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業歷史上最大的一樁烏龍事件
中國證券業歷史上最大的一樁烏龍事件,真的只是錯按鍵盤?失誤帶給光大的收益有可能超過了損失,這是否涉嫌內幕交易?多重陰影之下,光大金控的布局前景有些灰暗
本刊記者 王燕青 發自北京
定的大客戶之一。軒冕總經理虞家生介紹,其監控系統主要涵蓋了包括自營業務監督在內的四項內容,對於交易部分的監控主要包括異常交易量、異常委託/成交、無委託的成交、分類委託交易統計、營業部席位頭寸。在運行過程中,系統嚴格實行歸口管理。後來,深圳軒冕與復旦金仕達合併,客戶資源也歸入後者名下。 2010年,時任光大證券董事長唐雙寧接受《中國檢察》採訪時稱,光大證券實施風險管理、稽核、紀檢監察等多部門互動協助機制,並且成立風險控制委員會,公司風險管理部、稽核部、計劃財務部、運營管理部、信息技術部和法律事務部的負責人為風險控制委員會的常任委員。嚴格的監控體系理應發揮作用。 根據光大證券「公司2013年度自營規模的議案」,2013年光大證券自營權益類證券和證券衍生品投資規模上限為凈資本的80%,也即總額不超過115億元。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單筆交易許可權就能達到70億,資金許可權之大實在驚人。這裡存在兩個問題,要麼交易員調用70億資金獲得了光大證券更高層的授權,要麼光大證券內部的風控體系存在弊端。內幕交易? 光大證券這筆烏龍交易並不會讓自己遭受巨大損失,可能出現損失的是其他機構和散戶。股價瞬間暴漲超過5%,讓持有空倉合約的股指期貨交易賬戶遭受損失,在這些機構對空倉合約進行止損,轉而進行多頭合約操作時,股指已跌落回當日開盤原點。機構的股指交易賬戶面臨雙向虧損;而散戶在上午股指翻紅行情刺激下,開始殺入市場,午盤過後股指下跌導致的股價回調,讓他們遭受損失。 光大證券在兄弟公司的掩護下,卻成功對衝風險。光大證券子公司光大期貨在8月16日12點55分到13點30分之間,大舉建倉股指期貨主力空倉合約IF1309。據8月15日數據,光大期貨多單持倉量未4086手,增持708手,空倉持倉量未3171手,減持399手。多空單持有量分別排在股指期貨市場的第5和第6位。8月16日上午發生烏龍指事件後,短時間內,光大期貨增持空倉單量9023手,至創紀錄的10194手,較15日增加了兩倍多,空倉量排名市場第一。 光大期貨增持空倉單每單70萬元,7023手需要動用近50億資金。因為期貨交易時槓桿交易,按照8倍槓桿計算,光大期貨需要交付的交易保證金位6.13億元左右。光大證券通過對衝風險,不虧錢,反而可能會賺錢,只要賣空足夠量的期指鎖定虧損,甚至可以裸露風險增加凈空頭獲利。 如果沒有光大證券更高層面的協調,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不大可能調用光大期貨6.13億的資金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市場上對光大證券和光大期貨之間的對沖交易是否為內幕交易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從時間節點上看,在光大期貨進場建倉股指期貨空單時,光大證券還未就烏龍指事件發布公告。直到下午14點25分,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門才承認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這說明,其實,光大證券內部高層最起碼已經掌握了上午烏龍指事件的真相,所以才緊急部署光大期貨進場。等到進場完畢,再通過光大證券發布公告承認錯誤。信息發布晚於實際交易行為,是否可認為是內幕交易? 「確實有多個操作步驟明顯違規。」多名業內律師表明。《證券法》第75條規定,「證券交易活動中,涉及公司的經營、財務或者對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尚未公開的信息,為內幕信息。」 梅鍵辯稱,當天增加70億現貨嚇懵了光大證券高層,立即做空股指期貨時最大限度減少風險,是本能反應。他不認可市場對光大證券涉嫌操縱市場的指責。 從光大證券8月15日持有的股指期貨多空倉單量分析,要說光大證券通過聯手光大期貨在股指期貨上做內幕交易,的確不太準確。根據上文提到的數據,8月15日,光大期貨再增持多倉單,而且多倉單數量多於空倉單,說明從股指走勢的判斷上,光大期貨與現貨交易部門的認知趨同,認為股指和股價會上漲。所以,正常情況下,光大期貨不可能180度掉頭看空市場,特別是在市場消息比較平淡的情況下。因此,光大期貨建倉股指空倉單,可能是為了規避短期風險。 但是,梅鍵迴避了一個問題,光大證券為什麼在獲知真相的情況下,不先行發公告告知市場,而是要先建倉對衝風險?難道光大證券自保比恢復股市交易秩序更重要?況且梅鍵作為董事會秘書在信息發布上一而再地變更口徑混淆了信息。12點左右,有媒體聯繫梅鍵詢問光大證券是否發生烏龍指事件時,梅鍵一口否定。到12點55分,梅鍵作為公司高層應該已經知道了真實信息,因為此時,光大期貨已經開始建倉空倉單了。梅鍵作為光大證券法定發布信息的渠道,為什麼不發布準確的信息? 午後,在上午股指暴漲原因漸趨明朗的情況下,特別是14點25分光大證券發布公告後,在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銀行股帶動下,股指快速回落,創業板指跌幅近3%。截至收盤,滬指報2068.45點,跌幅0.64%,成交1231億元;深成指報8168.09點,跌幅0.74%,成交1275億元。光大證券安全上岸,甚至通過建立空倉還有盈餘,留下遍地哀號的其他機構投資者和散戶。 是否違規的爭論之外,市場上揣測版本越來越多,其中一個版本是:光大證券烏龍操作的資金來自台灣,並非通過正規途徑流入內地資本市場。這個版本目前無法證實。持續發酵光大證券雖然沒有遭受到資金損失,但此事件對其造成的長期影響依然存在。 包括安信證券、宏源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研究機構認為此次事件暴露了光大證券嚴重的風控問題,對公司的信譽損失很大,業務規模擴張和效率也可能受到牽連,由此可能會影響光大證券後續的創新業務資質的獲批。 「我不能評價同行,尤其是2013年8月16日,成為了中國股市上最為詭異的一天。
當天上午11點05分開始,多隻銀行權重股瞬間出現巨額買單,帶動包括銀行股在內的71隻滬深300成分股瞬間觸及漲停,滬指漲超5%。其後股指出現回落,截至11點30分,滬指收盤於2149點,較開盤上漲74點。
滬指旱地拔蔥式的上漲形態嚇壞了市場參與者,各方都在打探股指上漲的原因,一時間眾說紛紜,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絕大部分人認為這是股市迎來利好的證明。然而,這一切不過是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一名交易員不小心輸錯了交易的股票數量而導致的上漲。國外投資者將此類現象統稱為「烏龍指」。
全球股市中烏龍指事件有很多,這既要怪那些粗心犯錯的交易員,也要怪那些交易員所在的公司缺乏嚴格的風控體系。
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烏龍指事件是日本的「12?8烏龍事件」。2005年12月8日上午,日本瑞穗證券公司由於一名交易員操作失誤導致了18.5億元人民幣的損失。美國華爾街一名股票交易員在賣出股票時將百萬誤打成十億,導致道瓊斯指數出現歷史上第二大單日波幅,成為全球股市近期最大的烏龍指事件。
定的大客戶之一。軒冕總經理虞家生介紹,其監控系統主要涵蓋了包括自營業務監督在內的四項內容,對於交易部分的監控主要包括異常交易量、異常委託/成交、無委託的成交、分類委託交易統計、營業部席位頭寸。在運行過程中,系統嚴格實行歸口管理。後來,深圳軒冕與復旦金仕達合併,客戶資源也歸入後者名下。 2010年,時任光大證券董事長唐雙寧接受《中國檢察》採訪時稱,光大證券實施風險管理、稽核、紀檢監察等多部門互動協助機制,並且成立風險控制委員會,公司風險管理部、稽核部、計劃財務部、運營管理部、信息技術部和法律事務部的負責人為風險控制委員會的常任委員。嚴格的監控體系理應發揮作用。 根據光大證券「公司2013年度自營規模的議案」,2013年光大證券自營權益類證券和證券衍生品投資規模上限為凈資本的80%,也即總額不超過115億元。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單筆交易許可權就能達到70億,資金許可權之大實在驚人。這裡存在兩個問題,要麼交易員調用70億資金獲得了光大證券更高層的授權,要麼光大證券內部的風控體系存在弊端。內幕交易? 光大證券這筆烏龍交易並不會讓自己遭受巨大損失,可能出現損失的是其他機構和散戶。股價瞬間暴漲超過5%,讓持有空倉合約的股指期貨交易賬戶遭受損失,在這些機構對空倉合約進行止損,轉而進行多頭合約操作時,股指已跌落回當日開盤原點。機構的股指交易賬戶面臨雙向虧損;而散戶在上午股指翻紅行情刺激下,開始殺入市場,午盤過後股指下跌導致的股價回調,讓他們遭受損失。 光大證券在兄弟公司的掩護下,卻成功對衝風險。光大證券子公司光大期貨在8月16日12點55分到13點30分之間,大舉建倉股指期貨主力空倉合約IF1309。據8月15日數據,光大期貨多單持倉量未4086手,增持708手,空倉持倉量未3171手,減持399手。多空單持有量分別排在股指期貨市場的第5和第6位。8月16日上午發生烏龍指事件後,短時間內,光大期貨增持空倉單量9023手,至創紀錄的10194手,較15日增加了兩倍多,空倉量排名市場第一。 光大期貨增持空倉單每單70萬元,7023手需要動用近50億資金。因為期貨交易時槓桿交易,按照8倍槓桿計算,光大期貨需要交付的交易保證金位6.13億元左右。光大證券通過對衝風險,不虧錢,反而可能會賺錢,只要賣空足夠量的期指鎖定虧損,甚至可以裸露風險增加凈空頭獲利。 如果沒有光大證券更高層面的協調,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不大可能調用光大期貨6.13億的資金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市場上對光大證券和光大期貨之間的對沖交易是否為內幕交易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從時間節點上看,在光大期貨進場建倉股指期貨空單時,光大證券還未就烏龍指事件發布公告。直到下午14點25分,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門才承認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這說明,其實,光大證券內部高層最起碼已經掌握了上午烏龍指事件的真相,所以才緊急部署光大期貨進場。等到進場完畢,再通過光大證券發布公告承認錯誤。信息發布晚於實際交易行為,是否可認為是內幕交易? 「確實有多個操作步驟明顯違規。」多名業內律師表明。《證券法》第75條規定,「證券交易活動中,涉及公司的經營、財務或者對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尚未公開的信息,為內幕信息。」 梅鍵辯稱,當天增加70億現貨嚇懵了光大證券高層,立即做空股指期貨時最大限度減少風險,是本能反應。他不認可市場對光大證券涉嫌操縱市場的指責。 從光大證券8月15日持有的股指期貨多空倉單量分析,要說光大證券通過聯手光大期貨在股指期貨上做內幕交易,的確不太準確。根據上文提到的數據,8月15日,光大期貨再增持多倉單,而且多倉單數量多於空倉單,說明從股指走勢的判斷上,光大期貨與現貨交易部門的認知趨同,認為股指和股價會上漲。所以,正常情況下,光大期貨不可能180度掉頭看空市場,特別是在市場消息比較平淡的情況下。因此,光大期貨建倉股指空倉單,可能是為了規避短期風險。 但是,梅鍵迴避了一個問題,光大證券為什麼在獲知真相的情況下,不先行發公告告知市場,而是要先建倉對衝風險?難道光大證券自保比恢復股市交易秩序更重要?況且梅鍵作為董事會秘書在信息發布上一而再地變更口徑混淆了信息。12點左右,有媒體聯繫梅鍵詢問光大證券是否發生烏龍指事件時,梅鍵一口否定。到12點55分,梅鍵作為公司高層應該已經知道了真實信息,因為此時,光大期貨已經開始建倉空倉單了。梅鍵作為光大證券法定發布信息的渠道,為什麼不發布準確的信息? 午後,在上午股指暴漲原因漸趨明朗的情況下,特別是14點25分光大證券發布公告後,在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銀行股帶動下,股指快速回落,創業板指跌幅近3%。截至收盤,滬指報2068.45點,跌幅0.64%,成交1231億元;深成指報8168.09點,跌幅0.74%,成交1275億元。光大證券安全上岸,甚至通過建立空倉還有盈餘,留下遍地哀號的其他機構投資者和散戶。 是否違規的爭論之外,市場上揣測版本越來越多,其中一個版本是:光大證券烏龍操作的資金來自台灣,並非通過正規途徑流入內地資本市場。這個版本目前無法證實。持續發酵光大證券雖然沒有遭受到資金損失,但此事件對其造成的長期影響依然存在。 包括安信證券、宏源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研究機構認為此次事件暴露了光大證券嚴重的風控問題,對公司的信譽損失很大,業務規模擴張和效率也可能受到牽連,由此可能會影響光大證券後續的創新業務資質的獲批。 「我不能評價同行,尤其是詭異事件
中國股市由於不同市場參與主體可運營的交易工具不同,存在套利空間。在證監會正式調查結案之前,投資者很難判斷光大證券的「烏龍指」是有意為之,還是失誤行為。從表面看,失誤的特徵很明顯,但順著晦暗的線索分析,又似乎難以完全肯定是一起失誤——因為失誤帶給光大的收益有可能超過了損失。
定的大客戶之一。軒冕總經理虞家生介紹,其監控系統主要涵蓋了包括自營業務監督在內的四項內容,對於交易部分的監控主要包括異常交易量、異常委託/成交、無委託的成交、分類委託交易統計、營業部席位頭寸。在運行過程中,系統嚴格實行歸口管理。後來,深圳軒冕與復旦金仕達合併,客戶資源也歸入後者名下。 2010年,時任光大證券董事長唐雙寧接受《中國檢察》採訪時稱,光大證券實施風險管理、稽核、紀檢監察等多部門互動協助機制,並且成立風險控制委員會,公司風險管理部、稽核部、計劃財務部、運營管理部、信息技術部和法律事務部的負責人為風險控制委員會的常任委員。嚴格的監控體系理應發揮作用。 根據光大證券「公司2013年度自營規模的議案」,2013年光大證券自營權益類證券和證券衍生品投資規模上限為凈資本的80%,也即總額不超過115億元。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單筆交易許可權就能達到70億,資金許可權之大實在驚人。這裡存在兩個問題,要麼交易員調用70億資金獲得了光大證券更高層的授權,要麼光大證券內部的風控體系存在弊端。內幕交易? 光大證券這筆烏龍交易並不會讓自己遭受巨大損失,可能出現損失的是其他機構和散戶。股價瞬間暴漲超過5%,讓持有空倉合約的股指期貨交易賬戶遭受損失,在這些機構對空倉合約進行止損,轉而進行多頭合約操作時,股指已跌落回當日開盤原點。機構的股指交易賬戶面臨雙向虧損;而散戶在上午股指翻紅行情刺激下,開始殺入市場,午盤過後股指下跌導致的股價回調,讓他們遭受損失。 光大證券在兄弟公司的掩護下,卻成功對衝風險。光大證券子公司光大期貨在8月16日12點55分到13點30分之間,大舉建倉股指期貨主力空倉合約IF1309。據8月15日數據,光大期貨多單持倉量未4086手,增持708手,空倉持倉量未3171手,減持399手。多空單持有量分別排在股指期貨市場的第5和第6位。8月16日上午發生烏龍指事件後,短時間內,光大期貨增持空倉單量9023手,至創紀錄的10194手,較15日增加了兩倍多,空倉量排名市場第一。 光大期貨增持空倉單每單70萬元,7023手需要動用近50億資金。因為期貨交易時槓桿交易,按照8倍槓桿計算,光大期貨需要交付的交易保證金位6.13億元左右。光大證券通過對衝風險,不虧錢,反而可能會賺錢,只要賣空足夠量的期指鎖定虧損,甚至可以裸露風險增加凈空頭獲利。 如果沒有光大證券更高層面的協調,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不大可能調用光大期貨6.13億的資金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市場上對光大證券和光大期貨之間的對沖交易是否為內幕交易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從時間節點上看,在光大期貨進場建倉股指期貨空單時,光大證券還未就烏龍指事件發布公告。直到下午14點25分,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門才承認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這說明,其實,光大證券內部高層最起碼已經掌握了上午烏龍指事件的真相,所以才緊急部署光大期貨進場。等到進場完畢,再通過光大證券發布公告承認錯誤。信息發布晚於實際交易行為,是否可認為是內幕交易? 「確實有多個操作步驟明顯違規。」多名業內律師表明。《證券法》第75條規定,「證券交易活動中,涉及公司的經營、財務或者對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尚未公開的信息,為內幕信息。」 梅鍵辯稱,當天增加70億現貨嚇懵了光大證券高層,立即做空股指期貨時最大限度減少風險,是本能反應。他不認可市場對光大證券涉嫌操縱市場的指責。 從光大證券8月15日持有的股指期貨多空倉單量分析,要說光大證券通過聯手光大期貨在股指期貨上做內幕交易,的確不太準確。根據上文提到的數據,8月15日,光大期貨再增持多倉單,而且多倉單數量多於空倉單,說明從股指走勢的判斷上,光大期貨與現貨交易部門的認知趨同,認為股指和股價會上漲。所以,正常情況下,光大期貨不可能180度掉頭看空市場,特別是在市場消息比較平淡的情況下。因此,光大期貨建倉股指空倉單,可能是為了規避短期風險。 但是,梅鍵迴避了一個問題,光大證券為什麼在獲知真相的情況下,不先行發公告告知市場,而是要先建倉對衝風險?難道光大證券自保比恢復股市交易秩序更重要?況且梅鍵作為董事會秘書在信息發布上一而再地變更口徑混淆了信息。12點左右,有媒體聯繫梅鍵詢問光大證券是否發生烏龍指事件時,梅鍵一口否定。到12點55分,梅鍵作為公司高層應該已經知道了真實信息,因為此時,光大期貨已經開始建倉空倉單了。梅鍵作為光大證券法定發布信息的渠道,為什麼不發布準確的信息? 午後,在上午股指暴漲原因漸趨明朗的情況下,特別是14點25分光大證券發布公告後,在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銀行股帶動下,股指快速回落,創業板指跌幅近3%。截至收盤,滬指報2068.45點,跌幅0.64%,成交1231億元;深成指報8168.09點,跌幅0.74%,成交1275億元。光大證券安全上岸,甚至通過建立空倉還有盈餘,留下遍地哀號的其他機構投資者和散戶。 是否違規的爭論之外,市場上揣測版本越來越多,其中一個版本是:光大證券烏龍操作的資金來自台灣,並非通過正規途徑流入內地資本市場。這個版本目前無法證實。持續發酵光大證券雖然沒有遭受到資金損失,但此事件對其造成的長期影響依然存在。 包括安信證券、宏源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研究機構認為此次事件暴露了光大證券嚴重的風控問題,對公司的信譽損失很大,業務規模擴張和效率也可能受到牽連,由此可能會影響光大證券後續的創新業務資質的獲批。 「我不能評價同行,尤其是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是在撤銷金融衍生品部後成立的,主要負責公司的複雜金融產品設計、定價、銷售以及風險控股等工作。8月16日上午11點,按照內部確定的套利投資決策方案,策略投資部交易員按計劃執行操作,標的是上證50ETF基金。
眾所周知,ETF由於存在證券市場交易和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兩種並存的交易模式,也就形成兩個市場。根據交易規則,投資者如果要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必須通過證券市場購買一攬子等額股票換取基金份額,反之亦然。因此,投資者可以在ETF市場價格與基金單位凈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
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操作的上證50ETF基金就是通過證券市場購買一攬子相對應股票,然後向基金公司申購50ETF基金份額進行套利。上證50ETF基金相對應的股票價格近期處於低點,低於基金份額凈值,用等額的股票換取等額的基金份額,就可以獲得差價。
在他們出問題的時候。無論從哪個角度都不行。」一名資深券商研究員在採訪中直呼要避嫌。而同行們似乎也可以從光大證券烏龍事件中得到一些警示。興業證券的研究數據表明,以中國券商金融創新業務為例,共66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額中,軟體投資佔比不足20%,明顯低於全球水平的60%。「與國際水平相差甚遠。」 8月18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對光大證券交易異常的初步核查報告,明確表示光大證券內部存在「明顯缺陷」,但未發現人為操作差錯。光大證券在同一天也展開內部風險排查。 第二天,光大證券發公告稱,為保持市場穩定、保護投資者利益,將平穩處置8月16日購入的股票,以及為對衝風險購入的股指期貨合約。中國金融交易所也暫停了光大證券自營業務股指期貨交易的開倉許可權。 光大證券不減持的承諾,緩解了投資者的情緒,19日當天A股低開高走,滬深股指分別收報2085.60點和8285.72點,較前一交易日漲0.83%和1.44%。 「世界是由極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發生的(以我們現有的知識而言非常不可能發生的)事物主導的。」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名的「黑天鵝理論」不斷被用來形容光大烏龍指事件,也奇蹟般地又一次應驗了。 8月19日,光大證券金融市場總部再度爆發烏龍事件。該部交易部門以超低價賣出10年期國債,該品種國債於2012年8月23日發行,發行額為300億元,光大證券通過銀行間本幣交易系統進行現券買賣點擊成交價時,誤將「12附息國債15」債券賣價收益率報為4.20%,高於前一日中債估值約25個基點,債券面額為1000萬元,後被交易對手點擊成交。12附息國債15(120015)為2012年記賬式附息(十五期)國債,期限為10年,於2012年8月23日發行,發行額為300億元,發行價為100元,票面利率3.39%。 光大證券隨後通過官網發聲明稱,「正在與對手方溝通並協商處理。」但事實證明,這可能是光大證券的一廂情願。按照央行當前「銀行間債券交易一旦達成不可撤銷和變更」的新規,光大證券此番「低賣高買」偏離市場正常值的賣出操作,將付出11.557萬元的代價。 接二連三發生的烏龍,加上之前事件,光大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其整體形象和商譽受到影響。8月20日,光大證券開盤跌停,報10.91元,跌停板上有1億股封單。市值蒸發41.4億元。光大證券還拖累了券商板塊的集體暴跌,國海證券、方正證券、西南證券等券商股早盤一度跌幅均超5%,泰達宏利、摩根斯坦利華鑫、南方基金、申萬菱信、長信基金等基金紛紛下調光大證券的估值。更重要的是,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似乎正在打亂一個更大的部署。 2009年8月18日,光大證券A股上市,成為光大集團打造國內第一家規範化金融控股集團戰略部署的開端。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在掛牌儀式上說,光大證券要致力於打造百年老店。「百年老店」,也是空降兵唐雙寧到任光大後為光大注入的新夢想。 在擁有了銀行、證券、保險、資產管理、期貨、基金等金融業牌照後,唐雙寧的信託業務布局也將展開。在原本的預期中,2013年8月18日是光大集團成立3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光大金控集團」將正式掛牌,并力爭5年內整體上市。 事態並不總是如預期般完美。光大證券兩度烏龍事件似乎將一切打回了原點。8月18號,在光大歷史上記錄了光大證券上市、光大銀行上市的好日子,終於在2013年變成了灰色的一天。不幸的是,交易員在下單時將擬購買的30萬手股票誤打成3000萬手,放大了100倍。這樣一個錯誤性指令,竟然奇蹟般地繞過了光大證券號稱嚴格的風控系統,堂而皇之地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出交易指令,並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中心完成交割。
這筆陰差陽錯的交易,徹底攪亂當天A股市場的行情,甚至讓光大證券內部人士也摸不清頭腦。光大證券的客戶經理甚至還用簡訊通知客戶稱,這筆行情是市場有重大利好的體現,建議投資者入市。而光大證券董事會秘書梅鍵在回答媒體採訪時堅稱,光大證券不可能存在烏龍交易情況。
事發兩天後,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對此的解釋是,11點02分下單之後有150秒未得到回報反饋,就重複下單,導致大量交易訂單產生,是系統邏輯判斷錯誤所致。
定的大客戶之一。軒冕總經理虞家生介紹,其監控系統主要涵蓋了包括自營業務監督在內的四項內容,對於交易部分的監控主要包括異常交易量、異常委託/成交、無委託的成交、分類委託交易統計、營業部席位頭寸。在運行過程中,系統嚴格實行歸口管理。後來,深圳軒冕與復旦金仕達合併,客戶資源也歸入後者名下。 2010年,時任光大證券董事長唐雙寧接受《中國檢察》採訪時稱,光大證券實施風險管理、稽核、紀檢監察等多部門互動協助機制,並且成立風險控制委員會,公司風險管理部、稽核部、計劃財務部、運營管理部、信息技術部和法律事務部的負責人為風險控制委員會的常任委員。嚴格的監控體系理應發揮作用。 根據光大證券「公司2013年度自營規模的議案」,2013年光大證券自營權益類證券和證券衍生品投資規模上限為凈資本的80%,也即總額不超過115億元。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單筆交易許可權就能達到70億,資金許可權之大實在驚人。這裡存在兩個問題,要麼交易員調用70億資金獲得了光大證券更高層的授權,要麼光大證券內部的風控體系存在弊端。內幕交易? 光大證券這筆烏龍交易並不會讓自己遭受巨大損失,可能出現損失的是其他機構和散戶。股價瞬間暴漲超過5%,讓持有空倉合約的股指期貨交易賬戶遭受損失,在這些機構對空倉合約進行止損,轉而進行多頭合約操作時,股指已跌落回當日開盤原點。機構的股指交易賬戶面臨雙向虧損;而散戶在上午股指翻紅行情刺激下,開始殺入市場,午盤過後股指下跌導致的股價回調,讓他們遭受損失。 光大證券在兄弟公司的掩護下,卻成功對衝風險。光大證券子公司光大期貨在8月16日12點55分到13點30分之間,大舉建倉股指期貨主力空倉合約IF1309。據8月15日數據,光大期貨多單持倉量未4086手,增持708手,空倉持倉量未3171手,減持399手。多空單持有量分別排在股指期貨市場的第5和第6位。8月16日上午發生烏龍指事件後,短時間內,光大期貨增持空倉單量9023手,至創紀錄的10194手,較15日增加了兩倍多,空倉量排名市場第一。 光大期貨增持空倉單每單70萬元,7023手需要動用近50億資金。因為期貨交易時槓桿交易,按照8倍槓桿計算,光大期貨需要交付的交易保證金位6.13億元左右。光大證券通過對衝風險,不虧錢,反而可能會賺錢,只要賣空足夠量的期指鎖定虧損,甚至可以裸露風險增加凈空頭獲利。 如果沒有光大證券更高層面的協調,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不大可能調用光大期貨6.13億的資金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市場上對光大證券和光大期貨之間的對沖交易是否為內幕交易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從時間節點上看,在光大期貨進場建倉股指期貨空單時,光大證券還未就烏龍指事件發布公告。直到下午14點25分,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門才承認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這說明,其實,光大證券內部高層最起碼已經掌握了上午烏龍指事件的真相,所以才緊急部署光大期貨進場。等到進場完畢,再通過光大證券發布公告承認錯誤。信息發布晚於實際交易行為,是否可認為是內幕交易? 「確實有多個操作步驟明顯違規。」多名業內律師表明。《證券法》第75條規定,「證券交易活動中,涉及公司的經營、財務或者對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尚未公開的信息,為內幕信息。」 梅鍵辯稱,當天增加70億現貨嚇懵了光大證券高層,立即做空股指期貨時最大限度減少風險,是本能反應。他不認可市場對光大證券涉嫌操縱市場的指責。 從光大證券8月15日持有的股指期貨多空倉單量分析,要說光大證券通過聯手光大期貨在股指期貨上做內幕交易,的確不太準確。根據上文提到的數據,8月15日,光大期貨再增持多倉單,而且多倉單數量多於空倉單,說明從股指走勢的判斷上,光大期貨與現貨交易部門的認知趨同,認為股指和股價會上漲。所以,正常情況下,光大期貨不可能180度掉頭看空市場,特別是在市場消息比較平淡的情況下。因此,光大期貨建倉股指空倉單,可能是為了規避短期風險。 但是,梅鍵迴避了一個問題,光大證券為什麼在獲知真相的情況下,不先行發公告告知市場,而是要先建倉對衝風險?難道光大證券自保比恢復股市交易秩序更重要?況且梅鍵作為董事會秘書在信息發布上一而再地變更口徑混淆了信息。12點左右,有媒體聯繫梅鍵詢問光大證券是否發生烏龍指事件時,梅鍵一口否定。到12點55分,梅鍵作為公司高層應該已經知道了真實信息,因為此時,光大期貨已經開始建倉空倉單了。梅鍵作為光大證券法定發布信息的渠道,為什麼不發布準確的信息? 午後,在上午股指暴漲原因漸趨明朗的情況下,特別是14點25分光大證券發布公告後,在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銀行股帶動下,股指快速回落,創業板指跌幅近3%。截至收盤,滬指報2068.45點,跌幅0.64%,成交1231億元;深成指報8168.09點,跌幅0.74%,成交1275億元。光大證券安全上岸,甚至通過建立空倉還有盈餘,留下遍地哀號的其他機構投資者和散戶。 是否違規的爭論之外,市場上揣測版本越來越多,其中一個版本是:光大證券烏龍操作的資金來自台灣,並非通過正規途徑流入內地資本市場。這個版本目前無法證實。持續發酵光大證券雖然沒有遭受到資金損失,但此事件對其造成的長期影響依然存在。 包括安信證券、宏源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研究機構認為此次事件暴露了光大證券嚴重的風控問題,對公司的信譽損失很大,業務規模擴張和效率也可能受到牽連,由此可能會影響光大證券後續的創新業務資質的獲批。 「我不能評價同行,尤其是與此同時,光大證券發布自查報告解釋稱,烏龍指事件是套利策略系統出現了問題。該系統包含訂單生成系統和訂單執行系統兩個部分。核查中發現,訂單執行系統針對高頻交易在市價委託時,對可用資金額度未能進行有效校驗控制,而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會導致特定情況下生成預期外的訂單。由於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導致在11時05分08秒之後的2秒內,瞬間生成26082筆預期外的市價委託訂單;由於訂單執行系統存在的缺陷,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託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
套利系統
有消息指出,這套套利系統的供應商是金仕達。
金仕達隨即公開聲明稱確實和光大證券有相關軟體的合作,但並不是這一套套利系統。據光大證券官網資料,光大證券使用的是國內首個Fix平台期、現套利程序化交易系統。
「這些機械的交易主體本身,既不關心公司基本面,缺少價值發現的勇氣,也不理會市場炒作的邏輯,喪失價格發現的功能。」一名長期致力於研究策略交易的市場人士認為,光大證券套利系統出現問題,恰恰表明他所不看好的套利產品終於走到了「罪與罰」的邊緣。
遠不止如此。事實上,從自查報告來看,光大證券也完全將責任歸結為交易系統。「這套系統使用了10個月,模擬了6個月,使用了4個月,都未出現問題。」光大證券董秘梅鍵稱。
更令人詫異、也有待光大證券解釋的是,按照證券公司內部風控體系,不同賬戶都會設定資金管理許可權,而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作為一個部門為完成這筆烏龍交易就動用了70億資金,這種資金管理許可權在券商中是很少見的。券商內部無論是交易員,還是分管自營、資管的副總裁、總裁,在做交易、調用資金時,都會受到包括專業的投資委員會、風控委員會、法律合規部門在內的嚴格風控體系的約束。如果要申請擴大管理許可權,必須獲得風險控制委員會、法律合規部門的聯合同意。
光大證券從1998年年初就開始提出建設包括監控系統在內的總公司級證券管理信息系統。深圳軒冕科技和北京SICOM公司共同為其提供了解決方案。其中,深圳軒冕科技開發的「極目」品牌在證券業頗具盛名,光大證券是其穩定的大客戶之一。軒冕總經理虞家生介紹,其監控系統主要涵蓋了包括自營業務監督在內的四項內容,對於交易部分的監控主要包括異常交易量、異常委託/成交、無委託的成交、分類委託交易統計、營業部席位頭寸。在運行過程中,系統嚴格實行歸口管理。
在他們出問題的時候。無論從哪個角度都不行。」一名資深券商研究員在採訪中直呼要避嫌。而同行們似乎也可以從光大證券烏龍事件中得到一些警示。興業證券的研究數據表明,以中國券商金融創新業務為例,共66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額中,軟體投資佔比不足20%,明顯低於全球水平的60%。「與國際水平相差甚遠。」 8月18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對光大證券交易異常的初步核查報告,明確表示光大證券內部存在「明顯缺陷」,但未發現人為操作差錯。光大證券在同一天也展開內部風險排查。 第二天,光大證券發公告稱,為保持市場穩定、保護投資者利益,將平穩處置8月16日購入的股票,以及為對衝風險購入的股指期貨合約。中國金融交易所也暫停了光大證券自營業務股指期貨交易的開倉許可權。 光大證券不減持的承諾,緩解了投資者的情緒,19日當天A股低開高走,滬深股指分別收報2085.60點和8285.72點,較前一交易日漲0.83%和1.44%。 「世界是由極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發生的(以我們現有的知識而言非常不可能發生的)事物主導的。」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名的「黑天鵝理論」不斷被用來形容光大烏龍指事件,也奇蹟般地又一次應驗了。 8月19日,光大證券金融市場總部再度爆發烏龍事件。該部交易部門以超低價賣出10年期國債,該品種國債於2012年8月23日發行,發行額為300億元,光大證券通過銀行間本幣交易系統進行現券買賣點擊成交價時,誤將「12附息國債15」債券賣價收益率報為4.20%,高於前一日中債估值約25個基點,債券面額為1000萬元,後被交易對手點擊成交。12附息國債15(120015)為2012年記賬式附息(十五期)國債,期限為10年,於2012年8月23日發行,發行額為300億元,發行價為100元,票面利率3.39%。 光大證券隨後通過官網發聲明稱,「正在與對手方溝通並協商處理。」但事實證明,這可能是光大證券的一廂情願。按照央行當前「銀行間債券交易一旦達成不可撤銷和變更」的新規,光大證券此番「低賣高買」偏離市場正常值的賣出操作,將付出11.557萬元的代價。 接二連三發生的烏龍,加上之前事件,光大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其整體形象和商譽受到影響。8月20日,光大證券開盤跌停,報10.91元,跌停板上有1億股封單。市值蒸發41.4億元。光大證券還拖累了券商板塊的集體暴跌,國海證券、方正證券、西南證券等券商股早盤一度跌幅均超5%,泰達宏利、摩根斯坦利華鑫、南方基金、申萬菱信、長信基金等基金紛紛下調光大證券的估值。更重要的是,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似乎正在打亂一個更大的部署。 2009年8月18日,光大證券A股上市,成為光大集團打造國內第一家規範化金融控股集團戰略部署的開端。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在掛牌儀式上說,光大證券要致力於打造百年老店。「百年老店」,也是空降兵唐雙寧到任光大後為光大注入的新夢想。 在擁有了銀行、證券、保險、資產管理、期貨、基金等金融業牌照後,唐雙寧的信託業務布局也將展開。在原本的預期中,2013年8月18日是光大集團成立3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光大金控集團」將正式掛牌,并力爭5年內整體上市。 事態並不總是如預期般完美。光大證券兩度烏龍事件似乎將一切打回了原點。8月18號,在光大歷史上記錄了光大證券上市、光大銀行上市的好日子,終於在2013年變成了灰色的一天。後來,深圳軒冕與復旦金仕達合併,客戶資源也歸入後者名下。
2010年,時任光大證券董事長唐雙寧接受《中國檢察》採訪時稱,光大證券實施風險管理、稽核、紀檢監察等多部門互動協助機制,並且成立風險控制委員會,公司風險管理部、稽核部、計劃財務部、運營管理部、信息技術部和法律事務部的負責人為風險控制委員會的常任委員。嚴格的監控體系理應發揮作用。
根據光大證券「公司2013年度自營規模的議案」,2013年光大證券自營權益類證券和證券衍生品投資規模上限為凈資本的80%,也即總額不超過115億元。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單筆交易許可權就能達到70億,資金許可權之大實在驚人。這裡存在兩個問題,要麼交易員調用70億資金獲得了光大證券更高層的授權,要麼光大證券內部的風控體系存在弊端。
中國證券業歷史上最大的一樁烏龍事件,真的只是錯按鍵盤?失誤帶給光大的收益有可能超過了損失,這是否涉嫌內幕交易?多重陰影之下,光大金控的布局前景有些灰暗 本刊記者 王燕青 發自北京 2013年8月16日,成為了中國股市上最為詭異的一天。 當天上午11點05分開始,多隻銀行權重股瞬間出現巨額買單,帶動包括銀行股在內的71隻滬深300成分股瞬間觸及漲停,滬指漲超5%。其後股指出現回落,截至11點30分,滬指收盤於2149點,較開盤上漲74點。 滬指旱地拔蔥式的上漲形態嚇壞了市場參與者,各方都在打探股指上漲的原因,一時間眾說紛紜,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絕大部分人認為這是股市迎來利好的證明。然而,這一切不過是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一名交易員不小心輸錯了交易的股票數量而導致的上漲。國外投資者將此類現象統稱為「烏龍指」。 全球股市中烏龍指事件有很多,這既要怪那些粗心犯錯的交易員,也要怪那些交易員所在的公司缺乏嚴格的風控體系。 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烏龍指事件是日本的「12?8烏龍事件」。2005年12月8日上午,日本瑞穗證券公司由於一名交易員操作失誤導致了18.5億元人民幣的損失。美國華爾街一名股票交易員在賣出股票時將百萬誤打成十億,導致道瓊斯指數出現歷史上第二大單日波幅,成為全球股市近期最大的烏龍指事件。詭異事件 中國股市由於不同市場參與主體可運營的交易工具不同,存在套利空間。在證監會正式調查結案之前,投資者很難判斷光大證券的「烏龍指」是有意為之,還是失誤行為。從表面看,失誤的特徵很明顯,但順著晦暗的線索分析,又似乎難以完全肯定是一起失誤——因為失誤帶給光大的收益有可能超過了損失。 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是在撤銷金融衍生品部後成立的,主要負責公司的複雜金融產品設計、定價、銷售以及風險控股等工作。8月16日上午11點,按照內部確定的套利投資決策方案,策略投資部交易員按計劃執行操作,標的是上證50ETF基金。 眾所周知,ETF由於存在證券市場交易和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兩種並存的交易模式,也就形成兩個市場。根據交易規則,投資者如果要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必須通過證券市場購買一攬子等額股票換取基金份額,反之亦然。因此,投資者可以在ETF市場價格與基金單位凈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 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操作的上證50ETF基金就是通過證券市場購買一攬子相對應股票,然後向基金公司申購50ETF基金份額進行套利。上證50ETF基金相對應的股票價格近期處於低點,低於基金份額凈值,用等額的股票換取等額的基金份額,就可以獲得差價。 不幸的是,交易員在下單時將擬購買的30萬手股票誤打成3000萬手,放大了100倍。這樣一個錯誤性指令,竟然奇蹟般地繞過了光大證券號稱嚴格的風控系統,堂而皇之地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出交易指令,並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中心完成交割。 這筆陰差陽錯的交易,徹底攪亂當天A股市場的行情,甚至讓光大證券內部人士也摸不清頭腦。光大證券的客戶經理甚至還用簡訊通知客戶稱,這筆行情是市場有重大利好的體現,建議投資者入市。而光大證券董事會秘書梅鍵在回答媒體採訪時堅稱,光大證券不可能存在烏龍交易情況。 事發兩天後,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對此的解釋是,11點02分下單之後有150秒未得到回報反饋,就重複下單,導致大量交易訂單產生,是系統邏輯判斷錯誤所致。 與此同時,光大證券發布自查報告解釋稱,烏龍指事件是套利策略系統出現了問題。該系統包含訂單生成系統和訂單執行系統兩個部分。核查中發現,訂單執行系統針對高頻交易在市價委託時,對可用資金額度未能進行有效校驗控制,而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會導致特定情況下生成預期外的訂單。由於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導致在11時05分08秒之後的2秒內,瞬間生成26082筆預期外的市價委託訂單;由於訂單執行系統存在的缺陷,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託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套利系統有消息指出,這套套利系統的供應商是金仕達。 金仕達隨即公開聲明稱確實和光大證券有相關軟體的合作,但並不是這一套套利系統。據光大證券官網資料,光大證券使用的是國內首個Fix平台期、現套利程序化交易系統。 「這些機械的交易主體本身,既不關心公司基本面,缺少價值發現的勇氣,也不理會市場炒作的邏輯,喪失價格發現的功能。」一名長期致力於研究策略交易的市場人士認為,光大證券套利系統出現問題,恰恰表明他所不看好的套利產品終於走到了「罪與罰」的邊緣。 遠不止如此。事實上,從自查報告來看,光大證券也完全將責任歸結為交易系統。「這套系統使用了10個月,模擬了6個月,使用了4個月,都未出現問題。」光大證券董秘梅鍵稱。 更令人詫異、也有待光大證券解釋的是,按照證券公司內部風控體系,不同賬戶都會設定資金管理許可權,而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作為一個部門為完成這筆烏龍交易就動用了70億資金,這種資金管理許可權在券商中是很少見的。券商內部無論是交易員,還是分管自營、資管的副總裁、總裁,在做交易、調用資金時,都會受到包括專業的投資委員會、風控委員會、法律合規部門在內的嚴格風控體系的約束。如果要申請擴大管理許可權,必須獲得風險控制委員會、法律合規部門的聯合同意。 光大證券從1998年年初就開始提出建設包括監控系統在內的總公司級證券管理信息系統。深圳軒冕科技和北京SICOM公司共同為其提供了解決方案。其中,深圳軒冕科技開發的「極目」品牌在證券業頗具盛名,光大證券是其穩
內幕交易?
光大證券這筆烏龍交易並不會讓自己遭受巨大損失,可能出現損失的是其他機構和散戶。股價瞬間暴漲超過5%,讓持有空倉合約的股指期貨交易賬戶遭受損失,在這些機構對空倉合約進行止損,轉而進行多頭合約操作時,股指已跌落回當日開盤原點。機構的股指交易賬戶面臨雙向虧損;而散戶在上午股指翻紅行情刺激下,開始殺入市場,午盤過後股指下跌導致的股價回調,讓他們遭受損失。
光大證券在兄弟公司的掩護下,卻成功對衝風險。光大證券子公司光大期貨在8月16日12點55分到13點30分之間,大舉建倉股指期貨主力空倉合約IF1309。據8月15日數據,光大期貨多單持倉量未4086手,增持708手,空倉持倉量未3171手,減持399手。多空單持有量分別排在股指期貨市場的第5和第6位。8月16日上午發生烏龍指事件後,短時間內,光大期貨增持空倉單量9023手,至創紀錄的10194手,較15日增加了兩倍多,空倉量排名市場第一。
光大期貨增持空倉單每單70萬元,7023手需要動用近50億資金。因為期貨交易時槓桿交易,按照8倍槓桿計算,光大期貨需要交付的交易保證金位6.13億元左右。光大證券通過對衝風險,不虧錢,反而可能會賺錢,只要賣空足夠量的期指鎖定虧損,甚至可以裸露風險增加凈空頭獲利。
如果沒有光大證券更高層面的協調,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不大可能調用光大期貨6.13億的資金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市場上對光大證券和光大期貨之間的對沖交易是否為內幕交易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從時間節點上看,在光大期貨進場建倉股指期貨空單時,光大證券還未就烏龍指事件發布公告。直到下午14點25分,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門才承認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這說明,其實,光大證券內部高層最起碼已經掌握了上午烏龍指事件的真相,所以才緊急部署光大期貨進場。等到進場完畢,再通過光大證券發布公告承認錯誤。
信息發布晚於實際交易行為,是否可認為是內幕交易?
「確實有多個操作步驟明顯違規。」多名業內律師表明。《證券法》第75條規定,「證券交易活動中,涉及公司的經營、財務或者對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尚未公開的信息,為內幕信息。」
梅鍵辯稱,當天增加70億現貨嚇懵了光大證券高層,立即做空股指期貨時最大限度減少風險,是本能反應。他不認可市場對光大證券涉嫌操縱市場的指責。
從光大證券8月15日持有的股指期貨多空倉單量分析,要說光大證券通過聯手光大期貨在股指期貨上做內幕交易,的確不太準確。根據上文提到的數據,8月15日,光大期貨再增持多倉單,而且多倉單數量多於空倉單,說明從股指走勢的判斷上,光大期貨與現貨交易部門的認知趨同,認為股指和股價會上漲。所以,正常情況下,光大期貨不可能180度掉頭看空市場,特別是在市場消息比較平淡的情況下。因此,光大期貨建倉股指空倉單,可能是為了規避短期風險。
但是,梅鍵迴避了一個問題,光大證券為什麼在獲知真相的情況下,不先行發公告告知市場,而是要先建倉對衝風險?難道光大證券自保比恢復股市交易秩序更重要?況且梅鍵作為董事會秘書在信息發布上一而再地變更口徑混淆了信息。12點左右,有媒體聯繫梅鍵詢問光大證券是否發生烏龍指事件時,梅鍵一口否定。到12點55分,梅鍵作為公司高層應該已經知道了真實信息,因為此時,光大期貨已經開始建倉空倉單了。梅鍵作為光大證券法定發布信息的渠道,為什麼不發布準確的信息?
中國證券業歷史上最大的一樁烏龍事件,真的只是錯按鍵盤?失誤帶給光大的收益有可能超過了損失,這是否涉嫌內幕交易?多重陰影之下,光大金控的布局前景有些灰暗 本刊記者 王燕青 發自北京 2013年8月16日,成為了中國股市上最為詭異的一天。 當天上午11點05分開始,多隻銀行權重股瞬間出現巨額買單,帶動包括銀行股在內的71隻滬深300成分股瞬間觸及漲停,滬指漲超5%。其後股指出現回落,截至11點30分,滬指收盤於2149點,較開盤上漲74點。 滬指旱地拔蔥式的上漲形態嚇壞了市場參與者,各方都在打探股指上漲的原因,一時間眾說紛紜,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絕大部分人認為這是股市迎來利好的證明。然而,這一切不過是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一名交易員不小心輸錯了交易的股票數量而導致的上漲。國外投資者將此類現象統稱為「烏龍指」。 全球股市中烏龍指事件有很多,這既要怪那些粗心犯錯的交易員,也要怪那些交易員所在的公司缺乏嚴格的風控體系。 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烏龍指事件是日本的「12?8烏龍事件」。2005年12月8日上午,日本瑞穗證券公司由於一名交易員操作失誤導致了18.5億元人民幣的損失。美國華爾街一名股票交易員在賣出股票時將百萬誤打成十億,導致道瓊斯指數出現歷史上第二大單日波幅,成為全球股市近期最大的烏龍指事件。詭異事件 中國股市由於不同市場參與主體可運營的交易工具不同,存在套利空間。在證監會正式調查結案之前,投資者很難判斷光大證券的「烏龍指」是有意為之,還是失誤行為。從表面看,失誤的特徵很明顯,但順著晦暗的線索分析,又似乎難以完全肯定是一起失誤——因為失誤帶給光大的收益有可能超過了損失。 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是在撤銷金融衍生品部後成立的,主要負責公司的複雜金融產品設計、定價、銷售以及風險控股等工作。8月16日上午11點,按照內部確定的套利投資決策方案,策略投資部交易員按計劃執行操作,標的是上證50ETF基金。 眾所周知,ETF由於存在證券市場交易和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兩種並存的交易模式,也就形成兩個市場。根據交易規則,投資者如果要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必須通過證券市場購買一攬子等額股票換取基金份額,反之亦然。因此,投資者可以在ETF市場價格與基金單位凈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 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操作的上證50ETF基金就是通過證券市場購買一攬子相對應股票,然後向基金公司申購50ETF基金份額進行套利。上證50ETF基金相對應的股票價格近期處於低點,低於基金份額凈值,用等額的股票換取等額的基金份額,就可以獲得差價。 不幸的是,交易員在下單時將擬購買的30萬手股票誤打成3000萬手,放大了100倍。這樣一個錯誤性指令,竟然奇蹟般地繞過了光大證券號稱嚴格的風控系統,堂而皇之地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出交易指令,並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中心完成交割。 這筆陰差陽錯的交易,徹底攪亂當天A股市場的行情,甚至讓光大證券內部人士也摸不清頭腦。光大證券的客戶經理甚至還用簡訊通知客戶稱,這筆行情是市場有重大利好的體現,建議投資者入市。而光大證券董事會秘書梅鍵在回答媒體採訪時堅稱,光大證券不可能存在烏龍交易情況。 事發兩天後,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對此的解釋是,11點02分下單之後有150秒未得到回報反饋,就重複下單,導致大量交易訂單產生,是系統邏輯判斷錯誤所致。 與此同時,光大證券發布自查報告解釋稱,烏龍指事件是套利策略系統出現了問題。該系統包含訂單生成系統和訂單執行系統兩個部分。核查中發現,訂單執行系統針對高頻交易在市價委託時,對可用資金額度未能進行有效校驗控制,而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會導致特定情況下生成預期外的訂單。由於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導致在11時05分08秒之後的2秒內,瞬間生成26082筆預期外的市價委託訂單;由於訂單執行系統存在的缺陷,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託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套利系統有消息指出,這套套利系統的供應商是金仕達。 金仕達隨即公開聲明稱確實和光大證券有相關軟體的合作,但並不是這一套套利系統。據光大證券官網資料,光大證券使用的是國內首個Fix平台期、現套利程序化交易系統。 「這些機械的交易主體本身,既不關心公司基本面,缺少價值發現的勇氣,也不理會市場炒作的邏輯,喪失價格發現的功能。」一名長期致力於研究策略交易的市場人士認為,光大證券套利系統出現問題,恰恰表明他所不看好的套利產品終於走到了「罪與罰」的邊緣。 遠不止如此。事實上,從自查報告來看,光大證券也完全將責任歸結為交易系統。「這套系統使用了10個月,模擬了6個月,使用了4個月,都未出現問題。」光大證券董秘梅鍵稱。 更令人詫異、也有待光大證券解釋的是,按照證券公司內部風控體系,不同賬戶都會設定資金管理許可權,而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作為一個部門為完成這筆烏龍交易就動用了70億資金,這種資金管理許可權在券商中是很少見的。券商內部無論是交易員,還是分管自營、資管的副總裁、總裁,在做交易、調用資金時,都會受到包括專業的投資委員會、風控委員會、法律合規部門在內的嚴格風控體系的約束。如果要申請擴大管理許可權,必須獲得風險控制委員會、法律合規部門的聯合同意。 光大證券從1998年年初就開始提出建設包括監控系統在內的總公司級證券管理信息系統。深圳軒冕科技和北京SICOM公司共同為其提供了解決方案。其中,深圳軒冕科技開發的「極目」品牌在證券業頗具盛名,光大證券是其穩午後,在上午股指暴漲原因漸趨明朗的情況下,特別是14點25分光大證券發布公告後,在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銀行股帶動下,股指快速回落,創業板指跌幅近3%。截至收盤,滬指報2068.45點,跌幅0.64%,成交1231億元;深成指報8168.09點,跌幅0.74%,成交1275億元。光大證券安全上岸,甚至通過建立空倉還有盈餘,留下遍地哀號的其他機構投資者和散戶。
是否違規的爭論之外,市場上揣測版本越來越多,其中一個版本是:光大證券烏龍操作的資金來自台灣,並非通過正規途徑流入內地資本市場。這個版本目前無法證實。
在他們出問題的時候。無論從哪個角度都不行。」一名資深券商研究員在採訪中直呼要避嫌。而同行們似乎也可以從光大證券烏龍事件中得到一些警示。興業證券的研究數據表明,以中國券商金融創新業務為例,共66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額中,軟體投資佔比不足20%,明顯低於全球水平的60%。「與國際水平相差甚遠。」 8月18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對光大證券交易異常的初步核查報告,明確表示光大證券內部存在「明顯缺陷」,但未發現人為操作差錯。光大證券在同一天也展開內部風險排查。 第二天,光大證券發公告稱,為保持市場穩定、保護投資者利益,將平穩處置8月16日購入的股票,以及為對衝風險購入的股指期貨合約。中國金融交易所也暫停了光大證券自營業務股指期貨交易的開倉許可權。 光大證券不減持的承諾,緩解了投資者的情緒,19日當天A股低開高走,滬深股指分別收報2085.60點和8285.72點,較前一交易日漲0.83%和1.44%。 「世界是由極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發生的(以我們現有的知識而言非常不可能發生的)事物主導的。」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名的「黑天鵝理論」不斷被用來形容光大烏龍指事件,也奇蹟般地又一次應驗了。 8月19日,光大證券金融市場總部再度爆發烏龍事件。該部交易部門以超低價賣出10年期國債,該品種國債於2012年8月23日發行,發行額為300億元,光大證券通過銀行間本幣交易系統進行現券買賣點擊成交價時,誤將「12附息國債15」債券賣價收益率報為4.20%,高於前一日中債估值約25個基點,債券面額為1000萬元,後被交易對手點擊成交。12附息國債15(120015)為2012年記賬式附息(十五期)國債,期限為10年,於2012年8月23日發行,發行額為300億元,發行價為100元,票面利率3.39%。 光大證券隨後通過官網發聲明稱,「正在與對手方溝通並協商處理。」但事實證明,這可能是光大證券的一廂情願。按照央行當前「銀行間債券交易一旦達成不可撤銷和變更」的新規,光大證券此番「低賣高買」偏離市場正常值的賣出操作,將付出11.557萬元的代價。 接二連三發生的烏龍,加上之前事件,光大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其整體形象和商譽受到影響。8月20日,光大證券開盤跌停,報10.91元,跌停板上有1億股封單。市值蒸發41.4億元。光大證券還拖累了券商板塊的集體暴跌,國海證券、方正證券、西南證券等券商股早盤一度跌幅均超5%,泰達宏利、摩根斯坦利華鑫、南方基金、申萬菱信、長信基金等基金紛紛下調光大證券的估值。更重要的是,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似乎正在打亂一個更大的部署。 2009年8月18日,光大證券A股上市,成為光大集團打造國內第一家規範化金融控股集團戰略部署的開端。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在掛牌儀式上說,光大證券要致力於打造百年老店。「百年老店」,也是空降兵唐雙寧到任光大後為光大注入的新夢想。 在擁有了銀行、證券、保險、資產管理、期貨、基金等金融業牌照後,唐雙寧的信託業務布局也將展開。在原本的預期中,2013年8月18日是光大集團成立3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光大金控集團」將正式掛牌,并力爭5年內整體上市。 事態並不總是如預期般完美。光大證券兩度烏龍事件似乎將一切打回了原點。8月18號,在光大歷史上記錄了光大證券上市、光大銀行上市的好日子,終於在2013年變成了灰色的一天。 持續發酵
光大證券雖然沒有遭受到資金損失,但此事件對其造成的長期影響依然存在。
包括安信證券、宏源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研究機構認為此次事件暴露了光大證券嚴重的風控問題,對公司的信譽損失很大,業務規模擴張和效率也可能受到牽連,由此可能會影響光大證券後續的創新業務資質的獲批。
定的大客戶之一。軒冕總經理虞家生介紹,其監控系統主要涵蓋了包括自營業務監督在內的四項內容,對於交易部分的監控主要包括異常交易量、異常委託/成交、無委託的成交、分類委託交易統計、營業部席位頭寸。在運行過程中,系統嚴格實行歸口管理。後來,深圳軒冕與復旦金仕達合併,客戶資源也歸入後者名下。 2010年,時任光大證券董事長唐雙寧接受《中國檢察》採訪時稱,光大證券實施風險管理、稽核、紀檢監察等多部門互動協助機制,並且成立風險控制委員會,公司風險管理部、稽核部、計劃財務部、運營管理部、信息技術部和法律事務部的負責人為風險控制委員會的常任委員。嚴格的監控體系理應發揮作用。 根據光大證券「公司2013年度自營規模的議案」,2013年光大證券自營權益類證券和證券衍生品投資規模上限為凈資本的80%,也即總額不超過115億元。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單筆交易許可權就能達到70億,資金許可權之大實在驚人。這裡存在兩個問題,要麼交易員調用70億資金獲得了光大證券更高層的授權,要麼光大證券內部的風控體系存在弊端。內幕交易? 光大證券這筆烏龍交易並不會讓自己遭受巨大損失,可能出現損失的是其他機構和散戶。股價瞬間暴漲超過5%,讓持有空倉合約的股指期貨交易賬戶遭受損失,在這些機構對空倉合約進行止損,轉而進行多頭合約操作時,股指已跌落回當日開盤原點。機構的股指交易賬戶面臨雙向虧損;而散戶在上午股指翻紅行情刺激下,開始殺入市場,午盤過後股指下跌導致的股價回調,讓他們遭受損失。 光大證券在兄弟公司的掩護下,卻成功對衝風險。光大證券子公司光大期貨在8月16日12點55分到13點30分之間,大舉建倉股指期貨主力空倉合約IF1309。據8月15日數據,光大期貨多單持倉量未4086手,增持708手,空倉持倉量未3171手,減持399手。多空單持有量分別排在股指期貨市場的第5和第6位。8月16日上午發生烏龍指事件後,短時間內,光大期貨增持空倉單量9023手,至創紀錄的10194手,較15日增加了兩倍多,空倉量排名市場第一。 光大期貨增持空倉單每單70萬元,7023手需要動用近50億資金。因為期貨交易時槓桿交易,按照8倍槓桿計算,光大期貨需要交付的交易保證金位6.13億元左右。光大證券通過對衝風險,不虧錢,反而可能會賺錢,只要賣空足夠量的期指鎖定虧損,甚至可以裸露風險增加凈空頭獲利。 如果沒有光大證券更高層面的協調,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不大可能調用光大期貨6.13億的資金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市場上對光大證券和光大期貨之間的對沖交易是否為內幕交易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從時間節點上看,在光大期貨進場建倉股指期貨空單時,光大證券還未就烏龍指事件發布公告。直到下午14點25分,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門才承認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這說明,其實,光大證券內部高層最起碼已經掌握了上午烏龍指事件的真相,所以才緊急部署光大期貨進場。等到進場完畢,再通過光大證券發布公告承認錯誤。信息發布晚於實際交易行為,是否可認為是內幕交易? 「確實有多個操作步驟明顯違規。」多名業內律師表明。《證券法》第75條規定,「證券交易活動中,涉及公司的經營、財務或者對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尚未公開的信息,為內幕信息。」 梅鍵辯稱,當天增加70億現貨嚇懵了光大證券高層,立即做空股指期貨時最大限度減少風險,是本能反應。他不認可市場對光大證券涉嫌操縱市場的指責。 從光大證券8月15日持有的股指期貨多空倉單量分析,要說光大證券通過聯手光大期貨在股指期貨上做內幕交易,的確不太準確。根據上文提到的數據,8月15日,光大期貨再增持多倉單,而且多倉單數量多於空倉單,說明從股指走勢的判斷上,光大期貨與現貨交易部門的認知趨同,認為股指和股價會上漲。所以,正常情況下,光大期貨不可能180度掉頭看空市場,特別是在市場消息比較平淡的情況下。因此,光大期貨建倉股指空倉單,可能是為了規避短期風險。 但是,梅鍵迴避了一個問題,光大證券為什麼在獲知真相的情況下,不先行發公告告知市場,而是要先建倉對衝風險?難道光大證券自保比恢復股市交易秩序更重要?況且梅鍵作為董事會秘書在信息發布上一而再地變更口徑混淆了信息。12點左右,有媒體聯繫梅鍵詢問光大證券是否發生烏龍指事件時,梅鍵一口否定。到12點55分,梅鍵作為公司高層應該已經知道了真實信息,因為此時,光大期貨已經開始建倉空倉單了。梅鍵作為光大證券法定發布信息的渠道,為什麼不發布準確的信息? 午後,在上午股指暴漲原因漸趨明朗的情況下,特別是14點25分光大證券發布公告後,在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銀行股帶動下,股指快速回落,創業板指跌幅近3%。截至收盤,滬指報2068.45點,跌幅0.64%,成交1231億元;深成指報8168.09點,跌幅0.74%,成交1275億元。光大證券安全上岸,甚至通過建立空倉還有盈餘,留下遍地哀號的其他機構投資者和散戶。 是否違規的爭論之外,市場上揣測版本越來越多,其中一個版本是:光大證券烏龍操作的資金來自台灣,並非通過正規途徑流入內地資本市場。這個版本目前無法證實。持續發酵光大證券雖然沒有遭受到資金損失,但此事件對其造成的長期影響依然存在。 包括安信證券、宏源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研究機構認為此次事件暴露了光大證券嚴重的風控問題,對公司的信譽損失很大,業務規模擴張和效率也可能受到牽連,由此可能會影響光大證券後續的創新業務資質的獲批。 「我不能評價同行,尤其是「我不能評價同行,尤其是在他們出問題的時候。無論從哪個角度都不行。」一名資深券商研究員在採訪中直呼要避嫌。而同行們似乎也可以從光大證券烏龍事件中得到一些警示。興業證券的研究數據表明,以中國券商金融創新業務為例,共66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額中,軟體投資佔比不足20%,明顯低於全球水平的60%。「與國際水平相差甚遠。」
8月18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對光大證券交易異常的初步核查報告,明確表示光大證券內部存在「明顯缺陷」,但未發現人為操作差錯。光大證券在同一天也展開內部風險排查。
第二天,光大證券發公告稱,為保持市場穩定、保護投資者利益,將平穩處置8月16日購入的股票,以及為對衝風險購入的股指期貨合約。中國金融交易所也暫停了光大證券自營業務股指期貨交易的開倉許可權。
在他們出問題的時候。無論從哪個角度都不行。」一名資深券商研究員在採訪中直呼要避嫌。而同行們似乎也可以從光大證券烏龍事件中得到一些警示。興業證券的研究數據表明,以中國券商金融創新業務為例,共66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額中,軟體投資佔比不足20%,明顯低於全球水平的60%。「與國際水平相差甚遠。」 8月18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對光大證券交易異常的初步核查報告,明確表示光大證券內部存在「明顯缺陷」,但未發現人為操作差錯。光大證券在同一天也展開內部風險排查。 第二天,光大證券發公告稱,為保持市場穩定、保護投資者利益,將平穩處置8月16日購入的股票,以及為對衝風險購入的股指期貨合約。中國金融交易所也暫停了光大證券自營業務股指期貨交易的開倉許可權。 光大證券不減持的承諾,緩解了投資者的情緒,19日當天A股低開高走,滬深股指分別收報2085.60點和8285.72點,較前一交易日漲0.83%和1.44%。 「世界是由極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發生的(以我們現有的知識而言非常不可能發生的)事物主導的。」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名的「黑天鵝理論」不斷被用來形容光大烏龍指事件,也奇蹟般地又一次應驗了。 8月19日,光大證券金融市場總部再度爆發烏龍事件。該部交易部門以超低價賣出10年期國債,該品種國債於2012年8月23日發行,發行額為300億元,光大證券通過銀行間本幣交易系統進行現券買賣點擊成交價時,誤將「12附息國債15」債券賣價收益率報為4.20%,高於前一日中債估值約25個基點,債券面額為1000萬元,後被交易對手點擊成交。12附息國債15(120015)為2012年記賬式附息(十五期)國債,期限為10年,於2012年8月23日發行,發行額為300億元,發行價為100元,票面利率3.39%。 光大證券隨後通過官網發聲明稱,「正在與對手方溝通並協商處理。」但事實證明,這可能是光大證券的一廂情願。按照央行當前「銀行間債券交易一旦達成不可撤銷和變更」的新規,光大證券此番「低賣高買」偏離市場正常值的賣出操作,將付出11.557萬元的代價。 接二連三發生的烏龍,加上之前事件,光大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其整體形象和商譽受到影響。8月20日,光大證券開盤跌停,報10.91元,跌停板上有1億股封單。市值蒸發41.4億元。光大證券還拖累了券商板塊的集體暴跌,國海證券、方正證券、西南證券等券商股早盤一度跌幅均超5%,泰達宏利、摩根斯坦利華鑫、南方基金、申萬菱信、長信基金等基金紛紛下調光大證券的估值。更重要的是,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似乎正在打亂一個更大的部署。 2009年8月18日,光大證券A股上市,成為光大集團打造國內第一家規範化金融控股集團戰略部署的開端。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在掛牌儀式上說,光大證券要致力於打造百年老店。「百年老店」,也是空降兵唐雙寧到任光大後為光大注入的新夢想。 在擁有了銀行、證券、保險、資產管理、期貨、基金等金融業牌照後,唐雙寧的信託業務布局也將展開。在原本的預期中,2013年8月18日是光大集團成立3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光大金控集團」將正式掛牌,并力爭5年內整體上市。 事態並不總是如預期般完美。光大證券兩度烏龍事件似乎將一切打回了原點。8月18號,在光大歷史上記錄了光大證券上市、光大銀行上市的好日子,終於在2013年變成了灰色的一天。光大證券不減持的承諾,緩解了投資者的情緒,19日當天A股低開高走,滬深股指分別收報2085.60點和8285.72點,較前一交易日漲0.83%和1.44%。
「世界是由極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發生的(以我們現有的知識而言非常不可能發生的)事物主導的。」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名的「黑天鵝理論」不斷被用來形容光大烏龍指事件,也奇蹟般地又一次應驗了。
8月19日,光大證券金融市場總部再度爆發烏龍事件。該部交易部門以超低價賣出10年期國債,該品種國債於2012年8月23日發行,發行額為300億元,光大證券通過銀行間本幣交易系統進行現券買賣點擊成交價時,誤將「12附息國債15」債券賣價收益率報為4.20%,高於前一日中債估值約25個基點,債券面額為1000萬元,後被交易對手點擊成交。12附息國債15(120015)為2012年記賬式附息(十五期)國債,期限為10年,於2012年8月23日發行,發行額為300億元,發行價為100元,票面利率3.39%。
光大證券隨後通過官網發聲明稱,「正在與對手方溝通並協商處理。」但事實證明,這可能是光大證券的一廂情願。按照央行當前「銀行間債券交易一旦達成不可撤銷和變更」的新規,光大證券此番「低賣高買」偏離市場正常值的賣出操作,將付出11.557萬元的代價。
接二連三發生的烏龍,加上之前事件,光大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其整體形象和商譽受到影響。8月20日,光大證券開盤跌停,報10.91元,跌停板上有1億股封單。市值蒸發41.4億元。光大證券還拖累了券商板塊的集體暴跌,國海證券、方正證券、西南證券等券商股早盤一度跌幅均超5%,泰達宏利、摩根斯坦利華鑫、南方基金、申萬菱信、長信基金等基金紛紛下調光大證券的估值。
更重要的是,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似乎正在打亂一個更大的部署。
中國證券業歷史上最大的一樁烏龍事件,真的只是錯按鍵盤?失誤帶給光大的收益有可能超過了損失,這是否涉嫌內幕交易?多重陰影之下,光大金控的布局前景有些灰暗 本刊記者 王燕青 發自北京 2013年8月16日,成為了中國股市上最為詭異的一天。 當天上午11點05分開始,多隻銀行權重股瞬間出現巨額買單,帶動包括銀行股在內的71隻滬深300成分股瞬間觸及漲停,滬指漲超5%。其後股指出現回落,截至11點30分,滬指收盤於2149點,較開盤上漲74點。 滬指旱地拔蔥式的上漲形態嚇壞了市場參與者,各方都在打探股指上漲的原因,一時間眾說紛紜,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絕大部分人認為這是股市迎來利好的證明。然而,這一切不過是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一名交易員不小心輸錯了交易的股票數量而導致的上漲。國外投資者將此類現象統稱為「烏龍指」。 全球股市中烏龍指事件有很多,這既要怪那些粗心犯錯的交易員,也要怪那些交易員所在的公司缺乏嚴格的風控體系。 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烏龍指事件是日本的「12?8烏龍事件」。2005年12月8日上午,日本瑞穗證券公司由於一名交易員操作失誤導致了18.5億元人民幣的損失。美國華爾街一名股票交易員在賣出股票時將百萬誤打成十億,導致道瓊斯指數出現歷史上第二大單日波幅,成為全球股市近期最大的烏龍指事件。詭異事件 中國股市由於不同市場參與主體可運營的交易工具不同,存在套利空間。在證監會正式調查結案之前,投資者很難判斷光大證券的「烏龍指」是有意為之,還是失誤行為。從表面看,失誤的特徵很明顯,但順著晦暗的線索分析,又似乎難以完全肯定是一起失誤——因為失誤帶給光大的收益有可能超過了損失。 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是在撤銷金融衍生品部後成立的,主要負責公司的複雜金融產品設計、定價、銷售以及風險控股等工作。8月16日上午11點,按照內部確定的套利投資決策方案,策略投資部交易員按計劃執行操作,標的是上證50ETF基金。 眾所周知,ETF由於存在證券市場交易和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兩種並存的交易模式,也就形成兩個市場。根據交易規則,投資者如果要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必須通過證券市場購買一攬子等額股票換取基金份額,反之亦然。因此,投資者可以在ETF市場價格與基金單位凈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 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操作的上證50ETF基金就是通過證券市場購買一攬子相對應股票,然後向基金公司申購50ETF基金份額進行套利。上證50ETF基金相對應的股票價格近期處於低點,低於基金份額凈值,用等額的股票換取等額的基金份額,就可以獲得差價。 不幸的是,交易員在下單時將擬購買的30萬手股票誤打成3000萬手,放大了100倍。這樣一個錯誤性指令,竟然奇蹟般地繞過了光大證券號稱嚴格的風控系統,堂而皇之地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出交易指令,並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中心完成交割。 這筆陰差陽錯的交易,徹底攪亂當天A股市場的行情,甚至讓光大證券內部人士也摸不清頭腦。光大證券的客戶經理甚至還用簡訊通知客戶稱,這筆行情是市場有重大利好的體現,建議投資者入市。而光大證券董事會秘書梅鍵在回答媒體採訪時堅稱,光大證券不可能存在烏龍交易情況。 事發兩天後,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對此的解釋是,11點02分下單之後有150秒未得到回報反饋,就重複下單,導致大量交易訂單產生,是系統邏輯判斷錯誤所致。 與此同時,光大證券發布自查報告解釋稱,烏龍指事件是套利策略系統出現了問題。該系統包含訂單生成系統和訂單執行系統兩個部分。核查中發現,訂單執行系統針對高頻交易在市價委託時,對可用資金額度未能進行有效校驗控制,而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會導致特定情況下生成預期外的訂單。由於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導致在11時05分08秒之後的2秒內,瞬間生成26082筆預期外的市價委託訂單;由於訂單執行系統存在的缺陷,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託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套利系統有消息指出,這套套利系統的供應商是金仕達。 金仕達隨即公開聲明稱確實和光大證券有相關軟體的合作,但並不是這一套套利系統。據光大證券官網資料,光大證券使用的是國內首個Fix平台期、現套利程序化交易系統。 「這些機械的交易主體本身,既不關心公司基本面,缺少價值發現的勇氣,也不理會市場炒作的邏輯,喪失價格發現的功能。」一名長期致力於研究策略交易的市場人士認為,光大證券套利系統出現問題,恰恰表明他所不看好的套利產品終於走到了「罪與罰」的邊緣。 遠不止如此。事實上,從自查報告來看,光大證券也完全將責任歸結為交易系統。「這套系統使用了10個月,模擬了6個月,使用了4個月,都未出現問題。」光大證券董秘梅鍵稱。 更令人詫異、也有待光大證券解釋的是,按照證券公司內部風控體系,不同賬戶都會設定資金管理許可權,而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作為一個部門為完成這筆烏龍交易就動用了70億資金,這種資金管理許可權在券商中是很少見的。券商內部無論是交易員,還是分管自營、資管的副總裁、總裁,在做交易、調用資金時,都會受到包括專業的投資委員會、風控委員會、法律合規部門在內的嚴格風控體系的約束。如果要申請擴大管理許可權,必須獲得風險控制委員會、法律合規部門的聯合同意。 光大證券從1998年年初就開始提出建設包括監控系統在內的總公司級證券管理信息系統。深圳軒冕科技和北京SICOM公司共同為其提供了解決方案。其中,深圳軒冕科技開發的「極目」品牌在證券業頗具盛名,光大證券是其穩2009年8月18日,光大證券A股上市,成為光大集團打造國內第一家規範化金融控股集團戰略部署的開端。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在掛牌儀式上說,光大證券要致力於打造百年老店。「百年老店」,也是空降兵唐雙寧到任光大後為光大注入的新夢想。
在擁有了銀行、證券、保險、資產管理、期貨、基金等金融業牌照後,唐雙寧的信託業務布局也將展開。在原本的預期中,2013年8月18日是光大集團成立3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光大金控集團」將正式掛牌,并力爭5年內整體上市。
事態並不總是如預期般完美。光大證券兩度烏龍事件似乎將一切打回了原點。8月18號,在光大歷史上記錄了光大證券上市、光大銀行上市的好日子,終於在2013年變成了灰色的一天。 中國證券業歷史上最大的一樁烏龍事件,真的只是錯按鍵盤?失誤帶給光大的收益有可能超過了損失,這是否涉嫌內幕交易?多重陰影之下,光大金控的布局前景有些灰暗 本刊記者 王燕青 發自北京 2013年8月16日,成為了中國股市上最為詭異的一天。 當天上午11點05分開始,多隻銀行權重股瞬間出現巨額買單,帶動包括銀行股在內的71隻滬深300成分股瞬間觸及漲停,滬指漲超5%。其後股指出現回落,截至11點30分,滬指收盤於2149點,較開盤上漲74點。 滬指旱地拔蔥式的上漲形態嚇壞了市場參與者,各方都在打探股指上漲的原因,一時間眾說紛紜,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絕大部分人認為這是股市迎來利好的證明。然而,這一切不過是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一名交易員不小心輸錯了交易的股票數量而導致的上漲。國外投資者將此類現象統稱為「烏龍指」。 全球股市中烏龍指事件有很多,這既要怪那些粗心犯錯的交易員,也要怪那些交易員所在的公司缺乏嚴格的風控體系。 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烏龍指事件是日本的「12?8烏龍事件」。2005年12月8日上午,日本瑞穗證券公司由於一名交易員操作失誤導致了18.5億元人民幣的損失。美國華爾街一名股票交易員在賣出股票時將百萬誤打成十億,導致道瓊斯指數出現歷史上第二大單日波幅,成為全球股市近期最大的烏龍指事件。詭異事件 中國股市由於不同市場參與主體可運營的交易工具不同,存在套利空間。在證監會正式調查結案之前,投資者很難判斷光大證券的「烏龍指」是有意為之,還是失誤行為。從表面看,失誤的特徵很明顯,但順著晦暗的線索分析,又似乎難以完全肯定是一起失誤——因為失誤帶給光大的收益有可能超過了損失。 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是在撤銷金融衍生品部後成立的,主要負責公司的複雜金融產品設計、定價、銷售以及風險控股等工作。8月16日上午11點,按照內部確定的套利投資決策方案,策略投資部交易員按計劃執行操作,標的是上證50ETF基金。 眾所周知,ETF由於存在證券市場交易和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兩種並存的交易模式,也就形成兩個市場。根據交易規則,投資者如果要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必須通過證券市場購買一攬子等額股票換取基金份額,反之亦然。因此,投資者可以在ETF市場價格與基金單位凈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 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操作的上證50ETF基金就是通過證券市場購買一攬子相對應股票,然後向基金公司申購50ETF基金份額進行套利。上證50ETF基金相對應的股票價格近期處於低點,低於基金份額凈值,用等額的股票換取等額的基金份額,就可以獲得差價。 不幸的是,交易員在下單時將擬購買的30萬手股票誤打成3000萬手,放大了100倍。這樣一個錯誤性指令,竟然奇蹟般地繞過了光大證券號稱嚴格的風控系統,堂而皇之地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出交易指令,並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中心完成交割。 這筆陰差陽錯的交易,徹底攪亂當天A股市場的行情,甚至讓光大證券內部人士也摸不清頭腦。光大證券的客戶經理甚至還用簡訊通知客戶稱,這筆行情是市場有重大利好的體現,建議投資者入市。而光大證券董事會秘書梅鍵在回答媒體採訪時堅稱,光大證券不可能存在烏龍交易情況。 事發兩天後,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對此的解釋是,11點02分下單之後有150秒未得到回報反饋,就重複下單,導致大量交易訂單產生,是系統邏輯判斷錯誤所致。 與此同時,光大證券發布自查報告解釋稱,烏龍指事件是套利策略系統出現了問題。該系統包含訂單生成系統和訂單執行系統兩個部分。核查中發現,訂單執行系統針對高頻交易在市價委託時,對可用資金額度未能進行有效校驗控制,而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會導致特定情況下生成預期外的訂單。由於訂單生成系統存在的缺陷,導致在11時05分08秒之後的2秒內,瞬間生成26082筆預期外的市價委託訂單;由於訂單執行系統存在的缺陷,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託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套利系統有消息指出,這套套利系統的供應商是金仕達。 金仕達隨即公開聲明稱確實和光大證券有相關軟體的合作,但並不是這一套套利系統。據光大證券官網資料,光大證券使用的是國內首個Fix平台期、現套利程序化交易系統。 「這些機械的交易主體本身,既不關心公司基本面,缺少價值發現的勇氣,也不理會市場炒作的邏輯,喪失價格發現的功能。」一名長期致力於研究策略交易的市場人士認為,光大證券套利系統出現問題,恰恰表明他所不看好的套利產品終於走到了「罪與罰」的邊緣。 遠不止如此。事實上,從自查報告來看,光大證券也完全將責任歸結為交易系統。「這套系統使用了10個月,模擬了6個月,使用了4個月,都未出現問題。」光大證券董秘梅鍵稱。 更令人詫異、也有待光大證券解釋的是,按照證券公司內部風控體系,不同賬戶都會設定資金管理許可權,而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作為一個部門為完成這筆烏龍交易就動用了70億資金,這種資金管理許可權在券商中是很少見的。券商內部無論是交易員,還是分管自營、資管的副總裁、總裁,在做交易、調用資金時,都會受到包括專業的投資委員會、風控委員會、法律合規部門在內的嚴格風控體系的約束。如果要申請擴大管理許可權,必須獲得風險控制委員會、法律合規部門的聯合同意。 光大證券從1998年年初就開始提出建設包括監控系統在內的總公司級證券管理信息系統。深圳軒冕科技和北京SICOM公司共同為其提供了解決方案。其中,深圳軒冕科技開發的「極目」品牌在證券業頗具盛名,光大證券是其穩
推薦閱讀: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解讀打新神器——廣發證券」融易通 」 - 希財網
※看好人工智慧,找到投資機會!(附股票池)
※光大證券234億資金為何失控
※證券法修改擬於12月份初審 肖鋼曾提出修法三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