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吳京:不是美隊鋼鐵俠,他是體制內的超級英雄
戰狼2有多火,創造了96小時12億的票房奇蹟,火到你沒看過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有觀眾就說了,你看吳京各種開掛,又是水下捆粽子,又是貧民窟速度與激情,還操翻了6輛坦克,滅了一個國家的反政府武裝勢力,實在是太假了,簡直就是在意淫。
你放個真人試試,保不準在第一個跳水鏡頭,AK47就足夠把你打成篩子。
但是在好萊塢的大片里,人們又用了雙重標準:美隊盾牌無敵,鋼鐵俠日天日地日空氣,錘坦克像擰麻花。這個時候就說人家是大片,是超級英雄,是拯救世界,是震撼是情懷。一切不合理也都成為合理的。
說實話,看《戰狼2》的時候,我覺得特別有種擰巴的違和感。
吳京飾演的冷鋒一邊要當被開除軍籍的「刺兒頭」,一邊時時刻刻銘記著「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南軍區,特種作戰旅戰狼中隊」;一邊孤膽英雄隻身奮戰,一邊渴求著得到國家海軍的援助。
就連最後關鍵時刻海軍首長的一聲「開火」,也是在得到聯合國命令授意的前提下。
聽說《戰狼2》在美國地區上映3天時間,排片方面一共只有53場,總票房只有19萬美元,看來美帝人民並不買賬。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只有中國人能看懂《戰狼》,只有中國人能夠理解這種集體至上中的個人英雄主義,也只有中國人才能拍出這種擰巴的超級英雄電影。
吳京不是隨意所欲的美隊鋼鐵俠,他是體制內的超級英雄。
中美英雄對比
國人拍的最多英雄類型的電影莫過於武俠片了。
國產武俠片裡面的英雄,都有著極高的道德水準:《中華英雄》華英雄東奔西走解救在美華人;《卧虎藏龍》李慕白本身就是道家大師,江湖楷模;《英雄》裡面無名為了天下大業放棄了自己的執念,死於秦軍箭雨之中。
一切都像金庸借郭靖之口所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這些英雄很難得有張揚自己個性的機會。李慕白深愛已故朋友妻子俞秀蓮多年而未有結果,皆因顧忌世俗禮教所致。竹林中和章子怡的你追我趕,更隱喻了一個男子對女子的追求過程。通篇下來,無論是對中年婦女俞秀蓮還是對年輕貌美的玉嬌龍,道德宗師李慕白一直在顧忌,表現的十分壓抑。縱然劍術登峰造極,江湖地位極高,隱忍的情慾卻讓他少了幾分快意恩仇。但他那一襲白衣,笑看天下的樣子,儼然又是國人們心目中嚮往的江湖俠客的模樣。
反觀國外的英雄大片,愛就是愛,恨就是恨,我有能力就我行我素,個人英雄主義到了極致。美國隊長為救友人,不惜違抗上級命令,孤身深入敵後。解救眾戰友之後,他在軍中獲得了極高的名望。從此就像個眾星捧月的超級明星一般,只需要一心顧著如何拯救世界就好。且在打架的時候順便還撩個妹,沒有妹子的超級英雄不是好英雄。
這點在007系列中表現的更加明顯。007開著最好的車,用著最先進的裝備,用最華麗的方式撩著妹子。《皇家賭場》里,007更是乾脆拿國家的錢賭博,打著探聽情報的名義一夜情之後,開著阿斯頓馬丁拍拍屁股走人。領導都是因循守舊的,政府都是迂腐無能的,只有依賴個人的能力與激情,才能打出一片天地,獲得國家的認可。
中國熒幕上此前也有過徹底反叛的英雄,比如《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的令狐沖。也有類似西方一般桀驁不馴的英雄,比如《猛龍過江》的李小龍。撇開動作設計不說,從始到尾裝逼超脫的令狐沖給人一種充滿邪氣的不安全感;而李小龍的人設則有一種「黃種人不是孬種」的證明心態。在當時的國情和環境下,無疑是國人最強的強心劑,但是在成龍類型的功夫喜劇泛濫的今天,早已失去了流行的土壤。
而這時,作為此前從未出現帶有紅色主題旋律的反叛英雄——冷鋒出現了。這也是國內多年來軍旅類型片的總合與拔高。冷鋒是一名軍人,他的言行首先都必須要體現當代軍人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水準。但是固定的制度很多時候不能很有效地解決現實問題。冷鋒身上的反叛性與英雄主義應運而生。就好像國外大片中的超級英雄一樣,從海里打到陸地,從南非到雪原。當他被開除軍籍後,孤膽英雄式的行為滿足了觀眾最大的期待。看著他英勇無畏拆坦克的樣子,觀眾的荷爾蒙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壓抑已久熱血持續燃燒。
但他畢竟是中國式的英雄,他也只能是中國式的英雄,才能在這片土地上獲得人們的喜愛。人們很難想像他完全像西方超級英雄一樣,開著豪車喝著香檳摟著美女,對著媒體大喊「我就是鋼鐵俠」。冷鋒必須有一個行為準則和使命感,有一份苦逼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榮耀在。也正是因為這種克制的正義感,這個人物形象也就因此豐滿而貼近現實起來。就好像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在戴上金箍之前,他不過是一個為爭個體自由的自我毀滅式英雄;但戴上了象徵克制的金箍之後,他就化身成了為人們解除蒙昧,救苦救難的「斗戰勝佛」,而也正是因為沉重的責任和榮耀,孫悟空這個形象才從輕飄飄的魔猴紮根立定,成為忠勇的「孫行者」。對於冷鋒來說,「一日是戰狼,終身是戰狼」就是腦海中堅守的一根弦,這根弦斷了,這個人物也就廢了。
總而言之,集體主義的剋制感結合個性鮮明,才是屬於集體利益至上的中國式英雄。
《戰狼》折射出集體潛意識渴望
電影紮根於文化土壤。無論是歐洲節奏緩慢的劇情片,好萊塢大開大合的英雄片,還是香港天馬行空的劍仙片,能夠流行一時,都或多或少投射了人們無意識的期待。而《戰狼》系列能夠叫好又叫座,也恰恰迎合了人們的渴望。
先拿美國的戰爭片說事。美國的戰爭片里也不盡全是單打獨鬥,特立獨行的英雄。且其中大部分主角只是起到了戰爭記錄者的作用,並非像美隊,鋼鐵俠似的能夠主宰戰鬥的進程。更多時候,戰爭片並不是為了塑造人物,而只要描繪現實戰爭的殘酷就足以吸引眼球。美國人需要的可能不是戰爭中殺人盈城的劊子手,而需要的是對戰爭意義的思考,對和平的嚮往。《全金屬外殼》《拆彈部隊》有什麼結局嗎?沒有。沒有好萊塢驚天動地的大爆炸,也沒有英雄醉卧美人鄉,只有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戰爭中逐漸凋亡,主角帶著迷惘的神色觀察著這一切,最終在炮火聲中漸行漸遠。
這折射了美國民眾對於戰爭的反思。越南戰爭是正義的嗎?伊拉克戰爭是正義的嗎?一部部電影像是酷吏一樣拷問著民眾和政治家的良心。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麼好萊塢的超級英雄片不描寫戰爭(或者戰爭對英雄來說只是兒戲),而真正的戰爭片里卻沒有英雄。好萊塢象徵著個人英雄主義的自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則充斥著嘩眾取寵下的掙扎。
好在中國無需有如此反思。因為中國從來不發動非正義的戰爭,也就不需要對戰爭的合理性有什麼過度的思考。即使是在最殘酷的戰爭,我們也可以大肆宣揚我們的戰鬥英雄——因為都是為了正義,為了祖國。反過來說,飽受侵略和壓迫的祖國最需要的就是發出英雄般的吶喊,證明自己從此站起來了。而《戰狼》系列也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橫空出世。
在90周年建軍節上映的《戰狼2》簡直就是「朱日和」閱兵的加長電影版。外國船隻被劫,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老外欺負咱們,我打得他們屁滾尿流。現實中需要通過很多外交手段才能處理的事,電影里一個被開除了的軍人就能搞定。老黑都成了華人的乾女兒或者乾兒子,白皮的歐洲僱傭兵統統得死無全屍。最後一幕,吳京身披國旗橫穿交戰區,兩邊軍事集團紛紛大喊「是中國人,停火」,更是將國人的對祖國強大的自豪感徹底點燃。
另一方面,冷鋒的張揚的「刺兒頭」個性,也是我們這個沉默已久的民族所渴望的。素來以「中庸之道」為核心的我們,一次次在上級的命令和周遭朋友的勸諫中壓抑住自己。中國男人有時候更像沒有生命力的空殼,沉默著勤勞著完成自己應當完成的任務。冷鋒的存在提供了一種可能:只要你專業技術過硬,「刺兒頭」也依舊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恰恰順應了湧入職場的90後心理。
在西方文明和互聯網的衝擊下,個性伸張成為了現代最大的呼聲。沒有了單位和體制的限制,大部分自由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因此傳統社會的「中庸」也慢慢成為「平庸」的代名詞。只要技術過硬,總會有展現舞台。90後們大可以不奉承自己的老闆,照樣領取高額的薪水。而冷鋒,中國最深嚴體制內所孕育出的反叛英雄恰巧符合了這一期待。聽過現在有些部隊集體組織看《戰狼2》,不知是真是假;不過這也正好說明,廣電總局和軍政領導們開始慢慢承認並認可這樣的價值觀了。
我們造不出好萊塢式的英雄電影。徹頭徹尾的美式浪漫只能從畫面上引爆人們的HIGH點,屬於看過就忘的類型。我們有著自己的文化哲學,就算是英雄,也要存活於集體的聯繫之中。「克己復禮」帶來的堅韌和剋制感,成為中國式英雄獨特的魅力源泉。當然我們也渴望張揚,但這種張揚畢竟有限度,它不是以冷鋒亂打一氣為基礎,也不是以冷鋒和龍小雲之外的女醫生談戀愛為基礎。它統領著整個電影,成為畫龍的點睛之筆;但龍的身子和骨架,卻都是由嚴格的「紀律」所構成的。
推薦閱讀:
※你如何看待電影戰狼2在短時間內達到票房冠軍的榮譽?
※《戰狼2》總票房已超36億 觀影人次正式突破1億人次
※上映4小時票房過億 但超支超得太嚴重了 吳京:花2億拍《戰狼2》沒賺著錢
※《戰狼2》票房突破26億!賺錢的不止吳京,還有馬雲和鄧超
※因為《戰狼2》,吳京的真實身份曝光!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