關節囊的後方,防止髖關節的過度內收內旋。
Q:髖關節置換手術有哪幾種固定方式?
骨水泥固定型(主要用於老年患者,耐磨)
非骨水泥固定型(便於再次修復,因此此方式多適用於年輕患者)
混合型固定型
Q:假體使用期限大概有多久?
≈ 15-20年(人工髖關節手術已有超過30年之歷史,經過多年臨床應用及改進,髖關節置換效果很好,一般10年優良率可達90%左右,15~20年的有效率仍達85%以上)
Q:人工髖關節置換類型有哪些呢?
1·全髖關節置換(全髖關節置換術包括三個部分:髖臼、股骨頭、股骨幹)
2·半髖關節置換(可能對疼痛解決不充分,效果往往沒有全關節置換好)
3·髖關節表面置換(適用於癥狀輕且年齡小的患者群)
術前將對患者作全面評估,包括評估患者的殘疾程度以及對生活的影響、術前身體狀況和心肺功能,以判斷他是否應該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與此同時還應考慮患者的骨質條件、股骨髓腔條件、患者年齡、活動水平等。
Q:手術常用的入路方式有哪些?(手術方式多種,但主要與患者髖關節局部情況和術者個人習慣有關)
前側入路 Anterior(術後多集中進行屈髖肌群的康復訓練)
外側入路 Watson-Jones(術後多集中外展肌群的康復訓練)
前外側入路 Smith-Peterson(術後多集中屈髖與外展髖肌群的康復訓練)
後側入路 Posterior(術後多集中伸髖肌群的康復訓練)
後外側入路 Posterior-Lateral(術後多集中伸髖及外展髖肌群的康復訓練)
Q:髖關節置換術後多長時間可以負重?
髖關節置換術後不單純是身體的恢復,更需要預防併發症。大手術給病人體力帶來很大的消耗,病人很需要卧床恢復體力,但卧床太久會產生褥瘡、肺炎、誘發心臟病。一旦出現這些併發症則嚴重影響整體的康復。另外,缺乏運動時肢體血液會減慢,容易造成血管栓塞,所以手術後要早起下地負重,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研究結果如圖中展示的半負重和全負重的影響結果無差異,因此即便是立即負重也是安全的,全負重還是不負重主要看患者的炎症、激惹度和疼痛情況來決定。
Q:術後髖關節靈活度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手術方式;假體設計;術前癥狀;軟組織(筋膜和軟組織松解術在術前也應大量開展)
Q:手術併發症一般由哪些因素引起?
1、機械因素
過用:假體在活體里的活動過多;
應力遮擋:制動後使破骨細胞活動性提高而成骨細胞活躍性降低,導致骨質改變,破骨細胞增多,導致受力失衡;
微動;
2、化學因素:假體排異反應(情況較少見)
3、遺傳因素
4、手術失誤
5、金屬碎屑的不良反應
Q:脫臼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患者:年齡>80歲,BIM>30;過量飲酒,患有精神或神經合併症;外展肌群較弱;術前過大的髖關節靈活性
診斷:由於風濕疾病引起的髖關節炎;股骨斷裂,骨質疏鬆;異型增生
手術方式:後外側入路;股骨頭較小;髖臼異常;外科手術醫師的水平及經驗
Q:術後注意事項有哪些?
·患肢維持外展中立位,膝下可墊入軟枕,穿丁字鞋防旋,雙腿間夾三角枕或梯形枕,同時進行雙下肢肌肉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及麻醉代謝;
①不要蹺二郎腿或交叉雙腿;②不要做一些會使膝關節高於髖部的運動;③坐下時不要過度前傾;④坐立時不要彎腰撿東西;⑥腰部的彎曲不要超過90度。
·通過壓力測試研究我們可以發現肌肉收縮對關節產生的壓力影響非常大,比如靜息站立與繃緊肌肉站立對關節的壓力是不一樣的。
手術後卧床大小便時其實所達到的壓力也比站起時更大!因此我們需要在術後六周內應謹慎對待患者的肌肉發力動作,而不只是簡單的關注負重與否。
MTT醫學運動康復方案
* 研究表明髖置換術後進行功率自行車訓練的患者恢復效果比起不進行功率自行車訓練的患者恢復效果更好。
一、局部穩定/深感覺訓練
·急性炎症期過後可以立即開展,可從輔助訓練進階到主動訓練
·原則:無疼痛
1·臀中肌獨立訓練
2·臀大肌獨立訓練
3·深感覺閉鏈訓練
4·深感覺開鏈訓練
二、髖外展肌群訓練
要求:每個動作至少持續1分鐘,最多3分鐘
「怪物行走」
三、屈髖肌群訓練(攬柱、彈力帶)
四、伸髖肌群訓練
五、髖旋轉肌群訓練
推薦閱讀:
※你一定想要試試這5個瘋狂的手臂訓練——給你的手臂來點新鮮血液吧!
※5——7個月寶寶的腦體訓練,帶領寶寶完成自主動作
※精彩的人生——提高情商訓練之(人際關係)
※寶寶多大會抓東西? 如何訓練寶寶抓東西?
※第965期:大成拳訓練之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