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稱IS未完敗 利比亞分支壯大讓西方恐懼

(原標題:美刊稱IS尚未完敗:利比亞分支壯大 讓西方恐懼)

3月23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的股票交易所前,一名小孩站在鮮花和蠟燭前,地上用荷法雙語寫著「我是布魯塞爾人」。當日,數千民眾自發聚集在此,為一天前的恐怖襲擊遇難者集體默哀。3月22日,布魯塞爾市郊扎芬特姆機場和市內歐盟總部附近地鐵站接連發生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34人死亡、180多人受傷。新華社記者葉平凡攝

參考消息網4月6日報道 美國《時代》周刊4月一期刊登卡爾·維克寫的一篇文章,題為《IS在戰場失利,但卻成功地使西方膽戰心驚》,摘要如下:

誰贏了這場針對「伊斯蘭國」(IS)的戰爭?這要取決於你在談的是哪場戰爭?至少有2場戰爭。

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展開的這場戰爭最為引人注目,並且最近IS在這場戰爭中節節敗退。新到達的美國特種部隊小分隊逐個清除掉了該組織的領導人——3月25日空襲清除掉了該組織的二號人物。除指揮官外,極端分子還丟掉了地盤。古城巴爾米拉3月27日落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軍隊和俄羅斯軍隊的手中。敘利亞-伊拉克邊界附近的戰略重鎮舍達迪2月落入美國支持的反政府武裝的手中。IS在過去一年中痛失伊拉克省會城市拉馬迪和提克里特,與此同時敘利亞庫爾德人武裝奪取了敘利亞北部的大部分地區,並在IS的「首都」拉卡周邊構築工事。

綜上所述,IS已丟掉了它在2014年頂峰時期奪取的30%的土地,其中大部分可能是沙漠荒地,但是IS現在的勢頭與它頂峰時的毫無區別,那時IS宣布成立新的哈里發政權。事實證明,宣告成立哈里發政權大大促進了成員的招募,吸引了好幾萬外國人,以不僅是一種意識形態而且還有一個地方名義的生活和戰鬥。現在隨著「伊斯蘭國」地盤的縮小,它的感召力也會縮小嗎?這還有待觀察——同樣IS打的另一場戰爭的結果也有待觀察,即通過實施恐怖主義展開的戰爭。

對極端分子而言,這場戰爭的進展狀況要好得多,因為得利並不是通過控制的地盤和戰線多少來衡量,而是按照造成的恐懼程度和對政治的影響程度來估量的。在32人在布魯塞爾被殺害數天後,IS的襲擊依然是世界頭號新聞事件;想像一下如果策劃者成功滲入核設施,那該產生怎樣的後果,當局擔心這是他們最初要針對的目標。就這樣,這場襲擊引發廣泛的驚恐與警覺。

IS自稱,這正是它想要的效果。在它的在線通告和雜誌《達比格》中,該組織強調,對西方的恐怖襲擊僅僅有一部分是為了懲罰那些準備通過軍事行動打擊它的國家。從更具戰略性的角度看,這些襲擊還旨在「摧毀灰色地帶」。

它聽上去很簡單因為它實際就這麼簡單。IS認為世界非白即黑,並厭惡日常生活所處的中間地帶。法國記者尼古拉·埃南當了IS十個月的人質。他寫道,當德國對敘利亞難民敞開大門時,聖戰者驚慌失措。他們的反應是製作錄像帶,敦促難民掉轉方向,投奔「伊斯蘭國」。

據分析家們說,但是最近發生的事件給極端分子帶來了希望。通過歐洲反難民黨派選舉前景的提升,IS宣告它的世界觀是正確的。在美國,重要的共和黨候選人加入了抨擊「灰色地帶」的隊伍。在巴黎和加州聖貝納迪諾恐怖襲擊發生後,特朗普提議美國對穆斯林「全面關閉邊界」。布魯塞爾恐怖襲擊後,參議員特德·克魯茲要求警察在穆斯林街區進行巡邏。

華盛頓智庫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的研究員費薩爾·克魯茲說:「我認為迄今對IS而言這是一項得勝的戰略。以相當低的代價,他們就能夠獲得任何其他恐怖組織都沒有做到的東西,甚至連本·拉丹和基地組織也沒有做到,後者曾在一天內奪取3000無辜者的生命。我們目前正處在反穆斯林情緒充斥西方主流政治論述的時刻。」

這一戰略並非沒有危險。如果IS以製造恐怖襲擊的惡名要大於它自稱的哈里發政權給它帶來的聲譽,那麼它看上去可能不過是另一個聖戰組織。另一方面,巴黎和布魯塞爾恐怖襲擊引發的過度反應顯示,恐怖主義可以大大奏效——如果人們對它聽之任之的話。戰爭研究所的分析家哈爾琳·甘比爾說:「軟弱的力量要做的事就是努力顯得比它實際的更強大。」

正如她在她的華盛頓辦公室說的那樣,CNN「突發新聞」大字標題上寫道,特朗普說:美國對美國人不安全。對此甘比爾嘆氣了。她說,IS依然令人不可小覷,無論是敘利亞還是在一片混亂的利比亞,在前者它的撤離有條不紊,而在後者它的一個分支組織發展壯大。她說,但是在西方,情況完全不同。

新美國基金會發表的布魯塞維爾恐怖襲擊後研究報告將那批由敘利亞返回美國的為數不多的IS戰士發動恐怖襲擊的危險性評為「低」和「可控」。有現實,就有擔憂。甘比爾告誡說,只要藉助美國人給它的力量,IS最終依舊可以在美國「發號施令」。

甘比爾說:「當我們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或者過度反應時,它就成了一個關乎生存的威脅。那麼IS不再只是聲稱擁有力量——而是真正擁有了力量,因為它正在對其對手的行動產生重大影響。」

因此或許有第三場戰爭,這場戰爭是在可以理解的情緒與理智間展開的。這場戰爭可能是最難打贏的一場戰爭。(編譯/郭明芳)

本文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史丹丹_NN5214
推薦閱讀:

直面恐懼
孩子不愛跟小朋友玩兒,不會是得了「自閉症」或「社交恐懼症」吧
我師父說:恐懼的根源是無知、無明、妄想
恐懼使美蘇30年不敢再登月
Neuron:恐懼的記憶或可永久抹去

TAG:恐懼 | 西方 | 利比亞 |