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第七章

第七章 社會發展規律與歷史主體

第一節 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一、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構成社會的基本矛盾。這兩對矛盾存在於每一個社會形態,貫串於人類社會的始終。

人類要生存發展,要滿足生活的需要,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活動就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在生產活動中,必然發生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在這對矛盾中,生產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決定矛盾的次要方面——生產關係。同時,生產關係又對生產力起反作用。

第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首先,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中,生產力是社會生產的內容,生產關係是形式。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必須適合於內容。有什麼樣發展水平的生產力,就有什麼樣發展水平的生產關係。生產力的狀況包括生產力的性質、水平和發展要求。生產力的性質,主要指勞動者用什麼生產資料生產,以及怎樣進行生產;生產力的水平,主要指勞動力和勞動資料的數量多少、規模大小、技術高低、發展快慢。生產力狀況是生產關係形成的前提和物質基礎。原始社會公有製為基礎的生產關係,源於當時使用石器工具的極低的生產力水平;奴隸主佔有制的生產關係,源於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和生產力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同樣,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判斷一種生產關係是否合理、是否先進,基本標準是看其是否適合當時的生產力狀況。其次,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的發展、變革。在生產方式中,生產關係是相對穩定的因素,而生產力是相對活躍的因素。經濟制度一經建立,就將穩定一定時期;而生產力則是不斷進步的。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總是不斷提高的,它必然推動人們去生產。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積累和增長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和引入生產過程,生產工具不斷創造和提高。這些因素都不斷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要求改進和打破舊的生產關係,建立新的生產關係。每當生產力發展到新的更高水平,就使原來與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變得越來越不適應,容納不下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以致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這樣就將引起生產關係的變革,或以新的適應生產力發展狀況的生產關係代替舊的生產關係。正是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推動生產關係由奴隸制到封建制、到資本主義制度再到社會主義制度。

第二,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首先,當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狀況時,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狀況時,就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條件和動力。在社會發展史上,每一次生產關係合乎歷史趨勢的變革,新建立的適應生產力狀況的生產關係,都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當然,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並不是說它能使生產力自然而然地發展。而是說,適合生產力的生產關係,可以不同程度地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使生產資料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使科學技術得到更好的開發和應用,並使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的作用得到更高程度的合理使用。也即新的、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生產關係,可以促進勞動者、生產資料、科學技術、自然資源的合理結合,為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其次,當生產關係不適合生產力狀況時,就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表現為落後的生產關係,不能使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很好地結合,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受到挫傷,科學技術不能充分開發和利用,生產工具和勞動對象不能發揮其最大功效。嚴重時甚至會引起社會動蕩,以致發生戰爭。

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辯證關係中,既不能只強調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否則便違背了歷史辯證法;也不能只強調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否則將會犯歷史唯心主義的錯誤。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生產方式內部的矛盾運動。一種新的生產關係建立的初期,往往是比較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能夠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這種情況下,保持生產關係的相對穩定,是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但生產力在其內部各因素的推動下,總是不斷發展的,而生產關係則具有相對穩定性,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生產關係就會由生產力發展的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為了推動生產力的進步,就必須變革舊的生產關係,建立新的生產關係。隨後,又要發生新的生產關係與生產力從適合到不適合的演進。總之,生產方式的矛盾運動,就是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間從基本適合到不適合,再到新的基本適合這樣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體現了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這個規律包含兩方面的內容:首先,一定的生產力決定一定的生產關係能否產生及其發展變化的方向和形式。其次,生產關係的反作用,歸根到底取決於和服從於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所以,要促進生產力發展,生產關係就要適合生產力的要求。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遲早會引起生產關係的變革,這是必然的。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不適合就必然要改變,這是客觀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為了全面正確地理解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這一客觀規律,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一是不能認為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要麼就是適合,要麼就是不適合。因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狀況時,也只是基本上適合,不可能是絕對適合。生產關係中總會有些方面、環節等與生產力狀況不相適合。二是不能機械地認為生產力的任何變化都會立即引起生產關係的變革,並且貿然去變革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是以存在著不適合的情況為前提的。只有當生產力的發展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生產關係的變革才有必要和可能。實際上,生產關係也不可能時時、處處絕對地適合生產力。三是即使當生產關係在總體上已經不適合生產力狀況、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時,生產關係也不會自動地、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化。 因為「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但這種必然性是要通過人們的自覺活動去實現的。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狀況的規律,貫串於一切社會形態之中,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始終,是在一切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認識和掌握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狀況的規律,具有重大意義。

首先,這個規律為人們提供了認識社會歷史發展根源的一把鑰匙。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資料的發展史,是生產力的發展史。生產力要不斷發展,就必須打破過時的生產關係。生產力必然會最終衝破束縛自己的桎梏,為自己的發展開闢道路。這個規律體現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和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兩方面的統一。這一規律說明,生產關係必須與生產力發展狀況相適應;生產關係既不能長久地落後,也不能超前於生產力。

其次,這一規律是我們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客觀根據,是生產關係變革、經濟體制改革的客觀基礎。我國原有的經濟體制既有適合我國生產力發展的一面,也有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環節和方面,在經濟體制上形成了一種同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的模式,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根據這個規律,若不及時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調整和變革生產關係中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環節和方面,便不能推動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我們制定的各項改革政策,都必須以我國現實的生產力狀況和發展要求為出發點,既要反對保守僵化的思想和行為,又要反對急於求成。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務是大力發展生產力,這是由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決定的。只有發展生產力,才能充分顯示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強國。

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

社會基本矛盾除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外,還有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這兩對矛盾相互交織、相互作用,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為了深刻理解和把握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在研究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後,還要研究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

經濟基礎是生產力的一定發展歷史階段上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各方面的總和。即它包括該社會佔統治地位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以及產品分配形式。而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是生產關係的基礎和核心,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因此,經濟基礎的核心部分是生產資料歸哪個階級或集團所有。這個問題決定經濟基礎的性質。

上層建築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設施和社會意識形態。上層建築中屬於觀念形態的有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屬於制度形態的有政治法律制度等;屬於設施形態的有政權機構、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

上層建築各項內容之間的關係是:第一,政治法律制度、設施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意識形態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它直接代表統治階級的意志。第二,各種思想觀念、社會意識也總要求一定製度、設施與它相適應。第三,意識形態的維護、傳播和貫徹,依賴於一定的制度和設施的推動。

上層建築的核心是國家政權。國家政權最能代表社會的性質,最能代表統治階級的利益和統治,對社會的經濟基礎有獨特的作用。國家政權的支柱是軍隊。統治階級要掌握國家政權、維護本階級的統治地位,首先依靠的是軍隊。所以,軍隊、國家政權、上層建築都具有鮮明的、強烈的階級性。

社會形態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第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首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上層建築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一定的經濟基礎總要求建立一定的上層建築為自己服務。在社會關係中,相對來說經濟基礎應歸為物質範疇,上層建築應歸為思想範疇。精神性的東西總是根源於物質性的東西。其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一定的經濟基礎需要特定的上層建築與自己相協調,有什麼性質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性質的上層建築。封建的經濟基礎要求有封建的上層建築為之服務,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則要求其上層建築的性質是社會主義的。再次,經濟基礎的變革決定上層建築的變革。當舊的經濟基礎被新的經濟基礎代替時,舊的上層建築或快或慢也要被新的上層建築所取代。即使在同一社會形態里,當經濟基礎發生一定變化時,上層建築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第二,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首先,上層建築的反作用集中表現在為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上。上層建築總是要通過多種途徑,比如通過政治、法律、思想的力量,論證、保衛自己的經濟基礎,使它得以鞏固和發展。政治上層建築會幹預社會生活,消除異己力量,把人們的行為控制在預定秩序內;而觀念上層建築,則通過人們的思想來支配人們的行為,以此達到為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的目的。其次,當上層建築與其經濟基礎相適應時,就會對其經濟基礎起保護和促進作用;不適應時,則起阻礙或破壞作用。再次,上層建築反作用的性質,決定於它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當上層建築服務的經濟基礎先進時,就有利於生產力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當它的服務對象是落後的經濟基礎時,就會阻礙生產力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它們之間的矛盾運動。一種新的經濟基礎建立之初,建立於其上的上層建築一般來說是與之相適應的。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上層建築因其相對穩定性而不能及時產生同步變化,便產生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關係,也總是由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再到新的基本適合,如此循環演進,向前發展。正是這種演進,推動社會形態的由低級向高級地發展。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體現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規律。這一規律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性質和發展方向;再是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歸根到底取決定於、服從於經濟基礎的性質和需求。

認識和掌握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對我們的認識和實踐都有重大意義。

首先,這條規律具有客觀普遍性,它存在於各種社會形態之中。這一規律在每一個社會形態以及每一個社會形態的不同發展階段上都毫無例外地起作用。這個規律同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於生產力狀況規律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沒有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就沒有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辯證發展的規律。社會歷史的發展,總是從生產力的進步開始,推動生產關係的變化,以及建立其上的上層建築的變化。承認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辯證發展的規律,是以承認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於生產力狀況規律為前提的。

其次,這一規律是我們制定路線方針政策,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客觀根據。我們正確地遵循這一規律,就會促進經濟建設等各方面事業,否則就會犯「左」或右的錯誤。1978年以來,我們黨制定和執行的政治體制改革措施,就是以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規律為客觀基礎的。實踐證明,我們黨由於自覺運用了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辯證發展的規律,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反對不正之風,精簡機構,取消幹部終身制等,都不同程度地解決了社會主義社會上層建築中的某些部分和環節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矛盾。

三、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規律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決定社會主義改革的必要。社會主義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後,社會主義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還有沒有矛盾?這一問題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沒有得到正確解決。有的人不承認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著矛盾,因而在社會矛盾面前處於被動地位。毛澤東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科學地回答了這一問題,指出:「在社會主義社會性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並指出:「不過社會主義社會的這些矛盾,同舊社會的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質和情況罷了。」 這就是說,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在社會主義社會依然存在,但它與以往的社會相比,具有不同的性質和特點。

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產生與建立同舊社會具有根本不同的情況。在人類歷史上的私有制社會中,生產關係的變革,是一種私有制代替另一種私有制,所以新社會的生產關係能夠在舊社會中孕育產生,從時間順序來說,新的經濟基礎產生於新的上層建築之前,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的情況都是如此。而社會主義社會的建立則是以公有制代替階級社會的私有制,公有制的經濟基礎同以往一切私有制的經濟基礎是不相容的,所以不可能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基礎內部自發產生,只有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無產階級公有制。從時間順序上來看,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則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前。這是歷史唯物主義所揭示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一普遍規律的一種特殊表現。例如,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就是在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之後,利用無產階級專政的力量建立起來的。這種情況並不違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基本原理,因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建立,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基礎的原因決定的,是生產力發展客觀要求所決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

在社會主義社會,處於主體地位的公有制的生產關係各方面的總和,構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和一系列政治法律制度與設施,以及占統治地位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整個意識形態,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上層建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性質,決定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同以往的社會相比,具有根本不同的特點、性質及其解決方式和發展前景。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已經建立起來,它和生產力的發展是相適應的;但是,它又還很不完善,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產力的發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發展的這種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的情況以外,還有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的情況。」 這就是說,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特點表現為既相適應,又相矛盾,適應是基本的、主要的,不適應是非基本的、次要的。

從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來看,基本上是相適應的。第一,以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的生產關係同社會化的生產力是根本一致的。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資料屬於人民的國家、集體及勞動人民個體所有,這就克服了在資本主義社會無法解決的社會化大生產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實現了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直接結合,有利於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第二,由於公有制的建立,人們在生產中建立起來的關係,是一種新型的、同志式的互助合作關係,使勞動者擺脫了以往那種被壓迫被奴役的地位,這就有可能使勞動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為生產力的發展開闢廣闊的道路。第三,在分配方面,「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原則的實行,從根本上剷除了舊社會「不勞而獲、勞而不獲」的剝削制度。

總之,就其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而言,能夠使生產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得到充分發揮和合理使用,為這兩類因素的結合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條件,為生產力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天地。

但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適合的前提下,也還有矛盾,還存在著不相適應的環節和方面。第一,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是一種嶄新的制度,在其成長過程中,總還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環節,從而同生產力的發展相矛盾。特別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以社會主義公有製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制,各種不同的所有制之間必然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第二,在人與人關係方面也還存在種種矛盾,如工農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之間、領導和群眾、企業管理者和勞動者之間,以及不同行業之間等等,也還存在著差別,還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第三,在分配方面,在積累和消費之間、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間,尤其是在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之間,也都還存在著矛盾。從而影響了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總之,在社會主義社會,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及產品分配方面,都還存在著矛盾,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如果處理不好必然會影響生產力的發展。所以,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的報告中強調,今後我們要繼續「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深化分配製度改革。」

從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狀況來看,也是基本相適應的,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來的歷史和現實證明了這一點。第一,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和政治法律制度,是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並為其服務的,因而是建立、維護和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強有力的工具,從而保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第二,無產階級政黨是社會主義上層建築的領導力量。共產黨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起來的先進組織,能夠自覺地反映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同時,它的本質又決定它是無產階級和一切勞動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因而是領導和團結全體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第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及其精神文明建設,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對物質文明建設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在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除了相適應的一面,也還有不相適應的矛盾的一面。第一,社會主義上層建築有一個形成過程。新型的上層建築還有不完善的方面,又缺乏成熟的經驗,往往不能適應社會主義發展的要求,同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發生矛盾。比如,在我國政治體制上,由於民主與法制不健全、機構龐大臃腫等弊端,使得官僚主義、等級特權等腐敗現象長期存在,敗壞了黨的聲譽和形象,引起廣大群眾的很大不滿,極不利於

發揮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相當嚴重地妨礙了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鞏固與發展。第二,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本身也還要不斷完善和發展,要求上層建築也應適時地發生相應的變革。但由於人們的主觀意識往往落後於客觀實際,不能及時地變革上層建築中某些已經過時的東西,因而必然使上層建築的某些環節同經濟基礎發生矛盾。第三,在上層建築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封建主義、資產階級剝削階級的思想、道德觀念等意識形態的殘餘,以及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舊傳統、舊習慣、舊作風等,這些都是同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相矛盾的。

但是,在社會主義社會,不論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還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同資本主義社會中這兩對矛盾是根本不同的,其性質都是非對抗性矛盾。在私有制的階級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是對抗性的,在階級關係上表現為階級對抗,甚至是劇烈的階級鬥爭。在社會主義社會,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既是首要的生產力,又是生產資料的主人;既是國家的主人,又是經濟制度的維護者。所以,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就其性質而言,必然是非對抗性矛盾,大量表現為人民內部矛盾(當然也不排除少量的敵我矛盾),即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矛盾。否認或誇大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都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會導致右或「左」的錯誤。

所以,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的報告中強調我們今後要「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維護社會穩定。」

第二節 社會發展的動力

一、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人類社會內部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推動了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從一種社會形態過渡到更高級的社會形態。歷史上五種基本社會形態的演進就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這個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直接推動的結果。

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生產力既是起點,又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社會的發展總是從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開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作為經濟基礎又決定上層建築;與此同時,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上層建築又反作用於經濟基礎。在人類歷史上,有什麼樣的生產力,就會有什麼樣的生產關係,以及由它們所構成的生產方式;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會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以及由它們所構成的社會形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更為基本的矛盾,它決定著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的解決,又有賴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矛盾的解決。由此可見,生產力、生產關係、上層建築是社會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三個層次,三者之間是層層決定而又層層反作用的關係,反作用的關係服從於而又制約著決定的關係。正是這兩對矛盾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推動著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不斷產生又不斷解決的歷史。當一個社會剛剛建立和在它上升時期,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相適應是基本的,這時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上層建築幫助自己的經濟基礎進一步形成、鞏固和發展,從而促進生產力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生產力是社會發展過程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它永遠不會停止在同一個水平上。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原來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就會逐漸變成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力量,而原來的上層建築又拚命地維護舊的生產關係,阻礙新的生產關係的產生,這時社會基本矛盾便激化起來。於是引發革命,鬥爭的結果,以新的上層建築代替舊的上層建築,促進新的生產關係(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這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就由基本不適合轉化為基本適合,在新的基礎上又開始了新的矛盾運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從基本適合到不適合,又在新的基礎上達到基本適合;社會的進程由量變到質變,又由質變到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複,川流不息,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一部分國家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 「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 馬克思的這一科學論斷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即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不斷產生又不斷解決的歷史。具體說,生產力、生產關係、上層建築是人類社會每一個社會形態中最基本的三個層次,正是這三個環節的相互作用,構成社會的基本矛盾運動,推動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

二、階級鬥爭和社會革命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階級是一個經濟範疇。階級是社會生產體系中的不同集團。「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歷史上一定的社會生產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對生產資料的關係(這種關係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規定了的)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歸自己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於它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 階級的劃分根據,是社會各集團在特定的生產體系、經濟結構中所處的不同地位,其核心是他們對生產資料的關係不同。階級的實質就是「一個集團能夠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

階級是一個歷史範疇。階級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永遠存在下去的,它與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繫。在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沒有剩餘產品,因而也就沒有剝削,沒有剩餘產品的佔有,因而也沒有階級。到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勞動產品增加,出現了剩餘產品。這就使一部分人佔有另一部分人的產品成為可能;而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產品交換的擴大,產生了生產資料私有制。於是,便產生了階級。

歷史上第一個有階級的社會是奴隸社會,奴隸社會有兩個基本的階級,即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

奴隸主階級的產生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氏族首領利用職權在交換和分配氏族公有財產時化公為私,成為富有者和剝削者;二是氏族中少數富裕家庭,佔有較多的社會財富和生產資料,並以此佔有他人的勞動而成為剝削者。

奴隸階級的產生也有兩條途徑:一是戰爭中的俘虜變成奴隸;二是氏族內部貧窮者因負債而變成奴隸。

階級產生以後,人類社會經歷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這三個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形態。在這三個社會形態里,各有兩個基本對立的階級,即:奴隸主和奴隸、地主和農民、資本家和工人。在階級社會中,必然產生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經濟利益根本對立的對抗階級之間的鬥爭。階級鬥爭在階級社會中具有必然性。階級鬥爭根源於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剝削階級總是利用其對生產資料的占有權和在生產體系中的統治地位,對被剝削階級實施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以及思想奴役。被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和爭取自身的利益,也總是努力擺脫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這就必然發生反對剝削、反對壓迫的鬥爭。階級鬥爭構成了階級社會歷史的主線。

階級鬥爭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最主要表現為三種形式:經濟鬥爭、政治鬥爭和思想鬥爭。其中,政治鬥爭是中心環節,其主要任務是用暴力方式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思想鬥爭是政治鬥爭的先導。經濟鬥爭則是階級鬥爭的基礎。這三種鬥爭形式相互區別而又相互聯繫。無產階級必須善於利用這三種形式,以奪取革命的勝利。

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恩格斯指出:「自從原始公社解體以來,組成為每個社會的各階級之間的鬥爭,總是歷史發展的偉大動力。」 階級鬥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第一,階級鬥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社會形態更替的直接動力。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落後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為了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階級就與維護落後生產關係的腐朽統治階級發生矛盾衝突。這時,只有通過階級鬥爭才能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實現生產關係的更替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從而解放生產力,把社會推向前進。

第二、階級鬥爭對社會發展的作用,還表現在同一社會形態內部發展的量變過程中。在階級對抗的社會裡,階級鬥爭是不可避免的。歷史上每一次較大規模的階級鬥爭都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統治階級,都不同程度地迫使統治階級做一些讓步,促使統治階級進行一些政策調整,從而或多或少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社會得以進步。

階級現象和階級鬥爭現象是階級社會中極為重要的社會現象。只有用科學的階級分析方法,才能正確認識階級社會的歷史發展,才能正確處理階級社會生活中的複雜問題。階級分析方法,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觀點,去觀察和分析社會歷史和社會現象的方法。階級分析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認識階級社會的歷史及其規律、分析階級社會社會生活、尤其是歷史和意識形態等重大問題的基本方法。「馬克思主義提供了一條指導性的線索,使我們能在這種看來撲朔迷離、一團混亂的狀態中發現規律性。這條線索就是階級鬥爭的理論。」 階級和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最基本、最重要的現象,分析社會歷史問題,必須運用階級分析這一根本方法。首先,階級社會的每個人都從屬於一定階級,人們的思想觀念、活動特點等方面都必然地受其階級地位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只有用階級分析方法才能認識人的本質。其次,階級社會的社會基本矛盾必然表現為階級鬥爭,而且必須通過階級鬥爭才能解決。不用階級分析方法,就不能準確認識社會發展過程,就不能正確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最後,只有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才能正確認識階級社會的各種社會現象,才能使社會學、歷史學變成真正的科學,才能擺脫分析社會歷史問題上的膚淺性。

在階級社會中,階級關係是紛繁複雜的。所以在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時,首要的是分析各階級在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在這個基礎上還要進一步結合分析各階級的政治態度和思想表現。但要注意不要把階級當作標籤到處亂貼,把階級當作固定模式到處亂套,更不要在劃分階級的問題上,用政治思想當作劃分標準。

目前中國,剝削階級作為一個階級已經消滅,但由於國際、國內的原因,還存在著階級鬥爭。社會主義時期階級鬥爭的內容、形式、地位、任務都有了新的特點。階級鬥爭雖然還存在,但已不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階級鬥爭還將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下去,在某種情況下還可能激化。堅持這個科學觀點,就要正確運用階級分析的方法,正確認識和對待我國現階段的階級鬥爭,嚴格區分和正確解決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就要反對和防止「階級鬥爭熄滅論」的觀點和「階級鬥爭擴大化」的觀點。這樣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安定團結的環境。錯誤地估計形勢,不恰當地認識和處理階級問題,尤其是把民族問題和階級問題相混淆,便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

三、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槓桿

科學技術是科學和技術的總稱。科學是人們正確反映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規律的知識體系,是對客觀世界各種運動形式的本質及其規律的反映。技術是社會實踐活動的人工組織系統的效能標誌,包括工具、設備等物質手段和知識、經驗、技能等智能因素。科學技術則是科學與技術的一體化、集合化,是人們認識和實踐中形成的精神產品和物化了的精神產品。

科學技術相互聯繫、相互作用。每一次重大科學突破,都會引起技術上的重大發明和改進;而一些重大技術發明和創新,也會對科學發展產生巨大推動力。科學技術具有創新性的特點。創新是科研的靈魂,是科技進步的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科學技術,更談不上科學技術的進步。

人類的實踐活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科學技術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第一,科學技術具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它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改造事物,提高人們認識和實踐的能力。科學技術本身是人類腦力和體力的延伸,或說是人類各種器官的加強。人們為了更好地生活,總要深入地認識事物和改造事物,而實現這一目的的最好辦法就是發展科學技術。科學技術越發達,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範圍就越寬、程度就越深,就越能更高層次地利用事物,便越能滿足人們多方面的需要。

第二,科學技術具有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作用。人們創造和發展科學技術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創造物質、精神財富,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目前較發達國家的社會財富增加方式,主要依靠科學技術,而不是增加人力和財力的投入。

第三,科學技術具有提高人們素質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現代生產要求勞動者具有一定的科學技術水平,勞動者不具備一定的科技知識和技能,便不能勝任生產勞動;科學技術水平已成為現代人素質的重要指標。科學技術是現代人類文明、人類文化的最主要支柱。科學技術很大程度上決定人們的精神風貌和思想觀念。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推進了人的全面素質的提高。

科學技術在經濟、政治、文化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科技革命對社會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為科技革命有助於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變革。在科技革命的影響下,生產力及其要素,社會進步與科學技術進步,共產主義社會的物質技術基礎,社會主義的社會結構,社會主義的生活方式等等,得到了根本的質的改變,豐富了新的內容。

科學技術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其發展的規律主要表現為: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實踐相統一的規律;科學技術相互轉化、趨於一體化的規律;科學技術發展加速度規律;科學技術從變數到科技革命的規律;科學社會化和社會科學化的規律。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實踐相統一的規律。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社會需要發展的結果,社會需求是科技發展的最初動因。科學技術歸根到底來自於社會實踐,特別是生產實踐的要求,社會生產實踐的要求是科技發展的根本動力。而科技發展又反過來對社會實踐,特別是生產實踐起著巨大的反作用。同時,一定的社會關係的實踐,特別是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的政治需要也影響和制約著科技的發展。

科學與技術相互轉化、趨於一體化的規律。科技綜合化趨勢加強,表現為科學技術這兩類本質不同的人類活動相互間的聯繫不斷加強。許多技術發明得益於科學發現,許多高新技術都是多學科多種技術門類相組合、相融合的結果。自然科學理論直接指導技術變革和生產部門的創立,而技術的發展又為科學研究提供技術支持。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科學發展的兩種不同的趨勢:既有學科分支越來越細的傾向,又有學科綜合、一體化的傾向。這表明了學科向縱深和橫斷兩方面的進展。這與科學隊伍的組成、科研主體的特點相聯繫。分化越細,表明在相關學科的研究在向深層次發展;而綜合、一體化的趨勢則表明,科學研究向系統化、普遍聯繫、整體化方向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又是一個從量變到科學革命的過程。

科學技術的加速發展的規律。科學技術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產生了不斷加速發展的新情況,有人稱之為「知識爆炸」。當前知識總量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的總量都要高。

馬克思早就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 「勞動生產力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 針對當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及其對生產的巨大推動作用,鄧小平進一步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近現代,尤其是當代科學技術對生產的影響,使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科技不僅僅是一般生產力,而且,「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不是生產力的實體要素,它不是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而是潛在的、間接的生產力。但是當科學技術通過一定的途徑應用到具體的生產過程,滲透到生產力的各個基本要素之中,通過一系列的物化過程,便成為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

第一,科學技術作用於勞動者,為勞動者所掌握和利用,可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提高勞動能力,使其能創造更多的勞動產品,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第二,科學技術作用於生產工具,凝結到生產工具中,可以創造出新的更高級的勞動工具,延長人類的體腦器官,提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拓展社會生產的深度和廣度。工具不同,生產能力便不同,創造出的社會財富的多少以及質量高低也不同。

第三,科學技術作用於勞動對象,既可拓寬人類勞動對象的範圍,又可以深化對勞動對象的利用率。新的科學技術的運用,可以準確深刻地認識自然物的屬性,提高勞動對象的質量,在更為深廣的範圍內,讓自然物造福人類。

第四,科學技術作用於生產管理可以使管理更科學化,使生產更高效化。科學技術用於勞動生產過程,可以用「科學管理」取代盲目無序管理和經驗型管理,使生產中的各種要素得到高效利用、合理配置,發揮它們的最高能量,創造儘可能多的財富。

近現代社會生產表明,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飛躍發展。十八世紀中葉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導致了生產機械化;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電的發明和使用,導致了生產電氣化;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來,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導致了生產自動化;目前世界範圍內新的技術革命,導致了人類體力、腦力的節省,它們都延伸了人的體腦器官,都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類,解放和提高了生產力。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人類生產力水平的巨大飛躍。

鄧小平同志關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很落後,這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矛盾還很尖銳。因而,目前發展生產力的任務十分繁重。而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生產力,就目前國際形勢來說,要主要依靠科技進步,而不是單靠人力、財力的投入。這就要求我們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推動科技創新。

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最高標準。科學技術進步與社會進步是緊密地、有機地相互聯繫和相互制約的。所以,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給世界生產力和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推動。」

科學技術與可持續發展

科學技術是人類解放自己、提高勞動生產率、追求生活幸福的工具和手段。正是為了滿足人類提高勞動效率的需要,才產生了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大大延伸了人類體腦器官,減輕了人類體腦勞動強度,大大解放了人類;在此過程中,人類依靠科學技術,克服了許多愚昧無知,改善了生產和生活條件,使整個社會得到了進步。

但是,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它既可以造福人類,又可以危害人類。它一方面促進了社會發展,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一系列嚴重影響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問題。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它們帶來了危機地球和人類的「全球問題」。所謂「全球問題」,是指人口增長過快,糧食短缺,能源和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程度不同地觸及世界所有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問題。

如何看待和解決科學技術帶來的「全球問題」,當今人們的觀點和解決方案是多種多樣的。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一是以羅馬俱樂部為代表的「技術悲觀論」。他們認為隨著生產和科技的發展,「全球問題」將越來越嚴峻,人口會更膨脹,資源會更稀少,環境會更惡劣,繼續發展下去會危及人類的生存和地球的命運。他們看到了近現代以來,尤其是近幾十年來,隨著生產和科技的進步,森林資源在減少,生物物種在加速滅絕,動物資源在減少,土質過分流失、土地在沙漠化,環境大氣在迅速污染等等現象,對地球和人類的未來很感悲觀。就此,他們提出了解決全球問題的「零點方案」,即實行經濟生產和科技進步的零增長,把社會維持在簡單再生產基礎上,是解決「全球問題」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這種觀點和解決方案的思想基礎是:人們生產和勞作的目的是追求生存和幸福,而「零增長」是可以達到既生存又幸福的目的的。既然如此,為何以犧牲人類未來利益及幸福,甚至以危及人類存在為基礎去追求生活幸福的些許增長呢?

另一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和方案是「技術樂觀論」。他們認為科技發展造成的「全球問題」,靠科技本身就能解決。解鈴還需系鈴人,系鈴人一定能解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一定能發明出解決目前問題的辦法來。人類智能是發展的,科學技術是不斷進步的,問題是由人來解決的,科技進步有無限的潛力。

這種觀點和方案的根據是,他們認為,想要保持生產和技術的零增長,只能是一廂情願,是絕對辦不到的。人類任何時代也沒有停止過前進的腳步,以後將更是如此。另一方面,人類總是在「碰到問題—解決問題,再碰到新的問題和再新的解決」中前進的。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遇到過它不能闖過的難關。

上述兩種觀點和解決方案都片面誇大了科學技術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的需要、社會制度和社會關係對科學技術的制約作用。「全球問題」不單純是科學技術問題和經濟生產問題,而是一個複雜得多的社會問題。它的解決不僅依賴科學技術和經濟生產的發展,還依賴各國家、各民族的協同努力,依賴人類全方位的合作、對話,依賴各國共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全新的發展觀念和全新的發展模式。

人類以往的發展觀念和發展模式,是以經濟增長為中心,為最主要目標。它基本上以經濟增長量為尺度,來衡量各國、各時代的發展水平。其弊端是往往為了近期經濟增長,而不顧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浪費、人口的失控增加等。這種發展,甚至到了「吃子孫糧、斷子孫路」的程度,可以說它是一種全球範圍的短期行為。其典型代表是各國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階段,它甚至直接傷害本時代的人們,尤其是工人階級和落後民族的利益。

最好的教育是懲罰。過去的發展模式不僅傷害、教育了劣勢群體,也直接傷害、教育了社會優勢群體。人類開始覺醒,越來越意識到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必要。

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發展戰略經歷了一個過程。20世紀50年代以前,人們對此還沒有一個深刻的認識。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人口劇增、資源危機、環境污染等問題,給人類以當頭棒喝。這成為可持續發展理論形成的基礎。特別是在關於資源與發展關係問題上樂觀派與悲觀派的爭論,更引起人們的理性思考,並逐漸在此基礎上達成基本共識:「發展不能以破壞資源環境質量為代價」、「為保護資源環境應當控制人口增長」等等。70年代初的石油危機,加劇了人口、發展、資源的矛盾。一系列的事件,一系列的共識,推動了可持續發展概念、理論的產生、成熟。

1972年世界環境大會上,產生了「連續的或持續的發展」概念;1980年聯合國《世界資源保護大綱》中提出了「持續不斷發展」概念;而同年的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的《世界保護策略》一書中,則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含義是「強調人類利用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滿足當代人的最大持續利益,又能保持滿足後代人需求與慾望的潛力」。當然,它這是從生態學角度上說的。

1981年,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R·布朗發表《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社會》一書。其中明確把「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新概念提出,但他在此並未明確其定義涵義。

1987年,聯合國署名《我們共同的未來》的文件中,明確概括「可持續發展」為「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概括「可持續發展」概念內涵的演化史和當今大多數人的共識,「可持續發展」理論及其戰略的基本內容,可包括下述方面:

第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可持續發展的主體是人,中心也是人。為促進可持續發展,必須形成一個良好的人口環境,使人口發展不僅要保護適度規模,而且要有合理的結構,並不斷提高人口素質。可持續發展,它考慮的是人類需要的長期性和永久性利益。

第二,人類的生產不僅追求本代人的利益,而且謀求人類長遠利益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以人類共同的、持續的利益為出發點的,這種發展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它反對佔用應由後代人支配的資源,這就為人類社會持久發展和資源的永久利用創造了條件。

第三,人類的生產不僅追求經濟發展,而且追求實現人口、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首先強調的是發展,特別是面向未來的發展。它追求的是社會的全面發展及其發展的持續性,而非僅僅把經濟增長速度作為發展的最主要目標。只有保持人口、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各要素間的協調發展,才能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前者是後者的基本內容。

第四,人類的生產要以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為前提條件。為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自然資源必須堅持開發利用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根據經濟發展的要求和資源特點確定合理的開採規模,以延長非再生資源使用年限,或提高可再生資源供給彈性;利用最新科技尋找新資源,增加資源的後備儲量和替代資源;改進資源開採方式和方法,減少浪費,提高回採率等。

第五,社會發展過程中,要保護和治理好生態環境。加強對環境的保護,積極改進生產方法和工藝流程,減少排污量;開展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防止環境污染;保護生態資源,防止生態退化,為人類創建一個優美、清靜、舒適的生活環境。

第六,保持合理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確定資源節約型的消費結構,盡量減少對資源的消耗,是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可持續發展與短期行為相對立,與片面發展相對立。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綜合範疇,它包括經濟、生態、社會、人才、教育、資源等方面的可持續性,主要有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經濟、社會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增長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人的現代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和目標,三者相互協調。

可持續發展思想具有重要的哲學方法論意義。

第一,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改變了傳統認識論對主客體關係的處理,即不再只把客體視為主體認識與改造、征服與獲取資源的對象,而主張在自然與社會發展可持續性的前提下實現主體與客體、自然與社會的和諧共處。可持續發展思想表明並進一步證實,社會發展是一個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過程,自然史和人類史彼此相互制約,一旦人與自然的關係的和諧遭到破壞,社會的發展就會出現災難性的後果。

第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也改變了傳統的關於主體間關係的認識。它堅持「代際平等」的原則,主張不同代的主體在生存和發展問題上的平等性。反對一代人只從自身出發來考慮問題,主張不同代的主體在資源環境等問題上具有共享的權力。

人類在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要把人們的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把人類的內在尺度和客觀世界的外在尺度統一起來。社會發展規律不僅存在於人與人的關係之中,也存在於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中。這就要求人們應從更寬的視角和更深的層面去不斷探索社會發展規律。

可持續發展作為社會發展戰略已開始實施,中國政府積极參与了國際社會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討論與行動,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努力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互協調,實現良性循環,以保證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政府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戰略目標明確,並制定了有關法律法規,這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和思想保證。但是,中國人口眾多、資源不足,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還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中國人民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在未來中國的發展中,中國一定能夠實現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意義是重大的。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包括:「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人類社會內部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推動了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從一種社會形態過渡到更高級的社會形態。歷史上五種基本社會形態的演進就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這個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直接推動的結果。

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生產力既是起點,又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社會的發展總是從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開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作為經濟基礎又決定上層建築;與此同時,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上層建築又反作用於經濟基礎。在人類歷史上,有什麼樣的生產力,就會有什麼樣的生產關係,以及由它們所構成的生產方式;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會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以及由它們所構成的社會形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更為基本的矛盾,它決定著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的解決,又有賴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矛盾的解決。由此可見,生產力、生產關係、上層建築是社會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三個層次,三者之間是層層決定而又層層反作用的關係,反作用的關係服從於而又制約著決定的關係。正是這兩對矛盾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推動著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不斷產生又不斷解決的歷史。當一個社會剛剛建立和在它上升時期,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相適應是基本的,這時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上層建築幫助自己的經濟基礎進一步形成、鞏固和發展,從而促進生產力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生產力是社會發展過程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它永遠不會停止在同一個水平上。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原來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就會逐漸變成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力量,而原來的上層建築又拚命地維護舊的生產關係,阻礙新的生產關係的產生,這時社會基本矛盾便激化起來。於是引發革命,鬥爭的結果,以新的上層建築代替舊的上層建築,促進新的生產關係(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這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就由基本不適合轉化為基本適合,在新的基礎上又開始了新的矛盾運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從基本適合到不適合,又在新的基礎上達到基本適合;社會的進程由量變到質變,又由質變到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複,川流不息,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一部分國家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 「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 馬克思的這一科學論斷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即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不斷產生又不斷解決的歷史。具體說,生產力、生產關係、上層建築是人類社會每一個社會形態中最基本的三個層次,正是這三個環節的相互作用,構成社會的基本矛盾運動,推動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

在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中,最活躍最先發生變化、起根本的帶動作用的,是生產力。生產力是社會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

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第一,生產力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起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進而決定上層建築,決定整個社會關係的基本面貌,決定整個歷史發展的進程。一種新的社會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性質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發展狀況決定的。整個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從生產力開始的。人類要生存,就一天也不能停止生產,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貫串人類社會的始終。一種新的生產力出現後,最終或遲或早總會產生新的生產關係與之相適應,從而進一步產生與之相應的社會上層建築,最終導致社會形態的更替。

第二,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尺度。生產力的發展既是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又是社會進步的首要內容。社會進步表現為經濟的、政治的、文化教育的等諸多方面,但生產力水平是第一位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存在合理性又是以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為尺度的。生產力的發展,這是社會進步的最高標準。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要以生產力發展為基礎。生產力發展了,才能為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繁榮提供物質基礎。

所以,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的報告中強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們要「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二O二O年力爭比二OOO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工業化。」 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眾的生活水平。」

第三節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

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到底是「英雄」創造歷史,還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這是歷史學家和哲學史家長期以來爭論不休的問題,也是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鬥爭的焦點之一。

歷史唯心主義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基本前提出發,片面誇大少數英雄人物的歷史作用,貶低或否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唯心史觀有兩種表現形態:一種是唯意志論;另一種是宿命論。唯意志論認為,少數帝王將相、英雄豪傑、「超人」、「天才」、「聖人」的主觀意志決定歷史的發展進程,人類歷史就是由這些歷史人物隨心所欲地創造的。人民群眾不過是「愚昧無知」的「群氓」,是供他們驅使的工具。宿命論認為,決定歷史發展的是某種神秘力量。如「上帝」、「命運」、「神」、「絕對精神」等。英雄人物則是諸如此類神秘力量的體現者和受託人,他們奉旨來決定社會歷史發展、主宰人民群眾命運。這兩種理論雖然在表現形態上各異,但在本質上卻異曲同工、殊途同歸,共同信守唯心主義英雄史觀。

歷史唯物主義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前提出發,認為社會發展的歷史從根本上說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是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新陳代謝的歷史;是物質資料生產者的歷史。因此,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

人民群眾是指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的社會成員中的大多數。人民群眾既有量的規定性,又有質的規定性。人民群眾量的規定性,是指社會成員中的大多數。人民群眾質的規定性,是指一切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的範疇。社會歷史是發展變化的,人民群眾的內容也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在不同的國家以及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涵。在階級社會中,由於各國的社會形態、階級結構、歷史發展的具體進程不同,它包括不同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例如,在我國抗日戰爭時期,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群眾的範疇。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群眾的範疇。但是,不論在什麼樣的歷史條件下,人民群眾的主體始終是直接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者及其勞動知識分子。在階級社會中,人民群眾還包括一切促進社會進步的階級和社會力量。可見,隨著人類歷史活動的深入和發展,人民群眾範疇的外延將會不斷擴大,當歷史進入無階級的共產主義社會時,人民群眾這一範疇將與全體社會成員的範疇趨於重合。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所謂歷史的創造者是指,社會發展的推動者以及社會發展方向和趨勢的決定者。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第一,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首先,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得生產衣、食、住、行、用等需要的物質生活資料,而這一切都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沒有人民群眾所從事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就根本談不上從事政治、科學、文化、藝術等其他一切社會活動,也就無所謂人類社會生活和人類歷史。其次,人民群眾在生產活動中不斷積累生產經驗,改進生產工具,擴大勞動對象,提高勞動、管理技能,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繁榮了社會經濟,改善了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加速了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再次,生產力是衡量社會物質財富發展程度的客觀尺度,是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最終決定力量,而人民群眾則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最偉大的物質力量。

第二,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首先,人民群眾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是社會一切精神財富創造的惟一源泉。人民群眾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活動,是自然科學技術、工程科學技術產生的源泉;人民群眾改造社會的社會實踐,是社會科學產生的源泉;人民群眾改造主觀世界的實踐,是思維科學、人文科學產生的源泉。離開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就沒有人類淵源流長的深厚文化,就沒有人類為之驕傲的睿智精神,就沒有人類璀璨的歷史文明。其次,人民群眾的物質生產活動,為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們從事精神產品的創造提供了必需的物質資料和物質設施。再次,不僅作為人民群眾主體的勞動群眾及其勞動知識分子是精神財富的直接創造者,而且許多出身於剝削階級的傑出的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按其所處的社會地位和所表現的歷史進步作用,也應歸屬於人民群眾的範圍。他們所創造的精神成果,理所當然包括在人民群眾創造的精神財富當中。

第三,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生產方式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替,新的生產關係和新的上層建築的建立,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這一必然過程並不是自發實現的,而是通過人民群眾自覺的革命活動實現的。人民群眾是社會革命的主體,一切真正的革命運動,實質上都是勞動人民自己起來推翻反動階級統治,摧毀腐朽社會制度的鬥爭。奴隸們的英勇鬥爭衝垮了奴隸主的反動統治,為新興地主階級的統治創造了條件。無數次的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使封建王朝陷於土崩瓦解之中,為資本主義的興起鋪平了道路。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也必須通過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鬥爭才能完成。

總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承認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同肯定物質資料的生產勞動是社會歷史的基礎,社會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是一致的。任何抹殺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都是同歷史的本來面目相違背的。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並不是隨心所欲的,會受到各種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制約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活動的社會歷史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經濟條件,即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生產關係性質的制約。在不同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中,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作用的大小是各不相同的。二是政治條件,即國家政治制度的制約。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中,人民群眾的政治地位和享受的政治權利不同,他們創造歷史的作用也不同。三是精神條件,即歷史傳統和科學文化水平的制約。一定歷史時期的人民群眾總是受到一定社會思想文化傳統和意識形態的影響。社會經濟的、政治的和精神的條件相互滲透,構成一個總的歷史條件,制約著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因此,每個特定時代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有限的。但人民群眾世代延續的創造力卻是無限的。人類社會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人民群眾既受制約又不甘受制約,並不斷地克服、衝破這種制約性的歷史。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作用,也正是在不斷解決這種有限與無限的矛盾過程中充分表現出來的。看不到具體條件下人民群眾創造力量的有限性,就會誇大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犯急噪冒進的錯誤,最終將導致歷史唯心主義;看不到不斷發展著的人民群眾創造力量的無限性,就會失去前進的信心,感到這也不可能,那也辦不到,犯右傾保守的錯誤。因此,對人民群眾歷史作用的估計必須建立在對歷史狀況的科學分析的基礎上。

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並不否認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因為,人民群眾是由個人所組成的。在對人民群眾作用的肯定中,實際上已經內在地包含了對個人作用的肯定。不同的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是有差異的,唯物史觀按其對社會歷史影響作用的大小,把個人區分為普通個人和歷史人物。

1.普通個人的作用

個人作為唯物史觀的範疇,與群眾、群體、集體等範疇相對應,是指處於一定社會關係之中並具有不同的社會地位、才能和作用的個體的人。普通個人對整個歷史進程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恩格斯指出:「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衝突中產生出來的。」「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而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但是各個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個都希望得到他的體質和外部的、歸根到底是經濟的情況使他嚮往的東西——雖然都達不到自己的願望,而是融合為一個總的平均數,一個總的合力,然而從這一事實中決不應做出結論說,這些意志等於零。相反地,每個意志都對合力有所貢獻,因而是包括在合力裡面的。」

從恩格斯的這段論述中可以看到,歷史是在由無數普通個人意志相互衝突所構成的合力中實現的。每個普通個人對歷史的發展都有所貢獻,他們的意志不等於零。因為:第一,普通個人的情慾、需要的存在不等於零。普通個人的情慾、需要是指,人類的衣食住行。這種需要被納入歷史總體發展的需要中去,就構成了人類社會歷史活動的第一個前提——滿足人類衣食住行的物質生產勞動。普通個人的需要與人類歷史發展的前提是一致的,這是全部歷史活動的根據。第二,普通個人所佔據的社會分工位置不等於零。分工的多樣性給歷史帶來了多種色彩,帶來了個人之間天賦才能的多種差異。馬克思指出,普通個人與傑出人物的出現,不是分工的原因,而是分工的結果。馬克思十分重視普通個人的社會分工與整個社會總體分工的關係,他在《資本論》中用「協作」這個概念揭示了兩者之間的聯繫:普通個人的勞動通過協作使個人勞動具有社會平均勞動的性質;儘管普通個人所佔據的社會分工有時顯得微不足道,但他仍然是整個社會生產過程不可缺少的環節和鏈條。第三,普通個人在社會互動關係網路中的作用不等於零。社會是由各種不同個人的相互聯繫所構成的系統網路,普通個人在這種網路中扮演著各種角色,佔有一定的位置。每個個體都按自己的期望而行動,社會的發展就是在無數個體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中向前發展的。

既然普通個人參與歷史活動的意志不等於零,因而,他們在歷史發展中起著多方面的作用。第一,平凡之中見偉大,普通個人的工作同樣具有偉大的意義。「偉大」是一個價值判斷,他有絕對、相對兩種意義。其絕對意義是指,個人對社會的貢獻越大,價值就越高,從而社會便會給予其偉大的品格確認。其相對意義是指,價值判斷中質與量可比的相對性,即有的事業對整個社會發展雖無明顯質的影響,但卻為質變潛移默化地提供著必要的量的積累。如,許多普通個人雖然沒有外在形式的轟轟烈烈和驚天動地,但卻以大量浩繁、艱辛、默默無聞的勞動,源源不斷地為歷史發展的長河傾注著一桶桶智慧的汗水。人類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就是由他們無私的奉獻創造的,社會同樣應給予他們偉大的品格確認。第二,傑出人物源於普通個人,歷史上的傑出人物都是由普通個人發展而來的。普通個人為歷史輸送傑出人物的主要根據在於:二者有著生命發展的延續關係;普通個人的活動場所是傑出人物成長的搖籃;普通個人與傑出人物的關係是源和流的關係。任何杰出人物既不是神造的,也不是天生的,他們都是由普通個人在社會實踐中鍛煉成長起來的。第三,在高度信息化的時代,普通個人對歷史的發展有著「超常性影響」作用。如普通電腦工作者發明的「軟體」,可實現整個生產過程或辦公過程的自動化,甚至全球信息的網路化。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普通個人在某種實踐環節中,藉助於一定的高科技手段,通過對實踐客體的干預,可以產生影響整個歷史發展的大空間效應。

充分肯定普通個人的歷史作用,既有助於加深對唯物史觀關於歷史主體作用的全面理解,又可激發普通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創造性。同時,也有助於正確理解和評價傑出人物的歷史作用。

2.歷史人物的作用

歷史人物是指在歷史上留下過明顯痕迹、起過重大作用併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個人。歷史人物按照其對歷史所起作用的性質,又可區分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正面人物亦稱傑出人物或英雄人物,是指在一定歷史階段代表進步階級利益、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的偉大人物,包括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和文學家藝術家等,傑出的政治家被稱為領袖人物。反面人物則是指那些代表反動階級利益、逆歷史潮流而動、阻礙社會向前發展的人物。我們在這裡著重研究的是傑出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他們在歷史上起著非常顯著的重大作用。

第一,歷史人物是歷史任務的發起者。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總有當時應該完成的歷史任務,而成熟的歷史任務又總是由少數傑出人物首先發現和提出來的。他們的見解要比一般人深廣,他們能夠提出先進的思想和理論,從而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他們能夠把歷史的客觀需要轉化為人的主觀努力,把歷史的可能性轉變為歷史的現實。需要指出的是,社會需要是多方面的,因而總會在各個方面湧現出自己的代表人物,甚至出現一些同時能夠擔當多方面任務的傑出人物。

第二,歷史人物是歷史事件的組織者和指揮者。社會歷史活動不是許多個人的簡單彙集,而是以一定的組織方式進行活動的群體。如果不是有組織有領導地進行各方面的鬥爭,任何變革社會的活動都是不可能持久和深入的。這種有組織的活動,又是通過歷史人物的指揮形成和實現的。各種歷史人物所反映的是不同的社會需要和實際利益的矛盾衝突,他們各自的背後也總有一些群眾,由於他們代表著一定的群眾利益而成為他們的組織者和指揮者。

第三,歷史人物是歷史進程的影響者。歷史人物在各種特定的歷史事件中,總會深深地打上自己的烙印,使歷史事件具有特殊的外貌特徵。他們直接決定著個別事件的早些或者晚些發生,決定著歷史事件的規模或影響範圍的大小,以及事件的成功與失敗。所以,歷史人物是歷史事件的影響者。

歷史證明,傑出人物作為實現歷史任務的發起者、組織者、指揮者,在事關社會歷史進程的重大歷史事件中,一方面留下了自己鮮明的印記,使具體歷史事件具有獨特的「個性」;另一方面通過參與、組織、指揮重大歷史事件,完成了特定時代的歷史任務,解決了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進步。但是這種作用無論多大,也決不能決定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對歷史發展的整個過程而言,仍然不過是對歷史發展速度和具體的外貌的影響而已。所以,對歷史人物的作用應當做出恰當的評價,否認或誇大這種作用都是錯誤的,都是違背歷史唯物主義原則的。

3.無產階級領袖的作用

無產階級領袖是傑出人物,但無產階級領袖同歷史上其他階級的傑出人物有本質的區別。無產階級領袖是指在無產階級政黨內,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來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領袖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定的集團。

無產階級的階級本性、歷史使命和偉大實踐,培育了自己的領袖優於其他一切階級領袖的優秀品質:首先,無產階級領袖一身兼有革命家和理論家的品格。他們既是革命家,總是站在社會實踐的最前面,身先士卒、運籌帷幄地領導群眾進行鬥爭;同時又是理論家,他們通曉社會發展規律,特別是在革命的危急時刻,能夠把握歷史的方向,指導革命轉危為安、轉敗為勝。其次,無產階級領袖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模範。他們一切從黨的利益、階級的利益和群眾的利益出發,具有為人民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獻身精神。再次,無產階級領袖是堅持民主集中制的模範。他們能夠正確處理個人和組織的關係,自覺執行民主集中制,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統一,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最後,無產階級領袖是謙虛謹慎、善於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模範。無產階級領袖不是完美無缺的人,他們有了錯誤不是文過飾非,而是勇於糾正錯誤,並用以教育全黨和全體人民。無產階級領袖的優秀品質,是他們成為傑出人物和起到偉大歷史作用的主觀因素。正因如此,他們才起到歷史上其他階級的領袖不可比擬的重要作用。無產階級領袖的偉大作用主要表現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

第一,無產階級領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馬克思、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創始人,他們創立的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了科學;列寧提出社會主義可以首先在一國或少數幾個國家率先取得勝利的學說,使社會主義由理論變成現實;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列主義,開闢了一條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並躍入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同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結合,解決了什麼是社會主義以及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江澤民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一系列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為堅持、豐富和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做出了新的理論貢獻。

第二,無產階級領袖為推動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馬克思、恩格斯使工人運動由自發變成了自覺,揭開了國際無產階級運動的新篇章;列寧領導俄國人民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開創了人類社會的新紀元;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浴血奮戰,建立了新中國;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領導中國人民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使我國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江澤民繼往開來,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堅持「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弘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為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在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現代化事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實踐證明,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所取得的每一個勝利,都是同無產階級領袖的作用分不開的。

傑出人物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任何歷史發展階段上的傑出人物、包括無產階級領袖在內,都要受到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他們的作用再大,也不能決定或改變歷史發展的基本方向,也不能超越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這是因為:一方面,任何杰出人物都是一定時代的產物,都必然受到所處時代社會條件的制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時勢造英雄。所謂時勢,即指一定時期內各種社會條件的總和所造就的社會發展的具體態勢。時勢呼喚英雄;時勢鍛造英雄;時勢篩選英雄。不管傑出人物多麼卓越,他們都只能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起作用。在階級社會,傑出人物總是一定階級的代表,因而也必然受到所屬階級的制約。另一方面,傑出人物及其作用受人民群眾及其實踐活動的制約。傑出人物是在群眾實踐中產生的,他們的歷史作用是以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為基礎的。傑出人物歷史作用的大小取決於他們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群眾的願望和要求,只有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傑出人物才能發揮顯著的作用。此外,傑出人物的功過是非必須接受人民群眾實踐過程的檢驗,最終由人民群眾評說。

既然歷史人物是歷史的產物,那麼,評價歷史人物就必須堅持歷史主義的方法和階級分析的方法。

歷史主義的方法,是指要將歷史人物放在他所處的歷史環境中去加以評價,要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對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進行歷史的全面的考察,不能按政治需要或主觀模式去塑造歷史人物,也不能按照現代的眼光去苛求前人;要求如實地反映歷史人物與當時歷史條件的關係,如實地反映歷史人物的歷史作用和歷史地位。判斷歷史人物的功績,要看他在當時的條件下,給歷史和人類貢獻了什麼,對人類歷史起了何種作用,看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提供了哪些新東西。只有這樣,才是尊重歷史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階級分析的方法,是指要將歷史人物同他所屬的階級聯繫起來加以評價。在階級社會中,任何人都會打上階級的烙印,歷史人物同樣不能擺脫階級的制約。他們的歷史作用同他們所代表的那個階級的歷史作用是分不開的,他們隨本階級的興衰而沉浮。為此,對歷史人物及其作用做階級分析,就要弄清他們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和要求;該階級的社會經濟、政治地位如何;他在社會發展中起什麼作用;當時的社會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狀況怎樣以及歷史人物在階級鬥爭中起什麼作用等等。只有這樣,才能透過歷史的迷霧,從複雜混沌的社會現象中把握其主要線索和歷史人物的活動背景。離開一定的階級背景,就難以理解歷史人物的產生、作用及其性質。

總之,歷史主義的方法和階級分析的方法是一致的,二者相互聯繫、相互滲透,不可偏廢。只有堅持科學的方法,才能對歷史人物的作用做出科學的評價。

三、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理論基礎。無產階級政黨在領導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有著十分豐富的內容:第一,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這就是要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要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第二,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觀點。為人民謀利益,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宗旨,也是黨享有崇高威望的根本原因。在無產階級政黨看來,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無產階級政黨只有代表和維護人民的利益,才能成為人民的勤務員和公僕。第三,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人民群眾的利益,就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利益。為人民服務,就是對人民負責,這是無產階級政黨及其成員檢驗自己言行的最高標準。第四,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人民群眾是社會的主體,是真正的英雄,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無產階級政黨只有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才能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才能取得各項工作的勝利。

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是在群眾觀點的指導下形成的,是群眾觀點在黨的實際工作中的貫徹運用。它包括: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群眾」,是群眾路線的基本出發點和歸宿,集中體現了群眾觀點的根本宗旨;「一切依靠群眾」,是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是落實群眾觀點的根本途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眾觀點在領導工作中創造性的運用。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理論上,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獨特貢獻,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則的有機統一,是中國共產黨形成正確認識,制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基礎和源泉。在實踐上,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既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特徵之一,又是黨在一切工作中取得勝利的法寶。對於無產階級政黨來說,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在民主革命時期,黨與群眾生死與共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更加自覺地發揚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但是,也要看到無產階級政黨成為執政黨之後,官僚主義開始在少數人中滋長,損害群眾利益、壓抑群眾積極性,以權謀私已成為執政黨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因此,鄧小平特彆強調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要求全黨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並把是否有利於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檢驗一切工作成敗得失的標準之一。江澤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了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增強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凝聚力,不僅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提到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高度,而且還提出「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有力地保證了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貫徹執行。總之,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只有始終堅持這一路線,才能堅定不移,無往而不勝

思考題

1.什麼是社會的基本矛盾?怎樣理解社會的基本矛盾運動規律及其重大意義?

2.為什麼說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3.如何理解階級鬥爭、社會革命和科技進步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4.如何認識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5.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是什麼?

教學參考書:

1.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毛澤東選集》第5卷。

2.恩格斯:《論權威》。

3.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

4.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


推薦閱讀:

民族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伊斯蘭教為何多恐怖主義? | 界面 · JMedia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何在?
薦讀|靈魂深處的安靜,才是極簡主義的最高境界
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性、科學性和革命性

TAG:科學 | 世界 | 世界觀 | 哲學 | 馬克思主義 | 方法 | 方法論 | 主義 | 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