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常識 | 三壇大戒的意義

傳戒儀式藉事顯理

佛教初傳至中國時,並無傳戒儀式,直至曹魏嘉平二年(西元250年)始有曇摩迦羅於白馬寺譯出《僧只律》戒本,此為東土依律傳戒之濫觴。曹魏正元年間(西元254年)曇諦沙門譯出《曇無德羯磨》,傳戒儀式始具正規。

三壇大戒,乃中國大乘佛教於出家僧眾所特有之傳戒儀式。依初壇正授、二壇正授以及三壇正授,分別傳授沙彌戒、比丘戒、出家菩薩戒。戒子於正授三壇大戒時,領悟自性戒體;依此戒德,內激上求佛道之心,外發下化眾生之願,由戒相之行持任運於日用中,規範身心,進而藉事顯理,契悟如來自性。《大智度論》云:「譬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如來法子,以戒為本;出家沙門,既發大乘心,圓受三壇大戒,即成大乘僧倫法器。

具足眾緣方得求戒

凡戒子意欲求受大戒,須具眾緣,其中以臨壇大德為要,即須於受戒前如法恭請「三師七證」,作為十方戒子之得戒、羯磨、教授三師和尚以及尊證七師,以便成就戒場法儀之如法進行。又「戒壇」亦為場地要緣,先須結界,受戒期間,戒子於界場內凈心求戒,不得出離。除此之外,尚須戒儀如法,眾僧和合。登菩薩壇時更以釋迦如來、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為三師和尚,十方諸佛為尊證,一切菩薩為同學伴侶。倘若以上諸緣,有一不具,便不得如法受戒。

戒乃各宗根本行持

戒為佛教各宗派之根本行持,《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蓋因心為凈染之由,以戒攝之,內外一如,名之為定;凈極光通,發起妙用,名之為慧。戒乃定之本,定乃慧之體,慧乃定之用。佛陀更於《遺教經》中垂示:「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若無凈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不僅如此,《根本律》之中更明示:「若不持此戒,縱有多智禪定現前,皆成魔業。」故知三壇大戒,乃發心出塵之行者繼剃度大典之後,更具重大意義之法儀。

一戒一解脫

戒者,梵語毗尼,又名波羅提木叉,此譯「保解脫」,以能保證行人得出離生死苦海;又譯「別解脫」,於一一戒中護持不犯,即得於一一處得其解脫。如薄拘羅尊者,因宿世持守一不殺生戒,嚴持不犯,五度遭人殺害不果。出家之後,畢生無有病苦,壽享一百六十歲,世稱長壽第一。

《薩婆多論》云:「波羅提木叉戒,唯佛弟子獨有,外道所無。夫能維持佛法,有七眾住世,三乘道果相續不斷,盡以波羅提木叉為根本。」故《大智度論》載:外道空持苦行戒法,如牛戒、狗戒、啞戒、聾戒,無益於解脫,如是等戒,為智者所呵斥,徒自招苦而無善報。佛住世時,閰浮阿羅漢,隨佛出家而得道,嘗言:「我昔作外道,五十有五年,但食干牛屎,裸形卧棘上。我受如是辛苦,竟無所得,不如今得見佛聞法,出家三日,所作皆辦,得阿羅漢。以是故知,於佛法中,持戒者安樂,身心不熱惱。」

沙彌持守十戒,乃了生脫死、出世解脫之要道;比丘持滿二百五十戒,即得解脫三界,徹證羅漢果;若依達磨「一心戒文」入菩薩行,於一心念中具足八萬四千戒,即得畢竟解脫,圓證無上佛果。

版權歸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來源

推薦閱讀:

心絞痛防治常識
連載:公民課程教材-《公民常識》(三)
學生飲用牛奶常識
安全用藥常識90問
【詩詞格律常識 | 第12講】韻、韻書、韻目、韻例、韻部、韻腳

TAG:意義 | 常識 | 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