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憲宗李純獨愛青樓歌妓之謎

帝王檔案  李純:806年-820年在位,順宗李誦長子,性格剛明果斷。宦官逼李誦退位後,立他為帝。在位15年,唐代中後期最有 作為、最有閃光點的一位皇帝。在形式上將唐帝國重歸一統,歷史上稱為「中興之主」。審時度勢,一改前朝對藩鎮妥協的政策,結束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可惜將軍 權交給了宦官,致使宦官作亂,自己也被宦官毒死,終年43歲,死後葬於景陵(今陝西蒲城西北13里金幟山)。謚號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廟號憲宗。 唐憲宗獨愛青樓歌妓之謎  永貞元年(805年)八月,在位僅八個月的唐順宗在宦官俱文珍的逼迫下禪位給太子李純,自稱為太上皇。李純即位,是為憲宗。憲宗力圖削平藩鎮割據,先後平定了劍南西川、夏綏、浙西、淮西、淄青的叛亂,收回了江淮財賦,其他藩鎮也相繼降服朝廷。   浙西觀察使李鑄厚賂權幸,得到了鹽鐵轉運使的肥職,史稱其「割剝六州之人以富其家,或劫殺其身而取其財」,後來被調為鎮海節度使。夏蜀叛亂平定以後,朝 廷又樹立了一定的威信,藩鎮多畏懼入朝。李鑄的心裡也忐忑不安,憲宗授李鑄左僕射,遣使到京口訊問他入朝的行期。李鑄殺死留後王澹舉兵造反,兵敗後被械送 京都。  李鑄被擒的時候,身邊有一個姓鄭的侍婢跟隨著他。夜裡李鑄撕自己的衣襟,在上面寫下自己內心的冤屈以及以往治理軍政的功績,並 說他自己是被張子良所出賣。寫完後,李鑄對鄭氏說:「你把這份狀子藏在裙帶里。假如我有機會當堂申辯,就會成為宰相或者楊、益二州的節度使;假如沒有申辯 機會,就要受到極刑了。一旦我不在人世,你一定會被沒入掖庭,皇帝問起來你就把這份狀子給他看。」鄭氏含淚應諾。  李鑄被送到長安城西南腰斬。當時,京城起了彌天大霧,三天都不消散,有人還聽到鬼哭的聲音。果然不出李鑄的預料,唐憲宗從李鑄的侍婢手中得到他留下的帛書,內心頗為疑惑他的冤情,從皇宮裡取出幾件黃衣賜給已死的李鑄及其子弟,命京兆府收葬了李鑄。  李鑄叔父的兒子李鴿是宋州刺史,聽到李鑄謀反的消息慟哭了一場,強令妻子奴婢,無論老幼,都根據脖頸的尺寸製成枷鎖,自拘到觀察使面前請求治罪。朝廷憐憫他們,所以從輕發落。  李鑄的宗屬大都官居要職,過著養尊處優的奢華生活,挑選的歌妓婢妾都是冠絕於時的美色。他到浙西吃了敗仗之後,沒收後配在掖庭的婢妾中,除了這個姓鄭的,還有個姓杜的,都是姿色艷麗,舉世無雙。  姓杜的婢妾名叫杜秋,歷史上也稱做杜秋娘(娘是古代婦女的泛稱,不屬於名字的一部分)。杜秋娘是唐金陵人,入宮以後得到了唐憲宗的寵幸。說起杜秋娘可能許多人不知道,但是提及一首非常有名的《金縷衣》應該都有印象,其詩如下: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首詩就是杜秋娘所作,寫的是光陰易逝,青春難留,要在最年輕的時候恣意歡樂,不要等到年老體衰的時候空自後悔哀嘆。這首詩也是杜秋娘傳奇一生的真實寫照。   杜秋娘原是金陵的一個青樓歌妓,她天生麗質,即使不施朱粉也遠遠地超出了一般的女子。而且談吐詼諧,能歌擅詩,成為紈絝公子聲色場中追逐的對象。鎮海節 度使李鑄聽說了她的艷名,便去與杜秋娘相會,一見之下十分傾心,於是要將她帶入府中充為侍妾,杜秋娘也欣然相從。李鑄娶秋娘為妾時已67歲了,而秋娘芳齡 只有15歲。「花開堪折直須折」的意思是人不風流枉少年,但是風流也離不開權勢財富作底子。李鑄看中了杜秋娘色藝雙全,杜秋娘也看中他的權勢。   李鑄的府中艷妾如雲,都是一時之選,但是杜秋娘一首《金縷衣》就足以讓她們失色。李鑄對杜秋娘極為寵愛,等到李鑄死後杜秋娘作為罪犯的家屬被沒入掖庭, 她顧眄依依的窈裊身影深深地吸引了唐憲宗。憲宗心動之下便召幸了杜秋娘。因為她才貌過人,一度受到憲宗的寵愛,給她賜名為杜仲陽,做了宮中女官。   憲宗的皇后郭氏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孫女。父親郭曖娶了昇平公主,著名的《打金枝》就是郭曖與昇平公主之間的軼事。因為郭子儀功烈卓著,所以朝廷對郭氏與別 的宮妃不同。郭氏生下了穆宗李恆。元和元年(806年)進冊為貴妃,元和八年群臣先後三次請憲宗立郭氏為皇后,當時憲宗後宮多嬖艷,怕郭氏得到尊位後鉗制 他不能肆意,因此找借口推脫。  後宮裡的美女雖然很多,但杜秋娘憑藉她在青樓為歌女的閱歷深深吸引著憲宗,始終在憲宗的心裡佔有一席之地。   憲宗是個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安史之亂後,唐朝內憂外患已經病入膏肓,不是一時可以挽救的。憲宗後期開始服用丹藥追求長生,丹藥多有毒性,他的性情變得暴 躁易怒,經常無故斥責或誅殺左右宦官,弄得宦官人人自危。元和十五年(820年),宦官陳弘志毒死了憲宗,穆宗李恆繼位,秋娘這時已三十多歲,但風韻不減 當年,她又被穆宗召幸。為了掩人耳目,穆宗命杜秋娘為皇子漳王的褓姆兼教師。穆宗也很短命,杜秋娘後來又經歷了敬宗與文宗兩朝。文宗大(太)和年間,漳王 受誣陷被廢除,唐文宗詔賜杜秋娘歸老還鄉。  等她被朝廷棄置回家時衣食無著,過的是朝不保夕的生活。一些名士聽到她既老且窮的困境都十分同情哀傷,杜牧為此寫下一首長詩,記敘她的身世經歷。後世以杜秋娘泛指美女,比如白居易《琵琶行》:「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有時也泛指年老色衰的婦女。   鄭氏當初是李鑄的婢妾,鄭氏及笄的時候,有相士說她將來會生下一個天子,當時李鑄心有異志,便將她納為侍妾。李鑄敗亡鄭氏沒入宮掖後成為郭氏的侍女。那 時候太皇太后郭氏是憲宗的貴妃,憲宗在貴妃宮裡出入時看見鄭氏姿容艷絕,便召幸了她。鄭氏本是個有罪的人,忽然得到憲宗的寵幸使其他嬪妃都十分氣憤,一腔 鬱悶發泄在鄭氏身上。只要憲宗不在眼前,鄭氏便會受到包括郭氏在內的後宮嬪妃的隨意打罵,但她想到自己罪婢的身份,只得將眼淚往肚子里吞。  鄭氏被憲宗納入後宮,不久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李怡,是憲宗的第十三個兒子。因為母親的關係,李怡幼年時寡言少笑,宮中都以為他是白痴。待他稍大了些被封為光王,更加韜光養晦,不讓別人猜到自己的心事。   會昌六年(846年)六月,唐武宗病重,宮中的宦官謀立李怡,因為他們認為李怡是個白痴,當了皇帝好被他們控制。當時武宗有五個兒子,年紀都很幼弱。 33歲的武宗死後,宦官便立李怡即了帝位,是為唐宣宗。等到宣宗即位以後,彷彿換了一個人,朝廷大臣才看清他以前隱藏起來的剛毅決斷。宣宗尊生母鄭氏為皇 太后。  有人說婢妾鄭氏就是李鑄臨終前託付帛書的那個,也有人說當初在裙帶里藏著李鑄帛書的是杜秋娘,但是宮闈事秘,世人對於真相已不得而知了。
推薦閱讀:

青樓里的皇妃
青樓最大的主顧
青樓名妓何以成炸翻大清政壇的人肉炸彈?
中國古代青樓女子的悲情一生--4
爭鳴:拍《紅樓》不如拍《青樓》

TAG:青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