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真是做到了意舌耳三個根,攝在佛號當中,很有力量,你身體一定不懶惰懈怠。

問:我聽說很多人念佛之後,都有特別喜悅的感覺,(這個問題是這個)我比較著急,我念佛之後一直都沒有這種現象。答:是,有些人,有些同修有感應,念佛的時候。有些人是非常喜悅,非常高興,非常興奮。有些人是非常地悲哀,非常地難過、痛苦,很悲痛。各種各樣的感覺都有。印光老和尚在他的《文鈔》當中說了,就兩種情況,一種就是悲從心起,念佛的時候。或者總覺得特舒服,很適宜。他老人家用這兩個字,就覺得很適宜。悲從心起也罷,內心覺得很適宜也罷,印光老和尚說,都不加理會。不加理會就是好境界,你加了理會了,你就把這個境界變成魔的境界了。為什麼?因為它引起你的煩惱,引起你的貪著,引起你的分別,引起你的執著。那麼這個境界的出現,就變成魔的境界了。如果你不理會它,你不管它,境界來了,隨它去,『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不是真實的,不要分心,不要執著,那麼這些境界就是好境界。印光大師說,轉為上進。遇到這種境界如果你不理會它,上進的意思就是進步了。境界現前了,好的境界現前了,你不分別、不執著,說明你功夫得力,你就進了一大步。你看,這就變成積極的了。如果說這個境界出現了,你執著它,你沉迷於它,你迷戀於它,那麼這個境界的出現就障礙了你,你就退步了,你就不能上進了。這是一層意思,我們對境界的一種處理方法。再有一些人,『我念了很多年』,有些老居士說,『我也沒有旁邊那個剛念了三天的這種人,感覺真好,喜悅,身體輕安,感覺到法喜充滿,可以不吃不睡,很多的境界。』印光老和尚說,有些人沒怎麼花太多的時間在念佛上,剛剛一念就感應特彆強,這都是過去生的善根,人家過去生當中修行功德的再次體現。所以這個事情你可不能較勁。你說他才念三年,我這念三十年了,我怎麼還不如他的境界?那人這一輩子沒來之前怎麼念的,你不知道。這個就是師父講的每個人的根器不一樣,每個人過去的歷史也不一樣。有這種樣子的,剛一念就感覺特別好,就能攝心,就有很快的進步。這都是過去生當中宿世的善根,在今天反映出來了。有些人念得很費勁、很努力,還不如那個念得不多,並不是拿出很多時間來念佛的人,還不如他的境界好,是這個原因。所以這個不能著急。你說,我比較著急,我念佛之後一直都沒有這種現象,這就是攀緣,這就是煩惱,這就是貪。印光老和尚說『因貪成障』,固結於心,你這就麻煩了。所以不要理會它。下邊這個問題問:我在念佛時頭皮發脹,我想請教一下這是什麼原因?答:印光老和尚在他的十念法當中有明確的開示,叫做『心火上炎』。頭皮好像覺得有人在撫摸,覺得自己的頭皮在發脹。這個居士來信,給印光老和尚寫,說我覺得這是不是功夫得力了?印光老和尚說,這不是功夫得力,這個是心火上炎,這不是好現象。他說,不能『提神過甚』。你不能太興奮,提神過甚。提神,就是喝茶提神、喝咖啡提神,這個『神』不能提得太高,要『調停適中』。調停就是調整,調整到中等狀態,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低就是昏沉了,高就興奮了,這都不對。調停適中,眼睛向下看。我看這段《文鈔》回覆的話,意思就是說調停適中,眼睛向下看,眼睛向上看容易出現『心火上炎』的感覺,所以不要東張西望。往下邊看,這種現象就會去掉。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也是從《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當中找出的答案。再往下就是問:按十念法念佛,每次至少念多長時間?答:這個印光大師的十念法當中都說了,多長時間?沒有一定。這不是我們念佛所要考慮的問題。我一天應該念多少佛?換句話說,我應該念多長時間的佛,我應該念多少聲佛號?這都是不應該在考慮範圍之內的。我們嚴格地按照印光大師曾經的開示來辦:『行住坐卧,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從朝至暮,從暮至朝,這就是講的多少時間。您說多少時間吧,你有問這個問題的時間,你就應該念佛,而不是應該拿這個時間來問問題。所以說,多長時間?印光老和尚說了,如果做事的時候不能十念記數,你就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這麼念下去。等這事做完了,再回過頭來記數,時間多長多短都沒關係。短到什麼程度?現在我很忙,最少不能短到什麼程度?最少每天應該至少要保證多少遍?凈空老和尚也給我們曾經有過開示,我們在這裡一塊兒來學習老人家這一段開示。

我們把凈空老法師這段開示和印光大師十念法這段開示,結合在一起學習,我們就能找到,我們很忙,忙到沒法再忙了,就是我們回答這個問題,按十念法念佛每次至少得念多長時間?每次,就是一次十念法開始,至少得多長時間?至少得十句佛號,就這個意思。這十句佛號需要多少時間?需要多少時間,就得給它多少時間,不能再打攪了。這個是老和尚在十幾年前,我記得好像是在新加坡講《大乘無量壽經》第六十二集,一九九九年九月四號老人家的明確開示。這段開示很重要,特別是對我們現在工作學習很忙,家庭事務很多的現代人,非常符合我們現代人的這種生活和工作的節奏。我們今天重新再學習一遍,老人家關於他所提倡的叫做『精要十念法』。他老人家說,『我在大概四五年前,也在此地講經,傳授給同學們這個方法,決定要修,決定不能忘記。十句佛號。』你看,這跟印光大師十念法的十句佛號是一個意思。『決定不能忘記。十句佛號,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我勸諸位念四個字:「阿彌陀佛」,十聲。』老人家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十聲一口氣念下去,裡頭沒有一個妄念夾雜在當中,這十念時間雖然很短,確實「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念十句佛號。『一天念多少次?我建議同修們九次,不能少過九次。』那就是說,剛才回答你這問題,按十念法念佛每天至少得念多長時間?不能少於九次的時間。『第一次是你早晨起來的時候,漱了口,洗了臉,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合掌,沒有佛像,面向西方,時間短,不長,不耽誤你工作。無論你工作怎麼繁忙,都不耽誤。為什麼?只要一兩分鐘的時間。「至心信樂」,至心,時間短行,長了就不行,長了妄念就起來。這個方法很好,只要你天天照做,你一生一次都不缺,也決定得生,你養成這個習慣了。這是第一次。』老和尚說,這第一次什麼意思?我們回過頭來說,早晨起床,起來以後,漱了口,洗了臉,念一次,這是第一次。『晚上睡覺之前念一次。』還是這個方法,十念,十句佛號,念四聲,老人家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看,這就無所謂了,六個字、四個字都行。『晚上在睡覺之前念一次,這兩次。每天你吃三餐飯,吃飯之前合掌,不要念供養咒,就念阿彌陀佛,念十聲阿彌陀佛,這三次,(再加上前邊的兩次,)就五次了。另外兩次是你工作,你上班開始工作的時候,在開始工作之前,坐在你的辦公桌,合掌念十聲佛號,再開始工作;下班之前,做一次。所以上午上班下班,下午上班下班(這就)四次,總共九次,養成習慣。九次決定不能缺少,得空的時候可以增加,不能減少。』換句話說,最少要保證九次。『每天九次是最少的,不可以缺,一次都不能缺少。天天照做,這就有功德,這個功德就可以拿來迴向。所以短時間十聲佛號,《觀經》上講「具足十念」。這個十念決定是「至心信樂」,為什麼?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從這個地方培養習慣,養成念佛的習慣。經文上說「乃至十念」,「乃至」是講最少的,最少你要有這種修學的功夫。』『乃至十念』就是你最少要十念當中沒有夾雜。你說你能做到二十聲沒有夾雜,那恭喜你。乃至十念,就是最少要在十念當中沒有夾雜。那麼我們一天九次,念這個十念法,那一個月三十天,就二百七十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乘十吧,三千六百五十次。養成習慣,保證這十念當中,要『至心信樂』。我們從這個理解,什麼叫至心?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是至心。『前清乾隆時間,慈雲灌頂法師他也提倡一個「十念法」,他那個十念法是給那些工作繁忙的人,沒有時間做早晚課。他是用一口氣叫一念,盡十口氣,每一口氣裡面念的佛號長短不拘,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盡一口氣叫一念,這也是個好辦法。我告訴諸位的這個方法,有很多同修去做,覺得比盡十口氣那種十念法要好、要殊勝。為什麼?因為你這個時間短,每天隔不到多少時間,你就要做一次,每天做九次,一次都不缺,比早晚它的時間長,所以功課愈密集,愈收到效果。』就是說,你要是早晚用十念法,你早晨念完了,一直到晚上才念,這間隔時間長。而老和尚在一九九九年提出這個十念法,精要十念法,是比較密集。早晨、晚上、中午,上班、下班。『所以功課愈密集,愈收到效果。像我們給諸位說講經的方法,你學到這一段經文,你每天講一遍,天天講,一個星期講七遍,密集地薰修,那個效果殊勝。一個星期講一遍,下個星期又換成(另外)一段了,前面那一段忘掉了,下面這一段還很生疏,很不容易成就。』就這個意思。凈空老人家在新加坡一九九九年在講《無量壽經》的時候,其實那時候的四五年前,換句話說,一九九五年的時候老人家就提出了『精要十念法』。這是我們每天最少的時間了,不能再少於這個時間了。而且這是一天拉開了,從早晨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覺前,這總可以了吧?不能再比這個少了,再少就沒理由了,你連這麼點時間都拿不出來嗎?每一遍一分鐘兩分鐘。咱們說實話,『乃至十念』,佛在經教上說,可沒有說這十念需要多長時間,只說了數字,十念。你要真有那本事,半分鐘念完了,你就走了,你要做到『至心信樂』,你就蒙佛接引,授手往西,就歸西了。這是非常殊勝的一個法門。這個『精要十念法』,跟印光老和尚的『十念法』矛盾嗎?不矛盾。首先從數字上來講,都是十念法。這兩位大德共同闡述的十念法,如果我們結合起來做,就相得益彰。兩手互洗,愈洗愈乾淨;兩燈互照,非常光明。我們如果用印光老和尚的十念法,落實在凈空老法師的精要十念法當中,我早晨起來,漱完口,穿好衣服,這十句佛號,我用什麼?『攝耳諦聽』,做到三個清清楚楚,『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記得清清楚楚』,行了。到了晚上睡覺前,我再用三個清清楚楚來念晚上睡覺前的這一遍。我一天這九遍,保證用印光大師十念法當中這三個清楚來完成,這樣的做法既符合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又符合凈空師父上人的精要十念法,這就一致起來了。所以我建議,再忙的人也要保證這九次,每次按照印光法師的十念法來念這九次佛,每次十句佛號,這就行了。這就回答剛才『按十念法念佛,每次至少得念多長時間』。每次至少,咱們開玩笑說,一分鐘時間,念十句。有很多同修來信或者打電話或者發簡訊時提出來,念佛的時候,頭皮有撫摸的現象、發熱的現象、發脹的現象、痒痒的現象。我們查找了印光老法師的《文鈔菁華錄》,在《文鈔菁華錄》的第三部分『示修持方法』當中的第一部分,『甲、示念佛方法』,第五十五頁。我們共同學習印光法師的這段開示,對我們很有幫助。『念佛閉目』,還有這個問題,我們把這兩個問題會在一起,就是念佛的時候能不能閉眼睛,和念佛的時候頭上有感覺,有撫摸現象,有痒痒的現象,發熱、發癢。這些問題都回答了,我們認真學習。『念佛閉目,易入昏沈』,容易進入昏沉狀態。『若不善用心』,如果你要不小心,『或有魔境』,就可能會出現魔的境界。因為我沒有這種境界,我也不知道魔的境界是什麼,反正肯定不是好境界。『但眼皮垂簾』,這個但字就是只要,只要眼皮垂簾,他這上邊說『即所謂如佛像之目然』,就像佛像的眼睛一樣,『則心便沈潛不浮動』。潛就是潛水的意思,心就沉潛下來,就不浮動。『亦不生頭火』,也不會生起頭上的火。『汝念佛』,你念佛,『頭上若有物摩撫,及牽制等』,你在念佛的時候,感覺到頭上有人在撫摸你,有人在拽著你等,還不光是這兩個現象,可能還有其他的頭上的一些感覺。『此繫念佛時心朝上想』,念佛的時候心向上想,我們再往下讀,『心朝上想,致心火上炎之相』,導致了,你有心火上炎的這種狀態,出現了這些問題。換句話說,你頭上有撫摸、有牽制這種感覺,是你心火上炎的一種表現。『若眼皮垂簾,及心向下想』,看來眼睛往下看,心就往下想。那麼心朝上想,就是眼睛老是看水平吧,起碼,或者往上看,這樣叫心朝上想,就導致了心火上炎。『若眼皮垂簾,及心向下想,則心火不上炎』,那麼心火就不往上走了,『此病即消滅矣』,這個病就消滅掉了,就沒有了,就不存在了。『切不可認此為工夫』,你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功夫的表現。『又不可怕此為魔境』,你也不要害怕這是魔境,頭上有撫摸的現象,有牽制的現象。『但至誠攝心而念』,你只要做到至誠攝心念就好了,不要管它是不是功夫,是不是魔境。印光老和尚又往下說了,『至誠攝心而念,並想自身在蓮華上坐或立』。你不要認為自己這是功夫,也不要怕它是魔境,你只要做到至誠攝心而念就好。同時,想自身在蓮花上坐或立。就是念佛的時候,你可以想自己是在蓮花上坐或者立。『一心想於所坐立之蓮華,則自可頓瘉矣』。就是你一心想這個蓮花,這個麻煩、這個毛病,就可以立刻,頓就是速度很快,就恢復了。這是印光老和尚對那些念完佛以後頭部有感覺的人的明確開示,心火上炎了。心火上炎的表現,就是頭上有感覺,這可不是功夫,但是你也不要害怕,說:這不是功夫,這是不是魔境?也不是魔境,你就『至誠攝心而念』,就能好。我自己也有這種感覺。我們下面一個問題,這位同修提出來:如何專註地念阿彌陀佛?念佛時如果旁邊有人說話,還是很容易走神。答: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們來共同討論這個問題。這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我們在念佛的過程當中,耳朵還能聽到聲音,鼻子還能聞到味道,六根跟外緣的關係還很密切,還能接收到它們的信息。這個現象是很正常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裡邊的開示。他在這段開示當中說,『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大家注意,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您這個問題是說,念佛的時候旁邊有人說話,你還能聽到,說明你耳根沒攝住。我們這個十念法,第一步,意舌耳三個根,要攝於佛號當中,一一攝於佛號當中。那你第一步就沒達到。耳根,要聽佛號聲音,你耳根聽到別人說話的聲音,這是一個習慣問題,因為你沒練過。這是功夫不夠,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我們才要攝耳諦聽,攝的意思就是把耳朵收回來,放在佛號上。你攝不住耳朵,耳朵就聽到外邊的聲音了。你攝不住舌根,那你就胡說八道了。你不念六字洪名,不念四字洪名,你不念四個字的阿彌陀佛了。耳根要攝住。大家覺得攝住舌根可能還容易,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還容易。那麼真是攝耳很難,外邊的汽車的聲音,樓道有人走動的聲音,同事說話的聲音,或者外邊颳風了,下雨了,等等這些聲音你都會聽到,說明你耳根沒有攝住。我們繼續學習,『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咱們講第四個根了,『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這是第四個根。剛才我們上邊回答的問題,『心火上炎』,那眼睛肯定是東張西望了,導致頭皮上有感覺,痒痒、撫摸、牽制等等這些現象。你要真是做到了意舌耳三個根攝住了,攝於佛號當中,『則』,則就是轉了,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眼也不可能東張西望,你要東張西望,你絕對做不到意舌耳三個根攝住,不信你自己體會。『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有些同修來信,來Email(電子郵件),對我在四月十九號在香港講的『鼻子也聞不到樓下炒菜的味,眼睛也看不見別的東西,身體好像也沒有感覺了』,好像大家覺得有些不太理解,說這個東西是不是祖師大德所批判那種死定?你看,印光老和尚說『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這並不是說,眼睛看不見東西,眼前沒東西,你眼前沒東西不可能,眼睛垂簾起碼你還會看到地板。不會東張西望,你只會看到地板,但是你看到地板,你沒有意識到地板,腦子裡沒有地板,這就叫把眼根攝住。不是說我眼睛沒看見地板,看了,沒看進去,沒意識到我眼睛看的是什麼東西,這就叫眼根攝住。不是說我閉著眼睛才叫攝眼根,那叫死定。你不睜眼了,那還有什麼說的,你等於拒絕信息。現在的問題就是在信息當中,不接受這個信息,但是我清清楚楚地知道,我看到地板,但地板什麼樣子,地板怎麼回事,地板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我腦子裡全無印象,這就是靈明覺知。既沒有感覺,但是我又知道,這種境界非常好。這位同修給我提的問題—就是說真正的好狀態是什麼?又知道,但是我又不計較,這就是這個境界。你說眼睛,我們念佛的時候,我們很多同修在念佛的時候眼睛看底下。你說眼睛你不知道你在看底下什麼東西嗎?肯定知道,地板,不理會它。如果我們的六根都能做到這樣,六塵來了,我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我們腦子裡都沒有印象,這就是說的好境界。那不得了啊!我們之所以有麻煩、有念頭,就是因為遇境逢緣,六根接觸到六境之後,被這個境拽走了,產生了攀緣。這是什麼東西?這是地板,這是黑地板,這個地板是灰顏色的,上面還有黑點,這就完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腦子裡沒有印象,不受它的影響。你說我知道不知道,那能不知道嗎?我看著它呢,我落印象了嗎?沒有!專註在佛當號中,所以『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這是印光老和尚的開示。看來老人家念佛的時候,肯定也遇到過別的氣味。不可能沒氣味,就和我們眼睛只要睜著,不可能看不見東西。看而不見,嗅而不聞,就是這種意思。『身也不會懶惰懈怠』,你看,眼睛不會東張西望我們明白,這叫東張西望,東邊看看,西邊看看。鼻子呢?聞不到味。我們也好體會,就是有味,比如點的香。我在念佛的過程當中,我就有這種感覺,念佛真是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特別是每天念三個小時到最後快結束的時候,確實香爐里點的那個香,真的沒感覺了。別的同事一進來,我說:『我這屋有香味嗎?』『有啊,多香啊,你這屋,太濃了,這香味。』我一點都聞不出來。『身也不會懶惰懈怠』,我們在繞佛,這身體肯定不懶惰,肯定也不懈怠。身體懶惰懈怠,就是打不起精神來。所以身體也不會懶惰懈怠,在繞佛。我自己在念佛當中有個體會,拿出來跟大家討論。往往我們疲勞的時候,累的時候,頭天晚上沒睡好覺,今天要念佛,精神不飽滿,或者昨天晚上加班了,睡眠時間不夠,或者中午有休息的習慣,沒有休息,到下午念佛的時候,總是覺得腦子很難集中在佛號上,精力不集中。不要說念佛了,就是我們一般上班,你要休息不好,第二天就昏昏沉沉的。你說我身體不會懶惰懈怠,你真的在腦子裡頭,如果不能夠集中在佛號上,你的意舌耳三根,不能集中在你的佛號上,你的身體一定懶惰懈怠。你要真是做到了意舌耳三個根,攝在佛號當中,很有力量,你身體一定不懶惰懈怠。你一定是身體上睡好了覺,吃好了飯,精神很飽滿,這就是不懶惰懈怠。所以說一定要睡好覺、吃好飯再念佛。這兩個有一個做不到,你不可能做到意舌耳三個根,精神飽滿地在念佛,很難集中在佛號上。我想念佛的同修念的時間長了,都會有這種感覺。所以,我們要睡好覺,吃好飯,再念佛。

我們再從頭說,『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這就叫做『都攝六根』。那換句話說,這六根當中,意舌耳不說了,全在佛號上,眼不東張西望,鼻子聞不到味,身體不懶惰懈怠,精神飽滿!我這累呀,甩胳膊,搖頭晃腦,就和麵條一樣,走得不精神飽滿。你看解放軍升國旗,那個身體叫不懶惰懈怠,你念佛就得那麼莊嚴。是不是也要板正?不是那個意思。就是說步步都有勁,步步都精神飽滿,不是拖拖拉拉,疲疲沓沓,甩來甩去的,這就是懶惰懈怠。步履很穩健,每一步邁得很清楚,每一個動作都是在控制之中,不是隨意的,隨隨便便的,這就是不懶惰懈怠。你要做到這一點,你的身就攝住了。所以『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你看,有些同修說了,我按照十念法念了,但是我還有妄念。丁嘉麗老師跟我說:『我根本念不到十,三、四就不行了。』『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你看這說了,是,給您這十念法您就全無妄念了,那您就是大勢至菩薩了,你就是佛了。告訴你你就能念,哪有這麼好的根器?這是下根人的方法,下根有下根人的問題,鈍根人有鈍根人的問題。『校彼不攝者』,跟那沒有都攝六根念佛的,『則心中清凈多矣』。這對我們是鼓勵。我們真的是有這種感覺,雖然我胡小林到今天也不能保證十句佛號當中沒一絲的妄念。說:『我真的十個佛號當中沒妄念。』我告訴你,沒有你能意識到的、粗壯的妄念了,你比如說,原來我的妄念是一百分貝,你可能妄念一百分貝的沒了,九十分貝的你還沒意識到,你還沒這個功夫。為什麼?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彌勒答:『舉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老和尚說他一秒鐘彈四次,四個三十二億百千念。是一千兩百八十兆(萬億)次念好像是,我沒具體算過,很多很多的念頭。『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你沒妄念?你十句佛號有幾個一秒鐘?你怎麼也得有十個一秒吧!十個一秒,十乘一千兩百八十萬兆次的念頭,你才意識到沒念頭,那你真是功夫不得力,埋沒下去了。我們錄音錄像有個基礎噪音,基礎噪音太大了,那個比基礎噪音小的噪音你意識不到,除非比基礎噪音再大,比如說基礎噪音五十分貝,像我們賣壁掛爐,國家驗收標準五十分貝,超過五十分貝不合格,低於五十分貝就算了。家裡頭,人家到我們這壁掛爐來測試的時候,測試我們壁掛爐合格不合格,如果說他們家冰箱四十八分貝,不影響我,如果他們家那個高壓鍋一下弄到六十分貝,那就是影響我了,多出十分貝。我意識到了,他的儀器設到五十分貝,他就能測到五十分貝以上,五十分貝以下測不出來,儀器的靈敏程度就到五十。你隨著念佛功夫的得力,我們大家念佛,愈念妄念愈多,這是好現象。為什麼?你的分貝調低了,我原來是一百分貝的意識到了,現在我隨著念佛功夫的得力,九十分貝以上我意識到了,一百分貝以上沒了。但是九十到一百之間的我還有,那我再繼續清它,九十分貝以上的沒了,我再把我的水平再提高到八十,八十到九十又有了,又出現了,我再把這個清掉。這就是老和尚說的,『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跟那不攝心念佛的,『則心中清凈多矣』,太多太多了,心中清凈多了。我們每個念佛的人,我跟那些同修們在北京有些時候座談,能沒妄念嗎?肯定有,自己就能感覺到輕,確實十句佛號還不可能沒有妄念,但是都覺得輕多了。『故名凈念』,這就是凈念了,清凈開始出現了,這就是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繼續的繼,如果凈念能夠常常相繼,長時間地繼續下去,『無有閑斷』,不要斷掉,『自可心歸一處』,自然就可以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淺的功夫就得一心了。一心,諸位同修,那決定生西了。『深之則得三昧』,你看我們一心跟三昧的關係,一心淺,三昧深。我們繼續往下說。『三摩地,亦三昧之別名』,三摩地就是三昧的另外一個名字。『此雲』,我們這個國土,我們中國叫做『正定,亦云正受』。正定,正受。正受是不是就沒感受?不是的。我們看什麼是正常的感受。『正定者』,所謂正定,我念佛三昧,我達到正定,我們大家看,這是標準,所謂正定,『心安住於佛號中,不復外馳之謂』。除了佛號沒別的,這就是正定。『正受者』,什麼叫正受?『心所納受』,你心裡所接受的這些東西,『唯佛號功德之境緣』,只有佛號這個功德給你帶來的境緣。那念佛的時候是有境緣的,是有境界的。所以他並不拒絕境界,你看,『唯佛號功德之境緣』。所謂心裡是有所感受的,叫正受。這種正受是誰給你帶來的?是念佛的佛號功德給你帶來的境緣。我們有很多人,念著念著下身就沒感覺了,真在走,真沒有覺得有腿的感覺。這就是念佛功德給你帶來的境緣。這是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確。每個人的境界不一樣,有些人覺得沒手了,有些人覺得好像整個身體沒有了,唯(只有)佛號功德之境緣。今天我們在這說,『佛號功德之境緣』是什麼?確實我們沒有體會到,因為我們沒有做到三昧。三昧就是正受,你要真是有了正受,換句話說,你就得到三昧了,那還了得嗎?那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換句話說,佛號功德之境緣,我們在這不能妄加評論。有好境界,有舒服的境界,那不一定就是佛號功德所給你帶來的境緣。『一切境緣皆不可得也』,那剩下的都得不到。咱們說句實話,只有真正得到正受的人,他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佛號功德之境緣是什麼意思。那剩下,我們沒有得到這種三昧,我們沒有得到正受,我們的一切境緣都不是佛號功德所帶來的。所以不能留心,所以不能執著它,那不是佛號功德帶來的境緣。佛號功德給你帶來境緣,你真有了這種境緣,我告訴你,你絕對不會計較它,你要計較就不是三昧,你要計較,它就不是正受。佛號功德帶來的境緣,你說我這是不是佛號功德帶來的境緣?他那個不是佛號功德帶來的境緣。你有這個概念,你那個絕對不是佛號功德境緣,真正獲得了佛號功德所帶來境緣這種人,他絕對不會起心動念,一起心動念就不是三昧了,就不是正受。皆不可得也,一切境緣皆不可得也。我這舒服,我這腳步輕,我這不餓,對不起,你有這個想法就不是三昧。『又正定者』,他又解釋了,我們叫正定或者叫正受,剛才說得很清楚。老和尚又解釋,『又正定者,寂照雙融之謂』。這境界太難了。正定者,他定了,得到三昧,寂,就是一法沒有,了不可得。照,又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和鏡子一樣。你說它照了嗎?它照了,誰來我照誰。你說它寂滅,它有自己意思嗎?誰走了我都不留,走了就什麼東西都沒有,沒有比鏡子更寂的了,它自己放在那桌子上,它什麼都沒有,鏡子空空蕩蕩。但是你說它空空蕩蕩吧,真要有東西來,它又照得清清楚楚,這就是『寂照雙融』。

咱們說:要寂了,那就應該什麼都照不著?這就是死定;要照了就不應該沉靜下來?這就是妄念,這就是煩惱。所以寂照雙融,又寂又照,非寂非照,即寂即照,就這個意思。『正受者,妄伏真現之謂』,你看,這就是說得很清楚了,什麼叫正常的感受,正受?妄伏,沒有妄念了,真現之謂,真的現出來了,說的是這件事。『妄伏真現』,沒有妄念了,現出來的是什麼?真現,真現是什麼?了不可得。妄是有東西,我這電視機熒光屏演出這個畫面,這個畫面就是妄,我把這畫面一去掉,咱們還能看見熒光屏,用熒光屏來舉這個例子,真正給你說實話,妄念一沒有了,熒光屏也沒了,妄伏真現。咱們用電視機來比喻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妄相有嗎?沒有,它是熒光屏變出來的,沒有熒光屏就沒有它,有熒光屏就有它。我們世間的電視,你把圖像一關上,熒光屏還在那兒。看來好像熒光屏並不受圖像有沒有的影響。真正給你說白了,所謂自性,所謂真,是這個妄一沒有了,咱們說,這個熒光屏的圖像一沒有了,熒光屏也沒有了,這就是真,妄伏真現。這時候現出來的境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裡邊說的『顯一體者,謂自性清凈圓明體』。什麼都沒有,就是常寂光土,叫做妄伏真現之謂。妄真的伏住了,真就現出來了,真現,現的是什麼?了不可得,你不能用語言來形容,你也不能用心思來琢磨。一琢磨,這個電視機又把這個電視節目給你演出來了,一演出來熒光屏又帶出來了,全來了,真和妄就全來了。妄伏真沒有了,妄伏真現了,這個『真』,我的理解,就是自性清凈圓明體。那個時候你體會到自性了。自性是什麼?你說不出來,只有得到正受的人他才知道。老和尚繼續說,『能真都攝六根而念,決定業障消除,善根增長』。就這個意思。下邊就講的是觀相念佛,我們可以繼續往下給大家介紹。『不須觀心』,你不需要觀你的心,『而心自清凈明了』。不須觀心這個意思,我不理解,我估計可能就是禪宗當中的一些修行的方法,觀心,看心有沒有念頭。『而心自清凈明了,又何致心火上炎之病乎』,你怎麼又會帶來心火上炎這種病?『汝以極重之業力凡夫』,因為你是極重業力的凡夫,『妄用觀心之法』,你隨便瞎用這種觀心的方法。妄用,就是胡用,就是亂用觀心之法,『故致如此』。這個人就是他頭上有感覺,有撫摸,有牽制,你就是因為這樣做,所以導致了這個,故致如此。『觀心之法乃教家修觀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機。』我們念佛的人,不太符合我們的這種根機。『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乃普被上、中、下,若聖若凡,一切機之無上妙法也。』這就很清楚了,『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個方法是能夠適合於上中下三根人,是聖人是凡人,若凡若聖,『一切機之無上妙法』,一切根機的這些眾生的法。『須知都攝,注重在聽。』很多居士、很多同修在說,我這三個清清楚楚哪個最重要?『須知都攝』,都攝六根,『注重在聽』,主要是耳朵聽佛號。『即心中默念』,即便你心中在默念,『也要聽』。『以心中起念,即有聲相』,你心中只要有念頭,它就有聲的相,就有聲音,『自己耳,聽自己心中之聲,仍是明明了了』,自己的耳朵聽自己心中的聲音,仍然是明明了了。『果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則六根通歸於一。』你看,這說得很清楚,果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這個同修說,如何專註念阿彌陀佛?念佛時如果旁邊有人說話,還是很容易走神。我理解,這走神就是聽到別人說話,受到別人影響了。『果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則六根通歸於一』,你真耳根攝住了,其他五個根就全攝住了。『耳根一攝』,老和尚繼續說,耳根只要一攝住,『諸根無由外馳』,就沒法向外邊走了。眼耳鼻舌身意,你只要耳根一攝住,剩下的五根無由外馳,沒有辦法外馳了。無由,就沒有辦法外馳了。『庶可速至一心不亂』,才可非常快速地達到一心不亂。你看,這就是都攝六根當中的給我們提出來哪一根最重要,耳根!『校彼修別種觀法,為最穩當,最省力,最契理契機也。』這是講十念法。所以你念佛的時候還能夠聽到別人的說話聲音,你還能嗅到別種氣味,你還能夠眼睛看到其他的一些景象,說明你耳根沒攝住。按照《華嚴》的境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那我耳根攝住了,其他五根就攝住了。那我眼根要攝住了呢?你要真把眼根攝住了,我告訴你,其他五根你也攝住了。『圓通』,通的。你說我眼根攝住,但是我耳根還能聽到別的。對不起,你眼根沒攝住。我們有這體會,你真的耳根要聽到佛號聽得清楚,你確實鼻子聞不到別的香味,你確實眼睛沒看見東西,看了沒看見。你可以自己體會。有些同修來的這些問題當中,我們體會到,概念太多,因為可能知識比較豐富,看的東西比較多,受到這些概念的纏縛和影響。(未完待續)【印光大師十念法之問題討論。胡小林老師主講(北京匯通匯利文字檔案)。(第一集)二零一一年六月四日】


推薦閱讀:

克服拖延(理論版)
勤勉的人與懶惰的人
懶惰又叫做懈怠,如何改變得過且過的生命態度?
《勤儉歌》《懶惰歌》
顧家男人如何應對「懶惰公主范」?

TAG:身體 | 懶惰 | 力量 | 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