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摩訶菩提寺的模型—《極樂之輪:佛教冥想藝術》

摩訶菩提寺的模型—《極樂之輪:佛教冥想藝術》

「西藏具有最卓越的內在科學文明。」

——羅伯特·悲曼( Robert a.F. Thurman)

對喜瑪拉雅佛教藝術的關注已成為藝術史學的前沿,尤其是在鑒賞和歸屬方面。一些大型展覽突出了喜瑪拉雅文化的藝術成就,但很少有展覽主要關注創作這一藝術的原因及其初衷。John Huntington與Dina Bangdel於2003年秋-2004年春分別在美國洛杉磯美術館與俄亥俄州美術館策劃舉行一個以《極樂之輪:佛教冥想藝術》為主題的大展以彌補這樣的一個學術空白,同時出版了這本巨作——【極樂之輪:佛教冥想藝術】!

現在呈現給大家的是第2篇文章——《摩訶菩提寺的模型》。

摩訶菩提寺的模型

迪娜·邦德爾,約翰·C. 亨廷頓

尼泊爾

約19世紀

鍍金銅合金

高:41英寸(104cm)寬:19+1/8英寸(48.5cm)深:19+5/16 英寸(49cm)

菲爾德博物館藏品

(1905.907.89146)

這座大約19世紀的帕坦市大覺寺模型,在尼瓦爾藝術宮體中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大覺寺本身是菩提迦耶的摩訶菩提寺(圖1)的替代品,而摩訶菩提寺又是釋迦牟尼的開悟聖地 (圖1)。摩訶菩提複製品常見於佛教世界中。其中有巨大的寺廟,如金剛寶座式塔(Wutasi)或北京附近的五塔寺,還有緬甸異教徒的大摩訶菩提寺,也有不超過五、六英寸高的小寺廟複製品。就所有情況而言,不管大型還是小型,它們都是釋迦牟尼開悟時直接而有力的暗示。

?

圖1. 印度比哈爾邦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從5世紀到現在不同時期(現在的樣式是19世紀晚期的英國考古調查修復的)。

圖2 金剛座,釋迦牟尼開悟的地方,放置供品的平台。印度比哈爾邦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約公元前250年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是釋伽牟尼開悟的地方,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各地佛教徒朝聖的重點。這一遺址無疑自釋伽牟尼時代以來就一直受到人們的朝拜,並經歷了不斷的演變。對於佛教徒來說,摩訶菩提寺實際上僅次於菩提樹。此地的關注點一直是菩提樹,當釋迦牟尼獲得啟迪時,菩提樹庇護著他,也標識著釋伽牟尼成佛的地點,而他所坐的地方,菩提樹東側的金剛座(Vajrasana)則代表了佛教宇宙觀中須彌山世界體系的確切中心(圖2)。有趣的是,這座高聳的寺廟被認為位於菩提樹「下」,並「庇護」著金剛座。因此,其內部的神龕形象(圖3)是對釋迦牟尼開悟時的紀念。

圖3.釋迦牟尼開悟之時。印度比哈爾邦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主像 (重建)

摩訶菩提寺,或「大覺寺」,被認為就是須彌山本身用磚和灰泥建造的具象。它最初建造於5世紀前,後來經多次重建和翻新,最近這次重大翻修是19世紀末亞歷山大·坎寧安爵士(Sir Alexander Cunningham)領導的英國考古部門進行的。毫不奇怪,這個非常重要的佛教聖地反覆被複制,就像修行者也想要獲得體驗並「複製」釋伽牟尼當時的開悟。

圖4. 摩訶菩提寺的替代品(1565-1601建,1934年以後修復),尼泊爾,帕坦,雕花磚塊。

帕坦市的大覺寺(圖4)是由尼瓦爾佛教徒釋迦族人在菩提伽耶朝聖三年之後建立的。建造時間從1565年到1601年,原始寺廟的表面大多是用精美的陶土雕刻而成。雖然在1934年的地震中遭到嚴重破壞,但仍有大量的原始佛像被搶救出來,重新用於當前寺廟的重建工作。人們替換了部分佛像,主要用剩餘部分建造了這座位於南院的摩訶提婆小寺廟。展覽中的大覺寺造型好像複製了1934年前的建築結構。我們不清楚這個寺廟的建造背景,但是它細節水平讓人印象深刻,表明它與原型非常接近。

本模型的結構非常接近帕坦市的大覺寺和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因此,顯然是想讓人聯想到釋迦牟尼的開悟。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的建造者在金剛座表面「上方」放置一座須彌山寺廟,精細又清晰地描述了金剛座的特徵,即釋迦牟尼開悟時所呈現的存在的最高境界,色究竟天。這個主題在大覺寺頂部的佛塔更加精細,被稱為「極凈空佛塔」(Shunya Niranjana 佛塔)。

因此,摩訶菩提寺與其所有大大小小的模型,都代表著佛教傳統所設想的人類最高成就,即,個體的完美狀態,剝離我執的痕迹,從而存在於色究竟天這個最純粹的精神居所,以達到惠及他人的唯一目的。


推薦閱讀:

【一周有三精選7-構圖篇3】世界這麼高,你不想換個上帝視角看看嗎......
王達軍 愛上攝影 我就要堅持一輩子
【紀實攝影】2017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甘河全景紀實之六
【春到杏花溝攝影圖片】吐爾根杏花溝風光旅遊攝影

TAG: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