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小鮮肉們,你們能不能站著把錢掙了
wenzhaibao
含英咀華,取精用宏,為您梳理網言網語
觀
點
文摘報·您的文化伴侶
觀點流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劇照
針對目前小鮮肉遭痛批的現象,昨天@觀瀾君的推文《小鮮肉是萬惡之源嗎?》引發了很多讀者的討論和思考(沒看到的點這裡——小鮮肉是萬惡之源嗎?)。
但也有很多讀者說了,一個巴掌拍不響,小鮮肉是完全無辜的嗎?他們自身真的沒有問題嗎?神劇頻出,完全是觀眾的問題嗎?
今天觀瀾君就推出一篇角度與觀點與上一篇完全不同的文章給大家,興許你可以找到你的那一「派」。都不是也沒關係,把你看見的本質留言告訴觀瀾君。
提到《霸王別姬》,我們想到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想到「說好了是一輩子,少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叫一輩子」。
電影《霸王別姬》劇照
提到《花樣年華》,我們想到張曼玉身著旗袍搖曳生姿,想到「如果我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
電影《花樣年華》劇照
但是說到現在的IP熱劇,除了演員的臉,你能想到什麼?
好像什麼都想不起來。
楊德昌在電影《一一》中說,電影發明之後,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長了三倍。
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影視作品就是通過對人物、對社會的別樣刻畫,豐富你的思想、情感、人生體驗的。
然而現在我們的熱播劇,皇帝都在談戀愛,抗戰英雄都貌若潘安。
摳圖、替身風波不斷,除了感官上的「滿屏粉黛」,既看不出整部作品在給社會傳達什麼,更無法吸引觀眾融入角色和故事之中,遑論豐富人生了。
被戲稱為「大唐農藥」的《大唐榮耀》劇照
前人給我們留下《渴望》、《小城之春》、《芙蓉鎮》、《林家鋪子》,我們給孩子們留下什麼呢?
國產劇質量每況愈下,難道就要這樣走向全盤崩壞嗎?
這個問題有業內人士說話了。
前兩日,著名影視劇編劇宋方金(電視劇《手機》的編劇)發表了「卧底橫店」的一線實錄,揭露了如今的國產IP熱劇編、導、表的亂象,尤其揭露了「小鮮肉」演員們的真實表演狀態,刷新了人們的認知底線。
編劇宋方金參加節目截圖
大家都在批評小鮮肉,那麼在影視圈的江湖中,做小丑的,是不是只有小鮮肉?小鮮肉到底錯在哪兒?
劇本隨便選
首先要說,宋方金作為一位編劇,他的擔憂實屬正常。
宋方金有句名言,「編劇的每部作品都是九死一生」,他堅持「對手藝精通、對知識渴求、對真相追問、對生活熱愛」是一個編劇最大的自我修養。
然而,從目前影視業的生態環境來說,資本是核心,以前的導演中心制,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鮮肉中心制」,作為一部劇的靈魂,編劇並沒有受到真正的重視,既沒有充分的創作周期,也沒有合理的薪酬分配體系。
被指抄襲的《錦繡未央》劇照
甚至很多大熱的IP劇,為了適應投資方的要求和演員的檔期,兩個月就能齣劇本。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現在這句老話過時了,在編劇界,誰要是還這麼說,甚至會被人覺得很「low」。
應「市場之邀」,編劇寫劇本不再深入生活,不再嘔心瀝血,不再反覆打磨,而是極力壓縮過程,大家簡單一湊,匆匆上馬。
以前寫作一部作品是「十年辛苦不尋常」, 寫詩是「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現在的編劇「只爭朝夕」,一天出三集,不流一滴淚。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劇照
演技不在線
首先,你問我什麼是演技。
說到和珅,就想到王剛;說到劉羅鍋,就想到李保田;說到康熙帝,就想到陳道明;說到諸葛亮,就想到唐國強。
他們都能將一個角色演到極致,人戲合一,甚至最終可以將一個角色貼上明顯的自我標籤。
王剛所飾演的和珅形象深入人心
這就是演技。
據宋方金所述,那些當紅、知名、有話題熱度的「小鮮肉」演員們,拍一部電視劇只給出寥寥15天,所使用的方法則是「表情包表演」,其他場景都用替身。他們甚至拋棄了演員的基本功,連台詞也不背了,要麼是別人提示台詞,要麼由後期配音。
被指「摳圖」的《孤芳不自賞》劇照
於是「表演」變成了「表臉」;很多年輕演員寧願做別人的提線木偶,也不願意自我突破、自我創新。
宋方金還提到,一部劇一億元的投資,演員拿去七八成,其他人分配剩餘的二三成。
但其實,根本問題並不是出在他們拿多少錢上,應不應該拿這麼多錢上面。
問題出在,拿了這些錢,是不是對得起觀眾,是不是做了一個演員該做的事情。
我們先來看看,過去的表演藝術家們是什麼樣子的。
他是《雍正王朝》中的康熙帝,他是《北平無戰事》中的燕大副校長何其滄,他是莎士比亞筆下的悲劇英雄安東尼,他是焦晃。
《北平無戰事》中焦晃所飾何其滄形象
「我對每一個角色的準備,光案頭工作就起碼要花費好幾個星期。因為你跟角色總有距離,你得努力去理解他、接近他、才能從自己身上長出這個角色來。」——焦晃
在演藝界,陳道明的名字幾乎就是品質的象徵,基本演一部火一部,除了自身演技精湛以外,他對劇本挑選也是極其嚴格。好劇本、好導演、好團隊,精雕細琢,部部出彩,不求數量,但求品質。
陳道明《歸來》劇照
然而我們的小鮮肉呢?怎樣表現角色的張力,怎樣讓一個角色能真正立起來,老一輩人所堅持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布萊希特表演體系,有哪一個小鮮肉還看得上這些並將其奉為圭臬?還有哪個小鮮肉不是天天想著能讓眼睛更大一點、下巴更尖一點,通過容貌取悅觀眾?
很多人甚至連表演最基本的「真聽真看真感受」都忘了,因為只要長得好看,不管演的爛不爛,都有粉願意看。
《孤芳不自賞》劇照
粉絲呢,對小鮮肉演員們的追捧,是否呈現一種不太正常的姿態?一個明星拍戲受點傷、手破了,粉絲們都心疼得不行。但真要論起來,演戲是演員的工作,演戲受傷,跟我長期坐著寫稿患上腰肌勞損,沒兩樣。
《碟中諜5》中最精彩的部分,莫過於湯姆·克魯斯手扒飛機的那場戲,為了呈現給觀眾最好的效果,阿湯哥唯一的安全措施就是一根安全帶,連他自己都說:「真是嚇死我了!」
《碟中諜5》劇照
田華在《秘密圖紙》中有一場從鐵軌上急速滾落到坡上的戲,坡上是野草,她穿的是無袖衫,但田華仍親自上陣,不顧煤渣、石子、粗砂硌傷裸露的皮膚。
藝術家田華
這些優秀的演員,對於藝術純粹而極致的堅持,是平常的事。
小鮮肉們還是可以學一學的。
吃苦,是一個演員的基本功。不管是耍大牌,還是擺一張臉敷衍了事,這看似是市場的縱容,但絕不能拿市場來當借口,究其根本,是作為一個演員是否敬業的問題。
《錦繡未央》劇照
從文藝創作者的角度來講,影視作品,一方面是商品,但從另外的層面來講,它應該是一個精神作品,一個藝術作品。這一點是永恆的,是藝術的金線。
IP劇的火熱,讓本該處於主體地位的編劇淪為了功能性的工具,但如宋方金所說,故事大於並且永遠大於資本,不要跪著寫作,可以為錢寫作,也不能只為錢寫作。
無論繁榮或荒蕪,編劇都將是故事草原上最初和最後的居民,目標應該是「站著把錢掙了」。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劇照
對於一個演員來說,尊重自己的職業很重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觀眾,常香玉的那句「戲比天大」永不過時。
網路熱劇《太子妃升職記》劇照
接下來要說的是,小鮮肉挨了那麼多板子,很多也是身不由己吧。
影視劇是產品,小鮮肉們又何嘗不是呢?他們被塑造成一個個取悅觀眾的形象,演著腦殘、更腦殘的劇,他們其實是被消費的對象。
再說回我們的觀眾,觀眾的觀影心態是市場的風向標,也是投資的風向標。目前市場所表露出的現狀,似乎證明了觀眾的格調也有提升的空間。
但是,觀眾真的缺少審美嗎?其實有很大一部分觀眾,他們知道《霸王別姬》的好,卻也不拒絕腦殘劇,為什麼?就像爆米花電影一樣,簡單來說,圖一樂。
正如一個朋友說,生活已經如此地艱難,有壓力的時候,看點沒有腦子的東西養養眼、單純地開心開心,不好嗎?
再說到投資方與製作方,抓住觀眾的痛點,用輕鬆、開心的東西取悅觀眾,這本沒有錯。
但是,輕鬆愉悅與藝術性是不是衝突的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漫威電影作為一個大IP,劇本精彩、表演用心、製作精良,近期火熱的《金剛狼3》與上一部的間隔有四年之久,足見其精益求精。
我們跟漫威的差距,是在技術上嗎?真正的矛盾,是在輕鬆愉快與藝術性之間嗎?
恐怕不是吧,真正的矛盾是金錢與藝術性的較量。為了趕緊圈錢,一些影視劇根本不顧藝術價值。
不趁著現在趕緊圈錢,萬一哪天觀眾的審美提高了呢?
只顧眼前利,誰管身後名。這才是真正毀掉這個行業的東西。
所以,我們所批評的小鮮肉演技差、不敬業等現象,其實投資方和觀眾,都有非常大的責任。他們的演藝事業看似是被成就了,從長遠看,其實是被毀掉了。
市場的慣性、觀眾的趣味,這些要改變,無疑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目前看,不管是從編劇還是從小鮮肉演員來講,能做到的是獨善其身。
我們今天的創作,有可能成為明天的經典,成不了經典的東西,最終總會被時間淘汰。現在大熱的IP劇只是一種現象,是一種淺層次的娛樂消費。
每一個演員不辜負自己的角色,每一個編劇保護好自己的文字,永遠保持對藝術志存高遠的堅持,知道什麼才是自己真正的核心競爭力,知道能讓我們不管在什麼時代都能在業內站住腳的是什麼,這一條適用於這兩個行業的所有從業者。
如若不然,現在成就你的是市場,最終淘汰你的是時間。
最後再套用《霸王別姬》中的一句經典台詞: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從這個角度來說,小鮮肉確實需要提高了。
來源 | 觀點流微信號
閱讀 精選留言該文章作者已設置需關注才可以留言
寫留言
該文章作者已設置需關注才可以留言
寫留言
載入中 以上留言由公眾號篩選後顯示
了解留言功能詳情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
推薦閱讀:
※絕經激素治療的現代觀點
※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中的新論斷、新觀點、新舉措
※專家觀點:該怎樣體罰 孩子才會服?
※宇宙大爆炸新觀點
※健美營養觀點集納(摘自5本健身權威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