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校園暴力網路上各種謾罵同樣會傷害學生身心

如何確定自己的孩子遭受了網路欺凌?發現孩子受到欺凌,家長該怎麼辦?

昨天,上南中學向全校1300名學生髮放了學校編寫的《網路欺凌預防指南》。該冊子的實用性受到家長的歡迎。

「如果說校園暴力是一種『真槍實彈』的硬暴力,網路校園暴力就是『軟暴力』,各種謾罵、侮辱會像『軟刀子』一樣傷害學生的身心。」上南中學學生處主任張正國如此解釋編寫《網路欺凌預防指南》的初衷。

危害大:網路的惡意辱罵致花季少女自殺

網路欺凌,是網路時代的新現象。即指人們利用互聯網做出針對個人或群體的惡意、重複、敵意的傷害行為,以使其他人受到傷害。這一現象在青少年及未成年中亦多有發生,且危害性較成年人更甚。

網路欺凌對未成年人造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理事謝永江提到了2006年發生在美國的梅根事件。當時只有13歲的梅根·梅爾因不堪忍受「男友」在網路上對自己的辱罵而自殺,而這個「男友」竟然是假的。「2006年,密蘇里州一名婦女為了報復跟她女兒吵過架的梅根,在網路上冒充16歲的男生跟她交往,取得好感後,進行長期反覆惡意的辱罵,導致這名13歲的女孩自殺。事件在美國引起很大爭議,梅根的母親後來成立了一個反網路欺凌的梅根·梅爾基金會。」

心理學分析研究發現,與傳統的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相比,網路欺凌造成的心理傷害可能更大。它會導致青少年長期的心理傷害,包括喪失自信、沮喪、脾氣暴躁、學業成績下降、逃學,有時還會引發校園暴力或導致自殺。

反欺凌:發放預防指南比做課題研究更實用

上南中學推出的《網路欺凌預防指南》只有近4000字,以口訣、問答等形式對網路世界中的欺凌現象進行了定義和歸納,並向學生及家長提出了應對建議。

這也是國內首份由學校編寫、直面「網路欺凌」的校園實用手冊。上南中學為何要做第一個「吃螃蟹者」呢?

上南中學學生處主任張正國告訴記者,兩年前,他偶然間在媒體上看到一篇網路欺凌的專訪,引發了他的深思。時下,智能手機風靡,微信、微博、貼吧盛行,在一定程度上為網路暴力的傳播提供了便利。

他說,國外已經有因網路欺凌造成嚴重危害的案例。2013年8月初,多年受濕疹和抑鬱困擾的英國少女漢娜·史密斯在某網站註冊的主頁上貼出照片,發布求助信息。可是,隨後幾個月的回帖中卻充斥著「醜女」、「肥婆」、「喝漂白水吧」等惡毒的評論。持續的謾罵、詛咒和人身攻擊,最終令這名14歲女孩不堪其辱,精神崩潰。

張正國說,國外針對網路欺凌已有相關的研究調查,但國內研究仍空白,堅定了他開展相關課題研究的決心。於是,張正國開始對「高中生網路欺凌預防和干預的實踐」的研究,並撰寫了題為《破解網路欺凌新困局,從提高防範意識做起》的研究論文。

「到今年年初,在前期的課題研究基礎之上,我決定採取更實用的辦法——推出預防網路欺凌的小冊子。」張正國認為,「青少年處於生理和心理的發育期,心智還不健全,但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卻很強。在網路這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里,容易言行過激。加上網路身份的虛擬性,不少人認為不必對自己的網上言論負責,從而令網路欺凌現象更加嚴重。與傳統的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相比,網路欺凌造成的心理傷害可能也更大。」

他還認為,網路欺凌不僅僅是誹謗、造謠等言語暴力,傳播和受害孩子相關的圖像、音視頻等也會帶來傷害。「或許他認為這只是一種惡搞,但一旦在網路中廣泛傳播,其實就是一種欺凌。」

促普及: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身心強大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今年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其中,19歲以下的青少年網民達到1.7億,約佔全體網民的23.4%。

而針對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8個省、直轄市的調研結果顯示,這些地區的未成年人,首次觸網最集中年齡段,已經由15歲降到了10歲,佔46.8%。未成年人網民低齡化和普及化,也讓網路安全成為一大隱憂。

上南中學推出《網路欺凌預防指南》,是做了一件可喜的探索和嘗試。據介紹,上南中學還會基於這份指南,醞釀相關的課程,讓「預防網路欺凌」的內容,走進教室,並通過組織各班開展主題班會和專題講座,普及相關知識。

張正國表示:「如果兄弟學校有需要的話,這本手冊可以借鑒共享。」

他希望這本小冊子能讓青少年學生學會自我保護,比如不輕易在網路上泄露私人信息,如果遇到網路欺凌事件,不要以暴制暴,「但也不要沉默,一旦遭遇到網路欺凌,可以通過適當的的方式尋求幫助。」

這本反欺凌指南很實用

A.哪些屬於網路欺凌?

1、對受害人使用語言暴力,包括發送威脅性的或導致不愉快的、不受歡迎的簡訊、微信或QQ等。

2、利用互聯網傳播與受害人相關的文字、圖像、視頻和音頻片段等,使受害人受到威脅、傷害、侮辱或尷尬等。

3、把受害人的個人資料(如真實姓名,容貌等)予以公開,俗稱「起底」。

4、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這些相片旁加上侮辱性、誹謗性的文字,俗稱「改圖」。

5、在論壇、聊天室、微博、電子郵件、百度貼吧、QQ群和微信群等公開侮辱、威脅、誹謗受害人。

6、受害人在網路上遭到他人散播謠言,或者有人冒充自己身份,發布不實信息。

B.如何判斷孩子遭到網路欺凌?

識別網路欺凌具有較大難度,一方面是由於網路欺凌難以準確界定,另外也是由於其發生具有隨意性和普遍性,沒有規律可尋,且受害者通常不報告。這是欺凌受害者中普遍存在的所謂「沉默文化」(cultureofsilence)。由於大部分網路受害者和目擊者都沒有向大人報告受欺凌的事實,家長和學校除了鼓勵青少年主動舉報之外,還應通過青少年所反映出來的一些行為和語言來分辨識別網路欺凌事實是否存在。例如,針對網路欺凌受害者而言,青少年的表現主要有:

(1)在電腦前停留的時間過長;

(2)當家長走進房間時關閉電腦顯示屏;

(3)對自己的上網行為保密;

(4)上課思想不集中,作業拖沓等現象;

(5)情緒低落;

(6)沒有胃口,胃疼;

(7)害怕。

C.孩子受到欺凌怎麼辦?

1、讓孩子不要輕舉妄動或採取報復行為,切斷來自對方的一切通信;

2、聯繫欺凌者要求其停止攻擊行為,如果不確定其真實身份,可發送電子郵件或即時消息;

3、網路欺凌行為大部分是騷擾、威脅、侮辱等,它們都有悖網站或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的「服務條款」。可以針對相關服務進行投訴,以暫停或終止對方對互聯網的訪問權;

4、如果欺凌者與孩子在同一所學校,應聯繫學校和老師,共同決絕問題;

5、聯繫警方或訴諸法律;

6、聯繫心理老師或專家,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

D.孩子欺凌別人怎麼辦?

1、告訴孩子,通過網路發表不實的、不負責任的言論,對他人進行侮辱,誹謗,攻擊等是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受到譴責;

2、要求孩子立即停止網路欺凌行為,同時主動向對方賠禮道歉;

3、通過禁止使用手機、電腦、網路等手段,懲戒孩子,使他得到教訓;

4、聯繫老師、聯繫對方家長,進行溝通,妥善處理孩子間的矛盾、衝突;

5、聯繫心理老師或專家,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

E.學生如何自我保護?

1、在網路上不要泄露自己的私人信息,不要上傳自己的照片等,學會自我保護;

2、遵守網路道德規範,不侮辱、誹謗、攻擊他人,不發表不實的、不負責任的言論,不參與網路欺凌;

3、受到網路欺凌時,不要沉默,要勇敢地講述實情並尋求家長、老師的幫助;

4、在網路欺凌面前,要保持自信,不以暴制暴,並通過正確途徑予以反抗。


推薦閱讀:

湖北省教育廳等九部門聯手治校園暴力:屢教不改者轉專門學校
《總有一天》會成為下一部《熔爐》嗎?至少我是這麼覺得
有些很難察覺的校園暴力,也在悄悄地傷害著孩子
校園霸凌
日本校園暴力很極端,全面的告訴你,日本是如何應對校園暴力欺凌事件的。

TAG:校園 | 學生 | 校園暴力 | 暴力 | 傷害 | 身心 | 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