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孩子為全部希望的單親家庭教育

以孩子為全部希望的單親家庭教育

小奇自從父母離婚後,情緒明顯低落,幹什麼都提不起勁,平時同學們總是羨慕他有個天天接送的爸爸,一打開書包總是有媽媽天天為他削好的水果。可突然,爸爸媽媽就這麼分開了。雖然都還像以前那樣關心他,可畢竟回家少了一個人。爸爸的離開讓小奇有些承受不了。在校原本優秀的成績突然下降,一下子變得茫然了。媽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奇身上,一看下降的成績火冒三丈,拿起瓶子就沖小奇扔去,小奇的眼眶立刻磕青了,從那以後,很少見到快樂的小奇了。

很多單親家長把生活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孩子作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託,為了讓孩子出人頭地,家長全力付出,不惜一切。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會永遠直線上升,一旦孩子成績下降,家長就會覺得這是對他致命的打擊。案例中小奇的媽媽沒有從離婚的記憶里走出來。她要從孩子這裡得到成功。一旦孩子不成功,心理就失衡,控制不住自己情緒,拿孩子發泄。

方法1:學習上找到合理的期望值

當家長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孩子成才這一條路上時,您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能力如何?他能否擔得起這份厚望?擔不起的結果又會是什麼?往往在過度的壓力下,很多孩子會走向了反面,來個不思進取,乃至「破罐子破摔」。另一些孩子也許能堅持發奮,不讓父母失望,但是長期超負荷地運轉,其潛在的心理損傷亦不容忽視。一旦某一天超出了承受極限,便有可能走向崩潰,結果反而更糟。當孩子有一天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目標的時候,更不會按照家長的期望前進,那時也會造成家長和孩子的痛苦。所以,我們建議,您對孩子的期望要因人而異,根據孩子的能力和喜好制定符合孩子需要的奮鬥目標,然後,家長盡自己所能幫助孩子成功。

方法2:生活上找到合理的期望值

單身母親往往將兒子視為自己生活的唯一寄託,把全部的愛和感情都傾注到孩子身上。例如:期望孩子一直與自己同床而眠,化解自己心裡的孤寂;對兒子過多的關心和愛撫,期望孩子永遠感受和記住自己的愛等等,結果孩子產生「戀母情結」,習慣於依賴母親,不願意獨立,更有甚者會產生變態心理和行為。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兒子最好在七歲以後就和父母分室休息,如果家庭條件不許可,至少也應分床。在國外,孩子一生下來就和父母分床。中國家庭因條件和傳統等原因,沒給孩子創造獨自生活的環境。而單身母親由於對孩子過分的愛,也不了解這樣做給孩子帶來的惡果,造成兒子在心理上永遠不能「斷奶」。

方法3:與另一方家長分工合作

有些單親的家長因婚變而受到創傷,把感情寄託放在孩子身上,動不動就對孩子說:「我這一輩子就指望你了,我什麼都沒有了……我不再婚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爭氣,才能對得起我……」孩子會覺得如果自己學習得不好,是大大有愧於照顧他的父母。這些過多不合理的壓力,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家長要學會和另一方家長分享教育孩子的權利,孩子因離婚而學習下降,主要是因為熟悉的生活發生改變。一方期望值過高,給予孩子過高壓力;或者一方漫不經心,失去了為人父母應盡的責任。孩子心裡不適應導致的結果。如果父母分工明確。一方督促孩子完成每日的功課,一方每周和老師聯繫一次(這點非常重要),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雖然不住在一起,對我學習上的關心與愛從未改變。孩子心理上滿足。學習自然會上去。

◆注意事項:

¤單親家長要注重對孩子的承諾,不要輕易食言,這是孩子最在意的。家長要注意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重視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給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強、自愛、自勵,鼓勵孩子積极參加集體活動,儘可能地參與社會活動,不要逃避社會,要主動與人交往,培養健康、開朗樂觀的性格。家長也不要拿自己的身體,健康和性命做命運的賭注,那是最愚蠢的行為,把孩子交給對方,給自己時間放鬆。

推薦閱讀:

揭蔣尊玉親家貪腐內幕:牌桌上法官排隊行賄(圖)
連夜送親家
我們是偽單親家庭
淺議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存在的誤區
四代六親之親家上輩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孩子 | 家庭 | 單親家庭 | 希望 | 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