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教育制度史
1.夏商西周
奴隸制的產生,促成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並使教育最終從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母體中獨立出來。這一變化的標誌就是學校教育的產生。從奴隸社會開始,教育才變為一種專門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學校教育便成為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夏商西周是我國教育的開創時期。
西周學校已有教完備的制度。一類是國學,專為統治階級的上層貴族子弟而設,按學生的年齡與程度分大學與小學,教育內容有小藝與大藝之別,而其要求是先後貫通的。小學教育首先強調的是德行教育。大學的教學已具有計劃性,表現為定時定地進行教學活動。周天子大學設有五學,已有設科分教的意思。大學的分科教學有一定時間、固定場所、專職人員負責。大學還有學宮之稱。西周貴族教育制度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鄉學是地方學校,按地方行政區劃設立,地方區域的大小不等,設學也有不同的名稱,例如塾、庠、序、校等。鄉學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負責領導,其基本要求和國學是一致的,鄉學與國學等級有別,但存在一定的聯繫。學在官府、學術官守、官師合一,是夏商西周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學在官府制度的產生,完成了從原始的自然形態的教育到專門化的學校教育的過度。
2.東周官學的沒落和私學的興起。私學的創立,教育從政治活動中分離出來,這是學校教育和自然形態教育的第二次分離,完成了學校教育獨立化的過程。私學興起為百家爭鳴開闢園地,它依靠自由辦學、自由就學、自由講學、自由競爭等四大自由來發展教育事業,以適應當時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私學的意義:教育過程與政治活動有所分離,擴大了教育對象,使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發展,教育理論和教育經驗的成就。
3.秦漢
一.秦代的文化教育。鞏固統一的文教政策:1.改化黔首、匡正異俗,使全國人民統一法度、統一思想,促進全國範圍的「行同倫」。2.書同文字、經緯天下,對推行統一政令、實現思想統一也極其重要。3.頒布挾書令,別黑白而定一尊。以法製為指導原則,把法治精神貫徹到各種制度和社會關係中。
確立了「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教育政策,吏師制度和博士制度。法學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掌握古今典籍、史事的博士是近臣,可以與皇帝共議國家大事,是以待諮詢、議禮、議證為職務的。博士可能也擔任吏師,教授子弟。
二.漢代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興太學以養士;重視選舉,任賢使能。專立五經博士;開設太學;察舉制的完全確立。
獨尊儒術的原因:1.獨尊儒術是改善民治之術的需要。以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來駕馭天下,以孝悌為本,主張強化君父之權。主張推行仁政。以天道人情教化百姓。2.獨尊儒術是加強君權、制止分裂割據的需要。宗法繼嗣制度的理論,有助於強幹弱枝,削弱地方勢力,加強君權。3.獨尊儒術是建立統一多民族封建帝國的需要。將被動妥協的對外政策轉變為主動出擊的征撫政策。
對教育發展的影響:1.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促進了教育的發展;2.促成了教育的政治倫理化;3.結束了百家爭鳴,實現了教育的儒學化。
三.漢代的官學制度,分中央與地方官學兩級;有初等教育(癢、序),中等教育(學、校),高等教育(太學)三級;以儒學為主體,官立學校為主幹,兼有其他專業教育和職官教育。太學創立了我國古代傳統的教學形式和管理方式,即以經師講學為主,學生互教為輔,注重考試和自學。太學育才與選才相結合,朝廷任官標準與學校培養目的相一致的做法,以及公費額度與自費推薦相結合的辦學形式,都是促進學校教育發展的有益實踐。尊師重教的風尚和嚴於擇師的管理經驗,形成了我國古代教育的優秀傳統。
四.漢代的私學教育。漢代私學教育可劃分為三種基本類型,有高中低三種層次:啟蒙教育、初讀經書、專經研習。在官學制度未建立之前,私學教育承擔了幾乎全部的教育任務,使中國古代教育從未中斷,而且有相當的發展。在官學制度建立後,私學教育成為官學教育的重要補充,繼續承擔教育任務。私學教育促進了不同學派的發展。私學教育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許多經驗在官學中應用、推廣。私學教育創造並積累了蒙學教育的經驗,尤其是識字、習字教學的經驗。漢代字書不但考慮識字,還強調便於應用,包含倫理道德教育的內容。找到了鞏固識字成果,並向高深層次過度的橋樑,在識字之後馬上進入誦讀階段。還有專經研習的經驗。私學教育重視學風、氣節的訓練和培養。官學私學大體一致。私學的教師教材得不到切實保證,缺乏必要的規章制度,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
4.魏晉南北朝官學:時廢時興。學術思想活躍,儒道佛玄並存,文史藝術及自然科學皆有卓越成就。儒學一直為各朝統治者所提倡和重視,並為官學的主要學習內容,對於促進民族大融合、推動歷史前進起了積極作用。專科學校教育有了新的發展,並出現了分科教學。地方教育制度正式確立。北魏時期不僅普遍設置州郡學,而且建立了州郡學校教育制度,我國正式實行地方學校教育制度的開始。
私學:昌盛發達。不僅有儒家的私學,還出現了佛家私學、道家私學和儒佛道玄各家思想兼綜的私學。私學的昌盛,繁榮了學術思想,推動了儒佛道玄各家思想的合流,擴大了儒學為主要內容的漢族文化的傳布,加速了少數民族漢化和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一些私學大師熱心於學術,把畢生精力用於教育事業,通過他們的教育實踐,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名流學者和從政人才,對當時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的發展是有貢獻的。當官學不發達或處於時廢時興狀態時,私學是不可缺少的。官學與私學並存,有利於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精神文明的建設。
5.隋唐一.文教政策:尊崇儒術,兼重佛道,發展科舉,任立私學。
二.學校教育:官學分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兩級。隋文帝設立國子寺,設祭酒,是設立專門教育行政部門和設置專門教育長官之始。國子寺獨立獨立後改名稱為國子學,後改國子學為國子監。國子寺統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各置博士、助教、學生等員。
國子學,專收貴族及高官子弟。太學,教授五經為主要的學習內容,其門第品級要求低於國子學。四門學,以五經傳授為主要教育內容,學生多屬於庶族秀子弟。書學,培養書法的專門人才。算學,以算學專書為主要習內容。地方教育制度更為周詳,按府州縣人口多少分等級,規定師生名額,鄉、里均設學。
唐代官學教育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以下幾項:
(1)入學制度:唐代中央官學實行等級入學制度,貴族與官僚的子弟有優先入學的特權,學生按出身門第的高低、父祖官位的品級入相應的學校。
(2)學禮制度:束脩之禮、等。通過這些定期性的隆重禮儀活動,使學生受到崇儒尊師、登科從政的教育,從思想上受一定的熏陶。
(3)教學制度: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從學習的課程內容來看是儒學經典。講法:專經直進,讀文精熟,按文講義。
(4)考核制度:國子監為了督促學生課業,每階段都有考試,考試形成系列,發展過程有些演變但考試始終作為考核的基本手段而運用。旬試,月試,季試,歲試,畢業試。畢業考試合格者,名冊經祭酒審閱,然後報送禮部參加科舉考試。
(5)懲罰制度
(6)休假制度
學校教育制度的特點:學校體系的形成;教育行政體制分級管理的確立;學校內部教學管理制度及法規;專業教育的重視;學校教育與行政機構及事務部門的結合。封建等級性加強了。儒學在整個教育體系中佔主導地位。專業教育開始確立。學校形式多樣化,除了正規學校外,在某些行政部門招收學生,採取帶徒弟的辦法,一面學習,一面工作,進行職業性訓練,把教育、研究、行政三者結合起來。
隋朝創立一些新的教育制度,唐朝加以繼承和發展,學校教育的發展超過以前任何一個朝而達至到新的高度。官學和私學並舉,以官學為主幹,私學為補充;按地方行政區,建立州縣學的學校網;地方官學與中央官學聯繫,向中央官學選學選送生員;以儒家經典與歷史文學為教育內容的傳統經學和以應用知識為教育內容的專科性學校並立;專設的學校與附設於事務門的學校並行,構成適應國家需要的教育體系。學校內部管理,也加以完善。入學制度、學制度、教學制度、考核制度、懲罰制度、休假制度等都以法制化的方式,組成一套管理制度。
三.私學
古代私學依其學習文化知識的程度,主要分為兩個層次:小學與大學,即初等私學與高等私學。
繼承前代私學傳統:自主辦學,聚徒教授,自由求學。
適應時代需要私學的發展:私學辦理趨於多樣化,私學的地區分布更廣泛,私學規模有所擴大,私學傳授內容趨於專門化,私學自選教材更加豐富。
私學的職能與歷史地位:承擔起初等教育的任務,補充官學單一化的不足,為科舉選拔不斷輸送人才,維繫文化的傳承學術,創新的園地。
6.宋一.文教政策:第一,重文;第二,尊孔崇儒,重整封建綱律倫常;第三,提倡儒佛道融合,為理學的產生和發展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二.官學教育。宋朝先後發動了三次興學運動,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官學體系,設立了武學、畫學、道學等新型學校,創立了分齋教學制度、學田制度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機構。教育對象的等級限制放寬,滿足了庶族地主階級的要求。官學教育管理體制和體系進一步完備。官學設科進一步加強。官學教育經費的確定,頒置學田。官學、私學和書院相輔相成。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重視,并力求使之協調一致。對地方官學給予高度重視。設立地方教育行政機構,委派專人負責。選派或自擇合格人員任教。轉撥學田,保證辦學經費。地方官學按三舍法升補太學,建立起中央官學與地方官學的聯繫,調動士子入地方官學的積極性。
三.蒙學。當兒童開蒙之際及時施以正當的教育。教育內容主要是進行初步的道德行為訓練和基本文化知識的教學,以識字、寫字、背書為主。重視學習態度的培養和學習習慣的養成。重視對基本知識的熟讀牢記。道德品質的培養與知識教育緊密結合在一起。十分注意生活儀節和行為習慣的訓練。注重兒童的學習興趣。宋代的蒙學教材有分類專寫的傾向,倫理道德、歷史、詩詞歌賦、名物制度、自然常識漸有專書。倫理道德教育的內容大大加重。農工商各行各業知識和技能組建充實進蒙學教材。注意採用傳統的教材,又重視教材的更新。著名學者直接進行或參與編寫蒙學教材。蒙學教材把以識字為主、傳播基本知識和培養倫理道德規範緊密而巧妙的集合起來,注意體裁多樣化。切合兒童的特點,善於將重大的政治要求與兒童生活日常結合起來,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便於記誦。
四.書院制度。南宋書院的勃興主要表現在:書院數量空前增多,規模擴大。書院活動內容更加充實和豐富,藏書、供祀、講學。書院進一步制度化,訂立了比較完備的條規。
南宋書院的勃興是由於理學的發展促成的。南宋官學的衰落是直接原因。南宋科舉制度的腐敗是重要原因。佛教的影響。印刷術的發展。統治集團內部鬥爭。
理學對書院的影響:學院的課程,祭祀制度,學規建設,藏書與刻書。書院對理學的促進:著述,學術討論,建立學派。
7.遼金元文教政策:1.興學設教以加速封建化的進程;2.發展教育以促進民族大融合與中外文化交流;3.重才養士以增強國力。
8.明、清初一.文教政策
1.尊經崇儒,以程朱理學為文教的指導思想。
2.文治天下,以德為本。
3.實行文化專制,大興文字獄。
二.官學
明朝官學按其設置可以分為中央和地方兩大類。中央設立的主要有國子監,此外還有宗學武學等。地方設立的主要有府學、州學、縣學,以及儒學,此外還有武學、醫學、陰陽學和社學等。其中,國子監屬大學性質;武學、醫學、陰陽學屬專科學校性質;各府、州、縣學和儒學相當於中等學校性質;社學屬小學性質;宗學是貴胄學校。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國子監同時又是明朝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機關,長官為祭酒,主管中央官學的政令。清朝國子監實行監生歷事制度(明創立)和積分法(元創立),設置管理監事大臣,實施分齋教學制度。
明朝地方教育行政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明清地方官學「善鄉俗」與「育人才」的教育目的;「德藝」與「律誥」的教育內容。
三.蒙學
任務:蒙學的根本任務是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它包括三個互相聯繫的方面,即識字教育、知識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辦學體制:形式多樣,種類齊全;普遍設置,普及面大;國家提倡,政府參與。
管理制度:宏觀管理:扶持、誘導、控制;微觀管理:經驗型、隨意性、開放性。
教育理論:適時施教,提早入學;去誘全純,蒙以養正;順其天性,導其發展;教養同道,嚴慈合一。
教材:1.重視漢字的特點;2.注意與日常生活聯繫;3.考慮兒童的興趣和特點。
教法:1.識字教學。指物識字,卡片識字,書上識字,對比識字。2.寫字教學。3.讀書教學。讀書,背書,溫書。重視良好的讀書習慣的培養,重視朗讀的指導,強調先理解後記,提倡精讀與博覽相結合。4.作文教學。先放後收,多留少改。
傳統語文教的主要經驗有三條:教學從漢語、漢文的實際出發,並且充分運用漢語漢文的特點來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學著眼於語文的工具性;重視啟發學生獨立思考使他們自己不斷提高讀書和作文的能力。
四.書院
明朝的書院由於受統治階級文教政策及其內部矛盾的影響,其發展經歷了沉寂一勃興—禁毀的曲折過程。明中葉以後書院興盛起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明朝統治者內部盾激化;第二,科舉腐敗,官學衰落;第三,王守仁等著名學者的倡導。
從清朝立國至鴉片戰爭之前,在社會政治、經濟以及清政府對書院政策的影響下,清朝書院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兩個時期。前期,書院逐漸由沉寂走向復甦。後期,書院得到很大發展,書院官學化的傾向日趨嚴重。清朝書院的類型按其講學的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四類:第一類,以講求理學為主的書院;第二類,以學習八股文為主的書院;第三類,以學習「經」學為主,反對學習理學和帖括的書院;第四類,以博習經史詞章為主的書院。
推薦閱讀:
※[轉載]解剖中國五千年怪圈 (三)
※設定為賊,中國人
※第三十一章 中國(4):戰國時代
※歷屆中國奧運冠軍全記錄
※日本欲年吸引3000萬遊客 日媒:達標看中國人|遊客|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