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孤叟:端午節的惆悵
07-26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但對節日,還是充滿期待,真正到了那天卻覺得很乏味,端午節更是如此。在農曆的傳統節日中,端午應該算是最沒存在感的。端午節就像是被晒乾的鹹魚,缺少了文化韻味,只剩下乾枯的形式。 按照傳統習俗,端午節這一天,人們要賽龍舟、插艾草、吃粽子,進行多種多樣的紀念活動。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端午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不過,現在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端午節的種種傳統習俗漸行漸遠。在高樓大廈里的城市人,端午節除了吃幾個粽子,多放一天假,與平時並沒有太大區別。好像這個節日所留下的僅僅是吃粽子這樣簡單的意味了。對於過端午節,很多人不約而同地說出了這樣的感受——「索然無味」。不可否認的是,端午節的「身份」與其被「瘦身」為粽子節的現實有些不符。 端午節的悲催還不僅僅如此,一些掛著專家招牌的人士還在給端午節套枷鎖,端午假期,很多人會跟身邊的朋友道一聲問候「端午節快樂」。但有人要給大家「掃掃盲」:「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一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水,五月初五是個悲壯的日子」。這是極其荒謬的說法。兩千年前投江死去的幾個人,值得現在全國人民放假一天一塊兒抹眼淚嗎?人們設立節日就是為了快樂,國務院規定放假一天,為的是讓大家心情愉悅的享受傳統文化,休養生息,以利再戰,可不是讓你愁眉苦臉,戚戚哀哀,自討霉頭! 事實上在中國的傳統節日里,端午節的起源是一個節令,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節令的變化,生產生活會受到影響,端午是天氣由冷轉熱的節令,在這段時間人們由於天氣原因容易生病,所以端午節最初誕生是源於人們用很多活動來祛除邪祟,避免生病。而紀念屈原等傳說是後來與這個傳統結合起來的,所以追根溯源,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祈求幸福生活而產生的節日,在端午節說「快樂」並沒有錯,快樂正是端午節的本意! 有人敢於給端午節套枷鎖,那是因為人們疏遠了端午節的文化,他們藉機愚弄民眾。社會發展演變的趨勢無法阻擋,但不意味著傳統的文化、習俗會消失,我們每個人學到的歷史、受到的教育、讀的詩詞歌賦,都有著古代文化的影子。對自然的熱愛,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悟,是流淌在我們血液之中的。那些傳統文化習俗總會找到一種方式,與現代文明融合。我們相信,隨著傳統文化的繼續發揚光大,吃著香粽,品味著祖先的文化積澱, 盡情享受端午節的快樂,將永遠熠熠生輝,普照中華大地!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
※端午節的賽龍舟習俗
※張樹林董事長與夕驛鷗全體員工歡度端午
※端午節後娘家行
※端午節源於介子推探究
TAG:端午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