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後,從中蘇友誼大廈到萬體館,哪些建築代表了上海
1949年後,從中蘇友誼大廈到萬體館,哪些建築代表了上海
澎湃新聞記者 陳詩悅
2015-01-25 16:36 來自文化課 滬西工人文化宮面臨重新規劃、華東電力大樓行將改建,2015年1月里的這兩個消息,引發了熱議,也將人們原本聚焦於老上海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建築的目光,轉移到了這個城市1949年以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建築。事實上,在1990年代城市建設的大潮來臨之前的四十年左右,上海雖沒有大規模的標誌性建築湧現,但每個時期均有特色迥異的建築單體,既體現了時代的特徵,也彰顯了建築師的探索。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盧永毅教授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梳理了一下1949年以後社會主義時期的上海建築。「要了解解放後的建築變化,首先知道解放前的建造狀況。」盧永毅的追溯是從20世紀之初開始的。在上個世紀初和一戰之後的一段時間內,為順應城市化建設,上海迎來了兩撥房地產開發的大潮,現在上海人引以為傲的歷史建築包括外灘的大部分樓宇、大量花園洋房和石庫門裡弄,基本都是那個時期建造的。不過,這一加速進展在1937年抗戰開始後突然停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上海的租界仍是孤島,但戰亂中的人們早已無心投資,建設也無從談起。珍珠港戰爭後,日本佔領上海所有租界,先後造了一些房子,但數量不多。1945—1949年之間,租界全都收回,國民黨政府重新規劃大上海,但受內戰影響和經濟局限,建設也很不穩定。1949年,上海迎來了解放,城市面臨的新規劃和建設,就是在這樣的戰後蕭條、經濟困難和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展開的。1950年代:自由樸素的初期探索上海這座城市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大發展後,留下了至今輝煌的建築資源。在解放前夕,外國人撤離歸國後,這些優質的建築都閑置出來,比如外灘的滙豐銀行、馬勒別墅、西郊賓館等等,都被收歸國有。「這是當時上海的一個基本情況,即使不造房子,也留存著很多以後未必造得出的好房子。」不過,1950年代的建造,首先主要是一些政治性的大型建築,比如1955年建造的具有俄羅斯古典主義風格的中蘇友好大廈,在上海和北京都有。「但是這類建築也不多」,盧永毅教授說,上海這座城市,從一開始就呈現出和北京不同的建造風貌。這個時期值得一提的,一是由陳植和汪定曾設計的位於虹口公園內的魯迅紀念館,二就是同濟大學的文遠樓和同濟工會俱樂部。在社會大潮普遍向蘇聯的紀念性建築靠攏時,這三座建築在現代中透露出隱隱江南民居的氣息,不是簡單的復古,而是受現代主義思潮影響的自由和樸實,並關注功能的實用性。另一類是在當時城市邊緣建造的工人新村,以曹楊新村和閔行新城為代表,按照功能布局合理安排,力求每家住戶都有好的朝向,將綠化和建築有機結合,紀念性元素被降到最低,都是全新的探索。中蘇友好大廈,1955年,Anderlev & Jislova(蘇聯中央設計院)。 澎湃資料
1954年10月14日,中蘇友好大廈中央樓層頂安裝一枚紅星,工人對即將放光的紅星作嚴密檢查。 澎湃資料
魯迅紀念館, 1956年, 陳植、汪定曾設計。 楊深來 澎湃資料
同濟大學文遠樓,1953年,黃毓麟設計。
曹楊新村,1953年,汪定曾設計。圖為圖為曹楊影劇院美工李樹德所繪的曹楊新村速寫。 澎湃資料
1952年7月3日,兩名兒童在新建成的曹楊新村散步。 澎湃資料1960—1970年代:技術與美學的突破這二十年由於歷經自然災害和十年「文革」的動蕩,無論從經濟實力還是社會狀況來看都不可能大有作為。不過,由於社會主義關注大眾和公共福利的特點,工人文化宮的建設成為了這個時期最為耀眼的建築。東/西宮的籌建均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初,滬東工人文化宮和滬西工人文化宮分別建成開放,不過滬西的大劇院在停工十多年後,在1975年才建成。作為全市面積最大的園林式工人文化宮,滬西的佔地面積達到6.98萬平方米。盧永毅教授介紹說,滬西的建造帶有新中國時期簡樸對稱的形式,但是細部融匯了現代化了的中國式裝飾,這種古典元素,不是生搬硬套的博古架和飛檐,而是經過消化的民族風格。由於得到陳毅市長的親自批示,傾注了許多建築師和規劃師的心血,至今看來,西宮都是建造質量非常高的建築之一。這一時期建築師們開始探討和實踐技術與美學的結合。同濟大學大禮堂設計建造於1962年,是裝配式現澆鋼筋混凝土聯方網架結構。特別是在跨度上達到40米,是當時絕無僅有的,網格的機構既作為力學支撐,又體現了美感。另一個是魏墩山先生做的萬體館,也稱上海大舞台。圓形的主館高33米,屋頂網架跨度直徑110米,可容納觀眾18000人,也是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滬西工人文化宮,1960-1975,陳植、民用院設計。
同濟大學大禮堂,1962年,黃家驊、胡紉茉設計。
上海體育館,1975年,魏墩山設計。1980年代:自由創作,回應環境改革開放後1980年代,是建築重新開始探索並慢慢走向國際的階段。賓館的建造成為這個時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位於徐家匯的華亭賓館以流線型的大麴面,成為當時該地區獨樹一幟的高層建築。而位於茂名南路的花園飯店新樓,與保留下來的原法國總會巴洛克式的老建築交相輝映,是古典與現代相得益彰的絕佳案例。酒店的建造在1991年開業的波特曼酒店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位酒店業的大亨深諳大型賓館與城市連接之道,將地面全部架空,把大堂做成開放的庭院,保證了車流的行走。三棟高樓的建築體量美觀宏偉,成為南京西路上不可忽略的一座建築。1980年代在外灘有兩棟高樓的建造受到了大眾的關注。其一是1985年的聯誼大廈,其二就是華東電力大樓。聯誼大廈是上海市對外開放後的第一幢現代化辦公樓,方正的外形全部是用鏡面玻璃,簡潔大方,卻也引起了當時很大的爭議,人們對於外灘這突然出現的「巨型怪物」都表示不適應。到了兩年之後的華東電力大樓,一方面是對聯誼大廈爭議的反思,另一方面建築界受到了西方建築要回應環境的思潮的影響,建築師開始認真思考一棟高樓要如何回應這片充斥著歷史建築的區域。盧永毅覺得,至少從兩點上,華東電力大樓做得很成功,一是在體型上,大樓在頂部選擇收的形態,如同老上海和平飯店和國際飯店的形態,輪廓線顯得不呆板;二是其牆面模仿外灘許多紅磚房採用了紅色面磚,但又對材質進行了改良。「1980年代追求自由的創造,從這個角度講,華東電力大樓非常有代表性。」這個時期在城市的郊區有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建築實踐是松江方塔園。宋代的石板橋和方塔、明代的照壁和天妃宮,還有仿造上海市郊農舍四坡頂彎屋脊形式的何陋軒,同濟的老教授馮紀忠巧妙地將歷史的各個碎片重新組合起來,或幽靜或開闊,中式園林與西方的公共園林的巧妙結合,在此可見一斑。
聯誼大廈,1985年,張干源設計。
華東電力大樓,1988年,華東建築設計院設計。
華亭賓館,1982—1986年,華東建築設計院。
花園飯店。
波特曼酒店,1987-1990年,波特曼設計。
松江方塔園,1978-1985,馮紀忠設計。1990年代:層出不窮的城市名片1990年代,商品房出現,城市建設迎來一股新的大潮。這個時期,摩天大樓開始興起,包括1994年的東方明珠和1999年的金茂大廈都是突破性的探索,還有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等公共文化建築的建成,也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這個時代的建築,其重要特點現代性與象徵性的結合,一方面商業建築增多,人們對新材料的追求日益火熱,外國建築師也開始逐步登陸上海這片熱土;另一方面,每個新建築都力求體現自己作為城市名片的存在,「城市就是這個時候開始亂的。」盧永毅說。
東方明珠,1994年,江歡成設計。 楊深來 澎湃資料
金茂大廈,1999年, SOM設計事務所設計規劃。 劉行喆 澎湃資料
上海博物館,1996年,鄺孝軍設計。 高劍平 澎湃資料
上海大劇院,1998年,夏邦節設計。 高劍平 澎湃資料
推薦閱讀:
※李伯鈞:以「四個全面」引領人大代表履職
※六十四卦究竟能夠代表什麼
※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全球代表大會在印度召開
※?舊金山無法代表美國,但這16個必去景點卻是三藩的象徵(組圖)
※華嚴宗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