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心理:家長為孩子做點啥
高考前不少家長向我諮詢:要高考了,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還有些家長向我述說了為孩子操碎心卻不為孩子所理解的苦惱。我很理解這些家長的心情,臨近高考家長往往比孩子還緊張,既希望孩子努力學習考個好大學,又看到孩子學習那麼辛苦於心不忍。於是絞盡腦汁、千方百計為孩子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務,希望能助孩子一臂之力。然而很多家長的付出並沒有獲得響應的回報,甚至適得其反。為此家長們百思不得其解。面臨高考,家長要明白孩子的心情和壓力,了解其內心需求,給與孩子做需要的幫助。考生要調整心態,調整作息時間,健康飲食,注意和國家考試的時間合拍,把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使自己在考上能正常或超長發揮,使自己最大限度的能力發揮出來。
做為家長應科學關注孩子,弄清孩子的需求。不知孩子此刻最需要什麼,就默默的支持和陪伴。根據我近幾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們最不喜歡家長所做的事:過分關注成績;嘮叨不休;頻繁找老師了解成績;除了學習什麼也不讓做;逼著吃這吃那;過分干涉生活末節;延長學習時間等。
孩子最不希望聽到家長說的話:
1、「你一定要考到第幾名!爭取考上某某大學!」
2、「你這次考得怎麼樣?排名多少?」
3、「你平時考試成績那麼棒,老師都說這次考清華北大沒有問題!」
4、「12年的學習,關鍵就在這次考試,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5、「把題看仔細,認真答題,千萬不要有疏漏,爭取多拿分。」
6、「記住你的目標,成敗在此一舉!」
7、「你什麼事情都不要做,好好複習,高考時來個超常發揮!」
8、「去年某某家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學。爭口氣,我就不相信你比人家差。」
9、「爸爸媽媽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爭氣。」
10、「這次考不好不要緊,明年可以復讀。」
最希望家長為自己做的事: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壓力;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嘮叨;多一些輕鬆,少一些壓抑。
為此我提幾點建議供家長們參考。
1、多鼓勵,少埋怨,讓孩子充滿信心。
考前,各種模擬考試接連不斷,孩子考試成績不太穩定實屬正常。家長對此不必過分關注,尤其不要每次考後總是不停的詢問:考了多少分?排第幾名?這樣無疑會加重孩子心理負擔。尤其是有的家長孩子成績稍有退步就唉聲嘆息,甚至埋怨、指責,這種做法是很不明智的。孩子考得不好,心裡本來就不高興,再被埋怨就更容易自卑消沉。此時家長不應過於強調考試結果,而要客觀地幫助孩子分析失利原因:是主觀上努力不夠,還是身體狀況不好,還是偶然的失誤,或是基礎打得不牢,方法不科學等,然後幫其制定下一步複習計劃。即使孩子的成績一向不夠理想,也要對他的點滴進步充分肯定。家長的鼓勵對促進孩子的學習、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利的。
2、要多理解,少加壓,讓孩子輕鬆上陣。
有的家長為督促孩子學習,或者實行物質刺激,或者誇大高考結果,如「考上重點大學,我就給你買手提電腦」, 「考不上好大學,就跟我幹活去」, 「考砸了,你這一輩子就一切都完了」。或者拿自己當年的親身經歷和現在的成就教育學生,或者經常和孩子算賬,說自己培養子女如何辛苦,甚至自己節衣縮食為孩子花了多少錢等,無形中給孩子套上了「緊箍咒」。其實,考前學校的反覆動員,已經使學生產生「成敗在此一舉」的緊迫感,此時父母再施加壓力,就可能使孩子格外的焦慮和煩躁,難以集中精力學習,更不利於孩子水平的發揮。因此父母應該對孩子多說些寬慰的話,特別是在孩子出現「考前焦慮」的情況下,更要多向他說明:一次考試的成敗,並不決定今後的發展前景,以後的機會還有很多,你只要平時努力了,不管考試結果如何,我們都會欣然接受。這樣孩子就不會把高考視若猛虎了。
3、要努力創設寬鬆活潑的家庭環境,不要嘮叨不休。
考前這段時間,孩子特別敏感,特別是成績不很理想的學生,就怕家長翻老賬,責怪他平時不努力、成績差等。另外長達幾個月的繁重複習已經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了,如果回到家裡,再面對家長無休止的嘮叨,不切實際的要求,就會造成孩子精神和心理巨大壓力,產生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從而影響複習,導致考試失常。故家長對孩子要多說鼓勵的話,說積極向上的話。尤其不要整天把高考掛在嘴邊。家長要用開朗、樂觀的情緒影響孩子,吃飯前後,孩子學習間隙,一家人可以在一起聊聊天,唱唱歌,打打球,良好的家庭氣氛有利於孩子情緒的穩定,緩解孩子的焦慮,改善其精神狀態。只有給孩子創設一個寬鬆民主的環境,才能充分挖掘孩子內在的潛力。
4、要相信孩子,不要盲目對比。
有些家長老是在孩子面前說別人的孩子學習如何好、如何勤奮,甚至在外人面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爭氣,他們本意是想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卻沒想到,這種做法恰恰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應該努力發現自己孩子每時每刻的進步,同時幫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長處和不足,揚長避短才對。
5、接受現實,合理評價,不要期望過高。
學生參加高考,家長對此人生大考的看重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將這種重視遷移到過高提升考試期望值則是不正確的。過高的期望會造成家長心態的失衡,會給學生施加不當壓力。家長此時的怒其不爭,可能會造成學生的退縮逃避;此時的責怪埋怨,可能會造成學生的心理逆反;此時的高分要求,可能會使學生望而生畏;此時的學習施壓,可能會使學生無所適從。因此我特別提醒家長,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學生現實表現和現有能力,合理施教:變怒其不爭為激勵促進;變責怪埋怨為冷靜勸導;變高分要求為適當指標;變學習施壓為放鬆調節。千萬不要盲目去和別人家的孩子攀比,只要孩子能夠發揮出正常的水平,就已經成功了,就值得慶賀、高興。
6、要鼓勵多休息,少熬夜,讓孩子勞逸結合。
不管是成績好的還是稍差的孩子,臨近高考,都會做最後的衝刺,想方設法抓緊時間複習,晚上常常學習到深夜。應該說複習階段不加班是不可能的,但家長一定要掌握分寸,夜裡不能讓孩子複習得太晚,否則白天昏昏欲睡,老師強調的重點聽不進去,結果會適得其反。尤其是考試前一天,不管孩子複習得怎麼樣,都最好不要再用功了,飯後散散步,聽聽音樂,放鬆一下,及早讓孩子休息以養精蓄銳。
7、要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不要過分干涉。
高考複習,是一種自主性極強的活動。有經驗的教師,往往會隨著考試的臨近而適當減少對學生學習的具體要求,給他們一定的自主學習時間。學校尚且如此,家庭更需提倡。到了最後階段,孩子需要足夠的時間自己整理、消化,家長不要再請老師補課,或者給孩子布置學習任務。同時還要尊重孩子的意願,考試時有些孩子不喜歡家長送考,家長就不要強行去送。一門考試結束後,不要急著問孩子考得怎樣,否則有可能影響到下一門考試。
8、要保持正常的家庭氣氛,不要反差太大。
家庭環境或氛圍的改變不宜過大,尤其不要全家圍著孩子轉,更不要考前請假專門照顧孩子,這樣無形中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還有的家長說話變得小心翼翼,活動也躡手躡腳,生怕影響孩子複習;或是口上不提及與考試相關的事,但對孩子卻特別關心,一會送牛奶,一會送蘋果。這些行為本意是不想給孩子施壓的,卻起到給孩子施壓的效果,同樣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影響考場發揮。
最好的辦法是家長該上班就上班,學生平時怎樣生活的就怎樣生活,就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平時住校的學生,考試期間仍提倡住校。家長平時不常到學校看孩子,考前和考試期間也沒有必要陪伴在學生身邊。
9、調節飲食,讓孩子身體保持良好狀態。
充分的營養,能緩解腦疲勞,增強抗病能力。糖類能直接產生大腦活動所需能量。蛋白質、脂肪參與腦的代謝活動,更新腦組織,增強大腦功能,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合理適度地攝入營養有助於學習能力的提高。如:肉類、魚蝦、黃鱔、動物腦、牛奶、雞蛋、脂肪、維生素等物質。腦細胞間信息的傳遞須依靠神經遞質,所以考試前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類及微量元素。還可攝入一些富含脂質的健腦食品,如核桃仁、芝麻、大豆、貝類、香蕉、黃花菜、小米粥(小米因富含蛋白質、鐵、鈣、維生素B1,還有治療神經衰弱的作用,被稱為健腦主食。特別值得提醒的是:注意飲食衛生,不到無證的街邊小販那裡購買食品;避免油炸和可能過敏食品,慎喝飲料。
另外,適當低強度運動能增加血液的含氧量,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鼓勵孩子多運動。特別是身體素質差的孩子應注意預防感冒,在考試前7~10天左右,每天服用適量的VC,不但能促進新陳代謝、預防感冒,還能促使腦細胞興奮,使大腦更好地發揮作用。
10、時間安排:考試當天要在開考前45分鐘吃完早飯。因為飯後半小時內血液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統內流動,大腦供血減少,影響注意力集中。早餐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粽子、油條,而應該選擇吃粥類和雞蛋等。中午保證有15—30分鐘的靜休時間。沒有睡午覺習慣的學生也可以閉目養養神。
總之,家長不但要做孩子生活中的陪伴者和營養師,更要做孩子心靈的撫慰者,這個階段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堅實的肩膀和溫情的懷抱,需要的是家長陪伴全程的鼓勵語言和關心的目光。
我們堅信:只要家長和學校密切配合,對學生的教育得法,您的孩子在今年的高考中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績!
推薦閱讀:
※兒童房設計7要素,錯一個孩子就危險了
※孩子是怎樣一點點被養脆弱的?
※孩子起名4
※有問必答 第115期 丨孩子輸不起、過於敏感、不愛搭理人 的那些事兒
※父母一定要和孩子談的六個人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