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達: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文化做了許多重要論述。我認為其中兩點非常重要:一個是關於文化自信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另一個是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發展問題。這兩個問題是相互聯繫的。如果沒有文化自信,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生命力,就不可能有信心進行創造性轉化。反之,如果不進行創造性轉化和發展,固守傳統,止步不前,就會喪失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與「西方中心論」

在西方資本主義興起後,「西方中心論」一直處於主導地位,文化領域中的「西方中心論」表現為「西方文化優越論」。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清政府喪權辱國、割地賠款,一些人在失去民族自信力的同時,也喪失了文化自信心。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被視為「醬缸文化」。近代中國人絕大多數是文盲,很容易形成人心如散沙、國民性被扭曲的局面。而種種社會不良現象是由於落後的生產方式和腐朽的政治制度造成的,不能歸罪於中國的文化。如果把解放以前的種種社會問題都算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賬上,肯定會喪失文化自信。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而不是「文化決定論」者。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勝利以後,中華民族獲得解放。這不僅大大激發了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也大大增強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中國不僅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還有中國共產黨和人民在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時期建設的先進文化。我們完全有理由自信,而且應該懂得文化自信不單純是文化問題,還關係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談到:「一個拋棄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

雖然當代世界經濟全球化面臨重重困難,如遇到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阻力,但是由於世界經濟交往聯繫的強化,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難以遏制。馬克思早就預言過:「資產階級歷史時期負有為新世界創造物質基礎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類互相依賴為基礎的普遍交往,以及進行這種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發展人的生產力,把物質生產變為對自然力的科學統治。資產階級的工業和商業正在為新世界創造這些條件,正像地質變革創造了地球表層一樣。」

發展中國家的不斷興起尤其是中國的和平發展,已經極大地打擊了西方發達國家的優越感。世界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潮流是不可阻止的,西方並沒有放棄「西方中心論」的觀點,並沒有改變「西方文化優越論」的觀點。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西方國家的強勢文化佔優勢,藉助它們的經濟實力、科技力量推行它們的價值觀和承載西方政治價值觀的文化滲透。我們可以看到,在對外文化交流方面,美國往往奉行文化霸權主義。現有美國的文化政策之所以被一些學者批評為「新帝國主義」,就是因為它們貶低其他民族的文化,以種種手段推行西方的價值觀念和人權觀念。在我看來,曾經風靡全球的「文明衝突論」就是一種代表西方世界的文明理論,是一種以文明衝突為依託的政治理論。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文化也一樣。各國文明或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的本質,它們之間有差異,但也可以相互平等交流和借鑒。如果沒有西方某些大國別有用心的干預和支持,單純的民族文化差異並不會成為戰爭的原因。經濟和政治利益衝突是導致矛盾加劇的原因。經濟矛盾和政治矛盾是根本的,而文化差異只能算是誘因或催化劑。只要看看目前中東的亂局,看看大國在中東的博弈,就能懂得問題的實質。「文明衝突論」是一種掩蓋西方干涉理論的理論,並不是孤立出現的理論問題。書中把矛頭主要指向伊斯蘭國家和中國,說「伊斯蘭國家和中國擁有與西方極為不同的偉大文化傳統,並自認為其傳統遠較西方優越。在與西方的關係中,隨著其權利和自我伸張性的增強,它們與西方在價值觀念和利益方面的衝突會日益增多和加劇」。作者還斷言,「一個在文化、政治和經濟上與美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鬆散的歐洲聯盟,不會對美國的安全構成威脅,但一個統一的、強大的和自我伸張的中國可能構成這種威脅。……如果中國的經濟繼續發展,可能是 21世紀初美國政策制定者面臨的唯一嚴峻的安全問題」 。在當代美國文化觀念中,「普世價值論」「文明衝突論」「歷史終結論」說到底就是「西方中心論」和「西方文化優越論」。

我們承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這是自從地球上有人類以來的事實。隨著世界歷史的發展,各個不同地區的民族的人民創造出更加絢麗多彩的文明形態。這是世界歷史的進步。沒有文化的多樣性,世界將顯得貧乏與停滯。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有著高度自信,尊重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但我們的文化自信決不是排外主義、不是民粹主義。我們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我們的「文化自信」與「文化他信」是統一的。自古以來,我們就重視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就,善於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以豐富自己民族的文化。在當代,文化的正常交流,有利於世界文化的豐富和發展。我們反對文化霸權主義和文化殖民主義,反對「西方文化中心論」,也反對我們中的某些人至今仍然存在的文化自卑情結。

中國傳統文化需創造性轉化和發展

我們國家有幾千年經過歷史考驗的文化積澱,有經過近百年的民族鬥爭經驗和鮮血凝結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種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三位一體,不斷豐富沒有斷流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應該說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完全有理由自信自豪。

我們當然尊重和愛護我們黨領導下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同樣,我們也尊重與愛護中國傳統文化,這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但我們並不是尊古而非今的文化復古主義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發展,是對毛澤東同志在民主革命時代提出的對待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發展,是新時代的新要求。

文化是社會的精神的形態。社會的變動,必然導致文化的變動。如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出大力汲取近代西方文化的養分,改良中國文化,卻也對中國傳統文化造成了一些衝擊,那個時代還提不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問題。毛澤東同志高度肯定五四新文化運動是「自有中國歷史以來,還沒有過這樣偉大而徹底的文化革命」。但同時從思維方法的角度指出:「所謂壞就絕對的壞,一切皆壞;所謂好就是絕對的好,一切皆好。這種形式主義地看問題的方法,就影響了後來這個運動的發展。」儘管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確存在精華與糟粕之分,但中國共產黨人,從毛澤東同志到習近平總書記,都稱讚「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並進而提出了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問題。按照歷史唯物主義關於文化的觀點,一個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整體,有源與流。中國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之源。沒有源,河流必然乾涸,必然斷流。中國文化的特點就是源遠流長,具有持久性和不間斷性。但這絕不是說,我們可以原封不動地保持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是科學對待中國文化的馬克思主義命題。

為什麼習近平總書記在高度稱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強調創造性轉化和發展呢?這是一種歷史唯物主義的文化觀。

文化不是獨立存在的。它與一個社會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構成一個社會結構整體,處於相互聯繫之中。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中國傳統文化如此發達,因其有發達的農業經濟作為經濟基礎,又有中央集權的郡縣製作為政治支撐。因此,作為反映高度發達的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的觀念形態的文化,同樣處於高度發展之中。可是,文化與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又不同,具有很強的相對獨立性。封建時代的文化並不等於封建主義文化,它不會因為社會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變化而斷流。作為人類精神活動創造的成果,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包括具有超越時代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價值。

在當代中國社會,我們需要創造與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相適應的文化形態,不可能原封不動地全盤保留建立在封建社會經濟基礎和政治基礎上產生的文化形態,這就必然要經過創造性轉化和發展,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新的時代相適應,與社會主義制度相適應,創造出當代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要做到創造性轉化和發展,歸納起來主要有三條:一是分辨,區分精華與糟粕;二是激活,通過與時代結合對傳統文化作出與時代相適應的新的詮釋;三是創新,接續中華民族文化優秀基因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出新的概念、新的觀點。

從主導觀念來說,在不同的社會處於上層建築領域中的主導觀念是不同的,有處於率領地位的不同的指導思想。如果說,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儒家學說作為一種政治學說,處於主導地位,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的話,那麼,在社會主義中國,儒家學說不可能再保有像以往封建社會那樣作為「帝王師」、作為「素王」的功能和作用,而是作為構築當代思想文化有重大價值的文化資源而繼續發揮其作用。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只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而不是儒家思想。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必須經過創造性轉化。我們要正確處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馬克思主義不能取代也不能弱化中國傳統文化,如果這樣,就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反之,如果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就不是社會主義,也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看看前蘇聯就知道,放棄馬克思主義指導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滅亡,其意識形態領域捲土重來的就是舊俄羅斯的宗教思想和否定社會主義歷史的歷史虛無主義和西方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如何與市場經濟相適應

要使傳統文化成為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與人關係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範,必須進行創造性轉化。這種轉變的社會背景是由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由重義輕利到追求經濟利益的社會,由以信義為紐帶到以貨幣為紐帶的社會,由以道德為紐帶到以契約為紐帶的社會。

從歷史發展來看,東方和西方都是如此。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面對這些問題,他們求助於宗教,把肉體交給市場,盡情消費;把靈魂交給上帝,虔誠懺悔。靈魂與肉體的分裂,往往導致社會焦慮,只有把靈魂交給上帝來補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某些人群中也出現了這種情況,也有不少人過著把肉體交給市場、把靈魂交給寺院的雙重生活。信教屬信仰自由,我們沒有什麼可說的,但從文化建設和道德建設、從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說,須從理論上解答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傳統的道德和文化適應市場經濟現實。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完全回歸傳統的家庭倫理、婚姻倫理,回歸非契約關係的人際關係,已不太可能;但又不能完全無視傳統道德對我們的倫理底線和高尚道德的教化和涵養作用。這裡的關鍵是要正確理解我們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不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對家庭、對人際關係、對道德、對價值觀念的要求,與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和文化基因是相契合的。我們要剔除那些封建的東西,把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和基因打造成調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際關係的積極因素。

我們不可能原封不動保留農業社會的傳統道德規範,而應該吸取其中有價值的東西。這個有價值的東西就是相對穩定、不易變化的東西。道德中既有道又包括德。具體的道德規範和標準是可變的,農業社會中那種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晨昏定省、早晚問安、天天廝守已無可能,但對父母的孝道傳統仍然有吸取的價值;婚姻關係中白頭相守、從一而終,雖然為高離婚率所衝擊,但倡導夫妻相互忠貞之道仍然有價值;朋友經濟往來的契約關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必然的,但朋友之間應該信守承諾、有困難儘力幫助的交友之道仍然有價值;農業社會中「隔籬呼取盡餘杯」的鄰居關係已不可能,但同樓層單元房中的鄰居,終年不通有無、老死不相往來並不正常,鄰里相助的傳統和觀念仍然有價值。傳統禮制的繁文縟節尤其是其中體現等級制的禮、體現家長制尊卑的所謂禮都應該改變,但人仍然應該懂得文明禮貌。

如何評價傳統道德,如何吸取中國傳統道德的資源,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問題。我們道德重建的立足點不能是市場經濟,而應該是社會主義制度。市場經濟可以是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的方式,但不是社會制度的本質。我們是建立社會主義社會,而不是建立市場社會。不能把人與人的全部關係市場化。如果以貨幣作為中介的市場經濟關係成為人與人全部關係的中介,人與人的關係為貨幣關係所主導,只能是道德的淪落和價值觀的顛倒。只要讀讀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貨幣》就能知道。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我們不要根據市場原則來構建我們的價值和道德規範,而是依據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來進行重建。只要符合社會主義原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它必然能調整市場經濟條件下人與人的關係,能起到規範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主體的行為作用,有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健康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雖然會淘汰傳統文化和道德規範中阻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舊觀念,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主義本質與傳統道德並非不相容,只是要經過創造性轉化和發展。

優秀傳統文化要實現大眾化

文化自信不是僅僅對知識分子、文化人說的,更是對全體人民說的。只有全體人民尤其是年輕一代能夠普遍樹立文化自信,能正確認識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文化自信才能真正成為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大眾化問題。他說過:「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我們的各級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講授中國傳統文化的有關課程。這種課程可以是中國傳統文化概論,闡述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也可以分門別類如中國哲學、中國藝術、中國詩歌、中國音樂之類的專業化課程。但無論是哪種中國傳統文化的講授,都應該注意使歷史文化轉化為一種當代中國人能理解和接受的文化,培育聽眾的民族文化情感。文化情感是世俗的,它表現在人們的一言一行、日常生活之中。

如何使經典文化世俗化、大眾化,把其中蘊藏的智慧轉化為現代中國人生活的文化環境的構成因素,是個值得研究也必須解決的問題。我們應該重視經典文本的學術研究,但更應該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世俗形態。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觀念的作用力量非常強大。我們絕大多數人的文化觀念並非來自經典閱讀、來自書本,而是來自文化的世俗形態,來自文化環境的熏陶和世代相沿的傳統觀念。僅以吃為例,西方人愛吃牛肉、牛排,吃豬肉也可以,但決不吃狗肉,吃狗在他們看來簡直是野蠻人;可東方某些國家的人們對狗肉情有獨鍾;有的民族不吃牛肉,視牛為神物,而有的民族不吃豬肉,視豬為天下最髒的東西;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這是一種飲食的文化觀念。泰勒說過:「文化可以使一個人因為某種食物被文化打上不潔的烙印而餓死,儘管該食物的營養對一個人是有效的。文化可以使一個人為了掃除污點而剖腹或槍殺自己。文化的力量大於生死。」

信奉武士道文化的日本軍人在侵略戰爭中寧願剖腹也不投降;而美國人由於生命至上的觀念並不以投降為叛國,認為保住生命是最重要的。中國推崇和文化,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但是在保衛國家抗擊侵略的戰爭中,我們同樣提倡犧牲精神,提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中國古代婦女遭強暴多自殺,以示貞節;在資本主義文化社會,婦女可以坦言自己被強暴,並訴諸法律。在中國古代,未過門而未婚夫死亡可以守節,稱為節婦;而在西方則認為這是反人道主義。中國封建社會的婦女並非從小都讀過《女兒經》,也並非每個中國人都讀過《孝經》,但貞潔觀念、孝的觀念就是中國文化的傳統觀念。傳統觀念是已經深入生活、紮根於普通群眾內心並處於一種潛意識中的觀念。它的力量往往勝過書本的力量。

中國傳統儒家經典是理論文化形態,可它的力量在於通過種種方式世俗化,或者通過學校教育、科舉制度、鄉規民約、族規家訓等方式深深地影響人們實際生活。在歷史上的中國,這種觀念與農業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致的。中國人講人倫、講孝道,不孝是受到社會指責的;講究家庭責任,為父母爭光;講究親情,兄友弟恭,長兄、長姐有照顧弟妹的道德義務,特別是父母早亡更是如此,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中國人講究人情,對朋友講信義;一個人做人,不講人情,不講信義,是為人所不齒的;但社會上講人情、走後門的現象嚴重,流行「人情大於王法」之類的觀念。這都是以倫理為主導的中國傳統文化長期世俗化的結果。傳統的風俗習慣、鄉規民約、不成文的交往規則比任何經典的話更具權威性。這種世俗化的結果,有精華也有糟粕,良莠不齊,因此,排除糟粕,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精華通過世俗化、大眾化,成為中國人民的日常文化和道德觀念是一項極重要的工作。

我們不能輕視日常文化,不能輕視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觀念和道德行為。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所謂異國風情,就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民居和建築風格、不同的節日和風俗習慣。一般旅遊者不可能接觸到一個地方或民族的經典文化,卻很容易感受到其世俗文化。世俗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符號。中國人的春節拜年、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都是中國人的民族象徵。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往往像民族服裝一樣是民族的標誌。如果沒有世俗文化,我們到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除了種族特徵外,其他都無法識別,無非都是馬路、高樓大廈、汽車、手機和空調。只到圖書館看它的傳世之作,是不可能真正了解這個民族的。它的經典只能代表它遙遠的過去的積累,而不代表它的現在。在當下,文化主要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整體素養,表現在它的社會風氣之中,表現在它的人民的一言一行之中。文化自信應該包括日常生活繼承傳統中的有教育意義、有民族凝聚力的傳統的良風良俗和作為民族標識文化符號的節日。尤其是要把優秀文化轉化為社會文明、轉化為個人的文明行為。一個只知道聖誕節、感恩節、情人節,而不知道中國傳統節日的人,在文化觀念上肯定有欠缺。一個飽讀傳統文化經典而個人行為極不文明的人,並不是一個真正有文化素養的人。

結語

要培育人民的文化自信,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並在創造性轉化和發展中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應該用中國文化來教育我們的人民和青年,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使全體人民成為有文化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文化的最大力量是化人。如果我們的文化只停留在經典文獻上,只為少數專家和學者所理解,或藏在圖書館而遠離我們全體人民的日常生活,就不能發揮文化的作用。文化自信就會變成一句沒有實際措施的口號。

讓我們的全國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成為有文化教養的人,成為現代的文明人。這樣,文化自信不僅有經典文本的依據,而且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這樣植根於人民中的自信,永遠葆其美妙之青春,永遠不會枯竭、不會斷流。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3.

[2][美]亨廷頓.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163 / 208.

[3]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0.

[4]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1 / 832.

(作者簡介: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一級教授)

推薦閱讀:

段吉方:「中國經驗」與當代中國文論話語體系構建
中國各省出產 玉、石種類
法治需要多少像溫總理這樣的「賢官」?-中國選舉與治理網
草蛇灰線,伏沿千里 中國現代風水與餐飲(6)
天天喝茶,必須懂點中國茶歷史

TAG:中國 | 文化 | 中國傳統 | 傳統文化 | 傳統 | 中國傳統文化 | 發展 | 創造 | 性轉 | 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