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一、知識梳理1.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通過對元謀人遺存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已經能夠製作工具,知道使用火。2.北京人的發現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遺址堆積層厚40多米。這處遺址最先於1921年被發現。1929年,中國的青年學者裴文中發現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同年又發現用火遺迹。1936年,在同一地點發掘出土3個北京猿人頭蓋骨。3.北京人的特徵(1)體質特徵:北京人的頭骨,前額低平,眉脊較粗,顴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腦容量比現代人小。他們的身高平均為157厘米,上肢與現代人相似,下肢較上肢略長,能夠直立行走。(2)生活狀況: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獵取動物,採集植物果實。他們結成群體生活在一起,共同進行獲取食物的勞動。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火,還會長時間保存火種。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防寒、照明、驅獸,從而改善了生存條件。學會用火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3)歷史意義: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通過對北京人的研究,可以發現早期猿人向現代人類演進和發展變化的規律,為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證據。1987年,北京人遺址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二、重難講解比較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北京人山頂洞人距今年代約70萬—20萬年約3萬年發現地點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體質保留猿的某些特徵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掌握鑽孔、磨製技術組織群居生活氏族三、學法指導對於本課重點內容,可以採用歌謠的形式進行記憶:一百七十萬年前,雲南元謀人出現。北京人在周口店,會用工具人形顯。山頂洞人不一般,磨製還能把孔鑽。長相更像現代人,骨針縫衣能禦寒。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一、知識梳理1.半坡居民的生活(1)距今年代:半坡遺址距今約6000年,是我國黃河流域原始農耕的典型。(2)生產、生活:半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圓形房屋,能夠製作出精美的磨製石器。使用磨製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半坡人還製造骨器、角器等生產工具,用以開墾土地,從事農業生產,主要種植粟,飼養豬和狗等家畜。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為彩陶,紋飾多是幾何圖案,還有動植物紋飾,其中以魚紋、鹿紋為最多。半坡人還會製作裝飾品和少量樂器。半坡遺址還出土了骨針、骨錐、陶制和石制的紡輪,可見半坡人已經會從事簡單的紡織、制衣。2.河姆渡人的生活(1)距今年代:浙江餘姚的河姆渡遺址位於長江流域,距今7000年左右。(2)生產生活: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欄式建築,這是中國最早的木構建築,對中國古典建築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河姆渡遺址還發現了迄今年代最早的木構水井。河姆渡人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是水稻,農業工具以骨耜最為典型,家畜以豬、狗和水牛為主。河姆渡人還會製作陶器、玉器和簡單的樂器骨哨。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中國最早的織布機,人們已學會養蠶繅絲。河姆渡人還是世界上最早進行象牙雕刻和使用天然漆的人群。3.原始農業的發展(1)考古發現:在中國南方的一些早期遺址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黃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發現最早的栽培粟類遺存約在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2)歷史影響: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以及聚落、磨製工具的發展,是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誌。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二、重難講解比較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項目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不同點位置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房屋干欄式建築半地穴式圓形房屋農作物水稻粟手工業製作陶器、玉器和簡單的樂器;織布、象牙雕刻會製造彩陶;紡織、制衣其他挖井會製作骨針、骨錐、紡輪相同點以農業為主,飼養家畜,使用磨製石器,過定居生活三、學法指導對於本課重點內容,可以採用歌謠的形式進行記憶:黃河流域有半坡,房屋樣式半地穴。魚紋彩陶種植粟,紡輪說明能織布。長江流域河姆渡,磨製石器有進步。挖掘水井種水稻,干欄房屋人們住。第3課 遠古的傳說一、知識梳理1.炎黃聯盟(1)遠古傳說:我國古代流傳著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與傳說,也有關於早期社會的很多傳說。其中,炎帝、黃帝等是最為著名的傳說人物。(2)部落:四五千年前,中國進入部落聯盟時期。相傳,當時黃河流域活動著幾個較大的部落,炎帝、黃帝、蚩尤等部落,部落之間展開攻伐,又不斷合併,進而結成部落聯盟,並推出部落聯盟首領。(3)戰爭:黃帝聯合一些部落,在阪泉與炎帝展開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最後炎帝失敗,歸順黃帝,這兩大部落結成聯盟。後來,炎黃部落與東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戰,黃帝部落運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車,在戰鼓的激勵下衝鋒陷陣,最終打敗蚩尤,勢力和聲望大增,黃帝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這一部落聯盟以後逐漸形成華夏族。因此後人尊崇炎帝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內外的華人也以「炎黃子孫」自稱。2.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1)炎帝:傳說炎帝教民開墾耕種,製作生產工具,種植五穀和蔬菜;還製作陶器,發明紡織,學會煮鹽,教人們通商交換。傳說他還製作樂器琴瑟,並具有最早的天文和曆法知識。(2)黃帝:相傳黃帝時期已能建造宮室以避寒暑,製作衣裳,挖掘水井,製造船隻,學會煉銅,並發明了弓箭和指南車。相傳在黃帝時期,倉頡創造文字,伶倫製作音律,隸首發明算盤。黃帝的妻子嫘祖擅長紡織,並會繅絲。(3)考古發現:考古學者在河南、陝西、山西、甘肅、浙江等地距今8000至5000年的遺址中,發掘出水井遺迹、蠶繭和絲織品、原始骨笛、船形陶壺等。這些發現,印證了我國原始社會晚期的社會發展水平。3.堯舜禹的禪讓禪讓制:相傳在黃帝之後,黃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後氏等部落。這一時期,氣候變化導致黃河泛濫,洪水成災。為抵禦共同災難,三個部落走向了聯盟,堯、舜、禹依次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當時實行禪讓制,即將部落首領位子傳給賢德之人。堯鼓勵人們開墾農田,適時耕種,堯年老時,徵求各部落首領意見,推舉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在位時,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穩定局勢,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時讓位於禹。禹治水期間,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10多年的努力,終於解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眾愛戴,被尊稱為「大禹」。二、重難講解堯舜禹的禪讓:「禪讓」是原始社會時期的一種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新的部落聯盟首領是通過部落聯盟會議民主推選出來的;二是這些被推舉出來的部落聯盟首領沒有特權。禪讓制是我國原始民主的具體表現之一,儘管禪讓制源於我國遠古的傳說,但是我們可以看出,禪讓的方式是和平、民主地推選,不是個人權力的轉移,體現了「以人為本,任人唯賢」的思想。在遠古時期,禪讓制有利於部落聯盟的團結,協調社會生產。三、學法指導對於本課重點內容,可以採用以下示意圖進行掌握:
背背吧第一課 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1、我國是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目前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時間是:距今約170萬年。地點是:雲南省元謀縣。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會不會製造工具。(化石是研究遠古人類的第一手資料。)3、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遺址:北京人遺址,時間: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地點: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組織形式是:群居。用火的情況:天然火,會保存火種。火的使用的意義:增加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山頂洞人(北京周口店龍骨山)距今約3萬年,掌握磨製和鑽孔技術(人工取火),有審美觀。第二課 原始農耕生活4、河姆渡人距今約七千年,地點是:長江流域的浙江餘姚。農作物是:水稻。生產工具: 磨製石器(骨耜)。房屋:干欄式建築(作用:防潮、通風)。手工業是:製造紋陶(豬紋陶缽)、玉器和原始的樂器等。5、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是:中國。原始農業興起標誌: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聚落、磨製工具的出現。6、半坡人距今約六千年,地點是:黃河流域的陝西西安。農作物是:粟。工具:磨製石器。手工業是:制彩陶(人面魚紋彩陶盆)、紡織等。房屋:半地穴式圓形房屋(作用:避風、取暖、防沙)。7、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為什麼不同?答:地理條件不同、氣候條件不同(因地制宜)。第三課 遠古的傳說8、(時間:四、五千年前)人文之祖、華夏之祖是:黃帝(軒轅)、炎帝(神農)。炎黃聯盟戰蚩尤:涿鹿之戰,影響: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炎帝貢獻:教民開墾耕種,發明紡織,具有天文和曆法知識。黃帝貢獻:發明指南車、造字、造船、紡織等。中國人稱自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9、堯、舜、禹是怎樣當上部落聯盟首領的:禪讓制,實質:部落聯盟民主推選品德高尚之人做首領的制度。文章來源:網路。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明萬曆朝鮮之役對東亞歷史的影響》
※背負15條人命的山西越獄高手王彥青:肖申克救贖的中國版
※屈原曾有「基情燃燒的歲月」? | 口袋歷史
※淺析教資考試之歷史答辯-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燎原星火-紀念偉大的米騷動運動爆發一百周年(二)
TAG:歷史 | 複習 | 提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