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藝術文化--佛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創始人釋迦牟尼獲得覺悟後稱佛而得名。古印度佛教(英Buddhism 梵 Buddha-s/āsana 或 Buddhānus/āsana,巴利名 Buddha-sāsana。註:/代表s上面一小撇。):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所創;智度論二曰:「父母名字悉達多(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秦言成利;得道時知一切諸法,是名為佛」;佛姓新稱喬答摩(S. Gautama, P. Gotama),舊稱瞿曇;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摩尼,此雲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東漢明帝時經絲綢之路正式傳入我國。
公元3世紀綠色頁岩《佛陀誕生浮雕》,極具感染力的藝術珍品。幾個人物的主次呼應經過精心地布置,人物的神情體態生動傳神。
摩耶夫人懷孕後,按照當地習俗回娘家待產,途中在藍毘尼園小憩時,釋迦牟尼降生。夫人斜靠在身側侍女身上,一手扶住無憂樹。釋迦牟尼從夫人右脅出生,左側侍從在旁邊接住嬰兒。
釋迦牟尼生前反對個人崇拜,所以早期佛教並無佛像。多用佛足、法輪、佛塔等來表現對佛陀的思念。 信徒將佛的足掌印刻在石頭上面,用以禮拜。即便到了佛造像大行其道以後,佛足依然常見。北京和呼和浩特的金剛寶座塔上都有佛足。佛足石,公元1-2世紀
緬甸木雕立佛,13世紀:
緬甸木雕坐佛,19世紀:
特點跟咱們常見的佛像差別很大。
公元17世紀鎏金十一面觀音銅像:
公元19世紀,時輪金剛壇城。 時輪金剛壇城是密教無上瑜伽部曼陀羅總集。相傳釋迦牟尼成佛一年後,應香巴拉國王月善之請而傳金剛乘無上瑜伽大法。 宗喀巴在閉關修成圓滿次第時,親見時輪金剛。時輪金剛四面、十二臂、頭頂金剛杵、下穿虎皮衣,與佛母交抱立於蓮花座上,足踩代表貪、嘖的大自在天與天母。
貝葉經源於古代印度,是寫在貝樹葉子上的經文。多為佛教經典,還有一部分為古印度梵文文獻,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現存以西藏地區為最多。 西藏經過六年多的收集保護,已初步確認西藏迄今珍藏有梵文貝葉經寫本(包括部分紙質梵文、藏文轉寫本)共一千多個函(種),近六萬葉。 下面的介紹也是直接抄自展覽文介: 製作貝葉經匣專用的兩片木匣,長約一市尺半,寬約四寸。距木匣兩端約半市尺處各鑽一個小孔,把一片片晒乾壓平經過透風處理的貝葉緊緊夾在兩片木匣中間,兩頭用繩子綁緊,再用專門的釘子沿木匣兩邊的小孔將貝葉鑽通,穿上搓好的線繩,按五百至六百片貝葉訂為一匣。訂好後用刀輕輕將貝葉匣修光滑,並用專制的墨線弓,按照刻寫格式,把墨線輕輕打在貝葉上,留待以後刻寫。
藏傳佛教的佛經以上下木製的護經板保護分頁的佛經。佛經通常繪有插圖,而護經板通常以浮雕或是彩繪的佛菩薩像或佛教圖像來裝飾。 公元12世紀的護經板。中央浮雕為轉輪聖王七寶,即主藏寶、輪寶、女寶、財寶天王(珠寶)、主兵臣寶、象寶和馬寶。
公元13世紀的護經板。以高浮雕刻有無量壽佛、釋迦牟尼佛、明王三尊佛菩薩,四周圍繞不同的佛、菩薩、天王和護法。
普巴杵,以前在漢傳寺院也曾見過,但並不解其意。 接著抄吧:「普巴」是藏傳佛教空性與智慧結合成一體的表示,傳說大力鬼神危害眾生,噶瑪黑魯嘎(金剛薩埵的忿怒相)化身為「普巴金剛」,將大力鬼神及一切魔眾摧伏。 此件明代的銅鎏金普巴杵最上面為三鈷金剛杵,其次為現忿怒像、頭戴五窟窿冠的三位護法,護法的下方為兩個裝飾有精緻的紋飾及藏文的蓮花座,兩個蓮花座之間有一個紋飾精美的菱形四面體,四面體飾有密教神袛及藏文,蓮花座的下方為三猛獸各銜一刀刃,刀刃上飾有雙蛇交身朝下,最下面的部分則為相當少見的普巴杵底座。
骨衣是藏傳佛教在重要節慶祭典、宗教法事,或是修密法必著飾品。由於人骨質地密度高,可以在厚度有限的骨片上,雕琢出複雜豐富的神像、紋樣圖飾。骨衣在過去的藏傳佛教裡面經常使用,現在已經少見。 本組一套八件:佛冠、頭飾、臂釧、纓絡、衣裙以及可能穿戴在腕或踝部的飾物等,為相當完整的骨衣收藏。
邊上還有一串念珠也是人骨製成,這種物件也就出於好奇一看吧,心裡還是覺得過於妖異,接受不了。
關於展覽的其它部分,對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興趣不大。感興趣的道教部分,展品又多為現代物品,看過未拍。 真正還有些老物件的是神道教。這是某國的東東,略過不看不提。
推薦閱讀:
※金色寶藏---佛教造像
※究竟中國神話體系是如何形成的?
※迴向的機制和原理?
※佛教的整個體系建立的基礎是什麼?
※男朋友家信佛 今天被他批評了 覺得很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