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且看古人怎寫「愁」

愁,是作用於人內心的一種抽象情緒,看不見,摸不到,嗅不出氣味,聽不見聲音。古人卻運用種種修辭手法——比喻、通感、擬人、誇張,雜采世間萬事萬物,將愁緒轉化為可見可聞可觸可感,有重量,有長度,有色彩,有音響,有生命的客體形象,並與詩人的情緒結合,構成新的意境,寫來花樣繁多,妙言迭出。 一、「愁」有長度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李白)將抽象的愁轉化為「三千丈」白髮和一線萬里長江,「愁」有了長度。這個比喻到了南唐詞人李煜筆下又翻新意出新奇:「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一比喻所引起讀者的聯想比「白髮三千丈」更為深遠廣闊,「愁」,不僅有了長度,而且有了動態,不可見的愁緒成為流不盡,淌不完的滔滔江水。「若問此愁深淺,天闊浮雲遠。」(鄭城)將目光和愁緒引向高遠莫測的蒼穹和流動的浮雲,又寫出了愁的新意境。 二、「愁」有體積 「夕陽樓上山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趙嘏)蜿蜒起伏層巒疊嶂的群山高峻突兀,卻抵不上「愁」的一半,「愁」的體積有多大?世間無物可比。 三、「愁」有重量 「愁」在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筆下更有一番新的情趣:「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洲,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愁」竟會有重量,凝聚,滯重,連船也載不動。詩人超常的想像力可察可見。 四、「愁」有數量 「莫將愁緒比飛花,花有數,愁無數。」(朱敦儒)漫山遍野的飛花襯托出「無數」之愁,無盡的愁思立刻化為可見可感的形象。「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春江水是愁人淚,怎流得盡淌得完呢? 五、「愁」有音響 「長路關山何日盡,滿堂絲竹為君愁。」(張謂)「愁」是絲竹(音樂)的鳴奏之聲。「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徐再思)「愁」是風吹梧桐雨打芭蕉的無可奈何的嘆息聲。「幾葉秋聲和雁聲,愁人不要聽。」(万俟詠)「愁」是秋風蕭瑟,是鴻雁悲鳴。 六、「愁」有色彩 「誰言南海無霜雪,試向愁人兩鬢看。」(裴宜直)白色的「愁」的使者,已經爬上瞭望鄉不歸的老人的雙鬢。而在盼望遊子歸來的情人的眼裡,「愁」卻又染上了淡淡的綠和蒼茫的暮色:「莫上高樓看柳色,春愁多在暮山中。」(趙執信)先將愁思寄託於柳葉變青,繼之不忍再見它長大長綠,(遊子不歸)當她回首一望,則是無奈的暮色蒼茫。在王實甫的筆下,「愁」又變成了繽紛飄落的紅色花瓣和一碧溪流,有了動態:「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更令人可驚可嘆的是賀鑄言愁:「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成風絮,梅子黃時雨。」在詩人的想像里,這種「閑愁」簡直是瀰漫無際鋪天蓋地而來,有聲有色,會飛會長,又創出新的意境。 七、「愁」有生命 「愁」它長著雙腳:「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杜甫)「愁」,就像一個忠誠但並不討人喜歡的僕人,無時無地不跟著你,即使在你的睡夢之中,它也希望伴隨你,一旦你醒來,它又站立你眼前,揮之不去,不招自來:「春愁兀兀成幽夢,又被流鶯喚醒來。」「愁」不但長著雙腳來去自由,而且有著驚人的速度:「江南人去路緲,信未通,愁先到。」(周邦顏)正當綠肥紅瘦之時,「愁」又如頑童一般,纏繞著你,並且一天天長大:「乍雨乍晴花自落,閑愁閑悶日偏長。」 ——先輩的境界,讓我輩汗顏!
推薦閱讀:

古人說:人生逃不過三個三,太精闢了!
中國西南考古發現古人類新種 距今只有一萬多年
古人詠「惜時」
郭世平行草橫幅創作演示:書破萬卷,神交古人
古人詩詞里的7大憾事,總有一件是你逃不掉的?

TAG: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