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人紀之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中醫針灸】讀書筆記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島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蒼天之氣清凈,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黃帝說自古能知天地之法則,即知生命之源。生命源於天陽地陰之交會,存在四方上下之間,人之生氣猶如天地之氣是一樣的,天地之氣布達四方之下,人之氣布達全身上下左右五臟六腑全身關節,外應九竅,與天地之氣相接,是全身動能之源。內部臟腑相互相生五行關係,不同之氣,行不同之經脈功能不同,但皆相輔相成,合而為一,完全與自然界相同。人如不知養順於天地間的法則,起居不節,情志不定,必生病變,此為生命長壽之本源。人之氣如天地之氣,氣清萬物向榮,人則情志安和,人知順應天地則陽氣能固守生命,即令外在環境倏變,亦無法加害人身。這是因為能順應一年二十四節氣而成的,所以聖人教導百姓,調和精神狀態順天地之自然法則而生,自然智慮清明,身體健康長壽。如失之秩序,必造成身體九竅阻塞不通,濁物壅塞肌肉腠理間停留不去,無法正常排泄出來,人身自衛能力必因而衰弱,此皆因自己不知保養調整身心而自傷造成的。陽氣者,若天與曰。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先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因於濕,首如里。濕然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人身之陽氣,猶如天與太陽;天覆蓋一切,太陽照耀一切,此為天陽,與人身陽氣相同,如一旦天陽運行失序,猶人身之陽氣無法正常運作,必造成折壽且皮表枯萎不華。陽氣在上如太陽,能保衛人之外表,使病邪不致內犯。一旦外界寒盛,則會加速運轉以御外。此時若生活起居如受騖一樣,不知自處,則陽氣上浮,無法正常運作,寒邪必趁虛而入。如果外在環境過熱,體內陽氣外溢,毛孔開過量汗流出,造成體內水份不足而燥煩因成喘渴。如汗無法宣洩而閉塞體內,必生譫語不斷,身體但熱不寒,皮膚炙手,唯汗出乃散。如受困外在環境遇濕,頭部如戴帽一樣受到束縛,陽氣與濕和,黏結體內不散,陽氣無法正常運行,濕熱停留大筋,會造成大筋縮短。細筋分布肌肉間,濕熱停此則會使肌肉萎縮無力。如果陽氣本身停滯不前,則會使人身形臃腫,營養無法布達全身,循環產生不正常之代謝,終至陽氣衰竭而生危。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汩汨乎不可止。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疿。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勞汗當風,寒薄為皺,郁乃痤。陽氣之性是這樣的,人一旦過於操煩,則令陽氣外張不與陰和,以致精力衰竭。夏日操勞,陽氣應隨汗出,一旦積屯體內無法出外,則會令人昏厥高熱不退,造成目瞎無法正視,耳無法聽聞而喪失意識。此際則如國家之潰敗,堤防之決堤,P11-20一發不可終止。陽氣另一特性是一旦人在大怒之下,全身繃緊怒目發張,血會隨陽之上升而貫注於腦中,極易造成人昏厥中風。如此一來則令筋無法隨意控制而成弛緩狀態,失去自主力。如造成半身出汗,則必生偏枯一側不遂。如出汗時正好遇到外在之濕氣,則皮膚必生病變如疣、疹等。平素太過講究山珍海味,多食油膩之人,則易生膿瘍於足部。人因勞動而汗出,陽虛之人於此時當風,則風邪必進入體內,如為寒風則生皮皰,如阻塞毛孔不出,則生膿瘍。陽氣者,精則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陷脈為瘺,留連肉腠。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故病久則傳化,上下不並,良醫弗為。故陽畜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寫。不亟正治,粗乃敗之。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陽氣之性,在很精純時則能養人之元神生命,柔和的時候能養全身之筋。如遇人體毛孔開闔不正常時,若寒氣入里,必生佝僂之症。如入侵經脈,則生癭腫、淋巴結腫,腫膿會停留肌肉內漫延。如從背部俞穴入體,會造成臓氣不足,則必生易驚膽小的神經過敏之情志病。如邪氣入血分,血管相抵則生膿腫。如人之汗無法透發,停留體內,造成外形瘦弱而躁。又如背部俞穴閉塞陽氣不行,則必生瘧病往來寒熱。所以風為百病之始,實有因也。人如能保持氣清神靜,則陽氣必和,人的固表能力強盛,即令遇到惡劣之氣候環境,終不生害。此因能體悟順應天地時序之理而致的。如果邪留體內久久不去,必生傳變移轉,造成上下不交,陰陽不容,即有良醫亦必束手無策。所以人身之陽一旦受阻積滯不去,必生危厄,而當陽氣受阻時必用瀉法速治或可解災。不急速且正確施治,又遇庸醫,必因時之失而終敗。是故陽氣者,白天固守人體之外側。清晨日出時,陽氣由里走表,至正午時陽必盛旺至極,日落西山時陽氣亦衰弱於表而內斂,毛孔閉鎖,固陽於內不使外溢。此陽氣之道,因日暮而內斂不出,不在夜間運動筋骨逼陽氣與汗出,不與外在之寒露相觸,此乃養陽氣之正道,吾人如違逆之,陽氣必損,以致人之外形必可日見薄弱多病。歧伯曰,陰者藏經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人之陰,其性能隨時吸收積存營養之精華,隨時立即提供人之所需。人之陽,是專斗強固外表,使身體不受環境之倏變而生病也。其關係不但密切且互相平衡的,一旦陽太過,陰無法及時供養,造成陰不足而陽亢,此時人必生狂亂而血脈加速。如陽不足無法接收陰之精氣而造成陰過盛時五臟會互相爭引過盛之陰精,但因吸收過量,導致九竅閉塞不通。是故唯聖人知曉陰陽之平衡原理,使筋脈柔和,骨髓堅固強壯,氣血流暢無阻,體之內外協調均勻,病終不生害。耳聰目明,即使無志,仍可維持正常之機能。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因而大飲,則氣逆。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欬,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常人不知陰陽維持平衡之道,極易受外在環境倏變而生疾病。如受風過量而損人之陽,則無法正常吸收營養之精華,肝臟必生病變。人因暴飲暴食,造成消化系統過量負荷,使筋脈弛緩,不消化之食物在體內生變而成下痢或生痔。如大量飲酒,胃必受損而氣反逆不降生嘔。過度提舉重物必傷腎氣,腰骨必壞。大凡陰陽平衡之重點在不可過飲、過飽、過勞、過於暴露於外在不良之環境中,一切適中,生活規律,心情平靜,則陽能固外,陰安於內。一旦兩者失和,就如同大自然中有春無秋,有冬無夏之反常現象,如能調和,則符合於聖人之法則。是故陽過強而外溢不守,陰亦隨之耗絕,陰氣能平和發展於體內,陽氣能固守體外,使邪不入侵,百病不生,神釆飛揚。陰陽一旦不容而分離,營養無法供入體內人必死。人體陽虛時,因外在環境之改變而病入,寒熱之抗爭必見。所以人如在春季受傷於汗出當風,病邪流連不去,夏季易生汗流不止或下痢。夏日過炎而受暑熱所傷,即令嘗時不病,秋季來臨時因環境改變病機立發造成咳嗽不止,皆因夏日過炎傷津肺津不足,至秋日引發。如於秋季時,久坐卧於濕地,濕入里與脾濕應合阻於中焦,氣機不下反逆成咳,肌肉無充足之營養供應受制於濕,造成肌肉萎縮無力。冬季來臨時不知不可任意發汗,因不正常之勞汗過量,寒邪趁此進入毛孔,即使當時不病,到了春天必然發生因體內津液不足而造成不見惡寒之熱性病也!四時之氣,更傷五藏。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湊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四季之節氣,因人不知順應,必內傷於臟腑之間。人陰之生,在於飲食營養之酸、苦、甘、辛、咸五味之中,而傷陰的也因於此五味之中。例如過食酸物,肝中津液過盛,脾因而受損。人食鹹味太過,腎氣過大,造成骨大脾氣易怒,肌肉較短皮膚粗糙,心臟受到壓制。食味過甘甜,則胸內苦滿脹悶,皮膚生黑,腎氣受制而功能不正常。食味過於苦,脾贓無法運化營養,肌肉因之衰退,但胃口過盛,造成惡性循環。食味過辛辣,人之筋脈會失去力量,變為弛緩,精神變差。所以人食五味必相柔和,不可太過,則骨能正,筋能柔,氣血流暢,肌肉毛孔密合,人能如此則精神與肉體必祥和無災,謹慎嚴格的遵循此道,必能長壽健康。倪海廈人紀之黃帝內經(2) (2013-03-14 11:21:36)轉載▼分類: 倪海廈之黃帝內經金匱眞言論篇第四黃帝問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何謂?黃帝問道,吾聞天有八風,經有五風,是什麼意思呢?歧伯對曰,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病。所謂得四時之盛者,春盛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所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藏。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支。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歧伯回答,天地有八方,風向依四季的變化而有不同,由東方吹來的風名「嬰兒風」,柬南方吹來的風名「弱風」,南方吹來的風名「大弱風」,西南方吹來的風名「謀風」,西方吹來的風名「剛風」,西北方吹來的風名「折風」,北方吹來的風名「大剛風」,柬北方吹來的風名「凶風」。吾人隨時都浸潤此八風之中,當環境突變或起居不正常時或情志鬱結不暢或飲食不節,身體內陰陽消長不平衡時,病邪就趁虛而入,漸漸進入五臓,這就是五風,造成病變。要深入了解,必須要從其生克制化之五行關係著手,有所謂四時之勝者,春盛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者。圖示如:春天時吹東風,此時如傷於此風,病生在肝,因肝氣值春季正旺,故必先受,其進入身體的管道在頸項。夏季吹南風,病人受病此時必傷及心,邪風進入位置在胸脅。秋季吹西風,病人受傷在肺,邪風進入位置在肩背風門肺俞穴位。冬季吹北風,病發在腎臟,邪風進入位置在腰部腎俞穴。以上為木、火、金、水,而四季在交換的間隔為中央屬土,即為長夏,以黃曆為準可知,春季自清明後的十三日至立夏為止共十八日;夏季自小暑後的十三日至立秋為止共十八日;秋季自寒露後的十三日至立冬為止共十八日;冬季自小寒後的十三日至次年立春為止共十八日,一年有四期為「長夏」,每期十八日,故長夏即季節在交替時的中間地帶,此為易患脾病的時期,邪風進入位置在背脊十一、十二稚俞穴部位。又春季受病必先犯頭。夏季受病及於內臓,因夏日炎熱,臟氣向外所致之故也;秋季受病其發在肩背位。冬季受病必中四肢關節。所以春季得病易生鼻衄。夏季得病胸脅苦滿。長夏生病必里寒下痢。秋季生病必成風瘧。冬季病必易生麻痹暈厥。歸納起來吾人可知,人在冬季收藏時節不過度運動,消耗體力,則春季來臨時必不生鼻衄;春季時保護好頸項不使生病,則夏季來時不病胸脅,到了長夏季則不生洞泄里寒,到了秋季也不會得瘧疾,冬天也不會延伸出麻木痹病,下痢而汗失禁不止了。夫精者,身之本也。敵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此平人脈法也。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之藏府中陰陽,則藏者為陰,府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藏,皆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府,皆為陽。所為「精」者,乃生命之泉源也。冬季知善於藏精氣不外泄之人,春季則不生熱病。夏季炎熱時,吾人當汗出散熱,今不汗出者,到了秋季必成瘧病。這是一般人都會如此的。所以有「陰中有陰「陽中有陽」的說法。一天中自清晨日出到中午,此天陽最盛時,為陽中之盛陽。中午至黃昏時,天陽漸衰,乃陽中之陰者也。半夜子時至雞鳴丑時,為天之至陰時,為陰中之陰也。從雞鳴丑時至日出,天之陰已衰,乃陰中之陽也。此一日陽陰之消長,人亦如此合於自然之消長。光論人之陰陽,可說外表為陽,內里為陰。人身之陰陽,男則背為陽,腹為陰。女子相反,背為陰,腹為陽。如言人身臟腑之陰陽,則臟為陰,腑為陽。肝、心、脾、肺,腎主收藏轉化之功,皆屬陰。贍、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府等,所有消化排泄系統,皆為陽。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此皆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陽也。因此,欲知何謂陰中之陰?陽中之陽?可利用冬季病必在陰,夏季病在陽,春季病在陰,秋季病在陽。吾人可視節令及所在病變位而用針灸施治也。人之背為陽,其陽中之陽,乃心之屬。其陽中之陰則為肺。腹為陰,其陰中之陰為腎也,陰中之陽則為肝,而陰中之至陰則屬脾也,這些都是中醫陰陽表裡之概念,身體內輿自然互相呼應的現象。帝曰,五藏應四時,各有收受乎?黃帝說,五臟既然對應四季,其間互相吸引、接受之關係又如何呢?歧伯曰,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谷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征,其數七,其臭焦。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谷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谷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溪。其味咸,其類水,其畜彘,其谷豆。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裡,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眞勿授,是謂得道。歧伯回答道,例如東方主青色,入通人體內的肝,其通竅在眼,春季時人體之精藏在肝內,一旦受病易發驚駭。味覺上是酸味,如同草木是青色且酸一樣,與雞同性,食物中以小麥入肝,四時中為春季,天上受木星影響,所以春季氣集中頭部,五音中合於角音,即噓聲。洛數上為八,乃陰數之極意,其病必連到筋,氣味腥臭。南方為赤色,入通人體內的心臟,通道在耳,夏季精氣進入心臟,因此一旦受病,必及於五臟,因心為君主之官。味道苦的入通心臟,如同自然界中的火一樣,性如羊肉之熱,五榖中的黍也入通於心。對應於夏季,天上的火星對其有影響,有病時必先反應在脈上。其於五音中屬於征音,就是呵音,洛數中為七,為純陽之數,氣味為焦味。中央為黃土色,與體內脾臟相應,通氣之道在口,長夏時精藏於脾,脾氣最旺,有病必見於舌,甘味之物入脾如同自然界中之土,五畜中如牛性,五榖中為稷,對應季在長夏,天上為土星在管,有病時肌肉必見反應。五音中為宮音,即呼聲應脾,洛數中為五,居中位,氣味為香味。西方為白色,入通體內肺臟,通氣在鼻,秋季藏精氣於此,有病發在背部,五味中辛辣味入之。其如同自然界中之金屬類,五畜中如馬性,五穀中為稻米,秋季應肺,天上金星在影響它,有病必先見於皮毛。五音中屬商音,如呬聲,洛數中為九,因而居人體之最上內臟也,氣味亦腥臭。北方黑色,入通人體的腎臟,通口在尿口與肛門,冬季精藏於腎,故有病先見關節鼠蹊部,五味中鹹味入腎,如同自然界中之水一樣,五畜中為豬,五穀中屬豆類,冬季應之,天上為水星,有病則先見骨病也。五音中為羽音,如吹聲,洛數中為六數為少陰數,氣味是腐敗之味。所以善於診察的醫師,了解五臟六腑之關係,一順一逆,陰陽表裡之互動是否正常運作,男女的規律何為正常,瞭然於心,必能很精密的判斷不致出錯。聖人擇人而教,絕不有教無類,不正確的知識勿傳,以免誤導學生,乃可謂得此道也!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黃帝說,所謂「陰陽者」,乃是天地間之真理也。世間萬物皆不離陰陽之綱紀,萬物之變化皆始於陰陽之消長,所有自然界生命之源於此,大地之神的表徵也。吾人治病必求其本源於何處。自然界中所有的陽氣累積而成為天,所有的陰屯積而成為地,故有天陽地陰之說。陰陽間消長之定律,吾人可如此說,當陰靜止不動則陽反生躁,因無陰之津液來潤澤。如人在髙空飛行必生躁,因無地陰之滋潤。陰要盛則必先令陽氣生,陽一旦受損則陰必內藏,此陰陽相互之關係,為仲景傷寒論大法之秘也。陽如化氣而出,則內陰必成一形體而堆積,無法分散到全身。寒冷至極點必反生熱,熱到極點時反生寒,都是極不平衡時產生的現象。寒氣也就是不為身體所受用之廢棄物,停留身體過久不出,則必生污穢。熱氣乃生命之動能來源,此為身體能量的來源,其清且受用於身體,如一旦體內高營養物向下行,必因胃腸不吸收而流失,產生洞泄於外。反之如不為身體所受用之廢物停留體內不向下行,必發生脹滿氣悶,這種陰陽反其道而行,病乃生焉。所以,人如天地一樣,清陽向上升為天,濁陰必下沉而為地。地之陰氣一旦化濁為清必向上升為雲,天陽之清氣上升到一個階段必下降為雨,為地陰化生動能來助陰消化分解其濁物,再化生為清陰之氣,再上升為天陽。是故雨本身出於地之陰氣,雲本出於天之陽氣,所以中醫把人比作天地自然定律一般的認為人之清陽必出上竅目、口、鼻、耳,濁廢之陰則由下竅尿道、肛門離開身體。清陽之性能使表之肌肉強壯,混濁之陰即不好的物質進入五臓,由五贓來生化,再把營養留下,分解出的廢物再轉入腑的排泄系統排出體外。所以高單位之營養物即清陽能充實四肢,對人體有害之物質則進入腑來排泄。水屬於陰較冷,火屬陽為熱,陽如氣一樣看不見,但卻是動能之源,陰有味可察覺出為津液,來滋養全身,津液足則形體成,但形體又靠氣之動能來維持。氣為人身之精華,此精華乃由食入體中之髙單位營養所化生出的,故人之精神靠氣之足,人之形體靠陰之津液維持。過食厚味之物,人體無法完全代謝消化,形體乃變。氣不足則人之精神精力必因而受損,人體攝取食物之精華乃化生為氣,氣之清濁又受味之厚重影響,味厚則氣必傷。人體代謝出的濁物,必須完全離開身體自下道而出,陽氣之盡頭必在上竅氣滿而出。食物之味重者為陰,較淡者為陰中之陽,食物營養高的為陽,營養差的為陽中之陰,味食過厚重則生泄下,清淡的則易消化為身體所受用。陽氣過於清薄則易離開身體,過於厚重則引起發熱,人體內之陽火過盛必造成氣衰,陽火之氣較少則氣必強盛,故太過的火也就是太乾燥,津液必不足必反蝕氣,所以此時必食助氣之物使之火降,火過盛則氣易散,火小氣乃生。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寫。氣味中屬辛辣、味甘的易於發散,此為陽,而味酸、苦重的屬滿泄為陰。體內一旦陰過盛則陽必病,陽過盛則陰必病。陽過盛生熱,陰過盛則生寒。寒重至極則反生熱,熱重至極反生寒象。寒盛則外形損傷,熱盛則人精氣散而易傷。一旦氣受損,通行無力,則生病痛;形受損,則濁物堆積而生腫病。因此,如病人先產生痛,後生腫脹者,為氣傷而使形傷。如先生腫而後生痛者,乃屬形受傷再影響到氣之行。自然界之五氣為風、熱、燥、寒、濕亦復如此。風強大則萬物動,熱太過則生腫脹膨滿,過於燥則必干,寒冷太過則必浮於表面如冰雪,濕太盛則必流動而泄走。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署,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欬嗽。天地間有春夏秋冬陰陽五行之消長,以生長收藏四大原則循環不已,所以會有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如同天地之有五氣,其產生情志上的喜、怒、悲、憂、恐。所以人之喜怒太過必傷人之元氣動能,猶天地之寒暑太過而傷萬物之外形。人常暴怒則傷陰之津液,過度喜則傷陽氣之動能。氣一旦離經叛道必向上行,血脈過滿則體形必傷,因必有不潔之物屯積脈內而致。所以人如喜怒不知節制,就如自然界之寒暑太過,生命力必不強固。所以陰太盛則陽傷,陽太過則傷陰。所以說冬季之收藏不泄,如汗出於冬必受寒傷,到了春天來時,病人就發生津液不足為陰寒所困之熱性病出現。春季不知生養之道,過於當風而傷,夏季來臨則產生下痢之消化不好的病症。夏日過度暴露於暑氣之中,肺津液不生長,秋季來時必生往來寒熱如瘧疾等症。秋日不知收養之道以備冬日之需,過度處於濕地則冬季必生咳嗽不止。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藏府,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溪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裡,其信然乎?黃帝問說,我聽聞上古之聖人,其論人體之道理,明列出臟腑位置,校正了全身之經絡走向,使其與天地合為一體,五臟六腑各司其一定之功能,氣所至之處必列有名稱。所有全身大小之關節起伏必有一定。各司其職而不相違逆,有條有理。如同四季陰陽消長都有紀律一樣,人體之內外相應其關係密切不可分,其可信嗎?歧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歧伯回答道,春天時,風自東方來,此風能潤養草木使之發芽成長,其味為酸P21-30,如同人體內之肝臟代謝出的廢物味為酸一様,肝臟管筋,筋方化為心臟,其開竅於眼目,是目能視之源,其在天上為無窮無盡之界,在人為智慧之源,在地為生化萬物之工廠,其化生出食物之酸、苦、甘、辛、鹹的五味。在道能生智,人精神之生如天之無窮無盡。肝之性在天上如風一樣,在地上如樹木一様,在身體中則為筋之連貫全身,在內臓即是肝,其外色為青,五音律中為角音發聲為噓聲,人手之能握為肝主,開竅在眼,代謝出之味為酸味,情志上是怒代表肝,故過怒必傷肝,唯悲能平怒。風太過必傷筋,如人體一樣受風太過必傷筋,唯燥能勝風止風。過酸之味傷筋,唯辛辣之味能制酸。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藏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征,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夏日來臨,熱自南方來,熱產生火,萬物過火之後味必苦,心即由苦味化生出來的,心臟主血之動能,血液循環流暢則生出脾贓,人的舌為心臓之表徵。自然界中為熱象主心,在地下即為地火,在人體中即為血脈,在內臟則屬心臟,其色正赤紅,五音律中發征音,即呵聲,表現人體上為笑聲,精神上為憂慮,開竅在舌,味道極苦,情志上為喜悅。過喜則傷及心臓,唯恐懼能壓制過喜。過熱氣傷,唯寒能制熱。過苦易傷氣,唯鹹味能制苦。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四季交替時產生的空擋,吾人名之中央地帶,其為濕之起源,濕能潤土使土能生出甘味之食物,甘味食物能助長脾臟,脾強肉生,肉壯後則肺臟乃能收藏脾之津液。脾主口中之濕,在自然界中為濕氣,在地與土合為濕土,在人體中為肉,在內臓中為脾,其色黃,其在五音律中為宮音,發為呼,人能歌主脾。有變化則生噦逆之症,開竅在人口,味道極甘甜,情志表現為思念。人一旦思念太過必傷脾臟,唯怒能壓制思太過。濕太過則肌肉受損,唯風能使濕散。食過甜亦傷肌肉,唯酸味能抑制甘甜之味。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藏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欬,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秋天為燥季來自西方,因燥而終得生金氣之肅殺,強硬之金屬必來自極燥,此燥金甚辛辣,辛味而生出肺臓,肺生乃皮毛附之亦生,形雖不同,功能卻同,皮毛生而腎臓亦出焉。肺管鼻,在自然界中為燥氣,在地內為金屬,在體外為皮毛,在內臓為肺,其色本白,五音律中為商音,即呬聲,人之哭為肺主,生變之時必生咳嗽,開竅在鼻,味為辛辣,情志上為憂鬱,過憂之人肺傷,唯喜能勝憂,過熱則傷及皮毛,唯寒能制熱。過辛味亦傷皮毛,唯苦味能制辛味。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藏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冬季時寒冷由北方南下,故寒生在北方,寒氣帶來水,水中含咸,此咸乃生出腎臟,腎臟生出骨髓,骨髓乃化生出肝臓,腎管耳竅。在自然界中為寒,在地下為水,在體內為骨骼,內臟即為腎。其色為黑,五音律中為羽音,即吹聲,發出口中為呻吟,有變化時為戰慄,開竅在耳,味道為鹹味,情志上為恐懼,過度恐懼必傷及腎臓,唯思念可戰勝恐懼。寒過盛則血必傷,唯燥能勝寒。過食鹹味亦傷血,唯甘能制咸。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所以說天地之道,即是萬物上下交流循環之道理也。所謂「陰陽」者,如男女之不同性也。左右之分乃陰陽流通之道路也。所謂「水火」者,意指陰陽外顯之表象也。因此陰陽消長之定律,亦即為萬物消長動能之始也。故有言,陰能停留體內生長循環,乃因外有陽之固守也,而陽能隨心所欲的在外固守,也因為有陰之在內控制,提供其源源不斷之能源也。帝曰,法陰陽奈何?黃帝問,陰陽變化消長是如何呢?請說明。歧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歧伯說,體中之陽過熱,則身體會出現熱症,如毛孔開則熱氣外泄無災,若正好毛孔閉塞,則呼吸會變為粗大而會俯仰不定。汗不出而內熱盛時,造成牙齒乾燥,情緒苦悶煩燥腹部脹滿而死。此種情形如在冬季因外寒或可保存生命,若正值夏令則必凶。體內陰過盛則生寒症,若毛孔閉鎖,陽氣不外出,則較無問題。若汗腺分泌不止,陽氣〈營養)不固守隨汗出,則身體亦發冷,戰慄且惡寒,到此時必冰冷麻木,以致腹因陰盛脹滿而死。若外在節氣正值夏日,或可藉由自然界之陽氣以助體溫維持。若值冬令,則雪上加霜必致垂危。此為陰陽若遇盛之時產生之惡變,也就是疾病的外在形態也。帝曰,調此二者奈何?黃帝問說,如何調整此二者呢?歧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複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歧伯回答道,人能知損益之道,則能調和體內之陰陽,不知自然消長之理,過度的損耗,則必提早衰老也。人年至四十,則陰氣必自行衰為一半,所以起居亦不如年輕人。年到五十,身體便重滯,耳目會不聰明矣。人年六十,則陰氣必大衰,故人身九孔必不通利,造成下部陰虛,陽氣上浮而實積在上,故涕與淚倶出矣。所以說,人知此理則必強盛,不知且違逆則必衰老矣。故陰陽本同一處生且平衡,其名相異也。智慧之人能察其之同性,愚昧之人只察知其異。反之,陰陽不足之人為愚昧,陰陽有餘之人為智者,人有餘則耳聰目明,身輕體健,老當益壯,壯者不病,所以聖人能做不求代價之事,享樂於淡泊名利之中,心中無欲自守不燮,所以能壽與天齊,與天地終始,此為聖人調理身心之道。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西北為高山峻岭,天勢較低窄,陽必不足而陰乃生,所以西北方為陰。如同人之右耳目不如左側之明也。地在東南方為低洼之地,此必陰不足而陽盛,所以東南為陽方,故人之左手足不如右手足之強勁有力也。帝曰,何以然?黃帝說,為何如此呢?歧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歧伯回答道,自然界中東方為日出地,故東方為陽也。陽氣輕故清浮於上,因向上集中故能耳聰目明,察精密於微處,但此處耳目因清陽在上,下必不足故手足必不便。西方為日落之地,陰之生也,故屬陰。陰即人之體力性沉降下,集中下部故使下盛而上虛,所以手足有力時,耳目必不聰也,陽居上但左勝於右,陰居下但右勝於左,人一旦感邪在上部,則會因右側陽較弱邪必先犯。邪侵下部時,則會因左側陰較不足邪先犯左。這是因為天地間陰陽不能同時相互對應平衡所產生的,邪才會乘虛而入。所以因天有精陽之氣,地有濁陰之形,天有八方之紀律以生四季,地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之生克,故能為萬物之父母也。清陽上升到天,濁陰下沉入地,天地之動靜即陰陽之變化。而自然界之運行如神明指引般有綱有紀的一絲不苟,因此才有能力來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永遠不變。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藏。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新校正云:按千金方雲,風氣應於肝,雷氣動於心,谷氣感於脾,雨氣潤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是故唯有賢能之人,能知天道之運行一如人之頭部,養頭而順天道;下足如地,以養地之道來養足;中則從人事間知所進退來養五臓。天之陽氣入通肺,地之陰氣入通於咽,風氣通肝臓,雷電通於心,山谷之氣入通脾臟,雨氣通於腎臓。體內三陰三陽經絡為自然界之河川,腸胃如大海之能受納,人之九竅乃水溢出之地。如用天地來比喻人體內陰陽之作用,則可說雨就如同人身上的汗屬陽,陽的氣化就如同天地間之疾風一様,人之暴怒如天地間之雷,故氣向上升如同陽一樣。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大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熱,感則害於六府。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沈、滑、濇,而知病所生以治(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知病所在以治則無過,下無過二字續此為句)。無過以診則不失矣。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寫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脅引之。所以治病之法如不遵循天地間之紀律,則災禍必立至。天地間之邪風,來時快如風雨,所以最好之醫師,能治病之始在皮毛,再次之醫師是待病入肌肉方察覺而施治,更次的則俟邪入經脈方去治療,再次的俟邪入腑後方察覺而去治療,最差的是病已入臟再去設法補救的。人病至五臓始治,生存機率只有一半矣。是故天氣不正常必傷人五臟,水谷寒熱不適則必害消化系統。地中濕氣過盛,人感受之,則必損傷皮肉經脈。所以善於用針者,能從陰中引陽出,能從陽中引陰出,利用健側治患側,以穴位的偵測而知其它病變,從四肢上的穴位而能探知內部臓腑之病變。從而察知其間過與不及之理,知進退之機,始終如一的不怠慢。善於診斷的醫師,能察氣色按脈,區別陰陽之消長,細審清濁之走向正常否,而知病於何部。看病人之喘息,聽其發出之聲音如何,可知其為何所苦。用陰陽五行之大法規矩來判斷病在何處。手按寸、關、尺之脈,察其為浮、沉、滑、濇等脈象之變化,而得知病之所生,從而治之。診斷不失則必無過矣。故可說,病之始生,刺之皮毛立已,待病勢盛時,唯可待其衰時方施治,所以若病輕則用發散之法,病重時減少用發散之法,以免陽過度流失,病勢緩時則乘勢而進。形衰弱者,用溫葯補其氣,精神不足者,必以厚味來補其五臟,邪氣在上者,用汗法發汗;邪居下者,則用攻下的利尿劑;邪居中部的,可用瀉藥攻內,使之盡出。始生之邪,則用汗法,因在皮毛,可一汗而盡出其邪。若病邪已盛達四肢,則可用按摩方式來緩和。遇邪堅實者,先擊散再瀉出體外。治病必細審陰陽之消長,分別其剛柔之性,務使邪盡而不傷正,陽有病而先固其陰,陰有病則先固其陽,不使病進,守定其氣血之流暢,不令其離經叛道。血液阻塞成實體,則必放其瘀血,使其盡出,不生阻礙。氣不足而產生循環障礙,則用針來作導引,使氣足而恢復正常循環。陰陽離合論篇第六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黃帝問說,我聽說天為陽,地為陰。太陽為陽,月亮為陰,曆法上大、小月之分,共成三百六十日,而成一年,人也應是相同於此一天地間的紀律。但人體上的陰陽布列,並非對應於外界之陰陽;如天陽在上,地陰在下,但人身上卻上有陰經,下也有陽經。如此與天地不應合,為什麼呢?歧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故在人者,亦數之可數。歧伯回答說,如果要盡分陰陽,粗分可數出十種,推演則至百種,細數陰陽可至千種不同,再依此推演則可至上萬種不同。至萬時數極大,無法勝數,如果知道要法,則可簡化為一種規律即可明確。天陽無所不覆,地陰能受納萬物之承載,萬物因此而能生長。凡世上萬物在地中的皆屬陰,故可名之為「陰中之陰」。從地中出來的,可命名為「陰中之陽」,此際其因有陽而能有名有形,有內在之陰而有生命之主。所以大自然中,萬物能生,則因春季之時令所成;萬物能長大,則因夏季之陽盛;萬物之收斂,乃因秋季之肅殺;萬物之藏晦,乃因感受冬季之酷寒;自然界之常規一旦失去正常,會造成天地陰陽之不交流而阻塞。是故陰陽之變化在人體中亦如自然界一樣,可以明確的區列出來。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黃帝說:希望你能說明三陰三陽在人體內聚合互動的情形。歧伯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歧伯回答說,古之聖人是先立名的,如果以一個人面向南站立為標準,面前的空間名「廣明」,因其受陽最足,背後之部位可稱為「太沖」,因此處為陰陽相聚衝激之地,又可名「少陰」。在少陰以上的部位,名為「太陽」,而太陽乃如木之枝葉茂盛,其根出之地下,在人體雙足小趾之端,此位名「至陰」,由至陰到背部第十四椎處即命門處,如根會結於樹木之始出地之位,故名為「陰中之陽」。身體前方為「廣明」,「廣明」之下方即為「太陰」。「太陰」之前部,即是「陽明」。陽明是消化傳導之系統,即中醫之「胃氣之源」,其根在足背上第二足趾之端,即「厲兌」穴位,陽明為「陰中之陽」,即陰陽交聚分合之所也。「厥陰」乃陰之至極,其與表陽相通之地即為「少陽」。少陽系統拫源於足第四趾端之「竅陰」穴,又可名為「陰中之少陽」。所以三陽之互動關係,吾人可說「太陽」即「開」,也就是人體與自然界交界之地;「陽明」為「闔」,也就是把自然界之食物收合分解各取所需之處所。「少陽」又叫「樞」,就是運輸養份代謝廢物排出之管道樞紐。此三陽經互相生化,各有其動,不得損一,否則必失其動能,其三陽之相搏而不相悖,又可名為「一陽」。帝曰,願聞三陰。黃帝說,那三陰又如何呢?歧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沖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命曰一陰。陰陽????,積傳為一周。氣里形表,而為相成也。歧伯回答,人之外表為陽,體內為陰。以陰內為論,人身之中位為陰。其下部位為「太陰」。「太陰」之根源於足大趾之「隱白」穴,此為「陰中之陰」。其後為「少陰」。少陰根源於足底之「湧泉」穴,為「陰中之少陰」。在少陰之前為「厥陰」,厥陰之根源於「大敦」穴,此為「陰中之至陰」,其絕無陽氣,故名「絕對之陰」。這是三陰進退聚合之法則,「太陰」為司開之能,受納由「陽明」進入之五穀精華,「厥陰」為「闔」,為血之盡,為營養供應之最末端,故為「闔」。而「少陰」為樞紐,主司太陰與厥陰之貫通能量之源也。此三陰互相幫助,不可失一也。其相搏而不相失,故可以「一陰」為名。陰陽互相來往,生生不息,運行身體周而復始。氣行在里而形之於表,相輔相成也。陰陽別論篇第七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黃帝問道,聽說人體有四經與十二從,這如何解釋呢?歧伯對曰,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謂陰者,眞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別於陽者,知病忌時。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者為陽。凡持眞脈之藏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歧伯回答道,肝、心、肺、腎為四經,其與自然界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相同;十二從為十二經脈,即人體中手足之各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就如同一年之十二個月。脈也分左陰右陽,輕按為陽,重按為陰,能知曉陽者必知陰,反之亦然。因為陰陽關係緊密切合,必須全盤知曉。凡陽脈分五種,各因春、夏、長夏、秋、冬不同而有異,如再嚴格區分,則可分二十五脈。而陰脈,乃所謂真臟脈也,即弦、洪、緩、浮、沉五種脈,如陰脈全現此種完全之脈,則必危矣,其果必死。陽脈也就是能察到胃腸消化系統的運作能力,也就是胃氣。如果胃氣與五臓之陰脈十分調和,表示五臟能吸收由胃中攝取之營養,此必為健康之人。當陽脈不正常時,則可知何處無法受納胃中之營養,故知其必生病變。能辨別出陰脈氣絕而現真臓脈者,就可以利用四季生克關係,而預知患者之死期及愈後。身上陽脈部位可從頸部人迎脈察知,而陰脈可從手部之寸脈察之,部位雖異,其理則一也。能區分陽脈氣之強弱的人,能預知病人生死之期。醫師能心領神會陰陽者,必能明確的治療病人,不須與他人商議,也不會被不正確的學說所蒙蔽。所謂「陰陽」者,如僅用手脈來分析,可以說寸部為陽,尺部為陰;脈形欲去不留為陰,脈至有愈強之勢為陽;脈靜而微為陰,動而快速的為陽;脈遲緩無力者為陰,脈數而有力者為陽。如有遇脈形為真臓之脈即肝弦、心洪、脾緩、肺浮、腎沉如石等,如肝脈為弦至急者,十八日必死;心脈洪大而堅搏,則九日死;肺脈至浮如羽毛,則十二日死;腎脈至沉如河中之石,則七日死;脾脈若緩如雀啄屋漏,則四日內死。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曰,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腨?。其傳為索澤,其傳為頹疝。曰,一陽發病,少氣善欬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隔。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支不舉。鼓一陽曰鉤,鼓一陰曰毛,鼓陽勝急曰弦。鼓陽至而絕曰石,陰陽相過曰溜。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熏肺,使人喘鳴。又說,如果陽明之胃氣無法供給心臓、脾臓之營養,則必生有隱疾,以男人來說必精少,女子來說必月經停滯。如再纏綿不愈,則必人體津液耗損,日益消瘦,而時常如氣喘一樣的喘息短氣,到此程度病巳深,死期近也。又太陽經有病變,表現出為發熱惡寒或下半身癰腫,有時為肌肉萎縮發冷,腿肚抽筋酸痛,如無明醫治P31-40療,則必延伸成皮膚粗糙,或腸疝氣等癥狀。又如為少陽受病,則病人呈現短氣易咳下痢的現象;如纏綿日久,其必導致心臌痛或食不下咽,大小便不利的現象。如為陽明胃氣與厥陰肝臓有病變,則病人呈現易驚、易怒、背痛,常生噫氣、喜欠伸等癥狀,此名「風厥」。如是少陰、少陽合病時,則會出現胃脘脹滿、四肢腫脹、心胸氣悶、常長噓短嘆的現象。如是太陽,太陰同時受病,病人必有半身不遂且肌肉萎縮麻痹、四肢不聽指揮之現象。脈之形如下,如全部寸,關、尺三部之脈如鉤,其堅而搏,累累然如果子成串一樣,如外形為毛,則其狀為大且虛而無力狀,如脈形成為琴弦一樣繃緊而堅急如刀,就是弦脈。又脈堅如石且堅而不變,輕按重按都一樣,則名之石脈。陰陽之脈中,如流水一樣,時陰時陽則為溜脈。如里陰盛而起爭,陽受擾於外,陰陽不和時,必令肺中津液無法收藏,必汗流不止,造成四肢冰冷的現象。陽氣無法下降與陰和,必上浮至肺,令病人喘嗚不止。陰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所謂生陽死陰者,肝之心,謂之生陽。心之肺,謂之死陰。肺之腎,謂之重陰。腎之脾,謂之辟陰,死不治。人體中陰之作用在於與陽和,如果過盛則陰盛陽必衰敗破散,陽一旦失去作用,陰無陽在外面守,則陰亦必流失而亡。如陽氣弱則陰亦會勝而不柔,以致經脈的流行必斷絕。陰一旦消亡,不出三日必死。陽過盛而陰竭,也不出四日必死。有所謂生陽死陰者,肝臟之生乃有心臓,此相生的狀態即生陽;心臓有病造成肺臓的衰竭,謂之死陰。肺臟津液下降入生腎津,則謂之「重陰」;如是腎臟衰竭乃至脾臓受損,謂之「辟陰」,因先天與後天皆大損,必死不治。結陽者,腫四肢。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陰陽結斜,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二陽結,謂之消。三陽結,謂之隔。三陰結,謂之水。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陽虛,陽辟死。陽加於陰,謂之汗。陰虛陽搏,謂之崩。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時死。一陰倶搏,十日死。三陽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陰三陽俱搏,心腹滿,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二陽倶搏,其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陽氣運行如受阻,結而不通,病人必四肢腫脹。陰氣如結而不通,血必無法進入該臓,結集於外,終而造成血管破裂,血入腸而下血約一升左右(今之四十CC),如二臓結則加倍,三臓結則更重至三倍。如果陰陽同時受阻不通流,此時如呈現陰盛陽弱,則名之「死水」,病人小腹腫脹,小便不出。如陽明胃氣過熱無法宣洩,名之「消」,病人渴飲而消瘦。又如大陽受困,則名「隔」,病人污不出便亦不出。如太陰受損,名為「水」,病人出現水腫。又如厥陰少陽不通,則生喉痛,呼吸困難。又如尺中陰脈主血,如搏動壯盛,且寸脈之陽脈區分為二條,乃意病人懷孕了。如果陰脈,脈皆虛,病人又呈現下痢津液不守的現象,乃必死之候。在尺部陰脈部位摸到陽脈,表示陰之津液向外走,乃出汗之症。如果尺部陰脈極虛弱,陽脈又搏勝,其名為「崩」,乃大量出血之候。陰脈本沉今搏,如太陰脾脈、肺脈搏而不沉,必在二十二日內之半夜中死亡。又如少陰之心臓、腎臓出現搏而不沉之脈,則在十三日內,黃昏時必死。如厥陰之肝與心包脈搏而不沉,失去作用,十日內必死。如果大陽脈即膀胱、小腸的脈氣出現強烈的搏動互不通相讓,則必三日內死,此因陽欲盡出故也。又如太陰之脾與肺和太陽之膀胱和小腸,其脈皆呈現搏盛之狀,必造成病人心腹脹滿,大小便不通,但坐不得卧狀,其五日內必死。如果陽明之胃與大腸互相搏盛而失其作用,病人必生熱性病不見寒症,此亦死症,不出十日便死。倪海廈人紀之黃帝內經(3) (2013-03-14 11:24:01)轉載▼分類: 倪海廈之黃帝內經【黃帝內經】靈蘭秘典論篇第八【原文】黃帝問曰,願聞十二藏之相使貴賤何如?【譯文】黃帝問說,如果把十二臓腑之功能,用官廷內之官位來比喻,可以如何解說呢?歧伯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歧伯回答說,此問題問的非常好,容臣為皇上慢慢道來。心臓,可說是君王一樣,它是維持人的精神活動生命之所在。肺臓,則如宰相一樣,其負有規定所有呼吸循瓖流通,各都會之間的協調工作。肝臓,則如同武官中的將軍一樣,是與外邪作戰的最後一道防線,人之能謀略乃因肝之旺盛也。膽,則如同中正之諫官,能辨別是非,有驅逐邪穢之物的功能。膻中即是心包絡,其功用如同宦官寵妾一樣,是喜樂之源。脾與胃則如宮中管理農作榖物之官,它區分五味之精華,供應全身不同之處。大腸者,為運輪清理之官,其司食物中水份之吸收,並排出殘渣於體外。小腸者,為宮中管金庫堆積之官,為吸收食物營養精華所在。腎臓,為能源製造之官,如今之發電廠,因人之精力來源充足,則必生巧藝智慧。而三焦者,其為管理江河之官,所有身上營養的輸送與廢永之排泄,皆受其管轄。膀胱者,其如地方首長,所以位在身體下方,身體代謝後的廢水會聚於此處,一旦受腎陽之蒸化,則必成熱氣而出離身體了。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閔閔之當,孰者為良。舉凡此十二個官,宮中不可缺少,身體中亦不可少一,且不能失調。是故君王能明,則下民能安,用此法養生,則能長壽,不會因病而陷於危篤。君能如此則天下必昌盛。君王如不明,則此十二官亦危,使通流之道閉塞不通,於是身體外形必萎弱不振,用此養生,則必生大災。用此來治理天下,則必致其宗親亦受損及,須謹慎戒之。人間的真理,存在於微末之事物中,變化無窮,常人難察其變化之源,其實它卻隨時存在於周遭瑣事之中。小人不知,終日困窘於名利慾望之追逐,不明自身之修養,必無法知其微妙,自害其身矣。恍忽之數,生於毫釐。毫釐之數,起於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人間再龐大之數字,都是由極小的數累積而成的。此毫釐之數,乃因有精確之度量而產生的,推演至千萬亦不出錯,乃因始之精確也。故任何一門學問,其初始若是正確無誤的,則必因累積而壯大,終致體制皆成。黃帝曰,善哉。畲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黃帝讚歎的說,我聽聞了此一精密而明確的大道理,至聖的醫術,希望能宣明昭告此一大道,今不逢齋戒之日,吾不敢接受,必擇良日吉時,俟沬浴齋戒後,收藏至靈蘭秘室中,以傅給後世為珍寶也。【黃帝內經】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中醫針灸】讀書筆記【原文】黃帝問曰,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地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謂也。【譯文】黃帝問說,我聽閗天的法度以六六數為制節,方成一年,地則以九九之數來制會而成。人體共計三百六十五節,以對應天地,此由來巳久。不知如何解說呢?歧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余於終,而天度畢矣。歧伯回答道,道是大智慧的問題,請慢聽吾道來。所謂「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這是校正天上日月運行的加減法,度,人間二十四節氣之數之計演算法。天上運行法度,就是以日月運行法度為制度,而氣數則為萬物生長收藏之變化進行時也。天即是陽,地即是陰。太陽是陽,月亮是陰。日月運行有一定的區分度數,其周而復始有必然之軌道。太陽日行一度,而月亮卻有十三度多,並非整數,一定有餘數。如以太陽來說,日行一度,則三百六十五日為一年,但月卻有大小月之分,其每月產生之餘數合起來則為閏月。天度的杖量方法,古人是在正南處立一石柱,在一年之始陽生地下的冬至日時,在午時日頭居正南方時,測量其影子,以此為準記錄下來,每四年校正一次,多餘的誤差,以閏月來填補,因此該月是無中氣之月,這就是天度。帝曰,余已聞天度矣。願聞氣數何以合之。黃帝說,天度已知了,那氣數又如何能了解呢?歧伯曰,天以六六為節,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其氣九州島九竅,皆通乎天氣。故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為九藏以應之也。歧伯回答道,天之法度以六六為治節,地以九九為會數。天有十日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因子為六,故六十日為一甲,六甲循環為一歲,這是三百六十日法制之源也。自古知天之道者,知生命之本源,乃出於陰陽。地之氣以中央為準加上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一共有八個方位合為九宮,其通於人之九竅,人亦以九竅通於天之氣,此人乃生天地間之至理也。生命的構成由五行之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剋而成,氣之數有三,即表、半表半里、里三部分,各司不同氣之運行。有此三氣而能成天,有此三氣而能成地,人亦有此三氣而生成人,天、地、人合為三,每部皆有自己的三數。此九數再區分為九部,所以人亦可分九臓。人體外形共分四部,即頭、身、手、足,所有臓腑經脈收藏此四部之中。人之神分別為神、魂、魄、思、精五神,而分別收藏五臓肝、心、脾、肺、腎之內。故共計九臓合於天、地、人之九數也。帝曰,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願聞何謂氣。請夫子發矇解惑焉。黃帝說,我已聽聞六六九九天地治節的解說了,其中老師所謂的積餘數合成閏月,此閏月無中氣,希望能更深入了解何謂氣。請老師消解我的蒙蔽不解,再詳言之。歧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岐伯回答道,這是天地間宇宙的奧秘,本不易解,上古至今,列為不傅之秘,吾師僦貸季曾傅予我。帝曰,請遂聞之。黃帝說,請告訴我吧。歧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朞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歧伯回答道,五天為一候,三候十五日為一氣,六氣九十日為一時季,四時季為一年,其間各有其所主之氣運治節也。五運之木、火、土、金、水在節氣中互相依循,伹皆有其平衡點之制令。其完成一周之後,必又從頭開始。四季的春、夏、秋、冬會依序而循環且無止盡。五日之一候亦有同樣的法則,故雨不過五日,時亦不出五日為正常之候。醫師如不知年之節氣增滅,節氣之盛衰,五行氣運之虛實情形,是不可為良醫的。帝曰,五運之始,如環無端,其太過不及何如?黃帝說,木、火、土、金、水此五運,每年周而復始,如發生過與不及情形,則又如何呢?歧伯曰,五氣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歧伯說,五行之氣是並存的,各司其職。如有盛虛之現象發生,道是必然的。帝曰,平氣何如?黃帝問,什麼叫做「平氣」?歧伯曰,無過者也。歧伯回答道,就是正常運作,沒有過與不及之狀況。帝曰,太過不及奈何?黃帝問,請說明太過與不及如何處理呢?歧伯曰,在經有也。歧伯回答道,關於五行氣運在經書中巳有記載,臣不再說明了。帝曰,何謂所勝?黃帝問道,那請說明五行中所勝是何意?歧伯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藏。歧伯回答說,自然界中春能勝長夏,長夏朥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人體得五行之盛即春屬肝,故春季肝氣最旺,此為當盛之氣。夏應心,故夏季心臓為最盛之氣。長夏應脾,故長夏時脾之氣最盛。秋應肺,故秋季肺氣最盛。冬應腎,故冬季時腎氣最盛。此為五行於季節不同所盛亦不同,人各依此五氣收藏好五臓之中也。帝曰,何以知其勝?黃帝問道,如何才能知曉運用此勝氣?歧伯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生薄之也。命曰氣迫。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饉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也。歧伯回答道,只須留意氣至即可,簡言之,就是只要知道春季自何日而始就可以了。春之至,吾人以雨水之日做為基準,自該日起凌晨零時,少陽氣就開始生了。如果尚未到雨水之日前,提早發生陽氣,天氣溫和,就是氣至過早,此即太過。例如春季為木氣所盛之時節,如果提前在冬日而至,金本為克木不使太過,但木氣過旺,則金之氣必遭反撃而受限制。再者,木本克土,今木氣過旺,土會受到更強盛的壓力而受限,逍種因氣太過產生的現象,稱之「氣淫」。如果醫師無法正確區分,則病邪內生而不自知,必終至無法控制。又反之,若該至而不至,名曰「不及」。例如雨水日後,天氣應溫而未溫,仍為冬日之嚴寒,此即「不及」。如此一來,木本應克土,今因木氣不旺,土不受制而無節制的壯盛起來,結果造成木本應生火,而今土過旺,火因而受病。金本克木,今木氣不旺,肺金之氣必因所克不足而致四散,此名「氣迫」。所以要正確的知道氣至,只有謹慎的觀察天氣之變化,即可知曉氣至之時也。如能謹慎的觀察俟時氣之至,必可預期疾病之變化。一旦失卻時氣之察,不知五運之不正常,必終至病邪內生,而一發不可收拾。帝曰,有不襲乎?黃帝說,天地五運之氣,有不依循此治節循環的嗎?歧伯曰,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非常則變矣。歧伯回答道,天氣之運行必須順常,如生不順,則為失常,天氣失常則必生變矣。帝曰,非常而變奈何?黃帝問,那此非常之變化又如何呢?歧伯曰,變至則病。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因而重感於邪,則死矣。故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也。歧伯回答說,一旦天氣失常,必生百病。居此時,如木克土,土為木所勝,土病則輕微,但金克木,木不勝金,此時金必大凶。居此凶時,一旦受他病,則必更加嚴重,終至死亡。所以不恰於氣最旺之時節受病時必較輕,因為氣候之不正常產生人體病變,此時必輕微。但正當氣旺之時,病變於此時恰生於氣旺之臓,則必嚴重矣。帝曰,善。余聞氣合而有形,因變以正名。天地之運,陰陽之化,其於萬物,孰少孰多,可得聞乎?黃帝說,此言之有理。我曾聽聞無形之氣聚合在一起,會造成一特殊之外形,各種外形之不同,因而被人受之有「名」。天地的運行,陰暘變化之機,對於萬物的影響,那些居多,那些居少部份呢?是否可以告之。歧伯曰,悉哉問也。天至廣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靈問,請陳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歧伯回答道,問的高明。天的廣大,無盡無窮,無法測量,地也浩大得無法杖量。皇帝的智慧問題,臣唯以簡約的方式回答。植物共生五種色,青、赤、黃、白、黑,此五色之變化,很難一一識別。植物中又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此五味之配合變化無窮,無法一一盡嘗。故人之所見與所嗜各有不同,但亦有共通之處。通常可謂天以木火土金水五節氣來生養人類,地生五味來生養眾人。天之五氣一旦入鼻,即受納於心胸胸陽之位,其能使目分別五色之不同,喉能發聲。地生養之五味入口,受納胃腸之中,味之精能藏於五臟,故能產生體內之五氣各司其職,人因五氣和睦而生存,津液亘通,分工合作各司其功,精神意識因而產生。帝曰,藏象何如?黃帝問,五臟之形及功能為何呢?歧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已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羸,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歧伯回答道,心臓為生命之本源,精神之燮化所在。其榮盛顯現在面上之色澤,心氣充實在血脈上,是陽中之太陽,通合於四時中之夏氣。肺臓,是生氣之所在,人的魄藏之處。從皮毛上可知其榮華否,屬陽中之太陰,入通於秋季。腎臟,為收藏能源之本處,為精力之來源。其功能正常與否在髪上可察出,骨之生,乃因腎氣充實,屬陰中之少陰,入通於冬季。肝臟是人體血的盡處,人魂所居之地。指甲之榮盛否取決於肝氣正常否,筋之能有力乃因肝氣之充足。主司血氣中之精華由P41-50此而生,味為酸,顏色為青色,屬於陽中之少陽,入通於春季。人體內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皆為食物消化吸收之大本營,血所生養出之處也,此消化系統又名「器」,其功用在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成份,排出殘渣於體外。其正常與否表現在唇口四周,肌肉因其營養而生長。味道是甘甜的,產顏色為黃色,道些都是至陰之屬,入通於土氣,即長夏一樣。人體臓腑中的平衡,膽至為重要,合計共十一臟腑。其診斷法則為人迎脈若盛大一倍,病在少陽經。若大於正常二倍,則病在太陽。若大於正常三倍,則病在陽明。若四倍以上則名「格陽」,此陰與陽相格絕,至危矣。又寸口脈大於正常一倍,病在厥陰。若大二倍,則病在少陰。若大於正常三倍,則病在太陰。若四倍以上,名為「關陰」,此陽亢陰關閉之症,亦危極矣。若人迎與寸口服皆盛於正常四倍以上,名之「關格」。「關格」之脈呈現盛大而盈滿之象,此乃無法吸收天地精氣之徵候,死至矣。【黃帝內經】五藏生成篇第十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心氣所聚合之處,即為血脈,其表現在外形上為面上之氣色,能制抑心臟的是腎臟。肺氣所聚合之處,是皮膚,而體毛是其表徵,受制於心臟。肝氣所聚合之處,在筋上,指甲是其表徵,受肺臟之牽制。脾氣所聚合之處在肌肉,其表現在唇上,受肝臟的牽制。腎氣所聚合之處為骨骼,其發於表在頭髮上,受制於脾臟。是故,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因此可知,人食過咸之食物,會造成血服中的血變黏稠,脈行澀滑,氣色失去光澤。若食了過多苦味的食物,則皮膚會變為枯槁,體毛脫落下來。若食過多辛辣的食物,則會造成筋的拘急,指甲枯萎。若食過多酸味的食物,則會呈現肌肉荽縮,嘴唇上卷。若食過多甜味的食物,會造成骨痛而落髮。這是飲食不知節制,而造成人體上的病變。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五藏之氣。故見色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炱者死。赤如壞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骨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所以心喜苦味,肺喜辛味,肝喜酸味,脾喜甘味,腎喜鹹味,這是五味應合於五臟,五味之精氣造成五臓生氣之源也。若見病人面色如青草一樣,是因為肝巳不受酸味之精氣,失去功能,以致應入肝之酸味,上升到面上而呈現木之原色,為大凶之死兆。依此類推,病人面色黃如枳實一樣,呈現深黃而無光澤,也是死症。若面色出現如煤一樣黑而無光,也是死症。若面上出現赤紅色如壞血一樣的黯色,亦為死症。若出現像枯骨一樣沒有光澤的灰白色,也是死症。這是病人呈現於臉上的五種死色。但如青色而光澤鮮艷,此為生也。赤色如雞冠之鮮紅,也是生色。黃色如蟹黃一樣的潤澤,也是生色。白色如豬油一樣的油光,也是生色。黑色時呈現出光亮如羽毛者必生也。以上則是見到病人呈現此五色而知其必生也。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括樓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榮也。舉凡生於心氣,所產生的紅色,其外如用白絹裹紅色一樣。生於肺氣,則如用白絹包淺紅色一樣。生於脾氣時,則如以白絹包住括樓實一樣,白中帶潤黃之色也。生於腎的精氣,則會出現像用白絹包裹住紫色一樣的氣色。這是五藏所生出之精氣,榮華展現於體外的明顯區分。色味當五藏。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咸。故白當皮。赤當脈。青當筋。黃當肉。黑當骨。諸脈者,皆屬於目。諸髓者,皆屬於腦。諸筋者,皆屬於節。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色與味和五髒的闕系如下,白色與辛味相當於肺;紅色與苦味相當於心臟;青色與酸味相當於肝臓;黃色與甘味相當於脾臓;黑色與緘味相當於腎。所以皮為白色,血脈為赤色,筋為青色,肉為黃色,骨為黑色。所有經脈必上會於眼目,所有骨中的髓皆入於腦,所有的筋皆附屬在關節上,所有的血皆受心之管柬,所有的氣皆因肺盛衰而盛衰,這是全身上下相通的闕系,恆久不變的。故人卧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卧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凝於脈者為泣。凝於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通常人在睡覺時,大部份的血會進入肝,魂固守肝位故能眠。肝因能受納血化濁血為清血,故目清能視;足因能受血之充潤故有力而能行;手掌因有血入而能握物,血足且力貫指尖,故手指能抓物有力。因此全身上下都因有血的貫輸,而能隨心所欲的活勛。人於睡眠時,血會大量聚集在肝中,固表之氣會退入體中,於此際如果被褥沒有蓋好因而受風,如果風寒入皮中,則往後血液無法透達皮表,此時會呈現出麻痹的癥狀;如果風寒進入血脈,使血管的伸縮無法自如,則血行必生滯,如果因此造成足部的血滯,則必生足冷冰的現象。這以上都是因為血無法透速所有的血脈末稍,因而產生的麻痹與足冷癥狀。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衛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之。人身上有大經脈的俞穴共十二處,為五臟六腑氣血與經絡交會之大穴,分別是肺、心包,心、肝、膽、脾、胃、三焦、腎、大腸、小腸、膀胱等十二俞穴位;又全身上下共三百五十四穴的小穴,共計三百六十六穴,這些部位都是固表之衛氣出入所在,是防衛身體的重要部位,也就是免疫系統分布處所,同時也是病邪進入身體的地方。所以一旦病邪進入身體時,停留於穴位上,此際可用針灸促使衛氣運行(免疫系統),使病邪離開身體。診病之始,五決為紀。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謂五決者,五脈也。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拘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腹滿脹,支鬲胠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心煩頭痛,病在鬲中。過在手巨陽少陰。診斷病情的開始,必須以「五決」為方法規範。要知道病之所在,必須先徹底了解什麼是正常狀。所謂「五決」者就是「五脈」,也就是五臟之氣脈也。(一)人之所以有頭痛癲癇,因其下焦虛而上焦實,其病因在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嚴重時病會進入腎臟。(二)目不明視力減退,身體搖晃不止,人暈眩且耳生聾,此因下實而致上虛,病在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險肝經,嚴重時,病邪入肝。(三)小腹脹滿,胃中亦脹,脅肋部位苦滿,乃因為血無法向下行入足,以致下體之冰寒反向上延伸入腹所致,其病在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上。(四)病人咳嗽且逆氣不下,因寒在胸中,胸為諸陽之聚所,今為寒居故如此,病在手陽明大腸經與手太陰肺經上。(五)心情煩燥且頭痛,此病生在胸膈的橫膈上,津液不足造成燥氣,其病在手太陽小腸經與手少陰心經上。夫脈之大小,滑澀浮沉,可以指別。五藏之象,可以類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能合脈色、可以萬全。人的服象有滑、澀、浮、沉等,此可以用手指來區分。五臟產生的現象,可以用理論去推演。五臓中發出的聲音,可以用聽法而能瞭然於胸。五色上細微之變化,可以用眼睛仔細的觀察出來。只要脈正常,色也正常,人能色、脈吻合,必為一健康之人。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朐中,喘而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醉而使內也。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當風。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心脈洪大如滾水而來,按之力強而堅,面色紅赤者,病人必呈現出喘嗚嚴重之狀,診斷時可說此因有多餘之積氣停滯胸中不去,有時因飲食不當引起,病名「心痹」,有時亦因病人思慮過重心氣損傷至虛,病邪乘虛而入造成的。病人面色蒼白且脈浮又無力,喘患不止,此為下實上虛之癥狀,上氣不足,病人易驚,且喘而虛弱,此名「肺痹」,因血無法灌入胸中產生的,有忽冷忽熱之狀,其病因在大醉之後強力入房而產生的。病人面色青,脈又如琴弦一樣勁急,脈象呈長條狀且重按時左右彈出不止,此乃氣血不通,積滯於臂部及胸肋位,病名「肝痹」,此因久居寒濕之地,下焦寒且濕,此與疝病同類,病人必腰痛足冷頭痛。病人面黃且脈出現大而中虛空的時候,此必氣血阻滯停聚少腹內,造成寒氣停留,病名為「厥疝」,女人也相同於男人,造成婦科問題,得到此病,必四肢沉重倦怠,乃肇因於大污後當風,風邪入肌肉所致也。凡是病人面黑且脈盛大,按之脈上跳有力又粗大,此必氣血停滯於小腹與會陰之所,名曰「腎痹」,此病得之於冷水沐浴後立刻卧床睡覺至而致。凡是吾人視五色之變化脈象,如果呈現面色黃眼目發青或面色黃眼目發赤紅,面色黃眼目白色,面色黃眼目發黑等等氣色時,病人必不死。其因黃為土,色黃胃氣猶存之兆也。一旦病人面色青而眼袋赤,面色赤紅而眼袋白,面色青而眼袋黑,面色黑而眼袋白,面色赤而眼周圍呈青色時,必胃氣已絕,故不見黃色,此皆必死之候。五藏別論篇第十一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藏,或以腸胃為藏,或以為府。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黃帝問道,我常聽道衛之士說,有人以腦髓為臓,有人以腸胃為臓,又有人以為是腑,眾說紛雲,互有出入,再經質問,每人皆堅持自己的主張,絕不退讓。我不知道如何才是正確的,請為我說明。歧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寫,名曰奇恆之府。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寫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寫者也。魄門亦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寫也。故滿而不能實。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賞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歧伯回答道,人體的腦、髓、骨、脈、膽、女人子宮此六項,為受地氣之生養而產生的,皆隱藏於陰中如同大地一樣,其收藏營養生化而不宣洩,吾人名之「奇恆之府」。人身之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項乃稟天之陽氣所生,其運動像天周而復始,動而不停,所以是排泄運輸為主,不主收藏之功,且因其又受納五臟肝、心、脾、肺、腎所不要的廢棄物,將之排出體外,故又名「傅化之府」。此部中停積之物必不久留,必輸泄出體外也。人的肛門如同五藏之在外使節一樣,飲水食物必不久居於此。人體中所謂『五臟」者,乃因其能收藏營養之精華,不使之流出體外,所以人能保持健康,精神良好,因其功能為藏而不泄,故必有一定之存量,新的營養進入,原存之營養為人體所消耗,如此代謝交替下去,正常是滿而不過多的。人體中有六腑者,其能一邊消化吸收食物,一邊把殘渣排出體外,所以是實而永速不滿的。因此之故,一旦飲水食物自口入,首先會胃中充實而腸中空虛,俟食物經胃磨碎後進入小腸,則呈現出腸中賁滿而胃中空虛狀,依此規律,故說是實而不滿者,滿而不實也。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黃帝問說,為何寸口之脈,可以主五臟之氣呢?歧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治之無功矣。歧伯回答道,人的胃是水與食物聚合的地方,為六腑消化排泄系統之始源處所。飲食中的五味入口後,經胃磨碎後進入小騰,小腸再消化食物之精華營養來供應臟之所需。而寸口位為手太陰肺氣之所,腸胃吸收消化後食物之營養首先必入肺成津液,再由肺分配統一輸送各種不同的營養,進入不同之臟,故此肺部是胃腸吸收營養交給五臟所需必經之路,故可見五臟氣於寸口。然又天之五氣輿地之五味正妤相反,天之五氣由鼻入,藏在胸腔中心肺之內,一旦心肺有病,鼻必生異常也。故吾人凡是治病,必查問大小便排泄情形,適度謹慎的查脈,再仔細觀察病人精神狀態與病痛之所在。如果要依靠巫師或鬼神宗教協助,則不可對他談論至高的醫術道理。若病人厭惡針灸治療者,絕不可與他談論巧妙的技術。病人不接受瞽師治療者,此病必因其無知而終不治,即令醫師發於慈悲心為其治療,亦必無功而返矣。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許多醫師治病時,同樣的病,卻有許多不同的方法,有時方法不同,但病人皆會痊癒,這是為何呢?歧伯對曰,地勢使然也。故東方之域,夭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跦理。其病皆為癰痬,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歧伯回答道,那是因為各地方環境不同而造成的。例如柬方之地,乃日出之地,是天地陰陽始生之地,近海岸邊,也為魚鹽生產之地。居此之民嗜食魚類且嗜鹹味,人民皆安居此處,且對此食物滿足而習慣。魚類貪物,能使人中焦氣熱,鹹味能使血變粘稠,所以人民因過食魚類與鹹味,造成皮膚黑且紋理粗糙,其所得的病大都是癰瘍之類的病症,此際治法直靠針灸,所以針灸的技術就是自東方發展來的。西方者,金玉之域,砂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西域的地方,是出產金屬和玉器的地方,砂石居多,是日落之地,也就是天陽地陰收隱之所。人民居在山陵之上,多風吹,土質水份少而堅硬,人民不穿細絲綢做的衣服,穿皮毛之衣而坐在地上。人民喜食肉類與酥酪等物,造成脂肪層較厚,所以邪氣自外入侵身體內的病較少,體內發生的病較多,此時治病之葯宜用較強烈且帶有毒性的湯藥內服入體內,是故強烈的毒櫱皆自西域傅來。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此方來。北部地區,乃天寒地凍之所,天陽地陰所閉藏的地方。地勢較高,處處山陵,因日光較少,天寒地凍,人民樂於居住帳棚中,處野地上,而以乳酪油脂類食物較多,人們常因寒氣深入體內,面呈現脹滿之病,此時必治以艾灸熱熏方有效,所以艾灸熱熨皆自北方傅來。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南方地域是天陽高廣,萬物茂盛之地,該地區處於水份多且地勢低洼之處,土質柔軟且濕潤,常年多霧及露水,人民食酸味及發酵後之食物較多,所以居民大多出現皮膚紋理細密,皮呈紅色之日晒現象,因此多易發生痙攣麻痹的病症,此際較適合使用細針治療較為妥當,所以世傳九針之術,是由南方傅入的。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矯。故導引按矯者,亦從中央出也。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也。位居中央地區之人民,因地勢平坦,濕氣適中,物產豐盛,是天地交氣最和之地,故物產也多而複雜,人民居此因食物較雜,勞動較少,所以多出現肌肉痿縮、往來寒熱之病症,治法就宜用呼吸導引活動四肢等功夫方法,所以導引術及按蹻功夫皆自此生。因而聖人知此因,就混合各地之方術用以治療,視病人狀況各取所宜,所以有出現治療方法不同,而病卻痊癒的現象。故治病時能考慮到病人生活起居、環境狀況之醬師,對不同病人施用不同之術,乃是知道治療方法之高明醫師也。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講三
丙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黃帝其實也是一個統一者
《黃帝外經》5-9
《黃帝內經·素問》 《上古天真論篇》 (二)

TAG: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