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濕熱症的中醫辯證分析與治療,清涼一夏一身輕鬆
長夏屬土,主脾。《內經.素問.太陰陽明論》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即長夏為春夏秋冬換季的最後18天。長夏期間,嶺南多雨,是一年中最濕的時期。濕氣多則傷脾,如何破除濕熱證?當代名醫兼畫家第一人、廣東省名中醫李志銘教授,有他的獨到心得。我們通過以下三則醫案,來看看李志銘教授是如何破除濕熱證的?
李志銘教授經典醫案
一 : 上焦濕熱證,濕熱壅結
鍾某,男,36歲,住深圳福田。
首診(2011年5月18日)
主訴:病已三周,頭昏沉重,精神倦怠,四肢無力,時有低熱,夜寐不安,咽喉腫痛,胸悶咳嗽,食欲不振,口乾不欲飲,大便爛,小便黃,經治不愈,自恐病重。
曾抽血檢查血常規無異常,胸部X線攝片,肺片未發現異常。察其色質紅,舌苔白膩稍干,脈象略滑。診其為上焦濕熱證,濕熱壅結而有化熱之勢。擬以清上湯加減。
處方:香薷、鮮貝母、橘紅各10克,板藍根20克,連翹、白芷、菊花、木棉花、雞蛋花、僵蠶、重樓、崗梅根、布渣葉各15克。
每日煎服1劑。
複診(2015年5月23日)
患者訴:服藥3劑,全身感到輕鬆,癥狀明顯減輕。服藥5劑,病去大半,囑再守上方5劑。
患者5月28日來電,病證已愈。為謝!
按語:濕熱證,為嶺南地區常見病證,一般好發於梅雨季節。嶺南人脾胃較弱,常有濕熱內積,衛氣虛弱則易感外邪;嶺南氣候炎熱潮濕,濕熱之邪易襲人體;內外合邪,鬱結為疾。清代薛生白《濕熱論》指出:「要知濕熱之病,不獨與傷寒不同,且與溫病大異」,又「濕熱病,屬陽明,太陽者居多」。雖嶺南濕熱證與傷寒、溫病有別,但仍可用溫病衛氣營血與三焦辨證方法而治之。上焦濕熱以肺系受邪為主,表現感冒、鼻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等,而且一定夾「濕」。上焦濕熱,邪在衛分為主,兼有中焦濕阻,故治療原則應以清上焦暑熱為主,兼化中焦痰濕化,氣機暢利,則諸證可解。上焦還包括心在內,若濕熱犯心,痰熱生風,痰迷心竅,昏冒中風,另當別論。
十八清上湯
組方:香薷、厚朴花各10克,連翹、黃芩、木棉花、雞蛋花、僵蠶、重樓、崗梅根、菊花各15克。
功能:清上焦濕熱,清熱解暑,芳香化濁。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煎煮時間以不超過30分鐘為宜。
二 :濕熱郁中焦,熱重於濕
葉某,男,42歲,住深圳龍崗。
首診(2012年7月12日)
主訴:發熱10餘日,最高達39℃,頭錯而重,口渴喜飲,胃脘疼痛,胸悶噁心,大便秘結,4~5日未行。經打消炎針5天,發熱稍退,余症不解。病者與余相識多年,知其經商,事業有成,經常飲酒熬夜,應酬甚多,濕熱內積,傷及脾胃。
平素亦有胃脘痛,曾作電子胃鏡檢查有:「十二指腸球炎伴糜爛」。經服中藥治療好轉。此次發病,因飲酒後吹風貪涼所致,外邪與內積相搏,濕熱壅滯,邪從熱化,胃脾升降運化失司而生諸症,擬化中湯加減治之。
處方:藿香、陳皮、厚朴、川貝母、法半夏各10克,生石膏20克,知母、白豆蔻、連翹、茯苓各15克,生大黃(後下)10克。每日煎服一劑。
複診(2012年7月15日)
病者服藥1劑,大便通暢,瀉下燥屎2次,次日熱退,全身輕鬆,再服2劑,胃脘痛止,察其舌苔,黃燥已退,轉為白厚微黃,應以化濕為主,兼清胃熱。處方改為:
藿香、佩蘭、陳皮、法半夏、竹茹、杏仁、白豆蔻、蘇梗各10克,薏苡仁、敗醬草各20克,火麻仁30克,布渣葉15克。每日1劑,連服5天。
三診(2012年7月20日)
患者諸證俱解,精神清爽,飲食正常,二便通暢,舌苔白蒲,囑其服「藿香正氣丸」調理,盡量戒酒,調整生活規律,適當運動,以防複發。
按語:濕熱之邪鬱結中焦,最易產生脾脾胃濕熱、肝膽濕熱之證。臨床可見為急、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膽囊炎、肝炎等病。本文議論脾胃濕熱為主。清代濕病大師薛生白《濕熱病篇》指出「太陰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生效後,故病濕熱」是也。根據中醫學「異病同治」原則,儘管中焦濕熱證涵蓋多種疾病,只要辨證正確,均可化解,濕熱證之脈象無定體,而辨舌苔更為準確,可便熱重於濕,濕重於熱,或濕熱並重不同,遣方用藥當有區別。又濕熱壅滯中焦,亦易出現濕熱浸淫肌膚而誘發多種濕疹、蕁麻疹、癬診等皮膚病;濕熱流注關節,又可多引發多種風濕病、關節痛,宜以專病論述。
十八化中湯
組成:藿香10~15克,敗醬草、薏苡仁各20克,杏仁、白豆蔻、法半夏、厚朴、黃蓮、布渣葉、蘇梗各10克。
功效:化中焦濕熱,清陽明之熱,化太陰之濕。
服法:每日1劑,水煎服。
三 :濕熱壅積下焦
馬某,女,30歲,住東莞長安。
首診(2012年8月26日)
主訴:下午煩熱,少腹隱痛已月余,3日前飲「穿山甲湯」後,左少腹疼痛加重,口甘口黏,脘脹納呆,心煩少寐,面部長痘,大便秘結,小便短黃,溺時熱痛,帶下黃臭,有時陰癢。察其舌質紅絳,舌苔黃厚,脈象沉滑。屬濕熱壅積下焦之證,擬通下湯加減之治。
處方:蒼朮、佩蘭各10克,薏苡仁、苦參、地膚子各20克,黃柏、梔子、車前草、重樓、蛇床子、椿根、牛膝各15克,土茯苓30克,生大黃(後下)10克。
5劑,每日1劑,水煎服。
複診(2012年9月1日)
葯後症逐漸減輕,午後不熱,少腹不痛,大便通暢,每日2~3次,不成形,小便熱痛亦減,舌苔白厚稍干。濕熱已去大半,守前法加減:蒼朮、佩蘭各10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茵陳、澤瀉各20克,黃柏、車前草、重樓、苦參、椿根各15克,每日服1劑。
三診(2012年9月7日)
諸證已解,要求治其附件包塊,改方如下:敗醬草、土茯苓、薏苡仁各30克,茵陳、紅藤、苦參、百部各20克,蒼朮、莪術、黃柏、瞿麥、桃仁、椿根各15克。每日1劑。
10月20日,患者復:已做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子宮及附件正常,原左側附件包塊已消失。
按語:下焦包括較廣,大腸、小腸、腎、膀胱、胞宮、精室、前陰、後陰等經絡和器官。下焦濕熱證涉及病種亦多,如急、慢性腸炎,結腸炎,尿路感染,尿路結石,前列腺炎,陰道炎,宮頸炎,附件炎,痔瘡等。根據中醫學「異病同治」的原創,有斯證,用斯葯,臨床出現濕熱證癥狀,均可以濕熱症論治,每獲良效,亦可與辨病論治結合,更湊完善。濕熱證雖有上、中、下三焦之別,又不可決然分割。因為形成濕熱證之內因,重點在於中焦脾胃功能失調,升降失司。消化道之上口在咽,下口在肛,其系統功能貫穿上、中、下三焦。所以,臨床治療雖然側重,始終應該顧護脾胃,辛開苦降,健脾化濁,必不可少。
十八通下湯
組方:茵陳蒿、土茯苓各30克,大黃5~10克,瞿麥、黃柏、車前草、火炭母、牛膝各15克,蒼朮、梔子各10克。
攻效:通下焦濕熱,通滲利濕,通滯解毒。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名中醫.李志銘
當代名醫、兼畫家第一人
廣東省名中醫
深圳市名中醫
主任中醫師、教授
李志銘,男,1938年出生於江西宜豐,1963年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原廣州中醫學院)。1963年至1986年在武漢市第四人民醫院工作。1986年5月調入深圳,在深圳市福田人民醫院工作。
行醫53年,醫學著作4部,發表論文60多篇,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1項。業餘作畫近60年,出版畫集2本,發表書畫作品100多幅,開個人畫展及參展20多次,獲獎10多次。
通過以上三個案例的詳細辯證分析,診斷用藥和治療過程,相信大家對於濕熱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也能夠根據自己的現狀預防和提前治療濕熱症。希望大家平常多多注意保養,保持良好的健康綠色生活環境,清涼一夏一身輕鬆!
本文由快問平台名醫李志銘教授為夏季濕熱的人群定製原創發表,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和出處!圖片素材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轉載]自製一種「大拔毒散」,輕鬆治癒帶狀皰疹
※不用申請,輕鬆擁有一堆的國外手機號碼!
※《輕鬆學中醫》第11講 周身三葯1
※【一點資訊】女人輕鬆擁有好氣色 必吃這些補血食物 www.yidianzixun.com
※時辰對應12條經絡(圖解)(特定時間按摩經絡輕鬆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