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人生》
07-26
第一講:哲學的追問與人生考量一、追問哲學——什麼是哲學? 哲學不是宗教,卻能給人以信仰;哲學不是科學,卻也能給人以真理?哲學不是藝術,卻也能給人以美感?哲學不是道德,卻也勸導人向善? 那麼難道說,哲學什麼都是,又什麼都不是嗎㈠讀中學時的解釋—— 從字義上看,哲學是智慧之學,是現世的智慧。 從與世界觀的關係看,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 從與方法論的關係看,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從與具體科學的關係看,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㈡哲學原意是「愛智」 哲學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 ,這個字源於希臘文,是由希臘文中Philia和Sophi 這兩個字所合成的,意思是「愛智」—愛好智慧。 Sophia是「智慧」的意思。 「愛」這個字在希臘文中有三種不同的寫法,以Philia , Eros ,Agape三個字為代表,分別有不同的含義。 Eros,是指「情愛」,代表一種出於本能的感性衝動及浪漫的情懷,它是人類與生俱有的。 Philia則是「友愛」,它和Philos是同一個字根。 第三種愛叫做Agape,代表了『博愛」,也就是宗教裡面所講的無私的愛。 在中文裡「愛」這個字,往往顯得浮泛,因此需要特別標明是友愛、情愛、博愛,或者是親子之愛、夫妻之愛、家庭之愛、國家之愛等,藉此加以分別。 哲學所談論的「愛」,重點在於「『友愛」。友愛是溫和而理性的,從互相欣賞與尊重開,進而彼此抵礪,一起走上人生的路。 如此說來,哲學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必需的,因為人類天性之中就有一種哲學的傾向——每個人內心都希望自由,想擺脫各種限制與壓力。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要愛好智慧。愛好智慧就是從事哲學思維,它像人生的照明燈,讓我們知道該往哪裡走。㈢哲學智慧是一種什麼樣的智慧呢? 首先,哲學智慧是一種「愛智的智慧」,是熱愛智慧的智慧; 其次,是一種「批判的智慧」,是一種對「自明性」進行批判的智慧; 再次,是一種「反思的智慧」; 最後,是一種「創新的智慧」。 哲學把人類的智慧作為一種批判的、反思的對象,那麼這樣它就變成一種愛智的「大智慧」了。哲學不是小聰明,哲學是一種大聰明,是一種大智慧,那麼這樣一種大聰明、大智慧,用我們中國傳統哲學的話來說,哲學智慧是一種「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智慧,「萬物皆備於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智慧,「析萬物之理,判天地之美」的智慧,也是一種境界。 哲學家馮友蘭 先生說,人生有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如果真正有了哲學智慧,就能夠升華人生的境界,達到馮 先生所說的「道德境界」乃至「天地境界」。所以哲學是一種愛智的大智慧,不是小智慧、小聰明。 這樣一種大智慧不是一句空話,它首先是求索宇宙奧秘的智慧。蘇東坡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對於人類歷史、人類社會的追問,是哲學最切近的東西。 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是最為貼近的哲學智慧。㈣那麼,如何「愛智」 愛智要保持心靈開放 愛好智慧代表的是一種追求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靈的開放。 希臘時代有一句話說:「哲學起源於驚訝。」 這個世界充滿了變化,然而,這些不停在變化的東西,卻還能夠繼續存在著,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驚訝的事嗎二、哲學功能——「使人作為人而能夠成為人」 ㈠哲學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 先生說:什麼是哲學?哲學,就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在這個命題中,包含幾層意思。 哲學是對於人生的一種反思。這種反思活動,應當說人人都會有。 人生的反思——不同階段的人生哲學 兒童——現實主義者 青年人—現實主義者 成年人—理想主義者 老年人—神秘主義者 系統地反思人生的活動叫哲學活動 系統地反思人生的哲學,與其他科學的區別—— 除了哲學之外的其他科學,使你成為「某種人」,也就是使你掌握某種具體的專業,掌握某種特殊的技能,扮演某種特定的角色,將來你可以從事某種特定的職業。我們把這稱為科學,使你成為「某種人」,就是成為一種「專門人才」; 而學習哲學,使你作為人能夠成為人,做一個有教養的現代人。這是哲學與科學的區別,也就是哲學的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科學是把一些個別的現象,單稱命題和觀察名詞,經過歸納推理,上升為理論名詞和全稱命題,然後再通過演繹推理,做出解釋和預見。 而哲學恰好相反,它是把人們當作不言而喻的、毋庸置疑的東西作為批判反思的對象。 科學是把複雜的東西變簡單了,千差萬別的現象,按照一個統一的原理,公理,定義,去解釋這些個普遍的現象。 哲學是把簡單的東西變複雜了。因為事物本來就是複雜的,只是原來我們沒有發現它那麼複雜的方面。而哲學呢,是幫助我們如實地去認識到了事物的那個複雜的方面。世界是極為複雜的!哲學就是要把這個世界的複雜性,特別是人生的複雜性揭示出來。 人生四境界: 1 自然的境界 2 功力的境界 3 道德的境界 4 天地的境界㈡對人生的認識——人的存在,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 世界就是自然,它自然而然地存在。那麼人生呢,它也是自然。人自然而然地生,自然而然地死。然而,從自然當中生成的人,它恰好超越了這個自然!把自然而然的世界改造成了一個對於人來說真善美相統一的世界!這才是人! 人生是有限的。人能夠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限的存在,人就想超越這種有限的人生 。 人的生命面對死亡,又以生命的追求超越死亡。古人講立功、立德、立言,用這三種方式來使自己有限的人生燃燒起熊熊的生命之火,使生命得到無限的延續。 系統地反思人生的哲學,是「向死而思生」,所以有人把哲學叫作對死亡的練習。 人與動物根本性的區別 人和動物都是一種生命活動,兩者的區別就在於,動物是一種生存的生命活動,而人是一種生活的生命活動。 生存是一種無意義的生命活動,生活是一種尋求意義的生命活動。 在這一點上區分了人和動物。人是一種尋求意義的生活活動,動物是一種本能性的生存活動,動物和人的區別就在於是兩種不同的生命活動。 馬克思說,動物只有一個生命的尺度,而人有兩種尺度。動物只有自己所屬的物種的一個尺度,所以它只能是本能的生命活動。人有兩個尺度,既是按照自己的目的活動,又是按照所有物種的尺度活動,這就是既「合目的」又「合規律」的活動,是把世界變成對人來說是真善美的世界的活動。所以作為一個人的存在,是一個超越性的存在,一個理想性的存在,人是一個把自己的理想不斷地變為現實的活動過程。這是一個創造的過程。 人創造了自己的歷史,實現了生活的現代化。所以人的存在是超越性的、理想性的、創造性的存在。這才是人的存在。 ㈢對人生的認識——人的存在,是一種歷史性的存在 什麼叫歷史?「歷史不過是追求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動的過程而已」。人的這種活動的過程,成了人的歷史。我們的實際的生活過程,構成我們人自己的生活的歷史。人的自己的生活歷史,就是我們每個人成為人的過程。我們每個人成為人的過程,既構成了歷史的前提,又構成了歷史的結果;而人只有首先作為歷史的結果,才能夠成為歷史的前提,因為每代人總是上代人遺留的文化的產物。我們正是在歷史文化的進程中而成為今天的存在。 什麼是教育呢? 教育是一種社會遺傳的機制,它以自身為中介而實現雙向的認同:一方面,是個體向歷史社會文化的一種認同;另一方面,它同時又是歷史社會文化對個體的認可。教育就是這種「認同」與「認可」的雙向互動過程。 在這個意義上,廣義的教育實際上是哲學教育;或者說,哲學教育,就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教育首先不是使人成為某種人,而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人不僅僅是一種自然意義上的遺傳性的獲得,它還是一種文化意義上的獲得性的遺傳。所以,真實的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養。它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教育是使你首先能夠成為一個認同這個社會、這個時代、這個歷史的現代公民。三、人的世界——有限世界的超越 這個屬於人的世界,它首先是一個常識的世界,同時它又是一個宗教的世界,一個藝術的世界,一個倫理的世界,一個科學的世界和一個哲學的世界。同學們需要學習,你有了哪種把握世界的方式,對你來說就有了哪種世界。因此,一個人只有在適當的年齡,受到適當的教育,他才是人。 1、常識的世界 常識是人類把握世界的最具普遍性的基本方式。沒有常識的人是不正常的,正常的人就得有常識。 常識是源於經驗、適用於經驗但卻不能超越經驗的知識。常識是每個正常的健全人都普遍認同的,在經驗中所獲得的知識。人人都在生活經驗中分享常識、體驗常識、重複常識和貢獻新的常識。 在常識中,人們的經驗世界得到最廣泛的相互理解,人們的思想感情得到最普遍的相互溝通,人們的行為方式得到最直接的相互協調,人們的內心世界得到最便捷的自我認同。 常識既為我們構成經驗的世界圖景,又為我們構成經驗的思維方式,還為我們構成經驗的價值規範。2、宗教世界 宗教世界是世俗世界的超越。宗教使人們的生活獲得了一種神聖的意義。宗教裡面,特別是西方上帝的觀念,是很值得思考的。 按照我自己的說法,什麼叫作上帝?上帝就是規範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根據、標準和尺度,哲學本體意義上的觀念構成心中的上帝。上帝不是一種對象性的存在,是你心中的一種觀念。 3、藝術的世界 什麼是藝術的世界?藝術的世界是對無情世界的超越,藝術是一種生命的形式。 美學家蘇珊·朗格說,藝術叫作創造。為什麼?舞蹈家是創造了胳膊還是創造了腿?畫家是創造了油彩還是創造了畫布?文學家是創造了語言還是創造了文字?沒有,但他們創造了意義! 4、倫理的世界 倫理的世界,它是一種小我世界的超越,在我們今天的社會生活當中就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了。 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不是一種純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種社會性的存在,而這種社會性的存在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小我與大我的關係,離開了大我沒有小我的存在。所以這種倫理的世界是一種小我世界的超越。 5、科學的世界 科學同樣是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它是經驗世界的超越。什麼叫科學?科學給予我們一種普遍必然性的認識,從而對經驗世界作出規律性的解釋和預見。科學的世界是一個超驗的世界,超越了經驗的世界。 6、哲學的世界 哲學是對有限世界的超越。人們俯仰古今而覺時間之無限,環顧天地而覺空間之永恆,回顧自身而覺人之立於兩者間的萬千感慨! 「愛智」的哲學,就是一種超越有限對永恆的無奈、實現「天人合一」的渴望。人的超越性,以哲學的方式迸發出無比瑰麗的光彩。 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精神 中國傳統哲學是相對於中國近代哲學和現代哲學而言的。學術界一般把公元前11世紀的殷周時期,也就是傳說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時期到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的中國哲學稱為傳統哲學。 中國傳統哲學在整個中國文化體系中起著主導作用。 黑格爾把中國傳統哲學、西方哲學、印度哲學並稱為世界三大哲學。 一、中國傳統哲學發展脈絡——七個階段 1、先秦子學 何謂「先秦」——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公元前21世紀 ~公元前221年) 。經歷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歷史階段。 在長達1800多年的歷史中,中國的祖先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明,其中夏商時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銅器,都是人類文明的歷史標誌。這一時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諸子百家,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學術的繁榮。 一、中國傳統哲學發展脈絡——七個階段 1、先秦子學 何謂「子學 」——子學,又稱諸子百家之學,或諸子學。因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多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被尊稱為「子」而得名 。①、 儒家:因代表人物孔子為傳授古代典籍的「儒」(教師)而得名。孔子為宗師。代表人物有孟子、荀子等。戰國時,與墨家並稱「顯學」。 ②、 墨家:因代表人物墨子而得名。是與儒家對立的學派。 ③、 道家:早期稱為道德家。因其思想以「道」為核心而得名。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莊子發展了原始道家思想。 ④、 法家:因主張 君主應制訂成文法典而得名。韓非為集大成者,認為「法、術、勢」三者,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 ⑤、 名家:因辯論「名」「實」問題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孫龍等。通過對名詞、概念的研究,揭示了深刻的哲學和邏輯思想。⑥、 陰陽家:因主張「陰」「陽」的結合和相互作用產生一切宇宙現象而得名。代表人物戰國末齊國人鄒衍。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受木、土、火、金、水五種因素或勢力支配,提出「五德終始」說。 先秦哲學探討的重點側重於政治、倫理、道德、人生等問題。可以說,先秦子學奠定了中國哲學的基礎,掀起了中國哲學發展的第一次高潮。 馮友蘭曾說:「在中國哲學史各時期中,哲學家派別之眾,其所討論問題之多,範圍之廣,及其研究興趣之濃厚,氣象之蓬勃,皆以子學時代為第一。」先秦子學,「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每家各有優劣短長,「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馮友蘭曾說: 儒家者流蓋出於文士; 墨家者流蓋出於武士 道家者流蓋出於隱者 名家者流蓋出於辯者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方士 法家者流蓋出於法述之士。 2、兩漢經學 漢代統治者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後,終於在漢武帝時期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此,儒家思想始定於一尊,成為官方意識形態和主流思想。從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到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指導思想,用了大約近400年時間。此外,在漢代,佛教開始傳入中國,這是外來文化第一次與中國本土文化接觸。漢代的主要哲學家有董仲舒、王充等。 儒學獨尊之原因——在客觀條件上是由於漢至武帝,六十餘年間,社會經濟已呈繁榮;帝王集權亦經樹立;學術思想自然趨於統一。蓋諸家學說皆與帝王集權衝突,如墨家主平等,道家主放任,等等,皆不利於帝王集權。儒家與民言服從,與君言仁政,正合帝王專制之治。 3、魏晉玄學魏晉時期,一反兩漢時期繁瑣的經學及神學目的論,尊崇老子、莊子及《周易》,號稱「三玄」。這一時期,在思想上和思維方式上出現了一次大的解放。魏晉玄學討論的核心問題主要有:一是名教與自然的關係;二是本與末、有與無、動與靜、一與多的關係;三是語言和思想的關係;四是肉體和精神的關係。魏晉時期,道教、佛教思想也在興起,儒釋道三教首次處於三足鼎立、勢均力敵階段。 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 嚴格應稱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基本分裂的時期。這個時期由220年曹丕強迫漢獻帝禪位開始,到589年楊堅滅南朝陳,重新統一而結束,共369年。其間,西晉皇朝曾短暫統一,但八王之亂後出現五胡亂華的局面,政局再度混亂。439年,北魏統一北方,與江南的南朝宋形成南北對峙,中國自此進入南北朝時期。581年,楊堅改北周國號為隋,並於589年滅南朝的陳政權,統一中原,建立隋朝,結束魏晉南北朝。4、隋唐佛學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後,經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碰撞與融合,至隋唐時期出現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眾多的佛教流派。在隋唐佛教諸宗派中,禪宗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是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的典範。隋唐佛學探討的中心議題之一是佛性問題,也就是心性論問題,內容包括人的心理活動、感覺經驗、道德觀、社會觀、認識論以及宗教實踐等。 隋唐 隋朝,從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到618年隋煬帝楊廣被絞殺,共存在了37年,是個典型的短命王朝。 唐朝,從公元618年建立,到907年被朱溫滅掉,大唐王朝共存在了289年。唐朝分前期和後期,中間以安史之亂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後期則是衰亡期。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慧能 慧能於公元662年到湖北黃梅參拜弘忍大師。在慧能入寺八個月之後,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語,這實際上是一場考試,他要選擇繼承人。神秀是眾僧中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時分,獨自掌燈,在佛堂的南廊寫下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清晨時,弘忍見到此偈後漠然不語,慧能聞聲來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許可,於是他高聲念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叫去,為慧能講經又把世代相傳的法衣交給他,正式傳他為禪宗六祖,並為他的安全著想,親自送他到江州的渡口,吩咐他不到必要的時機,不要把自己是禪宗六祖的身份講出來,免得有禪宗的僧人來爭奪。 龍門石窟 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為:山西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 龍門石窟經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鑿斷斷續續達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 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5、宋明理學(960—1644)宋元明時期,是中國文化和哲學發展的又一個高峰。由於宋明時期中國哲學的主要代表形態是理學,人們習慣上多以「宋明理學」的概念來稱呼這一時期的哲學。 宋明理學是儒學的一種歷史表態,是繼魏晉把儒學玄學改造之後,對儒學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宋明理學是對隋唐以來逐漸走向沒落的儒學的一種強有力的復興。 宋明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主,糅合了釋、道兩家思想而創立的一種新的哲學形態。這是儒家思想發展的第二次重大轉折。宋明理學是中國封建社會後700年的指導思想。宋明理學主要有程朱(程顥、程頤、朱熹)理學、陸王(陸九淵、王陽明)心學和張王(張載、王夫之)氣學三大流派。宋明理學探討的內容和範圍十分廣泛,如宇宙論、本體論、人生論、心性論、知行觀、修養論、境界論等。 儒釋道三教合流三教堂的出現 經過長期的演變之後,儒、釋、道三家已經互相滲透、互相同化,某種程度上已經「三教一體」了。孔子、釋迦、老子並祀於一堂之類的三教堂,至遲在元代已見其例。一至明代,則蔚然成風。 照例說來,孔子祀於學,佛氏祀於寺,老氏祀於觀,原本俱有定製,各不相混。可是,在明代,卻流行將孔子、老氏、佛氏並祀於一堂。 少林寺有一個供奉釋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對聯是:「百家爭理,萬法一統;三教一體,九流同源。 6、明清實學明清科學和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主要代表人物是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顏元等。 7、乾嘉樸學之際的思想家大都反對宋明理學,把理學看作是虛學。明清實學反對空談心性,提倡經世致用;反對封建專制,提倡思想解放,因而具有早期啟蒙思想的性質。實學思潮遍及當時的政治、經濟、清王朝建立後,開始實行文化專制主義,大興文字獄,人們不敢再談論政治,因而轉向了訓詁考據。樸學以考據為主要治學方法,文風樸實簡潔,重證據羅列,少理論發揮,也稱乾嘉漢學、乾嘉考據學。乾嘉樸學最突出的學術貢獻就是對傳統的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目錄學等進行了系統整理,並使之獲得了空前發展。 二、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精神 1. 1 道德修養與外在事功相統一的內聖外王之道 2 貴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諧精神 3 陰陽互補、動靜互根的辯證思維 4民惟邦本、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 從於 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係。 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係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種關係是最主要的,而這三種關係存在著天定的、永恆不變的主從關係: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亦即所謂的「三綱」。三綱皆取於陰陽之道。具體地說,君、父、夫體現了天的「陽」面,臣、子、妻體現了天的「陰」面;陽永遠處於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於服從、卑賤的地位。 2、儒家哲學道德觀——五常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 孔子提出「仁、義、禮」 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 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 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董仲舒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係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他看來,人不同於其他生物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人類具有與生俱來的五常之道。堅持五常之道,就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從宋代朱熹開始,三綱五常聯用。 三綱五常觀念,為封建階級統治和等級秩序的神聖性和合理性而辯護,成為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基本理論,為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所維護和提倡。2000多年來,它一直影響著中國人的國民性。當然,這種思想在一定時期也起到了維護社會秩序、規範人際關係的作用。 ㈡儒家哲學的核心價值觀念——仁、義、禮、智、信、孝、悌、忠、恕、誠、①何謂仁?仁者,人二也。指在與另一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即為仁。 ②何謂義?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為義。③何謂禮?禮者,示人以曲也。己彎腰則人高,對他人即為有禮。因此敬人即為禮。④何謂智?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⑤何謂信?信者,人言也,即說真話。遠古時沒有紙,經驗技能均靠言傳身教。那時的人純真樸素,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故而真實可靠。⑥何謂孝?指子女對父母和先祖的敬愛和懷念,是傳統道德中最為基本的道德品質。孝的基本要求,即「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⑦何謂悌?是幼對長的道德態度,包括弟敬順兄和晚輩敬順長輩。⑧何謂忠?忠有兩層含義:一是廣義,做事盡心儘力。二是狹義,盡心為君服務。 ⑨何謂恕?恕道是對他人的體諒和寬容。 ⑩何謂誠?指真實無妄、信守不欺 。四、儒家哲學的關鍵要義——「休己安人」1、 「休己安人」的出處【原文】 子路問 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論語·憲問》【譯文】 子路問什麼叫君子。孔子說:「修養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周圍的人們安樂。」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堯舜還怕難於做到呢?」 【評析】 這裡孔子談 君子的標準問題。他認為,修養自己是君子立身處世和管理政事的關鍵所在,只有這樣做,才可以使周圍的人們和老百姓都得到安樂,所以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於治國平天下。2、 「休己安人」的基本路徑——《大學》與「三綱八目」 《大學》是先秦、秦漢儒家學說的總括性著作,是維護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綱領,也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綱領。它之所以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編成一書並被列為第一部分,乃是因為《大學》以相當成熟的理論思維和精闢的理論語言構建了一個中國封建社會儒家人生教育的總體框架,構建了一個中國封建社會士人人生髮展的宏觀圖式,富有相當的周全性、精微性、系統性和包容性。 《大學》的主旨是闡發三綱八目 三綱八目 「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為三綱;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八目。 該三綱八目不是簡單的羅列,而是有其內在的邏輯關係及其現實的依據的。三綱以「止於至善」總攬「明明德」、「親民」兩個子綱,兩個子綱下統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個德目。 八個德目又以修身為核心,依序遞進,並把前幾個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一個子綱上——「明明德」,把後幾個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二個子綱上——「親民」。 這樣,三綱八目以獨特的框架構建了一個封建士人的人生圖式,為"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的天下讀書人規定了一個人生理想,也規定了一個人生方向。 《大學》開頭就說: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就是後人所說的《大學》「三綱領」。 所謂「明明德」,就是發揚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賦的光明道德。 所謂「在親民」,是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這裡的「親」同「新」,是革新、棄舊圖新之意。 所謂「止於至善」,就是要求達到儒家封建倫理道德的至善境界。「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是《大學》提出的教育綱領和培養目標。 《大學》還說: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世稱之為《大學》的「八條目」,這是實現「三綱領」的具體步驟。 「八條目」的中心環節是修身,「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對於培養目標和方法,《大學》反覆強調的是個人的道德修養。 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在讀書中求知,在實踐中求知,而後明辯事物,盡事物之理。 致知 :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所謂知,指道德意識而言,知既至,則能明是非、善惡之辨,聞見所及,胸中瞭然。物格而後知至。 誠意 :就是要意念誠實。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發於心之自然,非有所矯飾,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獨」上下功夫,嚴格要求自己,修養德性,知至而後意誠。 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意不自欺,則心之本體,物不能動,而無不正。心得其正,則公正誠明,不涉感情,無所偏倚。故意誠而後心正。 修身 :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無偏見,無邪念,才能為人民所擁護。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功夫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始發點。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齊家:就是要經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員,才能教化人民。 治國: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於國中。君主要像保護初生的小孩那樣保護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舊布新,日新又新。統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愛之風充滿全國,國治而後天下平。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於天下,使天下太平。由於平天下是多方面的,這就要求君主尊老興孝,敬長興悌,恤孤愛民,布行仁政。要實行恕道,坦誠至公,以德為本,舉拔賢臣,提倡忠信,開源節流,以義為利,如此則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此八條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礎和方法,後三者是「修身」的目的。格物在於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有了認識才能意念誠實,然後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備了以上的條件,自身的修養才能提高。自身的修養又是治理國家的必要條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最後達到天下大治。 《大學》作為儒家思想的總綱領,造就了後代儒家對社會的關心和參與精神以及自身道德修養的提高,即「內聖」與「外王」之道。 《四書》簡介 《四書》由四部著名著作組成,並形成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它們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據資料考證,他們分別出於儒家早期四個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之手。又稱為《四子書》或者《四子》,後人為方便記憶乾脆稱其為《四書》。 一、《大學》 《四書》中的《大學》,傳為孔子的弟子曾參作 。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為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過北宋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到南宋時期著名理學家朱熹作《大學章句》,將《大學》與《中庸》單獨成書,最後遂把《論語》《孟子》與之一起合編為《四書》,彙集起來作為一套經書。 《大學》以相當成熟的理論思維和精闢的理論語言構建了一個中國封建社會儒家人生教育的總體框架,其主旨是闡發三綱八目 。1、《大學》「三綱領」 ——《大學》開頭就說: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譯文: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這就是後人所說的《大學》「三綱領」。 所謂「明明德」,就是發揚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賦的光明道德。 所謂「在親民」,是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這裡的「親」同「新」,是革新、棄舊圖新之意。 所謂「止於至善」,就是要求達到儒家封建倫理道德的至善境界。「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是《大學》提出的教育綱領和培養目標。 「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文字學」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大學」是大人之學。 2、《大學》的「八條目」——《大學》還說: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譯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譯文—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世稱之為《大學》的「八條目」,這是實現「三綱領」的具體步驟。 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在讀書中求知,在實踐中求知,而後明辯事物,盡事物之理。 致知 :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所謂知,指道德意識而言,知既至,則能明是非、善惡之辨,聞見所及,胸中瞭然。物格而後知至。 誠意 :就是要意念誠實。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發於心之自然,非有所矯飾,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獨」上下功夫,嚴格要求自己,修養德性,知至而後意誠。 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意不自欺,則心之本體,物不能動,而無不正。心得其正,則公正誠明,不涉感情,無所偏倚。故意誠而後心正。 修身 :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無偏見,無邪念,才能為人民所擁護。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功夫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始發點。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齊家:就是要經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員,才能教化人民。 治國: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於國中。君主要像保護初生的小孩那樣保護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舊布新,日新又新。統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愛之風充滿全國,國治而後天下平。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於天下,使天下太平。由於平天下是多方面的,這就要求君主尊老興孝,敬長興悌,恤孤愛民,布行仁政。要實行恕道,坦誠至公,以德為本,舉拔賢臣,提倡忠信,開源節流,以義為利,如此則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此八條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礎和方法,後三者是「修身」的目的。格物在於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有了認識才能意念誠實,然後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備了以上的條件,自身的修養才能提高。自身的修養又是治理國家的必要條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最後達到天下大治。 《大學》作為儒家思想的總綱領,造就了後代儒家對社會的關心和參與精神以及自身道德修養的提高,即「內聖」與「外王」之道。 三綱八目 「三綱」與「八目」不是簡單的羅列,而是有其內在的邏輯關係及其現實的依據的。三綱以「止於至善」總攬「明明德」、「親民」兩個子綱,兩個子綱下統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個德目。 八個德目又以修身為核心,依序遞進,並把前幾個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一個子綱上——「明明德」,把後幾個德目的重心落在第二個子綱上——「親民」。 這樣,三綱八目以獨特的框架構建了一個封建士人的人生圖式,為"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的天下讀書人規定了一個人生理想,也規定了一個人生方向。 二、《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後裔子思,後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1、「中庸」的含義 朱熹註:「中者,無過無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中庸,以「過猶不及」為核心,做人處事追求適量、守度、得當,不偏不倚為宜,越位和缺位都不合適。 中庸,既是價值觀,也是方法論。 2、《中庸》主題思想 ——慎獨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 。 這一主題思想主要體現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譯文——上天所給予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 「天命之謂性」是指天命也屬於人性; 「率性之謂道」是說要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縱本性; 「修道之謂教」是說改善自我的仁道就是儒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遠,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譯文——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越是隱蔽的地方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 慎獨——在自己一人獨處的情況下,別人看不到自己的行為、聽不見自己的言語,自己也能謹慎地進行內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監督。 3、中庸之道 就是慎獨、忠恕、至誠之道 《中庸》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 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係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三、《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鍊,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論語》中的名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是很愉快的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的學說,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品德高尚的 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但要憂慮自己不了解別人。」 四、《孟子 》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魯國鄒(今山東鄒縣)人,是繼孔子後的著名儒學大師,被後世尊為亞聖。 全書共分七章,由孟子及其學生萬章共同完成,闡述了孟子的思想主張。 性善論是孟子思想的基礎和出發點,孟子認為人與禽獸的根本區別在於人天生具有多種道德品質的萌芽,具體而言,就是仁、義、禮、智四德。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這些善端與生俱來,人人都一樣。現實中,人有善有不善 ,並不是人性 本質有差異,而是不善的人不去培養 ,不去擴充這善端而走向不善。 【孟子語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第五講:老子與道家哲學一、老子生平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始祖,我國哲學史和思想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巨匠 。 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胡適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 間 ,楚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縣)人。所處時代是春秋晚期,比孔子(前551一前479年)年長約20歲。 他精通天文、兵法、會武功,懂得養生之道,熟悉歷史典故,讀書之多在春秋之世,當首屈一指。孔子曾問道於老子,兩位文化巨人曾多次會面。孔子向他弟子讚歎老子說:「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耶」。 從早年起就在東周王朝任史官——守藏史(又稱柱下史),掌管史冊典籍,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約在中年時期,受到王朝貴族迫害,一度罷官,逃居魯國避難數年。後來,老子又被召回復職。 約在五十多歲時,東周王朝內戰致史冊典籍失散,老子失去了官職 ,他便離開東周去了秦國。 西行途中,經函谷關,遇守關令尹喜。尹喜請求他為自己著一部書,老子寫下了講道德內容的文章五千餘字給他。這就是今天所說的《道德經》,也稱《老子》的這部書。尹喜羨慕老子的學識,便「去吏而從之」。 老子西去以後,就在秦國隱居下來,後人只傳他的壽命很長。 二、《道德經》與道家哲學 道家是中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傳說中,軒轅黃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來說,公認第一個確立道家學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經》)中作了詳細的闡述。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 ㈠《道德經》 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所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 《道德經》廣論道的形上學義、人生智慧義,提出一種有物混成且獨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論,也提出世界存在與運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動」的本體論思想,對於存活於其中的人類而言,其應學習的就是處世的智慧。 老子也提出了眾多的政治、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出來,但重點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開創,可以說他是以一套宗本於智慧之道的社會哲學與理論來應對混亂的世局,而無意製造社會的新氣象,因為那些都不是大道的本. ㈡「道」的內涵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是宇宙萬物之母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母。」老子認為,有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它是天地萬物的根源,母體,它稱之為「道」; 「道」具有創生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認為,「道」既為萬物之母體,那麼從宇宙生成論角度講,宇宙萬物皆為道所派生,由道而出。道為宇宙之本然,萬物為道之所現。大千世界,物種各異,在老子看來,皆是道之子,由道所生髮; 「道」不可道。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表達清清楚楚的,否則就不是恆常的「道」。 ㈢「道」之所用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向自身的反向轉化,是事物自然規律的運動方式;用柔弱不盈的方法,使事物達到和諧,是自然之道的應用方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為,自然之道才是世界之大道,處於最高地位。 「道常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即道的運行規律是順其自然,不能強行妄為,也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一種自然而然,適時順行之為。 ㈣道家哲學主要觀點及其地位 胡適認為道家哲學的中心思想有如下三個方面: 自然變化的宇宙觀 善生保真的人生觀 放任無為的政治觀。 ㈣道家哲學主要觀點及其地位 道家哲學首先擺脫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運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 道家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 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進取的,積極的,因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 道家的社會哲學不以自己發展規格為主, 而強調應對的智慧,因此利於人們休養生息的需求 。 在《道德經》下篇里一再告誡人類要修身養性,養善德,少私寡慾,去甚,去奢,去泰,謙遜,不爭,要像自然一樣以博大的胸懷包容萬物,善待萬物。 今天的人類在物質富裕的同時,也應以高尚的道德來塑造自己,以慈愛的心靈來關愛同類,以一顆善德之心來對待眾生、萬物。 ㈤道家哲學的地位 道家根基說 儒道互補,共同構成中國哲學的主幹 ,構成了中國哲學發展的主線 ; 道家哲學還為中國哲學提供了道、德、太極、有無等一系列基本範疇。 道家衍生出來的道教在民眾中影響廣大,有群眾基礎。 道家藥店說 (南懷瑾 論語別裁) 唐宋以後的中國文化,要講儒、釋、道三家,也就變成三個大店。 佛學像百貨店,裡面百貨雜陳,樣樣俱全,有錢有時間,就可去逛逛。逛了買東西也可,不買東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會需要它。 道家則像藥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則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變亂時期,要想撥亂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藥等等無所不包,所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則是糧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運動」的時候,藥店不打,百貨店也不打,偏要把糧食店打倒。打倒了糧食店,我們中國人不吃飯,只吃洋麵包,這是我們不習慣的,吃久了胃會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國文化歷史的演變,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會如此,還要知道將來怎麼辦,這都是當前很重要的問題,因此我們要研究四書。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聖賢人格。 儒家的人格特性包括如下內容:自強不息、意氣風發、認真不苟、發憤忘食、兼善天下、關懷他人、繫念民間疾苦、知其不可而為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立德、立功、立言」,「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等等。 儒者對國事民瘼有真誠的關懷,努力為國家、民族和人民建功立業,即使遭到貶謫也以深沉的憂患繫念天下百姓的疾苦和國家的興亡。道家莊子的真人、聖人、神人、至人、天人的理想人格 其特性是:任自然,遂性率真; 與風情俗世、社會熱潮、政權架構、達官顯貴保持距離; 獨善其身,白首松雲,超然物外,恬淡怡樂。 與儒家積極入世的現實品格相比較,道家凸顯的是超越和放達,即不是積極肯定、參與、改造現實,而是以保持距離的心態,否定、揚棄、超越現實。 《哲學與人生》——傅佩榮 人活在世界上,不能沒有儒家作為指引,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從家庭出發,然後進人社會,因而我們必須設法實踐人與人之間適當的關係。如果離開儒家,可能會面臨不知如何安頓自己,以及不知如何與人相處的問題。然而,如果只靠儒家,有時又會顯得伸展不開。舉例來說,我們有時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網路太過緊繃,好像無法擺脫這個時代的一般趨勢。每天打開電視或報紙,不難發現這個時代並不可愛。對這個世界有所不滿,一方面反映個人本身具有理想性,另一方面則印證了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因此有必要去啟發與提升自己的心靈。 儒家是不分老少,每一個人都可以共同學習的,道家則有一個限制,就是它只適合成熟的心靈,並且需要自己親身去體會,無法只靠別人的教導來覺悟。一個人如果能夠體會道家的境界,就可以變得和老莊一樣,一起品味他們的快樂。如果體會不到,也只能安丁做一個平凡人了。三、道家人生智慧——水論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道德經·八章》)」。 譯文:最高尚的品德就應該像水一樣:水具有滋養萬物生長而不爭的無私德行,它能賜予萬物以利益,而從不與萬物爭利益,因而最接近於所謂的道。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學的總綱,也是老子人生觀的綜合體現 的確,水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對於世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正是有了水的滋養,植物、動物才得以生長繁衍,世界才變得生機勃勃、氣象萬千; 水還作為重要的能源以水力發電形式便利人類多姿多彩的生活;水還以千變萬化的姿態,或飛泉、或小溪、或湖泊、或大海,來裝點五彩繽紛的世界,給人類美的享受。 可以說水對於人類社會的貢獻非常巨大,但是水卻默默無聞的流向低處,甘願處在一個謙卑的地位,具有至謙之美德。 善於處在低下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道德經·六十六章》)」。 譯文: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匯往的地方,是由於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方。 由於水的謙卑,永遠往低處流,不斷的彙集承接點滴水流終於變成江海,即使世界上最寬廣的海洋也不會拒絕其他水流的匯入。 只有善於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擁戴和支持,這種海納百川的氣度和包容,成就了海洋的浩瀚與偉大。 柔之勝剛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經·七十八章》)」。 譯文:天下沒有什麼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沒有什麼能勝過水的,因為沒有什麼能改變它。水柔勝剛,弱能勝強,天下沒有不知道的,然而卻沒有實行的。 點滴的雨水,經過長年累月可以把一塊巨石穿破,所謂「滴水石穿」;而洪水更能以排山倒海之勢吞沒一切,任何堅強的東西都抵擋不了。柔弱勝剛強,世人皆知而不能行,眾人難以做到的事,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標。 水的三德 為而不爭——善利萬物而不爭 低洼意識——低姿態、高境界 以柔克剛——柔弱勝剛強 水有四性適應性 滲透性 包容性 原則性《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能說出來的真理不是經久不變的真理,真理是隨著事物的變化發展而發展的;真理的描述必定有瑕疵,非常道是沒有恆道,不是絕對真理。可以描述或存在的事物,不能長期的保存自有的形態和性質。如岩石會隨時間的變化而成為砂石、塵土。 天地產生的初始是混沌狀態,這時什麼都沒有名稱。萬物產生後,人為了分別才有了它們各自的名稱。因此有名是分辨萬物的基礎。 「恆無,欲以觀其妙」以無的觀點,即從初始狀態出發,是研究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 「恆有,欲以觀其徼」,可以從事物存在的狀態和實際的發展情況來考察事物發展波及的邊界和影響。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有和無的概念有相同的出處,但名稱不一樣。它們都產生於事物發展的初始。無:著重於初始狀態,有:是人類為了分辨萬物而產生的觀念。有和無這兩個概念都是屬於難以理解的概念。有和無的相互演化是一切事物變化的關鍵,也是探究世界的發展的方法。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持杯子裝水,不如將杯子固定再裝水多。揣摩別人的心思而投機巧,則難以長期有效和獲利,有時甚至要危害到自己。滿堂的金銀財寶,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保持長期不丟失。富貴了還要驕縱,就違反了物極必反的原理,這是自討苦吃,早晚報應。功遂身退,不居功自傲是符合天道的。 本章要義是講明物極必反的原理,什麼事都要有度,不要過分。極力要做得最好,往往難以達致目標。就像往水杯裝水的原理一樣,自然的固定放置可以比手拿著裝更多的水。
推薦閱讀:
1、修養與外在事功相統一的內聖外王之道
「內聖外王」一詞,最早是在《莊子·天下篇》中提出來的。內聖,就是一套道德修養功夫;外王,就是要讓人的這套功夫發揮作用,用來治國平天下。 《大學》開篇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對內聖外王之道的最好解說。 內聖外王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最高政治理想,也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最高理想追求。 它把個人的道德修養與社會政治緊密聯繫在一起,體現了中國文化中道德與政治的統一。2、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諧精神 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標。中國傳統的貴和尚中、和而不同思想,表現在中國政治文化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譬如,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追求社會的和諧和人際關係的和諧等等。 但是,和諧不是消滅矛盾差別,而是在承認有矛盾有差別基礎上的和諧,是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強調矛盾的統一與均衡,是多樣性的統一。 當然,這種貴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諧思想畢竟是傳統的和諧思想,它產生於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裡,強調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這種和諧與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和諧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 3、互補、動靜互根的辯證思維中國傳統哲學五大思維模式—— 一是整體思維。就是以普遍聯繫、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的觀點來看待世界及其一切事物。 二是陰陽思維。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陰陽兩個方面構成的,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基礎。 三是象數思維。就是藉助具體的象數認識體悟外界事物,是在經驗認識的基礎上,通過類比、模擬、聯想等方式,闡述事物的深刻道理。 四是中庸思維。就是主張做事不偏不倚,不走極端;處理問題要執兩用中,考慮問題周全。 五是實用理性思維。主張為人處事講實用,務實性、功利性強。 陰陽互補、動靜互根的辯證思維陰陽思維,也叫矛盾思維、對立統一思維,中國傳統文化講「凡物莫不有對」,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陰陽兩個方面構成的,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基礎,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復存在。 陰陽思維在老子思想中表現得最深刻最突出。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 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沒有惡就沒有善,沒有丑就沒有美,有無、難易、長短、高下等矛盾對立雙方,都是互為依存的。關於矛盾對立雙方的相互轉化,老子說,「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4、 邦本、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 《尚書·五子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戰國思想家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多次告誡臣下說:「國以民為本,人以食為命 」。「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民惟邦本、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 早在殷商時期,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思想,成為早期民本論的代表。從此以後,重民思想就一直沒有中斷過。可以說,從先秦一直到漢代的陸賈、賈誼、王符、仲長統,到隋唐的王通、韓愈、柳宗元,到宋元的李覯、張載、范仲淹,到明清之際的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都對民本思想進行了豐富和發展。其中,黃宗羲的民本思想達到了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的最高峰,它已經超越了儒家重民、愛民、為民請命的局限,觸及到了民主、民治、民主監督等新層面。結束語 中國傳統哲學究竟有哪些價值可以為現代所用,值得認真研究。但有一點需要指出,我們所說的傳統文化並非指死的過去的東西,而是指活的現在的東西,是指對後世有價值、有影響、有益的東西。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民族心理、審美情趣和行為習慣。 第三講:儒家哲學 梁任公曾指出:"我們可說,研究儒家哲學,就是研究中國文化,誠然儒家之外,還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學,不算中國文化全體;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國文化恐怕沒有多少東西了。"(《飲冰室書話》〈為什麼要研究儒家哲學〉) 一、儒家哲學的基本特點1、儒家哲學的創始人 儒家哲學的創始人是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前 551~前479)。春秋末期,「儒」指以「相禮」為業的知識分子。孔子早年曾以「儒」為業,34歲開始以禮、樂、射、御、書、數教弟子。 儒家即是以孔子思想為核心的學派。儒家哲學創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也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國人。【 家 世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孔子六世祖擔任宋國大司馬被殺,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其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復娶顏徵在,生孔子。 【 生 平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五十一歲他終於有幸從政,但時間不到4年,當過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也代理過國相,前人說他有不少政績,但終因與當權者政見不同而離職,開始了周遊列國的生涯。六十八 歲回到魯國,七十二歲去世。2、儒家哲學的基本特徵 儒家內部,不論政治觀點和哲學觀點,都有差別和對立。但是,作為一個學派,儒家有其共同的思想特徵:① 宗師孔子,視其言行為最高準則。②以《詩》《書》《禮》《樂》《易》《春秋》為經典。③提倡仁、義、禮、智、信五德,以為行為準則;維護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常,以為人倫日常。 儒家哲學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前551-前479 孟子 ——前372年~前289年戰國時期魯國人 荀子 ——約公元前313-前238 戰國時期趙國人 董仲舒——(前179—前104) ,程頤(1033~1107), 朱熹——1130—1200,繼孔子後最博學的大儒。 王陽明——1472~1528年 。 【孟子語錄】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譯文】天時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樂足以使人死亡。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 荀子傳世名言 (1)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2)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3)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4)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 (7)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8)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9)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10)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朱熹傳世名言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 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 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儒家經典 儒家經典主要有儒學十三經。儒家本有六經,《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 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 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爾雅》,共十二經; 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註疏》傳世。 後來的《四書》指是指《大學》(《禮記》中一篇)、《中庸》(《禮記》中一篇)、《論語》、《孟子》,五經則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 二、孔子哲學思想的核心:仁與禮 「仁」、「禮」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禮」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 「禮」是孔子思想中的傳統部分,「仁」則是孔子的創新部分。 孔子之後,「仁」、「禮」思想被歷代思想家、儒士「損益」,已經大為變化了。但「仁」、「禮」思想卻深深紮根於中華民族歷史土壤之中,對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 1、孔子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孔子生長春秋戰國時代,正值中國新舊社會交替之際。周天子已失勢,王室衰微,諸侯大夫專權,烽火連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的境地。所謂「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國五十二,弒君三十六」,「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天下無道,人慾橫流。 一方面是奴隸制趨於崩潰,另一方面是新興的封建制正待建立。舊的尚未完全崩潰,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會在動蕩中急劇變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出現了混亂。 在這種情況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際關係、社會關係、道德關係,以適應時代的需要。這既適應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需要,又順應了奴隸解放的歷史潮流。 2、孔子 「仁」的內涵 據統計,在《尚書》中「仁」字出現1次;在《詩經》中「仁」字出現2次;在《國語》中,「仁」字出現24次;在《左傳》中,「仁」字出現33次;在《論語》20篇中,「仁」字出現109次。分析這歷時性的分布情況,大致可以看出,時間愈靠後,「仁」被提及的次數愈多。到孔子這裡,「仁」的內涵愈來愈複雜,地位愈來愈重要。孔子把「仁」作為較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 孔子對「仁」主要有這樣一些解釋:① 「仁者人也」 《中庸》中記載孔子答哀公問政的一段話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這就是說,「仁」是人的類本質,是以親愛親人為起點的道德感。「義」是合宜、恰當,尊重賢人是社會之義的重要內容。「親親之殺」是說「親親」有親疏近遠等級上的差別,「尊賢之等」是說「尊賢」在德才祿位上也有尊卑高下的等級。「禮」就是以上「仁」(親親之殺)和「義」(尊賢之等)的具體化、形式化。②仁者愛人」 【原文】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譯文】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又問什麼是智。孔子說: 「知人。」 仁者是充滿慈愛之心,滿懷愛意的人。智者是知人善任,尤其善於識別人的人。 仁的內容包涵甚廣,核心是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儒家把仁的學說施之於政治,形成仁政說,這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③「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 雍也》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意思是:所謂仁,就是自己要立足,也讓別人立足;自己要通達,也讓別人通達。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 ④「克己復禮為仁」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 也就是說,只有 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 ⑤ 「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譯文】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張說:「請問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2、 「仁」 的具體行為的表現——孝悌忠恕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就是仁的根本吧!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譯文】孔子說:「學生在家裡要孝順父母,出門在外也要尊重長上,說話要謹慎,言行要一致,要廣泛關心愛護眾人,要多與有仁德的人接近。做完事後還有時間和精力,就要抓緊時間閱讀詩書六藝的書」。 把孝悌推而廣之,就能做到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達到了「仁」的境界。在這裡仁的境界與「仁者愛人」是一致的。 2、 「仁」 的具體行為的表現——孝悌忠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衛靈公》) 君子終身奉行的「恕道」是:自己所不想要的東西,決不強加給別人。 例如我們不希望別人羞辱自己,那我們決不要羞辱別人。尊重別人,是別人尊重自己的前提。這裡強調的是一種寬容精神,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 什麼是孔子的一以貫之之道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忠」就是盡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綜合起來就叫忠恕之道 ,就是人與人之關係方面的仁道。推而廣之,這也是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文化與文化、宗教與宗教的相互關係的準則,乃至是人類與動植物、人類與自然之普遍和諧之道。 總之,「仁」的內涵包括物我之間、人人之間的情感相通、痛癢相關,即社會普遍的同情心和正義感;孝悌是「仁」的基礎,「仁」是把孝敬父母、敬愛兄長之心,把父母子女兄弟之親情往外一層層推擴,推己及人;「仁」不僅是社會的道德標準,更是作為道德主體的人的道德理性、道德命令、道德是非判斷、道德情感、道德實踐和道德行為。3、 「仁」與「禮」的關係 什麼是「禮」呢? 「登降揖讓,貴賤有等,親疏之禮,謂之禮」,「禮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這無疑講的是周禮。孔子所主張的禮既有周禮的繼承,又增添了新的內容,即「仁」。而周禮是不包含有全新涵義的「仁」之內容的。 從仁與禮的關係上看,仁為禮之體、禮為仁之用。二者緊密結合,不可分割。仁是禮的精神實質,禮是仁的形式表現。 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 孔子的禮也決不僅限於典章、制度、儀節、習俗。而是孔子從人出發,在對當時社會文化、政治、倫理道德、自然科學的歷史研究和實踐觀察中,運用簡單的唯物辨正思維所得出的一些樸素的哲學規律及其基本的運用。 總之,以「愛人」為中心,以孝悌為根本,以「克己」,「忠恕"為手段,以恢復和完善禮治為目的,這就是孔子"仁"的實質內容,也是他的法律觀的主要結構。三、儒家哲學的根本精神及其核心價值㈠儒家哲學的根本精神——倫理道德人文主義精神 (三綱五常)1、儒家哲學的倫理本位主義——三綱 倫理——倫理講的是外在的人際關係秩序,即所謂「倫者,序也」 。倫理秩序,即禮。 道德——道德是一種內在於人的心理自覺,即所謂「為仁由己」。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 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範。 董仲舒對五倫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推薦閱讀:
※震驚世界的哲學先哲和用兵狡詐的大將軍,哪個才是真實的他?
※勞動創造世界,勞動改變世界——社會發展史概述
※談列維納斯的超越觀念
※生長主義哲學綱要[薦]
※你是怎麼理解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