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好的關係勝過好的教育

《好的關係勝過好的教育》今天,許多家長都在關注這樣一個問題:我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才算是成功了——是一個擁有自己產業的企業家,還是一個位居顯要社會地位的領導,還是一個擁有發明專利的科學家…… 分享嘉賓韓玉貴許多生活的事例告訴我們,家庭教育的本質就是教孩子做人的過程,也就是培養孩子具備適應社會、自身生存的能力。其核心就是孩子在具備基本的學習經歷的同時,要讓他們具有協作、誠實、寬容等大量智能之外的品質。這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的最基本素質,也是最為重要的能力。

據調查發現,問題孩子的出現家長的責任佔70%,學校佔20%,個人佔10%,要想更好地教育學生需要家校聯手,及時溝通,及時反饋。經過多年的學習與分析了解到,問題學生是問題家庭的展現。問題家庭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親子關係僵化,幾乎沒有交流與溝通。經過幾年的總結得出一個結論:教育的前提是關係,關係的基礎是溝通,溝通的原則是接納,接納的結果是自尊。分享嘉賓韓玉貴家庭治療先驅,國際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弗吉尼亞·薩提亞女士在對全球數千個家庭進行深入探索之後,發出感慨「家庭是世界的微縮。研究家庭就可以了解世界,家庭中的問題,例如權力、親密、自主、信任、溝通技巧等,是奠定我們如何在世界上生活的重要部分。改變家庭即是改變世界。」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一、原生家庭的影響許多心理學研究早已證明:早期生活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個人的生活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個人的一生幸福。

1、什麼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指個人出生、成長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組成,通常父母(尤其是父母關係)對個人的影響最大、最長久。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會影響到他的整個人際關係。例如,孩子和父親的關係,他們之間的互動模式就會影響到他今後如何與權威相處,如果他和父親處理不好關係,自然以後跟權威也無法相處。在家庭關係中,他與兄弟姐妹的相處模式,進而會影響到今後他與同事之間的相處。這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孩子在他的原生家庭中學到的溝通模式一定會影響到他長大成人以後的整個社會關係。2、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原生家庭,就是孩子的土壤,孩子在家庭里被塑造成人。所有人都會說:「這孩子多象他(她)爸爸(媽媽)!」沒有人會說:「這孩子(長相、舉止、行為、性格),多象他(她)老師!」即使是最有責任心、愛心的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力也遠遠比不上父母。父母引導孩子成長的高度,只能到達自己成長的高度。所以,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自己要先成長!

因此,我們要了解孩子深層的心理需求。作為家長和老師為了更好地教育引導孩子健康成長,需要了解人天生就具有的五大能力。

3、人天生就具有的五大能力是:

(1)愛。擁有愛的能力;

(2)與人聯結(需要朋友,需要分擔);

(3)獨立自主(有自己的思想,自主做事);

(4)安全感(心裡踏實,沒有焦慮與恐懼,相信自己能掌控周圍的一切);

(5)價值感(人類獨有的)

4、七歲之內的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因為孩子一生的人格基礎是天生氣質和後天培養的結合,而這個人格特質基本在7歲之前已經定型。所以,七歲之前給足心理營養的孩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做事專註度高。分享嘉賓韓玉貴孩子七歲前需要的心理營養是什麼?世界上的家庭心理學家近十五年來的研究發現,孩子的心理營養是分階段的,每個階段所需營養不同。0-3個月:無條件的接納(我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4個月——3歲:安全感(母親的影響大於父親)4歲——5歲:肯定,讚美,認同(父親的影響大於母親)

4-5周歲所需要的心理營養是:肯定,讚美,認同。這個部分,父親對孩子的讚美,肯定,認同,不管是對兒子還是女兒,它的份量是特別重的,如果爸爸在這個部分願意去欣賞孩子並且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出來,孩子就會充滿自信。在信任的作用上,父親的肯定,至少是媽媽的50倍。所以,如果父親的角色缺失的話,媽媽就要多付上50倍的努力。在性別的認同上,父親的作用更大。社會上之所以出現很多男同性戀,很多都是與父親的關係出現了問題導致的結果。讓父親肯定他,讚美他,孩子就會順利走過這段時期。女孩子七、八歲一般受朋友有影響比較大,關於模仿,交友很重要喜歡模仿6歲-7歲:認知學習、模範(朋友、兄妹、同學的影響較大)0-7歲的心理發展,就像一座大廈的基礎部分,直接決定了大廈的風格和高矮程度。父母如果能夠抓住這一關鍵時期,給孩子進行很好的教育,就能夠給孩子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二、和諧的關係對孩子的影響(一)親子關係的意義與影響親子關係是我們每個人來到世間的第一個人際關係,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心身健康。親子關係是五倫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兄弟姊妹關係、朋友關係、上下級關係)的基礎。(1)親子關係的第一層含義指的是我們和我們父母的關係,這個關係決定了成年後我們和孩子的關係。 例:父親是舊軍隊的軍醫,母親是家庭婦女。父親是個大男子主義,對老婆、孩子經常訓斥甚至打罵。他們的大女兒在家裡也常訓斥、打罵弟弟妹妹,成年後對孩子常發脾氣,經常命令孩子做事;不尊重別人,辦事武斷,與家人關係較緊張。特別是班主任,其實就是親子關係的延續和提升,關係大於教育

孩子為什麼要學習認同父親呢?因為孩子在未成年前,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處於生存的本能,都會主動適應周圍的環境,熟悉和模仿父母的生活和認知模式來討好家長。(2)親子關係的第二層含義是我們和我們自己的(內在孩童)關係。這個關係決定了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然後如何延展開來對待別人。某個班的學生家長找到我,懇求接收她的孩子。她家這女孩胖胖的,厭學、自由懶散,不遵守紀律。家長很是焦急,不知問題出在哪裡,急切地問是否教育方式和自己心理不健康所致。我對她說:你的孩子是典型的溺愛結果,溺愛孩子的原因可能和你的成長環境有關……。聽到這句話,她哭著說出了自己的艱難成長環境。

如果我們看不到我們的內在的小孩子,對她(他)的正面、負面的情緒感受沒有覺察,我們就沒有能力愛孩子和伴侶;如果我們不能做內在小孩的父母,協助、滋養他(她)長大,我們也無法協助、滋養我們真正的孩子。(3)親子關係的第三層是我們和我們孩子的關係,它呈現出的任何面貌和狀態都是受前兩層關係的決定和影響。

這個關係是很多父母最關注的焦點,如果前兩個層次的親子關係解決不好我們和真正的孩子的關係也不會和諧融洽

我們每一個人第一次感受到愛大都來源於我們的父母。如果在成長的重要階段(0---12歲),我們沒有辦法完全、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愛,或者我們沒有得到充分的、無條件的愛,我們的自我價值感(內在孩童)就會出問題。

愛是最終的療愈力量,如果家長懂得在不同時期為孩子提供獲得成長所需要的關愛、營養、資源和力量!那麼這個家庭就可以養育出一個健康、快樂、自信、卓越的孩子!當孩子缺少支持性的人際關係時,就會感到孤獨、不安。缺少支持性的人際關係也是網癮的最主要的原因。當親子關係不良時還容易出現叛逆和早戀問題,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叛逆與早戀的原因。

① 叛逆的根源叛逆,其實就是孩子為了維護自尊採取的與常理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職業院校的學生大多處於叛逆期。叛逆嚴重的孩子一般都生長在父母管教嚴格又不懂得體貼他情緒的家庭。如果孩子的不良情緒能及時得到父母很好的處理,那麼這個孩子就會有安全感、熱情、陽光、人格健全。如果一個家庭,父母從小是對他很嚴的,不體貼他的情緒,只是鎮壓他,逼他上進的這樣一個環境,那麼他長大以後容易脾氣比較急,甚至是暴躁,而且他與人打交道的方式也往往用征服而不是示好的方式。這種攻擊性強的人,內在都是一個沒長大的小孩,而正是因為他沒長大,他總是想顯示他的強大,用幼稚的方式。

就拿我女兒來說吧:我是完美型人格,以前對孩子要求比較高甚至是比較苛刻,不允許她犯錯誤,孩子小時沒有反抗能力時只能是屈從。這樣的親子關係是不健康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父母的尊重,也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主張,到了青春期就開始和家長對抗或逆反。

通過不斷地學習才意識到:想解決叛逆的問題,家長必須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理解和接納,逆反的動力才能解除。用物理學上的一句話說:叛逆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你控制的越緊,叛逆的力量就越大 ②早戀問題其實,大多數的早戀,只是孩子們對異性的一種懵懂的好感,只要家長和老師不大驚小怪、小題大做,一般都會平穩度過,作為家長和班主任要記住:越是抗拒的就越是持續的。還有一個原因是親子關係不良或家長忙於工作疏於對孩子的關心照顧的孩子容易早戀,這種早戀其實是一種移情關係,是想把在家庭中缺失的那份溫暖與呵護用依戀他人的方式來滿足。

如果我們用心分析,會發現這部分沉緬於早戀無法自拔的孩子,往往在家庭中缺少愛與關懷,他們的親子關係不但是糟糕的,有的甚至是斷裂的,他們只是到外面去尋找一種被愛的感覺。有一位女生,父母忙於生意,對孩子疏於照顧,卻又管教比較嚴格,聽說孩子在學校談戀愛,父母急於讓他們分手,男生迫於家長的壓力不再交往,女生開始抽煙、喝酒,曠操、曠課,並且用雕刻小刀在手臂上刻該男生的名字,鑒於其表現讓家長把其接回家,並告訴家長不提戀愛和學習,多給她些關愛。其實這個年齡並不懂什麼是愛情,他們戀的是一份關愛、一份認可、一份支持和被欣賞,是心理營養的缺失後以戀愛的名義對親情和人際支持的彌補。

③網癮問題我們的家長只看到孩子不吃不喝的上網,卻不知他們聊聊天、打打遊戲是為了宣洩,是為了尋求關注,是為了找到自我價值感。據調查90%網癮少年的家長不會與青春期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對孩子沒有做到理解、尊重和無條件接納,是導致孩子網路成癮的重要因素。目前的應試教育並不適合男孩子的健康成長,因為生理的原因男孩子更願意冒險、運動和挑戰權威,沉湎於網路遊戲的絕大多數是男生,並且迷戀遊戲的時間段也大都在初二下學期或初三上學期和高二下半學期這個時間段。

玩網路遊戲,例如:英雄聯盟、地下城勇士。這種遊戲講究團隊合作精神,玩這種遊戲的人內心孤單,大多孩子親子關係不良,缺少父母及老師對他的關注和認可,在遊戲中可以找到夥伴和親密關係。善於玩遊戲的孩子都是比較聰明的孩子,他們內心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遊戲中他們體現出了自己的能力、正義感和智慧。作為教育者要深信,世上沒有哪個人甘願失敗與平庸,只要尊重差異,尊重個性,因材施教,每個人都是一顆希望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結出豐碩的果實。所以說,要想讓這些孩子從網路中走出來,集訓班是沒有用的、電擊是沒有用的,讓他們在家庭中、在學校中、在與人的交往中找到快樂,找到自信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二)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否認孩子父母親的其中一方,等於無意識里也否定了孩子的一半; 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呵護疼愛孩子的媽媽;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孩子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生命力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麼,孩子是透過什麼方式與父母連接的呢?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為透當夫妻雙方否定自己的丈夫、妻子時,他們會給孩子什麼樣的信息呢? 「你爸爸是懶惰、不負責的人,你以後不要像他一樣!」當懶惰、不負責、愛賭博、死愛錢、愛嘮叨、不顧家等信息充滿孩子的世界,孩子還能有其他的選擇嗎?他當然只能跟這些信息連接,做出相同的行為來滿足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既然與父母連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那就提供更多積極正面的信息來滿足孩子連接父母的需求,這也決定了孩子通過連接從父母那裡獲取何種生命能量。你和你爸爸一樣有擔當!」你跟你媽媽一樣很善良!」如果這些信息充滿孩子的世界,孩子會朝向什麼方向發展呢?

我們的基本觀念都來自我們的童年,來自父母養育我們的方式;我們的自我評價由父母對我們的評價決定,我們的個性和人格幾乎完全由父母所組成的原生家庭塑分享嘉賓韓玉貴三、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代言人當一個家庭生病了,一定會有一個或多個成員把家庭的病症呈現出來。而這個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較弱的,敏感度較高的,年齡較小無力自我保護的那一個——我們的孩子。

脆弱的孩子越是想扮演好角色幫助父母,家庭的不良狀況越會持久不變。當孩子因承受不了壓力而把自己變成「問題兒童」,則可能喚醒父母反省與關注問題的源頭。

如何培養積極、陽光、積極進取的孩子呢?首先要提供一個安全和諧的生長環境,其次要培養孩子的自尊心。(1)問題孩子是家長恐懼開的花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家長的焦慮情緒也越來越多,由於對未來的擔憂與恐懼,導致對孩子的要求孩子增多。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訓斥多於鼓勵,壓制勝過疏導,最後導致孩子厭學、偏科、早戀、網癮、消極、叛逆、暴躁、打群架、離家出走等等。如果家長不能傾聽孩子的心聲,就無法了解他行為背後的動機。如果強行阻止他,他就開始以撒謊來應付你。(2)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樑如果孩子沒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會在意別人怎麼看他,他也就不會尋求別人的尊重和認可,這時通過批評來教育孩子是不起作用的。尊嚴是對人的能力、品質、身份、地位等的認同。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竭力維護自己的尊嚴,為給自己的尊嚴增加法碼,他會不斷努力。相反,如果孩子沒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會在意別人怎麼看他,他也就不會尋求別人的尊重和認可。那他就會自甘墮落,正所謂「我是流氓,我怕誰?」四、透過現象看本質,建立良好的關係1、查看行為動機。因為每個人都願意為滿足自己內心的一些需要而做事。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有其正面的意義。有效的溝通,可以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和需求。溝通原則是:自己說什麼不重要,對方聽到什麼才重要。愛孩子和讓孩子感覺到愛是兩回事,用孩子能夠接受的語言對他說話會有最大的效果,孩子往往最容易記住的是你對他的態度而不是說了什麼話。找出孩子行為背後的正面動機,加以肯定,在引導孩子去另尋找更有效的方法時是最容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徑。2、有效溝通《溝通兩步走:先跟後帶》一文中講述了「如何和孩子良好溝通?」原則是先跟,後帶。親子溝通第一步:跟。跟的方法有兩個:有意識的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投入交談中。與孩子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最大限度的與孩子融合。二是真正把握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最大限度的 理解孩子。親子溝通第二步:帶。介紹「三明治」談話法。①肯定成績。②指出方向。③用貼正標籤地方法說出不足——「我要向你學習呢!你的作業越來越認真了!」3、建立良好關係。眾所周知,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在家庭教育中也是一樣,親子關係的好壞直接決定孩子成長的狀態。因為只有建立了聯結,思想才可以流動,從而行為開始轉變。作為教師和家長營造良好的關係可以在生活中、活動中和學習過程中尊重差異、尊重個性、鼓勵實踐,運用肯定讚美的語言、和善的態度,堅定的聲音,放大孩子的優點,用欣賞的眼光等待孩子的成長,讓孩子感受到對他的愛與支持!

4、運用好手中最重要的工具第一個工具是「無條件的愛」做為父母愛孩子是我們的天性,但是有意識的愛孩子,是培養孩子最重要的一種方法,當一個人被無條件地愛著的時候,他的自信心就會大增!自己會尊重自己,進而尊重別人,在他的心靈中會感受到自我價值的產生。而無條件地愛著孩子,是培養孩子安全感和勇氣的最重要的方法。第二個工具是「鼓勵與表揚」喚醒孩子沉睡心底的智慧和優雅並不難,難的是我們能否有足夠的耐心,能持久不斷地送給孩子一些支點,因為來自心底的最誠摯的信任和鼓勵,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營養劑。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這在心理學上叫做陽性強化法。表揚是孩子生命成長的陽光,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被表揚,被認可了,他的自我價值會上升,自信心會增強。第三個工具是「確認」成長中的孩子難免會犯錯誤,這時不要急於告訴答案與批評,應耐心分析問題、原因讓孩子自己總結感受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家長要客觀地幫助孩子分清是非。確認是家長幫孩子培養價值觀,建立規則和做人原則的過程。第四個工具是「傾聽和共情」家長要學會用「傾聽和共情」這個工具走進孩子孩子每一個不正常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他們通過某些行為宣洩心裡的負面情緒(摔東西、傷害自己),是在呼喚成年人的關注,以從而獲得最終的康復。所以當孩子有不正常表現時,父母應當通過傾聽給孩子以最好的關注。情感獲得了滿足,就不會出現專門做壞事、搞破壞、或拚命吃零食來尋找情感的行為。共情就是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孩子此刻的心情,用身體語言和表情,再加上簡潔的語言表述使孩子發現自己的煩惱是能夠被我們理解的。在孩子憂傷或者生氣的時候,成人及時的共情可以消除孩子的不良情緒,恢復平靜。當孩子被理解時,他們對父母、對教育者的愛和信任也會隨之增加。第五個工具是「陪伴」很多家長迫於工作和生活壓力,早早把孩子寄養在父母家,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三歲前離開父母是一場災難。三歲前是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如果孩子過早地離開父母,會產生分離焦慮,還會認為自己不好,不被人喜歡才被送走。在一個學習班上遇到一位四十幾歲的成年男子,他在三個月時寄養在別人家裡。由於幼年的經歷讓他對成年女性特別依戀,表現的象個幼兒,對死亡有無限的恐懼,看上去像一個精神病患者。家長的心理和人格都不健全,如何能擔當起教育後代、支撐家庭的重任呢?蘇霍姆林期基說過:教育的理想在於使所有的兒童都成為幸福的人。太多的家長因為自己事情太忙就用錢打發孩子,金錢和物質只能暫時滿足孩子的慾望,但卻不能滿足那種依戀和溫暖。年幼的孩子並不知道他真實需要什麼,但他們會表現的焦慮和不安,通過陪伴可以消除孩子的恐懼感。蘇霍姆林期基還說過: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上大學,而是培養幸福的人!真正的人!我們要培養的不只是高智商的人,還應該是正直、善良的人,並且是對我們的社會有正麵價值的人。所以說,成熟的家庭教育是在把握社會發展大勢中為孩子的人生髮展準確定位,讓孩子能自食其力,承擔起他所建家庭的責任,而不依賴父母生活。這是一個人生存質量的重要參照系,更是考察他是否成功的第一標準。對於家長來說,你的兒子、女兒碩士畢業了,博士畢業了,可是婚姻不幸,家庭不幸福,事業無成,作為家長我們做何感想?我們要培養的是真正的人!讓他成功、幸福、快樂!讓他通過上大學這個渠道來達到生命的目的!


推薦閱讀:

解讀《紅樓夢》應該明確幾種關係
焦俊艷是焦恩俊的女兒嗎 ?焦俊艷和焦恩俊關係說一說??
第十八章?繼發性腎小球腎炎?3.乙肝性關係腎炎
史金霞:建立基於尊重的、專業的師生關係——對話茅衛東
教育互通一小步 兩岸關係一大步

TAG:教育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