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製作學習
07-26
動態與壓縮器問題:錄製人聲音軌時總是感覺不到位,聽起來有點太硬,又顯得太軟,始終得不到足夠的衝擊力。 解決方式:首先控制該軌道的動態,衰減最大波峰與平均電平間的那一部分。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人聲音軌,得到豐滿而有衝擊力的音色。同時,最大波峰值降低後,整體音量又有了提升的餘地。這就是為什麼該用壓縮器。在音頻軟體中,你可以衰減一些峰值,因為有很多最大峰值可以適當削減,但對音質並無影響。 缺陷:通常,音軌的動態受到控制後,聲音會因動態的收縮而產生張力,但同時高頻也會隨之損失,聲音會顯得獃滯、黯淡。有得必有失嘛!所以,壓縮器的調整在正式錄音前必須反覆試驗。這有時候的確很費時間的,但隨著經驗的逐漸豐富,完全可以憑直覺來測定。(哈哈,到那時候又要玩創意了。可別小看壓縮器的處理能力,高手絕對可以在壓縮器上玩音色創意的!) 對於初玩壓縮的朋友,這裡簡單地介紹一下壓縮器的使用方法,也請高手們指正! 1.壓縮器上設置: Threshold= 2.5:1 attack= 10ms(毫秒) Release= 150ms(毫秒) Gain= 0dB 如果可以選擇Soft/Hard檔,則選Soft。 2.一邊試音一邊仔細聽,慢慢調Threshold,直到發現聲音開始有變化了。這完全憑你的聽力,有一對好耳朵就佔了不少便宜。不過大多數壓縮器上有指針顯示,通常Threshold值在-5dB與-20dB之間,視實際情況定。 3.把壓縮器調到Bypass檔,仔細比較原信號與壓縮信號的不同。這裡可以把Gain適當提升(但要非常謹慎),以均衡音量差異。然後繼續調Threshold,直至滿意。4.要得到較豐滿的音色,可以試著逐漸提升Ratio。如果經驗不夠足的話,勸您調試時不斷比較原信號與壓縮信號的差異。(用Bypass即可) Ratio值通常在2:1與8:1之間,無特殊目的一般不會超過10:1。過壓縮(OverCompressing)只會導致聲音乾澀、無生氣。(這點切記!) 5.如果在聲音的段落間聽到因壓縮器產生的靜噪,可以適當提升Release時間,當然也可以再提升一點點Threshold。如果發現有些聲音變得「口齒不清」,沒有自然的稜角,則可以調節Attack時間,或適當衰減一些Ratio。 壓縮器的使用很大程度決定於你的經驗和聽力,以上方法並不是絕對的!如果有機會,應該儘可能多比較一些壓縮器的工作情況,真正的經驗也是此而來的。一位好的製作人員首先就該有非常強的職業敏感性。幾乎每個優秀的錄音師、製作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觀察他們的工作步驟,從中學到的要比書本上的多很多很多。 軟體壓縮器現在也非常多,有些的確非常棒,你也別小看了,嘿嘿。不過記住,軟體壓縮器一般作為中、後期製作時用。即,錄音結束後使用。對於象我一樣家裡買不起壓縮器的來說,軟體壓縮器真是救星!(因為以我的經驗,壓縮器就得買高檔的,否則實在不如不買。壓縮器又是價比天高的東東,哎...)從使用方式看,和硬體壓縮器沒太大區別,畢竟原理是相同的。而且,現在很多音頻處理軟體(如SoundForge,CoolEdit pro,WaveLab)都有音頻統計分析功能,可以幫你處理一些難以憑耳朵判斷音色特徵,再者,您還可以對不同的段落做不同的壓縮處理。如果你非常習慣看波形的(如我之流,有時連聲音也不聽,只看波形。),那更好,一看波形顯示結果,就能判斷出哪些波峰可以適當衰減,比調硬體壓縮器「舒服」多了。然而缺點是,前期錄音設備要儘可能好一些。(失真度,機器本身造成的各種增益、衰減,信噪比,拾音動態,這些指標都要儘可能好一些。)否則,一失足成千古恨!後期有很多地方很難在電腦上改的,除非你對音頻理論、規律和音頻軟體非常有技巧,那的確也可以「偷梁換柱」。 所以,和傳統錄音一樣,錄音前你必須仔細考慮好你需要什麼音質?留出多少餘地給後期製作?(後期製作時,因為首先強調整體效果,有時不得不對人聲或樂器的音色再做修整,如果前期錄音不做充分考慮,往往後期就麻煩了!)混音過程 今天CS之餘抽空寫個基本功略,錄人聲是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以前我唱問別人,現在唱被人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那寫傻B小歌星的專輯能聽起來還不錯?是不是五音不全,喝過硫酸的人都可以通過製作做出CD里那樣的效果?」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很簡單,第一那些傻B小歌星的確下功夫找老師也練過一點,雖然沒有學到質的飛躍但他們經過高人的點撥知道自己哪是軟肋如何避重就輕,所以在他們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點加上名氣仍然能賣出去CD。五音不全喝過硫酸的人如果也能找到自己的軟肋哪是自己的特色也有可能開發出一種新的流派,這世界發展的很快,各種聲音殘疾的人都出專輯了,五音不全的人還可以說唱么。 言歸正傳,不然把大家騙進來要被打了,人聲錄音分為4個階段:一、 錄音前準備二 、錄音三 、編輯+初混四 、混音 其中階段四今天不討論,有一百多個帖子是教大家混音的,我就不羅嗦了。在看這個教程前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人聲的編輯屬於強體力勞動,極度繁瑣和耗時間。本教材不適用與大家去給客戶錄卡拉OK或者自己錄的玩的情況下使用,再次強調,這是極度高強度的無聊工作,只適合需要絕對高質量的完成工作的情況下使用!!!!!一 錄音前準備 有人在下面嘀咕,錄音前有啥好準備的,給歌手打電話約時間來了就錄,最多事先架好麥克,準備好伴奏帶而已。我一粉筆頭砸過去砸在這位同志的嘴裡,專業精神!錄音前有很多事情要準備,需要寫一個書面的計劃。比如大家都知道歌手會跑調,而且他們永遠沒有拍子,但他們跟著唱就會好很多。所以你要做一個主旋律的MIDI軌,用他能完全聽清的音色和音量給他聽。但根據試驗表明,大多數歌手對跟MIDI軌唱的效果不如跟別人唱,所以最好你在錄音前找個人或者自己先練練要錄的歌,預先錄一遍然後用AUTO TURN之類的把調和拍調準了,歌手來了就容易錄的多。大牌歌星都很忙,都是沒有時間去練新歌的,棚里的時間也很緊,她要抽時間去陪領導吃飯,陪大款睡覺,出席各種PARTY,舉辦各個演唱會,所以她沒時間準備這些。如果是小歌星或者是自己錄自己則容易的多,先練練,然後預先錄一軌把調子和拍子用軟體調整到「完美」狀態,然後跟著唱。 錄音前還要對整體製作有個宏觀的認識,哪個部分需要什麼樣的感覺,都要在譜子上給歌手註明,自己也要留一份來對你的軌道以及效果的使用有個客觀的認識。比如哪裡一句需要有力,激情,哪裡要柔情溫柔,都要在錄音前有個認識。 另外要對軌道的分配和數量要有認識,比如主歌的時候需要一種很溫柔深情的感覺,可能就不需要很多次疊加或者就不需要疊加,高潮的地方需要很有力很爆發的感覺,需要幾個大層次的疊加,每個大層次的疊加又分為幾個軌道的疊加,這些大層次的疊加在空間里的位置,EQ上的設定等。又如和聲需要錄多少軌,分為幾組,擺位如何都需要在錄音前在頭腦里有清醒的認識。 另外一個要準備的是要對設備要有良好的計劃,歌手來之前要對你大概要使用的設備,線材等要有大概的規劃。比如今天需要用哪些麥,在錄音的時候哪些軌道上要進行輕微的壓縮等,需要多少根XLR線,話筒架幾個,等都要有預先的計劃。 以上的準備活動繁瑣無聊,開始的時候大家最好養成錄音前寫計劃書的好習慣,計劃書要具體到你用哪根話筒插在哪一路話放上,你的歌詞,歌詞上要標註各種地方你的處理構思,你的錄音時間上的分配,如果還有樂器或者音樂的話,你各個樂器在空間上的擺位,這些看似繁瑣無聊的計劃書在你錄音和後期混音的時候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好處。二,錄音 錄音這一節我就不多說了,要說的話可以寫本關於麥克風的教程。這個環節里最關鍵的一條鐵律是你要在你計劃的時間內,按照你事先的構思錄到你所有想要的素材!在叫歌手滾蛋前看一眼你的計劃書,一條條的對下來是不是你所有想要的東西都有了。如果時間還有多餘,不要怕麻煩,再多錄幾遍!三 編輯和初混 好,現在錄完了,歌手滾蛋了,剩下你孤獨的坐在錄音捧里對著個顯示器上一堆堆的聲音文件發獃。這時候你可以出去吃飯,然後找個姑娘打一炮,然後回家洗澡睡覺,第二天起床重新回到棚里看你顯示器上那堆東西,翻出你事先寫的計劃書,把這首歌從頭到尾屢一便,然後開始一軌一軌的編輯。這個編輯的過程漫長而無聊,可能要兩三天甚至一禮拜才能完成,當然你的歌手很好的話,不跑調,不跑拍你的工作會輕鬆很多。 編輯要把歌曲一句句的切開,先從音高開始,AUTO TURN是個很好的幫手,音頻應用有AUTO TURN的教程我就不多嘴了,但遇到歌手跑多了的地方AUTO TURN會給算到另一個音上去,這時候你就要手動把這個音剪出來用PITCH SHIFT或者別的什麼東西破壞性編輯然後再貼回這一句去。對完調子後就是對拍子,對拍子無非是剪切神功加上變速神功。這個功夫沒有別的辦法練,多剪就可以練出來了,注意接縫的地方放大看要沒有空隙,而且剪切點的波形要在0振幅點上。 然後就是處理齒音和呼吸,把齒音剪出來用DEESE破壞性處理,如果還不行的話就剪出來拉小電平,對與過大的呼吸也是剪出來拉小電平,同樣要注意剪切點的問題,否則容易有爆音。 以上的工作就耗時巨大,因為不是剪一編而是要剪幾十遍,直到你所有錄下來的素材都合格為止。有人要問能不能從這裡面先選出我要用的然後剪他們,理論上是不可以的,因為在音高不準或者拍子不準的情況下的對比沒有意義。 下面一個工作就是選取,從你剪出來的東西中選出你需要的部分拼裝組合。這個選取工作是一句句來的,每一句在各個軌道上的都聽一聽,注意使用顏色標記,比如黃色表示很好,紅色表示太差,灰色表示可以考慮使用等。然後按你計劃書上寫的把這些有用的東西給填充到你的工程文件對應的軌道上,同樣要注意拼合點對位的問題。然後再所有的素材都填到位後開始按你的計划進行初混。以前唱有人問,我也問過別人,如何讓聲音很實在很寬。從開頭到現在聽過無數個版本的答案,最常聽說的一個答案是激勵加多頭延遲。我在這裡鄭重闢謠,不是這麼乾的,起碼歐美唱片里大多數情況下不是正么乾的。正確的答案是:疊加,聲像,EQ,壓縮。這四部是不分開的,也就是說是同時進行的。 舉一個最簡單的疊加例子:我要一個主歌的人聲,要有點寬,有點實在,但我一軌人聲錄出來感覺很虛很窄,我死命壓縮都快壓成個扁片了他還是動態不夠還是那麼點窄。用上多頭DELAY後感覺象加了混響,加了激勵後更不象那麼回事情了。驢插嘴說:快買999套餐加本教程你就能消除這個情況了。驢被大家打下去後我接著講疊加的原理,我們現在有三軌人聲,錄了三遍。經過前期的編輯,這三軌的聲音基本相當,只是在時間上,音高上有微小的區別,如果我們把他們合起來有什麼效果?一個很窄的合唱效果,而且電平隨時可能爆掉。根據音頻應用手冊總則第三章第一條:「在你的聲音頻率上咬在一起的時候,先是從聲像上分開他們而不是從EQ上分開他們」,我們要把三路分配在左中右(當然也可以是5路7路在定位上定的更細)。分開來後我們得到了一個比較寬的容易爆掉的合唱。然後再想一下我們要的是什麼,我們要的是一個有力的,寬的,獨唱。寬我們已經做到了,容易爆的合唱變有力的獨唱有個很簡單的方法,把兩側的聲音電平上拉小,在EQ上把中高頻拉掉,把中間的那一軌做為主聲道進行一個比較大的壓縮,配合上兩側的「護翼」,我們就可以做到真正的無測漏,真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好詩啊好詩!那麼在主歌的時候我們已經這麼做了,在高潮的時候如何取得一個更結實更寬闊的聲音呢?我*笑一聲扭轉頭去:死鬼,不告訴你。 被打後我終於吐出了最後的秘密,再做一組聲像上更寬的,但基本不壓縮,而且通過EQ調節成很「虛」的疊加組,和剛才那樣作出來的,比較*中間但壓縮的很緊的疊加組進行一個組疊加,必要時加一個高8度和低8度的組疊加,再配上疊加過更多次的和聲,母豬都可以出CD了,當然買的客戶只有公豬。 最後你把你的人聲導出成按組導出成立體聲音軌,分為主人聲組,輔助人生組,和聲人聲組,8度和聲組,還有你的計劃書一起教給你的混音師,他會發自內心的感激你,不去請你找個小姐也起碼會請你吃個麻小什麼的,到此為止我已經把人聲的功略秘籍完全道出,驢在旁邊說:「有什麼進一步的問題不要問我,我知道也不會回答的」。我最近特別崇拜驢,決定模仿他也這麼酷的來一句「有什麼問題也不要問我,去問大頭好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學習八字算命:貧之看法
※(1)學習清·邵同珍《醫易一理》,了解生命與八卦
※從班級倒10到全級第6,這個初二女孩用了這5種提高學習成績的
※幸福是需要學習的!婚姻幸福學與婚姻檢測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