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紅樓夢郵票發行過程始末

紅樓夢郵票發行過程始末

2014年06月11日 09:54人民網評論中大獎(13人參與)收藏本文

  翹首以盼,2014年6月21日中國郵政將推出《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一)》特種郵票,這是中國郵政第二次發行相關題材的郵票,也是繼《三國演義》、《水滸傳》之後,第三套四大名著題材系列郵票。在這套郵票的發行過程中,從郵票內容的確定到藝術家的篩選、從邀請紅學專家對圖稿內容進行鑒定再到在郵迷中進行圖稿接受度的調查,都經歷了多番論證和修改,這其中包含的嚴謹、複雜與責任,回味起來不禁感慨萬千。曹雪芹在《紅樓夢》開篇中有云:「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今天,我願與大家一起分享郵票發行過程中的辛酸與滋味。

1981年和1982年分兩次發行的《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特種郵票及小型張

  紅樓方寸成經典,海派畫家續郵緣

  紅樓題材郵票第一次發行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由著名藝術家劉旦宅先生創作的《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及小型張《雙玉讀曲》,已成為郵票設計中的經典之作。這套郵票借鑒了傳統繡像的表現手法,以簡代繁,工寫兼收,通過對十二金釵坐、立、躬、蹲等形態的描寫,表現出不同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徵,取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郵票甫一面世,便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不僅獲得了當年的「全國最佳郵票」獎,熱銷至今,價格更是翻了近百倍。

  劉旦宅先生祖籍浙江溫州,其藝術生涯大部分時間是在上海度過的。長三角地區自元代以來即為經濟、文化繁盛之地,畫派林立,藝術家輩出,清末民初的最後一個畫派「海上畫派」便誕生於此,任伯年、吳昌碩、趙之謙皆為箇中好手。《紅樓夢》的故事背景發生在金陵,劉旦宅先生是長三角地區聲名顯赫的藝術家,選擇他參與郵票創作,在當時算得上是相得益彰的一樁美事。

  今年再次發行紅樓題材郵票,藝術家的遴選頗讓人傷了一番腦筋。在目前存世的紅樓繪本中,除了清代孫溫的《全本紅樓夢》以外,還有其他不下數十個版本(如改琦、汪惕齋、程十發、王叔暉、晏少祥、戴敦邦、華三川、潭鳳嬛、彭連熙等),其中孫溫的作品最廣為人知,不僅內容完整,布局宏偉,設色艷麗,對建築之精良、衣飾之華美、人物關係之複雜均有表現,具有濃厚的歷史感,是最接近歷史真實的一個版本,但人物形象比較程式化,存在千人一面的現象(可以說這也是傳統工筆人物繪畫的缺陷)。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多以主題創作為主,通過肖像描寫或表現故事衝突來揭示人物命運,尤其是二十世紀以後的作品,敘事性更強於圖說式的表現。

  為避免拾人牙慧,推陳出新,郵票發行部門最終確定由戴敦邦先生擔綱全新創作這套郵票。戴敦邦先生是江蘇丹徒人,不僅對紅樓故事稔熟於心,創作紅樓人物更是心閑手敏。先生筆墨雄勁豪放,形象生動傳神,畫風雅俗共賞,是目前在世的畫紅樓夢的藝術家中最資深的一位。先生從藝數十年,大筆如椽,僅《紅夢樓》全冊(一百二十回)就創作過不下三回(不包括單幅和白描),所繪作品千幅有餘。巧合的是,先生的藝術生命同樣紮根於上海,作品有很深的海派文化的烙印。

  如今,先生已近八十高齡,並患有眼疾,談及此次合作仍興意盎然,不過言談之間,先生提及了三十年前參與郵票設計的一段遺憾。

  三十餘載郵票情,《牡丹亭》中留遺憾

  戴敦邦先生和郵票的緣分也很深,曾創作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牡丹亭>》和《民間傳說——許仙與白娘子》兩套郵票,其中《牡丹亭》發行於1984年,距今已過去了整整三十年。

  據戴敦邦先生介紹,當年在創作《牡丹亭》時,共繪製了六幅作品,分別是《閨塾》、《遊園》、《驚夢》、《寫真》、《冥判》和《婚走》。其中,《冥判》一枚畫面相當精彩,先生大力刻畫了胡判官與杜麗娘之間的矛盾衝突,用色大膽鮮艷,是整套郵票的點睛之筆。因為這一枚在整個故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如果沒有「冥判」就沒有杜麗娘和柳夢梅的「婚走」),更重要的是,湯顯祖藉助胡判官這一形象,批判了明朝官官相護的社會現實,先生希望把這種情緒通過畫面表達出來。只可惜在發行時,當時的郵電部郵票發行部門擔心有宣揚封建迷信之嫌,去掉了這一枚,令先生一度引以為憾。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牡丹亭>》特種郵票原方案,含《冥判》

  這套郵票的邊飾設計,也讓先生感到十全九美。去除《冥判》之後的《牡丹亭》缺乏亮色,整體色調陰鬱、沉悶,顯得過於悲傷,藍色的邊框更是加重了這種氣氛。先生認為,《牡丹亭》是一出典型的悲喜劇,畫面里應該有一些明艷的色彩加以點綴。郵票小型張《遊園》是先生精心創作的一幅作品,意圖還原「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的情境,以及杜麗娘有感韶華易逝的苦悶情緒,被拘囿在9cm*6cm的齒孔範圍內,在先生看來同樣令郵票畫面減色不少。

1984年發行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牡丹亭>》特種郵票及小型張

  各路專家齊聚首,全新創作惹爭議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一)》從組稿到創作花了大半年的時間,表現了原小說前十回中林黛玉進賈府、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夢遊太虛幻境(小型張)、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以及金鎖合通靈五個內容。先生傾盡筆力完成的作品,不想在第一輪走評過程中,就遭到了走評專家(包括中國紅樓夢學會專家、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服飾研究專家)對於畫面細節的質疑。

  在「葫蘆僧亂判葫蘆案」一枚中,原著描述門子原本是葫蘆廟中的一個小沙彌,賈雨村見到他時,「十分面善得緊,只是一時想不起來」,小沙彌提示他:「老爺一向加官進爵,八九年來就忘了我了?」據此推測,門子年紀約摸十六七歲光景。有專家就此提出來說畫面中門子的形象是不是過於滄桑了?文中提到門子「十分面善」,是否應該是少年般的清秀模樣?

  對此,戴敦邦先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小沙彌自葫蘆廟遭遇大火之後投入其他廟修行,又耐不得清凈,便蓄髮充了門子。他的生活可謂輾轉坎坷,作為小人物的代表,面貌自然不能與大戶人家的公子相比,面目有幾分滄桑是符合情理的。至於原著中提到他很「面善」,不過是賈雨村覺得他有幾分面熟而已,似曾相識但又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正應了賈雨村後來那句「原來是故人」。另外,在原著中,門子是一個負面形象,在藝術創作過程中適當的藝術誇張不僅是被允許的,更是藝術家們進行人物評判,表達自己藝術觀點的手法之一。我國傳統繪畫自古就有拔高正面形象,矮化負面形象的傳統,如2002年發行的《步輦圖》特種郵票,唐太宗身形碩大,一副一代明君的模樣,而吐蕃來使祿東贊則是一副瘦弱猥瑣、誠惶誠恐的神態,主僕關係,心態區別,通過畫面一目了然。

  在賈雨村的表現上,也能看到先生的匠心獨運。畫面里,賈雨村的形象有幾分京劇中白面曹操奸詐狡猾的味道,看似有點兒臉譜化,其實深符其「假語村言」的性格,在他座位旁邊,是一把雨傘和一副行囊,對應的是原著中「一下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詳至案下」這一細節,暗示他新官上任就遇上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手裡是門子新遞上來的「護官符」,上面羅列了本地達官貴人的名錄,暗示賈雨村最終屈服於權貴,走上了殉情枉法、糊塗斷案的政治道路。

2002年發行的《步輦圖》特種郵票小型張

  在「金鎖合通靈」一枚中,原著寫到薛寶釵笑著對鶯兒說道:「你不去倒茶,也在這裡發獃做什麼?」專家提出來說鶯兒作為隨侍丫鬟,是否應該待在薛寶釵的身邊,而不是躲在帘子後面「窺視」主人。

  對此,先生解釋說,將鶯兒放在畫面次要的位置,是為了讓大家把視線集中到寶玉和寶釵身上來,突出「金玉良緣」的主題,這種表現手法也是藝術家們常用的創作手法之一。創作時,先生有意弱化了鶯兒臉部的表情描寫,表現出低眉順目,趟步而出,一副謙卑順從的模樣,從動態上看,似乎正要掀簾端茶出來,因而在邏輯上跟原著也是契合的。

  先生還說,這枚郵票最值得品味的地方,其實是畫面以外的內容。原著描述,寶玉端起寶釵的金鎖賞玩,注意到上面嵌著八個大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而自己佩戴的寶玉上面正好也刻著八個大字——「莫失莫忘,仙壽恆昌」,鶯兒一語道破天機:「我聽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的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不少紅學家解讀說,這兩句話正好揭示出寶黛釵三人之間的情感結局,寶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被寶玉和寶釵的「金玉良緣」所取代,未能善終,最後,黛玉香消玉殞,而寶玉和寶釵(一人出家一人守活寡)所謂的「芳齡永繼」、「仙壽恆昌」,不過是用更長的餘生來品嘗各自的悲傷而已……聽先生講完,再結合畫面,一股悲傷的情緒呼之欲出,頓有閱君一幅畫,勝讀十卷書之感,這也正是此次全新創作的魅力所在。

  郵票的後期設計也是一波三折,這一次提出異議的正是戴敦邦先生本人。小型張原作因為畫幅較大,人物眾多(大大小小人物表現了三十餘人),考慮到最終印刷效果,後期設計僅保留了警幻仙姑、賈寶玉和十二個舞女(正在演奏《紅樓夢》仙曲)共十四個人物,並且根據畫面效果,將警幻仙姑和賈寶玉的形象替換成了戴敦邦先生2000年出版發行的《戴敦邦新繪全本紅樓夢》中「夢遊太虛幻境」的人物形象,通過電腦設計組合在一起。同期修改的還有四枚郵票的背景部分,為更多的展現賈府的富貴榮華,分別從戴敦邦先生早期的作品中,進行了部分的嫁接和合成。

  先生看後並不領情,提出兩點意見:第一,因為大家對自己的作品太熟悉了,此次創作為區別於以前的作品,去冗存真,著力於典型人物和典型場景的刻畫,因此,希望去除後期添加的設計元素(包括邊框),儘可能放大畫面內容,保留原汁原味的繪畫之美。「金鎖合通靈」一枚中,設計師在薛寶釵的卧室里添加了一隻鸚鵡,先生指出,原著中薛寶釵並不喜歡鸚鵡,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錯誤,應該去除;第二,「夢遊太虛幻境」一枚是為適合小型張的尺寸單獨設計的,以前的版本場景比較簡單,賈寶玉背對畫面,由警幻仙姑引領亦步亦趨進入太虛幻境,並沒有出現主人公的正面,此次,先生大膽將賈寶玉漂浮在空中,人物的姿勢也有別於生活常態,顯得極其不自然,就是為了突出「夢幻」的效果。舞女下方人物的靈感源自於散落的三本典籍(《金陵十二釵正冊》、《金陵十二釵副冊》和《金陵十二釵之又副冊》)中的判詞。原著稱寶玉首先打開了「又副冊」,看到了晴雯、襲人和香菱的判詞,接著打開「正冊」,看到了寶釵、黛玉、四春以及史湘雲、妙玉、王熙鳳、巧姐、李紈和秦可卿的判詞,「寶玉還欲看時,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穎慧,恐把仙機泄露,遂掩了卷冊……」。可以說,曹雪芹藉由寶玉之夢泄露的正是十二金釵以及其他紅樓女子命運的「仙機」,跟以前的作品相比,這一情節是個非常重要的補充。

2014年發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一)》特種郵票及小型張原方案

  連夜易圖為改觀,紅樓專家嘆神奇

  郵票局限於方寸之間,設計歷來眾口難調、見仁見智。這不僅取決於審美層次的高低,更取決於接受者對於創作主題的理解,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郵票設計只能求大同。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一)》作為今年的重點題材,從選題確定之後,所有工作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首先是召開選題論證會,郵票發行部分別邀請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研究員、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以及著名紅學家周汝昌之子就郵票內容進行商榷;緊接著郵票印製局編輯設計部的領導多次帶隊前往上海,和戴敦邦先生進行面對面地溝通,確定表現手法及分階段看稿的時間;最後則是郵票的標準規範和版式設計。

  經過長達半年時間的創作,上述工作如約完成,而此時,離發行日期已不足兩月。考慮發行品種較多(除小型張外,還推出版式二),印製周期比較長,在徵求完走評專家意見並修改完成之後,印製部門便馬不停蹄地開始打樣。打樣持續了接近兩周的時間,這兩周里,戴敦邦先生對於郵票設計的意見以及針對郵迷的摸底工作也陸續地反饋了回來。究竟是保持現有的設計形式抓緊時間印刷,還是接受戴敦邦先生和郵迷的意見再做修改,是擺在郵票發行部領導面前必解的考題。

  五月十三日這一天,郵票發行部的領導連夜召集設計、圖稿和印製部門的相關人員,在郵票印製局的車間里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在保證高質量印刷並如期發行的前提下,領導的意見非常明確:這套郵票受到全國郵迷的廣泛關注,不應該留下遺憾。戴敦邦先生專門為這套郵票設計圖稿是本套郵票的一個亮點,看來圖稿還得修改。原則問題一定要尊重紅學專家的意見,非原則問題要尊重藝術家和郵迷的意見,印製打樣必須重新再來。最終,設計師連夜改圖,儘可能還原戴敦邦先生作品的原貌,印製部門則連夜排班做新一輪的打樣準備。

  當印刷樣品被送至中國紅樓夢學會以及北京曹雪芹學會的相關專家案前時,專家不約而同評價說畫面內容準確生動,經營布局合理有度!專家們慨嘆先生深厚的藝術修為,以及對於這種歷史名著題材遊刃有餘的把握,是真神奇。

  再過幾日,這套郵票就要發行了,品味歷時半年多的郵票設計過程,可謂是情節曲折迂迴,過程跌宕起伏,結局令人欣慰。這真是,滿紙紅學魅,一把辛酸淚。都雲郵票美,誰解其中味?

2014年發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一)》特種郵票及小型張最終方案▲
推薦閱讀:

陳曉旭在87版紅樓夢裡對林黛玉這個角色的表現怎樣?
紅樓夢詩詞鑒賞之三(6)
《紅樓夢》為什麼又叫《風月寶鑒》
細品《紅樓夢》之四十八(2)
《紅樓夢》自測—人物情境100題

TAG:郵票 | 紅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