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世界 解析3

看懂哈利?波特③ 高於生活,但絕對來源於生活

魔法與現實世界的關聯

J.K.羅琳苦心經營的魔法世界雖然嚴密有序自成體系,卻並非與現實世界迥然有別的世外桃源,相反,閱讀過程中時常會有似曾相識之感,魔法世界儼然現實世界的鏡像。

一、從極權歷史中汲取的營養

哈利、羅恩與赫敏的魔法三人組身上有幾分亞瑟王,王后格溫娜維爾以及第一騎士蘭斯洛特的影子。家養小精靈無疑是奴隸,在金融和武器上術業有專攻的妖精怎麼看都有幾分猶太人的影子。赫敏對小精靈的待遇義憤填膺,建立了「家養小精靈福利促進協會」,以推動小精靈的權益為己任。霍格沃茨里一樣有浪得虛名的老師,有壓制學生個性的老師,學業負擔重,重重考試壓頭,極端的老師(比如烏姆里奇)照本宣科,只重書本知識,完全輕視實際操作。雙胞胎兄弟弗雷德和喬治反抗古板陳腐的學校,主動輟學大腦霍格沃茨的舉動是多少學子的夢想。《預言家日報》的麗塔﹒斯基特是個典型的無節操記者,也是個挖掘狂。報道手段常常融合了煽情、真相、曲解、杜撰、捕風捉影。她這樣描寫對哈利的第一印象,「一道醜陋的傷疤,是悲慘往事留下的紀念,破壞了哈利·波特原本應該是英俊迷人的面容……當我們的談話轉向他已毫無印象的父母時,那雙綠的驚人的眼睛裡充滿了淚水」,是這是多少寫手慣用的開頭啊!杜撰哈利將父母視為動力,謠傳赫敏是哈利女友,滿足庸俗大眾情感需求與八卦心理,活脫大眾媒體的寫照。

鄧布利多過世沒多久,麗塔﹒斯基特的《阿不思﹒鄧布利多的生平與謊言》一書就面世了,速度之快覺不輸於黛安娜王妃香消玉殞之後一系列的風中玫瑰。麗塔﹒斯基特繼續了她信口開河的風格,但也捕捉到了重要事實——無風不起浪,真假混雜是新聞報道的常態。偉大的鄧布利多也有鮮為人知的黑暗,年輕時與格林德沃曾籌劃一起開創巫師統治麻瓜的新時代,如果不是妹妹早死幡然醒悟,也許伏地魔就沒有機會進行他的邪惡活動了。鄧布利多具有很多政治人物的特質,能力超強、有權利慾、長於洞察人心、善於利用各色人物,據說在母親的膝頭就學會了保密和謊言。他早年提出的「為了更偉大的利益」,則是許多領袖煽動群眾,是犧牲合理化的最常用說辭之一。

伏地魔崛起,魔法部先是嚴格控制媒體封鎖消息,然後染指教育,嚴格控制青年學生思想,嚴禁學生社團。魔法部高管拒絕相信伏地魔復活,在如此重大事件是居然持僥倖心理,尸位素餐無所作為;相反,把精力完全用在內部清算上,把權利爭鬥置於全名利益之上,將鄧布利多視為假想敵,欲除之而後快,將哈利當做不安分的危險分子,處處提防詆毀。當伏地魔在魔法部現身事實無以掩蓋時,抓捕假食死徒穩定民心,轉而與哈利合作,希望利用哈利「救世之星」的身份獲得更多的民眾支持。伏地魔步步為營,在魔法部扶持傀儡掌控政府,控制輿論,使《預言家日報》完全淪為政府喉舌;打壓反對論調,不惜採用流氓手段,以綁架主編謝諾菲留斯﹒洛夫古德的女兒盧娜的行徑迫使《唱唱反調》改換門庭。宣揚麻瓜出身的巫師是對純血統社會的威脅。暗示哈利是謀殺鄧布利多的真兇,全國緝拿,在人們中間撒下懷疑和恐懼的種子。將勢力安插到教育部門,把青年學生當做後備力量培養,直接在學校教授黑魔法,,篡改教科書,對學生洗腦,,妖魔化麻瓜,說他們就想動物,又臟又蠢,對巫師兇惡殘暴,逼得巫師四處躲藏。還在青年時期,伏地魔就看到了霍格沃茨教職的力量。同時使用綁架等特務手段,鼓勵告密,鎮壓反對黨。

伏地魔是格林德沃之後魔法界最大的黑巫師,但兩者有所不同。格林德沃認為巫師別賦予能力,也就意味著更大的權利和責任,建立巫師對麻瓜的統治,有利於廣大巫師的利益,想建立的是一個有等級秩序的社會。格林德沃的知識儲備比伏地魔要全面,他很早就探得了死亡聖器的秘密,並期望能夠據為己有。他有親戚,有朋友,有常人情感。所以格林德沃是個人能力極強,權利慾望極強的野心勃勃的獨裁者,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並不罕見。伏地魔要建立巫師對麻瓜的絕對統治是因為他仇恨麻瓜,這源於他對拋棄他的麻瓜父親的痛恨。他的食死徒以殘害麻瓜為樂,控制權利後就開始排查麻瓜的後代,清洗麻瓜出身的巫師,實行恐怖統治,書中沒有明講,如果伏地魔得勢,很難確定麻瓜們是否還能安全存活。伏地魔的追隨者稱食死徒,高級者有黑魔標記:一個骷髏頭,一條大蟒蛇從骷髏的嘴巴里冒出來。這樣的獨裁者除了希特勒,很難再找到第二個人。死亡聖器在傳說中是死亡的主人,代表極端權利;而魂器,則是違逆自然、反人類的行徑。

當伏地魔崛起後,所有官方通信設施都被食死徒把控,抵抗者們設置了一個叫做「波特瞭望站」的頻段不斷向大家報告真實信息,鼓舞人們繼續反抗。哈利與羅恩、赫敏流亡在外堅持抵抗,納威、金妮、盧娜以及D.A和鳳凰社的許多成員堅持在敵佔去進行小規模的抵抗和騷擾。不斷有麻瓜出身的巫師被抓,但也不斷能聽到鼓舞人心的故事:巫師們冒著危險保護麻瓜朋友和鄰居。納威們藏在有求必應屋,由於食死徒全面封鎖霍格沃茨,豬頭酒吧就成了他們通向外界的唯一出口。一直以來,豬頭酒吧都不同於三把掃帚酒吧,這裡骯髒油膩、魚龍混雜,鄧布利多曾說,這裡有意思的人要遠遠多於「三把掃帚」。食死徒在此盤桓倒賣毒藥、毒品,反抗者從這裡的暗道進入霍格沃茨。老闆阿不福思﹒鄧布利多是老校長阿不思﹒鄧布利多的弟弟,從小藐視權利和他有著權利慾望的哥哥,對所有爭鬥漠不關心,懷疑任何堂皇說辭,玩世不恭看透紅塵,重視的只有家人與日常生活。但到鬥爭最後階段,即便他嘴上要哈利逃離英國保命,認為鳳凰是完了大勢已去,還是掩護了所有鳳凰社成員,並參與了最後的巷戰。血統清洗、流亡抵抗、密室隱身、冒死救助被屠戮種族、至關重要的小酒館樞紐……實在難以把它和二戰完全分開。豬頭酒吧多麼像里克開在卡薩布蘭卡的那家三教九流出沒的酒館啊,就連主人都有幾分相像。

二、羅琳與哈利﹒波特:他們有共通的孤獨

作為一本暢銷讀物,「哈利﹒波特」系列以故事和想像力取勝,人物塑造一般,愛情描寫則一塌糊塗,羅恩和赫敏就有拉郎配嫌疑,而哈利的兩任女友,不管秋﹒張還是金妮,都是打醬油的。小說對人物心理涉及不深,在這淺嘗輒止中,寫得最好最真切的,是孤獨,是失去了所有依恃和保護後的茫然無著,是一個人面對黑暗未來、未知命運時的忐忑和恐懼,這多少與作者的經歷有關。J.K.羅琳有過悲慘時光,畢業後7年,失敗的一塌糊塗,短命婚姻閃電般破裂,失業,成為艱難的單身母親,一無所有。羅琳曾經在倫敦總部的大赫國際研究部門工作,在那裡,她看到了許多從極權主義政權中冒著生命危險送出來的信件和照片,耳聞目睹了許多政治事件,與許多前政治犯是同事。這就很容易解釋「哈利﹒波特」系列中對極權、獨裁統治惟妙惟肖的戲仿。羅琳讓鄧布利多這樣解釋伏地魔與哈利的命運:伏地魔聽到預言後馬上襲擊哈利,結果不僅親手選出了那個最有可能除掉他的人,而且給了他一件特别致命的武器!這就是像普天下的暴君,知道總有一天會遭到反擊,任何試圖阻止、消滅這種結果的行動都是在加速自己的滅亡。

羅琳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塑造了新時代的女孩形象:赫敏,聰明、獨立、堅強、勇敢、見識過人。哈利是在某方面擁有獨特能力的英雄,在戰鬥中常超水平發揮,而赫敏則是那個掌控全局的。當烏姆里奇在霍格沃茨作威作福時,哈利等人空是氣憤至極,是赫敏第一個想到將大家組織起來謀求將來。沒有赫敏,哈利根本無以完成最終任務。大衛﹒葉茨顯然很明白這點,在《哈7(上)》中,直接讓羅恩對試圖只他們兩人去尋找魂器的哈利說「沒有赫敏咱們兩天都活不下去。」小說中的其他女性角色,不管是盧娜、金妮,還是莉莉、唐克斯、麥格教授,有勇敢、聰明,對朋友義無反顧,就連臭名昭著的貝拉特里克斯,也是食死徒中最為勇敢的。而這些,在傳統社會性別刻板印象中,是男性的專屬。唯一遜色的女性是秋﹒張,軟弱、小氣、無理性、無原則,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但如果羅琳參看過我們許多年來海量電視劇尤其是偶像劇中那些清純善良腦殘的女主角的話,她也只能做出這麼一個設定。

當羅恩負氣離開時,赫敏選擇的是哈利,也就是說她選擇了道義而非愛情。這是對希臘神話以來「美狄亞」傳統的反動。伊阿宋到科奇斯島尋找金羊毛,美狄亞愛上伊阿宋,以法術幫助他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美狄亞的弟弟前往追趕,她殺死弟弟,將屍體切開分割成碎段拋在山上各處,讓父親和追趕的人忙於收屍,使自己和伊阿宋安全逃脫。輾轉到科林斯城邦後,伊阿宋貪圖權勢,要與城邦公主格勞刻成婚,遺棄髮妻,美狄亞一氣之下設計燒死科林斯公主和國王,又親手殺死了自己兩個兒子來報復丈夫。

美狄亞是最極端的特例,卻集中反映了傳統故事中對女性的設定:在愛情中喪失理智,以鍾愛的男性立場為立場和最大原則;即便有最後的復仇與個性凸顯,卻都是以男性愛情婚姻為前提的。羅琳讓赫敏跳出了這一窠臼,反其道而用之的是斯內普。如果莉莉效忠黑魔王,斯內普一定會堅持食死徒一百年不動搖,愛情是他唯一的立場與信仰。莉莉是全書最關鍵的角色,因為她的愛,斯內普成為關鍵卧底,哈利兩次大難不死,並非男性社會多塑造的美狄亞式的女性之愛,而是更接近於原始母神。鄧布利多利用赫敏牽制哈利,也是用女性對生活本質的認定牽制哈利可能的野心。羅琳讓赫敏堅持的基本理念,使得哈利所擁有的一些強大天賦成了無用之物,稱霸慾望在感情與平凡生活前最終落敗。男性作家的意淫之作往往崇尚力量權謀,而羅琳則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徹底貫徹了女性的愛與魅力。

推薦閱讀:

宋人卜運算元二百四十首匯總(無解析)
開塞36首小提琴練習曲(作品20號)1-12課解析
漫畫解析八字命理!
星座愛情解析/天秤座
擔保法第七十六條與票據法第三十五條的關係解析——兼論票據質押的成立及生效

TAG:世界 | 魔法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