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一湘:讀書人的腳印

讀書人的腳印 ——以湖南省常寧市一地為視角

導 言

人和禽獸的區別在於一個求知慾望

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 」筆者認為對這個「幾希」的理解不僅僅放在倫理上,而且放在求知慾上,就可以說人和動物在 食、性上是一樣的,人只不過多了個求知慾望而已。把人類求知中所得的智慧結晶不斷傳承下來以資世用,就靠書籍,於是讀書人就是有知識的人,會用知識的 人,才能推進社會文明進步。

毛澤東有詩說:「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 」人猿揖別,從磨石頭的石器時代進入銅器時代,不知磨過了億萬斯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短短 50年,已經人登月球,車行火星,矽谷大大縮短了宇宙的時空距離。這兩個時差產生的物差之巨,不就是知識發展速度的結果嗎?

肌肉是有限能源,而大腦是無限能源。知識是衡量人的價值的主要標準。

方今世界是競爭的世界,一切政治、軍事之競爭,歸之於經濟的競爭,而經濟之競爭,又歸之於科學技術的競爭,科學技術的競爭,實歸之於人才的競爭。如果說在封閉的人耕牛拉的農業社會時代,幾百年還難看出社會的重大變化時,知識滯後一點,還不容易明顯看出知識的非常價值的話,人類進入信息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的20世紀末,現在發達國家,體力勞動的藍領階層的人正在逐漸加少,而腦力勞動的白領階層的人,已經越來越多,所謂現代化,實際就是讓人們 從體力勞動型向腦力勞動型轉化。人才落後,國家就有滅亡、人民就有淪為奴役的危險,這已經不是再需要去證明的公理。

對於一個不注重人才資源的國家來說,所有其它的資源都等於零,像手捧金飯碗的人還要討吃一樣;所有富民強國的良策也是行而不通,像歪嘴和尚念不出好經一樣,甚至還要有負增長的危險。中國1958年的所謂「大躍進運動」,不就是一場大破壞物資和人力資源的盲動嗎?1966年發起的所謂「文化大革 命運動」,不就是一場大亂思想的運動嗎?這兩次運動,都是和「愚昧無知」處在一個同心圓上,所交的「學費」還不夠昂貴嗎!所以要想達到充分優化、利用自 然和社會一切資源,實現現代化,只有靠真才實學的人才才能達到。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連農民也必須先取得農民合格證才能准許他有使用土地的權利,以免浪 費地球上有限的資源。

反思中國在「文化大革命運動」的浩劫里,用詭辯的謬論,硬說什麼讀書越多越愚蠢,讀書越多越反動,而不讀書的人才是最有知識的人,不但有知識的 人無用武之地,反而遭到摧殘,原來因貧窮等種種原因而沒有讀書機遇的人或者書讀得少的人,也成了受害者,國家民族受害猶烈,他們妄圖把人們帶進荒蠻的原 始社會去。

鄧小平一錘定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人們才逐漸夢醒。如果說「萬歲」不只是皇帝的專利呼稱,而只是代表歡呼的符號,應該倒過來這樣喊:「讀書人萬歲」!筆者試用社會發展觀從常寧讀 書人走過的腳印來探索中國現代化應該怎樣實現,因為事無巨細,一靠少數決策精英,二靠大多數執行精英,遺憾的在中國掌握社會發展命運的讀書人,往往卻難 以把握自己的命運。因此研究精英們的命運,就非常必要了。

現在將常寧分四個時期來談:清代以前士人掠影;中華民國時期的讀書人(一)(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讀書人(一)(二)。

  第一章 清代以前士人掠影

常寧地處湖南之南,古為南蠻之地。自楚人進入,歷為瑤、漢紛爭之所,戰亂頻仍。唐以前的縣城都多次變動,故宋以前讀書人的腳印,可能就灰飛煙滅了。國史縣誌都不見記載,現在只能從宋代談起。

文不見宰相,武不出元帥,學位不到狀元。

據《同治縣誌》記載的進士、舉人分朝代統治長短,人口多少,列表比較如下:

朝代年數   人 口  進士  舉人

 宋代321年   99,031  25 73

 元代98年 69,420     10 7

 明代277年 7,000左右    4 24

 清光緒前259年 300,000 10 63

 合計 955年  49 167

註:本節人口資料來於常寧老縣誌,宋、元未說明具體時間。明洪武24年(1391年)為7699人,軍民戶在內,下同。軍隊人口且多於居民人口 一半以上,到永樂10年(1412),只剩有 5887人, 前人叫為洪武血洗,以後都在七、八千之間。到康熙50年,定為以後新增人口永不加賦,到清 雍正9年(1731),300餘年後,增加到53871人,增加了8倍,這裡有因居民為逃稅而隱瞞人口於是黑市人口報出來了的原因,但是到嘉慶4年 (1799)已發展到309671人。清代因缺光緒後的7年資料,這7年數,也就沒有計算在內。

古縣誌說:「南方文明之像,而士少宦情,寧邑尤甚。 故垂之竹帛者寥寥也,然以篤實為精華,宗經明道之士,節廉孝弟之行,蓋亦頂臂相從 矣!」(摘自清嘉慶常寧縣誌十八。人物誌)

族譜說:「余邑僻在衡岳,瀟湘之陽,處九嶷之麓,當荊南、黔、粵之交,嶺岑崔嵬,穹窿幽邃,郁撓而不得少舒。 自古偉人傑士,未嘗出於其間。獨 疏狂落魄之士,稍稍見之。 (摘自民國15年李氏五修宗譜)

古人把出人才少歸咎於地理上的原因,因為常寧西南環山,東北繞水,交通閉塞,民智不開,歷史上就出人才少嘛! 從上表看,清光緒以前955年 之多,出高學歷的人只有216人,平均四年才出一位。

宋代3名進士:襲蓋卿,南宋理學大師朱熹高足,因「慶元黨禁」,朱熹被逐,襲氏退居故里,設館授徒。迨朝庭解除學禁,襲氏重被起用,調國子司 成。王居仁曾執經理學大師張南軒之門,後絕意仕進。二氏同隱林泉,在南門外雙蹲石前研討學問。分地設壇講學:襲氏在雙蹲石前建芹東書院(後改名雙蹲書 院);王氏則在西門外錫爵塘建鵝湖書院,開常寧一代學風, 《中國人名大辭典》都有傳。中國讀書人,最易受政治氣候影響,古今如此,概莫能外。有位外遷 戶許介之,祖籍襄陽,落籍常寧,任衡州戶椽,《宋詩紀要》中有他和著名詩人劉克莊等人的唱和。也算常寧一大文士。曾參與軍事,人稱其智略縱橫。落常後, 築東溪書舍授徒。

常寧明代知縣阮志道。曾在國子監讀書,當過中城兵馬副指揮、華州同知,管朝邑、興平兩縣事,平了農民暴動,本可再升,因不肯行賄,只得了個江西 按察司經歷,清初著名學者王夫之還為他寫過墓誌。

明末清初,常寧出了一家三武官:劉三湘、用亮兩兄弟,兄總兵、左都督、封常寧伯,弟副將,幫助清朝掃定天下。《湖南人名辭典》和新《常寧縣誌》 說三湘當過掾吏主簿,主簿者就是縣府里負責文書簿籍、掌管印鑒,為掾吏之首,那就相當於今天縣政府的主任秘書,也算是讀書人了。但是據《劉氏族譜》記 載,卻說三湘出身行伍,民間說他是挑鹽腳夫,還流傳很多挑鹽故事在民間。筆者認為族譜可能更真實些。但是三湘弟用亮和三湘兒子選勝確是讀了書,用亮累以 軍功封昭勇將軍,授漢中副將。選勝當了江南京口水師總兵,封榮祿大夫。最後升了福建提督,還未履任即逝去。一家人曾在常寧盛傳很久。

清順治初,有位王卜之,雖然只是位廩生,卻被巡撫大人慧眼識良才,特請他擔任中國四大著名書院之一的長沙嶽麓書院山長,一任就是七年。又一巡撫 高士俊稱他「屈、宋種子,於今不絕」。但是王本人卻一生老死書山,未得一官半職。可玉未大成,而謗卻隨來,民間留傳他的一個不光彩的故事:傳說王卜之和 一位同窗同住一間房,有晚兩人換床而睡,這位同窗忽然覺有涼風習習,好像有人幫他打扇,但馬上遭到扇把擊頭, 罵道「我是幫狀元公打扇,你是何人?」從 此大家都以狀元公許王。 王說:「我要中了狀元,首先就把我那麻婆老婆休了。」不料話被天上巡視神聽到,奏明玉帝,龍顏大怒下旨:王卜之棄妻,狀元移陝 西。

故事流傳民間六百多年,且不說是否真有其事,可見古人對道德之重視,同時亦見人言可畏。有人說,常寧人好窩裡斗,不如說越不開發的地方越愛窩裡 斗。

段昌總:清康熙32年舉人,蟬聯容縣、即墨兩地知縣。 為官廉明,豪猾之徒斂跡。有年大飢,段擬發倉賑濟。屬吏建議先請示層峰,等到批示後再 行。段說:「若等報准,往返需時,饑民就會餓死了。」便開倉放糧,全活無數。但是段也因此罷了官。可即墨的老百姓如失父母,立生祠紀念他。這種先為民 想, 不計個人安危榮辱的清官,像他這類人物,就是中國傳統道德型的讀書人的典範。

昌總子段梧生,自幼有奇才。清乾隆元年(1736)舉博學鴻詞科試,洋洋數萬言,倚馬立就,獲第一,名因大噪。因守父喪未能再試,發憤著作。他 的文章,原縣誌、族譜皆有存留。至今民間猶傳他在岳父家一幅對聯故事,顯見其才思敏捷:有次梧生在藍江岳父家作客,岳父試其文才,特出一聯以對:

 錄竹有蔭緣棲鳳

錄竹園乃梧生住地,聯意指梧生的福蔭,因有我的愛女去了。梧生即口回答:

 藍江無水莫留龍

意即駁回岳丈你藍江這條小溪水太小了,怎能留住我這條龍呢。丈人連呼上酒來。惜自古天才多薄命,才年40即歿。

康熙45年得中進士的段獻生,考授中書,轉上杭知縣, 有惠政。離任後,民立生祠紀念他。又佐理河務成績卓著,遷新定知縣,肅清海盜,不但不加重 農民負擔,反而讓民安居樂業,為民請緩徵漁民逋賦、豁免魚場賠累。離任時,士民攀車苦留,沒辦法,只得繞道離去。歸來著書甚豐。由於本人書讀得好, 民 間傳說他是大義山開山祖師凈訥二世轉世。把他神化起來。中國傳統凡是出有特殊人物,不是生時有異人入室,就是生後有神靈相護,或者人們捧若神明,好像非 如此不足以表現其非凡之才。這種依靠神來支撐人,其實是不相信人自身的力量。

還有一種傳說:傳他的進士是皇帝「賜」給他的。因為祠堂上和族譜里有「賜進士出身」銜幾字。故事說獻生的徒子徒孫都高中了,只有師父老是中不 了。有次皇帝問他的弟子們學問何以這樣好,弟子們異口同聲答道:「我們都不如師父。」皇帝奇怪反問「怎麼不見你們師父高中呢?快宣他上殿。」獻生一上金 殿,皇帝還沒問他,他就頭上冒汗如雨,訥訥說不出話來,皇帝連連揮手叫他退出。反問諸弟子?弟子答曰:「老師以一介布衣,從未見過大官,今突然見了皇 上,所以害怕了。」於是皇帝就「賜」了個進士給他。其實從編故事的人來看,也太無知了。古代科舉考試得來的科名,不管你才高百斗,從來都是稱皇帝賜予 的。

清康熙53年舉人朱應瑞著的《河防險要》,值乾隆詔徵集遺書,身後才被巡撫發現,認為珍貴,收入《四庫全書》,算是國家級的學述著作了。中國名 著往往要到這個人死了以後才能認識它的價值,這說明中國讀書人要想實現他的個人價值多麼艱難。

李繼聖:歷任江西萬年、廣豐知縣。奉委審理疑案,多所平反,但也招來同僚誣陷解職。歸來囊空如洗,厭倦仕途。晚年受聘掌教衡州石鼓書院。著作甚 豐,惜多散失,現有《窖金論》,刊入清朝《皇朝經世文選 .禮政》中,《萬年縣誌》猶存江西萬年縣。卒年72。

李如湘、曹雁兩人,都是乾隆時人,少時學問出眾,但長期止於舉人,直到年過半百,才得中進士,並進而授翰林檢討,算是鍥而不捨,成了常寧早期歷 史上官階最高兩位。曹、李二位為了功名,讀了一輩子書,令人聯想小說《范進中舉》和《孔乙己》中的兩主人公,中了舉的范進,瘋了;未能中舉的孔乙己,也 成了廢人。可憐的讀書人,在科舉制度中都成了受害者。中國的科舉制度本來是古人為破除貴族世襲而創造的好制度,它能從平民中用考試辦法選出真才實學者, 而且出口到西歐一直發展成民主選官的良好制度。可中國自己歷代帝王為了維持其個人的長期統治,竟然利用它變成愚民統治的法寶,不亦悲乎!

張載遠:清乾隆七年(1742)進士。歷知湖北棗陽、枝江二縣。善辨冤獄,打擊豪強,百性稱快。二年告病回鄉,與友人結文社,號稱「常寧十 子」。其他九子有翰林檢討李如湘,才子王萬卷,學者王萬樹,拔貢、臨武教諭段永頊,拔貢、永明、襄陽府教諭段永雋,舉人、武平知縣段嵩生,孝廉李啟坤, 舉人崔宏權,舉人、江華學博段永孝,並將諸人作品集成名《常寧十子集》。

清朝用武力奪取天下後,通過順治、康熙兩代六十餘年的致力社會安定,讓民休養生息,經濟文化都得到一定發展,如《康熙字典》、《四庫全書》,使 中國歷史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展,到乾嘉時代,算是清朝鼎盛時期。常寧也在這時候出了一大批科舉人物,成了常寧歷史上文風盛世。

王萬樹雖未做官,但是位學者。嘗嘆湖南南方,文獻湮沒,遍遊歷郡故跡,孜孜講求考證,從炎帝訖周昭,編著成《衡湘稽古錄》五卷;又繼續據正史, 自秦以來,有涉湖南沿革者,編年紀下,名《湖南春秋》。才編到隋、唐以下,還是個草稿,沒有完成,便吐血身亡。他的兒子國牧續成,更名《湖南陽秋》。當 時並未引人注目,兩書到身後才分別被采入 《清朝耆獻類徵》和《四庫提要》。王國牧還再編《湖南陽秋續篇》13卷,敘元以後事。不為名牽利誘,書生可 貴。

清初有兩位書讀得好的和尚,就是湘南名寺至聖寺長老。寺院群山環抱,環境幽靜,規模宏偉,棟宇軒昂,俗稱大義山寺者,該寺首建的開山佛祖凈訥, 康熙九年,受邀赴淅江主講佛法。明末進士智贊,逃禪成為凈訥高足。民間傳說他曾是位知府,在審案中冤判了一庄丫環偷雞蛋案子。有晚,躺在床上,在模糊的 燈光下,發現老鼠偷雞蛋,一隻仰面抱著雞蛋,另一隻老鼠含著抱蛋鼠的尾巴,一路拉到洞里去了。他才醒悟老鼠竟能這樣偷蛋,自己判錯了。便掛冠出家,以贖 罪過。事雖不見經傳, 但故事已在常寧民間流傳四百餘年,也算百姓對這位知過能改的官員的諒解。

到咸豐年間,常寧舉人唐訓方考了幾屆進士未中,正失意間,值太平軍起,在「王侯將相能有種乎」的振起下,投筆從戎。率常寧500丁壯,組成「訓 字營」。唐從營官起,歷授知縣、 知府(因人在軍營,二職未履任)、督糧道、湖北按察使、布政使、直到安徽巡撫。剛周年,因故降湖北按察使,又進而代巡 撫、轉授直隸布政使。直隸總督命訓方總理營務、兼控練軍, 守定州。兩年後才乞假歸。唐率眾數千,八成是常寧人。從軍15載,大小200戰,殺敵數萬, 軍中常寧人以功陞官職者數百。 這又能否算是國家不幸常寧人物盛呢?唐氏以一位儒將,戰爭中素以智取,但也有猛勇之時,獲過清朝「奇齊葉勒特依巴圖 魯」勇士榮稱。誥授全銜「榮祿大夫、振威將軍、兵部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巡撫安徽、奇齊葉勒特依巴圖魯。」創常寧有史以來官階之最,名標《清史》。 人之成就,固在真學問,但機遇與膽量還是關鍵的。著作主要有《唐中丞遺集》。唐氏之起家,主要是鎮壓太平天國之力,過去都說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的農 民起義是漢奸、叛徒,依筆者觀之,如果真要洪氏掌璽,則中國人民之受災,與滿族又有何異哉。

在唐氏身後,又流傳一則故事,謗隨譽來。說他貪污了一筆大軍款,上面派彭玉麟來查訪,他就把這筆錢移建培元塔了。百餘年流傳不息,真假與否,誰 也不能與他對簿公堂。是真有其事,而被中國封建官僚體制之弊病──不講民主掩蔽了呢?抑是紅眼病作怪,常寧人愛窩裡斗呢?危言偏降名人身,不可畏乎!

1962年筆者有<登培元塔>詩感此一事:

  金橋建塔幾經秋  塔健人非江自流

    美譽只緣為己諱  惡聲誰識更長留

    五橋外接宜陽鎮  二水中分谷氏洲

    信是登高能遠望  勸君更上一層樓

到光緒末,常寧出了位翰林王安邦,要算是常寧末屆翰林。王散館後被分到刑部任主事,充山西司主簿。光緒三十一年,正當國民革命軍在廣東鬧得熱火 朝天之際,王氏偏在這時候以道員外用,加三品銜,被分到廣東總辦全省學務,兼廣東軍醫學堂總辦及陸軍學堂監督。不久調任武職──總辦全省水陸巡防營務兼 緝捕總局。光緒三十三年調高雷陽兵備道繼而廣肇羅分巡道,專司鎮壓革命軍。其時,清庭已經四面楚歌,革命正是光芒四射。以王氏之才,可當英雄,而英雄可 造時勢;就當時之勢,時勢亦可造英雄。如能反戈一擊,不失為英雄之舉。惜一直守到清庭退位,衣錦零落歸來。返鄉後仍主講雙蹲書院。此前, 王氏先後已三 次主講雙蹲書院連此次計十餘年,倡辦合江學堂。民國九年,自衡陽避匪亂歸來病逝。著作雖豐,嘆當時軍閥混戰,土匪蜂起,王氏又逃難衡州。著作都未付梓散 失,亦常寧文化遺產的損失。常寧每經一次較大巨變,就要損失大批文化遺產。直到當代,都難逃這個可怕的循環。

歐三拱:(1860─1929)常寧末屆武進士。欽點慈禧太后御前侍衛,鑾儀衛兼神武行走。慈禧愛其武功,但不知他的膽略如何,特設一計試他。 一次宴會,當歐氏端上酒杯,外面突然一聲炮響,酒杯驚落。終因有勇無膽,沒派上大用場。後被選入陸軍將弁學校學習,發浙江衢州鎮標中營守府。人傳武進士 不善文,其實筆者在《歐氏族譜》上看到他的文章還寫得很不錯。

秦三元:(1831─1901)洋泉嚴沖人。生來魁梧高大,食量過人。家貧沒讀書,投軍任伙夫。因偶然救了清將胡林翼而得胡賞識器重,累遷至岳 州參將,湖北撫標中營參將,授花翎副將銜,享二品頂戴,封振威將軍。胡知其純樸忠義,免予打仗, 特於岳陽設參將府署,置有鼓樂,顯赫一時。秦氏感到自 己缺乏文化,抽閑聘名師教授。便通曉詩文,從文盲而成儒將矣!有兩個故事為證:一次、眾官設宴餞行一官員,有倡賦詩送別,有意難秦。秦氏從容口占:

諸位吟詩來送別 我攀楊柳將枝折

隔江一片蓼花紅 儘是離人眼中血

眾人莫不驚其句冠群倫。但也有人評他末兩句雖佳,而前二句不雅。在另一次宴會中,文官們又倡即興吟詩,他們的詩里多有輕視武職之意,秦氏指著檐 前麻雀道:

一個一個又一個 鳳凰何少雀何多

太平皆食皇家祿 急難何人執干戈

有意為難者自討沒趣退下。

秦三元致仕歸來,坐船至衡州,知府率文武官員設宴為秦洗塵。值逢湘江暴漲,有人邀秦「瀟湘門觀洪」。秦氏題詩說:

一河大水漲茫茫 兩隻船兒傍岸航

誰把洞庭移到此 教人何處覓瀟湘

其意境均高人一等。前兩句是較平淡,甚或俚俗,然後二句,則奇軍突出,雋永超群。

考有清以來,常寧先後出了劉三湘、秦三元、歐三拱三位將軍,雖說都是武官,不論原來讀書多少,但後來能夠補上文化一課,也不失為有志竟成。

結束語

自宋迄清,常寧雖然有所發展,但是步履何其艱難緩慢!迄今已知直到清朝咸、同之間,才出了易、陽兩個首富,這兩戶還是從幫人挑腳到自己販賣鴉 片起的家,發到田畝上千而已。考其原因,除了地理環境閉塞,民智不開,社會動亂頻仍外,重要原因還是產出讀書人太少,即使有些讀書人也多是些代聖賢立 言,不能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力。或者終身遊戲於文字之中,得個文士之譽,了此一生。於國無補,於民無益。常寧近千年來兵事不斷,幾乎幾換人種,(如宋代 漢、瑤血戰,明代洪武血洗等等)人都發展不了,更何談讀書人的發展。更何談社會的發展。

宋代常寧已經發展到99,031人,元代就下降到69,420人,到了明朝洪武初就只有7,699人了,還是軍人佔了半數多,古稱「洪武血 洗」,從江西大批移民來此,總人口都或死、或逃了90%,還有多少讀書人呢?自宋及清光緒前共955年間,進士、舉人高學位的讀書人,只有216人,平 均每四年才產生一位。而自然科學的人才,僅有一位朱應瑞,他寫了《河防險要》一書,列入了國家《四庫全書》。

這些已經不多的讀書人,又多是道德型,也有一點才子型。多數官雖不大,但能夠流傳下來的,還是為社會作了些有益的貢獻,替後人提供了有益的人生 經驗。不過道德型在歷史上固然有其和諧人際關係、穩定社會的重要價值,但是太偏重於儒家道德,形成道德至上論。而儒家道德,以尊長輩,敬上級為至上,所 謂百行孝為先,而忠就是孝的擴大化。這種儒教規則實際是從家族中提煉出來,再融化、固定於家族之中,把哪些儒家規則更具體化、秩序化和可操作性了。

中國人稱「國家」,國就是家的擴大化。如果說儒教算是一教,則大大小小的家族,可算是儒家中的大大小小的網路。族長掌握了家庭和家族的絕對權 力,而國家至高無上的皇帝,更利用儒教賦予皇帝的絕對權威,利用家族這張密密的網控制哪些如黨派的家族及其成員,讀書人成了儒教的佈道者:為聖賢立言, 為皇帝效力。讀書人都無條件地服從他們,不準越雷池一步。扭曲了讀書人的個性,把人們的思想禁錮得更加僵化了。何談人的發展,何談創新?社會只能是蝸居 爬行了。即使有創新意識的讀書人,只要觸犯了族長、皇帝們的權威,再有能量的人才,不是埋沒於郊野,必將慘死於朝綱。雖然中國古代也出了幾個像包拯、海 瑞哪樣的忠諫之臣,說到底還是委婉曲折地利用了對權威者幫忙的形式,才能稍有成效。

也許道德可以更新,但是道德是上層建築,當經濟基礎還是農耕社會時代,新的道德是無從產生的。當然有了新的經濟基礎,產生了新的道德,一旦形成 了風氣,也會感染其他人去遵守的。但是一個風氣的形成,是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產生普遍效果的。有了新道德,沒有健全的法制,道德也是難以讓多數人奉行的。 因為道德建立在人的自願基礎上,而法律是帶有強迫性的。當有人連法律制約都不顧時,他還會自覺遵守道德嗎?如果法律是真正民主的,執行又是公正的,經濟 競爭又是公平的,這個法律本身已經含有道德在內了。否則,德治理想社會也是難以湊效的,甚至有時還容易造成弄虛作假;甚至還會對革新帶來阻力。

可憐的讀書人,雖然掌握國家命運者是真正的讀書人,卻往往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這才是真正的封建流毒。以致經濟長期滯緩,擺脫不了貧困,不能不 引為歷史反省。

直到清代道光20年(1840),鴉片戰起,外人船堅利炮打來,國門才被動遂漸開放:廢止科舉,興辦學堂,一大批留學生回來,傳入新思維,才結 束清朝的統治。但真要破除那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識,還是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這其間雖然也曾有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但是他們仍然是以封建反封建,自然走不 出這個循環的怪圈。一國一縣之強,科技方面的知識分子固然重要,但是思想沒有更新,社會還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的。真要了解現在,必須徹底了解中國歷史。 而只有徹底了解了過去,而不是只了解皮毛,則對於今天的價值才是更大的。這些問題屬於以下章節了。

82歲 蕭一湘著

推薦閱讀:

人生最清晰的腳印,往往印在最泥濘的路上
最清晰的腳印,踩在最泥濘的路上
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坑(勵志篇)
腳印斷想
鵝卵石小腳印

TAG:讀書人 | 讀書 | 腳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