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中「讀不懂」與學生的情感缺失問題

語文閱讀中「讀不懂」與學生的情感缺失問題

倪克儉
  語文教學中我們經常遇到學生讀不懂閱讀文本,面對設題無話可說的現象,探究一下,閱讀材料好,有營養,設題平和,不刁鑽。學生讀不懂,問題出在他們的閱讀經驗上——少了情感的加入,或乾脆不懂這世間「情」為何物。特別是對親情、友情的漠視、不理解,嚴重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  我們常常看到有關於當下孩子情感教育、愛心教育缺失的報道見諸報端,其狀況的確堪憂。據某項現代兒童生存狀況調查顯示,90%以上的孩子有「惟我獨尊」的傾向,只有15%左右的孩子在父母生病時知道照顧、安慰,而主動幫助過殘疾人、老人或是自己身邊有困難的朋友的僅僅只有2%。在獨生子女和應試教育的兩大背景之下,現在很多孩子缺乏愛心,不會感動,不知感恩,不懂得平等、憐憫、關懷等人類最基本的道德情懷,這不能不說是現代學校和家庭教育的一種倒退。一個「缺少親情、友情,情感冷漠,拒絕感動」的孩子絕對是情感缺失症患者,即便他智商再高,學業再精,也毫無生命光彩。本世紀初,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確立了學生髮展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勾畫了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框架。青少年情感問題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作為教師,了解一下學生之所以情感缺失的原因,會讓我們的教學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感體驗缺失是近些年來的教育實踐中,在當代青少年群體中比較突出的一種現象。具體含義是指:在情感知覺、識別、表達、溝通過程中明顯出現經驗和技能不足的現象。這種現象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情感智力發展滯後情感智力是20世紀90年代初由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一個概念。概念一經提出,立即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對教育領域、經濟領域、文化領域都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具體來講,情感智力包含五個方面:1、了解自我,能夠覺察某種情緒的出現,觀察和審視自己的內心體驗,監視情緒時時刻刻的變化。這是情感智力的核心。2、自我管理,調控自己的情緒,使之適時適度地表現出來。3、自我激勵,能夠依據活動的某種目標,調動、指揮情緒的能力。4、識別他人的情緒,能夠通過細微的社會信號,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與慾望。5、處理人際關係,調控與他人的情緒反應的技巧。從總的趨勢來看,兒童的情緒以及社交技能正在退步。一般來說,今天的兒童變得更加神經質,更會生氣,更會鬧彆扭,更情緒化,更消沉,更孤僻,更容易衝動,更叛逆。相對兒童的學業智力發展來說,情感智力的培養因為受到忽視而明顯發展滯後。(二)交往技能缺乏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兒童早年與父母的交往方式和技能,會一直影響他們進入社會後與周圍人的交往方式。然而,檢視今天親子交往的模式,我們不難發現,子女在交往中占絕對優勢,而且,由於父母無原則的退讓,讓很多兒童養成了自我中心、唯我獨尊的「心理優勢」。兒童在和父母交往過程中,對父母缺乏應有的禮貌,忽略父母的感受,不理解父母,甚至出口傷人。而這些都被父母「偉大的愛」寬容了。由於今天的兒童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兒童期,同輩交往的時間遠遠低於與父母交往的時間。因此,我們不難理解,兒童在和同輩、教師、長輩交往時,為什麼不能理解對方的感受,為什麼缺乏應有的禮貌。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是:在人際交往中,異性之間的交往困難普遍存在。在諮詢研究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男生不敢和女生說話的案例。這可能和父母以及教師對孩子與異性之間的交往過於關注和干涉有關係。(三)心理脆弱青少年自殺的現象時有發生。自殺的原因,有時僅僅因為父母或教師說的一句話,或者因為被教師打了一個耳光,或者一次考試失利。面對批評、挫折或失敗的時候,今天的青少年心理承受力簡直不堪一擊。究其原因,根源還在兒童早期的家庭教育環境。父母呵護備至,生怕孩子遇到什麼困難或挫折,父母儘可能為孩子設計一個充滿「愛」的順境,除了讓孩子學習外,父母幾乎包辦了所有孩子力所能及的勞動。於是,在兒童早期成長的過程中一帆風順,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積極情感的體驗。因此。兒童一旦在高競爭環境中遇到挫折,就變得難以承受。(四)反社會型人格根據近10年統計表明,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有上升的趨勢。而且,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青少年犯罪呈現出了新的特點。當前大多數的青少年犯罪都或多或少與網路遊戲有關。很多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後,難以承受遊戲需要的費用,於是就去偷去搶,久而久之慢慢發展成了犯罪。此外,網路遊戲大多數與暴力、色情有關,長期受這種熏陶,對身心發育尚不健全的青少年有很大的不良誘導作用。反社會型人格的形成與情感體驗缺失也具有密切的聯繫。反社會型人格一個顯著的特徵是情感冷漠、殘酷,而且很少有負罪感。因此,反社會型人格的兒童在傷害別人的時候,或者遇到有人被傷害的時候,表現得甚至比成人還要鎮靜。曾經有中學生弒母后,從容出走,折返家中後,看到死去的母親裝作十分悲傷,在眾人面前演戲,試圖騙過大家。情感體驗缺失的成因(一)父母過度保護從教養方式上看,中國父母對子女的溺愛型教養方式比例高於西方國家。目前孩子成長過程明顯處於過度保護所造成的「經驗剝奪」的處境。單單從勞動時間上比,中國兒童比別國兒童要少——比美國兒童少6倍,比韓國兒童少1.5倍。還有的父母限制孩子的交往,致使孩子在童年時嚴重缺乏同伴交往、異性交往的經驗。父母把一切安排得好好的,惟恐孩子自己動一動手,動一動腦。殊不知,經驗正是在親身的實踐中積累起來的。這種養尊處優的環境對於兒童來說是一種悲劇。未來社會對孩子獨立運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斷、去決定的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顯得必要、緊迫和嚴格。父母「越俎代庖」的行為越多,孩子未來面臨的困境也越多。豐富的情感體驗正是在豐富的經驗中得以健康發展的。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只能造成孩子的情感體驗缺失。(二)學校教育目標的過度單一取向長期以來,學校教育以學科為中心,把生動的、複雜的教學活動囿於固定、狹窄的認知主義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掌握,而很少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情緒感受和情感體驗。教學過程將情感拒之門外是以往教學的重大缺陷之一。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積極的情感對記憶、理解等認知活動具有促進作用;然而,學校教育的目標過度單一取向,只看重學生的分數和升學率,導致學生情感體驗貧乏,甚至產生「學校恐怖症」現象。(三)人際交往貧乏缺乏人際交往與合作意識。在一項調查中, 57.4%的中學生在選擇與人合作還是獨立完成一項工作時,選擇的是「寧願獨立完成」,而選擇「能與人合作得很好」的僅佔9%。未來社會是高度競爭的社會,然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應對這樣的局面。越是在高度競爭的環境里,高度合作、團隊精神越重要。由於缺乏人際交往意識,導致人際交往明顯不足。中國少年兒童素質狀況最新抽樣調查顯示,獨生子女與父母玩的時間只佔5%,獨自玩的時間達40%。京城一些青少年心理諮詢熱線對數萬個案例統計分析表明,人際溝通障礙在青少年心理問題中所佔比例最大,青少年人格缺陷及心理障礙問題也排在前列。除此之外,師生之間也缺乏足夠的交往。我國現行的課堂教學空間形態大多仍為傳統的 「秧田型」。教師處在明顯的報告位置,學生個體的位置則整齊地向著講台隨機排列。這樣,師生的交往雖尚能保持,但空間距離遠近不一,而且學生之間的交往則由於空間限制,局限於很小的範圍之內。傳統的「秧田型」組合不利於學生交往,可以改為強調小組內部交往的馬蹄形組合,強調小組內部與小組間交往的長方形組合,還可借鑒國外的半圓形、圓桌形組合。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想方設法縮短與學生交往的空間,可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在課堂上來回走動巡視,縮小與教室後面學生交往的空間。情感體驗缺失的應對策略(一)讓孩子完整地體驗世界孩子終究要獨立地去適應未來社會。從心理學角度看,只有親自經驗過世界的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自信和安全感,才能勝任無法預料的變化的挑戰。孩子對於生活的概念越完整,適應生活就越容易。所以,讓孩子完整地體驗世界就顯得非常必要和迫切。這就要求我們的父母放開束縛孩子的雙手,讓孩子獨立地走向自己的天空。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早就說過,凡小孩能夠自己做的事情,你千萬不要替他去做。父母代替孩子做得越多,對孩子來說,受的損失也越大。因為,一個人的體驗是伴隨他一生的財富。(二)發揮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學校畢竟是學生受教育的重要場所之一。課程在學校實施教育過程中處於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標、價值主要通過課程來體現。然而,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過去的教育實踐中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新課程改革以來,語文課程重視了情感體驗過程,湧現了一些優秀的教材。比如,有的教材以「情感體驗」作語文課程創新教育模式的突破口,有助於發揮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特別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置,加強了合作學習,與父母、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有利於學生的情感健全和發展。忽視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種不完整的教育。只有充分重視培養健康完善的情感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並切實地把它落實到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工作之中,我們的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具有素質的一代人才,我們的社會也才能不斷向文明演進。(三)重視學生在學校的情感體驗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樂知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感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課堂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獃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學科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學生對學科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一切必須為教師所關注,這種關注同時還要求教師必須有「心」施教,不能做學科體系的傳聲筒。另外,教師還要注重改善與學生的交往方式,創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大量的課堂教學實踐表明:只有在一個民主、和諧、活躍的教學環境和氛圍中,師生才會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進。況且,師生在人格尊嚴上是平等的,不應有高低貴賤之分。師生關係是一種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學相長的關係。教師對學生採取民主的方式進行管理,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四)注重健全人格的培養健全的人格,必須依託於豐富的情感體驗上,情感體驗缺失不利於發展和培養健全的人格。何謂健全人格?國內心理學研究者認為,健全人格可以從三個方面描述:第一,內部心理和諧發展;第二,能夠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發展友誼;第三,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運用到能獲得成功的工作和事業上。從這三個方面來看,那些沉迷於遊戲、不能和他人和諧相處、情感體驗缺失的青少年,很難發展起健全的人格來。  重視人的發展,強調教育以學生人格發展與社會性發展為核心是世界各國比較公認的教育原則。那麼,以人格發展與社會性發展為主的教育目標如何實現呢?靠傳統教育中,以課堂書本知識的傳授為主的教育方式當然不可能完成這些任務,而強調在實踐中體驗人際衝突、人際理解以及學生人格發展的社會性教育才是真正途徑。這一教育理念落實在教育行為上,就是要強調受教育者的情感體驗與道德體驗。  了解了部分學生閱讀困難的成因及應對策略,我想,大家今後的教學就會更有針對性,教學效率就會更高。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通過研究發現,一個沒有受到情感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當他受到情感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揮到80%~90%,也就是說,同樣一個人在通過充分情感激勵後,所發揮的作用相當於激勵前的3~4倍。願大家以此為訓,全面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調動、激勵學生的情感,讓他們的情感加入到閱讀中來,真正讀懂文本,吸收優質營養。

推薦閱讀:

#閱讀#青銅器中的酒器
閱讀——你在陶醉,大腦在「受罪」
心理學書籍,心理學書籍在線閱讀,心理書籍在線看
星空佈局之處 - 對富爸爸系列的批判性閱讀!!
無訟閱讀|如何區分盜竊罪間接正犯與三角詐騙——以處分行為為標杆?

TAG:情感 | 閱讀 | 語文 | 學生 | 語文閱讀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