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英雄外傳 呂布篇(四)?冤怨難解

三國英雄外傳

在中國歷史上,處於漢晉之間的三國時期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它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卻是英雄匯聚、群星閃耀的華麗時代,眾多天生異秉、各負使命的人物紛紛應劫應運而生,演繹出了許多動人的篇章,是五千年中華文明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是,三國演義中卻有許多未解之謎,比如諸葛亮緣何擁有奪天地造化之功?曹操的第一謀士郭嘉憑什麼每謀必中?勇猛無敵的典韋怎麼會出現在人跡罕至的荒野?呂布、關羽、張飛、馬超、趙雲等人的蓋世武功從何而來,師承於誰?漢人孫權為什麼卻長得「碧眼紫髯」?……以及天生的美女間諜貂蟬的結局如何?這些內容正史和《三國演義》中都沒有交代。

今天,我就試將流傳於異人及民間的傳說與正史結合起來,逐一解開這些千古之謎。信與不信,權在您方寸之間,只當作故事來聽,亦未嘗不可。

呂布篇(四)冤怨難解

文/青青子

大將袁崇煥

前文講到,朱棣在地獄受刑,償還部分業債之後,又於明末再入塵網,改頭換面,投生東莞袁家,取名袁崇煥。

作為抗清名將,袁崇煥是一位爭議很大的人物,他被處死後明朝百姓爭相搶食其肉。而袁崇煥到了清乾隆時期,卻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讚賞。

對他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近代都傾向於袁崇煥是做為忠臣而被屈殺,而且因死的極為慘烈而尤為後人所同情。

但世間哪有偶然的事情,人與人之間的恩怨盤根錯節,有的仇恨甚深,難以解釋,很多時候都是用以惡制惡的形式了結因果。身在迷中的人們怎麼能知道個中緣由呢?

袁崇煥於萬曆四十七年中進士,後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一時名震天下。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而辭官回鄉。

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且一度深為明思宗所倚重。崇禎元年四月,崇禎任命袁崇煥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經略整個遼東。

擅殺毛文龍

新官上任三把火,袁崇煥覺得首先要面對的是統一關外的政令、事權,解決多年來關外諸部隊各立山頭、相互扯皮的問題,而毛文龍成了他第一個要整肅的對象。

毛文龍是個極特殊的人物,他是武舉出身,性格粗豪,不拘小節。他佔領了金州,帶兵駐守在皮島(今朝鮮椴島),其戰略位置相當重要,北可控制鴨綠江口,南則和山東半島的登州、萊州策應。

他幾次派兵順著鴨綠江北上,翻過長白山騷擾後金的老巢,搞得後金疲憊不堪,是明軍牽制後金軍力,保護山東、天津海疆的重要力量。

毛文龍在東江鎮與皮島擁有絕對權威,且與朝鮮相處的親如兄弟,一旦有戰事,朝鮮就會增援。後金幾番拉攏,朝鮮都不為所動。因為有毛文龍在後方的牽制與朝鮮的協助,清軍一直不敢對明朝大肆出兵。

毛文龍因功勞卓著,平日里驕傲跋扈,閑常人等都不放在眼裡。明朝朝野都是重文輕武,武將們覺得自己披肝瀝膽,到頭來還得受那些酸文人的指手劃腳,因此心裡並不服氣;而文臣們又認為武將粗魯,不給他們面子,因此對武將即輕視又妒嫉。所以當時的文武官員們普遍相互不睦。

而袁崇煥雖是個軍事能力了得、性格暴烈的英雄,但也是個文人,剛剛大權在握的他對毛文龍的地位和傲慢頗有些妒嫉和憤怒。所以,他在以巡視之名趕赴皮島時,就做好了殺毛文龍以立威的打算。

後人一直無法理解袁崇煥此舉的一大疑問就是:做為全國軍事防禦總管的袁崇煥怎會不知毛文龍和他所控制的東江鎮與皮島對大明的生死存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呢?即便他與毛文龍有不共戴天之仇也不能自毀長城,擲國家危亡與不顧啊;況且,他們之間並無實質的衝突與過節。

這實在是一個不解之謎,箇中原因只有袁崇煥自己清楚了。

崇禎二年五月底,袁崇煥以閱兵之名來到皮島,沒有任何預兆地,在談笑風聲的時候袁崇煥突然翻臉,羅列了毛文龍的十二條罪狀,在大家目瞪口呆、驚慌失措之際,持尚方寶劍以朝廷之名殺了毛文龍。

而實際上,袁崇煥只是正二品文官,雖有尚方寶劍,但只是對三品以下的官員有先斬後奏的權力;而毛文龍官拜左都督,為一品官階,而且也持有尚方寶劍。

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講,袁崇煥都沒有權力殺毛文龍,殺他必須有朝廷的詔令。這也就是當時毛文龍和他的部隊根本沒有防範的原因,因此當時袁崇煥真的要殺毛文龍時,所有人都是瞠目結舌、難以置信的。

震怒的崇禎

消息傳到北京,朝野震動,崇禎震驚之餘,怒不可遏。他覺得袁崇煥不但欺騙了他,還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此刻的崇禎,對袁崇煥的信任瞬時已變做滿腔的仇恨,他在心裡已經判了袁崇煥的死刑,只是還沒到時機而已。

而殺了毛文龍的巨大後患則遠遠超出了袁崇煥的預料,他實在是大大低估了毛文龍的作用,整個形勢突然變得異常嚴峻而無法控制。

當時明朝最大的隱患就是清軍的威脅,而清軍最忌憚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鎮守寧遠拱衛山海關的袁崇煥,一個是孤懸海島經略東江的毛文龍。

皇太極大喜過望,沒想到毛文龍這個心腹大患竟然被明朝自己人除掉了,要知道那可是他們用盡心思都無法達到的目的呀!

毛文龍一死,以前為明朝效力的朝鮮立即投降了清軍,轉而成為進攻大明的爪牙。

而毛文龍的大將孔有德、耿仲明等在主帥無辜被殺後,憤怒震驚之餘,率部嘩變,其餘部眾走死逃亡,喪失迨盡。牽制清軍後方的大本營一夜消失。

後來孔有德、耿仲明又帶兵投降皇太極,充當清軍前驅,橫掃大江南北,殺漢人同胞無數,成為清軍南下攻伐的魔鬼武裝。

失去了屏障的大明變得岌岌可危。三個月後,十萬清兵兵臨北京城下,即著名的「己巳之變」。袁崇煥率軍勤王,經過艱苦卓絕的北京保衛戰,後金退兵,解了京師之圍,但損失極為慘重,山海關總兵趙率教戰死。

然後,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袁崇煥被崇禎皇帝逮捕下獄,八個月後被凌遲處死。

冤怨難解

後人常常不解崇禎何以對袁崇煥下此狠手,處死還不解恨,還要施以慘絕人寰的剮刑。其實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俗話說愛有多深,恨有多深;希望有多大,失望有多大。

當初袁崇煥在崇禎面前失口許下五年平金的大言,令勵精圖治、一心想有所作為的崇禎大喜過望,認定袁崇煥是大明的擎天支柱。因此凡是袁崇煥需要的,無不儘力滿足。

沒想到袁崇煥平金還沒有什麼動作,卻先殺了舉足輕重的功臣毛文龍,引得後金兵臨城下,差一點亡國。

失望、憤怒的崇禎覺得自己被袁崇煥耍的很慘、騙的很慘,恨不得親手殺了他;而另外一個原因則與他們前世的恩怨有關。

原來崇禎前世就是那個被朱棣活活用烙鐵烙了一個月才死的呂氏。新仇舊恨加在一起,促使崇禎要用最慘烈的方式處死袁崇煥。

慘死法場

中國古代有很多酷刑,而凌遲則是酷刑中的酷刑。一般用來處置謀逆等罪大惡極的犯人。

古代法度,凌遲有36刀及360刀兩種,多36刀結果性命,而要刮360刀,則需要用漁網網住人,取刀一片片的將從漁網鼓出來的人肉割下,直至360刀人斷氣為止。

但變態而殘忍的朱元璋覺得不夠狠,認為至少要刮3600刀才夠解恨,但當時的劊子手,沒有一個能做到,因為刮不到那個數,人就已經死了。

而為袁崇煥行刑的,則是經過比賽選出的最優秀的劊子手。

據有關史料記載:袁崇煥被押解到法場路上,劊子手就一刀一刀的割下其肉,沿途百姓充塞街道,有錢的富戶們大把扔錢向劊子手行賄,競價爭買袁崇煥之肉「生」食之;沒錢的捧人場,窮人們爭相從劊子手手中搶來袁崇煥的肉生食之,一塊肉往往又被爭搶撕扯成數塊,整個場面如同地獄。

至法場時,袁崇煥被整整颳了3543刀後,已經「皮骨已盡」,但「心肺之間叫聲不絕,半日而止」。

大約有近萬人吃了袁崇煥的肉。

據說,這近萬人就是曾經被朱棣活剮的三千宮女和方孝孺、景清一家及所有被他殘害過的人。

當然,這也只是一種猜測而已,也許真相不止如此。畢竟神的智慧不是我們能揣測的。

但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確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紅塵滾滾,無盡無休,恩怨情仇,幾人能參透?

推薦閱讀:

如果三國時期有校內網= =...哈哈哈,真是淫才啊...
三國演義的勢道法術
「我比KOEI聰明系列」之三國人物武力值
我提醒某些知友,不要因看熱鬧不嫌事大而隨意點贊,知乎的贊是贊同,不是已閱
三國時期因屢為人臣而喪命的諸侯

TAG:三國 | 呂布 | 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