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菜」熱心理現象分析

作者:佚名 | 文章出處:中國心理學家網

  最近流行的一款網路遊戲「偷菜」在校內網、開心網等一些SNS社區網路風行,很多人痴迷於「偷菜」。

  偷菜和被偷菜都很高興。小劉是浙江大學研一學生,也是開心網的骨灰級粉絲,她是去年10月份開始玩開心網的。「對我來說,偷菜種菜的樂趣就像玩遊戲一樣,你到了一定的級別才能種比較名貴的花草,要不停地過關,不停地升級,很過癮、很刺激。」

  正在讀博的高揚是今年年初才在開心網站上註冊的,之後她發動全班同學參加。「我們同學基本都比較喜歡花園、房子、停車。因為這些只能在網上實現。我有個同學,特別喜歡偷菜,他說,在生活中誰敢偷啊。」

  高揚說哪怕別人偷了自己的菜也一樣高興,因為這是分享收穫的喜悅,而且這種小搗蛋的方式還挺輕鬆的。

  這樣的遊戲是「現實焦慮」的投射,對私家車和房子的夢想,都可通過遊戲得到充分表達,從而化解了對現實的不滿。

  網友「一切棄權」說,「開心網」的樂趣是以「無趣」為代價。「你廢寢忘食地偷菜加好友後,突然發現,你工作沒做好,對身邊的親朋好友也沒照顧好,更尖銳的現實矛盾有增無減。」

  「迷戀開心網,其實體現了一種虛擬社交依賴症,越迷戀越孤獨。」網友「老花生」認為,玩開心網,表面看似乎減少了人的孤獨感,聯絡了社交感情。實際上,越是沉迷於虛擬社交的人,越是在現實中感到壓抑的人。對他們來說,開心網已經不折不扣地變成了真實社交關係的可憐替代品。

  心理學專家:

  因為「忘不了」所以吸引人

  浙大心理學教授馬劍虹認為,開心網這麼吸引人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為它提供了現實生活不能提供的東西,會讓人「忘不了」。「就比如說偷菜,偷這種行為本來是在生活中是受譴責的,但是在這裡,卻是可以被接受的。其實,現實中越是守規矩的人越會喜歡這種遊戲,因為實際中被壓得太緊,他們需要釋放。」

  另外,偷別人的東西必定會引起對方的反應,比如說傷心,這也會讓偷的人心理上感到刺激。特別是,在這個網路平台上,彼此都是熟人,感受會更強烈,除了在自己的想像空間和對方開個玩笑,更能在生活中看到他們活靈活現的反應。

  「比如你就想偷那些生活中比較摳門的人,然後看看他們怎樣反應。如果偷了幾次,對方根本無動於衷,或者就一個公共菜園放在那裡,想怎麼樣都行,那大家肯定都沒興趣了。」馬劍虹說。

  有人擔心過分沉迷於開心網,會不會成癮,馬老師說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上癮有嚴格的界定,這些人只能說偏好這種方式來舒緩壓力而已,談不上成癮。

  傳媒學者:

  可以成為人際關係的助溫劑

  浙江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副教授沈愛國一直關注開心網,「開心網基本是個熟人圈,既開放又封閉,將虛擬和現實很好結合了起來,你付出很小的成本就能在這裡找到歸屬感。」

  沈老師指出開心網附加的各種遊戲其實都滿足了人們某方面的心理需要。比如說,真心話滿足的是偷窺欲,投票主要是尋找認同感。至於現在「炙手可熱」的經營花園主要是讓很多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嘗到了務農的味道。

  「玩開心網的多是80後,他們中的許多人根本不知道種田的滋味,所以感覺很新鮮,而對於中年人來說,主要是回憶童年的樂趣。」沈老師說。

  對於有些人樂此不疲偷菜、種菜,沈老師認為這主要是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無論是偷別人的或者自己的被偷,都能從中得到樂趣。同時,在網上可以大模大樣地「偷」,這在現實中是要被懲戒的,這種反差本身就很吸引人。

  「我曾經有個朋友,從凌晨4點偷到8點,偷得手抽筋,偷到80萬,隨後就會把這個拿出來炫耀。」沈老師舉例說,「其實,大家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被公眾認同,獲得一種判斷和評價,因為它能表明你的人氣指數很高。」

  「對很多人來說,開心網其實是人際關係的助溫劑,許多很久沒有聯繫的同學、朋友都可以通過這個再聯繫。我有一些朋友就是這樣又聯繫起來的。」沈老師說,「另外,大家在生活中見面也會經常以這個作為話題,不認識的人也會很快熟起來。」

  至於有些人過度沉迷,影響到正常生活,沈老師認為這是不可取的,玩的人要學會心理調適,畢竟這只是遊戲。

  社會學家:

  網路不會放大現實中的焦慮和孤獨

  至於網友們擔心的過於依賴這種虛擬交往而影響到正常生活的說法,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工作系主任馬良博士認為,完全不必擔心。

  「其實孤獨和焦慮在現實生活中及交往中都會有,這和網路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馬老師說,這個主要是看個人的自控能力和心態問題。「成年人的自控能力還是可以相信的。」

  「在平常生活中,無論什麼事情,只要你過度的投入都會產生焦慮。這點,現實和網路都一樣的。網路並不會放大這些焦慮心態,如果真的出現這些問題,還是要在現實生活中找原因。」

  虛擬世界的現象往往也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狀態,但願網路遊戲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同時,不要迷失我們自己。


推薦閱讀:

索達吉堪布:佛教不興盛的偏僻地,對稀奇古怪的現象非常重視
尋找失去的文明(四十三)——喪葬風水淺談--2 靈異現象
杜小真:梅洛· 龐蒂和他的存在現象論
青春期現象:女兒房門貼"勿擾" 兒子5年不理父親

TAG:心理 | 現象 | 心理現象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