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中國一鄰國,臣服中國500多年,後被日本吞併
一般認為,中國和琉球的開端是朱元璋新建明朝的時候。整個琉球並面積與福建省相差不多。那時候的琉球是個有三個國家的島國,它們以地理位置的分布,被稱為南山國、中山國、北山國。
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後,覺得有必要通告四周的國家。當他的使臣來到琉球時,三位國王雖然不知道他們說的明朝到底在哪裡,但從他們到來的航船可以看出,那一定是一個比他們強大的國家。
可為了避免被白白忽悠,還是決定先派遣使者走一趟比較靠譜。中山國的使臣從中國回來後,連聲誇讚。其他三個國家、一些附近海島的酋長,也都陸續派遣了使臣,表示願意稱臣納貢。
琉球就和明朝簽訂了宗藩的合同。這種關係意味著這三個國家有義務像明朝上貢,他們換了新皇帝的事情,也要讓明朝知道。明朝也有責任幫助他們維持統治,比如內亂、被人入侵。
很明顯,明朝違約了。當琉球島內出現一個叫巴志的人,他從中山國起兵,推平了其他三個國家,統一了琉球。明朝表示了支持,還為巴志賜姓「尚」,封他為琉球國王。
當時的明朝皇帝是朱瞻基,明史上難得的好皇帝。他擊敗了蒙古軍隊的入侵,把在遠征安南的軍隊撤回。
但他不會願意跨過大海,為幾個已經消失掉的小兄弟耗費國家實力。而且尚巴志也很夠意思,表示願意繼續簽訂合同。
不過統一也有好處。琉球開始有能力和中國開始貿易,也包括日本。
朱瞻基
當時的日本還在戰國時代,幾百個人砍來砍去,天皇都被砍沒了,最強大的只有德川幕府。
但在日本看來,他們的野心不止是琉球島,還包括背後的中國。除了一些底層武士、浪人在中國沿海以倭寇的形式為害。萬曆二十年時,日本的豐臣秀吉就曾經希望通過佔領朝鮮,完成第一步的跳板。但被明朝的將軍李如松,麻貴擊敗。
當時距離琉球島最近的日本藩屬地叫薩摩藩。這塊地方的人才不少,比如後來的東鄉平八郎,就是來自薩摩藩。
十七年後,薩摩藩通過出兵佔領,用武力逼迫琉球割讓出自己的土地,讓琉球成為薩摩藩的藩屬國。這樣琉球就更加只能在夾縫裡生存了。
這次不是明朝不幫忙,而是他們自己也很疲憊了。在萬曆當皇帝的四十八年時間裡,總共發動了五場對外的戰爭,贏了前三場,但後面兩場都失敗了。
每打一次仗都需要耗費大量的錢財,消耗國家大量的元氣。但他們會出兵幫助朝鮮,而不幫助琉球島。理由很簡單,琉球如果是關乎錢財,那朝鮮就是跟身家性命掛鉤。
這對後來的清朝來說,也是一個道理。明朝倒閉後,琉球也是照常與清朝簽下宗藩國的契約。
很多鍵盤俠喜歡無底線抹黑,他們用雙手表達著他們的正義,用噴去讓暴力升華為無形之中。如果只靠嘴的話,一統中國的就應該是蘇秦、張儀,而不是秦始皇了。
其實清朝對於明朝還是一種繼承的關係,就像朱元璋也會承認元朝的正統地位一樣。無關友誼的深厚,只是因為利益。這樣不但可以繼承到前朝擴張後的土地,也包括前朝無形中的影響力。
後來,即使中國遭遇了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琉球依舊承認中國宗主國的身份。
火燒圓明園
但清朝到了後期,也是難以顧及。 由衰落到收縮,再到崩潰,幾乎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
而日本經過了明治維新後,國家實力更是猛增。
1875年,這一年4歲的光緒皇帝登基,清朝由慈禧和慈安兩位皇太后垂簾聽政。但日本依舊沒有忘記中國,與明朝時候一樣。不過這次轉換了順序,他們首先從琉球下嘴。
5月份時,日本派出軍隊強迫國王停止對中國的進貢。
6月,又讓琉球廢除中國的年號。
戊辰之役後,明治天皇親自掌權
明治天皇
明治維新後,日本街道的變化
在試探清朝並未做出什麼劇烈反應時,8月份出兵朝鮮,清朝被迫做出反應,跟日本簽下條約。但雙方之間都維持了十幾年很微妙的平衡。
可琉球就沒那麼幸運了,它在四年後被日本徹底吞併,實質上已經被亡國了。
清朝的滿朝文武大多數的眼裡都沒有日本,而日本卻是處處針對中國而來,等到真正的戰爭一打響,結果就很明顯了。
在清朝出兵朝鮮時,雙方還能勉強維持平衡,之後延續到甲午海戰。
歡迎關注 訂閱號:腦洞外星人
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推薦閱讀:
※大阪散步指南(三):關西「第四都」高槻
※淺談日本「八大怪」2
※【包含日本獨有功能】不運動的人買Apple Watch可以做什麼?
※日本有什麼不為一般公眾所知的科技?
※日本民宿的市場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