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閣上校時評】為求安全中國必須打仗
07-26
為求安全中國必須打仗 中印重新開戰的可能性,由於美國的干預看來有可能暫時不會發生了。但筆者的分析認為:現在是美國國內矛盾叢生的時期,首先是美國經濟實力支撐不了新的戰爭,所以美國的戰略才會有「軟實力+巧實力」之說。但到若干年後美國經濟復甦了,實力也就復原了,除非中國附耳,否則摩擦將會是很大的,花費的金錢與精力將會倍增。那時再因為周邊環境還沒有改善,2009年7月中國三個地方同時出現的戰爭形勢將會重演。那時是中國強大,美國也強大,但美國沒有被抓的把柄,中國則仍然因領土問題糾纏不清,要採取軍事手段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根據這一可能性,中國只能作些應對的準備。如改善經濟發展環境,走以內涵為主外延為輔的經濟發展道路,使國力繼續增強;此外,就是適當發展軍事力量,使武器裝備與海空軍力都有一個大發展。還有就是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和提高水平,以技術力量武裝軍隊與經濟建設等。如果現在不幸地發生了中印戰爭,那麼對中國的實力與戰爭可行性分析,就是為了「中國安全環境而打仗」則有勝算的可能。下面是中印開戰調門很高時寫的內容,還是說說看吧。一、中印邊界戰爭的歷史原因1、中印邊界爭端的形成。現在談到東海、南海和中印邊境軍事對峙問題時,中國人大都會為外國對中國的欺負而感到憤憤不平。哪裡是的中國的固有領土,沒有人會對自己的政府為保衛這些領土的正當性感到有什麼懷疑。所以,當美國揚言要出兵南海時,中國最牛軍官就會給予了最猛烈的回擊了。中國軍隊將會在三個與外國有領土或領海爭端的熱點地區,選擇首先打擊最厚顏無恥者。筆者覺得這個國家印度是不是可以入選啊。印度在沒有中國軍事威脅的情況下,斷然在邊境陳兵10餘萬人,並部署了重大的戰略武器和不停地構築機場等重大軍事設施,還有後續的先進武器購進。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爭議地區,有一條聞名世界的「麥克馬洪線」,此線是由英國探險家為印度測量時劃的一條位於英屬印度和中國西藏之間所謂的邊界線。上個世紀的1913年10月13日,西藏、英國和當時的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的代表在西姆拉舉行三方會談。英國以劃分外藏和內藏的方案進行調和,並據此達成了一個所謂的「三方協議」。但當時的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最終拒絕在協議上簽字,並拒絕承認英藏雙方簽訂的任何條約和協議,所以「麥克馬洪線」將部分西藏領土劃歸印度並沒有獲得中國政府的承認,事實上是無效的。那麼,有了這個拒簽的史實,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根本不可能再承認這個所謂的「麥克馬洪線」作為中印的有效邊界了,並將會認真地應對來自印度的任何侵略行動。2、中印爭議的必然性。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公里,分東、中、西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的中國領土,面積總共9萬多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江蘇省的面積。其中目前中印爭議熱點地區為藏南,位於尼泊爾、孟加拉國和緬甸三國之間,是一個連接印度東北部與中國西南部的夾長地帶。繼將中國領土藏南劃歸已有之後,幾年前印度還將錫金劃入了其版圖,加上原屬於印度自己的那部分領土,總面積相當於4個江蘇省的大小。印度對中國藏南的唾涎,既有擴充面積,滿足其日益增長人口的現實需要,也有未來再向北擴張繼續佔有中國領土的企圖心。由此可見,如果中國對印度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印度則會被誤以為中國害怕或者是縱容。所以,這對中國政府和廣大民眾來說是不能接受的。隨著本世紀初的2002年,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相繼簽署邊界條約,中國北方的漫長陸地邊界線全都與鄰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在中國 2.2萬公里的陸地邊界線上,唯有1700公里的中印邊界劃定依舊懸而未決,這裡便成為現階段中國陸疆唯一有可能爆發邊界戰爭的熱點地區。只要領土爭端不解決,中印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將是長期存在的。3、中印戰爭的理由。實際上,目前中印的實際控制線就是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印度的地圖已經將其作為它的正式、合法邊界了,並於上個世紀的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魯納恰爾邦」,同時向該地區移民約700萬人。目前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還要多兩倍。中段爭議領土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全部被印度佔領。西段爭議的領土3.3萬平方公里,主要是我國西藏的阿克賽欽地區。其中印度佔領巴里加斯一處,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以上三段合計,印度共佔領中國領土9.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六個北京、一個浙江省、兩個半台灣省,比英阿爭奪的馬島大10倍,比日俄爭執的「北方四島」大20倍,為我國總領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這樣巨大面積的領土爭端,在現代國際社會中,是一個國家非法侵佔別國領土最大的案例,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極大恥辱。那麼,反擊印度的侵略野心,下狠心地將被佔領土地奪回來,就是完全不可避免的了。4、中印戰爭的可能打法。反擊印度侵略的戰爭,可以有好幾種打法,主要應以雙方力量與印度可能的幫凶投入力量的對比來作決定。從現在的國際社會輿論看來,雜音和雜訊不斷是必然的,中國也大可不必過慮。印度長期佔有中國的土地尚不害怕國際輿論,中國奪回屬於自己的土地自然就沒有什麼值得可怕的了。至於國際軍事壓力,總體上來講,現在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對中國下手,量美國它也不敢。況且,對美國來說,印度與鄰國中國的領土爭端並不是什麼很好幫忙的事情,搞得不好是要引火燒身的。經濟制裁也許會有,但對中國的經濟制裁影響不會很大,而且制裁中國就等於自我制裁,對雙方都是不利的。中國的最低目標是奪回被占的領土;中級目標是在奪回領土的同時,再讓錫金也回歸中國,只要錫金也同意就行,因為歷史上錫金曾隸屬於中國的西藏;最高目標是將印度東北部的領土全部拿下,然後準備好與印度進行長期的談判。二、戰略部署與戰爭安排1、對印度東北部實行大規模包圍。中國軍隊可通過泥泊爾、孟加拉國和緬甸三國,實施對東印度地區的全面合圍,切斷東印度軍隊與新德里的聯繫。乃堆拉山口——亞東,可以構成一個通向東印度的夾長走廊。翻過乃堆拉,就面臨著喜馬拉雅山的南坡,能看到印度洋。形象地說,乃堆拉是南亞次大陸的北大門。錫金非常重要,對印度來說,這裡就是「蛇」的"七寸"「叫西里古里走廊」。這條走廊相當於連接東西印度的脖子,最窄處只有20公里。掐住了這裡,就能將東西印度攔腰斬斷,印度東部將成為一塊"飛地",與印度本土徹底隔絕,東印度便會成為瓮中之鱉。對可能的第二次中印戰爭來說,現在中國有軍事投送能力,一兩個月內將百來萬部隊和軍需彈藥送到中印邊境已不成問題。當年3萬中國人,就把印度人打得抱頭鼠竄了;如果今天能上一百幾十萬中國軍隊,那印度必將是戰戰兢兢的。印度人具體的壓力是什麼呢?就是中國邊防部隊進入多蘭高地。多蘭高地的地理位置非常顯要。它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東南部,亞東縣的東面,中國,不丹,印占錫金的三國交匯處。要是中國軍隊掌控了這裡,就可以據有對印占錫金的天險:與乃堆拉山口形成側面包抄之勢。所以,中國應瞄準印占錫金的乃堆拉山口,印度便會陷入極其被動的境地。在中國佔據多蘭高地之後,就切斷了東西印度之間的聯繫,中國軍隊進入泥泊爾、孟加拉國和緬甸三國的軍隊,隨即可以採取收縮圍殲行動,逐步壓縮駐紮在東印度的印軍.印度在哪裡算起來總兵力不足20萬人,在壓縮東印度之後,西印度的軍隊將會前來救援,西印度的兵力有可能借道三國進入東印度地區,要麼只能通過乃堆拉山口進入,那麼,乃堆拉山口便會成為最好的伏擊戰場,激烈的戰鬥將在這裡發生,多蘭高地就可以成為中國有力的火力點。中國應重點在這個地方,以圍東印打西印援軍的方法,大量地殲滅印軍的有生力量。印度正規軍總兵力約120萬人,除去守護東印度的約20萬兵力,西部能夠支援東部戰場的正規軍在100萬人不到,看來能夠以20萬人的軍事推進已經不錯了。加上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包圍新得里,加上巴基斯坦也可在此時進攻克什米爾地區,就能讓印度首尾不能相顧了。所以,中國軍隊陸軍有40到50萬人即可。2、在國際形勢允許情況下,徹底拿下印度東北部。所謂的國際形勢,主要是看美國的干預程度。從近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問印度看,印度官方為能與希拉里簽署防備協議而慶幸,因為這個協議有助於印度獲得美國的高尖端武器。中國很可能不難知道這種所謂的高尖端武器是什麼,並很快作出對策來。要知道,中國對美國是有所防備的,只要美國不參與中國與印度的摩擦,給印度任何先進武器,只要印度敢於使用,都會為印度帶來滅頂之災。如果中國發飆,將新德里團團地圍困起來,加上西部的巴基斯坦同時進攻克什米爾,令印度兵力高度分散,那麼不管美國給了印度什麼先進武器,只要一經使用,中國就用自己的殺手鐧武器來對付新德里。在希拉里將印度推進火炕的時候,印度一定還是被蒙在鼓裡的。印度沒有人考慮過如何去避免與中國發生爭執,而是要聽從美國人教唆,與中國人較勁,那挨揍的當然就是自己了。當然中國的反擊也許是有限度的,希望印度不要將兩國的爭執搞大,否則它將是吃不了兜著走。中國估計美國能夠認識到中印領土爭端的激發是由於印度方引起的,不管是印度佔領中國領土在先,還是印度在爭議地區集結軍隊在先,印度都沒有理由,中國的憤怒是必然的。中美關係對中國來說是不平等的,但同時中國也不希望中美兩國在面對未來重大國際利益的前提下,發生嚴重爭執,只是中國沒有理由在涉及領土安全完整的條件下聽美國的,那不就成美國的附庸了。3、逼使印度坐到談判桌前。新的中印戰爭大概可以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對峙階段;第二階段為進攻階段;第三階段為雙方談判階段。 ①在對峙階段,雙方軍隊進入高度戒備狀態,所有武器和外交手段都有可能用於對付對方。「對於印度來說,只有將它的軍隊駐紮在喜馬拉雅山頂時,才能確保它的防務」。 目前,印軍在中印邊境東段(包括中錫邊境)地區部署的陸軍有2個軍8個師共21萬多人,而且在縱深(靠近錯那方向)還部署了1個軍作為預備隊;空軍有9個飛行聯隊、1個導彈分隊。與上個世紀60年代初相比增加了4倍,而且還有繼續增長之勢,已對我形成局部優勢(7倍以上優勢),遠遠超過了它的防禦需要。加上印軍在武器裝備質量上的優勢明顯,尤其是空軍力量和導彈力量較強。印軍現有各型飛機2000多架,其中有40架幻影2000,100架米格 27,63架米格29,120架美洲虎,40架蘇30MK。與我相比具有明顯的質量優勢。中印邊境地區的印度炮兵發展迅速,現已全部裝備了瑞典的FH-77B(155毫米口徑)和俄羅斯的M-46(130毫米口徑)野戰火炮。FH- 77B型火炮射程在40公里以上,可發射從俄羅斯引進的「卡斯諾普」-M型激光制導炮彈。目前,印度正在研製一種射程超過70公里的火炮,如果此種炮彈全面投入使用,印軍可取得中印邊界地區的炮火主動權。此外,印度還在中印邊界部署了射程為150公里的「普里特維」戰術導彈群。為了適應與中國未來在山地作戰的特點,印度專門組建了10個山地師,其中9個部署在中印邊境。並且在中印邊境上部署了印全部軍力的1/3以上,特別是空軍在中印邊境對中國形成局部的絕對優勢。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印度不惜耗巨資在地理環境惡劣的中印西段邊界的拉達克地區全面進行戰場建設,目前該地區的戰場準備已具規模。此外,還在近幾年裡連續舉行了數十次「以中國為假想敵」的作戰演習。尤其是上個世紀的1998年印度悍然進行核試驗,並明確宣稱核實驗針對的是中國。印度用來威脅中國的最有效方法是將美國推到前台做影子,目的就是扯大旗作虎皮嚇人。中國對美國參與中印爭端有自己的估計,印度可以大量購買美國的先進武器,但美國不可能派兵助戰,這一點在中印將不少於一年的較量中必然可以看到。中國自己有許多讓美國膽寒的殺手鐧武器,這包括對付印度的先進飛機與長程導彈。 ②中國進攻,印度的防守階段。同印度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相比,心急如焚的中國網民,感到目前中國的應對無疑是軟弱和令人失望的。有的則認為第一次中印戰爭結束都40年了,我們似乎還沒有打第二次中印戰爭以收復失地的戰略計劃,沒有完成戰爭所需要的充分準備。不講擴軍備戰,解放軍的後勤供應依舊困難。當然,我們也有我們的苦衷:文革、北極熊、中越戰爭、美日安全同盟、台獨、蒙獨、疆獨.....。尤其是台獨,至今還在消耗著中國主要的國防力量。上個世紀的1987年,印度議會通過法令,正式將「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印爭議地區由「中央直轄區」升格為「阿魯納恰爾邦」,引發了中方強烈的抗議。我國軍方強烈主張藉此再打一場中印邊境戰爭,收復失地,再不撤退。當前,印軍對華實行的是「攻勢防禦」戰略方針。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建立一支實戰與威懾並重的軍事力量,在邊境地區保持對中國的軍事壓力。二是以鞏固和擴大領土利益為目標,加強在邊境地區的蠶食活動,力圖保住東段、守住中段、奪取西段。三是有重點地建立攻守兼備的軍事部署,準備與中國打一場不同強度和規模的戰爭。筆者覺得,對於印度的霸道行徑,中國運送到印度戰場上的軍隊,至少應多於印度實際參戰軍隊2—3倍,同時還將動員相當數量的預備隊。包圍東印度直接將印度軍隊趕出或消滅在中國藏南,甚至是將佔領東印度地區作為主要軍事目的。印度有可能會從西部地區向東部地區增兵,但最終將被中國軍隊對新德里的圍困及巴基斯坦進攻克什米爾拖住而首尾而不能兼顧。此時,中國軍隊將從印度國內向中國方向進行攻擊,而不是從藏南地區首先發起攻擊。 ③在取得戰爭勝利之後,準備與印度進行領土談判。在中國的全面進攻下,東印度守軍將被全殲。要吸取既往中國對「麥克馬洪線」的態度並不堅決的教訓。從兩個方面堅持自己的觀點:一方面從歷史的角度強調「這條線」的非法和不合理性,另一方面,從現實的角度必須據理力爭,全數索回屬於中國自己的領土,沒有「妥協」的餘地。再也不能有過去希望通過承認麥克馬洪線來確認西段阿克賽欽地區屬於中國的想法了。這種「送東段保西段」的態度,是釀成中印長期因為領土爭端軍事對峙的根本原因。現在,中國是在印度嚴重威脅中國安全條件下被迫還擊的,所以中國向印度發動反擊的軍隊大概不應少於印度參戰兵力的三倍,除了國內兩三個軍區不調動軍隊之外,每個大軍區都應調動若干部隊,加上必要的預備役軍人,就可以從容地應對印度軍隊了。由於軍隊人數可能性的優勢,加上軍事武器質量數量的比較優勢,印度全國必將陷入戰爭的鐵流之中。上個世紀的1960年,中國的態度是「送東段保西段」是根據當時情況作出的決策,問題的焦點實際上是印度貪得無厭,企圖兩塊爭地都要。結果在印度的野蠻侵略的情況下,終於爆發了1962年的中印邊界戰爭。三、中國社會對中印戰爭的反應有中國網友的觀點認為:中國承認屈辱的「麥克馬洪線」,用土地換和平,是一種極其愚蠢的行為。首先將導致中國與外國的領土鬥爭中全面陷入被動的局面,既然富饒的藏南可以送掉,那麼日本為什麼不可以要我們送釣魚島,東盟為什麼不可以要我們送南沙群島?其次是將嚴重打擊國內民心和士氣,使民眾對政府失去信心,民族的凝聚力進一步喪失。第三是中印邊界永無寧日,無賴國家印度會得寸進尺,更加積極奪取中國領土。據此,在領土問題上中國不能有讓步,但筆者認為在不讓別人佔有自己一寸土地的同時,也不必佔有別人一寸土地,談判總談不攏當是另一碼事。原則上中國佔領印度的領土將在適當條件下全部歸還印方,但在作戰時能夠佔領印度多少土地就佔領多少,條件是須具有可能性,這才能豐富談判的內容。如果印度有遠見,也許這場中印之戰不會打得太殘酷,可要是印度稍有不服氣,戰爭必將造成印度滅頂之災。領土問題涉及國家的根本利益,如為一時之安寧急於在當時達成領土割讓意見,則日後不易改變;若堅持立場,雙方關係也未必惡化到哪裡去,局勢的變化會不斷創造出各種可資利用的機會。而一旦日後我方羽翼豐滿,將會極其主動。領土鬥爭也要「有理有利有節」,一旦簽訂邊界條約,我們想再改變,就是「無理」了,至少喪失了主動性。二是領土涉及國家主權,涉及國家根本利益,也就是最重要的國家利益。作為外交手段,我們可以送給外國財富、金錢、技術,以及他們所需要的一切東西,但是唯一不能相送的東西,就是領土,原因很簡單,領土一旦失去,就永遠回不來了。當年的道光皇帝就很有自知之明。1850年,道光去世時,宣詔在自己陵前不立神功聖德碑他很清楚:就是在自己手上籤訂《中英南京條約》,割讓了香港,首開清朝喪失國土的先例,必為後世子孫永遠指責。如果真的立了這樣的碑,那麼就是他自己的「恥辱碑」。三是發展經濟是第一,但國家主權更是第一,這就是以前國家領導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初衷,只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必須是有時效性的,不應個是永久的概念。四、中美雙方都在給對方顏色看1.中國必須冷靜面對國際聲音。目前中國周邊的領土爭端貌似嚴峻,但我們大可不必太過於悲觀失望。至少中國已經明白,為了營造一個和平建設的環境,有時需要做出種種低姿態的忍讓,但在原則問題面前我們不能。因為有一些無賴國家往往會有無止境的貪婪心態,中國要讓他永遠死掉這個無恥的野心。以色列前國防部長說過:只有用戰爭來消滅戰爭,和平與安全才會永恆。有中國網友說:「對印度這樣的國家,我們只能以其人之道來還其人之身的戰略,我們只要自己的地盤,你跟這種人講和平,簡直就是對牛彈琴,他認為和平二字從中國人的嘴巴里出來就可以直接翻譯成軟蛋」。現在從日本到印度,幾乎成了連鎖挑釁,中國一直保持沉默和和平喊話,豈知他們能理解我們的用心嗎?依靠內需市場和第三世界市場發展經濟,是中印戰爭發生前中國的事先安排,戰爭將極大地拉動中國的內需經濟,並提升中國軍工企業的科研與生產能力。因此,國際社會主要是美國和少數西方國家對中國制裁也好,封鎖也好都將是害人害已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制裁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制裁,這些國家願意玩多久就玩多久是沒關係的。但中國不主動與西方對抗,並表示願意加強與他們的關係,只要不參與制裁中國,中國都應給予他們市場的好處,那麼膽敢制裁中國的國家只有自己蒙受損失了。2.政治層面的表態都是表象。美國想挖個陷阱,以埋葬中國60年來的經濟和外交積累。美國這些近似於深謀遠慮,不易察覺的手段,向中國的周邊和內部滲透,最後還是要與中國攤牌的吧,但美國這樣做終究是要埋葬它自己的。在利益面前,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只是這些想法有對錯與現實還空想的區別,同時也可能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與中國經濟上有合作的國家為:①中國、東盟之間簽署了一系列經濟合作協定,如:中國決定2010年之前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②2008年12月12日,簽訂中日韓貨幣互換協議,由中日韓出資+東盟十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③幾年來,「金磚四國」已從一個經濟學概念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國際合作平台,引起世人廣泛關注,成為國際社會一支重要力量;④中國與土耳其簽訂協議,協議金額超過10億歐元,涉及基建、電力、礦產、農產品進出口等;⑤中國與歐洲、中國與俄羅斯、中國與伊朗、上合組織;通過上面的列舉,可以看出,在所有我們合作的地區或國家,都與中國發生了某些不同程度的矛盾,有的已經上升到了政治的層面。我們可以逐個地進行分析:首先,中日韓的關係錯綜複雜。中日韓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矛盾,在不同時期還是敵人。中日、中韓、韓日都在最近100年中頻繁的發生戰爭,民族矛盾比較深。更重要的是,三個國家互相都存在著領土爭端。而且在對待美國的立場上都是既反對又合作,美國想要在這三個國家製造矛盾,那真是太簡單了,美國手裡有的是牌。周邊三個國家想要在經濟上脫離甚至對抗美國,先看看政治上允許嗎?政治不允許,經濟就要讓位於政治。在中日韓的合作方面,美國略施小計,就分化了中日韓辛辛苦苦簽訂的合作協議,日韓繼續倒向美國。朝鮮戰爭不可能單獨的打起來,基於這個原因,美國現在需要的不是立即投入戰鬥,而是先從經濟上分化潛在的盟友。其次,南海只能擦槍走火,不可能大規模海戰。中國周邊戰爭調門較高的南海,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在降低。南海各國的調門越高,發生的幾率越低,充其量也只能是擦槍走火。雖然美國在南海背後搗鬼,也需要一場戰爭來轉移國內的危機,但是美國很清楚,南海周邊的國家,沒有人是中國的對手。有些國家之所以叫的非常賣力氣,無非想獲得美國的援助,菲律賓就已經達到了目的。別的國家就慘了,因為美國沒錢,而且美國的真正目的還是分化東南亞的國家,即不要和中國走得太近,又能牽制中國,為美國利益服務。現在看看南海,東南亞幾個國家再也沒有人提亞元了,也少提經濟一體化了,不再提組建共同體了。唯一有這樣想法的國家就是泰國,可泰國現在國內動亂已是自身難保。然而,美國分化中國與東南亞經濟圈的政策永遠都不可能成功,因為東南亞的發展主要與他們自己相關。五、筆者的觀點筆者認為:中國人都應當明白,自從去年的西藏動亂,到最近的新疆暴亂,都是在外國反華勢力操縱下發生的。更有甚者,人們還應當記得去年有人企圖搞暴亂,有外國在中國搞民主運動,矛頭都是直指中央政府及其領導人的。現在還是有人在搞動亂,搞周邊國家戰爭導演等,可目的與性質都是一樣的。這種時間集中,清一色的西方民主國家沾邊的作法,是誰在撐這個大頭呢,我想就是不說大家也都是早就明白了的。中國要發展需要營造一個和平的國內、國際大環境,這是改革開放尤其是近十年來中國的成功經驗,其成效也是人盡皆知的。然而,世界總是這樣的,有得就會有失。在獲得了經濟大發展的同時,由於將經濟建設作為主要矛盾來抓,使得某些次要矛盾就有了發展上升的可能,所以在國內與國際上出現些什麼不大不小問題也是很自然的,國人不必大驚小怪的,這是發展中的問題,也是一定可以認真解決好的。中國的大國地位首先是一種實力,主要就是經濟實力。有網友認為經濟實力重要,但軍事實力更為重要。實際上只有經濟實力才能派生出軍事實力來,否則軍事實力也是不牢靠的。在國際關係上,大國與小國誰重要,這個問題也不能一概而論。總體上說大國小國同等重要,但從本質上來說,能夠與中國發展成為真正朋友的國家最重要,然後就是可能的朋友,最後才是非敵非友的國家。中國認為美國不是敵人,但也不是朋友,它是一個可能成為朋友也可能成為敵人的國家,變化的原因主要得看中國自己的實力而不可以寄希望於美國的善意。十多年來,不管誰當美國總統,都是在正面上對中國友好或者是很有克制力,顯示出特別有政治修養的。但在背地裡,都可以不同程度地看到有美國反華的影子。所以,在處理同美國關係時,不可以不認真但也不必太認真。這就是在友好合作方面要認真,在對待美國暗中搞小動作時要特別認真和小心,其餘則大可不必太認真,因為美國不可能忽視中國的存在。有中國人對奧巴馬予寄的希望很大,但這也有可能讓他們的失望更大。回過來談目前中國三大軍事熱點的問題。不管是中印關係,還是南海及東海問題,都涉及到中國的國家安全與領土完整。這個問題對中國來說既是歷史的,同時又是現實的。說歷史的是因為問題的淵源是歷史的,說現實是因為這些問題現在已經被激化起來了,並不好迴避。。中國人對歷史是記得很清楚的,比如康熙、施琅什麼的,凡是對保衛國家有功績的人,中國人大都記得非常清楚,從這個角度講就很現實。中國人對待印度強佔的領土,不管什麼時候收回和解決好,儘管曾經打過仗並互為敵人,但總有重歸於好的一天。但要是由於不能解決好領土問題,什麼時候雙方都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友好國家,對日本、越南和其他東盟國家也都是這樣的。中國對待三個熱點問題地區,最重要的是要看對方的態度,誰的態度軟化誰就可能避免挨揍,但這並不是說就沒有領土的問題了,只是領土問題可以通過談判而不是軍事解決。目前印度已經擺開了與中國軍事對決的架勢,日本也在釣魚島展開了決鬥姿態,如日本強化武力侵佔,禁止中國船隻靠近,這是令中國所無法容忍的。而在南海,各小國的囂張氣焰似乎有了一定程度的軟化,美國的聲音反而變得更加強烈了。筆者的看法還是首先關注印度和日本,如果不是非常必要就不一定需要同時打兩場戰爭。由於印度佔領中國領土的面積最大,國內民眾對拿回被佔領土的呼聲很高,所以印度首先挨揍的可能性就大。打一場戰爭還是兩三場筆者心中沒底,但打好一場同時解決一兩個問題的可能性是有的。所以,如果是選擇列印度,就得盡最大努力地打贏,日本的問題才不至於太難解決。本文只談到一些主要戰爭的方面,還有許多戰術層面和其它層面的問題可能還沒有考慮周到。加上文章史實方面主要以引用網友的言論為主,準確程度一定不會很高,所以本文只能作為供有關方面的參考。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八大要素 讓你安全順利搞定戶外登山攝影
※女人渴望男人給自己承諾,好像承諾便意味著安全感
※有哪些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保護自己的上網隱私?
※孕婦咳嗽要安全 試試中藥蒲地藍
※倫敦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康石石「重談」留學生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