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體質的形成及防治
酸性體質的形成及防治
1、什麼是酸性體質
正常人血液的PH值應在7.35-7.45之間,為鹼性體質者,但這部分人只佔總人群的10%左右,更多人的體液的PH值在7.35以下,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者。
酸性體質是導致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有70%的疾病易發於酸性體質的人群。酸性體質的兒童,鈣的消耗增加,齲齒髮生率高,煩躁多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應能力差,容易發生精神障礙,影響正常身體發育和學習。
與鹼性體質者相比,酸性體質者常會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繼續發展就會成為疾病。而當人的體液PH值低於中性7時,就會產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時,就會變成植物人,如只有6.8~6.7時,人就會死亡。
2、酸性體質是如何形成的?
母體內的羊水和嬰兒的體液大都是鹼性的,為什麼時間一長導致成酸性體質呢?造成人體酸化的原因主要有五種:
(1) 飲食結構不合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吃的酸性食品比例過高,鹼性食品過低。長期攝入過多的酸性食物是導致人體酸性化的原因之一。
人類血液的正常PH值為7.4,呈微鹼性,這是機體各種生理活動所需要的最佳條件。可是食物能影響血液的這一PH值,食物成分在體內參加新陳代謝反應後,如果生成酸性代謝產物,則影響血液PH值偏向酸性,這類食物被稱為成酸食物,長期大量進食就有可能使血液PH值保持酸性,形成酸性體質,不利健康。
(2) 運動不足
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但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生活享受,以車代步現象愈來愈多,運動量大大減少,長久便會導致酸性代謝物長期滯留在體內,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3) 心理負擔過重
有關科研機構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二隻小白鼠放在二個籠子里,一隻小白鼠用黑布將其眼睛蒙上,然後用一根小棍去騷擾它。一個月後發現,蒙上眼睛的小白鼠體液完全酸性化,第二個月發現小白鼠的身上出現了癌細胞。而另一個籠子里的小白鼠卻安然無恙。可見在高度緊張、高度壓力的情況下,生物體會出現嚴重的酸性化。科學家還發現,當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尤其是暴怒的時候,他呼出的氣體是有毒的。由於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感情上承擔著不同的壓力。當這種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便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4)不良嗜好
煙、酒等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無節制的抽煙飲酒等,極易導致人體的酸性化。
(5)生活不規律
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
(6)土環境的嚴重污染
由於飲用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造成嚴重污染,人們攝入這些含有有害元素的飲水、食物和吸入有害空氣後,其中的酸性物質會滯留在體內造成體質酸性化。
3、酸性體質的防治
(1)調整飲食結構
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調整酸鹼食物比例為1:2。
酸性食品和鹼性食品的劃分不是根據口感,而是根據食物在人體內最終的代謝產物來劃分的。代謝產物內含鈣、鎂、鉀、鈉等陽離子高的,即為鹼性食物;代謝產物內含硫、磷較多的即為酸性食物。所以醋和蘋果雖酸,卻是鹼性食物。鹼性食物一般有瓜果、蔬菜、豆製品、乳製品、海帶等;而我們常吃的雞、鴨、魚肉、蛋,米、面、油糖、酒等等都屬於酸性食物。在日常膳食中,不愛吃蔬菜的人,攝入的多是成酸食物,逢年過節,美酒佳肴更是成酸食物,這對健康不利。
而酸味水果屬於成鹼食物:水果含有的有機酸是碳氫化合物,在體內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生成酸性代謝產物,因此不是成酸食物。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等成鹼食物,使膳食結構中,成鹼食物與成酸食物保持二比一的格局,有利保健養生。
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強酸性:蛋黃、乳酪、白糖做的西點等;
中酸性:火腿、培根、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弱酸性: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泥鰍等。
弱鹼性:紅豆、蘿蔔、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中鹼性:蘿蔔乾、大豆、紅蘿蔔、蕃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檸檬、菠菜等。
強鹼性: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等。尤其是天然綠藻富含葉綠素,是不錯的鹼性健康食品。
此外,需要做到:
(2)增強戶外活動
(3)減輕心理負擔
(4)戒除不良嗜好
(5)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酸性體質的形成及防治(2007-09-19 21:21:22)
轉載
標籤: 健康/保健 | 分類: 幽默養生 |
酸性體質的形成及防治
1、什麼是酸性體質
正常人血液的PH值應在7.35-7.45之間,為鹼性體質者,但這部分人只佔總人群的10%左右,更多人的體液的PH值在7.35以下,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者。
酸性體質是導致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有70%的疾病易發於酸性體質的人群。酸性體質的兒童,鈣的消耗增加,齲齒髮生率高,煩躁多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應能力差,容易發生精神障礙,影響正常身體發育和學習。
與鹼性體質者相比,酸性體質者常會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繼續發展就會成為疾病。而當人的體液PH值低於中性7時,就會產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時,就會變成植物人,如只有6.8~6.7時,人就會死亡。
2、酸性體質是如何形成的?
母體內的羊水和嬰兒的體液大都是鹼性的,為什麼時間一長導致成酸性體質呢?造成人體酸化的原因主要有五種:
(1) 飲食結構不合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吃的酸性食品比例過高,鹼性食品過低。長期攝入過多的酸性食物是導致人體酸性化的原因之一。
人類血液的正常PH值為7.4,呈微鹼性,這是機體各種生理活動所需要的最佳條件。可是食物能影響血液的這一PH值,食物成分在體內參加新陳代謝反應後,如果生成酸性代謝產物,則影響血液PH值偏向酸性,這類食物被稱為成酸食物,長期大量進食就有可能使血液PH值保持酸性,形成酸性體質,不利健康。
(2) 運動不足
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但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生活享受,以車代步現象愈來愈多,運動量大大減少,長久便會導致酸性代謝物長期滯留在體內,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3) 心理負擔過重
有關科研機構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二隻小白鼠放在二個籠子里,一隻小白鼠用黑布將其眼睛蒙上,然後用一根小棍去騷擾它。一個月後發現,蒙上眼睛的小白鼠體液完全酸性化,第二個月發現小白鼠的身上出現了癌細胞。而另一個籠子里的小白鼠卻安然無恙。可見在高度緊張、高度壓力的情況下,生物體會出現嚴重的酸性化。科學家還發現,當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尤其是暴怒的時候,他呼出的氣體是有毒的。由於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感情上承擔著不同的壓力。當這種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便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4)不良嗜好
煙、酒等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無節制的抽煙飲酒等,極易導致人體的酸性化。
(5)生活不規律
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
(6)土環境的嚴重污染
由於飲用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造成嚴重污染,人們攝入這些含有有害元素的飲水、食物和吸入有害空氣後,其中的酸性物質會滯留在體內造成體質酸性化。
3、酸性體質的防治
(1)調整飲食結構
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調整酸鹼食物比例為1:2。
酸性食品和鹼性食品的劃分不是根據口感,而是根據食物在人體內最終的代謝產物來劃分的。代謝產物內含鈣、鎂、鉀、鈉等陽離子高的,即為鹼性食物;代謝產物內含硫、磷較多的即為酸性食物。所以醋和蘋果雖酸,卻是鹼性食物。鹼性食物一般有瓜果、蔬菜、豆製品、乳製品、海帶等;而我們常吃的雞、鴨、魚肉、蛋,米、面、油糖、酒等等都屬於酸性食物。在日常膳食中,不愛吃蔬菜的人,攝入的多是成酸食物,逢年過節,美酒佳肴更是成酸食物,這對健康不利。
而酸味水果屬於成鹼食物:水果含有的有機酸是碳氫化合物,在體內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生成酸性代謝產物,因此不是成酸食物。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等成鹼食物,使膳食結構中,成鹼食物與成酸食物保持二比一的格局,有利保健養生。
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強酸性:蛋黃、乳酪、白糖做的西點等;
中酸性:火腿、培根、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弱酸性: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泥鰍等。
弱鹼性:紅豆、蘿蔔、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中鹼性:蘿蔔乾、大豆、紅蘿蔔、蕃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檸檬、菠菜等。
強鹼性: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等。尤其是天然綠藻富含葉綠素,是不錯的鹼性健康食品。
此外,需要做到:
(2)增強戶外活動
(3)減輕心理負擔
(4)戒除不良嗜好
(5)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酸性體質的形成及防治(2007-09-19 21:21:22)
轉載
標籤: 健康/保健 | 分類: 幽默養生 |
酸性體質的形成及防治
1、什麼是酸性體質
正常人血液的PH值應在7.35-7.45之間,為鹼性體質者,但這部分人只佔總人群的10%左右,更多人的體液的PH值在7.35以下,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者。
酸性體質是導致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有70%的疾病易發於酸性體質的人群。酸性體質的兒童,鈣的消耗增加,齲齒髮生率高,煩躁多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反應能力差,容易發生精神障礙,影響正常身體發育和學習。
與鹼性體質者相比,酸性體質者常會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繼續發展就會成為疾病。而當人的體液PH值低於中性7時,就會產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時,就會變成植物人,如只有6.8~6.7時,人就會死亡。
2、酸性體質是如何形成的?
母體內的羊水和嬰兒的體液大都是鹼性的,為什麼時間一長導致成酸性體質呢?造成人體酸化的原因主要有五種:
(1) 飲食結構不合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吃的酸性食品比例過高,鹼性食品過低。長期攝入過多的酸性食物是導致人體酸性化的原因之一。
人類血液的正常PH值為7.4,呈微鹼性,這是機體各種生理活動所需要的最佳條件。可是食物能影響血液的這一PH值,食物成分在體內參加新陳代謝反應後,如果生成酸性代謝產物,則影響血液PH值偏向酸性,這類食物被稱為成酸食物,長期大量進食就有可能使血液PH值保持酸性,形成酸性體質,不利健康。
(2) 運動不足
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但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生活享受,以車代步現象愈來愈多,運動量大大減少,長久便會導致酸性代謝物長期滯留在體內,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3) 心理負擔過重
有關科研機構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二隻小白鼠放在二個籠子里,一隻小白鼠用黑布將其眼睛蒙上,然後用一根小棍去騷擾它。一個月後發現,蒙上眼睛的小白鼠體液完全酸性化,第二個月發現小白鼠的身上出現了癌細胞。而另一個籠子里的小白鼠卻安然無恙。可見在高度緊張、高度壓力的情況下,生物體會出現嚴重的酸性化。科學家還發現,當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尤其是暴怒的時候,他呼出的氣體是有毒的。由於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感情上承擔著不同的壓力。當這種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便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4)不良嗜好
煙、酒等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無節制的抽煙飲酒等,極易導致人體的酸性化。
(5)生活不規律
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
(6)土環境的嚴重污染
由於飲用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造成嚴重污染,人們攝入這些含有有害元素的飲水、食物和吸入有害空氣後,其中的酸性物質會滯留在體內造成體質酸性化。
3、酸性體質的防治
(1)調整飲食結構
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調整酸鹼食物比例為1:2。
酸性食品和鹼性食品的劃分不是根據口感,而是根據食物在人體內最終的代謝產物來劃分的。代謝產物內含鈣、鎂、鉀、鈉等陽離子高的,即為鹼性食物;代謝產物內含硫、磷較多的即為酸性食物。所以醋和蘋果雖酸,卻是鹼性食物。鹼性食物一般有瓜果、蔬菜、豆製品、乳製品、海帶等;而我們常吃的雞、鴨、魚肉、蛋,米、面、油糖、酒等等都屬於酸性食物。在日常膳食中,不愛吃蔬菜的人,攝入的多是成酸食物,逢年過節,美酒佳肴更是成酸食物,這對健康不利。
而酸味水果屬於成鹼食物:水果含有的有機酸是碳氫化合物,在體內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生成酸性代謝產物,因此不是成酸食物。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等成鹼食物,使膳食結構中,成鹼食物與成酸食物保持二比一的格局,有利保健養生。
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強酸性:蛋黃、乳酪、白糖做的西點等;
中酸性:火腿、培根、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奶油、馬肉等。
弱酸性: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泥鰍等。
弱鹼性:紅豆、蘿蔔、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中鹼性:蘿蔔乾、大豆、紅蘿蔔、蕃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檸檬、菠菜等。
強鹼性: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等。尤其是天然綠藻富含葉綠素,是不錯的鹼性健康食品。
此外,需要做到:
(2)增強戶外活動
(3)減輕心理負擔
(4)戒除不良嗜好
(5)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推薦閱讀:
※人類形成之謎將揭開 或是由古人類與黑猩猩雜交
※【楞嚴經十一】《七趣的形成》
※刑法學(1))形成性考核冊2010參考答案
※0104午評:精準收抵預上線,中到大陽形成中(附0105預報)
※星系形成或與類星體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