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美國校園血案給亞洲人帶來尷尬

中國留學生:從緊張到鬆了一口氣

4月16日,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槍擊血案被媒體報道後,迅即成為中國在美留學生、華裔人群關心的熱門話題。除了表達震驚、悲痛,很多討論都在談同一個話題:嫌犯是不是華人。《芝加哥太陽報》根據匿名消息來源報道稱:警方懷疑兇手是一名中國學生。警方與中國官方聯繫,調查一名24歲的中國學生,該學生去年8月7日乘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班機從上海飛抵舊金山。

接著,就有人擔心,此事影響華人形象。「很顯然,如果是中國人,這血案會給中國人帶來尷尬。」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小王告訴記者,「學校的許多中國留學生都非常擔心,如果兇手真是華人,可能會引發美國同學的仇華心理,類似於『9·11』之後仇視阿拉伯裔的情緒一樣。」

獨來獨往的嫌犯

趙承熙在開槍殺人之後,從其老師和同學那裡,媒體獲得這樣一些信息:他很少與舍友聊天;在開槍前,他留下一張字條,責怪同學們的道德敗壞,語氣中充滿仇恨。因為其文學作業中思維混亂,文字駭人,Lucinda Roy老師曾建議趙去看心理醫生。Roy形容趙寫下的詩句里「暗含著威脅」。單獨輔導趙後,Roy的印象是:「看起來,戴著墨鏡的他在哭。」

Roy說,她很害怕和趙單獨相處,因此,她同助理約定,當她提到一位死去教授的名字時候,她的助理就去報警。

據了解,趙承熙迷戀18歲的女同學Emily Hilscher,目前警方正在調查趙承熙與Emily 的關係,以及Emily與另一名學生之間的關係是否成為血案的導火索。

趙承熙的家人住在華盛頓郊區Centreville地區的一棟兩層樓白色連排別墅中。在趙承熙的鄰居Abdul Shash印象中,「他非常安靜,總是自己一個人。」Abdul Shash指出,在趙承熙的閑暇時刻,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打籃球,當有人跟他打招呼時,趙承熙不會回應,這位鄰居也說,他們一家人都很安靜。

《芝加哥論壇報》的報道說,趙承熙最近表現出一些可疑的行為,包括在學生宿舍縱火,跟蹤一些女同學。警方調查人員發現趙承熙最近在服用抗抑鬱葯。

很多信息都在指向趙的心理問題。

「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槍殺案發生之後,許多華裔、韓裔家長對趙承熙嚴重的心理問題感到震驚,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感到擔憂。他們認為,趙承熙是一個在美國長大的孩子,他的暴行應該與他所生活的環境有密切的關係。也有人在網路上發表意見說,校園槍擊案給華裔們敲響了警鐘。

華裔張太太的兒子在美國大學讀書,她表示,許多亞裔移民到美國之後,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在美國的打拚上,根本就沒有時間顧及子女教育。而這些亞裔孩子身為少數族裔,一旦在學校經常受到比他們有錢、比他們身材高大的白人、黑人或者西班牙裔的欺負,不懂得如何自保。張太太覺得,美國學校的老師跟中國老師不一樣,不會去管孩子上課以外的行為,加上家長的忽略,有的孩子就變得自閉,整天在家裡玩電子遊戲,看暴力影片和卡通片。長此以往,暴力、偏執、對抗性的性格和行為也就容易慢慢滋生。有些家長不知孩子心理有問題,也不懂如何處理,對孩子除了縱容,就是暴打一頓,往往把孩子越逼越遠。

而華裔少年的父母們,在留學美國2年半的李小姐看來,也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她用自己編的順口溜形容很多華人家庭的典型狀態:「男的做IT,女的做會計;下班toyata(豐田汽車),晚上中文電視連續劇;周末去買菜,回家就打牌。」

而成年後來到美國的留學生中,也不乏缺乏社交的學生。據在美國留學的杜小姐介紹,尤其是一些理科生,埋頭於實驗、課程、論文、電腦,很少與外界打交道。

「美國文化病」

美國心理學家們也藉機紛紛批評美國傳媒充斥暴力傾向,認為媒體暴力是造成槍殺案層出不窮的根本的原因,對青少年的危害尤甚。

在美國,青少年從孩提時代就對暴力犯罪司空見慣,隨著電視、電腦及影視錄像帶的普及,孩子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兇殺打鬥畫面。槍林彈雨、血肉橫飛的暴力鏡頭,使青少年從小崇尚暴力,相信槍能「解決」一切問題。因青少年求知慾旺盛而世界觀尚未形成,所以極易不顧後果地簡單模仿。

一名孩子在網路上這麼寫道:「我這麼說可能有些瘋狂,但是我確實崇拜那些校園殺手,他們乾的一切太令人興奮了,簡直無與倫比!」網路上一直有許多類似的留言。

美國阿肯色州州長赫卡比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說,暴力文化使青少年錯誤地認為,發泄憤怒的方法便是舉槍射殺。影視片上的謀殺情節比比皆是,兒童們耳濡目染,兇殺事件就會源源不斷。這不是個別學生、個別學校和個別州的問題,而是一種「美國文化病」。

與此同時,在中國國內,關於出國留學的一些網路論壇上,同樣出現了震驚和悲痛,但順著嫌犯是否為華人的討論延伸下去,則是另一個話題:如果真是華人行兇,可能影響中國人赴美的簽證申請。

準備赴美留學的羅小姐也是參加討論的眾人之一,她告訴記者:「最早是留學的群里的人發布槍案的消息,大家難過之後,就開始擔心簽證的事情。」「申請留學的這個人群比較好的一點是不會盲信,所以很多人上美國的門戶網站去查。」

「(17日)下午,有消息說,美國駐瀋陽領館只給一對老夫婦發了簽證,其他全部被拒。於是乎所有人又開始鬱悶。」

案件發生後,中國官方的反應積極而謹慎。中國駐美大使館官員在第一時間與弗吉尼亞理工大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薛宏取得了聯繫,並派員前往該校,詢問相關情況。在17日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並未直接回答關於嫌犯國籍的問題。這也一度引起外界關於嫌犯可能是中國國籍的猜測。

4月17日晚,看到確證嫌犯為韓國人之後,羅小姐和其他申請赴美的「同伴」們一起,感覺「鬆了一口氣」。此時,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小王和很多來自中國的同學也是「鬆了一口氣」。

4月17日,許多中國媒體也帶著這樣的猜測和擔憂忙碌起來,四處查找兇手身份、籍貫。而各種各樣關於所謂嫌犯姓名的「消息」流傳甚廣。直到夜裡9點多,美國主流媒體發布嫌犯身份後,許多媒體的關注又陡然降低。

韓國媒體:「噩夢終於成為現實」

4月17日晚,嫌犯國籍確定的消息在韓國引起震動。韓國《朝鮮日報》網站的新聞感嘆:「一直擔心的噩夢終於成為現實。」由此不難想像,在最後的消息確定之前,韓國人也有中國留學生同樣的擔心。

根據韓國一些媒體的報道,在美韓裔帶著非常複雜的心情收看關於血案的新聞報道。他們擔心韓國人的形象受損,希望其個人生活不會因此受到不利影響。

韓國政府連夜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緊急對策。其外交部門同美國全境的韓人會等機構或韓國人團體保持聯絡,商討韓國僑民的安全對策。韓國政府甚至提醒在美的韓國僑胞保持警惕。

一些韓裔家長紛紛打電話發電子郵件給在大學讀書的兒女,進行安撫。據說,一些原本居住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韓國人因為害怕而準備搬到其他州生活。

17日,韓國外交通商部就此事件向美國表達了慰問和歉意,並且希望事件不要激起族群間的對立或加深民族關係的緊張感。

韓國外交通商部負責北美事務的Cho Byung-se表示,「我們聽到經過後很震驚,我們對受難者、家屬以及美國同胞表達最深的哀悼。」Cho Byung-se說,他們也不知道兇手行兇的動機,並希望這次的悲劇不要「激起種族歧視或對立」。

韓國外交通商部發言人Cho Hee-yong指出,目前韓國已經派出外交官員到槍擊現場。韓國政府和韓國駐美國使領館也就有關在美韓國僑民安全問題表示,「外交通商部以及當地韓國社區對於未來採取的措施,將一同合作。」

韓國總統盧武鉉也在17日透過發言人對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事件表示難以置信,除對亡者及家屬表達哀悼外,也希望傷者能早日康復。

「我擔心針對亞裔的報復」

從小在美國長大的紐約大學華裔學生小陳說,他並不認為兇手是韓裔就跟中國人無關。實際上多數美國人根本分不清華裔與韓裔的區別。他就聽見一個美國人說:「韓國是哪裡啊?是中國的一部分吧?」

同樣來自中國、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的杜小姐完全不這麼看。無論是開始一些申請赴美者對於簽證被拒的憂慮、在美華人對於歧視的憂慮,還是後來對於同為亞洲人可能受到不利影響的擔心,在她看來,都有些:糊塗、荒唐。「這就是一個個體的案例而已。」她也認為,「如果外國留學生自我生活封閉,那麼對於外來的影響肯定就要脆弱一些。」如果心理脆弱,任何事情都可能是打擊和影響。

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美籍教師John Noonan曾在弗吉尼亞生活,他的感受支持了小陳的觀點:「這僅是一個精神錯亂的個人行動。我不認為事情和他所代表的種族有關。我真正擔心的是,這場悲劇後,在美國會出現針對亞裔或者看起來像亞洲人的報復性襲擊。在佛羅里達州,當地人對外來的人一無所知,他們分辨不清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9·11』之後,這裡發生了針對阿拉伯人和阿拉伯美國人的攻擊。」「通常發生了這樣恐怖的事件後,一些無知的人,會尋求目標來複仇,也會發生報復行為。我祈禱這樣的攻擊不要發生。」

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教授Peter Herford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烠BS牭H渦攣鷗弊懿茫他的觀點與John Noonan類似:「問題在於,美國人分不清楚來自亞洲各國的人群,整個亞洲都會受到該事件的影響。」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此血案給中國人、華裔的國際形象帶來了挑戰,而他們在此事件中的表現也有值得思考和琢磨之處


推薦閱讀:

令狐補充:為「綠壩—花季護航」獻計(南方周末 2009-6-11)
周末了,是時候來套陰瑜伽放鬆一下全身啦!
周末醒腦:令人神清氣爽的負能量
【輕鬆周末】經典再現:中西樂隊結合共繹京劇《梨花頌》

TAG:美國 | 尷尬 | 南方 | 亞洲 | 校園 | 南方周末 | 周末 | 亞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