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完全篇9
第十六類 濱州市
第一輯 濱州市建置沿革
山東省轄市。位於山東省北部。北瀕渤海,西北隔漳衛新河與河北省滄州地區為界。東鄰東營市,南、西南與淄博市、濟南市毗連,西與德州市接壤。面積9456平方公里。人口356.9萬。轄濱城區及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6個縣。市人民政府駐濱城區。
區境商屬薄姑國(都城在今博興縣境)。西周、春秋為齊國地。秦屬齊郡。西漢屬千乘郡,治千乘縣(在今高青縣高城北),轄千乘、東鄒、濕沃、平安,博昌、蓼城、建信、狄、琅槐、樂安、被陽、高昌、繁安、高宛、延鄉15縣。另有一小部分屬濟南郡、齊郡。東漢永元七年(公元95年)改千乘郡為樂安國,治臨濟縣(遺址在今章丘市北部黃河南臨濟村)。轄臨濟、千乘、高菀、樂安、博昌、蓼城、利、益、壽光9縣,另有濟南國之梁鄒、鄒平,平原郡之厭次均在區境。三國魏置樂陵國,治厭次縣 (今惠民縣境)。西晉大致河水(黃河)以南屬青州樂安國,以北屬冀州樂陵國。南朝宋為樂陵郡,治樂陵縣。
隋初郡廢,開皇六年(586年)置棣州,大業二年(606年)改稱滄州,後又改為渤海郡,治陽信縣。轄陽信、樂陵、 河、厭次、饒安、無棣、鹽山、南皮、清池10縣。今區境除鄒平屬齊郡,博興一帶屬北海郡,其餘河水(黃河)以北均屬渤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棣州,八年州廢,屬縣復歸滄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再置棣州,治厭次縣,轄厭次、 河、陽信、蒲台、渤海5縣。五代周析棣州置濱州,治渤海縣(今濱州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徙棣州治及厭次縣治於陽信縣八方寺(今惠民縣城),濱、棣2州均屬河北東路。金濱、棣2州均屬山東東路。濱州轄渤海、利津、蒲台、沾化4縣,棣州轄厭次、陽信、商河3縣。
元中統三年(1262年)以濱州、棣州合併為濱棣路,至元2年(1265年)又分置濱州、棣州,同屬濟南路。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棣州為樂安州,宣德元年(1426年)改為武定州, 轄陽信、 海豐、樂陵、商河4縣;濱州轄利津、沾化、蒲台3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定州升為直隸州,十二年(1734年)升為武定府,增置惠民縣為府治;降濱州直隸州為散州,原屬利津、沾化、蒲台3縣以及青城、商河2縣俱屬武定府。武定府計轄濱州及惠民、陽信、海豐、樂陵、利津、沾化、蒲台、青城、商河等1州9縣。其中濱州、惠民、陽信、海豐、沾化、蒲台等縣均在今區境。黃河以南今區所屬鄒平縣和博興縣則分別屬於濟南府和青州府。
1913年廢止府州制,改濱州為濱縣,今境內各縣均屬岱北道(1914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10月全省分4道為11道,惠民、陽信、無棣、沾化、蒲台、青城、濱縣等7縣屬武定道,惠民為道治所;鄒平、長山、齊東屬劃小了的濟南道;博興屬淄青道。1928年廢道制,各縣直隸於省。1937年1月國民黨山東省政府設第五行政督察區(第五行政督察區,1936年10月始設,此以1937年1月國民黨中央政府正式簡任專員為準。),惠民、陽信、濱縣、沾化、無棣等縣屬之,惠民為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鄒平、長山、博興等縣仍直屬於省。
抗日戰爭時期,就國民黨方面說,除鄒平、長山、博興屬第十行政督察區,博興、蒲台1941年屬第十四行政督察區,其他各縣均屬第五行政督察區。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依鬥爭形勢的需要設置了一些新的縣級行政單位,轄屬關係也屢有變化。
大致在1944年3月之前, 今濱州地區境域分屬於冀魯邊區和清河區兩個二級行政區。其中屬冀魯邊的縣份在1942年年底前由冀南行政區代管,除無棣短時間屬冀南行政區第六專區外,無棣(1940年10月以後)、陽信、惠民、新棣、商惠、商惠濟等縣均屬冀南行政區第八專區。 清河行政區內各縣在1940年5月清河行政專員公署成立前,由中共清河地委管轄;在清河行政專員公署存在期間(1940年5月至12月),鄒長、鄒平、長山、蒲台、博興、長桓臨益四邊縣等隸屬於清河專區。
1940年12月清河行政專員公署改為清河區行政主任公署,清河行政區下轄清東、清西、清中3個專區(1941年7月前稱分區);1943年10月清河行政區下增設墾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稱墾利專區)。博興、蒲台屬清東專區(均為1941年10月前);鄒平、長山、長桓等屬清西專區;博興、蒲台屬清中專區(1941年10月以後);沾化、沾利濱等屬墾區。 1944年3月冀魯邊區與清河行政區合併為渤海行政區,原冀魯邊區的第一、二、 三專區即為渤海行政區的第一、 二、三專區,原清河行政區的墾區、清東專區(以及清中的部分縣)、清西專區(及清中的部分縣)依次排序為渤海行政區的第四、五、六專區。商惠、惠濟商屬渤海區第二專區;惠民、無棣、沾陽棣、陽(信)東、新青等屬渤海區第三專區;沾化、沾利濱、濱縣、蒲台等屬渤海區第四專區;博興、廣博蒲等屬渤海區第五專區;鄒平、長山、齊東等屬渤海區第六專區。
1945年9月渤海行政區所轄6個專區調整、 合併為4個:原第一專區及第三專區部分縣合併為第一專區(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稱滄南專區),原第二專區及第三專區部分縣為第二專區(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稱濼北專區),原第六專區改為新的第三專區,同年10月復將此第三專區與原第五專區合併,仍稱第三專區 (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改稱清河專區),原第四專區加上併入的第三專區的一部分縣仍稱第四專區(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改稱墾利專區)。楊忠(1949年5月改稱惠濟)、商惠等縣屬第二專區;博興、鄒平、長山、齊東等縣屬第三專區;沾化、蒲台、濱縣、惠民、陽信、無棣、海濱等縣屬第四專區。
1950年5月撤銷渤海行政區, 原轄專區一併撤銷、調整、另建,大致以今濱州地區境域建立惠民專區,地專黨政機關駐惠民,下轄惠民、陽信、無棣、沾化、濱縣、蒲台、博興、齊東、墾利、利津、廣饒、高青等12縣,其中墾利、利津(於1982年)、廣饒(於1983年)劃歸東營市,高青(於1989年)劃歸淄博市;鄒平、長山2縣屬淄博專區。 1952年10月惠民專區領導機關遷往濱縣北鎮。1956年3月長山縣併入鄒平,蒲台縣併入博興。1958年12月惠民專區撤銷,與淄博市合併為淄博專區,惠民、沾化、無棣、鄒平、博興均屬之;與此同時,陽信併入無棣,濱縣併入惠民,齊東分別併入鄒平和博興。 1961年6月恢復惠民專區,包括同年復置的濱縣、陽信在內的原轄各縣仍屬之。 1967年惠民專區改稱惠民地區。1984年地區黨政機關駐地北鎮改名濱州。1992年3月為與駐地名稱相一致, 惠民地區改稱濱州地區。2000年6月,國務院批複同意撤銷濱州地區設立地級濱州市;撤銷原縣級濱州市,設立濱城區。濱州市轄原濱州地區的惠民縣、陽信縣、無棣縣、沾化縣、博興縣、鄒平縣和新設立的濱城區。市人民政府駐濱城區黃河四路。
第二輯 濱城區
濱州市轄區,市人民政府駐地。位於市區中部偏東,黃河下游。東鄰東營市利津縣,南接博興縣、並隔黃河與淄博市高青縣相望,西與惠民縣毗連,北界陽信縣、沾化縣。 濱州地區行政公署駐地。面積1042平方公里。人口5 8.8萬。轄北鎮、市西、市中、市東、蒲城、彭李6個街道辦事處,濱城、舊鎮、杜店、里則、堡集、小營6鎮,楊集、尚店、張集、單寺、梁才5鄉。區人民政府駐北鎮。
西漢置濕(《續山東考古錄》、《中國歷史地圖集》等作漯。古濕(濕)、漯相通,詳《說文》。)沃縣,屬千乘郡,縣治所在今市境濱城西。東漢縣廢,地入千乘縣,屬樂安國。西晉復置,治亂城(今市南郊),屬樂陵國,北魏屬樂陵郡。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置為蒲台縣,因治古蒲台得名,屬渤海郡。唐初屬淄州,貞觀六年(632年)省入高苑縣,次年復置,景龍元年(707年)改屬棣州,垂拱四年(688年)析蒲台、厭次部分地置渤海縣,同屬棣州。五代周顯德三年(956年)置濱州,以東濱渤海得名,轄渤海、蒲台2縣。北宋仍為濱州,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廢蒲台縣,地入渤海。金復置蒲台縣,與渤海、利津、沾化3縣同屬濱州。
元初仍為濱州,中統三年(1262年)以濱州與棣州合併,置濱棣路,治棣州厭次縣。至元2年(1336年)濱棣路復分置為濱州、棣州,俱屬濟南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將州治渤海縣省入濱州, 復將蒲台縣來屬,時轄利津、沾化、蒲台3縣,州屬濟南府。清初仍為濟南府濱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濱州為直隸州,轄利津、沾化、蒲台3縣。十二年(1734年)濱州由直隸州降為散州,與原領各縣均隸屬於武定府。
1913年2月改濱州為濱縣,屬岱北道(翌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屬武定道。1928年廢道制,直屬於省。1937年1月屬國民黨山東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3年1月抗日民主政權於濱縣東部、沾化南部、利津西部建立沾利濱3邊辦事處,隸屬於清河區行署。1944年9月撤銷沾利濱3邊辦事處,建立濱縣抗日民主政府,屬渤海行政區第四專區(1949年7月改稱墾利專區)。1945年濱縣解放後,將其第五區(黃河以南86村)劃歸高苑縣,將北鎮劃入蒲台縣。
1950年5月渤海行政區及墾利專區撤銷,濱縣改屬新成立的惠民專區。同年7月將蒲台縣北鎮及黃河北大堤以南、河道以北30個村莊劃入濱縣。1952年惠民專區領導機關由惠民縣遷駐濱縣北鎮。1958年12月撤銷濱縣,除閻家公社66個村劃歸沾化縣外,其餘併入惠民縣; 惠民時屬淄博專區。1961年6月恢復濱縣建制,以1958年撤銷前之行政域為其行政區域,屬惠民專區(1967年改稱惠民地區)。1982年8月析濱縣北鎮96個村和博興縣小營公社及蔡寨公社的朱全管區設立濱州市, 因原為古濱州地而命名(縣級),仍屬惠民地區(1992年3月改稱濱州地區)。1987年2月撤銷濱縣併入濱州市。1990年1月高青縣的舊鎮及其所轄3個管區、 65個村莊劃歸濱州市。2002年6月,經國務院批複同意設立濱州市濱城區,以原縣級濱州市的行政區域為濱城區的行政區域。
第三輯 沾化縣
位於濱州市區東部。北瀕渤海,東鄰東營市河口區、利津縣,南與濱州市、陽信縣接壤,西與無棣縣毗連。面積2113平方公里。人口37.8萬。轄富國、下窪、古城、馮家、永豐、泊頭6鎮,李家、河貴、下河、齊 、利國、大高、黃升、流鍾8鄉及海防辦事處和徒駭河農場。縣人民政府駐富國鎮。
唐垂拱四年(688年)析蒲台、厭次2縣地置渤海縣,並置招安鎮,屬渤海縣,縣屬棣州。五代周顯德三年(956年)改屬濱州。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升招安鎮為縣。熙寧六年(1073年)廢招安縣為招安鎮。元豐二年(1079年)復置招安縣,屬河北東路濱州。金明昌六年(1195年)將招安縣更名為沾化縣,取漢龔遂為渤海太守,濱海之民「復沾聖化」之意。仍屬濱州。元初屬濱棣路,至元2年(1336年)屬濟南路濱州。明屬濟南府濱州。清初仍屬濱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濱州降為散州,沾化縣直屬武定府。
1913年屬岱北道(翌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屬武定道。1928年廢道制,直隸於省。1937年1月屬國民黨山東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抗日戰爭期間,就國民黨政府而言,沾化屬魯北行署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2年1月沾化建立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沾化縣行政委員會,直屬清河區行署。1943年1月在沾化南部與利津西部、濱縣東部設立沾利濱三邊辦事處(縣級),初屬清河行署,1943年10月沾化縣與沾利濱縣均隸屬於清河行政區墾區專署,1944年3月2縣同屬渤海行政區第四專區;1944年9月撤銷沾利濱三邊辦事處,其行政區域各歸原屬。1944年5月於沾化、 陽信、無棣毗鄰地區建立沾陽棣邊縣抗日民主政府,屬渤海行政區第三專署。1945年9月撤銷,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原屬各縣。1948年3月沾化縣第八區、第三區北部和第七區濱海部分劃歸新設置的海濱縣辦事處(縣級)管轄,海濱縣屬渤海行政區第四專區。
1950年1月海濱縣撤銷,李家、郭家局子兩區復歸沾化,余歸無棣。1950年5月沾化縣屬惠民專區。1958年12月利津縣撤銷,併入沾化縣,沾化縣屬淄博專區。1961年10月原利津縣析出復置。沾化縣仍屬惠民專區(1967年改稱惠民地區)。1992年3月惠民地區改稱濱州地區,沾化縣仍屬之。2002年6月屬地級濱州市。
第四輯 博興縣
位於濱州市區東南部,黃河下游兩岸。東鄰東營市東營區、廣饒縣,南接淄博市臨淄區, 西與桓台縣、高青縣毗連,北與濱州市、並隔黃河與利津縣為界。面積901平方公里。人口45.9萬。轄博興、曹王、陳戶、興福、龐家、閻坊、湖濱、寨郝、純化、店子10鎮,蔡寨、喬庄2鄉。縣人民政府駐博興鎮。
商為薄姑國地(薄姑城在今博興鎮東南7公里柳橋)。西周、春秋、戰國為齊國博昌邑地(博昌城在今寨郝鎮寨郝村南)。西漢置博昌縣(縣治在今寨郝村南,以「昌水其勢平博,故曰博昌」)、樂安縣(治在今博興鎮)、利縣(治在今博興鎮東南18公里利城村南),博昌縣、樂安縣屬千乘郡,利縣屬齊郡。東漢屬樂安國(東漢永元七年即公元95年改千乘郡為樂安國),三國魏屬樂安郡。西晉省樂安縣入博昌縣。南朝宋因戰亂徙博昌縣離境僑立於壽光縣地,故地僑置樂陵縣。北齊復將僑樂陵縣改名樂安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復改名為博昌縣。初屬青州,後改為北海郡。開皇十八年(598年)由博昌縣析置新河縣,大業初年又省入博昌縣。唐武德二年(619年)復置樂安縣,新置安平縣,與博昌縣同屬青州;同年復置新河縣,屬乘州。武德六年 (623年)新河縣省入千乘縣。武德八年(625年)又省樂安縣、安平縣入博昌縣。總章二年(669年)移博昌縣治於今博興縣城。五代唐庄宗避其父國昌諱,改博昌縣為博興縣。北宋博興縣屬青州。金屬益都府。元初升博興縣為博興州,屬益都路。明洪武二年 (1369年)降博興州為縣,屬青州府。清因之。
1913年屬岱北道(次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屬淄青道。1928年道廢直隸於省。1938年屬國民黨山東省政府第十行政督察區,1941年2月屬第十四行政督察區 (專署駐壽光)。中國共產黨於1940年7月建立博興縣抗日民主政府,屬清河區行署。1941年10月屬清河區清中專署。1944年3月屬渤海行政區第五專區。1945年10月渤海第五專區與第三專區合併, 仍稱第三專區,博興縣屬之。1949年7月渤海第三專區改稱清河專區,隸屬不變。
1950年5月清河專區撤銷,改屬惠民專區。1956年3月撤銷蒲台縣,併入博興縣。1958年12月撤銷桓台、 齊東2縣,除齊東的九戶、青城、黑里寨、花溝、魏橋、碼頭等6公社劃歸鄒平縣外, 桓台和齊東的其餘區域併入博興縣。同時惠民專區撤銷,改屬淄博專區。1961年6月恢復惠民專區,博興仍屬之。1967年惠民專區改稱惠民地區,1992年3月惠民地區更名濱州地區,隸屬關係均不變。2000年6月屬地級濱州市。
第五輯 鄒平縣
位於濱州市區南部,北瀕黃河,南靠膠濟鐵路。東、東南與桓台縣、淄博市周村區為鄰,西、西南與章丘市接壤,北隔黃河與濟陽縣、惠民縣交界。面積1252平方公里。人口68.2萬,轄鄒平、長山、魏橋、西董、好生、臨池、禮參、苑城、焦橋、韓店、孫鎮、九戶、青陽、明集、檯子15鎮,里八田、碼頭2鄉。縣人民政府駐鄒平鎮。
商、西周時為鄒侯國地。春秋時齊景公築鄒之長塗,鄒關(今隘阜口)之東始就平地,故名鄒平。秦屬臨淄郡。西漢置鄒平縣(治所在今孫鎮)、梁鄒縣(治所在今舊口),屬濟南郡東鄒縣(治所在今花溝),屬千乘郡。東漢東鄒縣併入臨濟,鄒平、梁鄒2縣自東漢迄三國魏均屬濟南國。西晉濟南國改為濟南郡,鄒平縣屬之,梁鄒縣屬樂安國。南朝宋廢鄒平縣,而於梁鄒城僑置平原郡,又於東南部僑置武強縣(治所在今長山鎮)、平原縣(治所在今平原庄)。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平原縣移治於西漢鄒平故城,故改平原縣為鄒平縣。同年,將武強縣改名為長山縣。均屬齊州,後改稱齊郡。唐武德元年(618年)鄒平、長山2縣屬譚州,八年(625年)譚州廢,改屬鄒州,不久鄒州廢,鄒平、長山2縣又改屬淄州。北宋鄒平、長山2縣仍屬淄州。景德二年(1005年)鄒平縣治徙至今鄒平縣城。金屬山東東路淄州。元憲宗三年(1253年)析鄒平、章丘各一部置齊東縣,與鄒平縣、長山縣同屬濟南路,中統五年(1264年)長山改屬般陽路,至元2年(1265年)齊東縣改屬河間路。明初鄒平縣、齊東縣屬濟南府,洪武二年(1369年)長山縣改屬濟南府。清代相沿不改。
1913年鄒平、長山、齊東3縣均隸岱北道(翌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全省改4道為11道,濟南道縮小,但此3縣隸屬關係未變。1928年廢道制,3縣均直屬於省。1938年鄒平、長山2縣屬國民黨山東省第十行政督察區。
1939年10月建立鄒長抗日民主政府,由中共清河地委管轄。因鄒長抗日根據地狹長,不便行政,乃於1940年3月在鄒長縣南部建立長山縣抗日民主政府(亦稱南鄒長,為紀念1939年7月犧牲的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員馬耀南烈士,1943年改名耀南縣),同年7月在鄒長北部地區建鄒平縣抗日民主政府(亦稱北鄒長),初2縣仍直屬中共清河地委領導,1941年1月屬清河行政區清西分區(同年7月改稱清西專區)。1942年1月於長山、桓台2縣鄰接地區置長桓縣,屬清河行政區清中專區,同年6月清中專區撤銷,長桓縣改屬清西專區。1943年5月長桓縣撤銷。1944年3月鄒平、耀南(長山)均屬渤海行政區第六專區。1945年10月齊東縣解放,建立民主政府,齊東與鄒平、耀南(長山)3縣均屬渤海行政區第三專區(1949年7月改稱清河專區)。
1950年5月清河專區撤銷, 齊東縣改屬惠民專區,耀南縣複名長山縣,與鄒平縣同屬淄博專區。 同年11月析長山縣周村鎮與張店合置張周市,屬淄博專區。1953年7月鄒平、長山2縣劃歸惠民專區。1956年3月撤銷長山縣,併入鄒平縣;撤銷高青縣,併入齊東縣;隸屬均不變。1958年12月撤銷齊東縣,所轄之九戶、青城、黑里寨、花溝、 魏橋、碼頭等6處人民公社併入鄒平縣,其餘併入博興縣。與此同時鄒平縣轉屬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併設置的淄博專區。 1961年6月淄博專區撤銷轉屬、復置的惠民專區。 同年10月青城、花溝、黑里寨3個區劃歸復置的高青縣。1967年惠民專區改稱惠民地區,1992年3月更名濱州地區,2000年6月濱州地區撤銷,改置地級濱州市,鄒平縣均屬之。
第六輯 惠民縣
位於濱州市區西部,黃河北岸。東鄰濱州市,南隔黃河與高青縣、鄒平縣為界,西與濟陽縣、商河縣接壤,北與陽信縣毗連。面積1357平方公里。人口62萬。轄惠民、石廟、桑落墅、淄角、李庄、胡集、省屯、麻店、姜樓、申橋、清河、魏集12鎮,何坊、 梁家、皂戶李、第三堡、香翟、辛店、陳集、聯伍、大年陳9鄉。縣人民政府駐惠民鎮。
春秋、戰國時為齊國地。秦置厭次縣,屬齊郡。西漢改置為富平縣,屬平原郡。東漢明帝仍更名為厭次縣,屬平原郡。三國魏屬樂安郡。西晉、北魏均屬樂陵郡。北齊廢厭次縣,其地併入陽信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厭次縣於北舊州城(今辛店鄉先棣州村),屬棣州,大業二年(606年)改棣州為滄州,後又改為渤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由滄州析置棣州,厭次縣屬之。六年(623年)廢棣州入滄州,厭次縣隨屬滄州,貞觀元年(627年)厭次縣改屬德州。十七年(643年)復置棣州,厭次縣又屬棣州。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厭次縣徙治於陽信縣界八方寺(今惠民鎮),並為棣州治,州轄厭次、商河、陽信3縣,屬河北東路。金屬山東東路棣州。
元屬濟南路棣州。明洪武初棣州與厭次縣俱廢,六年(1373年)復置州,改名樂安,不轄縣。宣德元年(1462年)以討平漢王朱高煦據樂安謀反事,改樂安州為武定州(意為武力平定州境)。清雍正十三年(1734年)武定州升為武定府,置惠民縣以為府治,取城南惠民溝為名。
1913年屬岱北道(翌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屬武定道,為道治所。1928年廢道制,直隸於省。1937年1月屬國民黨山東省第五行政督察區,為專署駐地。
1939年12月抗日民主政權於惠民縣第二區一帶設立惠民縣行政工作委員會,隸屬於魯北行政委員會; 1940年5月撤銷。1942年9月,於惠民、商河2縣毗連地區置商惠縣, 屬冀魯邊行政區第三專區。1944年3月商惠縣屬渤海行政區第二專區。同年11月於惠民、濟陽、商河3縣毗連地區設立惠濟商3邊縣,亦屬渤海第二專區。1945年10月惠濟商3邊縣撤銷,同年9月建立惠民縣民主政府,同時析縣城及其郊區和陽信縣一部置惠民市,縣、市均直隸於渤海行政區,該市為中共渤海區黨委和渤海區行政主任公署駐地。1946年10月市、縣均屬渤海行政區第四專區。1946年12月析惠民、濟陽各一部置楊忠(惠濟)縣,因紀念1941年9月犧牲的八路軍115師教導第六旅政治部主區楊忠烈士而得名, 屬渤海行政區第二專區。1948年4月惠民市撤銷,其行政區域分別劃入惠民縣及陽信縣。
1949年7月惠民縣屬渤海行政區墾利專區。同年5月,楊忠縣改稱惠濟縣,1950年5月惠濟縣撤銷,其行政區域分別劃入惠民、濟陽、商河3縣。時渤海行政區及其所轄專區撤銷重組,惠民縣屬惠民專區,並為專區機關駐地。1958年12月撤銷濱縣,併入惠民縣; 惠民專區撤銷,改稱淄博專區。1961年6月,恢復惠民專區,原濱縣亦自惠民縣析出復置,惠民縣仍屬惠民專區。1967年惠民專區改稱惠民地區,1992年改稱濱州地區,2000年6月濱州地區撤銷,改置地級濱州市,惠民縣隸屬均不變。
第七輯 陽信縣
位於濱州市區西部。東鄰沾化縣、濱州市,南接惠民縣,西與商河縣、樂陵市為界, 北與慶雲縣、無棣縣毗連。面積793平方公里。人口42.4萬。轄陽信、溫店、商店、流坡塢、翟王、河流6鎮,銀高、勞店、水落坡、鵓鴿李、洋湖、雷家、小桑7鄉。縣人民政府駐陽信鎮。
夏、商為薄姑國地。西周、春秋、戰國屬齊國,秦為厭次縣地。西漢置陽信縣,相傳此地曾為韓信屯兵處(信城),且居古篤馬河之陽(北),故名陽信,其治所遺址在今無棣縣信陽鄉,屬渤海郡。縣境南部為平原郡富平縣地。西漢末王莽時,陽信改稱東順亭,治所遷瑗城(今陽信縣城),東漢富平縣複名厭次縣,仍屬平原郡,延光元年(122年)東順亭複名陽信縣,屬渤海郡。三國魏屬樂陵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厭次縣併入陽信縣,陽信縣移治馬嶺城(今縣城南部五里窪)。
隋初徙治今西程子塢村西之城窪,為棣州治 (大業二年棣州度入滄州,大業三年改滄州為渤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棣州,為棣州治,六年(623年)廢棣州,陽信改屬滄州。盧觀元年(627年)廢陽信縣,八年(634年)復置。十七年(643年)復置棣州於樂陵縣,陽信縣仍屬棣州。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徙棣州及州治厭次縣於陽信縣界八方寺(今惠民縣城),移陽信縣治於舊厭次縣城(今陽信縣城),仍屬棣州。金陽信縣仍屬棣州。元中統三年(1262年)以濱州、棣州合置濱棣路,陽信縣屬之,至元2年(1265年)復分置濱、棣2州、陽信縣仍屬棣州。明初陽信縣屬棣州,洪武六年(1373年)改棣州為樂安州,宣德元年(1426年)改為武定州,陽信縣隨屬武定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武定州改置為武定府,陽信縣遂屬武定府。
1913年屬岱北道(翌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屬武定道。1928年道廢,道直隸於省。937年1月屬國民黨山東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39年10月共產黨於陽信西部第五區(洋湖)、第六區(鵓鴿李)一帶建立陽信縣抗日民主政府,屬魯北行政委員會領導。1940年10月魯北行政委員會轄區析為冀魯邊區第二、 第三2專區,陽信屬第三專區,此時陽信縣行政範圍擴大為9區。1943年2月,陽信縣撤銷。1945年4月於原陽信東境建立陽東辦事處(縣級),隸屬於渤海行政區第三專區。1945年8月縣全境解放,乃重建陽信縣;屬渤海行政區第四專區。9月洋湖區劃歸新戰立的惠民市。1948年4月惠民市撤銷,洋湖區還屬。1949年6月屬渤海行政區墾利專區,同時將何坊區劃歸惠民縣。
1950年5月墾利專區撤銷, 陽信縣改屬惠民專區。1958年12月撤銷陽信縣,併入無棣縣。1961年10月復置陽信縣,以1958年撤銷前之行政區域為其行政區域,仍屬惠民專區。 1967年惠民專區更名為惠民地區,1992年改稱濱州地區,2000年6月濱州地區撤銷,改置地級濱州市,隸屬關係均不變。
第八輯 無棣縣
位於濱州市區北部,山東省北端。東北瀕渤海,西北隔漳衛新河與河北省海興縣為界,東南鄰沾化縣,南與陽信縣毗連,西與慶雲縣接壤。面積1998平方公里。人口41.8萬。 轄無棣、小泊頭,水灣、大山、埕口、馬山子6鎮,信陽、車鎮、佘家巷、西小王、柳堡5鄉。縣人民政府駐無棣鎮。
春秋、戰國時為無棣邑,屬齊國。秦為厭次縣地。西漢至北齊為陽信縣地。隋開皇六年(586年)析陽信、饒安2縣地置無棣縣,以南臨無棣溝得名,其治所在今慶雲縣慶雲鎮於家店村北。縣初屬棣州(滄州),後屬渤海郡。唐貞觀元年(627年)省無棣縣入陽信縣,八年(635年)復置,大(太)和二年(828年)屬棣州,後屬滄州。五代周於縣東南境置保順軍(今信陽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徙無棣縣治所於保順軍(今無棣鎮北信陽城),屬滄州。金泰和三年(1203年)析縣東境,置保順鎮,直隸於棣州。元至元2年(1265年)析縣境西部別置無棣縣,屬滄州,稱西無棣縣(今慶雲縣);東部為東無棣縣,屬棣州。明初省無棣縣。洪武六年(1373年)改置海豐縣,治今無棣舊城,屬濟南府武定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定州升為直隸州,十二年(1734年)升為武定府,無棣縣均屬之。
1913年屬岱北道(次年改稱濟南道)。1925年屬武定道。1928年廢道制,直隸於省。
1937年1月屬國民黨山東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38年2月建立無棣縣抗日民主政府,旋因抗日武裝撤離而無形撤銷。1939年7月重建無棣縣抗日民主政府, 屬魯北行政委員會管轄。至1940年5月因敵頑進攻又告解體。同年11月無棣縣與新海縣 (1936年9月析河北省滄縣、鹽山2縣濱海區域置「新海設政局」)合建新棣縣行政委員會,屬冀南行政區第八專區。1941年5月撤銷新棣縣,重建無棣縣, 仍屬冀南行政區第八專區,同年9月形勢惡化,又告解體;同年12月於無棣、 新海2縣毗連地區再建無棣縣抗日民主政府,依舊屬冀南行政區第八專區。1943年6月該政府又解體, 同年11月無棣縣北部、西部與新海縣合併設置新青縣,屬冀魯邊行政區第三專區管轄。1944年3月新青縣改屬渤海行政區第三專區。1945年9月縣全境解放, 乃重建立無棣縣,屬渤海行政區第四專區。1948年3月析無棣縣埕口區全部9鄉, 柳堡區的傅 、崔譚、常家、南 等4鄉,石廟區的小屯、橫王等2鄉共15個鄉66個村和沾化縣的李家、郭局兩個區,置海濱縣,屬渤海行政區第四專區(1949年7月改稱墾利專區)。
1950年1月撤銷海濱縣,其行政區域分別還屬無棣、沾化。1950年5月改屬惠民專區。1958年12月陽信縣撤銷併入無棣。與此同時,惠民專區撤銷,無棣改屬淄博專區。
1961年6月惠民專區恢復,復屬之。同年10月除汪家、銀王廟等6村仍留無棣外,陽信縣以其撤銷前之行政區域復置。1965年3月無棣縣所屬四女寺減河(1974年改稱漳衛新河,海口段亦稱大口河)左岸的辛集、良戶、宋王、朱五、傅趙、山後、楊埕等7公社共51個自然村劃歸河北省(海興縣)。1967年惠民專區改稱惠民地區,1992年改稱濱州地區,2000年6月濱州地區撤銷,改置地級濱州市,隸屬關係均不變。
推薦閱讀:
※山東省的一個地級市,名字非常霸氣!
※程耳導演談《羅曼蒂克消亡史》,山東懇談會幹貨整理
※山東招遠麥當勞殺人案宣判 2人死刑1人無期
※飄渺之美,山東泰山
※國民黨軍在山東的綏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