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中國人能繼續推動馬思克主義發展?
01馬克思主義為何在西方停滯?
西方文明的困境
哲學的核心目標是「超越」,超越現實,超越自身所處的時代,從而構築一個全新的社會。在這樣一個超越的過程當中,核心的問題就是「如何抵達目標」,這是西方哲學的一大弱點。
西方哲學超越的方案是用理論超越現實,所以理論永遠是高於實踐的;但問題在於,如果目標遙不可及,理論、甚至連想像力都無法觸及的時候,目標就變得不可接受;如果目標不可接受,沒有可以通達的理論路徑,西方哲學家就會自然而然的擱置這個目標,無論實現這一目標有多麼緊迫,他們都會對它視而不見。
西方哲學在這個弱點上,吃了很大的苦頭。伯羅奔尼撒戰爭之後,希臘的各個主要思想家都認識到了文明自身的內耗最終會導致嚴重問題。如何超越無休止的戰爭,建構一個新的社會,成為了哲學探討的關鍵性問題。
起初,希臘哲學家做了一系列的嘗試,比如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但隨後,學者們很快發現,這個問題超出了理論探討的邊界,他們不能想像一個有著諸多城邦的文明,如何在其內實現持久的和平,所以很快放棄了這一關鍵性主題。
某種意義上,正是希臘的思想家放棄了歷史所賦予他們的義務,坐視文明的內耗,錯失解決問題的時機,才導致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的帝國旋起旋滅,軍事技術擴散,周邊蠻族崛起,希臘才最終淪落為羅馬的奴隸。
馬恩思想的演變
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共產主義理想是一個理論無法觸及的目標。在當時,在市場資源稀缺的語言體系下,「物質極大豐富,人人按需分配」,是一個完全無法想像的目標,西方思想家自然而然的將之拋諸腦後。
如果僅論哲學,馬克思生前並未出版過成體系的哲學論述;如果僅論政治經濟學,馬克思死後的經濟發展在諸多維度上超出了他的理論框架;如果僅論科學社會主義,後世社會主義革命和解放運動實踐,與馬克思的具體設想有了很大的區別。
但是,馬克思將三者統一為一個完整的邏輯體系,這一點是前無古人的,致使三者統一的正是共產主義理想。
是共產主義理想,這一致力於讓全人類免於壓迫和匱乏,讓每個人自由解放的偉大科學體系,使馬克思在諸多偉大的思想家當中,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成為「千年第一思想家」。
但共產主義理想早已超出了西方思想的邊界,西方哲學思維不僅無力推動馬克思主義進一步發展,而且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進行了解構。
馬恩逝世之後,很多第二國際內部一些學者,並未真正認真看待共產主義理想在馬克思主義當中的地位,將馬克思主義單純理論化。他們認為:
既然不知道如何實現社會主義,既然共產主義實現的路徑在理論上尚未澄清,那麼不如坐等生產力發展,讓社會自發的進入到共產主義。
這也就是說,產生「經濟決定論」的思想動機根源其實內在於西方哲學思維方式的內部,這樣的觀點,看似頗為「科學」,實則放棄了人在歷史當中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放棄了人在當下現實社會中求得解放的可能。
西馬體系的矛盾
為了解決問題,列寧和盧卡奇開闢了實踐和理論兩條不同的道路。
在革命方面,列寧看到了這一問題,將現實革命的實踐放在了固有的理論之前,實事求是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在思想方面,盧卡奇及後世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也看到了這一問題,但是他卻因循西方哲學思維傳統,將哲學理論放在了革命實踐之前,最終導致了今天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經院哲學化。
盧卡奇看到了經濟決定論對馬克思思想中人類解放旨趣的背棄,所以強調用人的解放壓倒一切,尤其是壓倒夥同資產階級壓迫人的科學。盧卡奇抓住了啟蒙精神的兩端:人文主義(解放)和理想主義(科學);但揭露兩者在啟蒙思想之中內在矛盾的同時,盧卡奇的嘗試卻解構了共產主義理想。
共產主義理想要求人的解放通過生產力的進步來完成,在其中,科學是關鍵性的力量。將兩者對立起來,意味著人的解放路徑和現實的社會發展方向相對立,意味著以勞動生產為主要線索的歷史唯物主義和以人類解放為旨趣的共產主義理想的對立,人若想謀得解放就必須走向社會發展的反方向,這實際上意味著在西方馬克思主義者那裡馬克思的整個體系形成了一個悖論。
所以,縱觀西方馬克思主義發展歷程,就會發現,越是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就越遠離革命,遠離現實,遠離馬克思,就越走進內心,走進自我,走進文化的象牙塔。
進入到思想史的論域中進一步說,以共產主義為最終實現目標的馬克思主義,實際上包含了一個自啟蒙伊始,就存在於當代思想最深處的內在矛盾:人的解放和科學的進步——
人的解放意味著否定一切秩序;
科學的進步意味著自然和社會內在的秩序被顯露出來並加以利用;
但馬克思卻指出,只有通過生產力的、科學的進步,人才能得以解放;那麼,科學自然而然的站在了人的自由的對立面。
兩者在理論邏輯上的形成了一個兩難,一個死結,西方思想在此寸步難行。
但不要忘了,哲學的目的就是從根本上超越這些兩難,從而建構一個全新的社會。實現共產主義,實現偉大的理想,不僅需要理論明燈的指引,同時也必須在理論之光尚未照耀到的全新歷史領域中,反覆的摸索前行。
而這種摸索前行,恰恰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式哲學思維方式。
02馬克思主義怎樣在中國融合發展?東方文明的答案
世界早期文明中,僅有兩個能夠獨立的脫離了混沌蒙昧,自發的走向理性文明,自覺的建構自己的哲學:西方的文明燈塔希臘和東方的文明燈塔中國。
中國哲學與希臘哲學有著完全不同的思維氣質,關鍵一點在於,中國哲學強調在既定倫理目標的前提下,理論和實踐相互推進,而非理論在先;甚至在無法依靠理論從之時,率先推進實踐,以期形成一個實踐和理論相互進步的模式。
先秦時代,中國與希臘面臨著相似的局面,文明內部嚴重的內耗;在同樣沒有任何理論進路的情況下,先秦思想界提出了眾多解決方案,雖然這些解決方案大多缺乏系統性和嚴密論證;但在倫理取向上卻是相似的——
以普通百姓的利益為核心,以文明內部的和平為主要訴求。
各個思想家以實踐為先,以既定倫理目標為導向,身體力行積極實踐,在秦漢時期最終形成了大一統思想,解決了這個問題,構建了真正意義上的持久穩定,從而使中華文明綿延至今。
東西思想的相遇
如果將哲學思維和社會發展兩者的關係,看作是某人走向某地的話,在西方哲學思維指導下,人們會先用望遠鏡指南針等工具認真的尋找,之後嘗試測繪,畫出嚴格的地圖,沒有地圖就不會走。但是在有中國哲學思維之下,人們會首先確定大致的方向,如果沒有地圖,就規劃幾個可能的路線,然後開始逐一嘗試,遇到困難甚至會摸著石頭過河。
今天的馬克思主義恰恰需要的就是這樣一種哲學態度,一種中國式的哲學態度,一種在既定倫理目標下,實踐先在的態度和思維。雖然我們不是很確定如何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但是必須先行動起來,開始嘗試去實現它。
今天只有中國人依然實踐馬克思主義,並非偶然。尤其是當馬克思主義遠隔萬里,嫁接到異質且成熟文明母體上,卻能結出豐碩的果實時,任何形式的偶然,都只代表了理論解釋上的無能。
當然,首要的原因在於中國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兩者在哲學氣質上是契合的,
1,兩者都有著優先於整個思想體系的道德倫理取向,都有著強烈的人民本位思想和救世情懷,要求在否定舊世界的同時,建構新世界。
2,兩者在自然觀上,都是存在著某種意義上的自然主義和理性主義,用自然原因或自然原理來解釋現象。
3,在社會歷史觀上,都傾向於通過歷史來總結經驗教訓,從而照亮未來的路。
中國革命的探索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歷史實踐,才是真正意義上推動馬克思主義向前發展。關於這一問題相關論述頗豐,在此僅擇要而言:
在中國共產黨之前,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義,實際上就有了明確的倫理取向,「民族」規定了政治服務的對象,「民權」規定了政治運行的規則,「民生」則規定了政治的目的。
在毛澤東思想當中,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三個基本方面,即創立了一條思想路線(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探索了三條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式獨特的革命道路;中國式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形成了三套理論(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中國式社會主義改造理論;中國式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理論)。
在這其中,三條道路和三套理論,實際上是在實事求是的方法論前提下,服務「為人民服務」的倫理目的。
在推進馬克思主義發展的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的實踐中逆轉了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將西方式的哲學思維轉化到中國式的思維方式,在整個共產主義運動中是極其關鍵的。
它不僅僅補足了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中實踐智慧和實踐方案的缺環,基於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解放的具體行動方案,更重要的是,在上世紀末社會主義運動遭受挫折的情況下,為堅持和推動共產主義信仰提供了一個行動方案和理論框架。
在鄧小平理論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摸著石頭過河」和「不管白貓黑貓,抓得住老鼠就是好貓」三個著名論斷。這三個論斷,依然是實事求是和為人民服務精神的延續,依然是中國哲學思維方式的延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事求是的延續,但提出這一論斷的現實環境,卻與毛澤東思想形成所處的時代不同。
在毛澤東時代,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始終有蘇聯這個模仿和學習的對象,「是」實際上是先在的,問題在於是否能夠將是和實事結合起來;
而在鄧小平理論所處的時代,實踐已經證明了無論是學習蘇聯還是反對蘇聯,實際上都難逃窠臼;唯一的辦法只有解放思想,在實踐中大膽靠摸索,找出出路,所以必須「摸著石頭過河」,以實踐促進經驗,以經驗形成理論,以理論凝結成思想,進而接受實踐的考驗。
但是這種摸索不是任意的,是有預定倫理目的,就是要抓的到「老鼠」,實際上就是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今天,中國想在理論和實踐上繼續有所突破,需要的是理論界的能力,需要的是實踐的勇氣。讀者可以思考一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和「始終」應該是什麼,兩者的關係應該是什麼?
03在哪些方面推進共產主義的實現?共產主義的特徵
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來社會時,總是只限於指出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原則和基本特徵,而把具體情形留給後來的實踐去回答。針對有人提出的在革命成功後應採取什麼措施的問題,馬克思尖銳地指出,問題「提得不正確」。
「現在提出這個問題是不著邊際的,因而這實際上是一個幻想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唯一的答覆應當是對問題本身的批判。」
因為「在將來某個特定的時刻應該做些什麼,應該馬上做些什麼,這當然完全取決於人們將不得不在其中活動的那個既定的歷史環境。」
所以,馬克思在揭示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指明社會發展的方向,在剖析資本主義舊世界的過程中闡發未來新世界的特點,立足於揭示未來社會的一般特徵,而不作詳盡的細節描繪。
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應該存在著三大特徵:
1,生產力方面,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消費資料按需分配;
2,社會關係方面,社會關係高度和諧,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
3,人的解放方面, 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
在一個多世紀後的今天,在中國當下的歷史環境當中,雖然依然不具備描繪「具體情形」的條件,但可以指出的是,中國的在過去幾十年當中的歷史實踐和積累的哲學智慧,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勾畫共產主義基本特徵的藍圖,及其實現的可能性進路。下面簡單的從幾方面來概述下。
人工智慧的時代
隨著科技的發展,尤其是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人工智慧技術將成為一種劃時代的生產工具,將取代機器大工業。
與以往任何科技創新不同,人工智慧是一種否定分工的工具。人工智慧技術通過否定分工,從而否定資本主義。(對於從歷史唯物主義和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人工智慧在人類勞動生產領域的地位這一問題,我將專門撰文做詳細的分析,此處僅將結論呈現出來,敬請關注。)
市場的基礎是分工,機器大工業促進了分工的細緻化,任何一個技術創新,都必須產生新的分工更多的分工來生產新的機器和原料,所以無論機器如何吃人,分工的複雜化程度呈指數增長,須知滿足當前技術所需分工的人口,在過去的100年當中也呈指數增長的態勢,從千萬級上漲到億級,甚至十億級,分工的增長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邏輯基礎。
人工智慧將消滅社會上絕大多數的已有分工。以往的技術多替代體力勞動,但人工智慧技術卻能打破了腦體分工,且將普遍替代了人類依靠經驗進行的勞動,服務業,甚至醫生、教師、交易員和教師等職業都有可能在不同層次上被人工智慧替代。在絕大多數分工將被人工智慧取代之時,僅有少數創造性勞動分工可以倖免。
於此同時,人工智慧和機械手的廣泛應用將徹底扭轉人類勞動分工複雜化的進程。能夠模仿人手的機械手,具備了代替了人手「元工具」的屬性,絕大多數重複性的勞動將被機械手替代,且最為關鍵的是機械手可以自己生產機械手,可以自我複製,而不用增加新的人類分工。
分工的減少必然導致海量勞動者失業,資本的積累循環將被徹底打破,屆時一個新的社會呼之欲出。
一方面,實現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實用化,並非一朝一夕,有賴於長時間海量的投入,在未來科技創新中,中國所擁有的不僅僅是世界工廠的生產優勢;關鍵的優勢在於,如何協調有計劃的科學研究和自由的市場兩者之間的邏輯,實際上是每一個大國政府經濟和科技政策中所要面臨的關鍵性問題,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國在過去四十年改革開放當中積累的「硬核」。
另一方面,資本主義不可能解決大量人口失業的問題,在當下歐洲福利社會的崩潰,成為了最好的反面教材;社會對勞動需求量的減少,不意味著勞動在建構完整人格意義上的降低,如何利用好新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大量閑暇,從而賦予生命充實的意義,社會主義道德觀和中國傳統思維都有著大量的思想資源。
人類社會的融合
階級、國家、戰爭的消亡,三大差別的消失,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是馬克思對於共產主義的社會關係方面特徵的描述。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取消階級需要勞動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根本性轉化,所以,在此僅以國家消亡問題而論。
中國傳統思維在這一方面都有著諸多思想資源,與古希臘的城邦林立,歐洲各個民族國家征伐不休不同,中國思想在停止文明內耗,形成大一統政權上,有著長久而深入的思考。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交通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進步,技術生產分工的內在要求,全球化等原因,世界進入到一個統一的進程當中。但是西方主流政治話語,尚且停留在18世紀資本主義形成初期構造的民族國家觀,如何讓國家超越民族,進一步發展,甚至如康德和馬克思設想的那樣,達到人類永久的和平,需要完全不同於西方的政治哲學思維。
在當代,巨大的國家優勢是明顯的,更多的人口意味著能夠在一個政府之下,承擔更為複雜的分工,所以如何突破民族國家,建立全新的社會政治管理體系,成為了20世紀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主題。
西方世界基於歐美蘇三個方案,都在實踐嘗試突破單一民族國家體制,但是無論是蘇聯的解體,美國尖銳的族裔問題,還是歐盟今天嚴重的內耗,都說明了西方政治哲學思維在這一方面的無能。從希臘時代開始,西方的政治哲學始終沒有形成一個超越不同政治體制,達成大一統的方案。
我國不僅有著漫長的多民族融合和和諧共處的歷史,對這一問題形成了一整套政治實踐智慧,大一統和維護民族團結,幾乎成為文化內在的基因。現代中國,在其誕生的第一天,就不是一個西方意義上的民族國家,而是一個超民族的國家。
總的來說在克服民族國家概念,將整個國家融合為一體這一問題上,中國今天的實踐,在人類史當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今天「一國兩制」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教訓,都成為了未來超越民族和取消國家,實現人類永久和平重要的實踐基礎和思想來源。
虛無主義的終結
在中國和西方語境下的解放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西方哲學語境下,自由解放的概念,至少有幾方面值得中國讀者注意。
第一,人人都可以得到自由解放。基督教傳統要求人人都得到拯救,那麼在啟蒙運動的語境中,西方哲學實際上默認了人人都應享有自由;我個人觀點,並不是人人都有思想的能力,有主動的欲求,讓自己得以解放。在現實中絕大多數人都陷入到思想的牢籠當中,甚至拒絕解放,視解放者為敵人。對於這個現象,尼采和西方馬克思主義實際上都做了充分的描述。
第二,自由解放概念存在著一種內在的任意性。解放意味著自由,人文主義意義下的自由和解放,是對神權和禁欲主義的全面反抗,那麼很正常的走到其反面,反神權變成了反秩序,反禁慾變成縱慾。
人文主義意圖以反抗精神樹立人的價值,但是這些價值每每又因其內在的秩序性被重新打到,人文主義的自由觀是建立在批判的基礎之上的,但是批判卻是任意的,沒有任何根基的;反過來說也一樣,任何根基都必須被批判。
最終,人文主義變成了「最高價值的自我貶黜」,變成了虛無主義。
縱觀現代哲學,幾乎所有的西方思想家都將虛無主義視為現代文明的死敵,視之為當代社會的癌症,但卻無能為力。原因在於,人文主義作為當代西方思維構建的基礎之一,同樣是一種西方哲學思維,同樣也是要求理論在先,規範在先,但是它的目的又是反規範的,所以形成了一種內在的矛盾。
第三,主要強調自由解放是一種狀態,而不強調其中的實踐過程。這是西方哲學重理論,輕實踐的典型癥狀。每一個哲學家都在講自由,但是除了馬克思之外,沒有一個哲學家真正意義上描述了,在現實生活當中人應該通過何種實踐,在歷史當中實現自由解放。
人的自由的路徑
與西方不同,中國哲學為人的解放和自由提供了另外一些思想。
第一,人的解放是有條件的。與西方思想假設在自由解放問題是人人平等不同,中國哲學始終執拗的將人分為了君子和小人;認為一部分人因其人生態度不同,具備了解放自我的初始條件,君子必須通過自身的實踐來解放自我,才能改變周圍的環境。
我認為這樣的觀點是非常有價值的,實際上後世的歷史實踐的過程當中,就可以看到,社會主義革命必須依賴共產黨先鋒隊的作用,來帶領人民群眾解放,而人民群眾是不可能通過自發的行為來謀得自身解放的;在哲學上,尼采也對人群中強者和弱者的道德和歷史態度做出了區分,海德格爾對一系列問題的討論,實際上也是基於對這個問題的考慮。
第二,自由解放是非任意的。在中國哲學看來,人的解放是面向現實和歷史的,人只有積極的投身於歷史實踐當中,磨礪自身,才能真正意義上某得自身的解放。人的自由解放是內在與歷史的,如果歷史有內在規律和的道德歸宿,那麼人的解放必然受其規制。
第三,自由解放是有路徑的。黑格爾將中國哲學視為並不高明的為人處世格言集,這是他不懂的中國哲學內在的思維。從先秦開始,關於一個君子如何在歷史當中通過實踐謀得自由解放,就是中國思想家們討論的主題。中國傳統哲學提出了一系列在理論不清晰的情況下如何實踐的方案,絕大多數雖然是前現代思想,但不失為今日解決現代諸多問題的關鍵性思想資源。
最後做個簡單的收尾,在今天,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沒有成為一個躺在書中的歷史名詞,之所以依然蘊含著勃勃生機,關鍵在於中國人始終在以中國的方式推動著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文中談到的很多問題在學術界已有不少研究和論述。篇幅有限這裡只能概述。中國未來如何繼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個問題是非常宏大的,以後會繼續與大家探討。
部分推薦書單: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馬克思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
《歷史與階級意識》
毛選、鄧選第三卷
《中國哲學史》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克服形而上學》
……
作者簡介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