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elman和俄國非主流數學文化

7年前,2002年11月11日,俄國數學家Grigori Perelman在arXiv.org投遞了龐加萊猜想證明。Perelman看起來無意在同行評議數學雜誌上出版其證明,也不在意會不會被人剽竊。證明龐加萊猜想為Perelman贏得06年菲爾茲獎和多所大學的聘書。但是Perelman均未接受。因為不願在同行評議雜誌上發表,Perelman也達不到獲得克雷數學研究所100萬美元獎金的前提條件。 俄國記者Masha Gessen為Grigori Perelman寫了一本書:"Perfect Rigor: A Genius and the Mathematical Breakthrough of the Century",並在WSJ摘錄了一些段落,談論蘇聯的非主流數學文化。 德軍進攻蘇聯三周後,蘇聯空軍覆滅。蘇聯人只能使用低速的民用飛機充作轟炸機。數學家Andrei Kolmogorov帶領學生重新計算了轟炸和炮擊的運算表,使得蘇軍得以攻擊目標。這是斯大林親睞數學家的一個重要原因。二戰後,蘇聯建立了40多個城市供數學家和科學家秘密研發軍事技術。據估計,20世紀後半葉共有1200萬學者為蘇聯軍工出過力。這些學者不得和外國人有聯繫,否則就被視為叛國。70年代,蘇聯數學體系基本成型:一個極權體系中的極權體系。其成員從體制獲得工作、金錢、房子、食品等等。體制決定他住在哪裡,何時、何地以及如何進行工作或度假旅行。有一些人是不能進入體制的:猶太人、女性、跟錯了導師的人以及不主動入黨的人。這些人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在明斯克(Minsk)的某個學院完成博士論文答辯。他們屬於非官方數學界。在這些非主流數學家中,數學是一種愛好而無法換來職位、金錢、住房和官費旅行。數學不僅不會受到國家干涉,而且也是一種蘇聯後期在其它領域找不到的東西:可知的唯一真理。莫斯科一位有名的數學家G. Shabat說如果可以自由選擇,他將選擇文藝批評家這個職業,而他之所以做數學,是因為他渴望工作,不希望一生和審查作鬥爭。 蘇聯垮台後,政府不再扶植數學家,數學家也不再是國家人質。大量數學家流往西方,特別是美國。但是美國數學界巨大職位壓力和一些不光彩的競爭讓俄國非主流難以適應。美國環境可以帶來良好的專業溝通,但是無法提供反主流數學家嚮往的那種不計較時間的創造性工作。Perelman是不適應者之一。90年代初他剛去美國時稱讚美國是數學天堂,并力勸其母和妹妹也去美國。但是3年後因為職位的壓力心灰意冷地返回俄國,在聖彼得堡數學研究所度過了7年半隱居、不教課及不發論文的日子。在這段時間裡他完成了龐伽萊猜想的證明。 把證明放上網之後,Perelman於2003年春季再度赴美,在東海岸教課。隨著名氣漸大,教授聘書和研究經費向他涌去,但是Perelman感到失望,因為他覺得把數學成就貨幣化是一種對數學的侮辱。失望程度之深,以至於決定退出數學界。現在Perelman和母親住在聖彼得堡郊區。"


網評:


也許是來自紐約客的文章,我記得文中指攫取他人成就的行為,丘是一個例子。實際上,丘成桐當時白紙黑字把功勞歸於「中國人」,以及Cao、Zhu論文抄襲(或者說忘記註明來處)了密西根大學學者的證明並遭到抗議,在後來的修正版中改正,修正版前言也把所有credit歸於Perelman和Hamilton,都是很容易找到的事情。根據紐約客的文章,Cao、Zhu論文是4月13日送到丘主編的亞洲數學周刊31位編委數學家手中的,4月16日,丘即通知作者論文被接受,abstract已經貼上雜誌網站。 丘後來威脅要告紐約客這篇文章,似乎後來沒聽見動靜。Perelman誤以為數學界是純潔的地方,too simple, sometimes na?ve。


相比之下,「深受中國古典文化熏陶」的丘成桐顯得非常滑稽。

http://www.gmw.cn/01gmrb/2006-06/29/content_441414 .htm [www.gmw.cn]

(丘成桐:)「龐加萊猜想」的破解,是一件令我們中國人很驕傲的事情。因為在中國本土上,我們第一次完成了一個偉大數學猜想的最後一步,震動了全球數學界!我覺得特別驕傲,因為從1979年那次回國開始,我一直期望中國本土能做出一流的工作。相信我們年輕的朋友、學生也因「龐加萊猜想」的破解而受到鼓舞。」


推薦閱讀:

許衡、許衡文化與神州大地(概略)(十二)
聶豹:有核、有品和有力是桃園眷村產品文化的根源
說走就走帶上唐詩 之八《古吹台邊梁園情》 文化撫順
富順縣東湖鎮系列文化活動為鄉村振興「助陣」
金庸主角而論,令狐沖武功真有那麼弱?

TAG:數學 | 文化 | 非主流 | 俄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