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殘,你不可不知道的5件事

關於自殘,你不可不知道的5件事

24 人贊了文章

「我該怎麼辦?」一位媽媽聲淚俱下說,這位母親的女兒近幾個月一直偷偷的在自殘,孩子的手腕上有很多刀片割傷留下的疤痕,雖然到目前為止,她的女兒還沒有出現致死性的自殘行為,可是這位母親無時無刻不處在擔心,恐懼之中。

根據研究顯示,中國有15%的青少年存在自殘行為[1],終生出現自殘行為的患病率更是高達23.2%[2],這個數據令人震驚。很多人因為孩子、親人朋友的自殘行為而頭痛不已,然而,自殘是可以干預和預防的,當你了解以下的5條原則時,這些自殘行為就有可能出現轉機!

(1)自殘是一種應對方式

你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自殘怎麼會是一種應對方式呢?

事實上,對於許多人來說,自殘是一種宣洩當前狀態的方式,而引起自殘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當前或過去的生活困難而引起的不舒服的情緒。比如:對即將到來的考試感到異常的焦慮和恐懼,因被同齡人排斥而感到悲傷,因回憶童年時期遭受的虐待而產生恐懼,因家庭衝突而產生憤怒;這些都可能會誘發自殘行為。

這就是為什麼儘管自殘行為已經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後果(比如:創傷,疤痕,病恥感,有的甚至會上癮),自殘行為仍然很難干預。因此,在治療前,我們首先要認識到這一點,然後在自殘及自殘背後的原因中找到平衡點及切入點。

(2)自殺行為與自殘行為是不同的

自殺的目的是結束所有的一切,包括情感和感受。自殘的目的是轉移情感或者感受。當然,有的學者認為自殘行為對自殺行為有很強的預示性,也有學者認為自殘行為本質上就是自殺行為。

自殘與自殺是有聯繫的。自殘與自殺行為經常會同時發生,一些年輕人將自殘作為避免自己自殺的一種方式,其中一個孩子曾經這樣向我們描述:「我覺得活著沒意思,覺得非常痛苦,我有強烈的自殺想法,但是我不想殺死我自己,所以我選擇割脈,因為這樣可以讓我自殺的意念變得遲鈍和不那麼強烈」。同時也有研究表明,自殘的頻率越高,自殺的風險就越高。

(3)自殘不應該被忽視或者被懲罰!

儘管大部分人(尤其是孩子)的自殘是偷偷進行的,但是在一部分人中,自殘是他們尋求關注的一種方式,比如:當他們故意將傷口展示給你看的時候,那麼很有可能,他在採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尋求關注(原因通常是通過正常方式得不到你的關注)。因此,更加科學的回應方式是思考他們為什麼會出現自殘?自殘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他們想表達什麼?

此時,你不該做什麼?!

此時你不應該評價,批評,生氣,憤怒,歇斯底里,或嚴厲地懲罰他們,因為這些反應會使你們之間的溝通交流戛然而止,不僅對改善他/她的自殘沒有幫助,反而會進一步惡化他們的自殘行為. 保持冷靜,多一點理解和同理心!

(4)克服自殘行為,學會忍受消極情緒

大多數人自殘是因為很難接納和忍受他們的消極情緒,他們只知道自己感覺很不好,很糟糕,就急於想改變這種感覺,而自殘是可以快速改變這種糟糕的情緒和感受的方式。因此,我們的目標是先讓他們冷靜下來,再教他們用健康的、合理的方式表達他們的不良情緒,而不是用自殘的方式來壓制這些情緒。

正如「正念減壓」創始人喬恩?卡巴特-津恩所描述的那樣,「你無法阻擋海浪,但你可以學會衝浪。」情緒調節技能包括深呼吸、一些放鬆技巧及向他人傾訴。在短期內,健康的應對方式雖然不會像自殘那樣可以迅速改變他們的情緒狀態和感受。但從長遠來看,這些方式會增強一個人處理困難情況和情緒的能力,讓年輕人在生活中不斷前進時,也能感受到愉快。

(5)他人的支持是及其重要的。

有自殘行為的人,他們需要的不是批判,不是別人對他們感到憤怒,而是家人和朋友一直在他們身後支持他們,理解他們!當他們認識到他們不需要因為自己的自殘行為保密、並慢慢學會用健康的方式來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時,自殘也就慢慢消失了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叮噹心靈氧吧

weixin.qq.com/r/bij377P (二維碼自動識別)

Liang, S., Yan, J., Zhang, T., Zhu, C., Situ, M., Du, N., . . . Huang, Y. (2014). Differences between non-suicidal self injury and suicide attempt in Chinese adolescents. Asian J Psychiatr, 8, 76-83. doi:10.1016/j.ajp.2013.11.015

Crisis & Trauma Resource Institute Inc. (ctrinstitute.com)

You, J., Leung, F., Fu, K., & Lai, C. M. (2011). The prevalence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different subgroups of self-injurer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Arch Suicide Res, 15(1), 75-86. doi:10.1080/13811118.2011.540211


推薦閱讀:

抑鬱了?和我一起試試放鬆冥想訓練
當你焦慮的時候,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
到處尋找煩惱的原因,原來心才是自己「骯髒」的源頭!
PK抑鬱症
面對抑鬱,除了吃藥你更應該醫治你的心!

TAG:心理疾病 | 自殘 | 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