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傳統配器法在MIDI音樂製作中的運用

論傳統配器法在MIDI音樂製作中的運用

  近年來,搭載計算機科學技術而茁壯成長的MIDI音樂製作,成為令人矚目的電子音樂創作技術之一,極大地推動了社會化電子音樂的全面發展,繁榮了專業音樂創作、影視音樂創作、商業音樂活動、業餘音樂生活和音樂教育等領域。對於MIDI技術的研究,國內外已有不少成果,但關於傳統配器技法在MIDI製作中運用研究的專題文章還是鳳毛麟角。過去只能靠作曲家創意寫譜,指揮家領導樂團成員反覆排練、現場演奏,音響師和錄音師調製處理而成的樂隊作品,在MIDI音樂製作系統中,通過虛擬樂器配備,模擬聲場環境,添加各類效果等方式由一個人便可完成樂隊作品的編配、演奏和製作全部過程,這使得人們輕鬆擁有功能強大、樂器選擇和組合無限制的個人樂隊。儘管MIDI可以提供豐富多樣的傳統原聲樂器音色和一些充滿了夢幻色彩、奇異的、太空般的、變化無窮的合成新音色,極大地拓展了傳統樂隊樂器組合、樂器分配、樂器演奏的可能性,提高了樂隊的表現力,但它只能說明豐富了用來製造音樂的樂器條件,即「工具」。有了「工具」,最重要的是如何依據音樂表現需要,應用樂隊表現功能這種使用「工具」的技術。那麼,包含樂器法和配器法的傳統管弦樂法仍然要作為製作MIDI作品的理論基礎。重視音樂本體特徵,結合傳統音樂表現手法,借鑒傳統配器理念和技術編配MIDI樂隊,科學處理傳統音樂技法與現代電子音樂的傳承關係,無疑是我們倍受重視的研究課題。 一.MIDI音樂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   以個體化的音樂製作為特徵的MIDI音樂,寫作與音響的實時性和可反覆編輯性是與傳統樂隊寫作方式相區別的主要因素。隨著計算機軟硬體技術的不斷發展,MIDI製作技術也迅速發展起來,MIDI製作的功能不斷強大,可反覆編輯能力極大地提升,創作手段更加快捷,操作更加簡便,甚至不用寫作樂譜即可進行音樂創作、音響編輯。MIDI製作技術的發展,一方面,促進了音樂的商業化進程;另一方面,使得音樂創作實踐,特別是樂隊作品的實踐活動走向千家萬戶,促進了音樂的大眾化發展;同時,使得樂隊作品創作趨向缺少個性特徵的程式化,如打擊樂器的節奏聲部、電貝司、電吉他和Pad等聲部在多種風格音樂作品中的普遍運用;必要時利用自動伴奏軟體半自動組織樂隊、半自動配器等;結果是導致出現了一些缺少整體結構布局的音樂織體寫作,和聲功能和色彩作用不清、和弦序進亂無章法、聲部連接自由無序,與人們的聽覺審美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雖然當前從事MIDI製作的人員很多,作品也不少,但藝術性強、富有個性、被人們普遍喜愛的作品卻並不多。追其原因,主要離不開用來製作音樂音響的技術與體現音樂審美規律的藝術思維、藝術表現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在音樂中,技術固然重要,但不夠藝術的技術是蒼白無力的。   MIDI音樂製作所需的技術一方面包括系統構建、編程和編輯等計算機操作技術;另一方面包括音樂構思、樂器編配和多聲部寫作技術。如果僅僅擁有強大的音序軟體操作、調用插件、控制設備、編輯和修改音色以及編程等編輯技術,而不強調音樂本體特徵和音樂自身的表現規律,對於具有多聲部、多音色的樂隊作品這種音樂形式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無論何種體裁,何種形式的音樂,其產生與人的思想感情密不可分,是人心靈深處情感體驗的流露,是人感於外界客觀事物的主觀意向活動的產物。一部作品的完成需要通過豐富的想像和精細的藝術構思,以成熟的藝術心理定勢為基礎,運用各種音樂語言要素和多種音樂表現手法來塑造音樂形象。一部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藝術性強的音樂作品要具有藝術的形式、藝術的內容和藝術的表現手法。因此,MIDI音樂製作過程中的技術操作和藝術表現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是同一事物不能分割的不同側面。而集中體現構建藝術特徵的傳統配器觀念則顯得格外重要,只有通過藝術的設計和編配,才能獲得藝術的表現和效果,它需要深厚的作曲理論知識和敏銳的音樂感知能力作為支撐。如果在熟練掌握操作、製作技術的基礎上,又具備了和聲、復調等作曲技術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那麼,商業化進程中的大眾化音樂製作必將會衝破程式化的約束,邁向藝術的殿堂。 二.運用傳統配器法提高MIDI音樂的藝術表現力 傳統配器法是主要研究各類樂隊編製、各種樂器形制、樂器發音特徵和演奏技巧、樂器在樂隊中的運用,分析研究樂隊織體層次中旋律、和聲、低音以及布局等寫作技術與法則。其中組建樂隊、選擇樂隊編製的類型,是體現藝術形式的過程;織體層次的編配與布局、樂器的組合與運用等配器方法,是強調藝術表現手段的具體實施;而對音樂作品題材的選取、樂思的整理,則是反映藝術內容的重要因素。如此看來,傳統配器是一項技術和藝術高度結合、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繫的綜合性很強的作曲技法科目。將傳統配器理論和技法應用於MIDI音樂製作中,無疑是提高MIDI音樂藝術表現力的有效途徑。如許多藝術性較強的MIDI音樂,大都借鑒了管弦樂隊編製的層次感、空間感,同時也使用了不少傳統樂器音色。若要真切地模擬出傳統原聲樂器的演奏效果,必須熟知傳統原聲樂器法法則,具有紮實的傳統樂隊配器能力。   1.鑒用傳統配器中的對比與平衡手法,加強MIDI音樂的藝術表現力。對比與統一是音樂語法中最為重要、最有效果的基本原則,是音樂發展的動力之所在。體現對比和統一的要素很多,如調式調性、節奏節拍、音區音色、力度速度、和聲等等。在樂隊配器中,對比與統一集中體現在樂器的音色特徵、音量大小和樂器組合的音響厚度方面。樂器之間的「量」和「質」決定音響的平衡問題,如單獨一件弦樂器在合奏中無法與管樂器抗衡,而需要一個樂器聲部(第一小提琴,或第二小提琴,或中提琴,或大提琴)才行;又如兩支圓號才能抵一支小號或長號。依據音樂發展的需要,MIDI製作可以完全運用傳統配器中的對比手法,借鑒傳統配器中的平衡觀念,充分發揮配器功能,取長補短,通過有起有伏、有明有暗的音響運動來加強藝術表現力,從而達到營造氛圍、表情達意的目的。   2.模擬傳統原聲樂器的演奏技法,提高MIDI音樂的感染力。《樂記》云:「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由此可見,結合多種音樂語言要素,用不同技法獲得豐富音響效果的音樂,其實質是人的心理運動,即音樂原於人心,又作用於人心。音樂的節奏變化、樂句劃分、演奏方法等,和人們的生活經歷、生理反應、心理變化等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如音樂的呼吸與人的呼吸往往是相似或相同的;輕鬆活潑的情緒與跳音奏法、歡快的節奏相一致。長期以來,各種傳統原聲樂器的演奏已形成了具有個性特徵並與人們思想感情變化相對應的演奏技法,這些富有情感特徵的演奏技法是音樂感染人情緒的重要條件。既然如此,MIDI製作要模擬傳統原聲樂器的演奏,感動人心,應從掌握樂器的構造、發音原理和演奏技巧入手,追求樂器獨有的技術特徵,如吹管、彈撥、弓弦、敲擊等不同類型的樂器有不同的技術要領。另外,傳統樂隊配器中,作曲家只要掌握樂器的基本演奏知識,寫出樂譜即可。而MIDI製作者不僅要有樂器演奏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有實踐能力,需要對各種樂器的各種演奏技巧深入研究,否則會缺少演奏的真實感,影響音樂的感染力。   3.運用傳統配器織體中的層次概念,組織MIDI音樂的聲部關係與結構布局。層次與組織多聲部音樂的織體相關,是將各個聲部依據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進行分類的結果。從縱向上可包括有旋律層、和聲層、低音層以及打擊樂節奏層和裝飾層等。其中旋律層、和聲層、低音層是三個基本層次,每個層次可由一個或多個聲部組成,如旋律層可以由單音、八度、多八度或寬線和聲式旋律組成,也可包括主旋律及多個副旋律、經過句、連接句;和聲層可以由長音背景、節奏性和弦組成。從橫向上看,層次的變化是通過減少與增加層次類型而獲得對比,取得音響薄厚和音色音區等方面的對比,從而獲得音樂緊張與鬆弛的變化、加強音樂的發展動力。傳統配器織體中的層次概念與MIDI音樂織體中的層次概念是相通的,層次對樂隊音樂作品的聲部組織關係和結構布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三.MIDI音樂製作對傳統配器法的拓展   傳統配器是通過對管弦樂隊、民族管弦樂隊、管樂隊以及混合樂隊等不同類型樂隊的樂器特性和功能、演奏方法和記譜以及樂器在樂隊中的各種用法等進行分析研究,並根據不同的音樂風格選擇樂隊編製,恰當運用單一音色、複合音色與混合音色,單層次與多層次等手法,將各種相同類型或不同類型的樂器進行創造性的分配、組合,從而完成多聲部樂隊作品的設計與創作過程。雖然MIDI音樂製作同樣面臨樂器的音色、功能、奏法和音樂作品的織體層次、和聲、復調、作品風格以及音響平衡等問題。但是,在配器理念和音樂創作實踐方面,MIDI音樂製作體系與傳統樂隊配器相比,有了許多新的內容。畢竟二者有著各自不同的特色和藝術價值,而MIDI音樂製作在樂器音色使用和組合編配上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1.傳統配器的樂隊編製問題、演奏員資源和情緒問題始終有著很大的限制性,而MIDI音樂製作卻不受樂器種類、數量和演奏聲部、演奏音符多少等問題的限制。從樂器法的角度看,MIDI音樂製作在以下幾個方面與傳統樂器法相比有了新的涵義。(1) 音色豐富,可以無限合成。MIDI的音色是基於採樣、模擬聲學、軟波表合成等多種多樣的高科技電子合成技術產生的聲音,可以通過數據對起音時間、釋音時間、泛音等因素的控制和修改,不斷生成新的音色。從音色特性方面可將MIDI的音色分為模擬原聲樂器音色、模擬自然聲效音色及合成音色三種類型。其中各類合成音色有著豐富的音響效果、廣闊的擴展性和強大的可編輯性,其配置手段更加靈活多樣。因此,從音色的無限可編輯性方面看,創作電子風格的音樂作品更適合MIDI音樂製作的特徵和發展需要。(2) 無論是模擬某件原聲樂器,還是使用合成音色,MIDI製作都是用MIDI鍵盤、MIDI吉他等MIDI樂器來演奏,甚至使用滑鼠也可完成演奏。創新合成音色的演奏根據音樂表現,演奏法可以自由處理;模擬原聲樂器音色的演奏也不完全同於原聲樂器演奏,如弦樂器奏和弦不用考慮空弦的問題、銅管樂器依據音樂需要可以長時間吹奏,演奏音域可以超出原聲樂器的音域範圍,另外,移調樂器的演奏不用考慮調性關係,按實際音高演奏即可。(3)樂器之間在音量、力度、音色、音質、音響上建立了新的平衡觀念,在音色分配上與傳統配器相比,更為自由、靈活。如一件原本音量很弱的小型樂器,可以通過音量調製、效果設置後,強於樂隊的全奏,完全可以獲得好的音響平衡。   2.關於聲場的觀念。聲場是指在一個媒質中有聲波存在的區域,即是一種聲音的空間概念,不同特徵的聲源和不同的環境可以形成不同的聲場。為了構造音響上的空間感,傳統樂隊依據各種樂器的音色、音量等特徵,在舞台上的位置排列有一定的規律。從遠近位置方面看,音量較弱的樂器靠前,音量較強的樂器靠後,即弦樂組、木管組、打擊樂組和銅管組;從橫向位置方面看,多數高音樂器在左邊,低音樂器在右邊;從而取得音響左右之間和力量上的對比與平衡。MIDI音樂的聲場可以參照傳統樂隊的音響特徵和排列規律,在虛擬環境下人工調製形成的三維空間感,即由高頻和低頻關係構成的縱向感、由左右聲像關係構成的橫向感以及由混響效果與音量關係構成的遠近深度感。三維空間感包括靜態場景和動態場景,主要通過音色、音量、聲像和各類效果器的調製來完成。MIDI音樂製作在創設聲場時,特別突出聲部和音響的清晰與均衡,強調靜態場景和動態場景的對比,注重音樂的立體感,這也是MIDI音樂配器有別與傳統配器的藝術表現手段之一個重要方面。   3.樂譜的新觀念。中國易辭中的「立象以盡意」,也可以說明傳統音樂藝術創作的一個現象,即作曲家的情感動態、意象內涵及歡快、悲哀、沉思、激越等情感體驗,均寄於譜「象」之內。樂譜是作曲家生活體驗經過藝術構思後的意象物化的外在形式,是演奏(唱)家準確把握作曲家的創作意象,為音樂作品的接受主體做好創造性實踐這一中介環節的依據。傳統音樂寫作離不開鉛筆、橡皮和譜紙,傳統配器也是在紙上「談兵」,與實際音響還有一些距離。而在MIDI製作中,有樂譜的同時就有了音響,甚至無須傳統樂譜也可使用輸入設備演奏,MIDI事件列表等編輯環境編輯而完成音樂寫作過程。傳統配器的總譜寫作是依據樂器分組和各樂器聲區特點形成的較為固定的格式,目的是為指揮家的讀譜和分析提供直觀、方便和準確的視覺材料。而MIDI製作對總譜的編輯十分靈活自由,如對樂器分組、排序以及提取分譜、移調等方面的編輯可以隨心所欲。傳統配器寫作對移調樂器的記譜十分嚴格,也較為煩瑣,這與樂器的結構、材料、律制以及演奏方法等有關,也與長期的音樂實踐和生產工藝等有關。而在MIDI製作中,可以依據實際音響效果演奏、記譜,也可以根據需要,通過軟體設置獲得與傳統移調樂器記譜相一致的樂譜。另外,MIDI不僅是對傳統五線譜、文字譜、音位譜、圖象譜等記譜法的綜合,對記錄音樂要素在定量和定性上的拓展,而且,MIDI製作生成的傳統五線譜還可與專業制譜軟體配合起來,輸出列印標準的總譜或分譜,用來交流或用於傳統樂隊的排練、演出。   總之,MIDI音樂製作,既需要具備軟體和硬體系統設備的操作能力,更需要深厚的作曲理論知識、傳統配器技法和敏銳的音樂感知能力作支撐。雖然MIDI製作人要完成以往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和音響師等多種專業的人共同完成的工作,具有不同於傳統音樂實踐活動的新觀念,但是,音樂藝術作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其生命力仍然在於如何處理傳統音樂的形式、內容和表現手法的繼承與發展問題上。因此,重視音樂本體特徵是MIDI音樂製作的基本原則;科學處理傳統音樂技法與現代電子音樂的傳承關係是MIDI音樂製作的基本理念;結合傳統音樂表現手法,使用傳統配器技法編配MIDI樂隊是MIDI音樂製作的具體措施。只有根據音樂的需要,在音樂表現手段上精雕細琢,才能創作出富有藝術魅力和藝術感染力的音樂作品。

參考文獻:[1] 張小夫.電子音樂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2] 劉梅生.使用MIDI製作傳統管弦作品[J].樂器.2001年第1期 [3] 庄曜.MIDI音樂製作中的聲場調劑[J].樂器.2000年第4期[4] 盧小旭,湯楠.Cubase SX與Nuendo電腦音樂製作[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5] 瓦西連科.交響配器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推薦閱讀:

大家喜歡李宗盛的歌曲嗎?
專輯:[音樂教學] 大全集【視頻集系列】29
喜歡你
【 音樂 &人生 】…

TAG:音樂 | 音樂製作 | 傳統 | MIDI | 配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