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徵婚廣告改變命運
有個小男孩兒,還不滿10歲父母就先後去世,他被送回英國由伯父撫養。
在進入坎特伯雷皇家公學之後,由於身材矮小,口齒不清,他時常受到同學的欺負和嘲笑。在老師看來,他表現一般,毫無可愛之處,因此遭欺負後老師不但不伸張正義,有時還會譏諷和羞辱他,說他是一個「沒有教養的膽小鬼」。
孤單凄冷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靈上留下了濃重的陰影,養成了他後來孤僻、敏感、內向的性格。
1892年,他18歲,先是去德國海德堡大學學習了一年,後返回英國,在倫敦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當了一個月的實習生,隨後進入倫敦聖托馬斯醫學院學習臨床醫學。5年的學醫及實習,使他有機會了解到底層人民的生存狀況,深思敏感的性格,使他漸漸養成了用解剖刀一樣冷峻犀利的目光來剖析社會,檢閱人生。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迷戀上了寫作。為此伯父大為惱火,認為他是在自毀前程,揚言如果他再執迷不悟,就斷絕對他的任何資助。
1897年,醫學院畢業後,小夥子最終下定決心,棄醫從文,靠寫字為生。很快,他就寫出了第一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為了儘快解決日益困窘的生活問題,他把作品拿到出版社。出版社老闆閱讀了他的小說,覺得不錯,可以出版,但提出一個條件,要風險分擔,讓他先自費出版一些,待看銷售情況,再決定是否加量出版。
小夥子清楚自己只是無名小卒,能出版就已不錯了,哪有什麼講條件的資格。於是他答應了出版社的要求,四處籌錢。可是,這本小說出版後反應平淡,幾乎無人問津。小夥子心灰意冷,深受打擊;但另一方面,通過反覆比讀,他認為自己的小說和同時代的作家比,並不比他們差多少。為什麼讀者不接受呢?
一天,他來到書店,發現顧客總是青睞一些名人的作品,不禁幡然醒悟。人們總是先入為主,自己一無名氣,二無背景,憑什麼來獲得讀者的青睞呢?憑實力嗎?什麼是實力?誰說了算?小夥子意識到,如果不想些辦法,繼續這樣下去,恐怕再寫10部小說也無濟於事。
經過一番苦思冥想,小夥子帶上他所有的積蓄,來到了當地一家大報的廣告部,要求刊登一則廣告。
廣告部負責人打量著他寒酸的模樣,不屑地說:「年輕人,你要打什麼商業廣告?」
小夥子漲紅臉說:「不,我要打徵婚廣告。」
很快,一則奇特的「徵婚廣告」吸引了眾多讀者的眼球。
廣告內容大致如下:在下,年輕英俊,有貴族血統,坐擁百萬家業,願尋覓像威廉·薩姆塞特的小說《蘭貝斯的麗莎》中的女主角那樣優雅的女性結為伴侶。
廣告一出,人們紛紛議論,威廉·薩姆塞特是誰?《蘭貝斯的麗莎》到底是一本怎樣的小說?女主角是麗莎嗎?是位怎樣的女性?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市民百姓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地尋找《蘭貝斯的麗莎》的閱讀運動。
尤其是年輕女性們,更加渴望了解《蘭貝斯的麗莎》的女主角究竟有著怎樣迷人的氣質,讓現實生活中的貴族子弟如此痴迷,神魂顛倒。
幾天過後,書店門口果然排滿了買書的人群。威廉·薩姆塞特的《蘭貝斯的麗莎》很快被搶購一空。出版商喜出望外,立即加印。與此同時,威廉·薩姆塞特的其他幾本小說也受到了讀者的關注。幾個月之後,小夥子成為了英國最當紅的作家。
後來,他的小說和劇本風靡整個歐洲,他的《人生的枷鎖》《蛋糕與麥芽酒》《月亮和六便士》等作品更是暢銷全球。
他,就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威廉·薩姆塞特·毛姆。用一則奇特的徵婚廣告,他徹底改變了自己默默無聞的命運。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渴望成功。
然而成功不能只是被動地停留在讓伯樂去發現的等待之中。
成功應該是一個主動的過程,不但要有才華,積聚實力,也需要出奇制勝。
推薦閱讀:
※36歲女老總網上徵婚被騙 男友代其炒股虧170萬
※幽默搞笑] 搞笑解析徵婚廣告用語
※欣賞:80後超級剩女頂頭盔徵婚!!!!!
※24歲妹子徵婚竟提出這條件 引上百位男網友求交往
※民國時期徵婚廣告引議 福州網友感嘆難到達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