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互聯網影響 讓更多國人接近事實真相

中國式互聯網影響 讓更多國人接近事實真相

  嫦娥一號和華南虎,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且自身不會主動表白的載體,就這樣被裹挾著成為2007年秋冬之交的網路主角。不同的是,關於前者的傳言已經偃旗息鼓,而後者引起的輿論紛爭依然高燒不退。《國際先驅導報》的文章指出,一系列的網路風波形成了中國式的互聯網影響,其結果就是讓更多國人接近事實真相。

網路牽引下的「華南虎風波」

  一切都源於40天前的那場新聞發布會。10月12日,陝西省林業廳「像展示寶貝一樣」將一組華南虎照片對外發布。同時宣稱,這組照片不僅有力地證明野生華南虎在中國境內沒有滅絕,更說明當地極可能存有一個野生華南虎的繁殖小種群。

  然而,當很多人開始為這一發現歡欣鼓舞之際,網路上的質疑氣團已經悄悄生成。

  當天15時46分,網友「人力車夫」率先在攝影專業論壇「色影無忌」上轉載該信息以及華南虎照片。質疑的聲音在5個多小時後開始出現。21時25分,「林中啄木」跟帖認為,「照片像是PS的」。感性懷疑隨後轉向了專業求證,網友們分別從光線、透視關係、顏色等專業角度對照片進行了分析。第二天22時05分,自稱「靠PS吃飯」的網友「洪都刀客」發帖稱:大家可以根據(照片中)樹葉的大小,推算出老虎的大小,如果照片是真的話,老虎估計只有老鼠那麼大。

  隨後,天涯社區、凱迪網路等一大批網路論壇開始跟進,無論是「擺拍說」還是「假照片合成說」,矛頭幾乎都指向一點:華南虎照片系偽造。網上的聲音迅速轉到現實中,中科院專家、陝西省官員、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照片原作者紛紛投入爭論……

「嫦娥失蹤?」來自網路的謠傳

  求證真相與散播傳言,有時候只有一步之遙。當眾多「虎迷」忙著尋覓華南虎蹤跡的時候,另一群人卻在網上因「失蹤的嫦娥」大吐口水。11月13日17時16分,網友「台輔」在凱迪網路「貓眼看人」論壇的一篇帖子,引起了一場短暫的風暴。

  自10月24日順利升空以來,「嫦娥」奔月的每一步無不吸引著世人的關注,因此可想而知,這篇標題為「嫦娥一號失蹤了嗎?」的帖子引起的巨大衝擊波:超過12萬的點擊量、近千個回帖,「看來是出問題了」「可能正在搶救」等說法一時間甚囂塵上。

  外媒關注中國網路爭論

  有意思的是,無論是華南虎照風波,還是嫦娥一號的去向,傳統媒體一直充當著網路的傳聲筒和求證者,決定該事件走向的幾個關鍵點,無一不是來自網民自發的力量。而中國網民的努力,甚至引起了境外媒體的關注。

  「繼續:尋找華南虎的行動在繼續!」早在10月30日,英國《金融時報》即以此為題,報道了瀕危的華南虎被拍攝後在中國網路上引起的爭議。最令國內關注的外媒報道,當屬美國《科學》雜誌刊登虎照。

  這份與英國《自然》雜誌並駕齊驅的重要國際學術刊物,在11月9日的「隨機樣本」中,以300字左右的篇幅介紹了中國人正因華南虎照片真偽展開的大辯論,報道同時配發了周正龍拍攝的華南虎照片。其在華南虎照片旁編髮的配圖說明意味深長:「『平面』老虎?」狐疑之情,溢於言表。

  與此同時,傳統媒體也介入了嫦娥一號去向的求證。其實早在11月12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就已發布消息,表示受月球運動軌跡影響,嫦娥一號將有45分鐘與地面失去聯繫。在「失蹤說」傳出當天下午,也有媒體採訪專家進行了解釋,認為暫時失去聯繫是很正常的情況。

  「網上的消息是沒有根據的,瞎說的,由它去好了。不過,相信我!『嫦娥』跑不了的。」11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龍樂豪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正式就此闢謠。

直面網路的影響

  至此,從網上冒出「嫦娥一號失蹤」的帖子算起,謠言只流傳了三天。而截至11月20日,有關虎照的真假卻依然撲朔迷離,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

  同樣是因網路引起的質疑聲浪,卻出現迥然不同的結局,其間固然有辨證真偽之技術難度的差異,但如何應對網路的影響,已經成為當前的課題。顯然,國家航天局的做法更為成熟和積極。

  龍樂豪闢謠後,率先發出質疑的「貓眼看人」論壇上也有網友進行了反思。「個別網民從極端心態出發,唯恐事態不混,甚至將之和一些毫不相關的事情聯繫起來。顯然不但有失熱情,也有失理性,實質是一種攪混水的心態。」11月20日,一位署名為「kunlunyijian」的網友如是寫道。

  就在同一天,國家航天局發布權威消息:到20日14時,嫦娥一號已繞月飛行158圈,衛星工作正常,狀態良好,地面測控正常。與此同時,為便於公眾了解情況,在國防科工委政府網站、國家航天局網站及中國探月網站上將及時公布嫦娥一號衛星的最新狀況。這顯然是為保證信息暢通的舉措之一。

  相比之下,華南虎照風波現在仍處於拉鋸狀態。11月初,最先質疑華南虎的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科學家傅德志甚至曾放言,國家林業局不可能組織起專家實地調查華南虎,「沒有專家會為了一張紙老虎往火坑裡跳」。權威部門的缺席,不僅使網路紛爭愈演愈烈,更無助於真相的水落石出。

  「史上最牛釘子戶」「山西黑磚窯事件」「華南虎照片風波」……2007年,太多的新聞從網路而來,進展軌跡如出一轍:傳統媒體跟進報道,繼而成為社會公眾事件。

  「這是很正常的。」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表示,相比傳統媒體,觸角更豐富的網路可以使公眾事件的來源渠道更加多樣化。

  「傳統媒體採集資訊時受制於渠道本身的局限,而網路作為自媒體屬於全民生產,所以現代傳媒將網路作為重要的信息來源並不意外。」喻國明說。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周慶安很認同喻國明的看法,他認為傳統媒體從網路獲取信息的現象將會長期持續。「在今天的時代,大眾傳媒空間依賴網路空間,並把網路話題當作延伸自己表達空間的方式已成一種必然,無論是『最牛釘子戶』,還是『黑磚窯事件』,無不如此。」周慶安說。

  一份來自國外的研究稱,到2010年,將會有70%左右新聞事實的第一發布人不是專業記者,而是來自於民間的博客和播客。「的確,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媒體對網路在採集新聞、獲知事實方面的依賴性應該是越來越高,而不是減少。」喻國明對此解釋道。


推薦閱讀:

中國市場上有哪些品種的食用魚類?它們的養殖方式各有什麼特點?
紐交所掛上中國國旗 阿里巴巴上市堪稱「超級秀」
報告:「90後」成中國境外游主力 熱衷東盟國家
三星全球叫停Note7 召回中國大陸全部該機型|新浪新聞
中國式養生(四)

TAG:中國 | 互聯網 | 中國式 | 真相 | 影響 | 事實 | 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