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夏商開始至明朝的女子髮型
東周髮型劇照來自《東周列國志》,請注意真人圖第二幅中,髮髻偏的方向錯了……
另講一下周朝時女子20歲成年的解釋:一般來說古代女子笄禮是在十五歲,自周起,是女子訂婚以後出嫁之前所行的禮,如若一直待嫁未許人,最遲二十歲也要行笄禮。剛查了一下,封神演義里妲己進宮時為二八佳人,大約是14,15的年齡。故,古人成年與否是看婚配狀況,不是看年紀,但還是有限制。在笄禮之前,女孩子的頭髮一般都是自然下垂,不盤髻,但披頭散髮的話估計也不方便,所以她們有兩種辦法解決:一種是使所有的頭髮自然下垂,以發箍在前額、腦後部位箍束一圈;另一種是將前頂頭髮剪割成齊額短髮。戴發箍和割短髮,都為使頭髮不於障眼。短髮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了。戰國時期的《龍鳳仕女圖》,其實原樓主找的資料古人大多數都是不崇尚劉海的,但也不能肯定完全沒有。請自行判斷。
秦:秦代的歷史非常短,對於秦代女子的髮式,所知的大多出自於秦始皇所好。秦始皇是一個特別注重后妃妝飾打扮的君主,曾親自下令讓她們梳編出儀態萬千的各種髮髻,供其賞玩。「令宮人當暑戴黃羅髻,蟬冠子,五花朵子」。這裡的黃羅髻,指的是一種假髻,以金銀銅木為胎作成髻狀,外蒙繒帛,使用時套在頭上,以簪釵固定。還「詔後梳凌雲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嬪梳參鸞髻」。可見在打扮上也沒有忘記嚴格的等級區分,這也是秦朝髮式的一大特點,即不論男女,髮式都是身份,地位的一種標誌。這一標誌在秦俑中更為明顯。從形象資料來看,秦代男女的鬢髮,大多被修剪成直角狀,鬢角下部的頭髮則全都剃去,給人以莊重、嚴整的感覺。劇照來源《呂不韋》《大秦帝國》《秦俑》
漢: 漢代女子的髮式已發展得非常成熟了,髮髻形制可謂千姿百態,名目繁多,總體上分為兩類:一種是梳在顱後的垂髻,一種是盤於頭頂的高髻。椎髻 漢代最流行的垂髻是「椎髻」(也稱椎結)。這種髮式主要用於普通女性家居。高髻、假髻 漢代女子除了梳垂髻外,梳高髻也開始流行,但因其梳起來較為繁瑣,幫多為宮廷嬪妃、官宦之家所好。另外,在出席像入廟、祭祀等較為正規的場合時,是一定要梳高髻的。垂髾 不論是梳高髻還是梳垂髻,漢時女子多喜愛從髻中留一小綹頭髮,下垂於顱後,名為」垂髾「,也稱」分髾「。比較靠譜的劇照出自《漢武大帝》,不靠譜的出自《大漢天子》《美人心計》
關於桂花油,很多姑娘都知道《紅樓夢》里史湘雲那句,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哪討桂花油。那麼在古代,桂花油之於閨秀們,是做什麼用的呢?其實桂花油就是頭油,那時的頭油是一種梳頭必備的化妝品,那時沒有摩絲這類的髮型定型劑,要讓頭髮紋絲不亂,舊時的婦女會在梳頭時把頭油用木梳子抹在頭髮上,看起來油光水滑、整潔漂亮。每年桂花盛開時,就把掉在地上的桂花掃起來,晾乾,浸在青油里,等制好了,用它梳頭,頭髮又亮又光,還香香的呢。粘刨花與梳頭油有相同功效,它是榆樹的榆刨花弄成一打,泡在碗里三五天,然後梳頭用。類似今天的著哩水。這個頭油塗在發梢的,不會讓頭髮看起來像是很久沒洗。80年代末還有很多賣的,現在很難找見了。現在很多老奶奶還堅持用那個東西梳頭。古代人洗頭髮的有皂角或者豬苓。豬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豬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後會有比較濃郁的香氣。平常人就用皂角洗頭髮。還有的人用淘米水洗頭,稱之潘。如《左傳 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遺之潘汁。」(皂角現代的洗髮水配方都有,哪天家裡沒有洗髮水拿淘米水試試)還有一種說法是:把做成水豆腐後的水用罈子裝起來,(那些水是做水豆腐的必備品),等第二次做水豆腐成功後,就有了更多的那種水,然後就把那些水煮熱來洗頭.其實那些水本身就是有一定的鹼份,所以能起到止癢的作用.故他們也不用常常洗頭. (這方法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聽說鹼多了會禿頭,囧)其實還有很多偏方,以上是比較普遍的。魏晉時期:漢代女子的垂髻已不再流行,巍峨的高髻開始在女子的髮式中獨領我騷,而且多喜把頭髮盤成環狀。或一環,或數環,然後高聳於頭頂。作一種凌空搖曳狀。漢代流行的「垂髾」此時依然盛行,在顧愷之的<女史箴>中我們便可以明顯看出腦後長長的「垂髾」。再與此時流行的飄逸長鬢相搭配,把那種飄飄欲仙,秀骨清像的時代氣質演繹得淋漓盡致。 高髻樣式多種多樣,其中較為奇異的有「靈蛇髻」、「飛天髻」等。靈蛇髻這種髮髻挽時將頭髮掠至頭頂,編成一股、雙股或多股,然後盤成各種環形。因其樣式扭轉自如,似游蛇蜿蜓蟠曲,故以「靈蛇」命名。這種髮式相發為魏文帝皇后甄洛所創。顧愷之<洛神賦>圖中的洛神,即梳這種髮髻,後來的「飛天髻」,便是在此基礎上演變而成。
驚鶴髻「魏宮人好畫長眉,今多作翠眉驚鶴髻。」這種髮式興於魏宮,流行於南北朝,至唐及五代仍盛行不衰。新疆庫木吐喇45窟壁畫「散花飛天」的髮髻便是典型的驚鶴髻。頭上髮髻作兩扇羽翼形,似鶴鳥受驚,展翅欲飛。
擷子髻擷子髻為晉代女子的一種髮髻。相傳為晉惠帝皇后賈□□首創。干寶《晉紀》稱:「初賈后造首紒,以繒縛其髻,天下化之,名擷子髻紒也。「這種髮式是編髮為環,以色帶束之。擷子,意謂套束;其音「截子」,當時人謂之陷截害太子之意。此髮式並沒有流傳開來,只是一時的新奇。這個無圖無真相,請自行忽略!!十字髻另一種「十字髻」在晉時也很流行。這種髮式是先在頭頂前挽出一個實心髻,再將頭髮分成兩股各繞一環垂在頭頂兩側,呈「十」字形,臉的兩側還留有長長的鬢髮。(十分有個性!!!)
劇照對比來鳥~~~都是魏朝講馮太后的吳倩蓮《北魏馮太后》,寧靜《胡笳漢月》其實吳太后的高髫還是比較靠譜的,就是頭飾嘛~~至於寧太后的,您老穿錯地了..
隋有迎唐八鬟髻、翻荷髻,因期隋的統治時間短暫,基本上沒有什麼髮型的資料。找了點文物圖,大家自行揣測當時的髮型。劇照就找了兩張有關隋朝電視劇但髮型十分不靠譜的污染一下大家的眼球。劇照來源《秦王李世民》《大唐風雲錄》ps紅拂女初遇李靖時還是隋朝時期
唐代婦女的髮髻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眾多造型美麗的髮髻引來了唐代及後世文人的由衷讚美。見諸於各類文獻記載的唐婦女髮髻名目繁多,有雲髻、丫髻、螺髻、雙垂髻、烏蠻髻、三角髻、峨髻等近百種。唐代文學家段成式也在他的《髻鬟品》一文中指出:唐高祖時有半翻髻、反綰髻;唐玄宗時宮中有雙環望仙髻、回鶻髻、拋家髻、倭墮髻。唐代女俑髮型的時代特徵,鮮明而突出。從出土的紅白陶女俑及三彩女俑的髮型中可以概括為上梳、平梳、下梳三種髮型。這幾種髮型恰好從側面反映了唐朝國勢由興盛轉為衰敗的過程。早期上梳髮型,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健康美,與初唐的百廢待興相對應;中期平梳髮型,展現出一種厚重平實的成熟美,與盛唐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相對應;晚期下梳髮型則傳達出一種散漫疏懶的病態美,與晚唐的衰敗相對應。唐代婦女髮式有半翻髻、反挽髻、樂游髻、愁來髻、百合髻、蹄順髻、盤桓髻、變環望仙髻及各種鬟式等。大體看來,隋代髮式比較簡單,變化較少,一般為平頂式,將發層層堆上,如帽子狀。唐代初期仍有梳這種髮式的,只是頂部不如隋代那樣平整,已有高聳趨勢,大多作成雲朵型。到太宗時,髮髻漸高,形式也日益豐富。
遼:契丹人髮型怪異,無論男女皆髡髮。在今天的人們看來,契丹人的髮型絕對可以用「酷」字來形容。男子都為髡(kun)發,髮式不一:有的剪去頭頂的頭髮,保留其它部分的頭髮;有的在額兩側各留不相連的一綹頭髮,其他全部剪掉;有的在腦後留一綹頭髮。契丹女子婚前也髡髮,但剃去部分較少,僅剃沿前額邊的頭髮。婚後則完全蓄髮。劇照來源《大遼太后》,ps:都是電視里未婚前的髮型。婚後的髮型不知所以沒貼。
雖然宋代也流行過梳大髻、插大梳的盛妝,然就整體而言,還是不像唐朝那般華麗盛大;面部的妝扮雖也有不少變化,但也不像唐朝那麼濃艷鮮麗。總而言之,宋代婦女的整體造型給人一種清雅、自然的感覺。髮飾造型大致可分為高髻、低髻。高髻多為貴婦所梳,一般平民婦女則為梳低髻。「朝天髻」需用假髮摻雜在真發內。所以在當時還出現了專賣假髮的店鋪。「同心髻」與「朝天髻」有類似之處,但較簡單,梳時將頭髮向上梳至頭頂部位,挽成一個圓型的髮髻。北宋後期,婦女們除了仿契丹衣裝外,又流行作束髮垂胸的女真族髮式,這種打扮稱為「女真妝」。開始時流行於宮中,而後遍及全國。同心髻類似,髮髻根系扎絲帶,絲帶垂下如流蘇的「流蘇髻」;「墮馬髻」;「懶梳髻」通常是教坊中女伎於宴樂時所梳的一種髮式;「包髻」是在髮髻梳成之後,用有色的絹、繒之類的布帛將髮髻包裹起來;「垂肩髻」顧名思義就是指髮髻垂肩,屬於低髻的一種。至於「丫髻」、「雙鬟」、「螺髻」,則都是尚未出嫁的少女所梳的髮式。
劇照出自《梁紅玉》《關漢卿傳》《李後主和趙匡胤》
說到宋代女人的髮型,不能不說冠。宋代是個奇怪的,朝代,男人喜歡戴花,女人喜歡戴冠,而且冠的造型非常誇張。下圖是宋代女人常戴的冠。其中有花冠,花冠用羅絹通草裝飾的冠狀飾物,古稱「花冠」。最初見於唐代,張鷟《朝野僉戴》記有唐代宮女戴花冠的情景,至宋更為流行。花冠用材,有羅絹通草,也有金玉玳瑁。製作的花有:桃、杏、荷、菊、梅等多種,有的將四季花朵綴合一起,裝在一個冠上,名叫「一年景」。在宋代,花冠不僅婦女喜戴,男子亦戴。周密《武林舊事》記皇帝群臣於正月元日祝壽冊寶,上下一律簪花。有詩戲曰:「春日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反映了當時的風尚。
西夏:党項羌人原為披髮蓬首。西夏建國後元昊頒行「禿髮令」,據《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元昊初制禿髮令,先自禿髮,及令國人皆禿髮,三日不從,令許眾殺之。」《遼史·西夏外紀》亦記載:「其俗……禿髮,耳重環。」在莫高窟、榆林窟的西夏壁畫和黑水城出土的西夏繪畫與文物中,都留下了西夏禿髮的形象,即周邊留髮,頭頂剃光,與契丹人的「髠發」相似(男性。)女性無介紹,但有圖可參考一下。劇照來自《西夏王朝》
金:金代的婦女則多編髮盤髻,髻上裹頭巾或裝飾花環冠子。金代,好以辮髮為時尚之式,男辮垂肩,女辮盤發,這是男女編髮的不同特點。《金志·男女冠服》「俗編髮,綴解豕牙,插雉尾,自別於別部。」劇照出處《岳飛》(香港)《岳飛傳》(何家勁)
元:蒙古人的頭髮是辮髮,他們的一大半頭髮都會被剃掉,僅留下前額上的一撮頭髮。這撮頭髮一直垂到眉毛,並把多餘部分剔除,稍留些耳邊上的頭髮。這裡的頭 發盡量留起來,梳成辮子,長長地垂於耳側。總體的樣子就是兩束辮子垂於耳側,僅留前額一撮頭髮非常可愛。蒙古的女人結婚作了新娘,剃去前半部分頭髮,僅留 後半部分並紮起來然後戴上類似於朝鮮人的那種帽子。帽子就像倒扣的缽盆使他緊貼於頭上突出帽沿,蒙古人叫Bocca,帽子用樹皮做成邊上裝飾漂亮的絲綢和 羽毛。婦女髮式則較前代相接近,一般都梳高髻、雙髻、螺髻等,但有少數披髮者,額頭處以巾帶結紮,謂之帕巾。 劇照來源《馬可波羅》《成吉思汗》明代婦女的髮式,雖不及唐宋時期豐富多樣,但也具有其本時代的一些特色。 明初基本承襲了宋元的髮式,待嘉靖以後婦女的髮式起了明顯的變化, 「桃心髻」是當時較時興的髮式,婦女的髮髻梳理成扁圓形,再在髻頂飾以花朵。以後又演變為金銀絲挽結,且將髮髻梳高。髻頂亦裝飾珠玉寶翠等。「桃花髻」的 變形髮式,花樣繁多,諸如「桃尖頂髻」、「鵝膽心髻」及仿漢代的「墮馬髻」等。 雙螺髻:明代雙螺髻,其狀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螺髻。時稱「把子」,是江南女子偏愛的一種簡便大方的髮式,尤其是丫環梳理此髻者較多,其髻式豐富、多變,且流行於民間女子。 假髻:又稱鬏髻,為明代宮中侍女、婦人所仲愛。當時有「宮女多高髻,民間喜低髻」之說。此類假髻形式大多仿古,製法為先用鐵絲編圈,再盤織上頭髮即成為一種待用的妝飾物。明末清初特別時興,在一些首飾店鋪,還有現成的假髻出售。 頭箍:又名「額帕」。明代無論老婦、小女都非常盛行。一說頭箍是從原「包頭」演變而來,最初以粽絲編結而成為網住頭髮而已,初時尚寬而後行窄,其實用性為束髮用,併兼之裝飾性,取窄小一條扎在額眉之上。此裝飾物自明代始有。 牡丹頭:高髻的一種,蘇州流行此式,後逐漸傳到北方。尤侗詩:「聞說江南高一尺,六宮爭學牡丹頭。」人說其重者幾至不能舉首,形容其髮式高大,實際約七寸,鬢蓬鬆而髻光潤,髻後施雙綹發尾。此種髮式,一般均充假髮加以襯墊。 人生如此美好,頭髮如此多嬌~~但是傲嬌就不好了 劇照出自《萬曆首鋪張居正》《傳奇皇帝朱元璋》《大明王朝1566》《大明天下》。。囧。。王朝跟天下的圖混了。將就著看吧
推薦閱讀:
※蔣欣長發VS短髮,所以微胖女生到底更適合什麼髮型?
※對號入座找到適合你髮型護理法
※根據臉型留髮型,漂亮別人百倍!
※美人計丨有了這15個時髦又涼快的髮型,還怕什麼出汗
※2010街頭潮流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