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 古典音樂基本知識(四)
轉載
標籤: 知識/探索 | 分類: 專業交流 |
一.序曲 序曲是在歌劇、話劇、清唱劇等開場前演奏的管弦樂曲。有時也指某些大型器樂作品的開始曲。早期的序曲,即十七世紀末葉和十八世紀前半葉的序曲有兩種主要類型:一種是法國作曲家呂里創始的法國式序曲,由慢板-快板-慢板三個段落組成;另一種是義大利那不勒斯歌劇樂派代表人物斯卡拉蒂確立的義大利式序曲,由快板-慢板-快板三個段落組成,它的快慢順序恰恰和法國式序曲相反。下面,我們通過兩首樂曲來比較一下這兩種序曲的區別。二.諧謔曲 諧謔曲是一種生動活潑而富於詼諧和戲謔情趣的器樂曲,是在小步舞曲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的。諧謔曲沿用了小步舞曲的三拍子節拍和復三段式的結構。復三段式就是一首樂曲分為三大段,而每一大段又各自含幾個小段落,第三大段是第一大段的重複。諧謔曲比小步舞曲速度快,節奏活躍,並且常用獨特的音調、不常見的節奏型、出其不意的轉調和強弱對比、突如其來地反覆前面的主題或引進新的主題、突如其來地結束一個段落或結束全曲等手法,造成一種幽默和風趣的效果。三、夜曲和無詞歌 夜曲是浪漫派音樂獨特的體裁,通常是指一種具有安謐恬靜的氣質和沉思默想的性格的抒情器樂短曲,大都為鋼琴曲。最早寫這種作品的,是十九世紀初愛爾蘭作曲家約翰·菲爾德。菲爾德的夜曲,是一些優雅的抒情小品,內容多情善感,形式簡單樸素。 無詞歌是一種宛如歌曲的抒情鋼琴小曲。其中包含一個歌曲性質的旋律和相應的伴奏部分。無詞歌和夜曲的性質比較接近。四.船歌 著名的「水上之城」威尼斯有一種平底狹長的小船,叫做「貢多拉」。船歌就是起源於貢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廣泛流行於義大利。十九世紀成為一種人們所喜愛的浪漫抒情曲體裁。船歌的曲調淳樸流利,優遊自在,通常為6/8拍子,強拍和弱拍有規則地交替和起伏,描寫船的搖曳晃動。五.搖籃曲 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為使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曲調平靜、徐緩、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熱誠的祝福。伴奏中往往模仿搖籃擺動的律動。六.敘事曲有一種古老的聲樂體裁叫做敘事歌曲。到了十九世紀,純器樂作品中也出現了同樣的體裁,叫做敘事曲。 敘事曲和敘事歌曲一樣具有敘事性,也就是說曲調富有語言表現力,好象講故事一般侃侃而談,內容多取材於民間史詩、古老傳說和文學作品。波蘭作曲家肖邦,是鋼琴敘事曲的首創者,以後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和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等也都創作過鋼琴敘事曲。七.幻想曲和即興曲 幻想曲和即興曲,原來都是即興創作的樂曲。 所謂即興創作,就是不預先把譜子寫出來,而是在樂器上一面創作一面演奏。在十九世紀以後,即興創作已不流行,不管幻想曲也好,即興曲也好,都是把譜子先寫出來再演奏的了,但在格調上還是帶有一些即興創作的特點。 幻想曲和即興曲不一樣,即興曲是有明確的形式的,幻想曲則根據作曲家的想像自由發揮、不拘一格。八.小夜曲 小夜曲是一種常見的特性樂曲。所謂特性樂曲,就是為特定的目的創作,或是在特定的場合演出,在體裁上有鮮明特徵的樂曲。例如小夜曲、夜曲、搖籃曲、船歌、幻想曲、即興曲、隨想曲、狂想曲等等。這些樂曲大都是器樂曲,但其中也有些體裁既有聲樂曲又有器樂曲。這裡要講的小夜曲,就屬於後一種情況。 小夜曲原是中世紀歐洲行吟詩人在戀人的窗前所唱的愛情歌曲,流行於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演唱時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撥弦樂器伴奏,歌聲纏綿婉轉,悠揚悅耳。後來器樂獨奏的小夜曲,也和聲樂小夜曲同樣流行。九.彌撒曲和安魂曲 彌撒曲是天主教彌撒祭曲活動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樂中一種重要的體裁。十.清唱劇和聲樂套曲清唱劇雖然韓德爾創造了獨特的英式清唱劇——就像他著名的《彌賽亞》,不過清唱劇的形式實際上在一個多世紀前,即約1600年左右的義大利就已經存在。菲力普·尼里(FillipoNeri)神父為了吸引羅馬街頭的年輕人,在聖瑪麗亞教堂的祈禱室(oratory)里舉行了一系列音樂表演。每段表演的主題當然都是宗教性的,中間插入一段佈道,由此可理解到清唱劇形式的基本結構和名稱的淵源。早期的清唱劇基本上是由中世紀的神秘劇演變而來,那時還包括舞蹈,戲劇演唱和唱讚美詩。但是耶蘇受難故事本身被認為是全然神聖不可侵犯的,不能用如此的方式演出,所以在165O年,賈科莫*卡里希米(GiacomcCarissimi)寫了簡短而嚴肅的《耶弗他》(Jephte)清唱劇。此乃根據聖經故事寫成的,其中安插了幾個角色和一位向觀眾敘事的人,有點接近歌劇的風格。在102年後,韓德爾用這個故事再創作了《耶弗他》(Jephtha)清唱劇。法國人和義大利人都沒有創作清唱劇的傳統,但是這一形式在德國就比較風行。在德國的新教教會上,常把新約四福音畫的經文拿來配上健全的對位音樂,成為教會崇拜用的聖歌。後來韓德爾使清唱劇趨於完備,並一步步地創新形式。這種由歌劇演員在劇場中演出的形式,沿襲至今。在19世紀,貝多芬和舒伯特都曾經嘗試過寫清唱劇,均未獲得成功,直到孟德爾頌寫了《聖保羅》(St.Paul,1836年),這一形式才得重現。1854年白遼士自己作詞,寫成《基督的幼年時期》(L』EnfanceduChrist),古諾在1882年寫成《贖罪》(Redemption)。在英國,艾爾加用紅衣主教紐曼的詩作為歌詞,寫成了《傑隆提亞斯之夢》(TheDreamofGerontius),於1900年在伯明罕首次上演,而威廉·沃爾頓爵士於1931年寫了《伯沙撒王的宴會》。聲樂套曲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期,聲樂套曲是一種世俗的(非宗教的)曲式,寫給獨唱者加伴奏,形式為宣敘調一詠嘆調一宣敘調一詠嘆調。不久,聲樂套曲開始被擴大,加進了開始的前奏曲(或序曲),且在需要的時候,使用一名以上的獨唱者。其形式首先被義大利人採用,後來影響了英國的韓德爾、法國的夏邦泰(Charpentier)和拉摩(Rameau)。但是在德國,室內聲樂套曲成為教堂聲樂套曲,因而併入了一種一般人耳熟能詳的聖詠(Chorale);作為一個樂章,或者作為整個作品的主題。巴克斯泰伍德(Buxtehtude)、巴哈和泰勒曼等人創作了大部分的這一類聲樂套曲。序曲的演奏改成了合唱,而且多半以聖詠作結束,再次產生不可缺少的戲劇感。大約從1800年起,聲樂套曲這個名調實際上已經應用於任何合唱作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