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vs恐怖主義 新型設備會讓我們更安全嗎?(圖)
客機安裝激光裝置干擾導彈襲擊。
安裝在發動機上的感測器可以在炸彈引爆前發現炸彈。
高科技掃描系統可發現行李箱中的爆炸物。毒素嗅探器、導彈發射干擾器、臟彈探測器:這些新型設備會讓我們更安全嗎?本月10日英國挫敗飛機恐怖爆炸陰謀,再次激起了人們對於目前的科技發展能否成功防範恐怖襲擊的討論。美國《大眾科學》雜誌日前刊文稱,未來的旅行安全將依賴於無漏洞的即時通訊和自動監視設施,未來數年內,將有不少新技術被廣泛應用於5種高危領域,成為人們的「電子保鏢」。「9·11」事件至今,5年過去了,我們更安全了嗎?美國國土安全部科技應用部門的負責人莫琳·麥卡錫接受訪問時對這個問題做出了解答:「絕對是。」她解釋說:「他們(恐怖分子)仍然可以挑戰我們,但是會發現過去能突破我們防線的方法現在已經很難奏效了。」據報道,2003年至今,美國聯邦政府投入到國土防禦研究方面的資金高達近40億美元,而這個數字對於整個安全工作開銷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國土安全部僅今年一年的財政預算就達400億美元。麥卡錫表示,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研究資金已經將從前無甚聯繫的各學科學者聚集在了一起:軟體工程師、流行病學家和生物學家們在一起研製新技術,以保護空氣、食物不受污染,對抗生化恐怖主義;核物理學家和生化法醫學專家現在合作研究行為科學,設法減少核走私行為和自殺式襲擊者。但仍然有一些專家認為,如此高額的經費僅僅製造出了安全幻象。《超越恐懼》一書的作者布魯斯·史奈爾就表示,這些高科技只是讓你感覺好過些而已。他指出,高科技防禦聚焦於白宮、市政廳這樣的地標建築,而恐怖分子已經轉向了地鐵、露天大型體育場這些軟目標。不過,《大眾科學》報道稱,美國政府已經注意到了這點轉變,因此也在將高科技安全網不斷地擴大範圍,覆蓋儘可能多的漏洞和弱點。據悉,不少新技術將在未來數年中成為以下5種高危領域的「保鏢」。高危領域之一:空氣、水這一領域最大的難點在於研發感測器,要求感測器必須可以從田裡的農作物、公共空間的空調系統中「嗅」出任何可疑物。美國已經部署了一個由微型毒素探測器構成的網路,這個網路遍及美國的30個主要城市。這是耗資3億美元的生物監測計劃的組成部分,旨在提供生物威脅的早期預警系統。該系統通過分散式收集器和過濾器持續採集空氣樣本,然後將之送往「實驗室反應網路」實驗室進行分析。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改進了這個計劃。受到1995年東京地鐵遭遇沙林毒氣襲擊的啟發,他們研發了一種自動探測病菌系統(APDS)。APDS能夠自動識別化學物和生物毒素,不需要人為地採集樣本,分析樣本的時間也不長。APDS與購物中心、火車站等公眾場所的通風系統相連,每周能自動採集並分析178份樣本,然後將結果無線傳播到一個中心實驗室。據悉,這個系統已經在紐約市進行了測試,2008年將在其他主要城市啟用。高危領域之二:邊界、基礎設施2004年以來,約有6千萬名前往美國的旅客通過光電掃描儀被記錄下了兩個食指指紋,並且與首都華盛頓的資料庫資料進行核對。國土安全部透露稱,迄今為止,這項耗資15億美元的「美國訪客和移民身份顯示技術程序」已經成功「認出」了1100名企圖偽裝入境的人和超過2萬名有可疑背景的人。隨著申請美國簽證的人數越來越多,掃描所有10個手指指紋將更為可靠。此外,相關機構還可能應用虹膜和語音識辨技術。與此同時,在美國的100個港口和邊境口岸,一種專門檢查貨運卡車的掃描系統VACIS(交通工具和貨物檢查系統),讓海關檢查員無需開箱就能查看貨廂內的貨物。VACIS使用低能量伽馬射線,能夠穿透鉛槽,6秒鐘內以粒狀圖像顯示廂內情況。與載貨單上不符的物品都難逃VACIS的「法眼」。此外,科學家們還在開發微米感測器——也被稱為「智能塵埃」或「微粒」。這些感測器能夠被噴撒在管道、無人防守的邊界或公用事業公司,監測是否有入侵者和生化物質、輻射物。通過遙感勘測和中心伺服器,這些感測器之間能夠互相聯絡,組成一個電子眼、電子耳和電子鼻的天羅地網。專家表示,若資金情況許可,「微粒」2010年以前就能夠在全國範圍內投入使用。
推薦閱讀:
※非常經典透徹的人生感悟,值得我們認真讀一讀
※寶貝兒來來來,我們說點悄悄話
※心裡裝著他人的安樂,受益的不光是他人,還包括我們自己
※我們的孩子失去了什麼
※「人老膝先老」該如何保護我們的膝關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