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培訓資料之十三: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
深入解讀成功教育內涵: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
作者:孫雲曉
雲曉的兒童世界雲曉兄的教育作品集就要出版了。希望我為他寫點文字。 其實,我們見面的次數不多。印象最深的有兩回:一回是《人民日報》的素質教育大討論座談會,作為嘉賓我們都作了發言。他的講話並不十分流暢,但是故事很精彩,語言很生動,他特有的幽默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回是我們舉辦「新教育實驗與新父母學校建設」的研討會時邀請他來捧場。他非常爽快地來了,同時作了非常精彩的報告。 當然,在此之前,孫雲曉的大名早已經如雷貫耳。他的名字是與兒童聯繫在一起的。 雲曉1955年2月8日生於山東青島一個工人家庭。17歲的時候,他就當起了小學老師;19歲的時候,他就開始在《青島日報》發表兒童詩,從此與兒童結下了不解之緣。 雲曉寫過許多兒童文學、報告文學,甚至寫過小說、劇本,幾乎都是關於兒童的;而真正讓他天下美名揚的,是他在1993年7月發表的報告文學《夏令營中的較量》。這篇報告文學通過對比中日少年在夏令營中的種種表現,揭示出兩個國家教育的差異以及競爭力的不同,讓人們驀然驚醒,從而震撼全國,引發了一場社會各界參與的大討論,同時也受到有關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中央電視台12集專題片《改革開放20年》,稱《夏令營中的較量》引發的大討論是20世紀90年代「教育改革的前奏曲」。 後來,雲曉又發表了一系列研究兒童的著作。看一看雲曉關於兒童教育的作品清單,我們不能不佩服他的智慧與勤奮:《孩子,抬起頭》、《培養獨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傑出青年的童年與教育》、《向孩子學習》、《中國青少年自我保護手冊》、《走進學習時代》、《百年中國兒童》、《體驗成長——青少年民宿地球村報告》、《沒有秘密的孩子長不大——孫雲曉與您網上聊天》、《孫雲曉少年兒童教育報告》、《教育的秘訣是真愛——孫雲曉教育建議》、《培養一個真正的人》、《「較量」背後的沉思——中日兒童教育比較》、《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當代少年兒童行為習慣研究報告》、《藏在書包里的玫瑰——校園性問題訪談實錄》、《喚醒巨人——成功教育啟示錄》、《習慣決定孩子命運——孫雲曉兒童教育12講》、《我的教育自述: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忠告天下父母》、《好父母好方法》、《好孩子好習慣》、《良好習慣締造健康人格》、《父母的「上崗執照」》等等。這些作品雖然有的是主編的和合著的,但是大部分是他獨立完成的。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看到雲曉關於兒童教育的許多基本理念與思想,如「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教育的秘訣是真愛」、「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兒童教育的全部使命是發現兒童、解放兒童」、「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諧的教育」、 「21世紀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世紀」、「無批評教育是偽教育」、「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等等。 雖然雲曉不是教育科學研究的「科班」出身,但是他有著文學家的敏銳,有著對於兒童的關注與「真愛」,因此,他的「發現」、他的感悟、他的情懷就經常讓我們這些研究教育的人自愧不如。因此,「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全國優秀兒童工作者標兵」,這樣一些「頭銜」落在他的身上,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而中國圖書獎、全國「五個一」優秀圖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獎、全國優秀暢銷書獎,這樣一些全國大獎被他收入囊中,也一點兒不奇怪了。 十多年來,雲曉總能夠捕捉時代的精神,走進兒童的心靈。他之所以常常成為媒體的焦點、新聞的中心,是因為他不斷地超越自己、不斷地提出命題;是因為他先知春江水暖,並且勇立潮頭。在網路還沒有走進我們生活的2000年,他就開通了孫雲曉網站(wwwsunyunxiaoyouthcn);在博客剛剛傳到中國不久的2005年,他就在新浪網開了自己的個人博客(blogsinacomcn/m/sunyunxiao)。現在,他的網站已經有各類作品千餘萬字,且每個月組織一次專題討論;他的博客也已成為他與網友互動的重要場所。 雲曉是一個真正走進兒童世界的學者;而我們通過閱讀他的作品,在走進雲曉的世界的同時,也走進了兒童世界。我相信,這裡只是兒童世界的一個角落,雲曉還會繼續給我們展示他看到的那個精彩的世界。 我們期待著。 朱永新 2006年9月4日晚於姑蘇滴石齋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一位跨世紀新教育的忠實守望者(1)在世紀之交中國教育觀念和思想的改革進程中,孫雲曉無疑是一位領軍人物。從20世紀90年代掀起的「中日夏令營」風波,到本世紀之初關於培養孩子行為習慣的奔走呼喊;從「分數是學生###」的評判,到「家長應該稱父母」的提議,孫雲曉關於當代教育的話題常常引起社會強烈的反響,也震撼著眾多父母和教育者的心靈。他以一位作家的敏銳,加之青少年理論工作者的深邃,更加以對青少年那種理性的、透徹的愛,在對當代青少年生存、學習、發展環境及狀況深入觀察思考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青少年權利價值、關於當代教育思想觀念的精闢觀點,也尖銳、強烈地批判了與時代發展相背離的現存教育在觀念、體制、方法等方面的誤區與弊病。孫雲曉的一系列教育作品,是他對當代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的真誠、系統的建議,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論總結和闡述。 閱讀孫雲曉的教育作品,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對於青少年兒童的信任和關愛,感受到他對當代教育深深的憂慮和反思,更能夠領悟到其理論上的深刻及其獨有的思想魅力。 首先,孫雲曉的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批判性。批判是創新的基礎和前提,也是一切有價值的思想理論的共同特徵,是一種理論的力量所在。是孫雲曉關於中日孩子夏令營的思考和吶喊,給了國人以「孩子的教育與綜合國力」間重要關聯的警醒和深思;是孫雲曉關於孩子與父母之間位置、關係,乃至稱呼等全方位的、多次反覆的言論發表,讓更多的國人更急迫地從兒童權利的視角去審視親子關係,去反思在教育過程中自身的態度和方式;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是孫雲曉率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進行的關於中國少年兒童學習壓力、身心健康、同伴關係等生存狀態的多項調查,提醒國人重視孩子現實生活中的實際狀況,並從兒童健康發展的基礎條件角度,進一步認識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了「德育為什麼成了一壺燒不開的水?」、「良好習慣是健康人格之基」的重要思想。作為一項研究成果,問題的提出、研究的設計、結果的分析、對策的建議,都立足於對現實兒童成長問題,對教育,特別是家庭和社會教育中誤區的質疑、反思、批評,都滲透和體現了一種強烈的現實批判精神。應該說,改革開放以來,對教育的反思是社會整體改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重大社會問題之一。反思與批判視角不一,多種多樣。在眾多的批判聲中,孫雲曉的批判不僅尖銳犀利,而且緊緊抓住了現存教育的根本弊病,即對少年兒童自身的忽略。自古以來,教育就是人類繁衍、傳承知識技能的社會性行為,教育以社會為本,強調為社會培養需要的人才,這正是傳統社會中教育社會功能的一種定位。正是這樣一種過分強調,往往忽略甚至扭曲受教育者的個體人格,以至於釀造出中國教育的種種悲劇。孫雲曉對傳統教育的批判涉及方方面面,但其核心緊緊抓住了這一根本問題,這也就使其批判在理性、價值、系統等諸多方面具備了理論批判表現在內涵上的生命力和力量。 其次,孫雲曉的教育思想核心價值明確,凸顯了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和兒童權利觀念。近年來,孫雲曉經常發表一些教育批判或問題的文章、言論,有的甚至震動社會;他還提出了不少積極的教育建議,有的十分生動具體。我們在《孫雲曉教育作品集》中可以看到豐富多彩的內容。認真讀下來,你會發現,孫雲曉的教育批判和建議中,一直有一根主線,即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和兒童權利觀念。平常在我們眼裡司空見慣的教育現象,在孫雲曉那裡,就有了新的發現,關鍵是他有一種不同於傳統教育者的視角——兒童視角。他善於從兒童自身出發,去觀察思考教育,去認識教育過程中的各種關係。這就使他有了不同於一般的視野,也使得他的教育論述具有了面向未來的超前性和創新性。社會的發展和變遷直接影響了教育的功能、使命、目標,也影響了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根本關係。現代社會以人為本,強調人在社會發展中的主動性和自由充分發展的功能,教育的目標逐漸定位於促進個體的持續性發展,在教育的過程中,人不再是被動的被塑造者,而是具有發展潛能的、獨特的、自主的主動者。在社會發展中,少年兒童往往會比###更快、更直接地接納新的觀念和價值,也會因此與###社會發生越來越多的衝突。孫雲曉研究的兒童視角,不僅表現在他對當代兒童生存狀態的多重描述,也表現在他研究整體上的一種超前與創新。從一定意義上說,在當代少年兒童社會教育的研究領域裡,孫雲曉很多時候充當的是一種兒童代言人的角色。這種代言,絕非簡單地為兒童說話,而是代表兒童發展本質需求的代言,是面向未來的代言。創新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理論品質。教育理論的創新不在於提出什麼新的、未曾使用過的方法,甚至是別人沒有說過的觀點、意見;教育理論的創新,最主要的是基本價值和核心理念,是體現在外在形式上的一種內在精神。孫雲曉的教育理論,閃光之處恰在於此。
一位跨世紀新教育的忠實守望者(2)第三,孫雲曉的教育理論體現現代理論研究的特色,重視實踐指導性。從書齋走向實踐,從空泛的理論闡述走向具體的實證研究,是現代理論研究的發展趨勢。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裡,一種理論的價值不僅取決於其核心觀點、學術體系、理論的嚴謹性等傳統元素,更多的還取決於其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和具體的實踐功能,研究過程也由重視理論的邏輯推斷,轉化為重視實證的、個體性的描述和研究。《孫雲曉教育作品集》中的眾多論證,既體現了理論研究的科學嚴謹,也突出了對現實教育,特別是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指導作用,較好地體現了現代社會研究的發展趨勢。在孫雲曉的一系列教育作品中我們會發現,他在提出問題引起父母和教育者的警覺、分析原因講清道理之後,總會認真詳細地作出對策性建議。讀孫雲曉的書,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所提出的問題大都是我們家庭、學校、孩子父母身邊的,甚至是我們每日每時都會遇到的;他所作的分析,也都是我們熟悉的,貼近我們所思所想的;他給予的指導,是我們能夠做到的,是生動具體的。讀孫雲曉的書,總能夠使我們在獲得思想的啟迪之時,更獲得一些具體生動的教育建議、教育行為指導。這在今天各種教育思想流派流行共存,各類家教指導人物、書籍眾多,「專家」、「大師」泛濫的情況下,特別具有重要意義。教育是科學,在社會變遷、整體價值多元的情況下,教育的指導更需要科學和理性;而只有建立在相關研究基礎上的具體、實際的家教建議,才是真正能夠使用的、有效能的好建議。 孫雲曉是一個兒童工作者,他牢固樹立了一個兒童工作者的職業倫理——熱愛兒童、尊重兒童、以兒童為本,這樣的倫理深入到他的研究和寫作之中,就使得他的研究在整體上恪守了很多人很難獲得的一種基本價值體系,並以此構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準確地說是社會教育的研究體系和理論框架;孫雲曉是一個青少年理論研究人員,他堅持理論研究的科學性和嚴謹性,特別是近年來,他主持了多項關於青少年兒童的課題,團結了一大批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傳播學等專業學科的專家學者,發表了一系列有關少年兒童生存發展的研究成果,這就使得他的教育方面的書籍和文章具備了一種科學的底蘊,有了在研究基礎上的學術底氣,並以此確立了他在少年兒童研究領域裡的獨有地位;孫雲曉是一名作家,他以一個作家的細膩和敏銳,以一個文人的獨立思維,去觀察兒童的生活,去觀察教育過程中的種種現象,去思考相關的問題。曾經的記者生涯給了他筆耕的勤勉,給了他責任賦予的力量,也給了他在細微之處思索社會大問題的思考習慣,這就使得他的書籍和文章在科學理性的基礎上,還頗具文學性,哪怕是一項研究成果的發布,也更多地具有了人文氣息,具有百姓易於認識與理解的特點。正是憑藉這樣的多重身份,孫雲曉在教育研究領域具備了自己的特點;也正是這些特點,成就了他的多彩與成功。 以上是我從兒童社會工作,從青少年研究,從教育變革角度對孫雲曉近年來的努力所作的思考,是為序。 陸士楨 (作者系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
孫雲曉:童年的捍衛者(1)認識孫雲曉,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就在寫序的頭天晚上,我們在兒童劇場一起觀看了第一部由兒童與###一起主演的兒童劇《彈珠 巫婆 魔法國》。我們都對劇中出現的「巨嬰」形象非常感興趣。哭著的「巨嬰」幾乎佔據了大半個舞台,他一出現,便引起小孩子們的驚呼,而那個魔法無邊但卻總是煩小孩子的巫婆奶奶倒比他小好多好多。孫雲曉說:這讓他想起了陶行知的一首詩,「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 當時,我幾乎與他同時脫口而出。我們都很喜歡這首《小孩不小歌》,全文是: 人人都說小孩小, 誰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還要小。 認識孫雲曉的快樂就來自這種尋找兒童世界的共同感覺。從1988年相識,到1991年開始合作作兒童研究,至今快20年了。我們一直試圖研究如何從兒童的視角來理解這個世界以及這個世界對兒童成長的影響。我不能忘記孫雲曉的文學作品《「邪門大隊長」的冤屈》。因為在成長過程中,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被冤枉的歷史,幾乎每個孩子都有想說而難以說出口或不敢說出的話,幾乎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大人的理解和尊重。回顧我們剛剛成長為大孩子,還沒有學會尊重小孩子時,我們往往對比我們小的孩子不屑一顧,但當我們再長大些,我們就逐漸知道了:人,無論大小,都應該受到尊重。我們的社會化不僅應該包括學習與各種文化、社會背景的人的溝通,也應該包括學習與各種年齡的人的溝通。因為這個世界不僅是由大人組成的,也是由兒童組成的。真正成熟的人應該是尊重兒童並有能力與兒童溝通的人。兒童需要教育,但如何教育兒童,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問題。在這裡我願意全文錄下陶行知的《教師歌》: 來!來!來!來到小孩子的隊伍里,發現你的小孩。 你不能教導小孩,除非是發現了你的小孩。 來!來!來!來到小孩子的隊伍里,了解你的小孩。 你不能教導小孩,除非是了解了你的小孩。 來!來!來!來到小孩子的隊伍里,解放你的小孩。 你不能教導小孩,除非是解放了你的小孩。 來!來!來!來到小孩子的隊伍里,信仰你的小孩。 你不能教導小孩,除非是信仰了你的小孩。 來!來!來!來到小孩子的隊伍里,變成一個小孩。 你不能教導小孩,除非是變成了一個小孩。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孫雲曉主編的《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的封面上,你會發現一行醒目的標語——「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十年過去了,今天,當我問孫雲曉,什麼是他最重要的教育觀點時,他說:「發現孩子」和「解放孩子」。從他發表的各種著作中,不難看出,陶行知的尊重和平等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他。 與其他兒童研究者不同,孫雲曉是從數萬封兒童與青少年的來信開始進入兒童教育研究領域的。我清楚地記得,20世紀90年代初期,在他簡陋的辦公室里,有一張堆滿書籍和雜物的單人床,床下有成箱的兒童和青少年來信。他曾對我說,「我對教育的看法主要不是來自理論,我真說不出那些流派,我的看法主要來自生活,來自對中國兒童命運的思考」。1990年兒童報告文學集《16歲的思索》出版以後,他接到了少男少女來信2500多封,並對其中1500多封信作了回復。無論討論什麼話題,或分析什麼現象,發現和理解兒童的世界永遠是孫雲曉研究問題的起點。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孫雲曉:童年的捍衛者(2)教育從發現和理解兒童開始,這對許多大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多數大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兒童有什麼好理解的,有什麼可發現的,他們那點兒事一目了然,也因為大人們總認為自己比兒童「高明」。即使在我們能夠發現和理解兒童以後,我們將對兒童進行什麼樣的「教育」也是個需要嚴肅討論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是兒童觀問題,即:童年生活的價值是什麼?是為成長為現在標準的###(或###理想中的###)作準備,還是應當享受童年生活,日後成長為兒童自己願意成為的那種人? 歷史上已有很多教育學家探索過這一問題。盧梭認為,兒童期是個體生命發展的重要時期,其重要意義不僅僅是###生活的預備。兒童應該享受大自然賦予的童年生活。只有經過這樣的階段,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才有可能。兒童的現在和將來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教育不應為兒童的未來犧牲兒童的現在,而使他們受到各種各樣的束縛,教育應該重視兒童的現在。20世紀美國教育家杜威同盧梭一樣,主張兒童的心理需求要從兒童現在的角度來考慮,而不是從兒童的未來角度來考慮。杜威也充分肯定了童年生活的價值,他指出:「生活就是生長,所以一個人在一個階段的生活,和在另一個階段的生活,是同樣真實、同樣積極的,這兩個階段的生活,內容同樣豐富,地位同樣重要。因此,教育就是不問年齡大小,提供保證生長或充分生活的條件的事業」,教育者要「尊重未成熟狀態」。 杜威:《###主義與教育》,《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教育思想流派論著選》,29~33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對教育的這種反省和批判,同樣也出現在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論著中。她在《兒童教育》一文中指出:「像所有別的人一樣,兒童有著他自己的人格。他自身具有創造精神的美和尊嚴。」現代教育的錯誤在於「經常注意的是兒童的明天,他將來的生活。現在從來沒有被嚴肅地考慮過。所謂現在,我的意思是兒童為了要能按照兒童期的心理需要充分地生活,他要求些什麼」 蒙台梭利:《兒童教育》,《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教育思想流派論著選》,90~91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在對教育目的的探討中,美國現代教育家克伯屈提出:在現代,我們應該提倡一種新的教育理論。這種理論把出生後的兒童看做有行為、有感覺的人,而且藉助於尊重和利用兒童現在的狀況,幫助兒童把目前的生活變成更有效、更高質的生活。「這種強調兒童的現在並不否定適當重視兒童的將來。」「我們希望這種對更廣大、更遙遠前景的重視是從內部發展起來的即逐漸發展起來的,而不是如陳舊教育的通常辦法,是從外部強加於兒童的。」 克伯屈:《學習的現代理論》,《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教育思想流派論著選》,54~55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我國兒童文學奠基人之一周作人對此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總結。他說:「以前的人對於兒童多不能正當地理解,不是將他當做縮小的###,拿『聖經賢傳』盡量的灌下去,便將他看做不完全的小人,說小孩懂得什麼,一筆抹殺,不去理他。近來才知道兒童在生理心理上,雖然和大人有點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個人,有他自己的內外兩面的生活。兒童期的十幾年的生活,一面固然是###生活的預備,但一面也有獨立的意義與價值;因為生活只是一個生長,我們不能指定那一截的時期,是真正的生活。我以為順應自然生活各期——生長、成熟、老死,都是真正的生活。」 周作人:《兒童的文學》,1920年10月26日在北京孔德學校所作的演講,發表於《新青年》第8卷第4期,後收入《兒童文學小論》,兒童書局,1932。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孫雲曉:童年的捍衛者(3)如果承認兒童是完全的獨立的個體,那麼,教育的目的也需要相應改變。以往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延續種族或為了更好地完成###社會賦予兒童的使命,但是現代教育就要考慮兒童如何能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天賦能力,以獲得個人完善、幸福,進而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委員會公布了題為《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報告從理論上針對「學會生存」這一主題進行了闡述。報告指出:「教育新概念應該使每一個人都能發現、發揮和加強自己的創造潛力。」教育不僅是一種手段(如達到技能、經濟目的等),也是獲得幸福目的本身,其基礎是樂於理解、認識和發現。教育對個人的作用不僅表現在擴大自己的潛力方面,還應該表現在獲得對外界的選擇和判斷能力方面。在這方面,報告指出:「教育的首要作用是使人類有能力掌握自身的發展。」「教育應當促進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審美意識、個人責任感、精神價值等方面的發展。應該使每個人尤其藉助於青年時代所受的教育,能夠形成一種獨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識,以及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確定在人生的各種不同的情況下他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在21世紀,「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時候都更在於保證人人享有他們為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儘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需要的思想、判斷、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由雅克?德洛爾任主席的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1945—46/1995—96》,聯合國教科文總部中文科譯, 68、 76頁和85頁,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總之,學會生存要求更充分地發展自己的人格,並能以不斷增強的自主性、判斷力和個人責任感來行動。正如這份報告所指出的:「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而「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 孫雲曉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挑戰傳統的教育觀,挑戰「應試教育」,因為這樣的教育觀點和教育方法沒有「尊重兒童的生命狀態」,也沒有尊重兒童的個性。在他看來,發現和理解兒童不是為了更有效地用###既定或僵化的標準來教育兒童,而是為了更好地「尊重兒童的生命狀態」。他針對父母們的各種不尊重兒童發展需求和個性的「強為」現象,倡導「父母無為乃大為」,提出「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播知識,而是培養兒童的健康人格」。 我曾參加過《實話實說》中的一個關於動畫片的節目,當主持人問兒童為什麼喜歡看動畫片時,許多孩子一齊拉長聲說:「受——教——育。」孫雲曉曾將這類現象概括為「集體失語」。孩子們按照統一的###的標準在塑造著自己,結果失去了自己。教育應該使每個人發現自己,發展自己的潛能,並對自己影響、控制環境的能力感到越來越自信,而不是相反。應該強調教育不是機器,兒童也不是批量生產的產品。 二十多年來,孫雲曉挑戰了無數在大家看來非常正常的教育方法,提出了相反的教育觀點,諸如:「向孩子學習」、「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沒有信任就沒有教育」、「『聽話』兒童可能是問題兒童」、「教子應有平常心」、「為確保小學生十小時睡眠而奮鬥」、「讓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人的幸福離不開自由的選擇」、「世上沒有壞孩子」、「考試分數應當成為學生的###」、「沒有秘密的孩子長不大」、「讓每個學生都體驗成功」、「兒童教育從體育開始」、「孩子沒有朋友比考試不及格更嚴重」、「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沒有尊重的愛是一種傷害」、「父母要做童年的捍衛者」、「要像保護孩子眼睛一樣保護孩子的創造精神」、「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打開孩子身上的枷鎖」、「教育是一種喚醒」、「讓每個孩子都有夢想」等等。以上羅列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這些說法,並不是煽情的口號,孫雲曉用事實論證了這些新的觀點比傳統觀念更有益於兒童的幸福生活和健康發展,並針對每一觀點,為教師和兒童父母提供了如何具體實行的建議。書包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孫雲曉:童年的捍衛者(4)從現在來看,這些觀點已為大多數人所接受,但有些觀點在剛提出時卻遇到了甚為激烈的質疑和反對,例如:《夏令營中的較量》、「分數應該成為學生的###」、採集並發表在兒童中自創的「童謠」等等。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要把孫雲曉的做法稱之為挑戰的原因。1997年我曾在孫雲曉主編的《少年兒童研究》上發表了題為「兒童的權利」的文章,儘管當時中國政府已經簽署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達七年之久,但還是遭到了「兒童如果有這麼多權利,我們還怎麼教育兒童」的質疑,並導致某個地區集體退訂《少年兒童研究》。當我向孫雲曉表示歉意時,他說:「這是正常的。這也正是我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在我的心目中,孫雲曉的形象就是兒童的發現者形象,也是一個挑戰者的形象,一個為了兒童利益而隨時準備出發的挑戰者。誰都不能保證孫雲曉的每一個觀點都是正確的,但至少,他的發現和挑戰使人們重新思考以往許多看似自然合理但可能束縛兒童發展的觀念,由他的這些挑戰引發的廣泛的社會討論,產生了許多新的有關兒童教育的觀點。《較量》所引發的全國範圍內的素質教育大討論就是一個明證。他的發現和理解兒童的能力,使他始終保持了對兒童問題的高度敏感性,而他與兒童共悲歡的性格則使他似乎命定要成為這樣一個挑戰者。我們的社會實在需要更多像孫雲曉這樣的發現者和挑戰者。 孫雲曉是一個研究兒童問題的專家,但他並不是一個受過系統的社會科學研究訓練的學者。孫雲曉在任何場合都不諱言這一點。因此,在所有課題中,他誠懇地邀請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方面的專家進行指導和參與他的研究,為他的研究把關。我從20世紀90年代初就參與和評論過孫雲曉主持的研究。我曾與很多專家一起激烈地批評過他的「向孩子學習」課題的設想、「培養兒童好習慣」課題的假設等等,也曾多次在私下激烈地批評過他的一些觀點。多年來讓我感動的是,孫雲曉永遠真誠地面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既不在他不懂的方面自命為專家,也不盲從專家,他會從他所觀察到的有關兒童的社會事實中鑒別專家的看法,盡量使自己靠近科學的思維方式。他以一顆赤子之心尊重科學和有經驗有思想的研究者,並始終對科學研究懷有「敬畏之情」。在這種時候,他往往不像一個研究機構的領導,而更像一個小學生。 《孫雲曉教育作品集》從發現兒童的視角出發,記錄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挑戰傳統教育的過程。對所有關心兒童教育的人來說,都值得一讀。 卜衛 2006年7月31日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大眾傳媒與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的話八卷本的《孫雲曉教育作品集》終於和讀者見面了,坦率地說,我的心裡並不坦然。 在中國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年輕一些的人被稱之為作家或書法家或舞蹈家都是平常的事,但如果稱為教育家就不尋常了,甚至於令人難以接受,或許這是中國格外看重教育的原因所致。與此相關,出版教育文集的人大都是資深且年邁的教育家,並且多數是已經仙逝的人。 就我個人而言,剛過了知天命的年齡,正處於研究和寫作的黃金時期,是不斷產生新思想的創造階段,而不是封筆或封刀之前的總結階段。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在出版這套教育作品集的同時,我還在陸續推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基於上述背景,《孫雲曉教育作品集》的出版就顯得有些突兀。因此,我嘆服江蘇教育出版社的非凡膽識,是他們說服了我,並付出艱辛勞動,才使我的第一套教育作品集問世。這是我從事兒童教育34年(1972年至2006年)的一個總結,尤其是代表了我專職做少年兒童研究20年(1987年至2006年)的主要收穫。 實際上,一個人是否能夠發現真理,並不取決於他的年齡,而是看他是否擁有科學的態度和探索的勇氣。當一種思想或理論提出的時候,最好的結果不是被讚頌而是被討論或爭鳴。這就需要立論者回應,並適當修改自己的思想或理論,從而給社會留下真正的財富。從這個角度來看,任何人的作品集都應當儘可能在頭腦清醒時出版。 與許多學者深奧的著述風格不同,我的作品是通俗易懂的,中日少年《夏令營中的較量》就是我的代表作。一般的學術研究主要回答是什麼和為什麼,而我總是特別關心該怎麼辦,因為我的腦海里時常浮現出一雙雙期待的眼睛。為什麼會是這樣?一是因為我17歲就當了教師,後來又當過九年的中國少年報記者,再後來我經常應邀為父母和教師們講課,始終在兒童教育的各種各樣問題中行走;二是可能因為我從11歲就痴迷於文學,後來成為一個兒童文學作家,習慣了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講道理。 說心裡話,我有時也為自己的作品缺乏學術色彩而自卑,直到聽了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朱小蔓教授的一番話,這種自卑心理才稍稍有了一點兒好轉。朱小蔓教授是一位治學嚴謹的學者,她說,國際學術界對於什麼是學術有了新概念,教育研究的範式不能只以論文著述為標準,發現新知識、應用新知識、綜合新知識、傳播新知識都是學術。我不敢說自己發現了新知識,但我敢說在我的作品裡,應用、綜合和傳播了許多新知識。《孫雲曉教育作品集》最適合的讀者是中小學生的教師和父母,也較為適合基礎教育的管理者和研究人員閱讀。 當然,八卷本的《孫雲曉教育作品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突然冒出來的,而是幾十年的辛苦積累。說到辛苦也不光是作者一人,許多學者的合作、編輯的加工和出版社的推廣,都是不能忘記的。在此,我誠摯地感謝我所在單位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對我多年來的鼎力支持,感謝郗傑英、劉秀英、孫宏艷、鞠青、趙霞、陳衛東等同事給予我的無私幫助,感謝鳳凰出版集團的總經理陳海燕先生貢獻的寶貴智慧,感謝北京出版社、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海燕出版社、新世紀出版社以及北京樹人天地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友情合作。 這裡,我還要特別感謝江蘇教育出版社各位社領導對本作品集的支持,感謝出版項目負責人金月皎女士,特別感謝何莉、馬蘭崢、王艷平等編輯,是她們嘔心瀝血的勞作,才使《孫雲曉教育作品集》與廣大讀者見面。 書的出版既亮出了思想的旗幟,也立下了爭論的標靶。改革開放的時代是百家爭鳴的時代,我期待著思想的激蕩乃至撞擊。 孫雲曉的聯繫方式如下: 博客:blogsinacomcn/m/sunyunxiao 網站:sunyunxiaoyouthcn 郵箱:9999syx@163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三環北路25號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 郵編100089 2006年11月23日於北京
一 什麼是習慣(1)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定義來闡述:習慣就是人的行為傾向。也就是說,習慣一定是行為,而且是穩定的,甚至是自動化的行為。用心理學的話來說,習慣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穩固聯結。壞習慣是一種藏不住的缺點,別人都看得見,他自己看不見。因為習慣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潛意識表現的行為,並不一定是他自己希望的行為。我們每個人身上一定有很多好的習慣,也一定有些不好的習慣。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北京有一家外資企業招工,對學歷、外語、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很多高學歷的人都來應聘。這些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後一關:總經理面試。 這些年輕人想,這很簡單,只不過是走走過場罷了,准十拿九穩了。 沒想到,這一面試出問題了。一見面,總經理說:「很抱歉,年輕人,我有點兒急事,要出去十分鐘,你們能不能等我?」年輕人說:「沒問題,您去吧,我們等您。」老闆走了,年輕人一個個躊躇滿志,得意非凡,閑不著,圍著老闆的大寫字檯看,只見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資料一摞。年輕人你看這一摞,我看這一摞,看完了還交換:「哎喲,這個好看!」 十分鐘後,總經理回來了,說:「面試已經結束。」「沒有啊?我們還在等您啊。」老闆說:「我不在的這一段時間,你們的表現就是面試。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人被錄取。因為,本公司從來不錄取那些亂翻別人東西的人。」 哎呀,這些年輕人一聽啊,捶胸頓足。他們為什麼這麼感慨呢?他們說:「我們長這麼大,就很少聽說過不能亂翻別人的東西。」 想想看,我們哪個家庭、哪個學校,經常進行這樣的教育?翻東西,是兒童時期的一種習慣,是一種好奇。小孩兒去串門,看到人家的抽屜,挨著個兒地翻。爸爸媽媽下班了,孩子就翻爸爸媽媽的包。但是,對兒童來說,這是一個特點,不是一個缺點,他就是好奇,他的社會化程度很低,他還不知道要尊重別人。 這個就是教育的欠缺。如果大人不及時糾正和教育,孩子翻慣了別人的東西,就成了習慣。 美國有個說法,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就是說,一個習慣的形成,一定是一種行為能夠持續一段時間,他們測算是21天。當然,21天是一個大致的概念,只能養成一些簡單的習慣。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複雜一些的習慣養成一般需要30天至40天。總之是時間越長習慣越牢。 再來看一個正面的例子。20世紀60年代,蘇聯發射了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宇航員我們大家都知道叫加加林。當時挑選第一個上太空的人選時,有這麼一個插曲:幾十個宇航員去參觀他們要駕駛的飛船,進艙門的時候,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了。 加加林覺得:「這麼貴重的一個艙,怎麼能穿著鞋進去呢?」就是這一個習慣動作,讓主設計師非常感動。他想:只有把這艘飛船交給一個如此愛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薦下,加加林就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 所以有人開玩笑說,成功從脫鞋開始。實際上就是從好的習慣開始。 我採訪過一個北京職業高中的學生。他知道自己學習不太好,不想上大學,就報考了職業高中,畢業後到一個五星級賓館當服務員。小夥子很開心。bookbao.com 書包網最好的txt下載網
一 什麼是習慣(2)這一天,他從總經理門前走過,被總經理給叫住了:「小夥子,過來。」他一看,總經理叫他,很激動啊!五星級飯店,一個總經理不大容易跟一個員工交談的。 「總經理,什麼事?」 總經理說:「小夥子,你會走路嗎?」 「會呀,從小就會!」 總經理說:「那你走一遍給我瞧瞧。」 小夥子兩個肩膀一高一低,晃來晃去地走了一個來回。總經理說:「走路就是走路,你兩個肩膀一高一低,晃來晃去,是怎麼回事?你站著,看我老太太給你走一遍。」 總經理是一位快60歲的女士,她挺胸抬頭,目視前方,穩穩噹噹地走了一個來回,然後告訴小夥子:「這叫走路。給你一個星期的時間回家練習走路。練好了,你就來上班;練不好,你就別來了。」 這小夥子一聽傻了,往家走的時候,不知道是該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 這樣的故事我們還可以講出很多。我們可以發現根深蒂固的習慣,不好的和好的,幾乎都跟教育有關,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這些問題。我們太重視孩子的功課怎麼樣,分數怎麼樣,名次怎麼樣,實際上一個人的習慣怎麼樣可能更重要。 在2003年召開的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兩會」上,為中國公民出境後的不文明行為「會診」,居然成了被關注的焦點之一。 請看2003年3月17日《北京晚報》的報道: 北大教授葛曉音代表在國外工作多年,談起同胞在國外的表現,葛教授皺起了眉頭。她說,在日本的地鐵里,中國遊客總是沒有排隊候車、先下後上的習慣;日本人乘車或在飯店裡吃飯時很少大聲喧嘩,但中國遊客卻喜歡成群結隊地大聲談笑;還有,在旅遊途中走累了,我們的同胞會席地而坐,旁若無人;去歐洲旅遊的一些中國遊客,對西方文明的文化古迹不屑一顧,最大的興趣就是大包小包地買名牌…… 「作為中國人,看到同胞在國外的表現,太令人傷心了。」北大校長許智宏代表一談起這個問題就連連搖頭。 許校長想起了同胞系著領帶,把襯衣穿在褲腰外面,背著雙手,邁著四方步在國外逛街的情形。在飛機上,中國遊客總是等不及飛機停穩了就起身打開行李箱,既不安全,又不禮貌。1979年許校長第一次到倫敦時,發現人們在公共場所講話的聲音特別低,並且「謝謝」、「對不起」常掛在嘴邊;但是直到今天,如果你在國內與同事或家人之間凡事說「謝謝」,有時也會讓人覺得很不正常。至於隨手丟垃圾、隨地吐痰的壞習慣更是數不勝數。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畫家李燕先生說起吃自助餐:我們有的同胞是眼大肚子小,盛的時候掄圓了膀子,結果剩下一大堆,這是吃自助餐的大忌;還有的吃完飯,用叉子剔牙,舉把叉子使勁在嘴裡剜,那醜態就甭提了。其實應該怎麼做,中國兩千多年前的《禮記》中就寫過了。 李燕說,一個朋友來做客,提起了前些日子帶團出國的事就覺得臉上臊得慌。這位老兄帶的是個由文化幹部組成的赴歐考察團,沒想到好幾位團友「一口老痰,從義大利一直啐到了巴黎。飛機上不讓隨地吐痰呀,一下飛機,憋了一路的老痰直落到停機坪上。清完嗓子一抬頭,旁邊竟然立著一塊中文牌子:請不要吐痰。顯然,這牌子是專門給中國人立的,丟人啊」! 為什麼總是會有中國遊客到國外給中國人丟臉呢?「兩會」代表們經過「會診」得出了結論:在國內養成的不良習慣是不文明行為的「病根」。書包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一 什麼是習慣(3)葛曉音代表分析,早期出國比較多的是一批暴富起來的人和各級官員,雖然這些人有錢或者有權,但是他們身上的種種不良習慣卻令人不敢恭維。葛曉音代表至今仍記得新中國成立50周年大典上看到的難忘一幕—— 「我們幾個北大的代表有幸坐在觀禮台上觀看長安街的###表演。###結束,觀禮台上的人們起身後,觀禮台地上一片狼藉,麵包、空瓶子扔了一片。我們大聲喊住這些人,想讓他們把垃圾帶走,可是根本沒人理我們。再看旁邊的使館代表的觀禮區,仍然和表演開始之前一樣整潔。」 葛曉音代表說,能夠有資格登上觀禮台的,應該都不是普通人,但他們的文明程度實在與他們的身份不相符。 還有一些習慣和做法,屬於兩種文化間的差異,中國人習以為常的,到國外就成了忌諱。許智宏代表說,我們的國人常常喜歡相互談論各自的收入、家裡的住房條件。即使初次見面,也會有熱心人詢問獨身女子結婚了嗎,有孩子了沒有。但這些「熱心腸」到了國外就會讓外國朋友認為沒有禮貌,甚至反感。有人以為這是東方人的習慣,東方文化的產物。但日本同為東方國家,日本人卻不會問你過於私人化的問題。 馬文普代表曾在北歐留學和工作了八年,並訪問過六十多個國家。他從公民的行為習慣講到了公民素質,說:提高國民素質第一靠教育,第二靠制度,第三靠監督。他說,旅行社、單位、家庭、學校、社會都應該展開文明教育,形成一個處處講文明的社會環境。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任何一種習慣都是反射行為,行為的習慣性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裡有習慣,哪裡就有神經系統在工作。神經體不僅可以有天賦的反射,而且在活動的影響下也有掌握新的反射的能力。」也就是說行為的習慣性越深,反射性就越強,習慣是刺激與反應的穩固聯結。 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有不良習慣的時候,你應該想到是他的神經系統在工作,很頑強地表現出來。但是,這個神經不僅可以有天賦的反射,另外神經體在活動的影響下也有掌握新的反射的能力。這就是說,經過教育,經過培養,人是可以形成新的習慣、新的反射的,人是可以把握自己命運的。這就是我們要探討的問題,多有意思呀。 烏申斯基還說:「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我概括一下就是:你如果養成了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養成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完它的債務。這就是習慣。
二 習慣的重要性其實,剛才講的問題當中,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就是說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有了一身好習慣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有了一身壞習慣的孩子會讓人一生都不能放心,甚至不得安寧。 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平時總是丟三落四。電影演員徐帆寫過一件事,她與馮小剛、劉震雲去乘飛機,到了機場,要辦登機手續了,這才發現身份證沒帶,只好返回家裡去找,氣得馮小剛痛罵徐帆。 其實,這類事情大家生活中或工作中都有體會。你能不能擔重任,能不能讓人放心,會不會辦事,能力如何,恐怕都跟你的習慣有關。 我發現愛因斯坦這個人不僅是個科學家,而且是個思想家。他說:「什麼是教育?當你把你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你說這話說得多麼機智。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一個人碰到事情的時候,不可能說「等我想想我受過哪些教育,老師怎麼說的,我想想……」那肯定不行,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素質。什麼是忘不掉的?習慣就是忘不掉的,它成為一種自動化的行為、穩定的行為,它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穩固的聯結。比方說,一個人見了人就問好;做錯事,一定會道歉;辦重要的事一定要確認等等,這就是習慣。 伊拉克戰爭有個特點,由於失誤,美國兵打死英國兵挺多的,但是英國兵打死美國兵並不多。你說這美國兵怎麼回事?這美國兵真的對英國兵刻骨仇恨?那恐怕不是。這個跟他們的教育有關係,美國老師對學生採取比較鼓勵的態度。比方說,老師問:「5加1等於幾?」學生回答:「5加1等於7。」老師會說:「差不多,差不多。」他很少批評,而是鼓勵,5加1等於6,跟7的確差不多,所以美國人馬馬虎虎,馬馬虎虎造成的麻煩就特別多。英國人就比美國人嚴謹得多,德國人就更嚴謹了。 德國的父母就非常有意識地教育孩子養成嚴謹的好習慣。孩子心血來潮:「爸爸,我想明天去爬山。」爸爸不會說「行」或「不行」,他會說:「你的計劃呢?你準備怎麼去呀,跟誰去呀,帶不帶午餐,到哪個地方去?」「我還沒有想過。」父親就會說:「你沒想過的事不要說。」德國人特別講究孩子作計劃,老問你的計劃呢,你不能心血來潮,哇,我要上山,我要下海。這些從小養成的習慣就使得德國人非常地嚴謹。所以習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咱們的孔老夫子說得很好,他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少成若天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小的時候養成的習慣會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堅固,甚至就變成你的天性了,以至於以後所取得的成功、創造的奇蹟,很多方面都是由小的時候形成的習慣所支撐的。 習慣培養要特別重視孩子第一次出現的行為。比方說,小孩第一次罵人的時候,他就特別注意看大人的反應,大人這個時候千萬千萬別笑。如果你笑,還誇他「孩子真聰明,嘴巴真巧」,那這孩子第二次還罵,而且會罵得更厲害。小孩子並不知道他的行為的後果,他只關心大人的反應。所以對孩子的第一次罵人,最好的反應就是不理他,沒有一個人理他,冷淡他,讓孩子自討沒趣。他就會明白:「這不是好事情,別人都不喜歡。」 中國有個傳統,小孩子撒尿撒到別人身上,大人很高興,「哈,這是福氣!」那孩子就會一個勁兒往你身上尿。這就是刺激反應,當一個人有某種刺激的時候必然做出某種反應,這就是習慣,就是條件反射。 春秋戰國時代,儒家和墨家是最有代表性的兩個思想流派,但是有很多問題的認識是一致的。 墨子最有名的關於習慣的思想就是「染絲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固染不可不慎也。」就是說孩子生下來就像一束白絲一樣,你把它染成黑的就是黑的,染成黃的就是黃的,所以說染絲不可不謹慎。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這樣的道理。不同的家庭教育出不同的孩子,這跟染絲的結果是一樣的。明代的思想家王廷相這樣說:「凡人之性成於習。」所以大家可以認識到習慣的重要性。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三 習慣培養的重點與指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學習。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指出,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告訴我們:在素質教育中,應該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諧發展,使他們主要在思想道德、能力、身體、心理等幾個方面形成一系列優良的素質。這些主要方面的素質基本上都包含在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和學會學習三個大的方面。 基於以上認識,我們認為在少年兒童良好習慣的培養上,應該集中在三個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學習。這是我在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係研究」時與專家們達成的共識。該課題是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承接的。 1999年6月,《###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要求:「按照德育總體目標和學生成長規律,確定不同年齡階段的德育內容和要求,在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範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標遞進層次。」 經過反覆論證,我們認為做人的核心是擁有愛心,做事的核心是遵守規則,學習的核心是勇於創新,而這就是人格化習慣的三大原則,是我們的三個研究重點。在每一個重點下面又有四個具體的指標,人格化習慣需要確立一系列具體指標,我們一共列出了12個指標及一系列基本好習慣。這12個指標包括:(1)做人:真誠待人、誠實守信、認真負責、自信自強;(2)做事:遵守規則、講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費;(3)學習: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學用結合、總結反思。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越難的事情越要把它變得比較容易來做,大的事情要從細緻和細小的方面來做,這才能做成功。他還說:「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就是不貪大才能做得大,所以我們認為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從這12個指標入手進行一系列好習慣的培養,有側重地進行重點突破,是比較可行的。這12個指標主要內容見下表: 12個指標 分組重點指標人格特徵 做人真誠待人真愛 誠實守信誠信 認真負責責任心 自信自強樂觀 做事 遵守規則規則意識 講究效率效率意識 友善合作合作 合理消費勤儉節約 學習 主動學習自我能動性 獨立思考獨立 學用結合勇於實踐 總結反思勤於創新 我們在與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的合作中,心理學專家們也提出了新的研究重點,與人格培養更為接近。他們的建議是: 做人方面重點研究:1.少年兒童積極的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培養;2.少年兒童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培養研究。 做事方面重點研究:1.少年兒童責任心的培養;2.少年兒童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學習方面重點研究:1.少年兒童學習策略與學習習慣的培養研究;2.少年兒童學習主動性與創新的研究。 也許,這樣的研究更容易探索清楚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之間的關係。 書包 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四 怎樣培養良好習慣(1)首先要確定規範。 《論語》說:「不學禮,無以立。」《禮記》說得好:「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什麼叫人?人就是身上的###越來越少,文明性越來越多,這就成為人了。比方說動物,它們不講什麼平等、憐憫,就是弱肉強食,你吃我,我吃你,這是它們的生存法則。 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可以看到立規矩對於習慣養成的作用。做父母的大都特別希望老師關照自己的孩子,喜歡自己的孩子。但是,什麼樣的孩子老師容易喜歡,在班裡容易受歡迎?有禮貌的孩子。 我有個朋友叫李宏,她的女兒早兒就是一個非常有禮貌的孩子,上小學、上中學是人見人愛,到哪個地方都自然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女孩。因為早兒善解人意,待人彬彬有禮,連給她們家打過電話的人都會驚嘆:哎呀,你的女兒太可愛了,我什麼時候一定要見見她,我從電話中就彷彿看到這個女孩的微笑。 早兒接電話,一拿電話就說:「您好,請問您找誰,這是李宏家。」如果她媽媽不在,她會說:「我媽媽現在不在,您有什麼事情需要我轉告她嗎,需要讓她給您回電話嗎?」對方不掛電話,她肯定不會放下電話,都是先讓客人掛電話之後,自己才放下電話,禮貌非常周全。 我們有些孩子不是這樣的,接電話,開口就是:「喂,找誰?不在!」掛了。有時候連爸爸來的電話都不聽清楚就掛了。 早兒為什麼那麼有禮貌呢?那就是習慣養成。媽媽跟她說:「凡是給咱們家來電話的人,都是我們的朋友、客人,對客人一定要熱情,要抱著愉快的心情接電話。接電話先說您好,請問您找誰,然後該誰接電話誰就接電話,該做什麼記下來,而且要後掛電話。」 早兒當然也有忘記的時候,媽媽看見了,就提醒她:「想一想,應該怎麼辦。」提醒多次之後,過了21天,過了一個月、兩個月,早兒就非常習慣了。這就是禮儀習慣,是非常非常細緻的禮儀習慣。 怎樣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呢?北京史家小學發動學生自定班規,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規、家規、校規都是養成習慣的好方法。 明末清初有個學者叫朱柏廬,他做的《朱子家訓》是中國很有名的家訓,他在裡面說的話流傳很廣,如:「黎明即起,洒掃庭除,要內外整潔。」「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我們確實要給孩子確立這樣的規矩。 第二條,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 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準備,今天培養孩子的習慣是非常困難的,最大的困難在於我們的父母,還有爺爺、奶奶,也包括老師,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習慣。我們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麼是好習慣,我們是帶著很多###長大的。 大家還記得「###」嗎?「###」破四舊,哪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破了很多很多的好習慣。全世界都尊重孔子,我們中國人把他叫做「孔老二」。破四舊把很多很多好的東西破掉了,培養了一些「無知無畏無禮」的人。 我給大家講一個我自己的體會。 2003年的夏天我在紐西蘭,一天黃昏的時候,我們路過一家超市,我說咱們進去超市看看,看看紐西蘭人的超市是什麼樣的。一進去,裡面的蔬菜色彩鮮艷,那個柿子椒又大又鮮亮,紅的鮮紅,黃的橙黃,綠的碧綠,看上去像玩具,像假的似的。我就拿了一個柿子椒,想看它熟得怎麼樣,看看是不是飽滿。沒想到在當地生活多年的台灣導遊說:「孫先生,我們這兒的習慣是用眼睛挑東西,不要用手挑東西。」我聽了之後簡直呆住了。因為我自認為還不是一個不太文明的人,卻第一次聽說不能用手挑東西,要用眼睛挑東西。這就是習慣的差異。我們買東西誰不去挑,捏呀捏,可是你捏完他捏,他捏完之後可能不買了,最後別人怎麼買?我們可沒想過這些問題。這是條件反射,挑選什麼東西都想試一試、捏一捏,這是習慣動作,確實不太文明。
四 怎樣培養良好習慣(2)還有一次在菲律賓,那裡的冬天很溫暖,在椰子樹下游泳多好啊!香港女童軍的一些女士邀請我們一塊兒去游泳。當時我想,去游泳池要走很遠的路,到那個地方再更衣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我就穿好了泳褲,然後穿著睡衣就出去了。香港一位相識多年的蘇小姐說:「孫先生,你怎麼這樣穿呢?真可笑!」我當時還不太明白,怎麼可笑?不是也有人就穿著短褲,披著毛巾往外走嗎? 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禮儀:穿著睡衣是不能離###間的,這樣不合禮儀。但是坦率地說,我真不知道。在北京,我家附近有一個飯店,在那兒吃飯的人有一多半是穿著睡衣的,男男女女都有。自從知道了這個禮儀習慣,我再看到他們就覺得很不順眼了。 還是要說說我們中國人隨地吐痰的習慣。北京有個調查推算,中國每天約有4億人隨地吐痰,即329%的人有隨地吐痰的不良習慣。 有一個名作家叫鄧友梅,他考證了一下,發現隨地吐痰在中國大概有兩千年的歷史。京劇《文昭關》表現的是距今兩千多年的戰國時代的故事。劇中的老生東皋公就先在簾後「嗯,吐恩」一聲再出場。鄧友梅不明白,就問研究京劇的人,這是什麼意思?人家告訴他,這就是吐痰的聲音。京劇的開場白就有這個聲音,可以說這是我們一個歷史悠久的不良習慣。「非典」的出現讓我們知道了隨地吐痰的可怕。據報道,痰裡面的病菌能存活幾個月,傳播的範圍在百米之外,特別像廣東氣候這麼濕潤,真是可怕。 廣東人什麼都吃,也是習慣。聽說孩子們在學校、在班上集體簽名保護野生動物,堅決不吃野生動物。這些孩子多好。可是回到家,大人就說:「吃,吃,吃,怕什麼,果子狸好吃,穿山甲好吃,有營養,還能治病!」你說孩子他吃還是不吃!當然,這次「非典」的教訓會對我們改掉壞習慣很有幫助。有研究說,「非典」病菌可能來自果子狸。電視台播了一張果子狸的照片,我就覺得果子狸的目光里露出對人類的仇恨,猙獰可怕。這是大自然的報復啊。為了我們的孩子能養成好的習慣,我們成年人還不應該很好地改變自己嗎? 我們中國人,一是排隊的習慣,一是不要隨地吐痰的習慣,大家想想需要多少年才能形成?我樂觀一點說,十年;要現實一點說,可能要20年或者30年。北京2008年舉辦奧運會,我一點兒也不擔心硬體的現代化,資金的到位一點兒問題也沒有。我就擔心到時候,奧運會會場痰跡遍地,這種習慣很難改。所以說這就是我們艱巨的任務,為孩子要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為什麼呢?孩子在學校培養好習慣,放學回家:「爸爸,你好!媽媽,你好!」可是有的父母就不習慣:「你叫喚什麼呀?」「爸爸,我回來了!媽媽,我回來了!」「回來就回來吧,啰唆什麼啊。」孩子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實際上,要孩子學會關心,過去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有傳統,即《弟子規》中要求的「出必告,反必面」。孩子上學,走的時候得打招呼;回來的時候,要問候家裡人;出去玩的時候,也要說一聲去哪裡,父母都要積極回應他。這樣的規矩不僅僅是為了禮貌,也是保護孩子安全的需要,要讓這個打招呼的行為成為每個家庭的一個很重要的習慣。
四 怎樣培養良好習慣(3)那麼,怎樣才能培養良好的習慣?我在這裡特別提醒大家,也就是第三條,要尊重兒童的權利和參與,讓孩子充分地參與。 多年的研究使我有一個感受:在兒童的習慣養成過程當中,有一個危險存在,那就是習慣養成的過程變成了奴役兒童的過程。大家千萬千萬注意這一條。什麼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習慣,大人在訂規範,強迫孩子去做、去執行,這就很可怕。因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兒童是主人,我們應當發揮他們的主人作用。 習慣養成的最高境界是形###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強制。這一點特別重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應該是要讓孩子們覺得:這是我盼望的,我特別希望有這個好習慣,這對我的幫助很大,對我的發展很有用,好習慣多了,我才是一個好學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這才是自主自動的,而不是強迫的。 中國教育的一大失敗可以說就是把太多的教育變成了一種上對下的要求,而沒有一個從下激發出來的主動的需求。現在全世界都在研究兒童,一個共同的主題是:兒童參與。 兒童參與在中國的教育界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我舉個例子: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成立100周年,我隨團去祝賀。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來了1800多個嘉賓。晚上就餐之前,看演出。第一個節目——獅子舞,表演的青少年非常地儘力。我發現這些耍獅子的人眼神有些異樣,直直的、愣愣的。我非常奇怪:「眼神怎麼這樣?」一問才知道,這是一些弱智孩子在表演。我非常震驚,當時我的眼淚就下來了。 大家想想看,我們搞教育的,面對1800多個來自世界各地的來賓,第一個節目誰敢讓弱智孩子來表演?我們很可能讓他們回家,甚至長得不好看的、紀律不太好的,今天放假,今天你們沒事,回家。我們會挑一些嘴巴靈巧的、模樣長得可愛的孩子來表演。那麼,兒童的平等在哪裡?兒童的參與在哪裡?素質教育的第一個原則就是面向全體,而不是面對少數。所以說,行為習慣的養成,如果沒有兒童的主動而充分的參與就不是成功的。 兒童參與有一個階梯,階梯有八層: 第一層是操縱,成年人操縱兒童; 第二層是裝飾,找幾個孩子來表演一下,來裝飾; 第三層是象徵性的參與; 第四層是###指派; 第五層是與兒童商量; 好了,我們的習慣培養,起點就是第五層,與兒童商量,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要和孩子商量:你們需不需要培養這個習慣?你願不願意培養這習慣?因為孩子有選擇權:我願意養成什麼習慣,比如愛運動的習慣、有禮貌的習慣……內向的孩子不能培養成外向的孩子,慢性的孩子不能培養成急性的。習慣養成要講究規則,要尊重差異。 第六層是與兒童一起決定,經過討論我們確定我們要培養哪幾個習慣,一起商定; 第七層是兒童提出方案,比方說:我要培養我說話算話的習慣,兒童決定,###不限制; 第八層是兒童和###一起決定。 第四條,就是習慣培養人格化高於技能化。 習慣培養一個比較好、比較高的境界是健康的人格化習慣。什麼叫人格化習慣?簡單地說,就是以人格為導向的自動化行為反應模式。人格是心理和行為特徵的總和。人格化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能化。當然技能化也很重要,有智慧型的,有技能型的,就像騎自行車和游泳一樣,都是動作性、技能性的習慣,很難忘的。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四 怎樣培養良好習慣(4)但是,要注意一個誤區,在習慣培養的行為訓練當中,不能講單純的技能化。比方說,有一家外資企業要求員工見了客人要微笑,微笑的標準是露出八顆牙齒,因為這樣的微笑是燦爛的。但是我們有點兒生活經驗的人會發現,露出八顆牙齒的微笑未必發自真心,譬如很職業化的微笑、無奈的假笑等等。那種笑,對孩子來說恐怕是非常不好的。我們培養孩子對人發自內心的那種笑,當然可以有個性化差異。比方說,在表達對人的友好的時候,兒童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不習慣叫人,父母卻說:「過來,叫叔叔,叫大爺,張阿姨,李伯伯……」小孩子就跟著鸚鵡學舌,這樣做的效果並不好。 我們要培養孩子,不要強迫孩子去做。我們可以告訴他,對客人要有禮貌,要讓孩子真心地去理解別人,尊重別人,用他自己的方式,如笑著點點頭就夠了。不能像訓練猴子似的訓練孩子。 有一個英國皇家教育代表團到南方某幼兒園參觀。園長為了讓外國人看小朋友是怎樣守紀律的,給每個小朋友發了一碗湯圓。 小孩兒都特喜歡吃湯圓。客人來參觀都要說話啊,致歡迎辭啊,啰啰唆唆了半天。對著湯圓,有個小男孩就等不及了,低下頭舔了一下。這個園長看見了,狠狠地盯了他一下。這小男孩低著頭,知道犯錯誤了。 參觀完了之後,中國的老師們就問英國的客人:「你看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教育怎麼樣?」人家說話很幽默:「我看你們訓練孩子的方式和我們英國皇家訓練馬隊一樣,要先出哪個蹄子,後出哪個蹄子……」多尖銳啊! 第五條,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六大步驟。 步驟1:要認識習慣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讓孩子分析案例等多種方式來進行,使他們切身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 步驟2:與孩子一起討論制定適當的行為規範。訂家規,訂班規,制定習慣培養目標,一定要發動學生和父母老師都參與。要讓孩子自己說:習慣這麼重要,我特別需要形成一個什麼什麼習慣。要一個一個地確定培養目標,甚至兩個月培養一個習慣,一個新習慣,這都很好。 步驟3:進行形象感人的榜樣教育。用各種教育行動進行榜樣教育,各種各樣的傑出人物都有好習慣。大家都知道李嘉誠很守時,他怎麼守時?他的表都是撥快10鐘的。 步驟4:持之以恆地練習。習慣培養有很多技術手段,大家可以嘗試,但是有一條是必須做的,一個習慣的出現一定要訓練一個月以上。但是這訓練不是天天正步走,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要進行分析、評估、引導、訓練,等等,這是不可缺少的環節。 步驟5:及時而科學地評估引導。要表揚,用各種方式表揚和引導,對孩子一定要及時地表揚。 步驟6:創造好環境,培養好風氣。誰出現了好的行為,在家裡和學校里就會得到鼓勵、支持、欣賞;誰有不良的行為出現了,大家就會鄙視、反對,這對一個人好習慣的養成是非常有作用的。 六大步驟,把每個步驟都作細化,良好習慣就養成了。
五 怎樣矯正不良習慣在培養好習慣的同時往往要矯正不良習慣。對著孩子,我們會發現他們有很多壞習慣:學習不好的孩子一定是學習習慣不好;品德有問題的孩子,一定是品德習慣不好。怎麼辦? 我們來重溫一下烏申斯基的話:「神經體不僅可以有天賦的反射,而且在活動的影響下也有掌握新的反射的能力。」經過教育,經過培養,人是可以形成新的習慣、新的反射的。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訓練來矯正孩子們的不良習慣。 矯正不良習慣一定要有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廣東一位老先生性子比較急,聽說21天可以養成一個好習慣,就讓孫女改正不良的閱讀習慣,可是30天了也未見效。於是便懷疑專家的理論。實際上,任何理論都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應當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對孩子簡單地發號施令是難以取得好效果的。 一個孩子如果有了壞習慣,學習坐不住,老站起來,媽媽往往會說:「兒子,學習就是學習,不許站起來!」你只要說不許站起來,你兒子屁股底下立刻就會像有釘子一樣,那個難受勁兒,非站起來不可,肯定要站起來。你不讓站,他忍著,一會兒還是得站起來。這是神經系統在工作,在不屈不撓地工作。所以說簡單的訓斥或命令是沒用的,只能用遞減法。 有一年我去阿姆斯特丹,在大街上看到有個店裡賣毒品。我說:「你們這個國家真奇怪,全世界都戒毒,你們還賣毒品?」荷蘭人說:「我們是賣給那些戒毒的人的,他們戒毒一下子戒不掉,我們允許他們微量吸毒,憑一個證,可以來買點兒,讓他們逐漸減少,這就是遞減法。」改正壞習慣就和戒除毒癮差不多,用遞減法去矯正效果比較好。就是說他的壞行為比原來次數減少,就可以容許他,一次比一次少,直到成功。我現在在家裡就這樣做。以前我妻子老說我:「你怎麼搞的,老是用完東西不放回原處。」你看,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這個習慣很不容易,這就是一個很具體的習慣。我現在就比較注意了,東西在哪兒拿的,用完了放回去。我親身體會到這習慣養成是一個終生的過程。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你一定會受益匪淺。
六 在快樂的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1)這個是什麼意思呢?人總是有趨善、趨樂的趨勢,人總是向著一種喜歡的、有興趣的、他覺得真好的方向走,趨利避害嘛,這是人的正常心理。我們要培養好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體驗到壞習慣的醜陋、不能容忍。 我國南北朝時期的教育家顏之推倡導的「勤學、切磋、眼學」,就是說的學習要勤於觀察,親身體驗。 我們來看看體驗式學習和傳授式學習。從國際教育比較可以發現,西方的教育以美國為代表,它是體驗式學習。東方的教育以中國為代表,中國的教育是傳授式學習。(劉京海語) 體驗式學習的是什麼呢?是嘗試、探索,它容易形成能力,但不容易形成知識。中國的這種傳授式學習是灌輸、記憶,是容易形成知識,不容易形成能力。所以,中國的孩子會考試,但能力不太強,美國的孩子能力比較強,但不大會考試。 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應當是東西方相互學習揚長補短。體驗,中國學生需要體驗。正如荀子所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我再舉一個例子:中日兒童餐桌教育之比較。 你看日本的孩子,在餐桌上讓我們感動。日本的孩子有一個習慣,吃飯前,哇啦哇啦說幾句話,意思就是說,感謝賜給我美好的食物,我要吃飯啦。日本兒童的集體活動前一定要說話的。 中國孩子吃飯前啥也不說,在餐桌上挑食、剩飯。日本孩子說了之後就吃,不能剩飯,而且吃飯前人人要勞動,連兩三歲的孩子也要拿個筷子,拿個碗什麼的。集體就餐時,吃完飯,日本孩子會站起來,向廚師鞠躬:辛苦啦! 我們中國的孩子就沒有這些習慣,中國的孩子餓了,到飯堂吃飯,拿著勺子敲碗,「嘣嘣嘣」:「還不開飯?餓死了!」很少聽說中國孩子給廚師鞠躬的。 我們早就有《朱子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可是我們的孩子在餐桌上有沒有想這些呢?我們有沒有把習慣的養成和孩子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呢? 當然,教育在於引導。在習慣的培養當中,要有些快樂的事情,讓孩子在體驗中快樂成長。 教育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實踐出真知。洛克就強調兒童學習中的兩個習慣:熱愛求知和實地觀察、親身體驗。 怎麼做呢?有很多種方式,要創造很多讓孩子體驗的活動方式。 比方說,我覺得我的女兒就是在體驗中快樂地長大的。在北京,她上的是學習日語的月壇中學。從初二開始,學校開展民宿活動,就是日本學生到北京來,住到中國學生的家裡,相互交流。中國孩子也到日本去,住在日本學生家裡。 我女兒前前後後一共領了三批日本學生住在我們家裡,她負責接待。後來她就報名到日本去民宿,我們也支持。 日本的學生到我家來住,叫我「奧桃桑」,就是爸爸;我女兒到日本去,也管人家的父母叫爸爸媽媽。我女兒去的那個家,上有爸爸媽媽,下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加上我的女兒,四個都是中學生。女兒在人家家裡一住就是一個月。這樣的活動她去了兩次,每次都是坐船去,來回就要四天。 你想想,這孩子住在日本人家裡,周圍一個中國人都沒有,她不學會獨立行嗎?她不學會禮貌行嗎?她不張口說日語行嗎?
六 在快樂的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2)這就是一種體驗的方式,我女兒在日本磕磕絆絆,感慨萬千。所以我覺得她的有些習慣是在日本形成的,因為日本的家教很嚴。所以說,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千萬別這樣說:「我跟你說了一百遍了,你還記不住!」你這樣說,他就是記不住,他甚至聽不懂你的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社會學大師費孝通對我說,孩子懂道理,經常不是聽會的,而是看會的。 所以我們要創造各種方式讓孩子在體驗中快樂地成長。比方讓孩子當個小導遊,讓孩子有各種各樣的交流方式,一定要有各種活動讓孩子體驗,這樣才能夠很好地提高,才能真正地鞏固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少先隊和學校的作用是巨大的。 上海有個華陰路小學,學校中98%的小學生都主持過中隊會,奇怪不奇怪?難道這個學校的學生都是隊幹部嗎? 原來,這個學校的少先隊活動開展得很好,然後有的隊員提議每天都開展隊活動。可是課程改革後,少先隊一個星期就只有一節活動課,怎麼可能天天有活動呢? 這個學校做到了,少先隊通過了決議。怎麼搞呢?每天下午上課之前十分鐘開隊會,各個班開中隊會,就叫「十分鐘隊會」。隊會的題目、內容,由隊員們自己想,自由報名。你報了名,你就上來主持。這個星期把下個星期的隊會內容和主持人排出來,星期一是誰主持,是什麼內容,星期二是什麼,星期三是什麼……比方說,有馬路歌手爭奪戰,有猜謎,有各種有趣的故事,有新聞……什麼內容和方式都可以。 大家想想看,別說一個小學生,即使是成年人,有多少人頭髮都白了,也沒在眾人面前講過話。沒有這個體驗,所以他就更談不上習慣。碰到困難,碰到委屈,碰到傷害,他也不會表達,不敢在眾人面前開口,只能找別人幫忙訴冤,把命運寄托在別人身上。 這個學校讓孩子們從小主持會議,一個小學生站在全班同學面前,主持「十分鐘隊會」,是個了不起的鍛煉。這個學校的做法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我認為這是很好的體驗。我們要創造機會讓每個人都能從容地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說說你的家庭,說說你的愛好,說說你的有趣的經歷,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成功的體驗。 所以說,要創造多種方式,讓孩子在體驗中快樂地成長,體驗成功,體驗快樂。 還有少先隊幹部的輪換制,選舉也是體驗。現在隊幹部不能「終身制」,###和團中央發了文件,小幹部最多任兩屆,一般都是一屆就換。有的小幹部不肯退休,有的父母因為孩子當不上大隊長,還把老師給揍一頓。###同志有一個關於教育的談話,舉的例子就是這種情況。我們要讓孩子體驗###。有些孩子還學會了賄選,選舉之前請大家吃飯,送高級禮品,條件就是投他一票。這些都需要少先隊和學校發揮自己的作用,在讓孩子體驗的同時去正確引導他們。 北京有個史家小學,他們的做法使我很感動。這個學校的老師帶學生去看電影,有1000多個學生,入場時間五分鐘,沒有聲音。結果人都坐齊了,樓上的放映員還以為人還沒來呢,這就是習慣養成。 史家小學種的杏樹很矮,一年級的學生伸手就能抓住,但是沒有一個人隨便摘杏。現在杏樹換成了柿子樹。秋天,紅紅的大柿子壓彎了枝頭,也沒有人伸手去摘。最后豐收的時候摘下來,低年級一人一個,高年級兩人一個,分不過來,就這樣分了。多有挑戰性啊!習慣的養成,是有很多現實的體驗機會的。 書包網 www.bookbao.com
七 繼承中華民族重視習慣養成的優良傳統我們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有很多培養習慣的好思想、好方法、好規範。在習慣的培養當中,應當重視和繼承這些優良傳統。 宋代有個大教育家,叫朱熹,被稱為孔子之後的又一個大儒、大學問家。他為兒童的好習慣培養專門寫了《童蒙須知》。大家看看他關於生活習慣是怎麼說的: 「大抵為人,先要身體端正。自冠巾、衣服、鞋襪,皆須收拾愛護,常令潔凈整齊」;「凡###服,必整齊摺疊篋(qiè音竊,即小箱子)中。勿令散亂頓放,則不為塵埃雜穢所污,仍易於尋取,不致散失。著衣既久,則不免垢膩,須要勤洗浣(huàn音煥)。破綻,則補綴(zhuì音墜)之」;「凡為人子弟,當洒掃居處之地,拂拭几案,當令潔凈。文字筆硯,百凡器用,皆當嚴肅整齊,頓放有常處。取用既畢,復置元所」。 衣服脫下來,要放在固定的位置。大家想想看,咱們多少孩子早上起來,要大叫:「我的襪子呢?我的鞋子呢?」每天早上找襪子,找不著,不知扔哪兒去了,這就是不良的習慣。都是要好好矯正的。 我們在北京有一個子課題學校,叫北京府城小學。該校對學生有一個非常具體的要求,凡是他們學校的學生,每個人上學期間,要有兩雙襪子,每天回家要洗襪子。第二天要穿一雙乾淨的襪子上學。就這麼個要求,每天洗襪子,要穿一雙乾淨的襪子上學。 我們想想看,這對一個小學生意味著什麼?穿著一雙乾淨的襪子上學,不僅腳丫子很舒服,他還有一種新的開始的愉悅,嚮往整潔清潔的一天、新的生活。而且,洗襪子能養成愛清潔愛勞動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說對年齡越小的孩子,要求要越具體。 有一次,府城小學組織學生去亞運村玩,其中一項是跳蹦蹦床。別的學校學生一脫鞋,臭氣熏天,特別是男孩子的腳最容易臭。可是,府城小學的學生脫了鞋,卻聞不到一點兒異味。這讓管理人員大為感動,特別歡迎府城小學的學生。這就是行為習慣的差異。 北京實驗一小的一位老師,對學生有個要求,寫字之前要洗手,把手洗乾淨了,才能看書寫字。我覺得這也很有意義。小孩子的手總喜歡東抓西抓的,臟乎乎的馬上又拿著筆寫字,本子上污跡很多,這就是不良習慣。要求先洗手,洗的過程從心理學上來講,就是一個心理準備的過程:「我要寫作業了,寫作業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我要把手洗乾淨了,我要好好寫作業。」 從兒童教育來說,未成年人時期是一個人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最佳時期。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行為習慣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礎。
八 養成好習慣是一生的功課(1)熟悉教育的人會明白,兒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好習慣,而父母的習慣如何對孩子的影響巨大。因此,《人民日報》曾發出「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的呼籲。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接觸到大批青少年的父母與教師,並有機會聽到他們許多心裡話。我發現,中國的父母絕對是愛孩子的世界冠軍,雖說「改造」一詞難聽,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們也心甘情願。但是,他們有一個普遍的擔心,自己年齡大了,有一些積習頗深的壞習慣還改得了嗎?需要的一些好習慣還能夠建立起來嗎? 的確,習慣的養成與年齡的關係是密切的。一般來說,年齡越小越容易,年齡越大越困難。例如,幼兒時期是養成生活習慣的最佳時期,小學階段是養成品德習慣的最佳階段,中學時期可能是養成學習習慣和智慧性習慣的最佳時期。但是,容易的並非能自然形成,困難的未必就不能做到,最佳的也僅僅是一種可能。準確地說,人的一生都是不斷養成好習慣和改正壞習慣的過程,這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必然趨勢。 2005年5月2日,我從《北京晚報》上,讀到了周士淵先生的文章,題目為《管理自己的學問》。巧極了!他專門談自己50歲後是怎麼養成好習慣的,如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和心理平衡等等,這對廣大父母朋友具有直接的借鑒作用。他寫道: 「習慣培養當然應從少年兒童開始,這樣最為有效。但我以上所有習慣,除氣功外,幾乎都是50歲以後逐步養成的。南京有位名叫郭彩如的105歲老人,至今居然還能###,還能雙手抱柱,雙腳凌空,做『大鵬展翅』的高難動作,甚至他還宣布與世界範圍內的健康老人打擂台,以武會友,從中挑選出2008位百歲老人,相約2008年到北京為奧運加油添彩。而據調查,郭彩如老人的許多健康習慣都是他退休後才開始養成的。 「在習慣問題上,不論老幼,人人都可大有作為,年齡絕不是一個障限,關鍵是看我們對自己的健康是否真正高度負責……」 周先生總結出了培養習慣的「三二一模式」,「三」是指三個性,即認識必要性、選擇可行性、具有操作性;「二」是兩句話,即「關鍵在前三天」和「奧妙在纏纜繩」,後一句出自西方著名教授曼恩對習慣培養很精確的比喻:「習慣彷彿像一根纜繩,只要我們每天給它纏上新的一股,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一」是一個簡單的口訣,即「三七二十一」。周先生認為,「關鍵在前三天」,指前三天要啟動、要認真、要咬著牙熬過它。這「七」是指一星期七天。「二十一」可是個習慣領域裡的重要數字,必須記住。因為根據西方科學家的研究,一種習慣的培養如果認真去做,平均大概是二十一天。但請記住,這是「平均」數。好習慣的養成和壞習慣的克服所用的時間一定差異很大,認真程度不同,對重要性的認識不同,所用時間也顯然會大不相同。 我與周士淵先生相識幾年了,相識也是因為對行為習慣的研究。我認為,他的上述方法基本上是可行的,雖然習慣的培養過程比他講得還要複雜。我敬佩周先生,因為他不光在說更在做,他在不斷養成良好的習慣,而且毅力驚人。 那一天,周先生在我的辦公室里,為了說明持之以恆可以養成意想不到的新習慣和新能力,他當場做了一個表演。
八 養成好習慣是一生的功課(2)當時已經56歲的周先生站正後,低頭把腰慢慢彎下,膝蓋綳直。他先是手指尖觸地,後掌跟觸地,繼而又全掌穩穩著地。緊接著,他又雙腿左右叉開,叉成大「八」字形,兩手抓住腳後跟慢慢彎腰,頭頂漸漸向地面接近。最後,他的頭頂竟觸到了地面! 我看得驚呆了!我比周先生年輕許多,手指尖卻夠不著地面,頭頂觸地更不可能。可是,腰髖關節炎嚴重的周先生怎麼做到了呢? 原來,2001年春節周先生回上海時,他快60歲的四姐為他演示了一遍這樣的動作。於是,他開始練,每天堅持練。到了當年的8月1日,他終於達到了原先以為達不到的目標。 周先生對我說:「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認真,怕就怕堅持。如果你真的凡事認真,堅持去做,一個月下降一厘米難不難?不難。第二個月再下降一厘米難不難?不難。難的是什麼?是堅持。」 我想,這就是習慣的養成,堅持才有習慣,習慣在於堅持。 我曾經談過一個觀點:「德育為什麼成了一壺燒不開的水?」因為許多家庭和學校雖然也重視德育,卻大多隻重視了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的培養。例如,父母與老師總對孩子講道理,也要求他們落實在行動上。可是,從認知到行為,這只是德育的前50℃;如何從行為到習慣,是更重要也更艱難的後50℃,往往被忽略了。也就是說,許多養不成習慣的教育,都是「一壺燒不開的水」。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養成自身的好習慣呢?也許,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習慣。比如,您是否有欣賞孩子優點的習慣呢?如果您總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並且恰當地表達出來,這表明您有一個好的教育習慣。再比如,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您是否注意傾聽孩子的訴說呢?如果您總是訓個沒完沒了,根本不給孩子申辯的機會,這表明您有一個壞的教育習慣。如此想來,父母以及教師的許多教育習慣都值得反思了,因為教育習慣比一般的教育失誤更影響孩子成長。 總之,教育孩子的過程是兩代人共同成長的過程,只有做到這一點,教育才真正是一項幸福的事業。我們為什麼在教育中常常痛苦不堪?那不是教育錯了,而是我們錯了。我們丟失了快樂,也就丟失了教育,剩下的只是兩代人之間的相互折磨。教育的核心是人,而本質是詩。 還以周士淵先生為例,誰能料想到,這樣一位充滿詩人氣質的成功學講演家,早年從清華大學畢業之後,居然三次上吊,還喝下了98%濃度的硫酸。他回憶道:「這就是三十多年前的我,一個肉體和精神上完全化為一片廢墟的我,一個對生活完全絕望的我。如今的我,每天精力充沛、情緒高昂……是什麼使我發生了如此奇蹟般的變化?除了眾多白衣天使的及時搶救,除了無數親朋好友的關###慰,那就是『習慣』,『習慣』兩字給我帶來無窮的力量!」 也許,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道出了其中的奧秘:「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 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一 人格與人格的形成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即教育猶如海上行船,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否則,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用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的話來說:「教育既應提供一個複雜的、不斷變動的世界的地圖,又應提供有助於在這個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針。」 這裡的「指南針」就是「首先培養一個真正的人」,或者說「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如果沒能首先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人」,即使培養成為一個「才」,也是可能會發生問題的。 那麼,什麼是人格呢?在我與卜衛共同主編的《培養獨生子女的健康人格》一書中,卜衛研究員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 「人格」似乎是一個很學術的名詞,而實際上,人格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感受到的現象。譬如一個孩子樂觀自信,不怕失敗,活躍而有創造力,人們會說:「這個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若一個孩子缺乏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動攻擊別人,人們會說:「這個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礙。」 簡單地說,每個人的行為、心理都有一些特徵,這些特徵的總和就是人格。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環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行為遺傳學的最新研究證明,遺傳對人格(總體上)的影響佔50%。但是,人格發展也受個體的生活史以及社會歷史條件的重要影響。 一些兒童心理學家對個體生活史的作用有很好的描述。 埃里克森說,人在生長過程中有一種注意外界的需要,並與外界相互作用,而個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班都拉指出,一個人的行為的獲得是對他人的行為、態度和各種反應的模仿和認同,如同孩子經常模仿父母的行為、語言等。 羅傑斯認為,理想的自我概念是個體所希望的自我形象。人格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與現實之間的和諧,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間的和諧。 這些描述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後天的環境、教育因素對孩子的人格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麼,在外界經驗或個體的生活史中,有哪些重要因素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呢?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高玉祥列舉了家庭、學校、生活實踐(包括人際關係和職業等)三個因素。在兒童全部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子女的態度和教育方式一直起著重要作用。這一論點已經得到了許多心理學實驗研究的支持。高玉祥先生對這些研究進行了概括(在他看來,人格與個性的含義是一致的),如表1。 除了家庭,學校教育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兒童是在學校里形成較固定的自我意識和社會意識的,學校對兒童的評價以及兒童在學校中的地位也對兒童的人格發生著影響。在獨生子女的生活實踐中,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是同齡群體。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受到同齡夥伴的影響,年齡越大,其影響也越大。 表1:父母的態度對孩子人格的影響 父母的態度孩子的人格 支配的消極的、缺乏自主性、依賴的、順從的 干涉的癔病、神經質、被動的、幼稚的 嬌寵的任性、放肆、幼稚、神經質、溫和 拒絕的自我顯示、冷淡、暴躁的 不關心的攻擊的、情緒不安定的、冷酷的、自立的 專橫的反抗的、情緒不安定的、依賴的、服從的 ###的合作的、獨立的、坦率的、社交的 現代社會裡,除了家庭、學校和同齡群體,社會學理論也將大眾傳媒列為影響獨生子女社會化的重要影響因素。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非常關注現代教育制度和家庭教育方式能否使兒童具有健康人格。比如,我們會提出如下問題: 1.兒童能否專註於學習活動? 2.是否感到對所學的東西有一種勝任感? 3.是否是學習活動中的活躍的參與者? 4.是否有自由感,是否有獲得創造性培養的機會? 5.能否根據自己的成熟程度在一定範圍內決定自己的生活? 6.是否能夠締造適合自己的有意義的生活? 7.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 8.是否對新的經驗有一種開放的態度? 這些方面將在相當程度上決定兒童的人格。我們以更通俗的語言來表述現代社會中兒童所應具有的健康人格,也就是說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至少具有以下特點:能比較客觀地認識自我;對外部世界的態度是開放的;對所承擔的學習和其他活動有勝任感;能充分發揮潛能;對父母、朋友有顯示愛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歡創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我們希望兒童都能成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以充分地享受人生。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二 不會做人,何以生存?2001年10月的一天晚上,《素質教育在美國》的作者黃全愈先生約我長談。他對中國教育界關於「學會做人」的理念表示不解,因為此概念是由「學會生存」一語譯出來的。把「學會生存」譯成「學會做人」,是否反映了一個傾向性的問題呢?黃先生表示要寫一本書,書名就叫《學會生存在美國》。一年之後,他的書寫完了,出版社與某著名媒體合作,擬專題討論:「為什麼把『學會生存』譯成了『學會做人』?」並請我參與對話。 此時,我才感到問題並非那麼簡單。 早在1998年至1999年,我曾主持「中小學生學習與發展」的課題研究,結合中國國情來研究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研究的背景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發表了《學習——內在的財富》的報告(另一譯本名為《教育——財富蘊藏其中》)。該報告提出了「終生學習」與「教育四大支柱」這兩個相互關聯的中心思想。作為研究成果,1999年9月,我們出版了《走進學習時代》叢書5冊(2006年1月再版,叢書名改為《我相信我能》),並請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唯一的中國委員、中央教科所副所長周南照研究員擔任主編。 那麼,為什麼把「學會生存」譯成了「學會做人」呢? 周南照先生在叢書前言中有詳細的闡述。他寫道: 學會做人的立論基礎就是對教育目標的闡述:「發展的目標是人的完整實現,是人作為個體、家庭成員、社區成員、國家公民、生產者、發明者、創造性的夢想者等具有豐富內涵的個性的完整實現。」也就是把孩子培養成為在認知、情感、倫理、審美、身體諸方面全面發展的人,完整的而非畸形、片面發展的人。因此,「to be」的原意,在這裡不應是「生存」、「存在」,而應是「to be human」,「to be a complete man」,即「成為真正的人」,「成為完整的人」。 學會做人在這裡超越了單純的道德、倫理意義上的「做人」,而包括了適合個人和社會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際、親和、合作、審美、體能、想像、創造、獨立判斷、批評精神等方面相對全面而充分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學會做人與我國教育方針強調的「在德、智、體諸方面都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相吻合,正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和終生學習的最終目標。 2002年9月,我接到黃全愈先生自美國打來的越洋電話,又討論了「學會生存」與「學會做人」的問題。 我想,把「生存」兩字譯為「做人」是更為準確的,因為它揭示了教育的本質,是一種科學精神的回歸。簡而言之,不會做人,何以生存?生存之道正是做人之道,學會做人是生存之本。
三 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那麼,應當如何看待習慣與人格的關係呢?我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應當是人格化的,而非技能化的。」 這裡涉及習慣與人格兩個重要概念的關係,涉及許多複雜的理論與實踐的問題。或許可以說,很少有人深入研究過這一問題。因此,2001年秋天,我與中國科學院心理所著名教授張梅玲女士討論之後,決定作「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係研究」。該課題被批准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也是團中央和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的重點課題。 經過半年多的研究,我們課題組特別是張梅玲教授對習慣的概念作出了初步的解釋: 習慣是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習慣一旦養成就不易改變;習慣一旦養成了,就變為自動化動作的需要了。因此也可以說,習慣是人在一定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自動化的一種行為方式。 習慣按其價值可分為良好習慣和不良習慣。如有的小學生在做完作業後能做到自我檢查的習慣,這一方面能促進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發展,另一方面能提高其學習能力,這就是積極的良好習慣;而有的小學生做作業時,一邊吃零食,一邊聽音樂或看電視,不能專心致志地抓緊時間完成作業,這就是一種不良習慣或稱之為消極習慣。 習慣按其水平可以分為動作性習慣和智慧性習慣。如吃飯前洗手的習慣,這是生活方面的一種基本衛生習慣;有人做任何事情總是要了解各方面情況後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有人做事不習慣先計劃,想到就做,而且任意改變這種做事的計劃性、策略性等,這應該說是一個有無智慧性習慣的問題。 習慣按其性質可以分為一個人必須遵守的社會公德性習慣和一個人所獨有的個性化習慣,如敬老愛幼、遵守交通規則等習慣均為社會公德性習慣;有人思考問題的時候總要在房間內來回地走動才能有思路,有人則喜歡一個人閉上眼睛默默地思考才更有效,這些都是每個人所特有的一些習慣。 習慣按其功能可以分為一般性習慣和某種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性習慣。善於觀察事物、勤于思考等,這是一個人無論做什麼工作都需要養成的良好習慣;建築師、藝術家等職業則需要養成在頭腦中利用表象構圖的習慣。 習慣總是表現在一個人的行為中,而且是比較穩定和自動的。但習慣養成和表現行為也受著一個人諸多因素(如一個人的理念、能力、智慧、性格等因素)的影響。一個人一旦形成了一種良好的習慣,這種習慣的深化和整合又能促進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如一個人不論做什麼事情事先總是習慣於要認真地制訂計劃,並聽取有關人士的意見,這就是一個人的責任心的體現。而責任心是屬於健康人格的,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責任心這種人格特質在有的人身上可以表現得很強,在有的人身上則表現得不強。因此,對中小學生培養良好的習慣,尤其是智慧性習慣和社會公德性習慣,應該是有利於健康人格的形成的。 我贊同張梅玲教授的分析與概括,並且認為:習慣與人格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習慣影響人格,人格更會影響習慣。也許可以說,年齡越小,習慣對人格的影響越大;年齡越大,人格對習慣的影響越大。因此,在兒童時期重在培養良好習慣,就是為健康人格奠定基礎。 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播下真善美的種子,開出良好習慣的花朵,收穫健康人格的果實。 書包 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四 人生目標與智慧性習慣(1)進入21世紀的前五年里,關於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在這個良好的變化過程中,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係研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為該課題有全國各地數百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參與,又有許多高水平的專家、學者的強力支持,因而產生了一批受歡迎的科研成果。譬如,我的「兒童教育12講」《習慣決定孩子命運》一書,僅在廣州購書中心就銷售了一萬多冊,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對於習慣培養的認識存在著一個很大的誤區,即認為習慣的培養到了中學階段就無能為力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古老民諺,也容易讓人重視兒童期而忽略少年期。作為「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係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課題組成員李慶豐等人的專著《中學生良好習慣培養策略》,詳盡而深刻地剖析了這一誤區,提出了「中學階段是又一個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期」的鮮明觀點。或許可以說,這是一部具有開創與建設意義的力作。 在有些人看來,重視行為習慣似乎就是培養日常生活的好習慣,諸如飯前便後要洗手(現在醫學研究建議,便前也應當洗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這些日常生活的好習慣自然是需要培養的,但我們從課題研究開始,就作出了對當前少年兒童行為習慣狀況的清醒判斷,即傳統性習慣好,時代性習慣不足;強調動作性習慣,忽視智慧性習慣;重視私人性習慣,忽視公共性習慣。 因此,我們將行為習慣培養的重點確定為時代性、社會性和智慧性三個方面。也就是說,我們在課題研究中倡導:在培養良好傳統習慣的時候注重時代性,在培養良好私人性習慣的時候注重社會性,在培養良好動作性習慣的時候注重智慧性。 從更深入的層面上說,我們之所以將課題命名為「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係研究」,就是以形成健康人格為目標來培養行為習慣的。我們的研究假設是:行為習慣的養成可以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 值得欣慰的是,經過五年的研究實驗與廣泛實踐,我們的研究假設得到了有力的證實。不僅如此,我們還獲得了許多重要發現,譬如張梅玲教授總結的習慣養成中的兩個轉化,即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從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過程,其中,第一個轉化即從被動到主動,採用快樂訓練法較為有效;第二個轉化即從主動到自動,採用主體體驗是根本方法。我則總結出了習慣培養的「加減法」,即培養好習慣用加法,矯正壞習慣用減法。也就是說,好行為堅持越久好習慣越牢,壞行為用遞減的方法才能見效。 那麼,《中學生良好習慣培養策略》一書的特別價值在哪裡呢? 首先,作者論證了為什麼說「中學階段是良好習慣培養的又一個關鍵期」。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某些具體素質和能力發展均具有關鍵期。 所謂關鍵期,也稱敏感期,是指個體在發展過程中有一段特殊的時期,其成熟程度最適宜於學習某種行為。如0~6歲,是個體語言發展和感官發展的關鍵期,基本的口語表達能力在這個時期發展完畢;3歲前,孩子通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圍事物,3~6歲通過感官來分析、判斷環境里的事物。2~4歲是孩子秩序發展的關鍵期。15~4歲是孩子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關鍵期。2~6歲是孩子動作發展的關鍵期。25~6歲是社會規範發展的關鍵期。35~55歲是孩子讀寫發展的關鍵期。6~9歲是孩子文化發展的關鍵期,他們開始表現出想探究事物奧秘的強烈需求。3~7歲是孩子動作思維發展的關鍵期。
四 人生目標與智慧性習慣(2)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教授曾提出個人品德發展具有6個彼此聯繫的階段: (1)0~1歲(嬰兒期),主要是適應性時期; (2)1~3歲(幼兒期),是品德萌芽時期; (3)3~6/7歲(學前期),是情境性品德發展時期; (4)6/7~11/12歲(小學階段),是品德發展協調期; (5)11/12~14/15歲(少年期),是動蕩性品德發展時期; (6)14/15~17/18歲(青年初期),是品德發展開始趨於成熟的時期。 其中,25~3歲,55~6歲,小學三年級、初中二年級,是兒童少年個性發展特別是品德發展變化的關鍵期,其成熟期一般出現在初三末到高二初。到了成熟期,每個人的品德結構和個性特點就基本定型了,會保持相對的穩定性。 之所以說「中學階段是良好習慣培養的又一個關鍵時期」,除了上述品德發展規律的證明之外,這也是由中學生的認知和思維發展水平決定的。第一,中學生感知覺的發展,使其習慣培養由個人向社會、由被動向主動、由外向內、由無意向有意的方向發展。第二,中學生記憶、想像和思維的發展,為其智慧性習慣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其次,作者提出了中學生良好習慣培養的具體策略,即從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實際出發,從做人、做事、學習三大方面入手,在時代性、社會性、智慧性習慣培養中尋求突破。 我始終認為,中學階段是人生中立志定向的關鍵時期。且不說古今中外的傑出人物,大都是少年立志成英才,即使再普通的人也需要確立人生的理想和奮鬥的目標,因為理想是人生的太陽,而目標則是生命的軌跡。哈佛大學的一項25年的跟蹤研究結果證實了這一點。 哈佛大學作過一項非常著名的關於目標對人生髮展影響的研究,即對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條件差不多的年輕人進行長達25年的跟蹤研究。 調查之初發現:在接受調查的人群中,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25年之後發現:目標狀況不同的人,生活狀況差異懸殊。 那些3%有清晰且長期目標的人,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一直朝著選定的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的頂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那些10%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目標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在25年後的共同特點是,短期目標不斷被達到,生活狀態穩步上升,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等。 那些60%目標模糊的人,25年後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夠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 那些27%沒有目標的人,25年來依然沒有目標,他們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的生活大都過得不如意,常常失業,需要社會救濟,並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世界。 顯然,有遠大的理想與明確的目標,正是智慧性習慣的重要內容,也是每個中學生的必修課。我們的研究認為,與動作性習慣相比,智慧性習慣是一種較高水平的習慣,其內容有做事有計劃、善於反思、在思考中學習、追求創新、不墨守成規、與他人合作、遵守規則等等。智慧性習慣的形成比動作性習慣更複雜,更具有綜合性,甚至需要信念與理想作支持。因此,智慧性習慣的培養過程要比動作性習慣艱難得多,需要的時間也更長一些。在中學階段這個關鍵期里,重點培養智慧性習慣可謂正當其時,也是一個決定性的選擇。 切斯特菲爾德說得好:「目標的堅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沒有它,天才也會在矛盾無定的迷途中徒勞無功。」這是對我們每個人的忠告。
一 習慣決定命運198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以「21世紀的希望和威脅」為主題,就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進行研討。 會議期間,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呢?」 這位白髮蒼蒼的獲獎者回答:「是在幼兒園。」 提問者愣住了,又問: 「您在幼兒園學到些什麼呢?」 科學家耐心地回答: 「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這段對話是耐人尋味的。從幼兒園學到的基礎的東西,直到老年時還記憶猶新,可見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這說明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會伴隨人的一生,時時處處都在起作用。誠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說:「三歲決定一生。」 在《培根論人生》一書中,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曾專門論述過習慣與命運的關係。他說: 人們的行動,多半取決於習慣。一切天性和諾言都不如習慣有力,在這一點上,也許只有宗教的狂熱可與之相比。除此以外,幾乎所有的人力都難戰勝它。即使是人們賭咒、發誓、打包票,都沒有多大作用。 個人的生活受習慣支配,而社會的習慣則是一種可怕的力量。古印度教徒為了遵守宗教慣例,可以引火###,他們美麗的妻子也心甘情願地跟著跳入火坑;古斯巴達青年,每年要在神壇上受鞭笞,以鍛煉堅忍的耐力。而伊麗莎白初期,一個愛爾蘭死刑犯受絞刑前要求用荊條,不是繩索——那是他們民族的習慣。 習慣是一種多麼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從小就應該養成一種好習慣,通過教育,通過陶冶,直至我們終生不忘。幼年學習語言,輕鬆又自如,中年以後就很困難,這是一種習慣。體育運動也是如此。 我們可以用事實來證實習慣是怎樣決定命運的。 1995年,我們作過148名傑出青年的童年與教育的關係研究,發現他們之所以成為傑出青年,良好習慣與健康人格是最重要的原因。 科學家通常認為,成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品質,隨著時間的流逝,那種天才的光輝在某些人身上會愈發亮麗,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則會逐漸黯淡。為什麼呢?現在我們認為,在最終能成功的人身上具有的特殊品質中,良好習慣與健康人格起著決定性的主導作用,而智商並非主要因素。那麼,當代傑出青年所具有的良好習慣與健康人格是怎樣的呢? 在148名傑出青年身上,集中體現出這樣六種人格特點:A.自主自立精神;B.堅強的意志力;C.非凡的合作精神;D.鮮明的是非觀念和正確的行為;E.選擇良友;F.以「誠實、進取、善良、自信、勤勞」為做人的基本原則。舉例說明,他們在童年時,如果未完成作業而面對遊戲的###,6013%的人「堅持認真完成作業」;668%的人非常喜歡「獨立做事情」;7973%的人對班上不公平的事情「經常感到氣憤」;而5405%的人「經常制止他人欺負同學的行為」。 幾乎在148名傑出青年的調研同時,1994年第4期《少年兒童研究》雜誌刊登了一篇極有震撼力的調研報告,即辜其穗和鄭文甫寫的《悲劇從少年開始——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調查》。該報告寫道: 調查表明:115名死刑犯從善到惡,從人到鬼絕不是偶然的。他們較差的自身素質和日積月累的諸多弱點是他們走上絕路的潛在因素,是罪惡之苗,是悲劇之根。他們違法犯罪均源起於少年時期,他們中的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時犯有前科,基本都有劣跡,從小就有不良行為習慣。 柏拉圖曾告誡一個遊盪的青年說:「人是習慣的奴隸。」英國詩人德萊敦也說:「首先我們養出了習慣,隨後習慣養出了我們。」因此只要這些劣跡少年身上的潛在因素得不到改變,他們遲早都有走上犯罪道路的危險。 通過調查分析,這種潛在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少文化、缺知識、不知禮、不懂法;貪吃好玩,奢侈為榮,怕苦怕累;「哥們兒義氣」重如生命,為「朋友」交情不惜兩肋插刀;自作聰明,我行我素,顯擺逞能,亡命稱霸;倫理錯位,黑白不分,是非顛倒,榮辱不清。 這一概括是深刻的,並有許多個案足以證明。如犯有搶劫、盜竊、傷害、殺人等罪刑的罪犯鄧車生,家庭富有,從小就吃香的,穿新的,用好的,玩高級的。他5歲吸煙,6歲喝酒,7歲打牌,8歲賭博,10歲坐館子,12歲進舞廳,14歲親(吻)姑娘,15歲會嫖宿,由此養成三大惡習——嫖、賭、逍遙。他對朋友說:「嫖、賭、逍遙我從小養成,對我來說像煙蟲酒鬼對吸煙喝酒一樣成性成癖,像人吃飯、穿衣一樣需要。」 一切都是從童年開始的。不同的童年造成了傑出青年與死刑犯青年之分,更造成了健康青年與病態青年之分;而這「不同」的基本點之一就是行為習慣的不同。
二 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1)《現代漢語詞典》對習慣的解釋是:「習慣就是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或社會風尚。」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便有重視孩子健康人格培養的傳統。被譽為「智慧的化身」的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段古語用白話翻譯過來,意思如下: 君子的品行是:以寧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來陶冶品德。如果不恬淡寡慾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安定寧靜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想要學習必須心靜,想要有才能必須學習。不學習就不能擴充自己的才能,沒有志向就不能成就自己的學業。放縱懈怠就不能勉勵自己專心致志,輕薄驕躁就不能陶冶自己的品性。年齡與時光一同流逝,意志與歲月一同遠去,理想不能實現,不能有益於社會。像枯草一樣凋落,空白悲傷地固守著簡陋的房屋。想要改變(回復到過去)又怎麼來得及。 我的一位朋友給孩子起名為「寧遠」,便是取諸葛亮的意思,即「寧靜致遠」。大家想一下,自然會悟出道理,如果沒有良好習慣為基礎,任何理想的大廈都難以建立起來。 中華民族一向重視兒童教育,尤其重視良好品德的培養。《周易·彖傳》中說:「蒙以養正,聖功也」,意思是說,在童蒙的時候,加以正確的誘導、教育和啟迪,這是聖人的功業。 可是,兒童的「蒙養」該怎麼養?「養正」又怎樣才算正呢?2004年2月26日,###中央和國務院頒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對小學生重點是規範其基本言行,培養良好習慣。」 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重視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因為養成好習慣終生受益,養成壞習慣終生受害,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問題的複雜性在於,應當培養什麼樣的習慣?應該怎樣去培養? 事實上,許多父母面對孩子的時候,常常感到千頭萬緒不知從哪裡入手,一著急便容易滔滔不絕講起大道理來。我估計,今日父母對孩子講的話中,至少一半以上是廢話。孩子聽不懂,或聽懂一些也不知該怎麼做,甚至因父母嘮嘮叨叨而倍加反感,父母的話豈不是成了廢話嗎? 兒童教育若想有效,必定是具體的、形象的、明確的。做過四十多年小學教育的特級教師孫蒲遠講過一個故事: 一個男孩子對任課教師沒禮貌,經過孫老師的耐心啟發,他決定去向那位教師認錯。孫老師問他:「你怎麼認錯?」男孩說:「我向老師鞠躬,說對不起!」孫老師不放心,請他演習一遍。於是,男孩一邊認錯一邊輕輕點了一下頭。 孫老師搖搖頭說:「你這叫點頭,不是鞠躬,表達不出誠意。」說罷,孫老師站直了,深深地躬下身子,為男孩示範了一遍鞠躬,並讓他反覆練習。 這個男孩子頭一回懂得了什麼叫鞠躬。他誠心誠意的道歉也讓那位任課教師很受感動。 從一個男孩學會鞠躬的故事,我們感到「蒙養」與「養正」的重要性。中央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應遵循的原則之一,是「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
二 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2)在中國的國學啟蒙讀物中,既有深刻而博大的思想,也有細緻入微的規範。在這裡,我願向父母朋友推薦清代李毓秀撰寫的《弟子規》,這本當時非常通行的蒙學課本,曾被譽為「開蒙養正最上乘」。當然,歷史上「最上乘」的蒙學讀物,也難免有許多糟粕混雜其中,智者自應擇其利而去其弊。 請看《弟子規》的部分內容: 父母命,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譯文:當父母呼喚的時候,應當即刻答應,不能遲緩;父母交辦了什麼事情,應當立即行動起來,不能拖延偷懶。) 出必告,反必面。 (譯文:離開家時要告知父母,回家時也要面告父母,以讓父母放心。) 或飲食,或坐走, 長者先,幼者後。 (譯文:在吃飯的時候,應當讓年長者先開始;在就坐的時候,應當讓年長者先坐下;在走路的時候,讓年長者走在前面,年幼的跟在後面。) 長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譯文:如果聽見年長者叫喚人,就應立即代他去叫喊。如果要找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長者那裡去看看有什麼事。) 冠必正,紐必結。 襪與履,俱緊切。 (譯文:戴帽子一定要戴端正,穿衣服時要把紐扣扣好,襪子和鞋子都要穿整齊,鞋帶要繫緊。) 置冠服,有定位, 勿亂頓,致污穢。 (譯文:脫下來的帽子和衣服,應當放置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不能隨便亂扔,以免把衣帽弄髒。) 衣貴潔,不貴華。 (譯文:衣服的穿著貴在整潔乾淨,而不在於華貴漂亮。) 年方少,勿飲酒; 飲酒醉,最為丑。 (譯文:在年齡小的時候,千萬不要喝酒;一旦喝醉了酒,人會變得非常醜陋。) 斗鬧場,絕勿近; 邪僻事,絕勿問。 (譯文:凡是打架鬧事的場合,絕對不能走近;凡是不正經的事情,絕對不去過問。) 用人物,須明求。 倘不問,即為偷。 (譯文:使用別人的東西,必須明確地提出請求,以徵得別人同意。假若不問一聲就拿去用,這就是偷竊。) 借人物,及時還; 人借物,有勿慳。 (譯文:借了別人的東西,要在規定的時間裡歸還;別人向你借東西,如果自己有就應當答應,不要小氣。) 凡出言,信為先; 作與妄,奚可焉。 (譯文:凡是說出來的話,首先要講求信用,說到做到。欺騙矇混,胡言亂語,這怎麼可以呢?) 《弟子規》的譯註本很多,我選用的是山西古籍出版社的版本,感謝李捷譯註,我對譯文作了少許修改。父母朋友可以看到,這些琅琅上口便於記憶的句子,把許多做人做事的好習慣講得既明白又具體,如果與孩子一起反覆詠誦必將大有益處。 墨子說得好:「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畢)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對於父母與教師來說,你給了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未來。 書包 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三 培養良好習慣從小開始真正的教育都是潛移默化的。 人們常說,人命關天。如果把命比做天,那麼天的支點就是科學,而科學一般是通過規則體現出來的。萬千道理歸為一句話,培養孩子養成按規則行動的習慣,是讓人終生受益並且有益於社會的教育。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所說,他的成功得益於幼兒園時養成的良好習慣。 從幼兒園學到的基礎的東西,直到老年時還記憶猶新,可見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這說明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會伴隨人的一生,時時處處都在起作用。在兒童時期,特別在幼兒園和小學期間是養成一個人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最佳時期。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說得簡單一點,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所以說父母的第一位的任務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有一個女孩子叫董晨晨,小學畢業後,考入了北京的一所名牌中學——東直門中學。她到學校以後,各方面表現都很出色,很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於是當了班幹部。 有一天老師正忙著批改作業,還要準備發給學生父母們的信,就跟董晨晨說:「你到我的辦公室去,打開我的抽屜,然後拿出章來。咱們把這些信給蓋上章好嗎?」可董晨晨沒有去,而是搖搖頭。 老師奇怪地問:「你為什麼不去呀?」董晨晨說:「辦公室里我去了一趟,發現辦公室里沒有人。」老師說:「沒有人,你打開我的抽屜把章拿出來就是了。」董晨晨說:「老師,我覺得如果老師不在的時候,打開老師的抽屜是不好的。」 老師馬上就明白了,特別感動,想不到這位學生還有如此良好的規矩。 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就是說不能夠在主人不在的情況下,打開主人的抽屜,翻動主人的書包。這個女孩子為什麼能夠很自然地表現出這樣的習慣呢? 這也許得益於她小學時所受到的教育。董晨晨是從北京府城小學畢業的。府城小學非常重視良好習慣的養成,是我們「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係研究」的子課題學校。學校曾經教育孩子遵守一個規則,即不能亂翻別人的東西,動別人的東西一定要經過主人的許可,而且當主人不在的時候,不要去打開、不要去翻動主人的東西。所以說,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很重要的。 父母想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習慣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我的教育建議是: 培養習慣從細微處著手 你發現沒發現,有的孩子寫字姿勢很難看,拿筆的姿勢不對,扭著身子寫字!寫字姿勢不對,字體難看,一旦成為習慣就很難改正。你說坐正,他坐正了不會寫,這就是忽略了他最初的訓練。所以說兒童的教育要講細節,要從細微處著手進行訓練。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從細微處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培養習慣從第一次開始 在習慣培養當中要特別注意第一次。如老子所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切都是從一開始的。 比方說你帶著孩子去商場買東西,你要做好思想準備,孩子看好這個東西了:「媽媽,我要這個。」孩子不會管價格和實用性,你說不行,東西不好。孩子可能就會耍賴:「不,我偏要!」而且怎麼哄都不走,拽著你的褲腿死活不走了,甚至躺在地下打滾。 天哪,全場的人都看著你,你看丟死人了,但是這就是較量。這個時候就是關鍵的時刻,有些父母受不了,說:「好了,起來,給你買。」你給他買了,麻煩就來了。孩子取得了勝利,因為哭鬧成功了。孩子今後就會用這法寶來治你了,凡是他想要就給你鬧,躺在地上打滾。 你該怎麼辦呢?首先出家門的時候要跟孩子約法三章:今天我們到商場去只買什麼什麼東西,什麼東西不能買,不能隨便提出要求。把規矩定好了,同不同意?同意咱們就去,不同意不能帶孩子去。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了商場里,孩子可不管你剛才的什麼約定,看到好的他就要,不給就打滾,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不要理他,你可以在孩子耳邊說這個東西不值這個錢,咱們家不能買。悄悄地告訴他這番話,孩子如果不聽,不聽你就走,堅決地走、不回頭地走。你走到商場的出口,或者在一個估計能安全的地方,你在那兒等著。你走的時候速度不要太快,孩子這個時候跟你之間真是在較量啊。他實際上是一邊鬧一邊看著你什麼反應,看你走了,是不是真走了。有的父母真走遠了,孩子一看沒戲了,爬起來跟著就走,這時候你就勝利了。一定要把他這個第一次給制住。
四 父母是習慣的老師(1)任何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人才,甚至成為一個傑出人物,往往把許多人生經驗告訴孩子,以至於成了嘮嘮叨叨的人。其實,父母做了什麼比說了什麼給孩子影響更為深刻,因為孩子容易接受的是形象的影響,而不是抽象的說教。 我的女兒喜歡讀書,並且喜歡寫作,還有許多獨特的見解。我常常回憶,女兒是怎麼迷上讀書與寫作的呢?卻難以搞清楚起於何時。不過,可以確認的是,從女兒出生至今,她對我的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我在燈下讀書寫作的情景。這是我每天晚上必做的功課,幾乎成了我生活的一種常態。 據北京一項研究發現,小學階段,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各半,而中學階段,父親的影響超過母親。我想,父親對孩子的最大影響,是對生活的態度和人格傾向。如果父母看書多,孩子往往看書多;如果父母沉迷於看電視或打麻將,孩子也常常難以專心學習。 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發生,但父母尤其是父親的穩定行為一般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些還會使其終生難忘。我完全可以相信,我的女兒這一生都不會離開書和筆的,因為這已經成為她生命的方式之一。 家庭要過健康的生活、文明的生活、和諧的生活,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 比如說,有的父母特別喜歡打麻將,一邊跟孩子說:「兒子,好好學習,將來考北大清華!」這可能性不會很大。有些父母愛看電視,言情片、武打片,看完一部接一部,一邊看一邊抹眼淚。讓孩子好好學習,這可能嗎?你是個成年人,都抵抗不了電視的###,孩子那麼小怎麼受得了?如果家裡有個上學的孩子,父母每天晚上在那裡看電視,一集接一集,孩子怎麼好好學習?孩子根本就抵抗不住###。你不讓他看,他把門推個縫,豎著耳朵,聽得好辛苦! 所以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最好別看電視。孩子看書時,父母最好也看書或者忙忙家務,讓孩子覺得家裡很溫馨、很安靜,這樣的氛圍才適合孩子的成長。 有一點很重要,父母要培養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等於在他心裡裝了一部成長的發動機。養成讀書的習慣,人就一輩子不寂寞;養不成讀書的習慣,人一輩子不知所措。 小孩子讀書不是讀書,而是吃書,吃進去了,滲透到他的血肉和骨骼。所以說衡量一個家庭是不是一個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家庭,可以看這個家裡有沒有讀書的氛圍。父母讀書多,孩子讀書也多。想想看,有沒有可能多帶孩子逛幾次書店,帶孩子逛書店比逛商店更有益處。 帶孩子逛書店是很聰明的。北京有些父母雙休日把孩子領到大書店,一放就是半天,吃的喝的都帶著,孩子們可以自由地看書。孩子一看這麼多書,很容易迷上。孩子只有迷上了書,才可能是個愛學習的孩子。 什麼叫迷上了?什麼叫養成習慣了?北京師範大學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教授告訴我一個最簡便的測試方法:碰到什麼事,心裡就痒痒的,就是養成了習慣。比如說父親們,愛抽煙的,一看到好煙,心裡就痒痒的;愛喝酒的,一看到茅台啊,五糧液啊,心裡就痒痒的。很多的媽媽,一看到大商場,心裡邊就痒痒的,就想逛一逛。但是我一看到書店心裡就痒痒的,因為我有逛書店的習慣。 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烏申斯基說,習慣是人的行為的反射。反射是可以改變的。也就是說,可以培養好習慣,也可以養成壞的習慣。書包 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四 父母是習慣的老師(2)習慣的養成是一把雙刃劍。搞不好習慣的養成也可能成為奴役兒童的過程。所以對待兒童的習慣養成,父母要小心翼翼的,不要定那麼多清規戒律。我們研究的是少年兒童的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係,是研究與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益的行為習慣,不要那麼機械,要尊重不同的人之間存在的差別。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因此習慣也是會有差異性的。比如說有的人習慣於桌子上擺得很整齊,有的人桌子上就似乎有點兒亂。我屬於後者。我桌子上不是很整齊。這是個性差異,不妨礙別人。 不妨礙別人的習慣不要干涉。比如說你早晨疊不疊被子這是你個人的事,但是你不能妨礙別人。比如說你要認真負責,你要說話算話,你要遵守規則,你要講誠信。這當然都是公共習慣。 從不同家庭出來的孩子,帶著不同家庭鮮明的烙印。父母不培養習慣,也是在培養習慣,父母是在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比如說這家的父母大大咧咧,孩子也會大大咧咧;醫生的孩子愛乾淨的多;這家父母喜歡吃辣椒,孩子肯定也喜歡吃辣椒…… 我主編十多年的雜誌《少年兒童研究》推出了一個新的欄目——「家規、家訓、家風」。孩子的成長受家庭的深刻的影響。親子關係是深刻影響孩子的第一個社會關係。孩子通過跟父母的關係看世界、看社會、看未來。什麼是男人,什麼是女人,什麼是幸福,什麼是真善美……都是親子關係給他的深刻的影響。 比如父母離婚。我不認為離婚就一定是壞事,但是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將來離婚的可能性大,因為這種環境容易使他對婚姻不信任。特別是以前有的人對離婚想不通,一離婚,爸爸或媽媽就容易譴責對方,跟孩子說:你可得記住,天下的女人都是狐狸精,天下的男人都是壞蛋。我在《中國婦女》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文章,叫《不要播種仇恨》,因為家庭教育無小事,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議論,對孩子的影響都是很深的。 離婚可能是好人跟好人之間的矛盾,好人跟好人之間的矛盾也是深刻的。我看了電影《克萊默夫婦》後,很受感動。如果我們的父母能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那麼也許離婚這樣的「大事」對孩子的消極影響也許就不那麼大了。 教育一定要講人的真實世界,要培養一種具有可遷移價值的東西。 我們當然要培養孩子尊重別人、微笑待人。比如說見人要問好。一個人早晨見了十個人都問好,「您好」,一上午的心情都好;如果你見了十個人都冷若冰霜,毫無表情地走過去,恐怕你的心情也不會太好。一會兒你去找其中一個人說事,彼此都可能感到奇怪,很不自然。 但是,微笑待人的習慣是需要培養的,但不能是刻板的、機械的,也不能是功利化的,其核心實際上是尊重別人。也就是說,應當從內心裡相信,每一個人都是可愛的,要尊重別人,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 你如果培養出尊重別人的特質,你就不僅僅會對別人微笑。你會設身處地、善解人意地經常為別人著想。比如說你要是尊重別人,到別人家去的時候,你提的包就不能放到別人的桌子上。衛生常識告訴我們,很多人的包東拿西放,會沾上很多細菌,而桌子是人家吃飯或工作的地方。你不擔心給別人帶來不便嗎?那麼你的包最多只能放在椅子上,甚至是地上。這個道理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沙蓮香女士講述的,而她本人正是這樣做的。 在很多方面都注意尊重別人並養成習慣,這樣的人,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是一個受歡迎的人,一個有良好氣質的人。
五 美好習慣成就美麗人生提到習慣的重要性,我想起一個人和一段故事。 1981年,一個10歲的小姑娘進入了人民大會堂,參加中國一舉囊括3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全部冠軍的盛大慶典。小姑娘獨自一人,踏著長長的紅地毯向樓上奔去。兩個警衛戰士攔住她,問:「喂,小朋友,你要去哪裡?」 「我?」 小姑娘一愣,似乎明白了什麼,她自信地揚了揚掛在脖子上的相機,又指了指胸前別著的「紅領巾記者證」。那是大隊輔導員為她做的,在小姑娘眼裡便神聖得可以暢通無阻了。結果,把兩個警衛戰士弄得不知所措。 這個小記者就是王瑤。自1980年起,二十多年來,我一直沒有間斷對她的採訪,親眼看著她從一隻醜小鴨變成了美麗的天鵝,並為她寫下《美的追求》、《長出翅膀的孩子》、《希望之星》三篇報告文學。 1981年,11歲的王瑤拍的照片《穿著新制校服進校門》,在「全國好新聞照片」評選中獲獎。一個小學生能在全國新聞記者大量作品評比中榮獲大獎,使小小的王瑤一下子成了新聞人物。升入中學後,她參加了北京中學生通訊社,連年是優秀記者,併當選為社長。1987年,在25330張選票選出的「北京中學生十大希望之星」中,王瑤名列第三。此後,她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讀書,畢業後進入中國新聞社攝影部。她曾擔任過亞特蘭大、悉尼、雅典三屆奧運會的攝影記者,並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如今她已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最年輕的副主席。 最引人注目的是,第43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於2000年2月11日揭曉,王瑤以她的組照《60歲的舞蹈家重返舞台》捧走了此項權威性大賽的藝術獎系列一等獎。此項大賽是在荷蘭舉行,簡稱「荷賽」,被喻為世界新聞攝影界的奧斯卡獎。43年來,只有3個中國內地的攝影記者曾在「荷賽」中獲獎,而王瑤獲得的是組照的最高獎。 王瑤為什麼能夠從幼稚走向成熟、從平凡走向輝煌呢?據我多年的觀察和思考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於,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熏陶下,王瑤養成了執著地追求美的習慣,即用鏡頭探索人生已成為她生命的內在需要,成為她自然而和諧的生活方式。 中學時代,她跑到京郊門頭溝,與煤礦工人生活在一起,拍出了礦工生活組照。當記者之後,為了拍桂林大空難,她靠農民的幫助,突破封鎖,進入可怕的現場,拍下了珍貴的照片。 一次,###同志在釣魚台會見法國總統希拉克。王瑤去採訪時,背了兩部相機和一個攝影梯子。一不小心,被爭搶採訪的記者拽倒了;可撲倒在地的瞬間,王瑤本能地先保護相機,她向上托起兩部相機,自然鼻子先著地了。結果,流了很多血,把別人嚇了一大跳。就這樣,她一邊用衛生紙堵著鼻子,一邊堅持拍完片子。當王瑤把片子送回新聞社,確認已圓滿完成了任務,才去醫院。她對醫生說:「我的鼻子裂了一個小口兒。」大夫說:「一個小口兒?你的鼻子要縫五針吶!」 王瑤怎麼看自己的生活呢?她說: 我慶幸,我擁有了世界上最好的職業。我很幸運,我所做的工作和我的興趣是非常吻合的。很多人工作很勤奮,但這未必是他感興趣的工作;而我的幸運在於,儘管我每天的工作很苦很累,但那是我的樂趣所在,所以我並不覺得我的生活枯燥乏味。做攝影記者,女性是很吃虧的,沒有誰會因為你是女性而讓著你。新聞社也不會因為你是女性就格外照顧你,因為新聞社需要的是好片子,而不是男女區別。當面對工作的時候,我就會忘記了自己的性別,和所有的男性一樣拼搶。我覺得,那個時候的我是在為攝影而瘋狂。 王瑤說到做到。就在鼻子剛拆線的第二天,她便出差了,去拍柯受良駕摩托車飛越黃河。 我不知道大家對王瑤的發展有何感想。我想,她有幸運的機遇,但最終決定其命運的,還是她執著地追求美的習慣和扎紮實實的功底。我曾與中國攝影家協會原副主席袁毅平先生談及王瑤的發展,袁老熟悉王瑤的發展經歷,也欣賞她的攝影作品。他也認為,機遇固然重要,但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王瑤最重要的成功原因就是持之以恆的奮鬥與卓越的悟性。我完全贊同袁老的分析。王瑤雖然還算年輕的攝影家,但她的「影齡」已近三十年,真可謂三十年磨一劍啊!她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因為她是快樂的。 我一向認為,對於肯奮鬥的人來說,成功在於選擇,即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還應當指出,既然成功離不開創新,而創新的基礎是審美,那麼,養成審美的習慣,就必然成為成功的保障。 2005年1月31日上午,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何魯麗與原副委員長布赫一起,出席了《中國少年兒童美術書法攝影作品》的首發式及頒獎活動。休息的時候,我說:「你們的題詞字都很漂亮,是怎麼練出來的?」何魯麗認真地回答:「小時候練的呀!小學時,老師要求我們每天寫幾篇大字,時間長了就打下了基礎。」布赫笑了笑補充道:「小時候養成好習慣最重要!好習慣不能丟呀!」 我想,他們說出了教育的真諦。任何一個孩子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教育就是把潛能變為現實。我希望孩子們走向七彩路之時,記住一句話:美好習慣成就美麗人生。
引言我們已經知道了,「做人」絕不僅僅是一個道德範疇內的概念,更不僅僅是一個空泛的詞語,它與我們的生活實踐聯繫得非常緊密。長期以來,「做人」似乎總是停留在純粹的道德範疇,實際上它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成功概念。 比如,擁有一顆愛心是做人的基礎,而自信則是人格的核心。因此,做人離不開四塊基石,即真誠待人(愛心)、誠實守信(誠信)、認真負責(責任心)、自信自強(自信心)。 書包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一 愛心愛心並非空穴來風。就家庭生活而言,愛心往往來自於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孝心,沒有孝心的孩子很難有愛心。 宋代人王應麟編寫的《三字經》開篇即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明代人呂得勝寫《小兒語》,在《六言》開頭言道:「兒小任性驕慣,大來負了親心,費盡千辛萬苦,分明養個仇人。」 古人看得明白,想得深遠,留下真言,讓我們讀來依然鮮活如新。 一個孩子如果連生他養他的父母都不孝敬,怎麼會愛他人呢?可今日有些父母已經不敢奢望孩子有孝心了。許多老人感慨地說:「誰是孫子?我是孫子!我給兒女當孫子!」的確,當今社會,父母給孩子當牛做馬者比比皆是。 有一位老奶奶果真成了孫子的坐騎,不讓騎就不吃飯。於是,老奶奶只好從命,天天趴在地上讓孫子騎。孫子得意之極,用繩子拴住奶奶的脖子,一邊騎一邊叫。結果,一天把繩子系了死結。孫子只顧自己盡興,卻把奶奶勒得氣絕身亡。 試想,我們能責怪孩子嗎?《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講到這裡,做父母的可能會有些傷感:我們對孩子投入了全部的愛,告訴他許多做人的道理,可孩子根本聽不進去,連孝心的影子也不見。有一位母親甚至傷心地對20歲的女兒說:「我整個兒一個熱臉貼到你的涼屁股上了!」 這是真實的情況。但是,原因呢?恐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並未體驗到更未理解父母的艱辛,沒有喚醒他們沉睡的孝心。 為了讓孩子從孝敬父母開始,學會愛、感受愛,許多學校開展了愛的教育。北京二中舉辦了「熱愛生命」主題班會,請來了同學們的父母。一位母親講述了她們在農村插隊的磨難、自己痛苦的十月懷胎及艱辛的分娩經歷,在場的人全都哭了。 這位母親說: 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的生命都是不容易的,都是母體生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換來的。每個孩子的誕生成長都意味著母親及家庭沉重的精力、體力、財力的消耗和推卸不掉的責任與義務。這種巨大的付出和消耗是為了愛,因為愛,世界才能存在。 在培養孩子從小擁有一顆孝心方面,中國社科院的周永琴女士是成功的,無愧於「全國十佳母親」的光榮稱號。 十多年以前,北京的橘子挺貴。周永琴一家三口都愛吃橘子,但她買橘子都按三的倍數買,吃的時候由兒子分,每人一個。可是,就剩下最後三個橘子的時候,兒子沒過來分,卻看著父母。從兒子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潛台詞是:就剩下三個了,你們還吃嗎?母親給父親一個眼色:吃。結果,父母一邊吃橘子,兒子一邊流眼淚。 顯然,這位母親的做法是明智的。如今的孩子缺的不是兩個橘子,缺的是心中有別人。社會學家說,兒童長大的過程是由自然人變為社會人的過程,也就是社會化的過程。什麼是社會化?當孩子心中有了別人,他的社會化就開始了。當孩子能夠處理你我他之間的關係,他的社會化就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事隔多年,周永琴的兒子養成了好習慣沒有呢? 2002年2月23日晚上,我偶然從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中見到了周永琴,恰好講起她的兒子。 原來,她兒子考進了北京大學。春節去看望藏族的奶奶時,兒子掏出自己的500元錢,雙手送給奶奶,說是給奶奶壓歲錢,激動得藏族奶奶流下熱淚。要知道,那500元錢是兒子考上北大之後親戚們的賀禮,總共500元呀,兒子一分未留。就連母親周永琴也未料到兒子會有此舉。 一葉知秋。多年來,為了讓獨生兒子孝敬老人,他們做了好吃的飯菜,總讓孩子先給姥爺姥姥送去嘗一嘗;給家住外地的爺爺奶奶匯款,也讓孩子去辦理手續。 可見,持之以恆的培養終於使愛的種子在孩子心裡紮下了根,化為了自動化的行為習慣。這難道不是成功的教育嗎? 周永琴教子的故事說明,教育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任何習慣必定是行為,行為必定需要訓練乃至強化,對於孩子尤其需要規範其行為,才會培養出良好的習慣。 書包 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二 誠信(1)誠實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礎。一個言而無信的人,是令人不堪為伍的;一個言而無信的民族,是自甘###的。 據著名社會學家鄭也夫先生考證,《論語》中「信」字一共出現了38次,高於「善」、「義」、「勇」、「恥」、「誠」等字。 誠信的習慣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A.遵守諾言、說話算數的習慣; B.實事求是的習慣; C.真誠待人接物的習慣; D.守時的習慣等。 有一位中國留學生在英國讀碩士。小夥子在實驗室里成績非凡,很受賞識。 一天,導師說:「先生,明天我要外出開會,您能一個人在實驗室工作嗎?」小夥子連連點頭。 第二天,導師走了,小夥子拚命打公費的國際長途電話。月底結賬時,導師發現電話費很高,一核對恰好是她外出那一天電話費最高。她問中國學生:「先生,那一天是您一個人在實驗室工作嗎?」小夥子點頭。導師又問:「那麼,您打國際長途電話了嗎?」「沒有。」小夥子一口否認。導師什麼話也沒說,內心裡卻非常憤怒,不久便辭退了這位中國學生。 也許,有些人不把撒謊當回事,可在許多國家是難以容忍欺騙行為的,人們更不肯與撒謊者共事。 坦率地說,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傳統正受到嚴重挑戰。兒童說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成年人的不良影響,或讓孩子因說真話而受懲罰,或自己就常常說謊。實際上,謊言是災難的導火索。 1996年10月13日《羊城晚報》曾發表一篇令人難忘的文章,題目是《小孩撒謊引起的屠殺》。事情是這樣的: 1946年7月4日,德國法西斯已經滅亡了一年零兩個月。 這一天,離華沙170公里遠的凱爾采市的幾百名群情激奮的市民沖向街頭,見猶太人就打、就抓、就殺。有的猶太人被抓到帕蘭蒂大街7號的一幢房子里活活打死。這場肆無忌憚的屠殺從早上10點持續到下午4點,有42人被殺害,其中2人因為被誤認為是猶太人而被打死。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這次屠殺竟是由於小孩兒說謊而引起的。赫里安,波蘭一個鞋匠的孩子,當時他和父母從20公里外的鄉村搬到凱爾采市,住了才幾個星期,對城裡的生活很不習慣。7月1日,他偷偷搭車回到鄉村小朋友之中,3天後他又溜回城裡。見兒子回來,父親不禁惱恨交加,拿起鞭子就揍他,並大聲責問:「你這頑皮鬼,這幾天跑到哪兒去了?是不是給猶太人拐去了?」孩子見爸爸凶神惡煞,害怕了,於是順水推舟地「承認」了這幾天是被猶太人拐了去,還謊稱猶太人把他拐到帕蘭蒂大街7號的一個地窖里虐待他。 第二天上午,憤怒的父親到警察局去報案。在回家的路上,很多路人好奇地問父子倆發生了什麼事,父子倆繪聲繪色地說赫里安被猶太人拐去折騰了幾天。當時,雖然二戰已結束了,但德國法西斯的排猶思潮陰雲未散。幾個群眾聽信了謊言,異常憤怒,聲言要對猶太人報復,而捏造的「事實」在幾小時內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走樣(甚至傳說赫里安被猶太人殺害了)。於是釀成了這一天對猶太人的屠殺慘劇。 如今赫里安已經59歲了,每當他回想起這段歷史,就有一種負罪感。帕蘭蒂大街7號這幢房子如今已重新修葺,改為紀念館,讓世人不忘過去,珍惜今天。 「信任猶如一根細絲,一旦折斷了它,就很難再把它接上。」這是巴基斯坦前總統阿尤布·汗曾說過的一句話。bookbao.com 書包網最好的txt下載網
二 誠信(2)宋慶齡是聞名中外的偉大女性,也以守諾如金為人格的特徵。在《好父母》一書中,作者介紹了她的成長故事。 童年時,母親倪桂芝對她講了「自食其言」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魯哀公身邊有一個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說話不算數。因此,魯哀公對他很不滿。一天,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寵臣鄭重也參加這次宴會。孟武伯向來不喜歡鄭重,在宴會上藉機出鄭重的洋相,便問道:「鄭先生怎麼長得越來越胖了?」哀公聽到後,便插嘴道:「一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然會長肥呀!」在座的大臣一聽就知道哀公並不是批評鄭重,是在暗中指責孟武伯說話不算數。 媽媽的故事是教育她說話要算數,要信守諾言。小慶齡銘記心間。 一個星期天,父親宋耀如準備帶著全家去朋友家做客,孩子們大都穿好了禮服就要出發了,只有宋慶齡仍在鋼琴前彈奏著。 母親喊道:「孩子們快走吧,伯伯正等著我們呢!」 聽到媽媽的喊聲,宋慶齡立即合上琴蓋,跑出房間,拉著媽媽的手就走,剛邁出大門,突然又停住了腳步。 「怎麼啦?」父親看到慶齡停住了腳步,不解地問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慶齡有些著急地說。 「為什麼不能去,孩子?」母親望著女兒問。 「媽媽,爸爸,我昨天答應小珍,今天她來咱家,我教她疊花。」慶齡說。 「我原以為有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呢?這好辦,以後再教她吧!」父親說完,便拉著慶齡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呀!」慶齡邊說邊把手從父親的大手裡抽回來。 「那也不要緊呀!回來後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釋一下,並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疊花不也可以嗎?」媽媽說。 「不!媽媽,您不是常說要信守諾言,我答應了別人的事,怎麼可以隨意改變呢?」小慶齡不停地搖著頭說。 「我明白了,我們的羅莎蒙黛(宋慶齡的英文名字——作者注)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嗎?」媽媽望著慶齡笑了笑,接著說:「好吧,那就讓我們的羅莎蒙黛留下吧!」 父母放心不下家中的小慶齡,在客人家吃過中午飯,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進門,父親高聲喊道:「親愛的羅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小慶齡回答說:「小珍沒有來,可能是她臨時有什麼急事吧!」 「沒有來,那我的小羅莎蒙黛一個人在家該多寂寞呀!」母親心疼地對女兒說。 「不,小珍沒有來,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為我信守了諾言。」小慶齡說。 聽了小慶齡的話,父母滿意地點了點頭。 作為父母,如果對孩子守信用,孩子就會仿效。當孩子誠實守信時,父母要及時鼓勵孩子。 請記住,孩子撒謊有三大原因:一是說真話受到懲罰;二是為了逃脫困境;三是把想像中的事當真事說了出來。因此,只有讓說真話的孩子得到鼓勵,而讓說假話的孩子受到懲罰,並持之以恆,才會讓孩子逐步養成誠信的好習慣。 書包網 www.bookbao.com
三 責任心是否具有責任心,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現代人的主要標誌之一,也是衡量少年兒童社會化水平的關鍵指標之一。在現代社會裡,人們相互依賴的程度越來越高,分工越來越細,分工越細越需要責任心。因為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職,都可能導致整個事業的崩潰。一代代人的責任心狀況,將對人類的生存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負責任的習慣包括: A.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B.經常反省的習慣; C.正確面對過失,勇於承擔責任的習慣; D.在家庭和學校中承擔具體責任的習慣; E.服務他人的習慣,有社會責任感等。 沒有責任心的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不難想像,一個人如果在兒童時期事事依賴別人,沒有獨立做事的鍛煉,在成年之後是難以獨立於社會、成為國家需要的棟樑之才的。 不少父母認為孩子缺少獨立性是獨生子女的「先天不足」,把原因歸結為「獨生」。事實上,任何一個孩子,無論是獨生還是非獨生,作為「自然人」來到世上,並沒有本質的差異,而是在後天的社會化過程中,由於父母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質和能力。獨立性作為人格特徵之一,同樣不是與生俱來或自然形成的,它是個體通過主觀努力和接受教育而獲得的。對未成年的孩子來說,父母的教育觀念與行為,對他們獨立性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於兒童發展的理論向人們揭示,兒童發展依賴於成年人,又獨立於成年人,這是人的身心發展的過程。孩子小的時候,對成年人有著顯著的依賴性,需要成年人的幫助。但這種依賴性是暫時的,隨著孩子的成長,獨立自主性將是其發展的主要內容。因為人出生後有相當長的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孩子的獨立性,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對孩子獨立性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父母朋友們,當您的孩子在外面闖了禍以後,您是怎樣處理的呢?生活中,由於孩子年幼,缺乏知識和經驗,經常會造成一些過失,這時,父母們如何處理就成了一門藝術。 有一些父母會因為孩子惹禍而訓斥孩子。如,有的父母會說:「你是怎麼搞的?能這麼做嗎?」「你這個孩子,簡直不給大人省心!」「趕快回家吧,還在外面待著幹什麼?回去寫作業去!」於是,孩子沒事了,什麼責任也不必負,回家去該玩就玩,該學習就學習;而父母則留下承擔責任,又是道歉,又是賠償。如此這般,孩子怎麼可能有責任心?細想一下,這不正是父母剝奪了孩子履行責任的機會嗎? 也許有的父母會覺得責任心並不那麼重要。他們會說:「孩子是否有責任心誰說得清楚?我只要他成才,只要他能夠在同齡人中成為優勝者。」但是,只要父母們仔細想一想自己培養孩子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就會重視責任心的問題了。 身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為傑出的人?可傑出的標準是什麼呢?如果您僅僅是為了孩子有個好成績,那麼,一些成績好的學生仍然有毀於心理崩潰者;如果您是希望孩子將來有個好工作,那麼一些身居要職的人仍然可能玩忽職守;如果您希望您的孩子幸福,那麼一些人為了追求所謂的「幸福」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呢?應該說,作為父母,養育孩子的最大願望還是希望孩子首先成為一個健康成長的人,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成為一個受人歡迎和尊敬的人,成為一個獲得良好發展的人,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當然,責任感的教育應當滲透在一時一事、一言一行中。其中,父母們特別要注意對孩子所犯過失的處理。一般來說,孩子有過失的時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機,因為內疚和不安使他急於求助,而此時明白的道理有可能使孩子刻骨銘心。當然,在這種時候,父母應當保持理智和冷靜,盡量不要大聲訓斥孩子,更不要誇大其詞恐嚇孩子,而應當實事求是地講清道理,明確指出彌補過失的辦法。 從一定意義上講,也可以把孩子發生過失的時刻稱為關鍵時刻,因為能否處理過失有關鍵作用。如果處理不當,孩子也許會毫不在意責任心,或者過於恐懼而導致精神崩潰;如果處理得當,孩子可能會吃一塹長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為一個富有責任感的現代人。所以,不論孩子有什麼過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應當讓他承擔責任,這是現代父母的真正愛心。2002年10月28日的《中國青年報》發表了對我的長篇專訪,題為《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重點談了讓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 下列幾個建議也許會對父母們有用: 1給孩子分配一些勞動任務。在家庭中給孩子分派適當的、力所能及的任務,如打掃衛生、長期取報、取牛奶、負責給花草澆水等,並及時對孩子所做的一切給予鼓勵。 2和孩子講一講自己的煩惱。父母不僅要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也要經常和孩子談談自己的內心感受與社會體驗,不要總是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也不要因此而拒絕向孩子袒露心扉。如果父母們總是對孩子報喜不報憂,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這個家庭的事情與自己無關,只要自己不搗亂,不惹禍就可以了。 3聽取孩子對家庭生活的建議。經常和孩子講講家裡的花銷添置、人事來往,並請孩子談談自己的看法,或者請孩子出主意想辦法。當父母經常聆聽他們的意見、採納他們有價值的建議的時候,甚至讓孩子當一段時間的家,孩子就會在心中生出對家庭的責任感。 4讓孩子學會自我服務。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你還小」、「你不懂」、「你不行」,而要給孩子一定的鍛煉機會。孩子們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遠遠超出成年人的想像。成年人認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完全有能力駕馭。因此,父母們要盡量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和勇氣,這樣孩子便可以在自我服務中增強責任心。
四 自信心(1)自信心是至關重要的,但這種重要性並未被人們真正認識,即使那些摯愛孩子的父母,也往往忽略了自信心對孩子發展的決定性意義。 (一)自信導致成功,自卑導致失敗 在上海閘北八中採訪的日子,我最深的感悟就是態度決定一切,即自信導致成功,自卑導致失敗。 閘北八中是一所初中學校,曾有「垃圾學校」和「差生集中營」之稱。該校地處上海火車站北大門,是有名的「三高三低」地區,即犯罪率最高、離婚率最高、下崗工人比例最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最低、每萬人大學生比例最低、每萬人科技人員比例最低。該校生源之差絕對名列前茅,留級率達到了38%。 但是,自1987年開始,在劉京海校長的主持下搞「成功教育」實驗至今,閘北八中已經成為了一所名校。該校畢業生合格率100%,平均成績穩居全區中上水平。最令人驚訝的是,該校的學生幾乎都是低著頭進來昂著頭出去,充滿自信地走向未來。所以,###一直將該校作為素質教育的典型向全國推廣。我曾為該校寫了一部長篇報告文學,書名為《喚醒巨人》。我認為,教育是一種喚醒,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而這巨人就是自信。 劉京海曾是上海市閘北區教育科學研究室主任,後擔任了閘北八中的校長,他可以說是中國「差生」研究最有成就的人。 他對我說: 「反覆成功的孩子越來越好,反覆失敗的孩子越來越差。因此,成功教育就是變反覆失敗為反覆成功。失敗固然是成功之母,但是,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說著說著,他激動起來: 「人是怎麼生活的?靠自我概念!你認為自己是個好人,你才會像個好人一樣去生活;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個壞人,你便會像個壞人一樣生活。所以,教育的第一要義就是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個好人、是個能人!」 1990年,當成功教育實驗在閘北八中取得階段性成功之後,閘北區教育局派劉京海到中興路第二小學,具體幫助指導小學的成功教育研究。 劉京海贊成這個決定,因為從大量研究中他得出一個重要的啟示:一個人的反覆失敗往往是從小學開始的,而且十歲左右即小學三、四年級是「差生」產生的高峰期。 中興路二小歡迎劉京海的到來,因為「差生」頻頻出現,令他們頭疼不已,校長賀玲鳳邀請劉京海講課。劉京海幽默地說:「三、四年級家長會怎麼開的?有些老師說,一、二年級狗熊、英雄分不清,四年級開始分清了。於是,師生與父母紛紛瞪大眼睛找狗熊,結果發現,狗熊越找越多!」 教師們會意地笑了起來。的確,這樣的說法不知流行了多少年了,卻頭回聽到質疑的聲音,他們感到貼切而又刺激。 「人格的核心是自信心,而十歲左右是自信心形成的關鍵期。此時,形成自信或自卑的自我概念,將會影響到人的一生。全世界都是這個規律。」 「為什麼十歲即三、四年級幾乎成了一道坎呢?一般來說,小學一、二年級和畢業班師資較強,三、四年級師資偏弱,而此時的教材難度又增加了,孩子們的心理也趨於複雜……」 下班回家,妻子施月芳卻陰著臉,說:「你還研究差生呢?你的寶貝女兒都快成差生啦!」 原來,妻子剛去女兒的學校開完家長會。剛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學習成績從前六名降到了倒數第十名。因此,老師又著急又生氣,把施月芳說得無地自容。劉京海聽呆了,自言自語:「天吶!我的女兒也成狗熊啦!」「誰是狗熊?女兒成了差生了,咱們全家都是狗熊!」妻子嚷了起來,語氣中帶著怨恨、委屈,「你還成功什麼?」
四 自信心(2)劉京海定了定神,說:「老婆放心吧,妹妹的事我立下軍令狀,一定能讓她成功。」 「妹妹」是上海方言,指自己或親友的女兒。 劉京海向妻子承諾的剎那間,他回憶起了家教的失誤。 女兒上幼兒園回來,總是哼著歌,什麼歌都唱。一天,劉京海正在家中寫作,思路不順,聽歌也煩。他說:「妹妹,你唱的歌不好聽!」 誰知,就這麼一句話,竟然斷送了一個小歌唱家的命運!女兒從此不在家裡唱歌了。這個教訓成了劉京海永遠的痛。 這天晚上,劉京海讓女兒拿出數學卷子,逐題分析,問她會不會做,發現女兒都會。他一臉笑容地說:「妹妹多聰明呀,沒有一道題可以難倒你,只要有信心和細心,成績一定好!」「可我才得82分。」女兒依然心有餘悸。父親說:「分數是測試你會不會的。你都會了嘛,我給你100分!」 女兒###起來。父女倆又看作文。這是女兒第一次寫小作文,寫《我可愛的玩具》,要求寫出玩具的名稱、具體玩法和玩的效果。女兒得分很低,因為她沒寫出後兩部分內容。 爸爸仔細看了幾遍,驚叫起來:「月芳,你來看呀,咱家妹妹是作文天才呢!」「真的?」妻子疑惑地快步走過來看著。只聽丈夫大聲說:「我是特級教師,一眼就能看出學生的潛力。你看,妹妹這個開頭多巧妙,語言多流暢!」 女兒雖然一句話也沒說,但父母的反應讓她變得信心大增。媽媽愣愣地說:「可老師給分不高嘛。」 爸爸搖搖頭,答道:「作文關鍵看才華不看分數。妹妹絕對是作文天才!如果她仔細審題,把後兩個內容寫出來,瞧吧,那就是範文的水平了。」 好多天過去了。施月芳又一次去學校開家長會。沒想到,班主任一見面就眉開眼笑地說:「還是你會教育孩子,你的女兒進步可大了,尤其是作文,幾乎篇篇可以當範文了。」施月芳暈乎乎的,不知丈夫用了什麼魔法,讓女兒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劉京海說:「我發現一個成功的秘密,小學生怎麼發展才有後勁?男孩加強文科,女孩要加強理科。」 女兒後來的發展證明了父親的箴言。 小學期間,男生比不過她的文科;進入中學,女生比不過她的理科。在整個中學時代,在重點中學的激烈競爭中,她始終名列前茅。 2001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入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她的高考作文《文化的傳承》被《文匯報》選登,是全上海七萬名理科考生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學生。 (二)樂觀為強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潛能,凡事作出積極的選擇。顯然,這是一種樂觀主義的生活態度。那麼,應當怎樣培養孩子樂觀的良好習慣呢?父母的首要任務是把孩子做對的事情從平凡的生活中挑出來,大加讚揚。 據調查,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說,他們缺少的不是批評,而是讚揚。作業寫錯了,被老師批評;成績沒考好,被爸爸媽媽批評;玩的時間長了,被爺爺奶奶訓斥……然而,在一個孩子成長的歷程中,令他們記憶最深刻的不是長輩的批評,卻是那些難得的讚揚。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揚,孩子們也不例外。 一位名叫李麗的母親,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時寫道: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挨父母的打罵訓斥,我也不例外。但我早記不清我為什麼挨罵,甚至打得很疼的那一兩次;父母老師的誇獎,我卻記得很清楚。書包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四 自信心(3)比如,剛上學不久,媽媽有時向鄰居誇我一回來就先寫作業。其實,當時我也不清楚先做和後做有什麼區別,但聽到誇獎後,就每次放學都先做作業,即使想出去玩,也能按捺住,為的就是聽媽媽的誇獎。 再如,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媽媽開家長會回來後說老師誇獎我潑辣。我不懂什麼是潑辣,媽媽就解釋說:「老師表揚你上課大膽發言,能在班裡承擔工作。」我真高興,老師誇我呢! 從此,我發言更積極了,還和另一個同學承擔起我們班每周出一期黑板報的任務。班裡的文體活動我都積極地參加,幾乎每年接力賽我都是第一棒。排演高中畢業典禮合唱,沒人敢承擔指揮的任務,大家推舉我,我就乾乾脆脆地去干。直到如今,我身上那股敢拼敢闖的勁兒可能就源於老師當初的一個「潑辣」的詞。 可見,誇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作用常常要比批評大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兒童對自己的評價大多來源於周圍人對自己的評價。如果周圍人給他的評價是積極的、肯定的,那麼他就會覺得自己能行,就會在生活中樹立起自信心;反之,如果周圍的人總是向他傳遞一些消極的評價,如批評、指責、打罵等,孩子們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在心理上產生自卑感、無能感,甚至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從李麗對自己成長經歷的回憶中可以看出,一次小小的讚揚、鼓勵,對孩子的影響有時是終生的。 也有的父母會說:「我怎麼發現不了孩子的優點呀?我總覺得孩子一無是處,怎麼誇獎他呀?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他還差遠了,我怎麼表揚他呀,一表揚他不就驕傲了嗎?」其實,有這種想法的父母是在用一種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當然,並不是說父母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一定不對,關鍵問題是你「挑剔」的是什麼。如果你「挑剔」的是孩子的缺點、短處,那麼你傳達給孩子的肯定是消極的信息。如果你「挑出」的是孩子的優點,那麼,你自然會肯定孩子、讚揚孩子。 蘇珊是一位優秀的美國母親,她在###中這樣講述自己給孩子的誇獎: 在大多數的家庭中,父母都是當小孩兒做錯了事時,才「挑剔」他們。在我們家裡,我們卻互相「挑出」做對的事情。當我們看到某個小孩兒做出使我特別高興的事時,我會走到他身前,把手放在他肩上,然後看著他的臉說兩件事:第一,我具體告訴他做了什麼事;第二,我明確告訴他我對這事的感受。然後我靜默幾分鐘,讓他感受到我的心情多麼愉快。我把這種做法叫做「一分鐘讚美法」。我覺得讚美小孩兒只需一分鐘,可是讚美所產生的愉###受,卻會持續孩子的一生。 一次,我的兒子吉米從學校拿回了成績單,他有些神色不安地把成績單遞給我。他當然知道成績單上是怎麼寫的:兩個「甲」,三個「乙」,一個「丙」,他的歷史得了「丙」。 我看了成績單以後,我對孩子說:「吉米,你太棒了!」 吉米聽了我的話,眼中有些閃閃發光。 「你看看你的成績單,你得了兩個『甲』和三個『乙』!」我把手放在吉米的肩膀上,安撫了一下說:「我真高興,你的成績很好,我真高興!」 吉米很快抱住了我,然後似乎有點尷尬的樣子,「那,我能出去玩一會兒嗎?」
四 自信心(4)「當然,任何人的成績單上如果有『甲』和『乙』,都可以出去玩一個下午。」我笑著對吉米說。 「謝謝你,媽媽!」孩子高高興興地去玩了。 這時,一位來我家裡訪問的年輕婦女神情顯得很詫異,她說:「我不明白,您的孩子成績單上不是有一個『丙』嗎?」 我說:「是的,他有一個『丙』。」 那位年輕婦女說:「可你什麼也不說,一字不提,這是不是不負責任?」 我對那位婦女說:「不,那是我孩子的責任。如果我承擔起他的責任,他就不會負責任。你想想『責任』這個詞語的意思,它意味著『反應能力』。我給我孩子的最大禮物之一,就是讓他們有活力,能對生活有所反應。我協助每一位孩子樂於承擔自己的責任。你已經看到,我兒子對他的『甲』和『乙』很高興,他體驗到了得到好成績的結果,他和我都覺得愉快。他可以盡情玩一個下午,他今天不必做雜事和家庭作業,今天對他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 「那麼,你如何處置孩子的那個『丙』呢?」那位年輕婦女又問。 「這件事我要在星期六早上全家的目標設定會上來做。我會問吉米:你希望你的歷史得多少分?我想,吉米已經發現他得到好成績時,內心是多麼愉快。因此,我想他也會希望歷史得到好成績,這完全是因為他喜歡那種成功的感覺。事實上,我們內心的反應大部分都是:『如果你認為那件事我做得好,那麼我會再做一個更好的給你瞧瞧。』當我兒子做對的事情被挑出來讚美的時候,他會希望自己再做對某件事。孩子不是在為我而守規矩,而是為了自己把事情做對。當吉米為了使歷史得到好分數而設定目標時,我和我先生都會協助他,但我們真正的秘訣只不過是協助孩子希望做好。」我對那位年輕婦女解釋說。 從這位美國母親的成功經驗中可以發現,給孩子讚揚不能說些假大空的話,而要關注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優點、每一個進步。更為重要的是,必要時父母還可以忽略一下孩子所犯的錯誤。要從內心裡相信孩子不是在故意犯錯,不要對孩子的優點視而不見,卻用放大鏡來看待孩子的缺點。 一般情況下,父母們常犯的錯誤是:當孩子做對某些事情時,父母覺得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而當孩子不小心做錯了一點兒事情,父母就覺得孩子不努力,不是好孩子,因此而大發雷霆。其實,父母的首要任務是把孩子做對的事情從平凡的生活中挑出來。 當然,父母給孩子的誇獎必須是具體的,越具體越好。如果您只虛情假意地對孩子說「你真聰明」、「你真棒」,孩子聽了以後會覺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裡,也不知道自己怎樣才能變得更好。而且,對於大一些、已經有了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的孩子來說,他們會覺得父母的話很虛偽,因而父母的話也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 也有的父母會說:「什麼是孩子做對的事情呢?我覺得我的孩子太不如人家了,哪裡還有什麼做對的事情呢?」 其實,所謂「做對的事情」,是相對於孩子的既定目標而言的。當孩子完成了自己設定的目標,或者和自己相比有了進步,這些都是孩子做對的事情。哪怕您的孩子上次考了20分,這次考了21分,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個進步。您不能因為孩子考試不及格就訓斥孩子,而要看到孩子已經取得了難得的一分。如果父母總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相比,就很難發現孩子在哪些方面是高於別人的。因為「別人」是一個多數,您的孩子很難永遠是所有人中的第一名,總會有人比您的孩子強。這時,父母就會很失落,就會覺得孩子沒有優點可以誇獎。書包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四 自信心(5)孩子自信心的樹立需要讚美,而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讚揚孩子,您可以參考那位美國母親在她的###中給大家提供的「一分鐘讚美法」: 1.事先告訴孩子,當他有好的表現時,父母會讚美他; 2.每天都挑出孩子一天里做對的事情; 3.具體告訴孩子做對了什麼事情; 4.告訴孩子父母對他做對的事情有多麼高興; 5.靜默幾分鐘,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愉快心情; 6.做符合自己內心感受的事情,或者告訴孩子您愛他,或者擁抱孩子,也可以兩種都做; 7.請孩子也這樣做,當孩子發現父母有做對的事情時,也要讚揚父母; 8.父母也可以使用一些無聲的誇獎,如用笑容、眼神、表情、動作等身體語言對孩子的良好行為做出反應,這也是讚揚的一種好方法。 清代學者顏元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數過不改也徒傷情,獎長易勸也且全恩。」父母們,不妨從現在開始換一種眼光、換一種思維看孩子,也許您會覺得您的孩子的確是很值得誇獎的好孩子。 這裡要作一個重要的補充,我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並非說不能批評孩子的錯誤;恰恰相反,我認為運用批評乃至懲罰的方法教育孩子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這是一個危險的選擇,必須用科學的原則做指導。這些原則是:第一,對孩子所犯錯誤的全部事實及因果關係一清二楚;第二,對孩子給予極大的尊重,使其從內心裡產生出足以承受批評乃至懲罰的力量;第三,耐心聽取孩子充分的申辯;第四,批評或懲罰實施的結果,應當是孩子明確前進目標並且充滿信心。以上四項原則的核心在於,批評或懲罰的前提是尊重,甚至是愛的特別表達。教育不是改造,而是喚醒,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靠自身的力量解放自己。 (三)不怕失敗,愈挫愈奮 一個自信的人不可能完全避免失敗,而失敗恰恰是對人自信心的挑戰。一個人是否養成了毅力頑強的習慣,關鍵是看他如何面對失敗與挫折。 王蕤,美國國務院特聘翻譯,美中友協北卡州地區主席,美國、英國、德國幾家著名出版集團的簽約作家,22歲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出版過小說《尋找的歡歌》、《從北京到加州》、《哈佛情人》、《俗不可耐》和英文小說《LILI》。 我在1987年寫的《青春社會場》一書中寫過對她的印象。當時她15歲,在北京讀初三。請看她的自白: 「有人說你怪,對嗎?」我問。 她回答說: 「是有些人覺得我怪,其實,我並不覺得自己怪。我倒覺得別人有些怪。我口上說的,就是我心裡想的,這不對嗎?那天,在學通社(即北京中學生通訊社——作者注)活動,有個很愛表現自己的女記者,問我不喜歡誰,我告訴她:『像您我就不喜歡!』真的,我不喜歡她。我覺得是什麼就是什麼,怎能裝呢? 「從上小學起我一直這樣。對誰好感或反感,我必須在他或她面前表示出來,不然就很難受。有時候,人家對我說什麼,我不愛聽,就明明白白告訴他我不愛聽。也許,這樣做容易傷人,但我認為很正常。這一點,只是我這個人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讀小學時,就有位老師告訴我,人不能太真,要有韌性,要適應現實,不然非碰壁不可。我的確碰了很多壁,但總改不了。 「前幾天,課堂測驗的時候,有個同學總問我題,開始我沒吭聲。她又問我最後一道題,我不想讓她太失望,就告訴了她。老師發現了,非說我故意害那個同學,壞!哪是這麼回事?哪有這麼嚴重?我不服氣,站起來,問:『我怎麼壞?』老師急了,說:『你出去,我不要你這樣的學生!』她當時的樣子很兇,唾沫星子亂飛,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著亮。我驚呆了:這就是老師嗎?原來,她給我印象挺好的,經驗也多,今天怎麼啦?我不聽她的,回答:『憑什麼讓我出去?我是學生,我有上課的權利!』她更生氣了,說:『我就是不容你!』我馬上接上說:『您這句話說對了,就是不容我才拚命維護自己的缺點。』後來,班主任知道了這件事,讓我去承認錯誤。我去了,因為我承認在測驗時告訴別人解題方法是不對的,但我決不認為我壞。壞是品質問題呀!可以想像,一個個性過強的孩子戰勝一系列挫折,並非易事。」bookbao.com 書包網最好的txt下載網
四 自信心(6)王蕤的媽媽怎麼做的呢?她介紹說: 王蕤在幼兒園時,由於做過扁桃腺手術,嗓音較其他小朋友來說有點兒粗,一唱歌常引起鬨笑。為此,她很自卑,甚至都不想去幼兒園了。 當我知道後,差點兒回答孩子嗓音是遺傳,媽媽就嗓音不好,她當然……但轉念一想,如果這樣說,孩子會對自己唱歌永遠沒有信心。 我換了一種思路。我說,人的嗓音天生有差別,但唱歌按人的音域分高、中、低音區。嗓音高的人唱低音就不行,音色渾厚的低音唱高音也不合適。我給她舉了個例子,著名京劇大師程硯秋根據自己嗓音低的弱點,為自己設計出幽咽婉轉、若斷若續的唱腔,結果創造出「程派」藝術,誰都愛聽。我還告訴孩子,唱歌不在嗓音粗細,首要的是要音正,她要多唱,嗓子就能練好。童音隨著年齡增長,還會有變化的,說不定她以後的嗓音會變得好聽。 她有信心了,經常從幼兒園一回來,就讓我幫她打開收音機,開頭我和她一塊兒唱,後來她一個人自覺地唱。在上初中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招收少年主持人,她去應考,主考老師說她嗓音好。 競爭失利不灰心。王蕤剛考入高中時,首次競選北京中學生通訊社社長,結果失利,心情不好。 我問她失利原因在什麼地方,她說不知道,我讓她先問問情況再說。後來她說,學通社指導老師告訴她,失利不是由於實力,而是競選者大多是高三學生,誰願意選一個小同學來管自己?再說,名字的「蕤」難寫難認也是影響選票的一個因素。她還說:「我競選演講很簡單,以為反正別人了解我。競選後才發覺,很多人並不知道我。有些人看我不喜歡寒暄,覺得我這個人太傲了;相反,別的競選者熱情活躍,慷慨陳詞。」我讓她把這些都寫進日記里,牢牢記住。 我認為她失利的原因,除了年齡小外,主要是背上了成績包袱,沒有認真準備。我指出了這些後,鼓勵她下次改選社長時再去競選,提前準備好競選發言。第二年,她滿懷信心第二次競選社長,結果成功了。 競爭取勝不滿足。王蕤考入美國著名的伯克利加州大學不久,全校舉行一年一度的「伯克利詩歌節」。王蕤想參加,又拿不定主意。因為這是在別人的國家用人家的母語競賽,是否有些班門弄斧。她打電話問我。 其實,她在國內也曾遇到類似的情況。她念大學時,有一次學校外語系要進行英語演講比賽,她是學新聞的,卻非要和英語系的學生比高低。那次我支持她參加,結果她獲得了二等獎。這次她在美國的心情我很理解,但國外不同於國內,因為她參加比賽,實際上也代表了中國留學生的水平。我鼓勵她參加比賽,我說,「你要揚長,發揮你詩歌創作的優勢,發揮你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做少兒節目主持時的朗誦優勢,發揮你心理素質好、越是場面大越有激情的優勢。」越洋電話鼓舞了她。她參加了比賽,朗誦了自己的兩首作品,結果分獲第二名和第四名。 競爭目標訂高些,充分展現自己的實力。1998年5月,美國國務院在北卡州設考點,招聘中文翻譯,報名者的先決條件是在美國生活了十年以上的美國公民。 不符合條件的王蕤本不打算應試,一聽條件反而刺激了她去應試。在考場上,經過多次競爭、見過世面的王蕤,用流利而標準的美式英語對涉及美國歷史、人文、政治、文化等知識的考題,從容作答,侃侃而談。 三個月後,她接到了美國國務院的錄取通知書。事後得知,她考試的錄音、錄像被送到華盛頓審核,主考官很滿意。於是,在眾多競爭對手中,她被破例錄用。 也是同年,王蕤籌組美中友協北卡州地區分會。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中國女孩,要把美國人組織起來從事美中友好交流活動,可見她的魄力。會員們推薦她為主席,後經上級批准正式給她發了任命書。一個比她大二十多歲的美國人當選為副主席,他對王蕤很佩服,說他能成為王蕤的副手是很幸運的。 正是這種從小培養起的競爭意識,給王蕤的人生道路帶來了活力和機遇。她總結道:「學生們在青春少年時,風風火火地走過。在失去有形的時間體味閑逛的快樂與寂寞的冥想的同時,得到的是競爭意識、獨立精神與創造的不竭之泉。」
推薦閱讀:
※30天戒掉一個壞習慣!
※孩子睡眠習慣不好,睡覺經常醒,怎麼辦?,
※這些「壞」習慣有益健康
※讓好習慣伴陪孩子的一生
※壯族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