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15 部經典「精神病電影」,放假時可以一看 | 醫學人文

電影院和精神病學幾乎同時登上歷史舞台。兩者均高度關注人類行為,尤其是在充斥著強烈衝突的情境下。

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影作品對精神科疾病及其治療的刻畫不斷發生演變。以下對 15 部精神疾病相關電影進行了簡要回顧。

1

《M就是兇手》

(M,1931)

豆瓣評分:8.3

長期以來,犯罪題材一直頗受大眾電影的青睞,存在暴力表現的精神疾病也經常出鏡。《M就是兇手》中,主角(一名專以女童為對象的變態殺手)的行為是病態衝動而非道德淪喪的結果,這一立意在那個年代相當少見。「我認為每個導演都應該懂點兒精神分析。」導演fritz lang指出。為了拍攝這部電影,他對參與了殺人犯治療的精神科醫生及其他醫務工作者進行了訪談。

2

《煤氣燈下》

(Gaslight,1944)

豆瓣評分:8.1

有時,電影也會與精神病患者群體發生某種摩擦。《煤氣燈下》中,一名看上去風度翩翩的丈夫試圖通過讓妻子懷疑自己的精神狀態是否穩定,以偷竊後者的遺產。該電影衍生出了一個新的單詞——「Gaslighting」,用於描述一種病態關係:一方通過讓另一方懷疑自身的決策,進而不恰當地影響後者的決策。

3

《日落大道》

(Sunset Boulevard,1950)

豆瓣評分:8.7

《日落大道》中,女主角、過氣女星Norma在瘋狂樂觀及自殺觀念的兩極中劇烈擺動;事實上,她是一位妄想性障礙患者。她的小男友是這樣描述她的:「還在向身邊看不到頭的遊行人群驕傲地揮手致意。」這部電影滲透出了一種被酸著色的世界觀:妄想正是好萊塢這一機器得以運行的終極燃料,哪管前浪死在沙灘上。

4

《驚魂記》

(Psycho,1960)

豆瓣評分:8.8

阿爾弗雷德 · 希區柯克經典佳作。該電影中的一個經典鏡頭是,男主角Norman Bates身著其亡母的衣物,在浴室殺死了一名房客。電影結尾診斷多重人格障礙(分離性身份障礙,DID)的畫面反映了一種文化變革:面對看上去莫名其妙的暴力行為,精神科醫師將從臨床角度加以考慮。

5

《發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1971)

豆瓣評分:8.4

當死不悔改的Alex接受了實驗性的厭惡治療之後,他對眼前這個自己曾經融入的暴力世界徹底繳械投降了。這部電影聚焦於一個經典辯題:反社會傾向究竟是由個體自由意志所創造,還是文化和時代的產物。現代腦影像學研究已發現犯罪行為的潛在神經學基礎,而該電影所提出的問題歷久彌新。

6

《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

豆瓣評分:9.0

最著名的「精神病電影」之一,影評界對此片讚譽有加。然而,本片對於大眾對精神科治療的感知造成了負面影響,對電休克治療(ECT)的公眾形象更是造成了重創。

7

《安妮·霍爾》

(Annie Hall,1977)

豆瓣評分:8.5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精神分析大行其道,在主流美國愛情喜劇中都能得到公開的討論。本片原名《快感缺失》(Anhedonia),指無法體驗到愉快感。事實上,片中神經質而有些邋遢的男主角Alvy Singer看了15年心理醫生,而Alvy Singer飾演者兼本片導演伍迪 · 艾倫本人也存在焦慮傾向。

8

《天才也瘋狂》

(What About Bob?1991)

豆瓣評分:7.0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早期,這部電影就探討了醫患關係這一嚴肅而沉重的話題。依據觀眾的職業視角而定,本片既可以被視為喜劇,也可以被視為恐怖片:一名感覺被遺棄、內心充滿恐懼的患者Bob瘋狂地追隨一名態度堅決的心理醫生,並設法來到後者的家庭度假地。Bob的病逐漸好了起來,但醫生整個人都不好了……

9

《移魂女郎》

(Girl, Interrupted,1999)

豆瓣評分:8.2

本片由自傳體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了一名罹患邊緣型人格障礙(BPD)的年輕女性一年半的精神病院生活。儘管女主在住院期間也受了不少苦,但相比於《飛越瘋人院》,該片對於精神科住院治療的描述更為冷靜和公正。

10

《美麗心靈》

(A Beautiful Mind,2001)

豆瓣評分:8.9

本片為20世紀偉大數學家、精神分裂症患者John F.Nash的人物傳記片。精神分裂症的全球患病率為0.5%-1%,遠低於其他很多精神障礙,但在精神疾病題材電影中的比例頗高。電影中,Nash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幻視;然而,與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類似,Nash在現實生活中僅有幻聽。此外,該片還存在一個並不正確的導向:精神分裂症與天才之間總是存在某種相關性。

11

《飛行家》

(The Aviator,2004)

豆瓣評分:7.9

本片依據Howard Hughes的生平改編。傳記電影的一個常見問題在於,總是傾向於針對角色的行為給出過度簡化的解釋,本片也是如此。Hughes的母親存在細菌相關的強迫癥狀,而這一現象似乎也傳遞給了Hughes,表現為重複洗滌。這很可能來自Hughes死後不久進行的「心理解剖」。事實上,強迫症(OCD)的病因頗為複雜。

12

《憂鬱》

(Melancholia,2011)

豆瓣評分:6.9

婚禮前一天,女主Justine抑鬱發作,甚至無法行動;另一方面,一顆離群的星體正沖地球飛來。很顯然,地球將在數天內被毀滅,而此時女主的小宇宙似乎也爆發了,甚至反過來安慰她的姐姐。這一現象存在科學依據:研究顯示,處於抑鬱心境中的個體解決社交兩難處境(Social dilemma)的能力更強。

13

《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Silver Linings Playbook?,2012)

豆瓣評分:7.7

該片情節梗概簡單:一名罹患雙相障礙的男性與一名遭遇創傷事件的女性之間的戀愛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該片導演David O.Russell自己的兒子也罹患雙相障礙。此類電影難以迴避命運這一話題,但「後天」的人物刻畫也很成功。經過藥物治療及社會支持,角色比之前更加健康,同時也接受了這些干預手段的局限性。

14

《依然愛麗絲》

(Still Alice,2014)

豆瓣評分:7.9

五十歲那年,事業有成的大學語言學教授Alice遭遇了生命中最大的變故:最初僅僅是記憶力略有退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退化愈發嚴重,最終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AD)。大部分電影存在逃避現實的小心思,選題時往往迴避包括AD在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然而,本片選擇了直面現實,對早發AD如何肆虐而又重新連接一個紐約家庭進行了直接的描述。

15

《分裂》

(Split,2016)

豆瓣評分:7.2

編劇需要「搞事情」,演員需要展示自己戲路寬,分離性身份障礙(DID)是再合適不過的電影題材。三名年輕女性被一名二十三重人格的壯漢所挾持,而第二十四種極危險的人格正在慢慢形成……《分裂》繼續將DID錯誤地描述為具有暴力性,而鑒於該片票房的成功,一大波錯誤解讀DID的電影很可能正在趕來的路上。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精神科醫師日常工作中所能遇見的疾病幾乎都上過電影,並被電影所塑形,無論好的還是壞的。然而,對於精神科而言,這些電影客觀上做了很多,包括傳遞疾病信息,以及強調患者的需要。

除了工具書,精神科醫師還可以看看這些

信源:John Watson. Cinemania: A Brief History of Psychiatry in Film. Medscape. September 27, 2017

參考資料:豆瓣電影(https://movie.douban.com/)

推薦閱讀:

興奮之後
中國製造放慢腳步:「工匠精神」走紅「世界工廠」
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 促進金融回歸實體經濟 | 清華金融評論速遞
大地能量整體的精神本質 ,
民間吉祥圖樣的文化精神

TAG:電影 | 醫學 | 人文 | 經典 | 精神 | 放假 | 精神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