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百年滄桑南京路

摘自:《上海的馬路》南京路篇

有著150多年歷史的南京路被稱為「中華第一街」,是中外遊客來上海的必游之地。它的以往也充滿著令人震撼的傳奇色彩。

百年滄桑南京路

南京路的前身叫「派克弄(Park Lane)」,那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路名,是這條路可通往一處能跑馬、休閑的Park的緣故。1850年,居住在英租界的外國人組織跑馬總會,在五聖廟(今南京東路河南路口)一帶購農田80餘畝,建成一座花園,沿花園闢築了專用的跑馬場,而從外灘至界路(今河南路)就有了一條跑馬的通道,被洋人稱作「派克弄」,老上海人稱它為「花園弄」,又稱「派克(Park)弄」。1864年,管理上海租界行政事務的工部局覺得有必要規範上海路名,決定將租界內東西向的道路以中國城市命名,南北向的以省份命名,東西走向的派克弄便命名為南京路。當時的南京路是指從外灘到泥城橋(今西藏路)這一段。而修築於1862年的南京西路原先叫靜安寺路,因其可通往靜安寺而得名,因它不屬租界,故規範路名時未更名。1908年3月南京路通有軌電車時,路面鋪成了鐵藜木,老百姓都叫它紅木馬路。當時曾有「北京的蓬塵倫敦的霧,南京路上的紅木馬路」順口溜。1945年抗戰勝利,租界廢除後,當時的市政府統一將南京路更名為南京東路,靜安寺路更名為南京西路,統稱南京路,全長約5公里。1953年南京東路拆除鐵藜木路面,改鋪混凝土路面。

本公眾號另一篇文章:1901年南京路視頻片段

這條僅十幾米寬的南京路俗稱大馬路,是因為當年許多代表近代物質文明的聲、光、化、電都源於南京路。南京路上出現了第一批煤氣用燈(俗稱地火),第一批自來水用戶,第一盞路燈,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第一幢摩天樓,第一家公共菜市場,第一項道路排水系統等等。特別是到了20世紀30年代以後,整條南京路逐漸形成了聲明遠播的十里洋場商業街。而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和北海路,依次被稱為二、三、四、五、六馬路。

如今的南京路東起外灘,往西穿過26條馬路,縱貫上海市中心區,直至靜安寺與延安西路交匯處。依然是窄窄的路兩旁不留縫隙地矗立著600多家大小不一的商店,據統計,每天約有170多萬人次在繁華的南京路上來來往往,多少年來,南京路始終享有著「中華第一街」的美譽,是中外遊客的「購物天堂」。現在,讓我們由東向西沿著南京路走上一遭吧。

氣勢宏偉的南京東路

由外灘的南京路西望,左側是匯中飯店,右側是當年的沙遜大廈(今和平飯店)。匯中飯店創始於19世紀60年代,初為三層,是上海歷史最久的高檔旅館之一。1906年在原址翻建6層新樓,新樓為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底層外牆以花崗石貼面,上部各層設白色面磚,樓層間和最上二層窗間均用紅色清水磚裝飾,有弧形和三角形窗楣。內部裝修豪華,並安裝了兩部進口電梯,開創了全中國建築使用電梯建築的先例。屋頂上還有一個漂亮的露天花園,東西各有一座巴洛克風亭。

匯中飯店建成,使當時的外灘面貌大為改觀,典雅的建築使許多人慕名而來,飯店生意興隆,1909年2月1日萬國禁煙大會就在這裡舉行。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12月25日上海各界假座這裡集會,歡迎孫中山就任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孫中山先生在會上發表演說。1914年飯店6層員工宿舍突然起火,屋頂花園以及頂層的建築全部燒毀,此後頂層便改作平屋面。1965年匯中飯店改為和平飯店南樓,現稱和平匯中飯店。

沙遜大廈建成於1928年9月。這是一幢芝加哥學派的哥特式建築,平面呈A字形,前部13層,後部9層,其中地下1層。建築造型具有美國芝加哥學派高層建築風格,外部用花崗石飾面,線條簡潔明朗。面向黃浦江的屋頂為19餘米高的墨綠色方錐體,用瓦楞紫銅皮覆蓋。當時大樓4至9層以上為華懋飯店客房,內設中、英、美、法、德、印度、日本、義大利、西班牙等九國風格的客房,是當時上海最豪華的飯店,被譽為「遠東第一樓」。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為不擾民,解放軍曾露宿沙遜大廈門前人行道上,現該大廈門旁有碑記載此事。

1956年,沙遜大廈改名為和平飯店,許多國家元首、著名人士到此作客,今天這裡已成為世界著名飯店之一。和平飯店十樓的沙遜閣,據說是當年「蹺腳沙遜」私人卧室和書房,憑窗遠眺,看得見陽光下波光粼粼的黃浦江,也看得見夜幕下閃爍的燈河。現在這裡是上海最高級的餐廳之一,很多人慕名而來。和平飯店頂樓還有一個「夜上海酒吧」,在那裡看黃浦江,視覺效果極佳。酒吧大約500平方米,除了透光的玻璃護牆,其餘的都是木製結構,老上海爵士音樂伴隨著海關鐘聲,營造出一種濃濃的懷舊氛圍,彷彿回到了30年代。

現在的華東電力管理大樓所在地曾是「沙利文糖果廠」亭。

惠羅公司

位於南京路四川中路口北的惠羅公司是英商於1908年在上海開設的著名百貨商店,也是近代外商開辦的最大環球百貨公司。這是一家連鎖公司,創立於1882年,總部設在英國倫敦。1958年後這裡先後成為上海手工業局產品陳列廳、上海輕工業局產品陳列廳等,現又恢復「惠羅公司」招牌。

1941年,內山書店接收今南京東路160號的中美圖書公司,同時在此設內山書店分店。1945年10月23日停業。現在這裡是上海體育用品商店。

亨達利鐘錶行

南京路河南路口的亨達利鐘錶行建於20世紀初,原為德商禮和洋行產業,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華商孫美堂買下,在全國各大城市普設分支機構,被國內同行尊為鐘錶業鼻祖。

對面的老介福,是有名的綢緞店。1860年,福建祝氏兄弟在今九江路89處開設「介福綢緞局」,「介」字拆開為兩個人,「福」意為福建。他倆本是文人,無心經商,便委託徽州人姚某管理,後以6000兩白銀的價格盤給蘇州人程蘆舟,店址遷至今九江路23號。改店名為老介福,1936年遷至今天的南京東路257號,成為當時上海規模最大、資本最雄厚的綢緞店,還自行設計圖案委託蘇杭等地絲織廠織染,有中國絲綢業之王的美譽。

在南京東路326號坐落著上海電子商廈。這裡最初是建於1936年的勸工大樓。1947年2月9日百貨業職工在此集會,國民黨特務製造了一起血案,梁仁達遇害。1985年黃浦區政府在門前牆上砌碑紀念。

1931年華商大陸銀行用年租金為20萬兩白銀,租期32年,期滿後所造大樓全部歸出租者的條件從哈同手中租下山東路口的南京東路353號一帶原為居民住宅的地皮,建造大陸商場。1933年2月9日建成開業的大陸商場北沿南京路,南臨九江路,東靠山東路,西近山西路。其中沿南京路建築為7層,中部過街樓為8層,東西和南面沿街為4層。南京路山東路轉角處在屋面上建造三層高的塔樓,作為大樓的標誌並引導南京路行人的視點。鋪面及二、三層由中國國貨公司租用。大陸商場建成後因出租率不高而入不敷出,最後只能忍痛讓出,由哈同遺孀羅迦琳接管,改名為慈淑大樓。解放後,大樓由房管部門接管,改名為東海大樓。沿南京路店鋪開設新華書店、服裝店、布店,樓層為一些商業機關使用。1993年,大樓恢復商業用房的作用,在保護原有建築外貌的基礎上,拆除零星建築,並將圍繞大院內的內側磚牆全部打通,形成一個600平方米的中庭,四周為開敞式排樓,設有自動樓梯及觀光電梯,改造後的大樓改名為東海商都,建築外貌修舊如舊,內部卻是上海第一個共享大空間的大商場,上海書城南東店駐紮其中。

南京東路422號是創立於1900年的江南藝苑朵雲軒。《新唐書·韋陟傳》曰:「常以五彩箋為書記,是侍妾主子若五朵雲。」後因以「朵雲」為對人書信的敬稱,「軒」為小室,朵雲軒之名由此而來。這裡可以說是上海最早的書畫店了,除字畫外,裡面還經營自己特製的信箋、扇子等。它和對面的書店一起,為商業化的南京路注入了濃濃的書香和文化氣息。

南京東路上的老鳳祥銀樓創設於1848年,為滬市銀樓業九大同行之一。1930年從南京路山西路口遷至今南京東路432號。

南京路山西南路口的邵萬生南貨店,是著名的寧式食品店。以經銷四時糟醉和南北果品海味馳名滬上。其創始人據說是寧波三北一位名叫「邵六百頭」的漁民,1852年創設於虹口,初名「邵萬興」,1870年遷南京路並易名為「邵萬生南貨店」,並自設工場擴大生產。1932年起由光復會會員徐錫麟之弟徐叔蓀經營,直至1956年。

邵萬生對面的南京路上原先是創建於1930年的冠生園食品公司、1959年開設的小花園鞋店以及門面不小的四川飯店,現已全部拆建為置地廣場。

南京路福建中路口坐落著創建於1899年的真老大房食品公司,如今,門前經常有長長的隊伍等候購買新鮮出爐的鮮肉月餅,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成了南京路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南京路近福建中路的地方曾有一座虹廟,又稱保安師徒廟,據說是明代時從虹口遷來,故名。傳說《庵堂相會》這齣戲講的故事發生在虹廟,這個傳說吸引著眾多的香客。原先是一座小小的土地廟,因南京路日益繁榮,此廟的香火也日盛。當年香客以社會下層婦女居多,花界、伶界猶信。據說每月光蠟燭就可賣出7000餘斤。1900年一場大火,使廟宇受到嚴重創傷。解放後,虹廟香火依然興旺,直至1963年關閉。後沿南京東路門面開設張小泉剪刀店,後面的殿堂已嚴重破損,暫作倉庫。

老大房食品公司坐落在南京東路福建中路口,它自產自銷的鮮肉月餅很受歡迎,門前經常有人排著長隊等待購買新鮮出爐的鮮肉月餅。

創建於1928年的培羅蒙西服公司至今依然屹立在南京東路580號,在名牌林立的南京路上保持著老字號西服店特有的雄風。

1854年,上海跑馬總會在今湖北路、浙江中路、芝罘路、西藏中路、北海路之間辟第二跑馬場,又稱新公園。

創建於1870年的老字號三陽南貨店坐落在南京東路靠近浙江北路口,如今依然在賣南北貨和寧幫特產,它的旁邊是同樣擁有中華老字號美稱的落成於1875年的沈大成糕團點心店,門前依然門庭若市。

四大公司的興起

中國現代公司是由上海南京路開始的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而標誌大都市商業現代公司時代到來的,是南京路上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公司的誕生。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四大公司競相裝潢,櫥窗陳設爭奇鬥豔,加上異彩紛呈的霓虹燈,使南京路有了「小巴黎」的美稱。四大公司歷盡將近一個世紀的滄桑風雨,至今獨具風韻的歐式建築仍然屹立在南京路上,風采依舊。

四家公司中先聲奪人的是坐落在南京路浙江路口西北角坐落著的先施公司,這是上海第一家大型百貨商場。南京東路浙江中路西北側原為易安居茶樓,這是一家廣東人開設的帶賣粵式點心的茶樓,二層磚木結構建築。1914年,粵鉅賈馬應彪以每年租金3萬兩銀子,租期30年的條件租下了易安居茶樓的地皮,並請他的德和洋行設計,於1917年10月20日建成先施公司開業。整個建築具有巴洛克風格。立面採用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底層設騎樓式外廊,外廊內設大櫥窗,二、三層間用愛奧尼克立柱支托三層以上部位的弧形出檐;四層為鑄鐵陽台,五、六層為雙扇窗。東南轉角立面的六層頂部蓋一座摩星塔,基座設大鐘,上部三層。建築底層和二、三層為商場,四至五層為美商東亞旅社,六至七層為先施樂園,屋面為屋頂花園,開創了上海大型商場開辦娛樂業的先例,並成為都市人生活的一大時髦。

先施公司是上海第一家由國人經營環球百貨的大型商店,它在上海首創了商品標價和不二價制度,售貨一律開發票;首創了從業人員每逢星期日休息制度;首次破例僱傭了女店員,它使南京路的商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1937年,先施公司曾遭遇一場空前浩劫:那年的8月23日下午1時左右,日軍在獲得國民黨將領白崇禧等人這天午飯後將在東亞旅社召開軍事會議的情報,悍然派出飛機在鬧市區的先施公司上空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在大樓東南角的馬路上爆炸,炸死無辜行人250名,傷殘570人,大樓二、三層樓面及東南角大門被炸毀,附近10餘家商鋪也遭到嚴重破壞。1952年,先施公司大樓由上海時裝公司、黃浦區文化館、東亞飯店等使用,屋頂花園的納涼晚會很受普通市民的青睞。現這裡為上海時裝商廈。

視頻為「上海聯合影業公司」拍攝,日機轟炸後市民自發救援的珍貴視頻

1993年先施公司重返南京路,新址在南京東路479號。新的先施大廈在12層有一個頂層畫廊酒吧,它的英文名字是「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裡面頻頻舉行攝影展、畫展及各種個性Party,在藝術界和新聞界引起不小的反響。這是一個很另類的酒吧,設計風格粗重、昏幽、原始,充滿幾何感,處處張揚著它的前衛。裡面一邊是酒吧,一邊是畫廊,一邊是空白,一邊是深沉。裡面常常擠滿了國內外崇尚前衛藝術的人們,他們呷著啤酒憑窗眺望落日下的南京路,談論著前衛的話題,享受著屬於他們自己的感覺。

南京路浙江路口西南角上的華聯商廈前身是永安公司。1916年華僑富商郭樂以每年5萬兩白銀,租期25年,期滿後連同房屋和土地歸還的苛刻條件從哈同手中租下了浙江路口的「陶陶居茶館」原址一帶8.51畝土地建6層永安大樓,1918年開業,經營商品達萬種。永安公司建築平面呈正方形,東北部外延為弧形。外牆採用汰石子飾面,陳列窗口採用進口大玻璃,是上海大玻璃櫥窗的先例。建築立面用圓柱與貼壁方柱墩做裝飾,給人以西方文藝復興建築的感覺。除了1至4層的百貨商場外,其他樓層還設酒樓、旅館、彈子房、跳舞廳、遊樂場和戲院。其屋頂花園名為「天韻樓」,西北端的塔樓由柱式和券拱構成西洋古典建築造型,呈現出永恆的莊嚴與和諧之美,名為「綺雲閣」。永安公司的老闆最早發行公司獨用的禮券,還設法用漂亮的女營業員當做「花瓶」招徠生意,營業額居然超過了對面先開張的先施公司,成為上海百貨行業的老大。1941年哈同的遺孀羅迦陵死後,又逢太平洋戰爭爆發,哈同洋行沒有收回永安公司產權,1946年,郭家以112.5萬美元贖還永安公司產權。1956年公司合營後,永安公司改名為上海第十百貨公司,1987年改建後稱「華聯商廈」。

永安公司的房產,根據協議1941年應全部歸還哈同,為了不讓幾十年苦心經營的事業付諸東風,1930年永安公司老闆的兒子郭琳爽從國外考察回來後,以高價收購了永安公司大樓東邊相鄰的「樓外樓」茶樓產權,拆除舊樓後請請美商哈沙德洋行設計摩天大樓,建築師根據三角形地形因地制宜設計:臨南京路為22層摩天塔樓,後部為8層。1至5層為公司用房,6層為「七重天」遊樂場,並有天橋與老永安大樓連通。沿街大櫥窗以綠色花崗岩鑲貼,整個建築高聳挺拔,呈現出現代高層風姿,1933年大樓建成。1937年9月1日,郭琳爽在此開設了國貨商場。公司合營後,新永安公司大樓商場改為上海第一醫藥公司,後來又改為華僑商店,樓層部分為「七重天」酒樓,1958年10月1日上海電視台在永安新樓建成試播,至1974年12月遷至南京西路651號。

南京東路685號的老綢布店現在成了青少年兒童購物中心。

新新公司是南京路「四大公司」中第三家新開設的公司。僑商劉錫基原是先施公司經理,1923年他脫離公司以每年租金8萬兩銀子,租期滿後房屋收回的苛刻條件租下了毗鄰先施公司的哈同洋行房地產地皮。大樓由匈牙利設計師鴻達設計,於1926年元月23日建成開業。大樓取名為「新新公司」,寓意「日日新又月月新」之意。大樓簡化了古典主義建築繁複的線條和裝飾,趨於簡潔明朗,但依然保留三段式處理手法,在面臨南京路中部頂層設一座高高的方形空心塔樓,在高度及霓紅燈的設置上與「先施」、「永安」爭奇鬥豔,並在西南角、東南角各設一座角亭。整座樓高6層,並在上海首先於商場內開放冷氣。底層至3層為百貨商場,4層為粵菜館,5層設新新茶室、新新美髮廳、新新旅館等,6層設新都飯店、新都劇場並在新都飯店大廳內自行設計、自行裝備了上海第一個由中國人創辦的廣播電台,因電台的房子四周是用玻璃隔斷的,俗稱「玻璃電台」,後改稱「凱旋電台」。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電台最早向全市人民廣播這個重要消息並播放革命歌曲。

解放後,新新公司歇業,底層商場改為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樓層為新新溜冰場和服裝商店。現整幢建築為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

南京東路廣西路口的新雅粵菜館所在地的前身是工部局大廈,建成於1922年11月,建築造型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式樣,外牆全部採用花崗石砌築,整個建築莊重、威嚴,東北主入口的大理石鋪築的大樓梯十分氣派。工部局總董和各處均在此辦公,中央廣場西側還有供萬國商團操練的風雨操場。1923年1月1日下午6時,愛因斯坦曾在這裡發表過著名的「相對論」演講。抗戰結束後,國民黨上海市政府接管大廈,改名為市府大樓,市政府許多機關設在這裡。1949年5月上海解放,5月28日在此大樓內舉行新舊政府交接儀式。10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二天,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此舉行隆重儀式,升起全市第一面五星紅旗。1955年上海市政府搬遷到滙豐大樓後,這裡稱「老市府大樓」,市政府的勞動局、民政局、市政工程局、衛生局等機關在此辦公。

南京東路722號的一面牆上砌有「五卅」紀念碑。這裡曾是當年的老閘捕房,門口曾是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的流血地,1925年5月30日,3000多名學生和工人為抗議日本人槍殺日商紗廠工人顧正紅,在南京路等鬧市地段集會,在老閘捕房前,英巡捕下令開槍,造成慘案。慘案發生後,租界當局將老閘捕房面向南京路的正門堵死,另開門於貴州路上,企圖抹去這一槍殺無辜的罪證。然而,歷史是抹不去的,它們已被永遠訂在了恥辱柱上。

遠東最早的自動扶梯出自上海大新公司,比香港早了20年

點擊鏈接,本公眾號另一篇文章中的視頻

大新公司是南京路「四大公司」的小弟弟,開設最晚,但它博採眾長,不同凡響。1932年澳大利亞華僑蔡昌來滬,見廣東同鄉開的「先施」、「永安」、「新新」三大公司都很紅火,便決定在新新公司西首的南京路西藏路口開設大新公司。這裡原是20世紀出建造的聯排式里弄住宅「憶鑫里」,十字路口轉角處則是英美煙草公司代銷店「榮昌祥」,蔡昌以高價買下該處地皮,於1934年11月19日破土動工。1936年1月10日建成開業。這幢建築平面呈正方形,沿轉角處作弧形處理。建築共10層,外貌簡潔明朗,僅在屋頂女兒牆上作中國式掛落裝飾,其他部分採用直線條處理,底部貼黑色花崗石,上部貼米黃色釉面磚。1至4層為商場,5層為舞廳和酒家,6至10層為大新遊樂場,還設有屋頂花園並在國內首創地下商場,內設廉價商品部。底層大廳中央的自動扶梯屬當時國內首創,樓內還有冷暖設備等。大新遊樂場布置精巧,內有「天台十六景」,同時開闢京劇、話劇、電影、滑稽、魔術等節目的演出。大新公司先進的裝備招徠了不少顧客近悅遠來,很快後來居上,成為南京路上赫赫有名的「四大公司」的龍頭。

1953年,大新公司大樓改為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上世紀80年代前,這裡的規模一直是全國最大的百貨商店。

南京東路772號的卧室用品商店的前身為建於1942年的帳子公司。

南京東路776號的泰康食品公司,以自產自銷餅乾、糖果、罐頭食品等馳名,它的前身是山東濟南泰康罐頭食品號,由浙江鎮海人樂汝成於1914年創辦。1918年時業務已遍及山東全省及京津兩地,1927年在南京路紅廟對面成立泰康食品總公司,1932年遷至現址。

泰康食品公司旁邊原為上海王星記扇庄,出售的特色扇子馳名中外。如今房屋已翻建成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東樓。無論是建築外觀還是裡面的商品,都比原先的第一百貨商店要高一個檔次,顯得更加貴族氣一些。

點擊此處,本公眾號另一篇文章:「黃金十年」南京路街拍視頻

典雅迷人的南京西路

過了西藏路就是南京西路了。比起南京東路,南京西路顯得高貴而矜持。它並不完全諂媚服從於南京東路奠定的濃厚商業氣息,而是用一種和東部若即若離的氣質顯示出自己的獨立和卓爾不群,多少年來,它始終徘徊在商業和非商業,媚俗和高雅、離散與親和之中,讓人難以捉摸。因此,南京西路的人氣便遠不如南京東路那麼旺。

如果說,南京東路是大眾情人,南京西路則是小眾的,貴族氣質的。這使它不可能擁有南京東路那樣旺盛的人氣。

1916年,商人經潤三與中法大藥房老闆黃楚九合夥在南京西路西藏路口創辦新世界遊樂場,當時包括南北兩部分,有過街地道相通。南北兩樓均是沿馬路轉角布置成半圓形,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後來,由於周圍強手如林,營業遭遇滑鐵盧,1930年後將南樓二、三層闢為旅館;北樓部分場地改為劇場、乒乓房,其餘面積全部改為商場出租給小販設攤售貨,命名為新世界百貨商場。1956年公司合營後,北樓定名為新世界商廈。南樓改建為黃浦區少年宮,1991年改建為上海精品商廈。1995年北樓新建地下2層、地上12層的現代化的新世界商廈。現南樓已被拆除。

南京西路104號坐落著金門大酒店。這座大廈建於1926年,是中國第一家華人創辦的人壽保險公司——華安合群保險公司所建。這幢大廈造型雄偉、典雅,別具一格。平面呈工字形,入口處設梯級可直達大廳。外牆面底層部位砌築花崗石,樓層部位作水泥斬假石,立面底層的羅馬多立克柱廊以及中部屋面矗立的9米高的鎦金圓頂很是醒目。大廈內部設施豪華先進。第二層為公司自用寫字樓,3至7層為華安大廈。1930年5月29日,「左聯」在大廈召開第二次全體會員大會,魯迅、茅盾等出席,魯迅還在會上作了演講。會議研究了左翼作家聯盟的工作,並為「五卅」紀念示威作準備。

1862年,英商跑馬總會拆除了第二跑馬場,並在今西藏中路、南京西路、黃陂北路、武勝路間闢建第三跑馬場,後稱跑馬廳。內有二道跑馬圈,外圈為草地跑道,內圈為硬地跑道。初期位於南京西路黃陂路口的跑馬總會建築是兩層樓坡屋頂建築,中間有鐘樓。1933年將舊屋翻建成新大廈。由4層樓房和8層鐘樓組成。建築外貌具有古典主義構圖的新折衷主義特色,西立面有貫通二層與三層的塔什乾式柱廊。鐘樓高53.3米,上蓋坡形屋頂,四面置直徑3.3米的大鐘。大廈外牆以紅褐色面磚與石塊交織砌築,大廈面向跑馬場的一角設斜倚式看台。整座建築氣勢壯觀,造型獨特,成為舊上海的標誌性建築。

1950年8月27日,人民政府取締了跑馬廳。1952年又將跑馬總會大廈改建為上海圖書館、上海博物館和上海體育館。1998年上海圖書館使用的房屋改建為上海美術館新館。有意思的是在美術館新館的大樓腳下,有一組青銅人物雕塑,看上去像外來民工的一組人茫然地望著繁華的南京路,和老建築的凝重相映成趣。大廈原博物館、體育館使用的房屋於1994年被拆除,於1998年8月建成水晶宮殿式的上海大劇院。

1952年10月1日,跑馬廳北部改建成人民公園,中間為人民大道,南部為人民廣場。

跑馬廳的西側曾矗立著號稱上海第一的「仙樂斯」舞廳,那是上海灘房地產大亨沙遜為報一箭之仇於1936年斥巨資建造的。傳說,沙遜去百樂門舞廳,侍者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沙遜,見他其貌不揚,又是蹺腳,就不大搭理。沙遜咽不下這口氣,當即拂袖而去。回到公司,立即命令助手將南京路最豪華的一塊地段讓出來,準備建造一座比百樂門更豪華的舞廳。沒多久,就建成了「仙樂斯」舞廳。「仙樂斯」置身繁華地段,門前閃爍著鋪天蓋地的霓虹燈,並有龐大的樂隊和眾多的舞女,生意十分興隆,很快蓋過了百樂門。現在這裡是仙樂斯廣場。

南京西路150號的上海體育俱樂部原為西僑青年會。1928年由美國人菲奇。洛克菲勒等籌款60萬兩銀子建造,1932年建成。建築立面具有西方古典建築風格情調,外牆面砌不同深淺的棕色面磚,立面豎向和橫向均採用歐洲古典主義建築橫三段和縱三段的構圖手法,三層以上中間部分後退,留出空間,形成凹字形,增強了建築的立體效果,又滿足了旅館部分採光通風等功能的要求。上細下粗的巨柱和穹形大長窗框裝飾,使1至3層立麵線條流暢氣派。4層以上牆面呈直線凸凹狀,鋼窗下的窗肚牆上飾淺色花飾。頂層鋼窗外採用與2至3層相通風格的穹形窗框,使整個建築上下呼應。大樓前幢9層,後幢11層。底層設滾球房和200平方米的室內游泳池,池水常年保持恆溫,是上海市最早的溫水游泳池;二層設健身房、彈子房、棋牌室和交誼大廳;三層為餐廳。

西僑青年會建成後,成為西僑青年的活動中心,各種演講會、討論會和社交活動都在這裡舉行,美國婦女俱樂部、美國體育聯誼會、上海工部局美國連隊在這裡建立總部,還建立西僑學習華語學校。這裡還經常舉辦中西青年運動員比賽。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這裡被日軍接管,改名為東亞體育館,抗戰勝利後又為美軍活動的場所。

1950年8月人民政府接管了大樓,上海市文化局曾在此辦公。1953年10月,大樓劃歸上海市體委改為上海市體育俱樂部,1957年12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俱樂部通過開展游泳、水球、跳水、排球、籃球、體操、技巧、象棋和拳擊等項目的業餘訓練,為中國體育事業輸送了一批優秀運動員。裡面的游泳池從20世紀50年代起就擔負著每周兩次為上海市局級以上幹部開放溫水游泳池的任務,毛主席曾兩次來這裡游泳。

派克路(今黃河路)口樹立著挺拔的國際飯店,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半個世紀里,一直是上海標誌性的建築,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來客駐足觀賞、流連忘返。國際飯店是1931年由4家銀行聯合投資興建的,也是匈牙利設計師鄔達克在上海的一舉成名之作。國際飯店外形仿照美國摩天大樓,外部立面採用直線條,底層至3層鑲貼黑色花崗石,4層以上鑲貼棕色泰山面磚,在第二、三層和14層以巨型圓角玻璃鑲貼,顯示出強烈的立體感。國際飯店開張後,中外軍政要員、社會名流常常在這裡設宴,成為上層社會活動場地之一。1935年在這裡舉行了中美國際長途電話開通典禮,宋慶齡親自出席並發表談話。

只是這個名人秀媛經常出沒的飯店,曾經發生過一件轟動上海的悲劇:一天,電影明星白鷺匆匆進了電梯,門沒有來得及關上,她一頭掉了下去,就此紅消香斷。

在國際飯店後面的黃河路上有一幢氣派的公寓,叫卡爾頓公寓。這是一幢大型的英國風格的房子,高低錯落有致,四扇搖門,絞鏈式電梯,套入式的中央花園。張愛玲和姑姑是在1950年搬到這裡的301室的。301室的邊上有一道樓梯,直接通向綠樹成蔭的花園。在卡爾登公寓張愛玲寫成了電影劇本《不了情》、《太太萬歲》和小說《十八春》、《小艾》等。當年,公寓旁邊是起士林咖啡館,那裡面的方角德國麵包是張愛玲的最愛。1952年,張愛玲從這裡離家出國。

南京西路216號的大光明大戲院原址是卡爾登舞廳、皮鞋店、藥房和6幢民宅,是西班牙籍的天主教神甫塞內查的產業。1928年由英籍華人盧根為總經理的聯合電影公司籌建。匈牙利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建築立面造型為美國近代式,前部2層,後部4層。南立面有大面積玻璃長窗與半透明玻璃燈柱組成。後背是縱橫交錯板片牆面。西側聳立的長方形玻璃燈柱和大門口乳白色玻璃雨蓬十分别致,晚上通電後燈火通明,數里之外即能望見,成為大光明電影院的標誌。大門裝有12扇絡合金玻璃門,門面用黑色大理石鑲嵌。門廳寬敞,地坪鋪嵌銅條的彩色磨石子,加上室外光線透過大面積玻璃長窗,使門廳顯得分外明亮。門廳兩側設置倚牆大樓梯通向二樓。樓廳休息處建有飛濺式水柱噴泉。觀眾廳座位分兩層,設有2000個座位,備有譯意風。觀眾廳平頂配以金黃色的波浪形嵌槽暗燈。1933年6月14日大光明電影院揭幕,首映美國米高梅公司出品的海軍故事片《熱血雄心》,入院有「小郎」拉門,入場由白俄女郎領票,還在上海戲院首次使用冷氣,在當時引起轟動,號稱「遠東第一影院」。大光明電影院是上海首輪電影院,專映美國影片,直至1935年2月3日23點30分的午夜場,才第一次放映了國產影片《紅羊豪俠傳》。

1953年改名為大光明電影院。1958年大光明電影院改建為寬銀幕電影院,至今仍是上海最佳的影院之一。

上海雜技場是上海唯一的雜技馬戲專業演出場所,1964年始建於南京西路400號。初建時為一個半固定式的場地,鋼架外砌圍牆,內安裝簡易板條凳。1979年雜技場重新翻建,雜技演出廳外觀為圓形建築,二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上下兩圈白色牆面,中間嵌以藍色玻璃通長條形窗。西立面正門口建有大雨蓬,上面豎立「上海雜技場」招牌字。在東、南、北立面另設三處雙門,門前均有深紫色瓷磚鋪砌的台階。上下兩層觀眾席可容納1654隻座位。後台還連通200平米的練功房和專門關養動物的動物房。上海雜技團曾常年在這裡演出。歷年來,這裡是上海市接待外國貴賓觀看文藝演出的重要場所,上海各界還在這裡舉行大型歌詠比賽。上世紀90年代後期在共和新路新建了上海馬戲城,這裡就此廢棄。

南京西路722號坐落著一幢典型的仿文藝復興式府邸,外觀莊重、典雅、古樸,建於1911年。府邸前的庭院較大。這裡原系浙江鎮海籍人上海巨賈葉澄衷之子葉貽銓府邸,葉澄衷曾獨家經營美孚火油;又投資房地產、錢莊和經銷船舶業;並獨資開辦上海最早的火柴廠:燮昌火柴公司,又創辦了澄衷學堂。其子從聖約翰大學畢業後,於1910年在五角場創辦江灣跑馬廳,所獲利潤辦了兩件事,一是在五角場附近建造葉家花園;二是在南京西路722號建造萬國體育會和賽馬總會俱樂部。原擬造公寓大樓,但洋人以建築高度超過上海跑馬廳為由,橫加阻攔,故只造了兩層就停頓。

推薦閱讀:

南京 玄武湖
南京之秋01 秋楓秋雨
賞櫻還是看人?南京雞鳴寺一天湧入15萬人|南京雞鳴寺|櫻花
三月,南京這些地方美呆了!99%的人不知道
南京1999年保密協議

TAG: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