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共讀《大學》複習
閨女的媽咪/2016.11.6「三綱領、八條目」的《大學》——《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孔子早期弟子曾子作,是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學章句》中,把《大學》提出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者稱為「大學之綱領」,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項稱為"大學之條目"。後人稱之為「三綱領八條目」,簡稱「三綱八目」。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參考《王陽明心學傳承文獻精編》第126~129頁)【拓展】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參(shēn),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人(山東嘉祥縣)。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與其父曾點同師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主張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包括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曾子參與編製了《論語》、著寫了《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後世尊奉為「宗聖」,是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大學」是使人成長的學問——朱熹認為:「大學者,大人之學也。」這裡的「大」,是使人變大之意,即讓人不斷地進步成長。也就是說,《大學》是使人成長進步的學問,也可說是「修身」之學,認為人們應該理性地不斷去挖掘自己,要「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裡的「德」不光只指「道德」,還指世人所擁有的內在屬性。人要明自己之德,且要發揮自己的「德」,到社會生活中去實踐,而且要「止於至善」,要做到「恰恰好」。人生的最高點是「平天下」,「平天下」的基礎是「治國」,「治國」的前提是「齊家」,管理好一個區域,這種管理的根本就是「修身」。學習方法——觀其大略,不求甚解,領悟思想精髓為要。(參考王陽明的解讀《大學問》)一 、《大學》之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讀解)完整的大人之學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大人之學」乃使人成長之學,真實的成長是建立在自己本心之上真實的成功,拋去私心雜念,即「明明德」。明白知曉了自己的自覺力,已看清自己對是非的判斷,就要盡自己所能去行動,此乃「親民」。此外,人還要不斷地修鍊自己,逐步減少外界不利的干擾,要「止於至善」,使自己變得完美,使自己「恰恰好」地發揮天命之性,始終去追求成長的完美性。(一)《大學》的第一個關鍵字:明明徳1.視天地萬物為一體者方為「大人」王陽明《大學問》解讀:「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大人即有天人合一之胸襟,能理智地看待天地萬物:人作為與天地萬物一種有關係的存在,不只是獨立的個體,還存在於天地萬物間,是天地萬物中的「個體」。2.「德」乃人之天命之性「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人存在於天地萬物,自然與天地萬物產生關係,即「看見關係」,這種看見會影響到看者真實的內心。人心對事物的這種感應是對「關係」的肯定,是天命之性,是天生的屬性,也就是「德」,看見它、知曉它,乃「明德」。(二)《大學》第二個關鍵字:親民1.以自己的方式參與社會實踐(王陽明)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明明德」讓我們看到了萬物這個客觀事實,乃是「體」。有了這種存在就必然採取行動,以自己的方式與萬物打交道,即自己的生存方式,是「用」,這就是「親民」。2.「親民」與「明明德」的關係「故明明德必在於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首先是「明」自己之「明德」,這是根本之「體」,而後才去「親民」去行動,是「用」,二者是一體的,人的成長過程就是「明明德」且「親民」的過程。3.「盡性」而為的「親民」歷程萬事萬物紛繁複雜,人不可能凡事親歷親為,毎個人對於自己的內心心動的感知而採取相應的行動,應根據自己的能力去踐行。即「夫是之謂明明德於天下,是之謂家齊國治而天下平,是之謂盡性。 」每個人「盡性」就好,讓自己的人性得到完全發揮就好,不能成為「聖人」,可以成為「賢人」,不能做「賢人」也可以做「君子」,最起碼,不要去做「小人」。【拓展】王陽明「親民」的思想,可謂是對宋學的繼承。「北宋五子」之一的張載,作《西銘》:「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在可稱父、母的天地之間,我們是如此的渺小,天地萬物是一個大家庭,有生命之所有物體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與我們是一類的,這種「民胞物與」的思想比佛教中的「眾生平等」還要開闊。(三)《大學》第三個關鍵字——至善(讀解)「至善」對於「明德」「親民」而言,就是原則、是要求,是儒家區別於佛教、道教尋找內心之本的根本所在。王陽明曰:「至善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發現,是乃明德之本體,而即所謂良知也。」人天生能對自己的生命狀態進行判斷,即擁有本體的「良知」。但「良知」會被外界的規則、道德觀念等「擬議增損」影響,產生「私意小智」,偏離「至善」的軌道,丟失最真實的「惟精惟一」。以致後來者均不知「至善」在「吾心」,而以外在的「私智」「揣摸測度」做人做事外在的,使得人的慾望肆虐而天理之,明德、親民大亂。佛教、道教等尋找內心之本雖與儒家是一致的,但因其不知「止於至善」,往往不能回歸到客觀事實,而成為虛幻、不真實。有的雖「親民」,但因夾雜著私心,弄權謀術,丟失了坦蕩蕩的本心之誠,都是因為沒有「止於止善」的原因。「故止至善之於明德、親民也,猶之規矩之於方圓也,尺度之於長短也,權衡之於輕重也。……明明德、親民而不止於至善,亡其本矣。故止於至善以親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謂大人之學。」 「至善」對於「明德」「親民」而言,就是規矩,就是方圓,也是人真實成長的標準,是不可丟之本。所謂大人之學,就是要不斷修鍊,「止於至善」而去做「親民」之行動,遵從內心之「德」,發揮內心之「徳」,使自己更加真實完美地發展。成不了極致之「聖人」,就做「賢人」,做「君子」。二、 格事:心學之路的基礎(讀解)王陽明認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實際上前五條都在說同一件事,那就是「修身」,修身是根本的,前四條都是對它的分述。「蓋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條理,雖亦各有其所,而其實只是一物。格、致、誠、正、修者,是其條理所用之工夫,雖亦皆有其名,而其實只是一事。」正心——修身的過程也是為善去惡的過程,人心本是好的,是正的,修身的根本,就是要「正」的心開始修,遵從自己的本心。「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發而正之,凡其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發一念而惡也,惡之真如惡惡臭,則意無不誠,而心可正矣。」誠意——本來人心是正的,但一夾雜著意念、受個體認知的影響,就會產生波動,以致「不正」了。沒有了誠意,人本有的「是非之心」就會產生偏差,於是得「誠」人之「意」,怎麼做呢?「故欲誠其意者,必在於致知焉。」致知——「致」,可解釋為「達到」,也可為「至」,「知」乃人內心真正的呈現出來一種狀態,即「良知」。王陽明認為其實每個人的內心是對錯都是有明確判斷的,君子聽從了自己的判斷為「致知」,小人受利益驅使就成為了「自眛」,那麼怎麼才能「致知」呢?「故致知必在於格物」。(朱熹認為《大學》沒有對「格物致知」進行解釋,疑文本丟失,且將「致知」解釋為知識達到了極致,「格物」乃是研究事物,都是理性的行為。)格物——」「格」就是「正」,「格物」就是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正」事物,通過親歷親為去進行自我訓練,自我調整,自我教化,自我提升。人要不斷地實踐,不斷地修鍊,才能不斷地提高。【拓展】王陽明所說的「良知」,是理性與感性的綜合判斷,是天生的能力。與《大學問》中的「自然靈昭明覺者」一致。為避免這種判斷出錯,就得「格物」,放到現實中體驗具體事務,給出判斷。所以,「格物致知」中既有理性與感性是一體不可分割的,並不像朱熹認為的是純理性的。三、《大學》之核心——「誠」(回到原典解讀)(讀解)王陽明認為《大學》中的核心要點是「誠意」,且「誠意」與「格物」相連:「《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誠意」包含了「致知」和「格物」,與《中庸》里的「誠則明矣,明則誠矣」相一致,要實現「誠」,要到生活中去實踐(「格物」),去做「新民」,做到仁、敬、孝、慈、信。。(《大學古本》「序」)儒家認為誰也不是天生的成功者,要想在社會上有抱負、有發展、有進步,就需要外界支持,這個外界有親人也有朋友,要獲得這些外界的支持,就得講信用,這是一個做人最基本的原則。「順乎親有道:反者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身」這件事一定要是在「明善」的基礎上進行,做人的根本就是誠身、明善。一個人活在世界上,「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一個人如果天生真誠,從而由真誠達到明白道理,做事情時就會「不思而得,從容中道」。(一)自知、慎獨(原文)「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析:「誠」就是真誠地、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內心,把握自己的心理動態,做到不自欺。)(原文)「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析:就像看到噁心的東西就會噁心,見到美麗的事物就會心花怒放一樣,都是最直接內心的反映,這就是「不自欺」。所以人要正確面對自己的內心,慎其獨處之時。)(原文)「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析: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裡無惡不作,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自吹自擂。實際上每個人看自己是最清楚的,內心的真實也一定會表現到外表上來,所以君子得慎其獨。)(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析:一切的來源在心裡,修身的根本是正心,修身完成才可齊家治國平天下。每個人都必須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內心不斷得到提升,首先要做到自知。)(二)自修、自明(原文)「《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析:引用《詩經》的話,說明人在自知的基礎上,還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建設,不斷地修鍊自己,讓自己去切磋,去琢磨,去努力,達到「至善」,做「民不忘」的君子。)(原文)「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析:引經據典證明,人自修的目的是要讓自己明白,「克」為克服之意,不斷地「克」自己不對的地方,從而使自己對事物能夠進行明確的判斷。)(原文)「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析:只要不斷自修、自明,就能夠使自己每天都進步,天天都進步,一直都在進步,成為「新民」。)(三)實踐、歷練(原文)「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析:人要做到「誠」,光自知、自修還不夠,還要把自己投身於社會實踐,去不斷地歷練,做人君,要仁愛;做人臣,要恭敬;做人子,要孝道;做人父,要慈祥;與人交往,要做到誠信。為君、為臣、為人子、為人父、與人交往都是在歷練的基礎上進行的,堅持這樣做,就是有「誠意」。)(原文)「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析:人一定要考慮到自身的狀況,不自欺,謹慎對待自己的心理建設,鍛煉自己的人生判斷力。)四、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之關連(一)修身在正心(原文)「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讀解)人能夠感性地感知自己、感知別人,也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看待別人,這是上天賦予每個人的能力。但是,擁有理性與感性的人為什麼還是不能冷靜客觀對待一切呢?原來,我們會受到外界干擾而影響自己的「心正」!當我們憤怒時、恐懼時、喜好時、憂患時,我們的心就難以擺正了。於是「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太多的情緒影響了我們的客觀冷靜判斷,變得衝動易暴,使我們的心偏離正軌,必須不斷修身,正己心、規己行。王陽明認為「修身」與正心、誠意、致知、格物是一體的。有正確的行為就說明已經修身,沒有正確的行為就是沒有修身,為使讓自己的社會行為正確、恰當,人就必須正心,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情商要高,內在要不斷進步,要使自己的內心更加完美。(二)身不修家難齊(原文)「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僻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讀解)齊家在於修身,是因為家是人們生存的小的生態環境,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人們往往會因為一些利益關係而糾結,以自己的喜好來作判斷。因為自己所親愛的人往往會偏愛,對於自己所厭惡的人往往會偏惡,對於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會偏敬,對於自己所同情的人往往會偏護,對於自己所輕視的人往往會偏輕。因此,人「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已。」喜歡一個人也知其缺點,討厭一個人卻了解其長處,這樣的人天下少有。正像人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而覺得自己的莊稼長得最不好,有了偏見、摻雜了利益,一個人就不能冷靜客觀地對待事物,自身品德不修,「良知」不完善,又何談「齊家」呢?(三)治國在齊家(原文)「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讀解)「家」如此小的生存環境都管理不好,「國」這個大的環境更不可能駕馭了。自己在家族中都不能有影響力,自然也不會有社會影響力。故而「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對父母孝順,方可侍奉君主;對兄長恭敬,才能服從長官;對子女慈愛,才可統治民眾。所以「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盡量做到「義」,成為「君子」,成為有正能量影響力的人,每個家就會有秩序,一個國家也才會有秩序。【拓展】儒者之境界用《禮記.儒行》孔夫子與魯哀公的問話來解讀儒者的境界。孔夫子說道:「真正的「儒」是靠自己,而不是靠穿衣服,講形式。」魯哀公問:「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儒?」孔子用大段的言論來論述了真正「儒者」的形象。他們不追逐名利,將自己的成長進步作為一生的追求,不斷地修身,不斷地完美自己的人生。他們自強自立,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他們注重形象,「大則如威,小則如愧」;「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侮辱也」 ,他們特立獨行、有遠見且剛毅。做人如此,處事也如此,「儒生」是一個人整體修養的過程,也是孔夫子認為的真正做人的典範。五、推動社會進步的「平天下」(一)「平天下」理想——全面推動社會進步(原文)「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挈矩之道。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句中省略的為《詩經》內容)(讀解)這段話主要講了「挈矩之道」,即做事要有一定的規矩,與「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人民喜歡你也喜歡,人民不喜歡你也不喜歡是一個道理。所謂的「平天下」,並不是平定天下之意,而是指人經過「修身」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並且隨著自己正向的、正能量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進而對社會的發展變化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如牛頓、愛迪生等,通過他們的發明創造,推動了人類進步,這也是「平天下」的表現。【拓展】儒家的理想——「三立」與《禮運》儒家的「三立」指的是立德、立功、立言,這是儒家提出的做人、做事、為學的理想狀態,人要不斷修養自己,成為榜樣和標杆;要在社會上建功立業,推動社會發展;留下自己的思想成果,傳承人類文化。這是儒家為人的成長進步指出的方向,也可以說是人生的理想狀態。在《禮記·禮運》篇中,更是把理想的人生、社會進行了完美論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人盡其用,互愛互助,社會大同。【拓展】愛有差等的現實儒家提出的「平天下」也好,「立德、立功、立言」也罷,都是給人的成長進步指出的方向,並且是留足了廣闊空間的方向。認為只要人在成長進步的道路上行進,始終修身克己,就已經及格了,至於能不能做到良好、優秀、滿分,還要看自己的實際情況,還要看當時的社會環境。孔子雖貴為「聖賢」,但也只能說是做到了「立德、立言」,他周遊列國,但卻沒有起到推動歷史進程的作用,並沒有「立功」,「聖賢」如此,何況普通人。所以,儒家只是提出了理想的人生規劃,但卻沒有要求人們都必須做到,這和墨家提出「兼愛」,要平等地愛,佛教的「眾生平等」是不一樣的。儒家提倡在現實中要具體地去做,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做,主張「愛有差等」。每個人都應根據自己與生俱來的固有的普遍本性,能做到什麼程度,就做到什麼程度。先從明白自己的內心開始,進而影響自己的身體和行為,從孝悌慈愛做起,愛自己的親人,先優化小的生態環境,然後再去奉獻大的生態環境,愛社會、愛國家。(二)「平天下」現實——儒家的學以致用1.來自《管子》的經濟學(原文)「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纔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譯文)所以君子首先先要謹慎俢煉自己的德行,只有有了信服人的德行,才會得到百姓的擁護;有了百姓擁護,才會有廣大的領土;有了廣大的領土,才會有厚實的資財;有了厚實的資財,才會有足夠的用度。可見,德行是一切治道的根本,而錢財則是治道的末節。假如把根本當成了外在的東西,卻把末節當成了內在的根本,那就會和百姓爭奪利益。所以,君王聚財斂貨,民心就會渙散;君王散財於民,民心就會聚攏。」(讀解)在此之前講到的儒家的「修齊治平」等「八條目」,是為一個人的成長指明的方向或道路,是偏於理想的。實際上,儒家是一個非常講實用主義的學派,今天引用的這一段可以作為儒家經濟學來探討,是講求學以致用的,這種經濟學思想的來源,應是《管子》。【拓展】儒家學以致用的基礎——《管子》管子簡介——管子,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後代。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開始輔助公子糾。齊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齊相。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管子對中華文明的延續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在華夏對抗夷蠻、抵抗夷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管子對儒家思想的影響——管子創立的「稷下學派」,主要功能關於治國、治理社會、發展經濟等一整套的思想。這一整套思想對儒家影響極大,其中的仁、義、禮、智、信等思想,也成為了儒家思想主流。孔子在《論語》中對管子評價非常高,稱其有仁有義有禮。《管子》中還有許多對當今經濟發展有益的思想:國家如何發展財政、貨幣體系的構建等,價格不僅與事物發生關係,也與人的喜好判斷關連,且認為貨幣不斷貶值,國家就能掙錢,掌握對事物的定價,就能控制經濟,突出人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管子精於管理學,認為要讓一個諸侯國稱霸天下,不僅要內部管理好,還要打造外部,因此他提出運營學的理論框架:重視會計學基礎上的價值觀治理。管子注重經濟,反對空談主義,主張改革以富國強兵,「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對儒家經濟學思想形成有較大作用。所以說,會《管子》方能懂儒家。2.以人為本的知識運用(讀解)儒家受用了管子在社會發展中突出「人」的關鍵作用的思想,主張儒者在修身養性、廣納知識,成為百科全書的同時,還應將這些知識廣為應用,他們可以說是實用主義的堅定奉行著,有著「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理學的哲學傾向。(原文)「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譯文)「增殖財富有個大原則,就是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創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緩,這就會使財富長久充足了。 」這是儒家關於提升經濟的思考:多勞動多創造少消耗。(??析:創造財富的過程就是:「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意為:有仁德的人用財富來發展成就自身,沒有仁德的人則利用自己的身心去聚斂財富。 也就是說人可以藉助仁義禮智信,以財發身;而不仁者把自己的生命消耗在聚斂財富的過程中,得不償失。可見儒家極為強調「仁」,人應該以精神層面的東西作為核心,而且一定要一直以此為核心。(原文)「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譯文)一個國家不應該以有利益的東西為重,應該把「義」作為有利的東西。(??析:一個國家要全面發展,只發展經濟,容易走向趨利之途,發展經濟時要注重思想建設,提升文明程度,才是正途。)六、總結——《大學》的整體思路定規模——「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止於至善」,這是人生成長的規劃,是方向,正如朱熹對《大學》的評價:定其規模。成長路——一個人活在世上,要不斷地成長,要不斷地「明」自己之「明德」,全面發揮本能,進而產生社會效果。而且這個過程要恰到好處。《大學》中針對這個成長過程列出了八個要點,就是八個主線。王陽明把前五個合一,認為人的成長應從內心建設開始,找自己判斷是非的「良知」功能,然後在實踐中去鍛煉提升自己的「誠意」,使我們的思想行為越來越客觀,越來越「明明德」。而且要反覆地去「明」,反覆鍛煉自己的「誠意」。先從治家開始,從孝悌慈愛做起,先發展自己的小生態環境,使自己的影響力影響到親人,進而影響到周圍,不斷地逐漸變大能「治國」,進而再變得更強大,大到能夠推動歷史的發展,這就是平天下。修身行——「五合一」的修身是做人,治國平天下乃處事,人不一定要全部做到,能做到哪一步要視自己的具體情況。但只要是在「禮樂文明」下不斷自我教化,就是對「大人之學」的真實踐行。
47
評論
菩提樹
5分鐘前
溫故而實習之!從新學習了一遍!謝謝!
生生不息
4小時前
蘇冬冬
6小時前
學的好快。
散落天涯
7小時前
捲毛
9小時前
好愛你
靜秋
9小時前
收,轉
思緒沙丘
11小時前
珍藏
名字
12小時前
生生不息
12小時前
佩服你的堅持不懈
雪兒
13小時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