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真的規定不準吃任何動物製品么?
1. 釋迦牟尼有沒有規定不能吃肉?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引一段佛教重要的戒律《四分律》第42章的內容,佛陀為五位比丘答疑,講解化緣而來的食物是否可以食用:(鏈接是cbeta的鏈接,原文斷句有誤。)
得乾飯,佛言:「聽食種種乾飯。」得魚,佛言:「聽食種種魚。」得肉,佛言:「聽食種種肉。」得羹,佛言:「聽食種種羹。」得修步,佛言:「聽食。」得乳,佛言:「聽食種種乳。」得酪,佛言:「聽食種種酪。」得酪漿,佛言:「聽飲種種酪漿。」
在佛陀時代,僧人的食物來源是源自於化緣。化緣的時候,是不能要求施主去特意做什麼飯菜吃。化緣而來的食物,不可以因為不合口而扔掉不吃,那麼如果食物中有肉怎麼辦? 戒律要求是「三凈肉」才可以吃。
仍然在《四分律》第42章:
如是三種因緣不清淨肉,不應食。有三種淨肉,應食。若不故見不故聞不故疑應食。若不見為我故殺。
也就是說:沒有看見、聽說或懷疑為了自己而殺死的動物之肉類是可以食用的。比如化緣的時候,施主發善心,說我給你殺一隻鵝,殺一條魚做飯吃。抱歉,這是不可以的。
東南亞的上座部(俗稱的小乘佛教)仍然遵守這些戒律,三凈肉是可以食用的。藏傳佛教也是如是。
甚至佛陀涅槃的原因,都是有可能和豬肉有關係的。《長阿含經·遊行經》中記載佛陀去世的原因:
是時,周那尋設飲食,供佛及僧,別煮栴檀樹耳,世所奇珍,獨奉世尊。 佛告周那:「勿以此耳與諸比丘。」
鐵匠周那(Cunda),有的經典翻譯為「純陀」,進獻給佛陀的栴檀樹耳(茸),梵文做sukara-maddava,這究竟是什麼東西,古印度的時候就已經搞不清楚了。按照漢譯經典,字面上看應該是某種毒蘑菇。玄奘的師爺護法(Dhammapāla)做註解說:一說是豬肉,一說是竹筍。因為這個,季羨林先生在《佛教十五題》中曾經提到過,說佛陀很有可能是吃了不潔凈的豬肉而去世的。關於 sukara-maddava 到底是什麼,現在也沒有確切的結論。
其實在佛陀時代,關於僧侶能不能吃肉,在僧團內部是有爭議的。佛陀的堂弟提婆達多(Devadatta),是阿難的親兄長,他更傾向於苦修,提出了所謂的「天授五法」,見《四分律》第四章:
提婆達言:「如來常稱說,頭陀少欲知足樂出離者。」 我今有五法亦是頭陀勝法,少欲知足樂出離者:盡形壽乞食;盡形壽著糞掃衣;盡形壽露坐;盡形壽不食酥鹽;盡形壽不食魚及肉。
這個戒的就比較極端了,包括奶製品,鹽,魚,肉都不能吃了。佛陀大概是覺得這樣不利於僧團的發展,反對了這個意見。於是提婆達多破門而出,成立了提婆達多派。《大唐西域記》中也記載了玄奘法師曾經遇到過該派僧眾。
2. 誰規定的僧眾不能吃肉?
梁武帝蕭衍大約在公元518-523年之間,頒布了《斷酒肉文》,禁止僧眾吃肉。當時就有僧眾反對說,斷酒肉沒有經典中的憑證,表示反對。梁武帝之後再次強推,約束僧人不可吃肉飲酒。於是不吃肉就成了漢傳佛教的特有戒律了。
3. 不吃肉就符合漢傳佛教戒律了么?
佛教戒葷。但是從字源上講,葷≠肉。葷字是形聲字,屬艹部,顯然不大可能與肉有關係,《說文》解釋說:「臭菜也,從艸軍聲。」 臭(xiu)菜,就是氣味濃烈的菜。指肉則是葷字的後起義了。
佛教各經典記載的五葷/五辛,不盡相同。歸納起來無外乎就是蔥屬各種(Allium spp),以及香菜(胡荽)。印度本來就有戒葷的傳統,《大唐西域記》卷二記載:
蔥、蒜雖少,噉食亦希,家有食者,驅令出郭。
大概是吃完有口氣,容易熏人。《楞嚴經》卷8說:
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
生的吃起來讓人容易發脾氣,熟的吃了有助性趣。
大蒜,大蔥,小蔥,韭菜,洋蔥等等,就都不能吃了。
佛教戒律中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叫「離非時食」,一是過了吃飯的時間不能吃,二是過午不食。《四分律名義》第13卷解釋說:
早起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
此外還有就是戒酒,不僅僧人要戒,居士戒也包含了戒酒。
4. 結論
釋迦牟尼沒有說過不可以吃肉,而是說過有些肉不可以吃。但是佛陀說過,有些菜是不能吃的。
如果下次你的朋友繼續安利,你可以表示贊同,並且要求對方嚴守漢傳佛教戒律:不吃肉,不吃奶,不吃蛋,不喝含酒精飲料,不吃香菜,不吃各種蔥屬植物(外出吃飯要求不許放蔥花,蒜蓉),不飲酒,過午不食,非早午餐時間不可以吃食物。
推薦閱讀:
※釋迦牟尼佛《百業經》(35)新娘出家 ——調化丈夫 亦證聖果
※釋迦牟尼佛佛像集錦
※釋迦牟尼和觀世音:示現佛菩薩法號的神通威力
※釋迦牟尼最經典的4句話
※恭迎釋迦牟尼佛聖誕日,傳遞法喜,見者增福,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